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慘淡傷故鄉散文
在我的少年時代,我的故鄉,那個偏僻的小山村,曾有過繁榮的教育歷史。那時公社教改組派了強大的教師陣容到我們村去。那幾年村里考上縣一中的學生很多,接著考上大學的也很多,使周邊的村莊非常羨慕,村里的上學風氣一時盛行,大人小孩都明白學習是改變命運和貧窮的唯一出路。后來公社又在我們村的西嶺上辦了高中,全鄉的學子都匯聚而來,我的故鄉一下子成了農村教育的中心,成了出人才的中心,一批一批的年輕人相繼走出山去。
我和我同年齡的少年們,可能是最后一“批”走出山坳的人了。因為后來,隨著教育的改革,教育重心向鄉里、縣里、市里集中,大部分公辦教師撤走了,西嶺高中也停辦了。加上打工風氣的興起,家長們把目光盯在了短期的利益上,學習差一點的孩子們就不上學去打工掙錢了,慢慢地,整個學習風氣下降,繼續上學倒成了不合流的現象。再后來,從村里走出的大學生越來越少,已是不能成“批”了。
今年6月份,我因事回到故鄉,從我曾經上小學的地方走過,便走進學校去看了一下。那時正是放假,學校沒有學生,也沒有老師,只有好象是看門的人。所有的.校舍都是原來的,沒看見有更新的房子,這都30年了,竟沒有更新,那怕是翻新,有的已是危房了。惜日繁榮的紅火景象,已變成沒落的廢墟一般。
在這樣廢墟一般的校園里徘徊,我回憶起了當年非常敬業的老師們,當年發奮學習的同學們和當年的種種場景:校南邊是一排十幾棵的巨大核桃樹,濃蔭密布,同學們下課后常在那里嬉鬧;學校組織有常年的宣傳隊,一到課余,悠揚的橫笛和二胡伴著清脆的歌聲充盈于耳;還有一支響譽遠近的武術隊,表演所到之處,受到熱烈歡迎;校辦工廠生產的算盤,遠銷國內外……如今,這一切蕩然無存,只是,校舍已變成廢墟模樣,但廢墟不廢,還在頑強地起著作用。
現在,整個社會的教育事業是有了迅猛的發展,但這種發展是畸形的,是不平衡的,城市的教育設施和教學質量越來越高,農村的則反之。村里形成了“新型文盲”群。所謂“新型文盲”,就是他們區別于傳統的“文盲”。傳統的“文盲”不識字,“新型文盲”基本上混著讀完了初中,雖然識些字,但在現代化的社會中,他們的知識遠不能適應,因此是新型的文盲。
而且,農村現在又流行早婚早育了。20一出頭,就都訂婚成家,有的連結婚證都不領。稍出頭三、四歲,就算“大”了,不好找了,也找不到“好”的了。這些“新型文盲”接著就早育,把“新型文盲”的種子,播撒在令人擔憂的惡性循環中。
據我所知,目前我們那一帶的農村都是這種狀況,帶有使人不愿承認的普遍性。不知道國家是否能認識到這種畸形與不平衡;是否能識別個別地方富起來后重視教育了,并不能說明整個農村都重視教育了;是否能看穿各級地方報喜不報憂、掩蓋落后陰暗面的政疾;是否能不帶一大幫下級陪同、單身獨步地深入到廣大農村去進行一些調研;是否能采取切實措施,改變這種現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