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沒有一種給予是理所當然的情感散文
一位菲律賓老華僑,在海外奮斗半生,衣錦還鄉后想救世濟人,造福梓里。他分別給家鄉的幾所學校的校長寫了信,讓每個校長提供十來個學生的名單,又讓家人買來了許多書,老人在書的第一頁親筆寫下:贈給品學兼優的學生***,落款是老人的住址、姓名、電話和電子郵箱。包裝好,按名單寄給那些學生。然后老人開始了漫長的等待。
老人等了很久,才終于等來了一張賀卡,上面寫著:感謝您給我的書,雖然我不認識你,但我會記著您的。”老人欣慰地笑了,“我終于找到一個值得資助的孩子。”老人說:“不知關愛別人,縱使給他陽光,日后也不會放射出自身的溫暖,也不配得到別人的愛。”原來,寄出去的那些書,是一塊塊試金石,只有那個心存感激的人,才有資格得到老人的資助。
是的,沒有一種給予是理所當然的,沒有什么是必須和應該的,每一個人都不能對別人的給予無動于衷。每一種給予都希望得到回報,不懂得回報的人,當然也不配得到別人的幫助。“投之以桃李,報之以瓊瑤”,這道理相信人人都懂,但為什么有那么多人,面對著別人的關心幫助無動于衷,甚至過河拆橋?
近年來,湖北省一些家庭貧困的大學生接受慈善捐助后,一年來未主動向捐助人表達謝意,因而捐助者感到寒心而取消對其資助。我有一位女友,很有錢,資助幾位貧困生完成學業,卻收不到任何回報,連一封信一聲謝謝都沒有,其中一個是她的遠房親戚,每次遠遠地看見她轉身就避。一說起這些事,女友也很感慨,覺得自己的錢真是花得很不值。
我很理解女友的心情,我雖然沒有資助過誰,但我花在學生身上的心血多得數不清,我也曾經遇到過遠遠見到我轉身就避的學生,每次都覺得很是心疼。的確,感情是相互的,每一種給予都希望得到回報,即使是最純潔真摯的老師和學生之間,即使是血濃于水的父母與子女之間,更何況是素昧平生的捐助者與被捐助者之間?
一棵草會為一陣細雨青翠欲滴,一片云會為一縷輕風搖曳多姿,一只蝶會為一朵花翩躚起舞,一顆心更會為另一顆關愛的心充滿感激之情。
因為,沒有一種給予是理所當然的。
【沒有一種給予是理所當然的情感散文】相關文章:
有沒有一種永恒散文11-02
在那沒有花開的地方情感散文08-12
沒有你我依然過的好情感散文10-07
《母親給予的溫暖》散文11-05
給予你我的朋友散文06-24
大山給予的厚愛散文10-22
情感散文:你眼里我沒有眼淚09-25
放手是一種修行情感散文09-15
沒有以后了散文08-30
理所當然的句子05-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