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石磨的記憶散文
七十年代之前,農村人用于磨面的石磨幾乎家家都有。如今想起村里的那些石磨,在我的年輪里仍然轉動著……
——題記
小時候依偎在奶奶的懷里,睡在熱熱的炕上總是不愿起來。一旦聽到那聲,“隆隆隆”加上“吱吱吱”不斷的石磨聲和蘿面聲,總是興奮得睡不安穩(wěn),知道奶奶和媽媽早早已經在磨房里開始磨面了,也知道快要吃到好吃的了,趕快穿衣跑到磨坊里看磨面。那個時候,農家磨面的次數較少,因為糧食很少。當時,誰家傳出的石磨聲多,證明那家的生活狀況好,因為有糧食來磨面。一旦讓隊長記住,那么分救濟糧時就會分不到了,農家為了不讓隊長或干部們發(fā)現,一般到半夜才開始磨面。那石磨磨出來的面粉不管做飯,蒸饅頭吃起來一股子純純麥子面香味兒,至今難忘!
磨面前會根據自家糧食的多少,或吃用的時間來決定淘多少。我們這個家庭有十多口人,一般一次也就淘三四斗麥子。淘糧食時將麥子用簸箕簸后,撿取里面的小石子或雜物,然后倒入一個盛滿水的大大地盆子里。用漏勺子(用柳條編制)在盆子里左右轉幾圈,將水上面漂浮麥子殼(古浪方言叫裕子)撈出,然后用漏勺子挖出麥子倒于一個方形的簾子(一般用笈笈編制,古浪方言叫糴粑)上,等太陽曬干后裝在袋子里放一天,第二日就開始磨面。
石磨是有兩塊圓形的石塊組成,直徑約為1.2米左右,相互摩擦的面上是石匠用鋼釬子鑿刻的石棱條紋,用得久了還要請石匠來鍛磨。我的姑父趙國福,是方圓有名的“鍛磨”匠人。石磨的安裝,首先用石頭或是土塊磊成高約一米的墩子上,鋪有石板鑿制成的大圓盤,石磨的下層固定在這個石圓盤上。上層比下層厚,約為15公分左右,從下面的石磨中間穿一根鋼筋棒,用于調整石磨間相互的摩擦力大小(古浪方言叫滾契)。石磨中間處有一個直徑約3公分的小洞,是用來填麥子用的。上層邊緣相距20公分處鑿有兩個小洞,穿上繩子將一根碗口粗的木棒固定于石磨上層的邊上,木棒的一頭拴上兩根長長的麻繩,麻繩連著兩根約15公分的小木棒(古浪方言叫加板子)。一般磨面時,都用驢來拉磨,因為驢比較乖,將一個用牛皮制作的圍脖子套在驢的脖根處(以防將驢的前肩磨壞),然后加板子放置于圍脖子鏈接好,蒙住驢的雙眼(防止驢轉暈)并在驢的嘴上帶上一個套子(防驢吃面),用一根小棍將驢的頭和石磨之間的距離保持不變。磨面等到第一次麥子全部磨碎后,磨出的面叫大麩面(不是精細面粉),第二、三遍開始磨出的面是最好的面粉(白面),到第四次以后就是黑面,磨出的粗面挖到一個用尼龍制作的篩子里(古浪方言叫蘿兒),放到一個大大的蘿箱里,蘿箱里面有兩根細細的木棒擱置于中間,將蘿面的篩子放到木棒上來回拉動,細細的面風就會落在箱內,此時磨坊里總是傳出“嘚秋嘚秋”的嚇驢聲。
這天的晚飯,總能吃到一頓白面做的面條。當母親及姑姑們搟面時,我總是等到將面切成面條后,連忙拿幾根放在火上燒熟吃。這頓連湯帶面的飯,總覺得比現在吃了一頓酒席還香。當時的面粉主要用于家里來了貴客,過年過節(jié)或是隊里派來上面的工作隊員才能做一頓面條,平常就是救濟糧糊糊、洋芋蛋或是洋芋拌湯……
村子里轉悠的人,也能聞到面條的香味兒。那些常尋吃的人,這時會來到家里,奶奶及家里人總是熱情地讓他們吃,而他們總說:“剛吃過,不吃不吃……”
其實家里人都知道他沒吃,便舀飯給他。
“那,吃就吃一碗吧……”便接過飯碗吃了起來,等吃完后如果不謙虛地話,他們總說:“哎吆,這飯真香啊!那就再盛一碗吧……”家人最后即使自己不夠吃,也會省下給來人盛上飯。
這種來來往往的謙讓和言辭,是莊戶人家的傳統(tǒng),也是那個年代造就的最高級文明的“尋飯語”。其技巧在于不明著表達自己的欲望,且能奉承對方達到自己能夠吃上飯的目的。不像現在的人想著讓你請吃,會直白地表出自己的目的。我從來就想不通這種語言的表達方式,究竟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
【石磨的記憶散文】相關文章:
老屋的記憶散文08-24
《秋的記憶》散文08-30
有關記憶的散文10-20
影像的記憶短篇散文08-30
散文鑒賞-綠色記憶10-16
水的記憶-精美散文06-15
過期記憶-敘事散文10-04
當記憶的閘門打開散文10-28
童年放牛的記憶經典散文08-23
青茶記憶(散文)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