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老屋的背影散文
我以為記載歷史的不只是文字,它的載體還可以是一間老屋,一條胡同,一方河塘。
老屋是我們家的,作為歷史的見證,我總以它為傲。老屋其實不老,才住過四代人也不過三四十年歷史,而且和胡同、河塘相比它最年輕了。但老屋的確老了,屋里的年輕人一代代離它遠去,它的伙伴也只剩下一條胡同、一方河塘了。
又回老屋,沒了昔日好友相伴,帶著侄子、侄女們重拾舊日的時光。
曾經(jīng)老屋的背后只是一處廢棄了的園子,人走后林蔭覆蓋。如今園子擴大了,卻荒草凄凄。看慣了草木的孩子們并無多大興致,我卻如數(shù)家珍似的向孩子們講解著園里一磚一瓦的歷史。這歲月的長河里不應(yīng)該只交織著我的夢,也應(yīng)該生長著孩子們的夢。
撫摸著那棵歪脖子老柳樹粗糙的樹皮,思緒像這樹的年輪一圈圈地旋轉(zhuǎn)著。柳樹很矮,兒時的我們總是在它們身上爬上爬下,春天檸柳笛,編花環(huán),夏天躺在上面睡覺。我們問祖母柳樹為什么長這么矮,祖母說,小樹苗無人打理就容易長歪,人也一樣。我們聽得似懂非懂,依然玩得不亦樂乎卻很少折柳枝了。樹下有兩大塊又圓又厚的石臺,放了學,我們就趴在上面寫作業(yè),雖然沒有凳子坐但我們總以能搶到它為榮。祖母說,那不是石臺而是用來碾糧食的石磨,碾碎的面粉才能蒸饃饃。盡管我們還是很喜歡玩泥巴,可自從聽了祖母的話,我們就只是把捏好的小泥人、小酒壺、小茶杯擺在上面,而且玩完了總不忘記把它擦干凈。孩子們津津有味地聽著我的童年,從他們眼神里我讀出一種灼灼燃燒的渴望。
沒了人煙,老屋的背影愈發(fā)顯得滄桑。小時候我們總愛用手指摳去那被歲月侵蝕掉的磚沫,而如今無論身在何方,只要陰雨天總會惦念老屋。老屋緊挨著胡同,胡同緊牽著老屋,他們仿佛風雨中的一對蒼發(fā)夫妻。胡同的土地很堅實,我以為它會比老屋更硬朗,所以心里很踏實。
胡同不足兩米寬,曲曲折折,像一根線串起每戶人家,串成銀光閃閃的珍珠項鏈,嵌在小村的紀念冊里。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爬上窗戶,農(nóng)閑的鄉(xiāng)親才揉開朦朧的睡眼,打開雞圈、羊圈,隨它們穿過胡同去覓食,這才洗手做飯。伴著雞鳴、狗吠、羊咩,胡同兒馬上就熱鬧起來了。“豆腐、豆腐、豆腐……”聽到長長的吆喝聲,正在做飯的祖母抽不開身總吩咐祖父或我端著葫蘆做的瓢盛滿滾圓的黃豆粒兒去胡同口等著。想吃豆腐的鄉(xiāng)親一手端著瓢一手提著盆從家里走出來,見面和鄰里打聲招呼,耐心地等著賣豆腐的大伯。大伯看一眼瓢就直接把豆子往袋里倒,麻利地切下豆腐放進盆里遞給鄉(xiāng)親。我問祖母,大伯怎么不稱豆子就給豆腐。祖母說,稱什么,人心里都上著桿秤呢,給眼看的稱那是擺設(shè)。孩子們聽得入了神,胡同里故事雖古老,可孩子們聽起來很新鮮。我捧了一掊土貼在胸前,孩子們也跟著效仿。
胡同的盡頭是一方河塘,我以為它流動的生命是阻攔不住的。河塘四周的小路已消失了蹤跡,可我還能憑著記憶找回,孩子們也歡呼著踩出了自己的小路。
河塘并不大,全是人工挖的。周圍栽滿了樹,夏天綠蔭一片,也是鳥兒的天堂。農(nóng)忙時,大伯大叔牽著牛從田里回來總會在河邊歇歇腳,把牛栓在樹上,拽上幾把野草潤潤老牛的肚皮。然后掬上一捧水洗洗臉,洗洗腳,或悠閑地倚著柳樹瞇上一覺或跟鄉(xiāng)親們嘮嘮嗑,直到家人喊吃飯才回家。我常隨祖母到河邊采些野菜葉,回家做湯喝,總會遇見后腦勺長了一個肉疙瘩的大胡子爺爺坐在柳樹根下抽著煙斗。有一次爺爺神秘地招手讓我過去,我躡手躡腳地走過去,原來爺爺腳下有好多小魚兒正在網(wǎng)里吃饅頭呢。爺爺一網(wǎng)打盡,把大魚給我?guī)Щ丶遥◆~兒又放回水里。我給孩子們找了座位,落地的樹葉,丟棄的磚頭,砍掉的樹根……我們玩著,鬧著,在長輩們坐過的座位上一直坐到日落黃昏。我能看得見倒映在水里的老屋,卻看不清它的背影。
夜深了,孩子們已然入睡,但愿他們可以做一個酣暢淋漓的美夢。可它又怎能僅僅只是一個美麗的夢呢?!
【老屋的背影散文】相關(guān)文章:
老屋的經(jīng)典散文05-22
懷念老屋散文06-06
老屋的記憶散文08-24
老屋子散文07-07
老屋情思散文08-29
老屋的現(xiàn)代散文08-14
家里老屋散文11-11
老屋陽光散文07-06
描寫老屋散文06-27
陳年的老屋散文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