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的散文
一本書可能沒有跋,但很少沒有序。序又有代序、譯序、自序之分。
通常情況下,代序分三種情形,一是真心實意請師長批評,順便做一點推薦,也是人情之常;二就沒多少“真”字可言,純是從利益出發,以種種手段,繞許多彎子,請名氣大的人來給自己吹噓,“促銷”成了第一要務。
我有一段時間閑極無聊,專門找書的“前言”“序言”來看。看多了,也就摸著了一點門道。可惜身份地位夠不上,不然我要是動筆給人寫序,相信也差不到哪里去的。因為其中實在有一個可以套用的公式:大體上,先要表明自己為什么“破例”寫序,不外乎作者后生可畏,起了愛才之心云云,又說三番五次的推辭未果,這才應承下來。這一段好比八股文的“破題”,又像大軍出發前的“祭天”,所謂“出師有名”。表白完了,序作者、書作者、讀者都要松一口氣。跟著就是序言的主體部分,約等于夸獎部分,是華彩和主干。往往從文采、立意、境界、獨創性上,全方位地給以表揚,濃墨重彩,鋪張揚厲,不僅說得多,而且說得精彩,不由得人不服氣。隨后筆鋒微轉,挑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做些語重心長的批評,比如“雖然本書語言流麗之極,一氣呵成,但是過度的重視技巧也有其負面影響。我不得不承認作者的形式和內容尚未偏廢,還是結合得比較好的,然而精雕細刻中含有的危機,畢竟值得警惕”,批評倒成了贊揚的另類表達。最后當然還是要對整體予以肯定,指出暇不掩瑜,暇簡直可以忽略不計。
代序的第三種方式說來叫人無奈,是像某些QQ病毒一樣,不經意間自己跳出來的。余斌在《張愛玲傳》后記里說:“最奇的是第三版,是張愛玲去世不久,出版社趕著印出的,正文前莫明其妙冒出極醒目的題辭:‘獻給所有熱愛中國新文學的人們。’我是希望熱愛新文學的人能夠接受這本書的,但這樣‘莊嚴’的題辭卻讓我莫名驚詫,也不知是何人代皰。”大概覺得正文前居然無序,不大象話,所以自作主張,加了那句讓作者嚇一跳的“莊嚴”的話。
譯序和代序頗有不同。中國人翻譯外國名著配的序,現代人翻譯古代文言配的序,都是譯序。若論知識含量,以這一種序最濃,若論個性化的見解,則這一種最寡淡乏味,難得看到“關于這一點,個人以為”,眼睛真要一亮。不過當然也不能一概而論。對于早已熟悉的作家作品,譯序因為它的千篇一律(生平、背景、代表作),大可一掠而過;對于不大了解的作品,還是先看看序的好,這就像要跟一個人打交道,先遠遠地瞧他一眼,有個扼要的把握,可以比較容易地進入他的世界。
照理說,規行距步的譯序是不會鬧笑話的,然而仍有例外。我從小攤子上淘到的'“迎奧運紀念叢書——古典名著文庫”,書是好書,序卻不是好序:“北京申奧成功,舉國歡騰,世人矚目……為了更好地迎接這一歷史性的體育盛會……我們編輯出版了這套……”雖然盡可能地想要說得自然,還是難掩牽強生硬,因果之間的跳躍幾乎像意識流了。我的同學看了就笑:“申奧不成功他就不發行這書了?賺錢就賺錢吧,要不要找這么大一個理由啊?”
真正有意思的還是自序。這也分三種類型,一是淡淡道來,不著痕跡。乍一看無味,“細按則深有趣味”。最現成的例子是金庸全集三聯版序。講講童年,對讀者關心的問題作些解釋,好象并沒有什么實質性的內容——事實上也沒有。敢這么寫序的作家其實十分自信,一切都在小說里了,你自己去看便是。序言只限于跟讀者拉拉家常。
再一種自序是我私下里最偏愛的,才華橫溢,序本身即是一篇出色的散文。余秋雨的好幾本書都有這特點(除了和人吵架說的那些負氣的話)。比如《文化苦旅》序,從文化年齡、心理年齡說到學問應該做到戶外去,與山山水水完成某種對接。又講到出行的收獲及對自己文章的希望:“苦澀后的回味,焦灼后的會心,冥思后的放松,蒼老后的年輕。”張愛玲《傳奇》再版序也是如此。先講出書的興奮,又一筆蕩開,“出名要趁早”背后是“遲了來不及了”的“惘惘的威脅”。又從蹦蹦戲里品出滋味,“覺得非常傷心了”,再一筆漾回來,“然而現在是清如水,明如鏡的秋天,我應當是快樂的”。說到炎櫻畫的封面,她的臨摹,并由此生發開去,“生命也是這樣的罷——它有它的圖案,我們惟有臨摹。”張的前夫胡蘭成在《禪是一枝花》中也將序寫得極有味道,從胡適考證說起,倒過頭去梳理中華禪文化,然后把《碧巖錄》約略一提,結語“我希望我此書寫禪的思想,亦有一種風日灑然”。他們的共同點是對正文內容不多涉及,而是就相關話題巧妙地打擦邊球。說是序也可,視它為正文的第一篇也能成立。這樣的序搖曳生姿,起落無跡,“走題”走得漂亮,文末輕輕一個筋斗,又翻回題旨,著實叫人心曠神怡。
自序中比較不可原諒的是“感謝信”一型。謝謝老師、謝謝父母、謝謝朋友,出版社當然要謝,配插圖的、文字校對,挨著個兒的謝過去。如同手機消息“群發”,被謝者眾。剛開始我還有毅力往下面看,以為后面總該有點實在的東西,等到“幾幾年幾月”,他謝完了,序篇也完了,才知道是上了當。后悔也遲了。
我自己出過兩本書。一本報告文學,統一由市政府作序,大權旁落到秘書先生手里,只好付之一嘆;另一本是小說集《擺渡的人》,序言總算輪到我自己寫。因為不長,所以錄在下面,權充本文的結尾。
羅素曾經把人生比作河流,那么校園和社會之間就是一個渡口,處于轉折期的青年就是劃著槳的舟子,從稚嫩駛向成熟(或說,從單純駛向微妙的復雜)。其中有些人安然渡過,無驚無險;有些人歷經波折,終成正果;少數人卻把持失當,船覆人亡。在這本書里,我集中描寫了這樣一批精神上的擺渡者。之所以強調“精神上”,是因為我知道此外尚有不少為衣食奔波,為生計掙扎的同齡人。這個集子里沒有很側重的去寫這一層面,所以是不敢稱“全”的,好在原先也并沒打算要面面俱到。
像這一類的題材,少年作家嫌它不夠陽光、激情,成年作家又覺得它不夠緊貼現實。“高不成低不就”,這一人生的關鍵時段,這些兩可狀態的人,遂很少被作為一個整體來加以關注。我嘗試著以“斷層期”為中心,向學校和社會兩端作了短程輻射,具體的說,就是由求學寫到婚姻。也許做得還不夠好,方家見了不免一笑,但那是我功力尚淺的緣故,卻不是素材本身不值得觸碰。似乎是白先勇說過,小說成敗的關鍵不在于寫什么,而在于怎么寫——當然會有人反對——各持己見、和而不同,比之一家壟斷、唯我獨尊,未嘗不是一種進步。
另一層意思是接引和超度。普遍的誤解是只有死人才需要超度。然而大千世界,蕓蕓眾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得已,也各有各的虧欠。誰也不能說自己從呱呱墜地就正氣凜然,為人行事,從來都無愧于心。這便有個救贖的問題。基督教開的藥方是“原罪說”,認定人類生而有罪,漫漫一生只是拿來贖罪。那似乎很容易導向“性惡論”,并且成天汗流浹背的作檢討,其形象實在也不怎么高明。但這正是基督教要的效果:人在上帝面前,越卑微越顯得虔誠,還講什么尊嚴?現在農村有些六、七十歲的老人家也信教,定期到一起碰個頭,坐在板凳上唱唱圣歌,聽聽故事,聊聊兒子兒媳,樂也融融。當然無害于世道人心,但總是離原初的教義比較遠了。倒是印度的佛教經過禪宗一番“中國化”處理之后,呈現別樣的境界,那是我所私心向往的。天生慧根的智者可以直接仰仗佛法破孽化癡,我輩凡俗之人只能用類似的悲憫情懷渡己渡人。是想借一點這樣的意味,結果不盡如人意。
以“此岸”、“渡口”、“彼岸”的順序排列,意在表明這是一種由近及遠的“回望”,雖然來路上有些風景,其實已不愿再看。
【序言的散文】相關文章:
《滕王閣序》的“序”是序言嗎03-20
林清玄散文集的經典散文10-25
林清玄散文集里的散文01-05
美好的散文08-23
青春的散文08-20
星空的散文08-20
老屋的散文08-19
錯愛的散文11-14
晨光的散文11-10
成長的散文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