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優秀散文:細節識人
識人用人,自古就是一道難題。
楊溥是明初重臣,官至禮部尚書兼武英殿大學士,是明朝歷史上公認的著名賢相。一年,其子從湖北老家到京城看望他,楊溥問兒子:“沿途當官的,可聽說誰最賢、誰不賢?”其子說:“經過江陵縣,認為那兒的知縣很不賢。”楊溥感到奇怪:“此話怎講?”其子說:“江陵知縣既不接送,又招待很簡慢。那位江陵縣令名叫范理。”
聽完兒子這一細節的講述,楊溥非但不怒,反而連連稱贊范理是位好官。楊溥認為范理能這樣對待他的兒子,說明范理不阿權貴,必有能耐,隨即記住了范理這個名字。后經考察,得知范理品行才能俱佳,便力薦他升任德安府知府,后來楊溥又上奏朝廷將其提拔為貴州左布政使。范理在任時,兢兢業業,勤政為民,史稱“甚有惠政”。
然而細節識人,有時也會被表面現象所蒙蔽,繼而得出錯誤的判斷和結論,不僅常人會犯這樣的錯誤,就是圣人也在所難免。
春秋時期,孔子周游列國被困于陳蔡國境之間,七天未進食。弟子顏回討到一些米來煮飯。飯熟了,孔子看到顏回從鍋里抓飯吃,當顏回把飯端來時,孔子佯裝沒有看見剛才的事,說道:“我方才睡著,夢見先君,他說只有清潔的食物才可以送給人吃。”顏回知道老師這是在懷疑自己偷飯吃,便稟明老師:“剛才是柴灰落進鍋里,挑不出來,棄之可惜,學生就把那點兒臟了的飯抓來吃了。”孔子這才發現錯怪了自己的學生,慨嘆道:“人們都相信自己的眼睛,看來眼見的也未必都真實啊!”
孔子親眼所見的一件小事,差點誤會顏回,因而得出“眼見未必都為實”的感慨。同樣,作為朝廷高官的楊溥,通過范理敢怠慢自己兒子的細微小事,看出了他耿直赤誠的品德,慧眼識人才,一再將范理推薦和提拔,留下了一段千古佳話。
楊溥識人與孔子誤解,今日讀來,仍受益匪淺。
【優秀散文:細節識人】相關文章:
多聞草木少識人-散文隨筆06-07
優秀的寫人的散文07-30
人,要有五識閱讀答案01-05
優秀的散文09-01
寫人散文《大哥》06-16
經典寫人短篇散文09-23
寫人敘事的優美散文06-08
(優秀)林清玄經典散文06-18
林清玄經典散文(優秀)06-19
優秀散文終不是那一人(通用28篇)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