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過年寄語散文
迎春中的人們宛如一只只茶杯,熱切地等待著春節--這只盛載美滿的茶壺在茶杯中泡出濃濃的深情,濺出快樂與幸福。
回鄉過年
(一)團圓合家歡
團圓,是我國傳統節日春節的不變主題。無論天涯海角,老家門上那紅紅的對聯,母親村前喃喃的呼喚,都在急切的召喚著游子的心。這不,大年三十,我們一家三口從城里興沖沖奔赴十里之外的鄉下,和公婆一起過個團圓年。
那天可真是個好日子,天氣晴好。到家已是正午,婆婆歡喜地迎上來,見了可愛的孫子,很是疼不夠。公公正忙著貼正堂上的對聯。丈夫趕緊去打下手。我湊過去一瞧,呵,“金牛開出豐收景喜鵲銜來幸福春”紅底黑字,筆走龍蛇,瀟灑飛揚,公公的書法好漂亮!紅紅的對聯貼起來,干凈的小院立時亮堂起來。
我呢,快快地洗手,束上圍裙,搬個凳子,進廚房,與婆婆一邊拉著家常,一起包餃子。聽婆婆講,今年地里收成不錯,公公的教師工資又漲了,這不,家里新添了電動車,電子爐,日子也好過多了,今年年貨準備的可齊全了。我歡喜地聽著,也把自己在單位編寫的詩朗誦獲獎之事說給婆婆聽。旁邊的煤氣爐上,“滋滋”熬煮著一大鍋新鮮豬肉,香氣撲鼻,誘人十足。
五歲的兒子,這會象個撒歡的小牛犢,也顧不上身上新買的衣服,在門外與幾個小朋友一起瘋跑,比賽放小炮仗。“砰”脆脆一聲響,驚的旁邊轉悠的小狗,“嗚”一聲,扭身走遠,又回頭惶惑的瞅一眼地上花花綠綠的小東西。大家一齊笑起來。
暮色四起,家家戶戶都飄起了濃濃的飯香。傳說中,年是一個頭長觸角,兇猛異常的怪獸。而在我看來,年該是一個活潑討巧的孩子。從村前張貼著福字的大樹上,從母親親手蒸的雪白的饅頭棗山里,從手機里丁零的祝福聲中,更從脆脆的鞭炮聲中……在神州大地上,輕輕巧巧地走來,讓人一不小心與它迎面撞個滿懷。
這會,它該在我們一家人團團圍坐吃年夜飯那舉起的美酒中。飯菜簡單可口。魚,是年年有余,稀飯是蜜棗稀飯,甜蜜生活。公公高興,與丈夫爺兩要對飲幾杯。這幾年,同是當教師的丈夫,與公公一樣工資沒少漲,爺兩干勁十足,有理由喝個盡興。我依次恭敬地給辛勞的公婆敬酒,感謝兩老對全家的付出與關愛。
窗外,墨漆一樣的夜色,屋內,是融融的燈光。遙遠的地方,不時有鞭炮聲隱隱傳來。在春晚趙本山《不差錢》小品詼諧笑聲中,新年的鐘聲悠悠響起,我沉醉于甜蜜的夢鄉……
(二)聲聲拜年忙
“噼里啪啦”陣陣歡快的鞭炮聲把我從夢中喚醒。綿延不斷的鞭炮該是村莊不眠不休的歌唱,悠揚或者婉轉,雄渾或者纖細,一聲聲,把新年象新嫁娘一樣迎進農家。哦,新年第一天!
勤快的公婆已經準備好可口的飯菜,熱騰騰的水,要我和兒子快快洗臉吃飯去給大家拜年。當然,我第一位要拜年的自然是可敬的公婆。乖巧的兒子已經“撲騰”一聲當真雙膝著地跪下來爺爺奶奶磕頭,小嘴甜蜜地說著:“給爺爺奶奶拜年,祝爺爺奶奶牛年吉祥”。公婆歡喜地擦著眼淚心疼的拉起他,忙準備好大大紅紙包的壓歲錢。
拜年,是我們這里過年最隆重的儀式,全村無論老少,都要出去給鄉親拜年。晚輩的要給長輩拜,長輩的見了小孩子五塊十塊的是要給壓歲錢的。這無疑是小孩子最喜歡的時候,很多小孩子嘴巴甜甜的,自然多得些,那些木訥的扭捏著,臉一紅也就算打招呼了。過年鄉里鄉親問聲新年好,該是聽到的最美的祝福了!
這不,幾個半大的小伙子起的早,已經嘻嘻哈哈擠到我家來給公婆拜年。公婆早已準備好瓜子、糖、煙、水果等等,。一邊笑臉迎著,一邊抓起煙啊什么的讓他們進來。他們恭敬地說著拜年,寒暄幾句就忙著告辭,因為還有好多家要去呢!
身患中風半身不遂的鄰家大伯也顫巍巍的走過來了,他嘴巴含混不清地說著話,我忙迎上來,給大伯道聲新年好。大伯一見兒子,喜歡的很,哆嗦著掏衣服里層層包裹著的壓歲錢。我的眼淚幾乎要流下來,忙讓兒子給爺爺拜年。這個大伯自前年患病,看病吃藥花了好多錢,又沒什么經濟來源家境十分困難。公公同情他,年年都要接濟他點。這錢說什么也不能要啊。可我又得收下,因為是大伯的一片愛心,不收他會傷心的。
我帶著兒子也開始出來拜年。青石板上,斑斑點點的,一地落紅,是鞭炮的碎屑。我小心的踩上去,好象踩著春天的花瓣。前面。鄰居三子家新蓋的樓房前,外出打工回來的堂哥一身新衣正自得地聽著手機上的歌曲,和幾位鄉親侃大山,講他的打工奇聞。早聽婆婆說,堂哥上幾年一直出去打工,苦沒少吃,錢卻沒掙幾個。去年在南陽建筑工地打工,他很勤快吃苦,老板很欣賞他。聽說今年又要接個大工程,怕又可以多掙些錢,堂哥期望著自己勤做苦扒,掙錢好蓋房娶媳婦呢。我熱情的和他們打招呼。大哥一見我,眼睛一亮,說,我給你帶回的還有禮物呢,這就回去拿。
大哥滿頭大汗的跑過來,拿過來幾個精致的小盒子,他這次過年,給親人每人捎回來幾個當地的玉鐲子。他讓我挑選一個。我小心打開,仔細的看,都很美。我挑選了一個白綠相間的玉鐲子,輕輕地試戴。果然好看!
謝過大哥,走啊,戴著鄉親的祝福與愛意,給各位鄉親拜年了!
(三)希望的田野
拜年回來。信基督的婆婆去附近教堂守禮拜,公公與丈夫與祖人一起上地里墓地給先人祭祀去了。小院子里非常安靜。半晌午的陽光爬過鄰居新蓋的兩層樓角,斜斜的照過來,小院子也因此象油畫一樣半明半暗。幾顆玫瑰花的干枯的枝條在依然清冷的風中稀疏著靜默。
我好奇的走過去,驚訝的瞥見長長枝條上依次潛著褐色的蓓蕾。輕輕地打開一個看看,嫩紅的芽兒,宛如嬰兒般沉睡的臉,令人砰然心動。哦,這是春天的.牙兒!在做著美美的夢,春風很快就會把它喚醒。
這樣的天氣,讓人忍不住想出去走走。帶著兒子沿著曲曲彎彎窄如一線的小路,踩著柔軟的枯葉,沙沙,穿過一個不大的樹林。記得夏天時,我在這一碧蔥綠里,或站或斜,擺造型照過相呢!此刻的樹林,安靜的似乎被過濾過一樣。突然,幾只小鳥,唧唧喳喳,熱烈的交談,自在的在林間跳上跳下,誰說樹林這會沒有葉子呢?這些鳥兒可不就是會唱歌的葉子?
迎面,一個老人也在林邊走著。老人步履蹣跚,穿著棉布褲子,袖著手。和他熱情的打個招呼,原來他是剛從地里看麥苗回來。是的,麥苗是農人的希望,孩子一樣寶貝著,一日不看,怎么放得下呢?
麥田,已經油綠的海一樣呈現在眼前。也許是還沒睡醒,小小身子,匍匐在地上,睡眼迷離。有露珠兒親昵的滾動,陽光下熠熠閃著光。我憐惜地望著望著,輕輕地俯下身子,小心的捋一下麥苗嫩嫩的葉兒。我回來了,你還認識我嗎?
是啊,盡管今日的我生活在城市,可我知道,自己的根在鄉村,與眼前的麥苗一樣,汲風飲露,是一顆行走在城市里的麥苗。我的心依然與腳下這片土地休戚與共。這里的貧窮、疾病、磨難、希望、夢想依舊牽扯著我的心。如今,農業稅已經不收了,鄉里孩子上學的學雜費也不收了。是的,我欣喜地發現,我們的鄉村變得更富裕了,更美了!
一陣風掠過,麥田里碧波蕩漾,似乎有雄渾的大合唱隱隱傳來。不遠處,成排的樹木,剪影一般,淡藍色的霧嵐籠罩著夢一樣的鄉村,我不由醉了。轉身,領著孩子,大踏步地走進我可愛的鄉村!
過年
每逢佳節倍思親,兄妹們4 家12口歡歡喜喜過年時,我想起了母親。
記得小時候過年,父母的神色很凝重。尤其是母親,她經常在沉思,時而吩咐著父親什么。看得出來,過年對她來講并不輕松。母親身體不好,一直是“家庭婦女”,當家當慣了的,加上傳統的春節習俗又很隆重,歷來我們家準備過年的一應事務都由母親操心。從我記事時起,年前家里都要蒸團子,總是母親一進臘月就準備了最好的糯米,然后一大早就去排隊磨米粉。等到我長大能替代她去磨粉和吃到一年比一年多的年糕時,常常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每年與母親一起磨粉的經歷。
母親還能做許多那個年代只有過年時才能吃得到的菜,其中數糟扣肉和糖蹄最為拿手。家中經濟并不寬裕,但過年時舅舅家殺了豬,賣給我們的廉價肉又嫩又鮮。母親將豬肉的皮在熬好的紅糖醬油里浸透,豬肉切成一字形排在碗底,上面鋪滿調進了佐料的'酒糟,在蒸籠里蒸得糊爛。春節的飯桌上用碗蓋好一翻,造型美妙、口味獨特的糟扣肉驀然出現在面前,每每都令我們垂涎欲滴。上山下鄉第一年的春節,建設兵團的連隊里搞戰備不放假,除夕的下午,母親和父親輪流守在我家的那條弄堂口等我回家,直等到人們搶在初一頭里的爆竹已經燃響,他們才失望地回去。春節一過,她就找到僅有的幾個回家探親(當然是杜撰了各種各樣嚇人的理由)的我的同學,帶著盛了糟扣肉的小鉛桶風塵仆仆地送到我的手里。與親近的同學品嘗著充滿濃郁香味的美餐時,親情、鄉情似乎滲透了神經,浸潤了全身。
學校畢業后分配在外地工作,平素少有機會回家與父母團聚,好在弟弟妹妹家都裝了電話,經常有向哥嫂匯報母親“近況”的信息。父親去世以后,母親更節儉了,并且有了一種近乎固執的習慣:沒有子女在身邊的時候,她是不沾葷腥的。弟妹們都勸他,現在的條件好了,不要說吃點好的,就是哪家養你,也是完全可以的。可是母親仍然“我行我素”,過著一種清苦的生活。但是,每逢春節子女們回到她的身邊團聚時,母親的高興勁就別提了,不但愿意與大家共上豐盛的餐桌,還首先主動擔負了“宴請”的雜務,又操起了以前的拿手菜,樂呵呵、興沖沖,仿佛年輕了許多歲。看到母親舒坦的樣子,我心頭涌現出無限甜蜜和滿足的感覺。
光陰荏苒。今年,母親再也不能和我們一起過年了。不過,大家相聚時最多的是談論母親在世時過年的溫馨,話題一直扯著對父母的追憶和懷念。似乎覺得母親還在我們身邊,我們也還在享受著母親的愛撫。
【過年寄語散文】相關文章:
元宵寄語散文10-02
有關中秋寄語的散文09-30
時光寄語1300字散文09-17
新年寄語散文09-22
散文七夕寄語09-12
寄語新年的短文散文06-24
2016新年寄語散文05-22
清明節寄語三則散文07-12
夜闌聽雨晚秋寄語散文09-03
2016年新年寄語散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