西皮流水的散文
我既算不上嗜戲如命的戲迷,更不是能唱幾句的票友,但的的確確喜歡京戲。
已經記不得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忽然對這些唱念做打、西皮二黃產生了興趣。真要較真兒的話,大概是年齒稍長、心態漸平的時候吧。不過,并不太喜歡聽全本,只是熱衷于那些比較經典的折子戲。有那么一陣子,盤點了一下自己聽過的,居然有百十段之多,很令自己驚奇。
喜歡京戲,不免對它的歷史關注多些。說起來,自四大徽班進京不過二百多年時間,期間,以京腔、昆腔為主,糅合了秦腔甚至漢調等多種唱腔之后形成的京劇,逐漸在北方打開了局面。到了清末民國,流派紛出,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精彩。就觀眾群來說,曾經不分男女、不分老幼,都有自己追捧的名角兒,當時的場景,絲毫不亞于我們現今的追星。后來,京劇被賦予了國粹雅號,但觀眾群卻是比過去差了很多。現代人,尤其是年輕人,喜歡京戲的越來越少了,甚至我身邊的很多中年朋友對它也是敬而遠之,認為這是上了年紀的人才會喜歡的東西。每次說起這個,他們對我的愛好很不理解,我只是以《牡丹亭?游園驚夢》的一句臺詞兒作答:“不入園林,怎知春色如許?”至于他們能否領會,就不是我所關心的了。
嚴格的說,相比于唱腔,我更愛看那些戲詞兒。尤其是很多老戲折子,臺詞非常好,那是多少年來眾多文學大家的創作精華,其中蘊涵的人生哲理,足夠咂摸一輩子。最主要的,有些戲詞兒甚至比很多文章都要精彩,不止通俗易懂,而且言簡意賅。以前翻讀《史記》,對晉國三分韓、趙、魏的.歷史很上心,當讀到俗稱趙氏孤兒那一段的時候,理解起來很是片面。但是,聽了京戲《搜狐救孤》,就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最經典的,當屬裘盛戎先生飾演的魏絳唱段:“我魏絳聞此言如夢方醒,卻原來這內中還有隱情。公孫兄,為救孤,你喪了性命;老程嬰,為救孤,你舍了親生。似這樣大義人,理當尊敬……”短短三五句,將舍生取義描述得淋漓盡致。試問,誰的文章能做到這一點?
在京戲生旦凈丑各個行當里,我比較喜歡老生。老生歷來有前四大須生、后四大須生以及南麒北馬關外唐之說,相比較而言,我更喜歡麒麟童周信芳先生的麒派,做功精湛,唱功獨到,那些戲詞兒,唱出來的時候配合著做功,不論聽戲還是看戲,都極為過癮。周信芳先生有很多經典劇目,比如《徐策跑城》《坐樓殺惜》等等,在《蕭何月下追韓信》這一折中,他飾演蕭何,在追趕韓信的途中唱到:“我主爺起義在邙碭,拔劍斬蛇天下揚。懷王也曾把旨降,兩路分兵進咸陽。先進咸陽為皇上,后進咸陽扶保在朝綱。項羽不尊懷王約,反把我主貶漢王,也是我主洪福廣,一路上得遇陸賈、酈生與張良。一路上秋毫無犯軍威壯,我也曾約法定過三章……”簡簡單單的幾句詞兒,把劉邦起兵造反一直到楚漢相爭之前這么一段歷史給總結出來了,即便是不懂歷史的人,聽完看完這出戲,也能知道個大概輪廓,也許這就是京戲的魅力所在。
我們經常說人生如戲,豈不知戲就是人生。世間百態,戲中均有。描寫男女情愛的,有《蘇三起解》《武家坡》《桑園會》;描寫仁人義士的,有《搜孤救孤》《關云長單刀赴會》;描寫清官名臣的,有《鍘包勉》《十五貫》等等,不一而足。生活中,有當面是虛情假意,背后插刀子的情形,聽過《刺王僚》,您就知道了:“雖然是弟兄們情意有,個人的心機個人謀”。每當聽到這句唱詞,我的心都顫,這平白樸實的臺詞后面,深藏著如海的心傷。
過去,唱戲的被稱為戲子,是下九流。可就是這些下九流,卻視戲品如人品。自京劇成型至今,出了那么多德藝雙馨的名角,我們之所以至今懷念他們,不僅僅是因為他們的唱功,還有他們的品行。抗戰期間,四大名旦中的梅蘭芳先生、程硯秋先生,梅蓄須、程罷演,寧肯挨餓受苦也不為日本侵略者唱戲,這是何等的風骨?
百多年過去了,原來的下九流成了陽春白雪,更被賦予了國粹的尊號。粹是什么?粹就是精華。但是,不管是過去的下九流,還是如今的國粹,很多名家名角卻依然謹守唱戲如做人的信條。有位名家說得好:唱戲要有戲骨兒,做人要有風骨。其實,又豈是唱戲如此,做什么不應當這樣?
【西皮流水的散文】相關文章:
匆匆如流水詩歌11-02
流水的歲月的愛情詩歌10-01
幽蘭·流水·夢·離騷詩歌08-30
寓言故事:高山流水12-09
林清玄散文集的經典散文10-25
林清玄散文集里的散文01-05
美好的散文08-23
青春的散文08-20
星空的散文08-20
老屋的散文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