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讀丘陵1400字散文
早些年,村里來了一位小城的畫家,亂發披在肩上。他坐在一塊醬塊子般大的土坷拉上,支開了畫夾子,開始作畫。
那頁雪白的紙上先是出現了一些起伏的曲線。人們都以為他畫的是水。可后來,那些曲線下竟出現了連片的屋頂。這時,村人才恍然大悟,他畫的是山。
老家那里,最不缺的就是山。
《甘南縣志》上說,甘南縣位于黑龍江省西部、嫩江中游右岸,地處大興安嶺南麓與松嫩平原過渡地帶。大興安嶺名字響亮,崇山峻嶺,舉國聞名。但它到了我筆下的地界就變得溫馴和低調,藏了鋒芒,是屬于余怒未消。一個人在村子里高高地站到屋頂上,四下望望,望不出去,一地的饅頭山。那山不大不小,輪廓渾圓,線條干凈和利索。不知道是先有了山,還是先有了平地。在我看來,倒像是平地在前,而那些山是一座座后擺置上去的。
這是一片丘陵地帶。在村里讀書上自然課的時候,老師這么對我說。
那山眾多,但并不十分的讓人感到擁擠和窒息。在一些個地方,群山后退,散出一塊塊平整的敞地,讓村子住進去,靠著山居下。也讓土路從一塊敞地通到另一塊敞地,把兩塊敞地之中的村落連接起來。路連得多了,就形成了一張網,一舉網絡了這一帶山地。
有山的地方,人不能極目而觀,那山擋了人的視線,叫人目光受挫。如果你想“欲窮千里目”,那你必須得更上一座山。把那山一座座地千頭翻遍,翻出這片山地去。
在山地居住,你得有好的體質,準備朝夕去登村子外的那些個山。因為山上有石頭,田地也爬到了那山上。不光人要上去,牛馬也要跟著上去,它們的活計就在高處。那些莊稼也不懼高,像一個人頭上的毛發,它們盛盛地長在山頂和山腰,吞云吐霧,吸日月精華,給村民打下一年又一年的糧食。無論在它處它們是如何地一平如砥,在這里它們得隨形附勢,把自己的腳扎根在山上,讓自身變成山地的作物。也不見山上水土的瘠薄,那豐收的五谷雜糧倒是盡顯了山地土壤的豐腴。
山地是塊懂得含蓄的地方。那么多山擺在那,總是遮擋住了一些東西。它們擋住了四外里流淌而來的風,山外邊潛進山里面來的雨,秋天里趁夜襲卷而來的一場場寒霜,也遮攔了東升西落的日月星辰,就連頭上的一團團云都藏頭露尾,被山扯得哩哩啦啦。
風吹進來,因著山的阻擋,改變了原來勢如破竹的勁勢,像股水般地繞開,身子曲得宛如盤著山的一綹炊煙,它們繞過了一座山,就迎頭又碰到另一座山,就這樣處于不停地沒完沒了的繞,等那風終于抵了村子,它們的身子早擰成了麻花勁兒,翻著跟頭吹著山地的那些村莊和田野。
雨在這里雖有了阻隔,但卻因山憑添了氣勢,山積攢了雨的能量,山洪在大雨過后從山上沿山溝迅猛地直灌下來,聲勢恢弘,震動村野。
但那莊稼在這里就有福,那些山阻滯了寒霜來襲的腳步,給莊稼的進一步成熟創造了大把的良好契機。豐年在山地就是在這樣的情境之下不斷孕育。
山地的夜長,也黑。因為山的遮掩。日月都晚出早歸,山人上山下田也盡隨著那日月,他們生活的步調比較平原處略為舒緩,他們的睡眠綿長而充足,人的精神都抖擻,蓬勃煥發。
山地之人懂得變通,那都是打小跟山學來的。山讓他們費力攀爬,讓他們登不過去的時候,就水一樣繞開。他們是用盡自己有生的日月在和山學道法自然。
當我回到鄉里,面對著山地,品位著高山流水,獨自吟詠著“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和“善哉,洋洋兮若江河”,我并不覺孤獨。我知那是因著山的相伴。山在我的眼中是一群有生命的靈魂,它們以一種野老參禪的姿態一座座地盤坐于此,見證著村子的興衰,見證著村外莊稼的一場場豐欠與成熟,見證著這塊山地里的風風雨雨。它們親眼看到,半村人出生,半村人老了。
【讀丘陵散文】相關文章:
梁實秋散文《旅行》賞讀05-18
讀散文的心得體會08-04
梁實秋散文《罵人的藝術》賞讀06-08
季羨林《漫談散文》原文賞讀05-22
季羨林散文精選《漫談散文》08-13
適合電臺讀的愛情散文(精選30篇)08-18
讀賈平凹散文《天上的星星》06-28
散文07-19
經典散文(精選)07-26
經典散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