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現代作家寫端午的散文
端午節到,吃一口粽子,開心快樂無煩事,劃一劃龍舟,幸福安康樂無憂。
現代作家寫端午的散文:汪曾祺《端午的鴨蛋》
家鄉的端午,很多風俗和外地一樣。系百索子。五色的絲線擰成小繩,系在手腕上。絲線是掉色的,洗臉時沾了水,手腕上就印得紅一道綠一道的。做香角子。絲絲纏成小粽子,里頭裝了香面,一個一個串起來,掛在帳鉤上。貼五毒。紅紙剪成五毒,貼在門檻上。貼符。這符是城隍廟送來的。城隍廟的老道士還是我的寄名干爹,他每年端午節前就派小道士送符來,還有兩把小紙扇。符送來了,就貼在堂屋的門楣上。一尺來長的黃色、藍色的紙條,上面用朱筆畫些莫名其妙的道道,這就能辟邪么?喝雄黃酒。用酒和的雄黃在孩子的額頭上畫一個王字,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有一個風俗不知別處有不:放黃煙子。黃煙子是大小如北方的麻雷子的炮仗,只是里面灌的不是硝藥,而是雄黃。點著后不響,只是冒出一股黃煙,能冒好一會。把點著的黃煙子丟在櫥柜下面,說是可以熏五毒。小孩子點了黃煙子,常把它的一頭抵在板壁上寫虎字。寫黃煙虎字筆畫不能斷,所以我們那里的孩子都會寫草書的“一筆虎”。還有一個風俗,是端午節的午飯要吃“十二紅”,就是十二道紅顏色的菜。十二紅里我只記得有炒紅莧菜、油爆蝦、咸鴨蛋,其余的都記不清,數不出了。也許十二紅只是一個名目,不一定真湊足十二樣。不過午飯的菜都是紅的,這一點是我沒有記錯的,而且,莧菜、蝦、鴨蛋,一定是有的。這三樣,在我的家鄉,都不貴,多數人家是吃得起的。
我的家鄉是水鄉。出鴨。高郵麻鴨是著名的鴨種。鴨多,鴨蛋也多。高郵人也善于腌鴨蛋。高郵咸鴨蛋于是出了名。我在蘇南、浙江,每逢有人問起我的籍貫,回答之后,對方就會肅然起敬:“哦!你們那里出咸鴨蛋!”上海的賣腌臘的店鋪里也賣咸鴨蛋,必用紙條特別標明:“高郵咸蛋”。高郵還出雙黃鴨蛋。別處鴨蛋也偶有雙黃的,但不如高郵的多,可以成批輸出。雙黃鴨蛋味道其實無特別處。還不就是個鴨蛋!只是切開之后,里面圓圓的兩個黃,使人驚奇不已。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不過高郵的咸鴨蛋,確實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鴨蛋多矣,但和我家鄉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經滄海難為水,他鄉咸鴨蛋,我實在瞧不上。袁枚的《隨園食單·小菜單》有“腌蛋”一條。袁子才這個人我不喜歡,他的《食單》好些菜的做法是聽來的,他自己并不會做菜。但是《腌蛋》這一條我看后卻覺得很親切,而且“與有榮焉”。文不長,錄如下:
腌蛋以高郵為佳,顏色細而油多,高文端公最喜食之。席間,先夾取以敬客,放盤中。總宜切開帶殼,黃白兼用;不可存黃去白,使味不全,油亦走散。
高郵咸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蛋白柔嫩,不似別處的發干、發粉,入口如嚼石灰。油多尤為別處所不及。鴨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說,帶殼切開,是一種,那是席間待客的辦法。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頭”用筷子挖著吃。筷子頭一扎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高郵咸蛋的黃是通紅的。蘇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郵鴨蛋黃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鴨蛋,蛋黃是淺黃色的,這叫什么咸鴨蛋呢!
端午節,我們那里的孩子興掛“鴨蛋絡子”。頭一天,就由姑姑或姐姐用彩色絲線打好了絡子。端午一早,鴨蛋煮熟了,由孩子自己去挑一個,鴨蛋有什么可挑的呢?有!一要挑淡青殼的。鴨蛋殼有白的和淡青的兩種。二要挑形狀好看的。別說鴨蛋都是一樣的,細看卻不同。有的樣子蠢,有的秀氣。挑好了,裝在絡子里,掛在大襟的紐扣上。這有什么好看呢?然而它是孩子心愛的飾物。鴨蛋絡子掛了多半天,什么時候孩子一高興,就把絡子里的鴨蛋掏出來,吃了。端午的鴨蛋,新腌不久,只有一點淡淡的咸味,白嘴吃也可以。
孩子吃鴨蛋是很小心的。除了敲去空頭,不把蛋殼碰破。蛋黃蛋白吃光了,用清水把鴨蛋殼里面洗凈,晚上捉了螢火蟲來,裝在蛋殼里,空頭的地方糊一層薄羅。螢火蟲在鴨蛋殼里一閃一閃地亮,好看極了!
小時讀囊螢映雪故事,覺得東晉的車胤用練囊盛了幾十只螢火蟲,照了讀書,還不如用鴨蛋殼來裝螢火蟲。不過用螢火蟲照亮來讀書,而且一夜讀到天亮,這能行么?車胤讀的是手寫的卷子,字大,若是讀現在的新五號字,大概是不行的。
現代作家寫端午的散文:
端午節,國人都沉浸在祝愿的氛圍中,而微信也由過去的“節日快樂”改成“幸福安康”,人們或觀看賽龍舟或走親訪友,或家人團聚或自駕出游觀光……然而,四川散文學會作家的節日卻與眾不同。
劉蔚槐老師《父子詩文集》恰好在端午節前出版了。劉老師突發奇想,何不值此佳節將該書來個首發呢,也好以此祭祀先父。于是邀請四川省散文學會會長盧子貴、副會長孫冰文、楊劍冰以及宣傳部長劉長云,文友部辦公室主任李復蜱、李導華等文友前往西嶺雪山后山家中,與家人一起度過這個特別的節日。
端午前夜,廳堂里燈火通明,茶幾擺滿了劉老簽名的《父女詩文集》。首先由她發表了熱情洋溢、聲淚俱下的感言。她感謝學會領導和文友能在這個特殊日子來到家里,她感謝文友們對出版該書的幫助與支持,特別感謝盧子貴會長為該書作序。序前,盧會長不辭辛勞,花了近一個月的時間讀完幾十萬字的清樣稿,并將自已凌亂的七卷改編為三卷;把原擬書名《遺瓠作堂詩文集》改為《父女詩文集》。無獨有偶,張志群會長在半年前也曾建議書名取《我與劉希武先生詩文集》,她認為兩位大師不謀而合是天成,為此將書名改為《父女詩文集》。
盧子貴會長講話首先祝賀這本詩文集的出版。他說父女合版,相應成趣,很有特色,詩文洋洋灑灑,蔚為大觀;其次希望劉蔚槐文友再接再勵,寫出更多更好的文章,為繁榮四川文化做出新貢獻。
劉蔚槐老師出自書香門第,女從父業,酷愛詩文,筆耕不輟。其父劉希武是早年參加革命的老黨員、老前輩,為抗戰,為解放事業做出了卓越貢獻,他一生愛好詩文,可謂大家。劉希武五十年代就早早去世,但遺留下大量珍貴詩文遺作。其女劉蔚槐不顧年邁體弱,收集、整理父親詩文。加之本人詩作,父女合并出版了這部數十萬字的《父女詩文集》著作。百善孝為先,蔚槐老師當之無愧。
此外,文友們參觀了劉蔚槐老師畢業于某美術學院的`女兒何娟女土所設計打造的數百平米全木結構、頗具濃郁文化氣息和藝術風格的《空山堂》農家樂建筑;游覽了劉老居住其中恢宏的“西嶺水岸”別墅群;覽勝了雨中西嶺云霧風光;享受了西嶺獨特清新的天然氧吧;見證了西嶺雪山深處純撲的民俗民風和善良勤勞的人民……
文友們無不感概稱道:不枉此行,受益匪淺。
【現代作家寫端午的散文】相關文章:
現代散文作家作品10-08
現代散文作家排行榜08-30
名作家寫的春天的散文07-02
作家春天散文07-23
名作家寫的春天的散文兩篇09-28
現代經典散文07-09
現代散文05-26
生命--現代散文09-28
山色的現代散文09-13
現代散文憐憫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