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最新的2023高考語文散文鑒賞的方法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看過一些經典的散文吧?散文是一種常見的文學體裁,取材廣泛,藝術表現形式豐富多樣。你知道寫散文要注意哪些問題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最新的2023高考語文散文鑒賞的方法,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高考語文散文鑒賞的方法
散文鑒賞,重點是把握其“形”與“神”的關系。語文散文鑒賞的方法應注意以下幾點:
1.讀散文要識得“文眼”
凡是構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寫得含蓄的詩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鑒賞散文時,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畫龍點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領會作者為文的緣由與目的。“文眼”的設置因文而異,可以是一個字、一句話、一個細節、一縷情絲,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
注意散文表現手法的特點,深入體會文章的內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為了使讀者具體感受到所寄寓的豐富內涵,作者常常對所寫的事物作細致的描繪和精心的刻畫,就是所謂的“形得而神自來焉”。我們讀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點,由“形”見“神”,深入體會文章內容。
3.注意展開聯想,領會文章的神韻
聯想的方式有:
、俅撌剑喝纭东C戶》“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
、谳椛涫剑喝纭锻恋亍芬浴巴恋亍睘橹行纳l開去,寫“熱愛生活,保衛土地,建設土地”;
③假托式:如《白楊禮贊》;
、芷溜L式:如《風景談》。注意豐富的聯想,由此及彼,由淺入深,由實到虛,這樣才能體會到文章的神韻,領會到更深刻的道理。
4.品味散文的語言
一大特色是語言美。好散文語言凝練、優美,又自由靈活,接近口語。優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詩情、畫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語言又各具不同的語言風格:魯迅的散文語言精練深邃,茅盾的散文語言細膩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語言氣勢磅礴,巴金的散文語言樸素優美,朱自清的散文語言清新雋永,冰心的散文語言委婉明麗,孫犁的散文語言質樸,劉白羽的散文語言奔放,楊朔的散文語言精巧。何為的散文語言雅致。一些散文大家的語言,又常常因內容而異。如魯迅的《紀念劉和珍君》的語言,鋒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語言,絢麗如云錦;《風箏》的語言,凝重如深潭。體味散文的語言風格,就可以對散文的內容體味地更加深刻。
5.領會作品的內涵
閱讀散文就要進行由此及彼舉一反三的想像、聯想和補充。把自己的想像和作者的想像融合在一起,豐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填補文中的結構空間。
整體閱讀,攬旨品趣
整體閱讀把握文章主旨,品出文章意趣,全面深刻地理解文意。例如1998年全國高考試題第30題:
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鑒賞,正確的三項是:
A.玉簪花的芳香似乎有醒腦的作用,可以提醒人們秋的到來,讓人減少一些惰性。
B.本文的主旨可以概括為主要贊美那種生活向下比、工作向上比的"玉簪花精神"。
C.作者對"領取而今現在"一句的吟哦讓人體味到一種悠然自得、面對現實的人生態度。
D."領取自己那一份",是勸慰人們要及時把握自己應得的那一份,而不要有非分之想。
E.作者借助比較的手法,巧妙地寫出了玉簪花所散發出的與其他幾種花不同的芳香。
F.作者把玉簪共的綠葉描寫為"綠波",使人聯想到生活的長河,有廣闊的空間感和深邃的時間感。
作者把玉簪花放在時空的河流里體味生活,探討人生。往事如煙俱忘卻,只爭朝夕,"領取而今現在",這就是本文的旨趣。根據題面要求分析選項:
A項與本文旨趣相符,是正確的。
B項背離旨趣,是不正確的分析。
C項切合旨趣,也是正確的。
D項偏離旨趣,是不正確的。
E項屬寫作方法的問題,是正確的。F項轉移了文章的旨趣,仿佛有"羨萬物之得時,感吾生之行休"之感,毫無疑問是不正確的。
瞻前顧后,切脈通經
一篇散文,要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成為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必須前后貫通,經脈相連。例如1998年高考第27題:
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寫看見玉簪花,"先是一驚,隨即悵然"。
①作者為什么吃驚?
答:因為______________。(不超過8個字)
②聯系全文看,作者為什么悵然?
答:因為____________。(不超過10個字)
解答
、傩☆},應從第一段切脈。玉簪花開于夏末秋初,與絢爛的春花迥別,而后又接下來便是"這花一開,沒幾天便是秋"的句子。玉簪花不爭春光,而報秋至,百花零落而一花獨香,焉得不驚。因此回答此題就移用原文語句"沒幾天便是秋",便恰到好處。解答第
、陬}應聯系全文通經。玉簪花已報秋之將至,而秋是收獲的季節。作者是一位只爭朝夕的志士,當然常感光陰虛度,事業無成。因而第6段便有"秋是收獲季節,我卻是兩手空空"之句。綜合這兩個句子用"收獲季節卻兩手空空"來回答"悵然"的原因,便天衣無縫。
高考散文鑒賞考點分析
一、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
1、注意作品的整體構思、貫穿線索,以及各個部分和各個方面的關聯與安排。
。1)段落層次的劃分
劃分標準:作者的思想感情變化,時間先后,地點轉換,內容變化,總分總結構等。
適用技巧:語言標志(關聯詞:首先……其次;一方面……另一方面;不僅……而且);相似性結構;寫景與抒情議論;段落內部可以從標點符號如分號、句號入手。
。2)各段落層次的關系:總分關系、遞進關系、轉折關系
。3)材料的選擇與安排:
A、圍繞中心
B、詳略得當
詳寫的依據材料是對思想內容起重要作用,內涵深刻、情節生動;略寫材料對主題起補充襯托作用。
C、組織方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
。4)線索:貫穿全文、連綴人物和事件的順序叫做線索。
A、方式:單線與雙線(主次、明暗)
B、內容:時間推移,地點和空間轉換,人物行蹤,感情變化(記敘性散文);某種事物(抒情性散文)
C、作用:組織材料,結構全篇,情感脈絡。
。5)順序
A、順敘:按時間或空間順序較清楚地進行記敘;
B、倒敘:造成懸念,引人入勝;
C、插敘: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作必要的鋪墊照應、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
D、補敘: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作某些交代;
E、平敘:(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
。6)開頭:統攝全篇,領起下文;渲染氣氛,奠定基調;設置懸念,埋下伏筆。
(7)過渡:承上啟下,轉換自然;連接事件,轉換場景;銜接緊密,上下連貫;結構嚴謹,渾然一體。
。8)結尾:呼應前文,卒章顯志,深化主旨;耐人尋味,余音繞梁,讓人難忘。
。9)前后照應:貫通文脈,突出中心,渲染氣氛
(10)設置懸念(設伏筆):巧設懸念,使文章波瀾起伏,引出下文,主題突出,情節動人,吸引讀者。
(11)抑揚(先抑后揚):使文章避免平鋪直敘,波瀾起伏,搖曳生姿。
2、作品主題的概括:
要從作品實際出發,注意時代氛圍、社會環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即作品通過……的描寫,營造了……的氛圍,歌頌或揭露了……的精神或現實,抒發了……的感情,傳達了一種……的社會理想或價值觀念)
。1)概括題型:歸納段落內容,歸納層次內容,概括作品主題。
(2)概括形式:基本照抄原文句子;改造原句,抓重要詞語和短語重新組合;依據大意,換成自己的話加以總結。
(3)抓住關鍵語句:
A、從內容上看,抓能揭示題意、主旨的語句,抓住每一個段落中那些能概括段意的語句;
B、從結構上看,注意領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語句,前后呼應、承上啟下的語句,有重要指示代詞的語句,位于全文或全段開頭結尾的語句,獨立成段的句子;
C、從表達方式上看,注意直接抒情或間接抒情的句子,注意發表議論的句子,意蘊豐厚的哲理句;
D、從修辭上看,注意那些運用了比喻、反問、連問、排比、象征等手法的語句以及語意比較含蓄的語句。
E、從意思上看,注意矛盾句、易混句、深奧句、隱晦句、有言外之意的句子(雙關)。
(4)結合文體特點:
1、抒情性散文:寫了什么景物,抒發了什么感情或闡發了什么哲理;
2、記敘性散文:記敘了什么人物或事件,表現了什么精神或人格;
3、議論性散文:通過哪些論據,證明了什么樣的觀點。
(5)散文主題情感豐富復雜,與詩歌有相似之處。
有對故鄉思念、熱愛、祝福之情,有對過去貧窮生活的回顧反思與現在巨大變遷的贊揚及對未來幸福生活的期盼,有對美好人情與習俗的懷念,有戰勝苦難的信心、意志、堅韌,有對自己人生價值的肯定、追求與張揚,有對自然力量的謳歌,有對祖先優秀傳統、民族優秀文化的繼承與弘揚,有對默默無聞執著奉獻的精神禮贊,借古諷今、感受生命,追求自由,熱愛報效祖國,奧運精神、和諧社會等。也有對某種丑陋、庸俗的社會(文化)現象的批判,對落后、陳舊觀念的摒棄,對錯誤價值觀念的批判,對破壞自然、虐殺生物的譴責等。
二、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手法
1、散文的特點
。1)情境交融。散文意境的分析:一是作者的內心孕育著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二是作者選擇了怎樣的生活畫面來表現這種思想感情;三是這兩者的結合自然巧妙的程度如何。
。2)形散神聚(選材、表現手法的自由與主題的集中)
2、表達方式:
。1)記敘:順序、線索、詳略、照應等。
(2)描寫
內容:環境描寫(景物和場面,自然和社會);人物描寫(外貌、語言、動作、心理、神態)
手法: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概括描寫與細節描寫,總寫與分寫,點與面,動與靜,虛與實,角度變化(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遠近上下高低關系、時間推移與明暗變化、色彩變化、白描與工筆、動詞形容詞擬聲詞選用。
(3)議論:夾敘夾議,開門見山,卒章顯志,以小見大,畫龍點睛。
。4)抒情: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境交融,以景結情,托物言志。
。5)說明:簡明扼要交代.
三、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品味精彩語句的表現力
1.散文語言的特點
(1)凝練優美、富有感情的語言;
。2)準確形象、特別傳神的語言;
。3)獨特的語言風格(多用口語、通俗如話、幽默風趣、反語諷刺、含蓄蘊藉、曲折委婉等)
2.富有特色的修辭
比喻、比擬、夸張、通感等效果是生動形象;對偶、反復、排比、倒裝等效果是突出強調;設問、反問、感嘆等效果是增強語氣。
3.重要語句的豐富含義,重在思想性;
要把握住句子的表層義(可以是交代時間、節令、地點、事物、特點等)和深層義(可以是傳達時代、氣氛、地位、作用、影響、情感等)。
4.精彩語句的表現力,重在藝術性。(同上關鍵句)對句子作用的分析,要從結構形式方面和內容主題、思想情感方面入手。
四、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
1.把握作品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在把握全文主旨的基礎上,要結合作品中的肖像、語言、動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寫,注意那些議論性和抒情性的句子,借用一些修飾性詞匯,按照“人物+外在特征+精神實質(性格特征、主要情感、心理尤其是矛盾心理)+身份+反映出的歷史社會屬性”的一般思路回答。
作品中的形象主要還是那些游子思鄉、老人懷舊、建設祖國、悲天憫人、奮發進取、直面苦難、批判現實等。
2.注意作品蘊含的思想感情,尤其是運用比喻、象征手法表達的言外之意(即表層義和深層義)。
五、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
要求體現思想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即作品運用了……的藝術手法,逼真地描繪了……的特征,營造了……的氛圍,生動地傳達了……的感情)
1.人稱
。1)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便于直抒胸臆,讀起來有一種親切感和真實感;
。2)第二人稱:便于感情交流,抒情自由靈活,親切自然;如果是物,還有擬人化效果。
。3)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能從更多方面靈活自由地敘述。
2.修辭:
。1)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具體,化冗長為簡潔。
(2)比擬:感情色彩鮮明,描繪形象生動,表意豐富。
(3)夸張:突出事物的本質和特征,給人以啟示;表現作者對事物的感情態度,增強語言的感染力和生動性;創造氣氛,引人聯想。
(4)排比:句式整齊,節奏勻稱;內容集中,語勢強勁;條分縷析,說理透辟,抒情酣暢淋漓。
(5)對偶:整齊勻稱,節奏鮮明;音調鏗鏘,富有音樂美;表意凝練集中,概括力強;便于記憶,便于傳誦。
。6)借代:引人聯想,形象突出,特點鮮明,具體生動。
(7)反復:突出思想,強調感情;條理分明,節奏感強。
3.表現手法:
。1)象征:利用景物的特征或隱含內容來象征人的品行、節操。使抽象事物具體化,深奧的道理通俗化,激發聯想,感染力強;使文章表達含蓄深沉。
(2)類比:以淺寓深,以近比遠,生動形象,通俗易懂。
。3)抑揚:突出重點,強調語意,抒發情感;行文跌宕,曲折含蓄,引人入勝。
。4)對比:特點鮮明,矛盾突出,具有強烈的反差。
(5)襯托:突出事物特征,強化思想感情,形象鮮明,主次分明。
(6)渲染:濃墨重彩,營造氛圍;情景相生,深化主題。
(7)鋪墊(伏筆):給下文情節的產生提供一種暗示。
。8)反語、諷刺:強化態度與情感。
。9)引用:引用傳說故事或神話是為了增強文章的傳奇性、風物的隱秘性,豐富文章的內容;引用詩歌除了豐富文章內容外,結合描寫的景物,可增強文章的詩情畫意,使文章具有意境美;引用名言,使文章更具有說服力。
4.描寫作用:總體作用:再現自然風光,描繪人物的外貌及內心世界,交代人物活動的自然及社會環境。
(1)人物肖像、動作描寫:更好地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性格特征;
(2)人物對話描寫: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
。3)景物描寫:具體描寫自然風光,營造一種氛圍,烘托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4)環境場面描寫:交代人物活動的背景,寫明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渲染氣氛,更好地表現人物。
六、對作品表現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
要求對作品表現的真與假、美與丑、善與惡的內涵作出評價。
1、價值判斷:人生價值、時代精神、人文情懷、道德情操等(特別是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民族文化、改革開放、人文關懷等政治熱點詞匯)
2、審美取向:追求真善美,摒棄假惡丑;歌頌贊美光明正義,鞭撻批駁黑暗邪惡;悲憫弱小者,憎惡恃強者。
3、藝術美感:語言美、形象美、主旨美、情趣美、意境美等
七、從不同的角度和層面發掘作品的豐富意蘊
1.思想內容:歷史、哲學、審美、民族心理、人文精神
2.藝術表現:(可參照詩歌鑒賞)
八、探討作品中蘊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
結合作品,從人物形象、時代背景、環境氛圍、細節描寫、語言表達等方面入手。
九、對作品進行個性化閱讀和有創意的解讀
要求立足于自己,感悟和體驗文本,獨立思考,提出自己的見解。
綜合以上各方面,可以從思想內容、藝術表現等方面展開,一定要有觀點有依據,使用鑒賞術語。
高考散文閱讀題的解題技巧
一、整體感知文章的主旨。
散文的最大特點是“形散而神不散”!吧瘛保肝恼碌闹髦,即貫穿文章始終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散文的材料雖散,但萬變不離其宗,它必須圍繞作者的思想感情展開。因此,閱讀散文,要從文章的整體入手,宏觀把握作者在字里行間所流露出的思想感情,從而讀懂作者的感悟,領會文章的主旨。高考試卷中的散文閱讀幾乎每年都有這方面的命題。
例如2002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1題:俞伯牙因失去知音而不再鼓琴的故事已成為千古佳話,但作者為什么還要“唐突地勸慰他”?根據文意,簡要回答。
二、深入分析文章的思路。
葉圣陶先生說過:“思想是有一條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決不亂走的!鄙⑽牡牟牧鲜前凑找欢ǖ乃悸方M織在作品中的,作品的結構就是它的思路的具體展現。高考試題常常通過對作品的結構進行設題,考查學生對作品的思路的把握能力。閱讀散文,要善于捕捉文中體現時間、空間、人物、事件、感情的語句,更要把握文章的脈絡。要解答這兩個問題,必須結合上下文,理清文章的思路。作者為什么看到玉簪花“探出頭來”就吃驚呢?該句后面用“先是”作標志,對其作了回答,那就是“這花一開,沒幾天便是立秋”;至于“悵然”的原因,第五段末的“讓人心里警惕著”和第六段中“總是在不安的焦慮中”提示了作者的思路,稍加歸納整理,可得答案“收獲季節還兩手空空”。
三、仔細品味散文的語言。
散文的語言描寫細膩,表達深刻,內涵豐富。高考散文閱讀命題有一個重要原則,就是對散文中負載信息量大、內容含蓄、意義深刻、表現力強的語言進行鑒賞。鑒賞散文的語言,只有聯系文章的主旨,根據上下文的具體語境,細加品味、揣摩,才能正確理解其中的含義。這也是閱讀散文的基礎!堕T》這篇散文賦予“門”以象征意義,寫出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特感悟。要解答“開門”和“關門”的含義,就必須通觀全文,理清文章的脈絡,找出相關的信息。文中說“每一扇門的關閉就意味著一個結束”,據此可以直接概括出“關門的含義是意味著一個結束”。而關于“開門”的含義,相關的句子很多,如“它包含著某種未知的情趣,某種進入新的時刻的感知和人類繁瑣儀式的一種新形式”,“它包含著人間至樂的最高閃現,即使在悲傷之際,一扇門的開啟也許會帶來安慰……”,但歸納起來,“開門”的最主要的含義是“預示著一個新的開始,一個新的發展”。
四、正確鑒賞散文的表達技巧。
散文的寫作,一般都很講究表現手法的恰當運用,如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欲揚先抑、烘托對比、虛實相生、象征手法、修辭技法等等,這些手法的巧妙運用,常使作品的思想感情表達得更加鮮明突出。高考試題通過對這些技巧的鑒賞,可以直接透視學生的閱讀品位。所以,閱讀散文還要注意鑒賞常見表達技巧的表達效果。這道題就是考查學生對散文表達技巧的初步鑒賞的。《長城》這篇散文主要用第二人稱寫長城,這樣寫的好處在于將長城擬人化,便于作者直接與長城對話,便于作者抒發感情。至于第六段的結尾改用第三人稱“它”,是因為“它”之前說的是“由是人們發現:邊墻是屏障,紫塞不再嶔奇”,這里變換了視角,是通過人的眼光來看長城,而不是作者直接向長城抒懷,所以這種變換是自然而然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五、精心組織符合要求的答案。
高考散文閱讀試題,一直以主觀性測試為主,題型基本不變,每年只在所考查的知識點上略有不同。從試題的要求和要求回答的問題看,難度在逐步降低,最突出的表現就是,多數問題的答案在原文中都有照應、有暗示,甚至直接暗示。這就告訴我們,回答問題要善于從原文中抽取關鍵語句,并根據題目要求進行適當整合,這樣才有可能寫出精練確切的、符合要求的答案。
例如2003年高考語文試卷第21題:本文第四段寫了一代又一代炎黃子孫浮海遠游的潮流,并贊頌他們不忘桑梓之情,慷慨奉獻,與祖國休戚相關。請你結合鄉土情結,分析這樣寫的作用和好處。
此題重點考查學生散文閱讀的綜合分析能力,有一定的難度。學生首先要能從原文第一段中找出“鄉土情結”的定義:“每個人的心里……都不會使這種感情褪色!钡诙揭芴釤挸龊M庥巫优c鄉土情結關系的幾點交叉:一個是離開故鄉的“時間因素”,一個是海外的“空間阻隔”,一個是對故鄉思戀感情的“久而彌篤”。這就是答案中的第二點:“具體說明鄉土情結不因時間的悠遠(歷史)和空間的阻隔(地理)而褪色!辈贿^,要寫出答案中的另外兩點,還必須考慮結構、主題等方面的情況。
【高考語文散文鑒賞的方法】相關文章:
詩歌鑒賞方法04-21
語文高考古詩詞鑒賞01-24
鑒賞詩歌意境的方法03-25
朱自清的《春》散文鑒賞09-06
語文高考古詩詞鑒賞9篇01-24
高考語文古詩詞鑒賞答題技巧分享08-04
唐詩宋詞鑒賞方法08-03
邊塞詩詞的鑒賞方法09-08
魯迅散文《秋夜》原文鑒賞02-16
冰心描寫春天的散文鑒賞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