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談談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與解題技巧
" 近年來,隨著高考語文試卷文學性的強化,散文這種文體越來越受到命題者的青睞。許多感情真摯、文學色彩濃郁、富有時代氣息的散文佳作都成了命題者的首選材料。從1998年高考開始,現代文閱讀文學作品類連續六年考的都是散文,題型變化不大,難度逐步降低。但從學生的解題情況看,得分率普遍較低,結果并不盡如人意。究其原因,不外有兩個方面:一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學生并不完全明確,以致訓練無的放矢;一是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學生未能熟練掌握,以致解題跟著感覺。針對這些情況,筆者試圖結合近幾年的高考散文閱讀題,談談此類試題的測試要求與解題技巧。
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
高考語文《考試大綱》在“現代文閱讀”中,要求學生“能閱讀一般社會科學類、自然科學類文章和文學作品”,并提出“理解”、“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等三項九條具體的測試要求。散文閱讀屬文學作品閱讀,它在高考測試中究竟有哪些具體要求呢?請看最近三年高考散文閱讀有關試題。
2003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2題(題略):A項考查學生把握文章思路和分析文章結構的能力,能力層級為C級;其他四項考查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鑒賞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
2002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2題(題略):既考查學生對文章中心意思和主要內容的分析歸納能力,又考查學生對文學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的分析鑒賞能力,能力層級為E級。 僅僅觀察這些散文閱讀賞析題,就可以發現,高考測試除了考查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綜合能力外,還要考查學生初步鑒賞評價的能力。“理解”和“分析綜合”包括七條具體要求,是閱讀方面基本的能力要求,能力層級分別屬于B級和C級。而“鑒賞評價”包括兩條具體要求,要求學生能對所給文章的思想內容進行評說,對其形象、語言及表達技巧進行初步賞析。這是以識記、理解和分析綜合為基礎,在閱讀方面發展了的較高的一種能力要求,能力層次屬于E級。學生明確了以上這些要求,在平時的復習訓練中就應該有的放矢,有針對性地拓展散文閱讀,有意識地提高“理解”、“分析綜合”和“鑒賞評價”的能力。
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
散文是一種自由、靈活地抒寫見聞感受的文體,它通過一個十分精粹、親切的形式,表現作者對于人生或自然的感悟。若能抓住散文自身的特點來思考有關的測試要求,散文閱讀題的解答還是有技巧可言的。
一、整體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神”,指文章的主旨,即貫穿文章始終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雖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必須圍繞作者的思想感情展開。因此,閱讀散文,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宏觀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從而讀懂作者的感悟,領會文章的主旨。高考試卷中的散文閱讀幾乎每年都有這方面的命題。
例如2002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1題: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為千古佳話,但作者為什么還要“唐突地勸慰他”?根據文意,簡要回答。
二、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葉圣陶先生說過:“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散文的材料是按照一定的思路組織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結構就是它的思路的具體展現。高考試題常常通過對作品的結構進行設題,考查學生對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閱讀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體現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感情的語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脈絡。 要解答這兩個問題,必須結合上下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作者為什么看到玉簪花“探出頭來”就吃驚呢?該句后面用“先是”作標志,對其作了回答,那就是“這花一開,沒幾天便是立秋”;至于“悵然”的原因,第五段末的“讓人心里警惕著”和第六段中“總是在不安的焦慮中”提示了作者的思路,稍加歸納整理,可得答案“收獲季節還兩手空空”。
三、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描寫細膩,表達深刻,內涵豐富。高考散文閱讀命題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對散文中負載信息量大、內容含蓄、意義深刻、表現力強的語言進行鑒賞。鑒賞散文的語言,只有聯系文章的主旨,根據上下文的具體語境,細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確理解其中的含義。這也是閱讀散文的基礎。 《門》這篇散文賦予“門”以象征意義,寫出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要解答“開門”和“關門”的含義,就必須通觀全文,理清文章的脈絡,找出相關的信息。文中說“每一扇門的關閉就意味著一個結束”,據此可以直接概括出“關門的含義是意味著一個結束”。而關于“開門”的含義,相關的句子很多,如“它包含著某種未知的情趣,某種進入新的時刻的感知和人類繁瑣儀式的一種新形式”,“它包含著人間至樂的最高閃現,即使在悲傷之際,一扇門的開啟也許會帶來安慰……”,但歸納起來,“開門”的最主要的含義是“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發展”。
四、正確鑒賞散文的表達技巧。
散文的寫作,一般都很講究表現手法的恰當運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揚先抑、烘托對比、虛實相生、象征手法、修辭技法等等,這些手法的巧妙運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更加鮮明突出。高考試題通過對這些技巧的鑒賞,可以直接透視學生的閱讀品位。所以,閱讀散文還要注意鑒賞常見表達技巧的表達效果。 這道題就是考查學生對散文表達技巧的初步鑒賞的。《長城》這篇散文主要用第二人稱寫長城,這樣寫的好處在于將長城擬人化,便于作者直接與長城對話,便于作者抒發感情。至于第六段的結尾改用第三人稱“它”,是因為“它”之前說的是“由是人們發現:邊墻是屏障,紫塞不再嶔奇”,這里變換了視角,是通過人的眼光來看長城,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長城抒懷,所以這種變換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精心組織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散文閱讀試題,一直以主觀性測試為主,題型基本不變,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識點上略有不同。從試題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問題看,難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多數問題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應、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這就告訴我們,回答問題要善于從原文中抽取關鍵語句,并根據題目要求進行適當整合,這樣才有可能寫出精練確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如2003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1題: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并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此題重點考查學生散文閱讀的綜合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首先要能從原文第一段中找出“鄉土情結”的定義:“每個人的心里……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第二步要能提煉出海外游子與鄉土情結關系的幾點交叉:一個是離開故鄉的“時間因素”,一個是海外的“空間阻隔”,一個是對故鄉思戀感情的“久而彌篤”。這就是答案中的第二點:“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不過,要寫出答案中的另外兩點,還必須考慮結構、主題等方面的情況。
【談談高考散文閱讀題的測試要求與解題技巧】相關文章:
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06-09
王劍冰《瓦》高考散文閱讀題及答案06-14
高考散文閱讀方法09-06
林清玄散文作品閱讀題及參考答案07-13
談談的思念散文隨筆06-11
高考散文06-13
春天的散文閱讀10-11
敘事散文的寫作特點及要求07-11
歷年高考真題:語文閱讀理解及答案06-13
李輝英《故鄉的山梨》高一散文閱讀題及答案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