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散文:茫塵中那一永恒的嘆調(diào)
高鐵被眾人關(guān)注和談?wù)撘巡皇且驗樗軌蚺艿谋然疖嚳於嗌俚脑蛄耍且驗槿藗兩钪行枰鼤r感覺總有些不合心中所想之處。回首高鐵疾馳而過留下的跡痕,或許有時你會哀傷于它們在日曬雨淋下、朝起夕落中的漸發(fā)消散;或許有時你可以透過那些跡痕看到曾經(jīng)被一輛輛馬車、騾車、牛車壓過時留下的痕跡;或許某一時刻,你還可以越過那些痕跡望見一匹匹的駿馬良駒馳騁而去;或許有一天太陽將眠時,你甚至能夠穿過那些奔馳的身影間隙朦朧的望到一位老者踏著自我的步子走過一座座的高山與河流。再回想我們?nèi)祟惖男羞M(jìn)歷程,太多的事物幻滅難隨。同時又不得不說,對于一些事物的永恒而言,讓人感覺到我們仿若總在難以獲得“永久”的危機(jī)中前進(jìn)著,這就像是總有一種缺陷感伴著我們,催促著我們似的。
在今天,我們的社會邁著快步向前!而昨天的一切事物中,卻有太多太多在風(fēng)云變幻中消匿沉塵。但沒有絕對,尤其在時間的操作中總有許許多多的事物會否定絕對兩字的權(quán)威。有些事物總能夠透過歷史的重重埃幕來展現(xiàn)她們永駐的顏容,或者穿過歷史的層層塵屏將她們亙定的韻律來唱吟。這并非是因為她們寂寞難耐,主要是因為我們需要,不論是在物質(zhì)的生活中,還是在精神的世界間,我們都需要有些事物可以如芳草香魂般吐香溢清以醉我醒我塵心和似甘醇玉液般以潤澤我們的生與活;我們更需通過她們而獲得如清風(fēng)浮云般飄逸的感悟和似電閃雷鳴般的剎那明悟來發(fā)展自我、全面自我。在她們中,戲劇有著其該有的王座。戲劇是那可越歷史塵埃,似香如潤,以其無窮魅力牽人思腸心海的永存之一色(我很喜歡王蒙在《紅樓夢啟示錄》中的“色就是色,色不是空。色是魅力,色是吸引,色是緊緊地抓住人的,色是值得人為之生活,為之哀樂,為之死亡的。”這兩句話,故此在這兒將戲劇寫成“一色”)。《琵琶記》被人捧為曲中神品,自有其價值。其所具有的藝術(shù)魅力,不是一個初窺戲劇門墻,不曉不懂一個音符絲律的盲流外人的我所能言論品評的,就只能在觀看聽聞之余,陋筆記錄點遐思隨感以慰心潮罷了。
即使隨著時代向前發(fā)展,物質(zhì)更加的繁多,社會更加的喧鬧,可像《琵琶記》這樣對人生缺陷的嘆息聲總會時不時的驚著整個的社會為之靜思。我們總是會通過像《琵琶記》這樣,凝聚了對人生思考的文藝來完善我們自己的生命歷程。正如《琵琶記》結(jié)尾所演唱的“是悲,是喜;是恨,是怨;是愁苦,還是凄惶!边@樣的語句與演繹是值得我們?nèi)コ了检o想的。當(dāng)今,我們總是在提以人的全面發(fā)展為宗旨的人文精神。而全面發(fā)展往往是需要通過我們切身的感悟才能夠更好地來發(fā)展自我,全面自我?蓪τ跁r間而言,我們的人生駒隙,不值一提,他會讓一切在匆匆間變成滄海桑田!俺劦溃λ雷阋樱 笔且环N豁達(dá),是一種建立于朝夕間的豁達(dá)?墒菍τ诔H硕,朝夕之間往往是難以知味的。這就讓人惶恐難安了。但縱觀歷史,一切的發(fā)展都是建立于前歷史基礎(chǔ)之上的。那么我們要全面發(fā)展自我時,像《琵琶記》這樣在長久流傳間歷經(jīng)時間與空間的煉歷,早已具有歷史滄塵魅力的文藝作品,何嘗不是我們所需所求的呢。
在我感憂于我國傳統(tǒng)文化在當(dāng)今的現(xiàn)狀時,曾思考有關(guān)于嫦娥奔月的傳說,思考其本質(zhì)和能夠長久流傳的意義是什么,以及在阿波羅登月之后的今天,其是否同樣因失去些許的價值而將漸漸沉寂于滾滾塵埃中的問題。其實只要明確了其本質(zhì)與意義,就想通了其問題。當(dāng)時我主要通過三個方面的問題進(jìn)行了思考,想完之后也就由不得我不感嘆于其所凝結(jié)的全是智者的精華。首先,想明白嫦娥是怎樣奔月的,是因為她服了長生不老的仙藥,可她為什么要吃仙藥呢,這是一個值得思考又極易回答的問題,這是因為受生存欲的驅(qū)使,對生的渴望與追求。其次要問,她為何要奔月,而不是奔太陽呢,這同樣是一個值得深究又極易想到答案的問題,是因為在生存欲得以滿足之后又受到物質(zhì)欲的驅(qū)使,是對美好事物的向往與追求。最后我們要問問,她到月宮后到底怎么樣,這更是一個值得我們?nèi)ジ形蛴謽O易觸及到的問題,她奔月后,無需擔(dān)憂容顏的蒼老與死亡的威脅,也擁有一切人世所夢想的美好事物,可她是孤獨寂寞的,是憂愁苦悶的;是見喜狂歡,見愁斷腸的;是永恒嘆息的。通過了長久的思慮與感悟之后,我個人偏執(zhí)的認(rèn)為這三個問題所在既是此傳說千古難息的本質(zhì)與意義所在,亦是其將永遠(yuǎn)流傳下去的永恒價值所在,除非人們超脫于對生存欲和物質(zhì)欲的念欲,超脫于對情感難耐的覓宿,超脫于對初性奈何的回輪。
當(dāng)這段時間我沉醉于《琵琶記》,在其無垠的道海里暢游時,雖被其“動人的場面,優(yōu)美的曲詞”所迷醉,也被其“精致的結(jié)構(gòu),巧妙地關(guān)目”所折服,但最扣人心弦的還是其“對現(xiàn)實生活的描繪,對歷史的寫照,對神話故事的渲染和對人間真情的抒發(fā)”。若說前面是戲劇外觀顏容的魅力的話,后面的就是其內(nèi)在心靈的魅力;前面的可以使我們的心為之劇烈跳動的話,那后面的就足以讓我們的心以強(qiáng)有力的律動撞擊我們的心懷,甚至?xí)屛覀兊男臑橹谰玫仂o默。
《琵琶記》整個的劇幕是作者高明用心血構(gòu)思的一個完美。其如兩條舞龍在塵俗的云霧風(fēng)雨間盤纏環(huán)繞,時隱又時現(xiàn);時如龍頭迎來高嗷,時如龍尾擺去留嘆;時如行云令慕令慶,時如興雨招淚喚泣,終使人愁惆哀嘆,不罷不停,不止不休。從有“三逼”到有“三辭”至“三不從”,這“三三”自有“三唱段,三劇情,三意蘊(yùn)”;又因連理分枝,五娘留陳土,伯喈赴京云,這兩主翁分“兩塵囂”,自有“兩處情,兩處景”。伯喈心中固然有情懷意、含忠蘊(yùn)孝,然世事纏雜,塵世幾多奈何,由此終須唱演一曲感慨萬千難消,逢時惘然長嘆的透塵之音來以慰藉。且說五娘,夫妻倆月,曲回長水逝郎影,萬里關(guān)山絕音塵,天不為美兮孝感地,琵琶彈唱尋夫淚,此間萬般心酸之淚,斷腸之愁,絕念之痛等等皆煞人難以言道,唯有經(jīng)以言辭、動靜、神情態(tài)以示其場景,便使讀觀者以自悟。
回想整個的劇幕,不論人物形象的命運,亦或劇中的大情小事,最亂我心湖,讓我感觸最多,也最深的就一個“嘆”字。這不知是因我對生活中太多事不愿碰觸,往往臨而嘆之的緣由而有的感觸,還是作者高明的高明之處就是將《琵琶記》本身也就寫了個無奈而長嘆。回首已被漸漸塵封的封建社會,我們對其興盛與衰亡已隨時間之故而淡然視之,雖在淡視中不免除感嘆,但終究難以如智者的作者對當(dāng)時的生活體悟那般深刻,無奈之處有嘆息那么深長。伯喈非僧,五娘非尼,思想都也非空;也都非孤世而居,或繁塵孤行。他們只是凡塵之中,眾多行者之中的兩位,且在今看來本就生活于多是悲哀的一片煙塵之中,這怎不讓人感嘆呢。
《琵琶記》是一部關(guān)于才子佳人的故事,但不同于以前與之后的那些因緣歡聚慶喜的陳故;是一部短合久別的愁苦之新論,論一幕牽腸過活,論一曲世態(tài)炎涼。
伯喈稱才子,完全就是我國才子形象的結(jié)晶所孕而生。作者已將其寫得如同文曲星、智多星下凡般的人物了,無法再另找詞語來稱贊。其有“將萊彩歡親意,戴儒冠盡子情”之情懷;且在其面前“宋玉多才未足稱,子云識字浪傳名”;況其更有“經(jīng)世之手,濟(jì)世之英”。如此之人不稱才子,誰人敢再言自己胸懷大才,可為棟材。同樣將五娘謂作佳人,亦難以另尋它物以飾,其貌美心惠,能生計,知韻雅?梢娮髡邔⑴缘乃忻篮眯蜗蠖甲⑷肓似溲饫铩H绱瞬抛蛹讶,不能為人們演繹一曲轟轟烈烈的婚姻愛情喜劇,本就讓人難免暗自常嘆。但作者并非是想讓人們目此而嘆,作者是想通過這樣一對天作之合來演繹一場世態(tài)炎涼,使世人在觀賞時大嘆息,長嘆息,最終得以自悟。
若說像伯喈與五娘這樣的才子佳人,是人人所希望,所追求的,他們的璧合當(dāng)為之贊嘆的話,那他們所演繹的則為驚塵震世的悲嘆。
誰不想郎才女貌,外圣內(nèi)賢,夫情婦意,君忠妻孝;誰不愿得妻如五娘,嫁郎似伯喈。像伯喈與五娘這樣的結(jié)合,可謂是千古至今眾人所夢寐的。但作為智者的高明,他洞徹世態(tài),看到當(dāng)時人們所追求的夢想的慘淡之處。這或許也是他抒發(fā)《琵琶記》的感懷吧。同時,此曲既然被眾人奉為神品,或許正是因為曲中人物命運的奈何難釋觸動著以往至今所有觀賞者那顆滿是塵埃的心吧。
嘆調(diào)永恒,三嘆足矣!我個人將其悲嘆以三嘆而言吧。其一,稱之為夢念之嘆,連理共祝,比翼互慶,永恒的夢念之境,可在生活中諸多好時瞬息間,長時難待良辰;喜事喧鬧鬧,清福靜難待;共枕憂溺愁榮生,離別生恨悔當(dāng)初。想伯喈與五娘不過倆月就遙離遠(yuǎn)別,此為婚姻愛情之永恒悲嘆。其二,為塵陽之嘆,想伯喈身為人子,生不能養(yǎng),死不能葬,葬不能祭;身為人夫,結(jié)不能久合,難不能共度,苦不能同受;身為人才,寒窗讀罷不能試,登程奪魁不能臣,應(yīng)官理朝不能安然若,作為男人雄者,何其悲哉!其三,為俗陰之嘆,想五娘身為新人,在南浦,傾盡千言萬語,顧慮左思右想,最終還是閣淚汪汪不敢流,依樓遙望孤帆遠(yuǎn);身為人媳,閑言難辨當(dāng)自嗟,糟糠自饜愁噎喉,長云斷處啟陰司,麻裙裹泥血手鋪筑送親路;身為人妻,一條琵琶路,滾滾江河多少落顏淚,萬里關(guān)山誰人知曉坎遺血淚,絕念峭崖處,此為女性,我們雖不得不贊嘆五娘貞烈,可如此的悲慘相摧怎不讓塵驚世嘆,若不驚世何來感陰司。
生活的無奈,精神的無可寄托,情性的難以抒發(fā),這些是我們?nèi)松飞先y以避免大山。想多少的人們因這三座山而絕世,化為歷史的塵埃;在此刻與今后又不知還有多少的人會被它們壓成塵埃、化為飛灰。不要否認(rèn)這個世界滿是花色,即使同樣不可否認(rèn)這個世界滿是塵埃;也不要否認(rèn)這個世界總是讓我們?yōu)橹V戀,哪怕曾與今我們在這個世界感受著痛與累。那么我想,我們確實需要全面發(fā)展自我,需要通過對人生的滄桑經(jīng)驗的感悟來全面自我,需要通過對塵世幻化中的永恒的把握與超越來發(fā)展自我。塵之色,生之色,嘗辛甜苦辣,感歡喜悲哀,認(rèn)同自然發(fā)展,確立自我定位;歷經(jīng)滄桑,體現(xiàn)自我價值,肯定自我人生。
呂啟祥說“文學(xué)藝術(shù)作為精神家園的更高一層的意義在于使人的精神得到提升、超越以致更新,也就是說從世俗的煩擾困惑中解脫出來,以一種更為從容灑脫的心態(tài)面對人生、面對自我!。確實,像《琵琶記》所發(fā)出的永恒嘆息,是歷史提煉的精華,是一條塵世間的路,是一條人生的道,是一種永恒的哲理。我們可以通過她來感受世俗的煩擾困惑,使得我們更好地活著,更好地走著。
舊時已靜,吹動一縷舊時塵風(fēng),誰人感知?一曲《琵琶記》,回首其境塵茫茫,嘆悠悠,煞人道,何人踏過!
【散文:茫塵中那一永恒的嘆調(diào)】相關(guān)文章:
關(guān)于愛情永恒的散文06-25
永恒的山抒情散文06-02
余光中的經(jīng)典散文05-24
余光中散文精選08-15
記憶中的豆腐散文06-03
余光中散文精選摘抄07-25
余光中散文特色06-29
那一度夢的芳華散文06-13
梁衡散文:亂世中的美神06-03
答謝中書書改寫散文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