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霜降的抒情散文

時間:2023-06-15 22:14:34 散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關于霜降的抒情散文(精選11篇)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的會接觸到散文吧?散文不講究音韻,不講究排比,沒有任何的束縛及限制。你知道寫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霜降的抒情散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關于霜降的抒情散文(精選11篇)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1

  今日霜降,真的時光順應了節氣。清晨,開門一看,紅色的瓦面上,蓋上了一層薄薄的白霜。山東半島四季分明,霜降以后,意味著天氣開始慢慢的變冷,空氣之中彌漫著金色的肅殺之味道。

  在霜降以后的日子里,樹葉有的變黃,有的變紅,有的離開了大樹。田野里的莊稼,逐漸收獲,大地顯出了它的本色,有點凄涼。

  太陽紅紅的,向南方走去,離我們越來越遠,失去了夏日的光芒。那些熾熱,赤日炎炎似火燒的日子,已經遠去了。太陽的光芒,變得越來越溫柔了。

  看看我院子里的花花草草,她們的葉子也慢慢變黃。我無緣無故的增添了一份擔心,看到葉子逐漸脫落,心里就增添了一份傷感。本來,秋天是收獲的季節,應該是快樂的,但是,看到逐漸衰敗的花花草草,心里快樂不起來。

  來到田野里,昔日生機勃勃的田野已在寒風中卸了妝,變的無精打采,沒有了往日的'精神。農民播種的麥田里,剛發芽的的麥苗,已經鉆出了泥土,早晨的薄霜,在陽光的照射下,變成了一顆顆露珠,挑在嫩綠麥苗的葉尖上。成片的麥苗,在寒風中頻頻顫動,雖然現在還是很稀疏,但是,相信經過冬天的洗禮,到了春暖花開的時節,麥田里一定一片綠色,豐收在望。

  也許,明天早晨,田野的麥田里又會會鋪上一層霜,經過霜打的麥子,會更加茁壯成長,會分蘗,群體會逐步擴大,經過冬天的寒冷,春天的雨露,夏天的孕育,豐收的麥浪,屹立在這片蕭瑟的田野上。

  看到寒風中的麥苗,想到了麥苗不畏嚴寒的頑強意志,想著來年的豐收。我的心中,也充滿了希望……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2

  突然想起“霜降”來,是因為我電腦桌面的搜狗壁紙自動切換到霜降的畫面。一片大大的楓葉落在草叢里,枯黃的葉面上全是晶瑩的細霜,周圍的綠草也都覆蓋著一層潔白,壁紙中間寫著一句詩:“霜降水泉涸,風緊草木枯。”

  我在城市里讀書工作生活已有十年了,早已忘記二十四節氣的變化,倒不是我忘本,而是這所城市只有冷熱兩種交替。落葉也跟故鄉不同,故鄉的落葉是一個過程,層層的樹葉誰先熬不住寒冷和干燥,誰先掙脫羈絆,縱身躍下。城市的落葉不是這樣,忽然起了大風,頭天還滿樹的綠葉,第二天早上滿樹都是光禿禿的了,一如城市的節奏,快捷、高效。

  我的故鄉是很普通的北方農村,是沒有多少風俗的,這也許與生活水平有關系,解放前吃飯也就是介于飽與不飽之間,哪能流傳下來什么風俗呢。對于霜降的記憶,是一大清早就被父母從被窩里拎出來,穿上厚厚的衣服,跟在大人的身后去地里刨花生或者是地瓜,莊稼秸稈上、葉子上,草叢里,甚至地面上都是一層白色的霜,一開始我是不敢用手去碰白霜的,因為太涼,不像大人們,到了地頭挽好袖子和褲腿,脫掉鞋子就開始勞動。我只有在跟著大人們的身后,等太陽出來之后才敢用手去碰,涼涼的,除此之外,也沒有什么其他對于白霜的特殊記憶了。

  秋收是一個熱鬧的季節,也是我最喜歡的季節,我不是對于那些白花花的花生或者是碩大的地瓜或者是滿山的栗子、山楂感興趣,我是對那些落在地里的和留在樹上的感興趣,因為我總是能在村里的山上找出一些來,再偷一些,然后在山坡上支起一個灶,用火烤來吃。霜降雖然也是在秋收的這個季節里,但已經屬于末端了,農人也開始著急了,我便不怎么喜歡了,因為這時總是要被父母拉去打下手的。通常還沒有結束的是曬地瓜,一開始用手推的推子(山東的一種農具)后來是用輪閘(山東的一種農具)一片片的把地瓜切片然后撒到地里,兩三天后地瓜干會變干,農人們再把變干的地瓜干拾回家,我的任務就是擺地瓜干,蹲在地里一片片的擺好讓他們沒有重疊從而更快的干燥。我往往是蹲在地里羨慕的看著姐姐干著“高等級的技術活”(用推子推地瓜),而我只能蹲在地里做“低等級的.體力活”(擺地瓜干)。我尤其的不喜歡秋季的這一段,過了這一段,到了種小麥的時候,又是我所喜歡的了,看著牛拉著耩子(有時候是人拉著,我也會去幫忙)把小麥種進地里,我記不清楚他們的表情了,隱約很神圣很高大,于是我也很欣喜。

  古籍《二十四節氣》中說:“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這是對于霜降的氣候解釋。北宋大學家蘇軾有詩曰:“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這是文人的詠嘆。我記憶中故鄉的霜降只有農人們的匆忙,他們匆忙的去收獲,又匆忙的去播種,他們不曉得“芙蓉獨自芳”他們只知道“霜降殺百草”他們沒有莫名的惆悵,只有欣喜的去收獲今年,努力的去播種明年。

  前幾天打電話回老家,老家早已收獲完,播種好了。隨著時代的發展,機械化的推進,老家的秋收再也不像我小時候那樣有一個極長的時間,而是很快的結束,村民們也不像以前那樣準備享受整個冬季。青壯勞力選擇了去打工,需要照顧家和孩子的女人們也在村子附近的花生米加工廠里打零工。媽媽絮絮叨叨的告訴了我很多,我很高興于村子里在享受物質上的現代化并保持著原來的農人的勤勞本色。末了,媽媽告訴我村里的山賣掉了,我悵然了很久,不知道等我在霜降的季節站在那座曾經有著我少年時的快樂的山上會詠嘆出怎么樣的一首詩。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3

  在農村里對節氣并不是很在乎的,氣溫變換都有其規律,但也有其偶然性,就像今年的霜降氣溫就不如想象中那么低,聽媽媽話的孩子固然穿上了秋褲,但也有不少像我一樣穿單衣還出汗的另類,穿多的屬于尊重節氣,穿少的則屬于尊重事實,小時候在家母親屬于前者,一覺得自己冷就把我包裹的嚴嚴實實,而父親無疑屬于后者,看我稍微多穿幾件衣服,就說春捂秋凍,穿那么多干什么,不少家里的戰爭就是類似雞毛蒜皮的小事,沒有對錯,爭幾句也就算了,大家各行其道,很可能第二天同樣話題又重復提起,依然如故。至今想起那個時候父母拌嘴我都想笑,他倆有時候也是說著說著就笑了,家里本就不是戰爭的氣氛,我慶幸自己一直在父母恩愛的環境里長大。

  霜降時候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遠足撿漏,當時我們那里有個名詞叫做“亂”花生,其實是不是這個字也說不清楚,可能是魯西北的方言吧,含義就是在秋日收割后的地里尋找別人遺留在田野中的作物,不但是花生,地瓜土豆也屬于這個范圍,按照鄉里約定俗成的規矩,土里沒被收獲的可以被別人撿走,但地面之上的如瓜果、玉米、谷物之類的即使主人不收,別人也是沒有權力采摘的。開始的時候我是和村里的大人一起,后來我就習慣于獨立活動了,撒開兩只腿,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奔走,當時因為花生地瓜等屬于經濟作物,并不是每家每戶都種植,而且大庭廣眾之下肯定早被人掃蕩過了,因此就要走很遠的路,越偏僻越可能有收獲。

  “亂”花生也算得上是一個旅程,當時最標準的配置是一個舊的口袋或者書包,一把鐵锨,再加上一天的吃食吧,條件好的自然還會有自行車等高級裝備,當然幾個變態的可以騎頭驢,人和坐騎都在尋找自己的口糧,而我就只能屬于低配了,甚至于早飯在家吃的多一些,連午餐都不帶,一路上走在曠野里的時候有點小激動,幻想著體會一下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概念,出發時候身上冷呵呵的,走不多大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了,但一般說起來從開始到第一步落腳一般需要二個小時的時間,另外我比較好勝,經常大家采摘一天回到家里要比賽一下彼此的勞動成果,我做不到最多但我絕對不甘于最少的,因此往往喜歡劍走偏鋒,別人不敢去的地方我去,別人不走的路我走,高唐也有過不少歷史遺跡,有過很大片的亂墳崗子,也有石人石馬破廟之類的古建筑,但當時那些地點往往被人視為陰氣團團,白天時候都很少有人路過,他們附近的地里相對剩余的花生地瓜就多一些,我屬于天生膽大一類,對這些牛鬼蛇神的傳說嗤之以鼻,曾經有一次在古代傳說的黑風口(就是水滸上孫二娘開店的古址)挖地瓜挖了滿滿一口袋,幾十斤的重量,走到晚上十點多才到的家,把父親和母親嚇得出來找過我好幾趟,自那次后母親就不怎么同意我外出的`這種打野食的情景了,但我一再堅持,一到周日就跑出去,弄得她也無可奈何。

  那個時候雖然家里也很窮,但已經不是吃不上飯的情況了,外出的這種搜集采摘其實是滿足一種獵奇的心理,傳說男人都有一種對打獵愛好的天性,現在社會已經不像歷史上那樣冷兵器時代獵物遍地的樣子了,因此也就會尋找一些別的方式把這種天性釋放出來,霜降之后天氣變冷,農作物基本上也收獲完成了,男人閑著無事就要找點事情,這和歷史上許多大的戰役都發生在霜降前后也有著密切關系,外出“亂”花生的人們組合也是五花八門,有我這樣的獨行俠,也有分工配合的團隊:有的負責找,有的負責挖,而有的則負責運,傳聞有此挖掘大隊刨糧食之余居然挖出過古代文物,但最后被他們換成了糧食,當時的老百姓眼里糧食就是天,也有傳聞獨行俠掉進井里不幸隕亡的消息,但大家的熱情并未因這些傳說而變化多少,日出而出,日落而歸,傍晚前后不少隊伍或者個人歸來,一般都要在村口集中一下,說一說自己的行程,比一下收獲的多寡,大人吸幾口旱煙,像我差不多年齡的則再一起吹吹牛就回家了。多也好少也好,父親和母親從不表揚或者埋怨,這也和我現在養成這種勝固欣然敗亦喜的性格有很大關系吧

  上高中開始,去了縣城,就再也沒有這種機會了。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4

  當蕓蕓花草香消玉殞的時候,秋天的最后一個節氣——霜降,就悄然無聲的來了。

  是花落引來霜降,還是霜降令萬花凋零?

  今日偶翻日歷,方知昨日是我的生日,明日就是霜降。“氣肅而霜降,陰始凝也。”《二十四節氣解》如是說。云騰致雨,露結為霜。氣象學上,把太陽到達黃經210度時稱為霜降。

  屋后小園的菜葉上那聊勝于無的一絲晶瑩,是露?是霜?“霜降見霜,稻谷滿倉。”呵呵!又是一個豐收年!

  清晨,騎著單車走四方,套上毛衫還覺涼。在絲絲涼意中俯拾一兩片落葉,閉目沉思,感覺到一種沉靜的極致,一種讓人清醒的味道。寒蟬噤,雁南飛,青蛙冬眠,蛇歸洞……肅殺的嚴霜,會把世界變個樣。

  然而,“霜重色愈濃”。看日出東方,赤色的朝霞與寒霜圣潔的白光交輝,把樹木染紅了,把莊稼染黃了,把大地裝點得色彩斑斕,流金淌銀。“千樹掃作一番黃,只有芙蓉獨自芳”,廣袤的原野里田疇青蔥,橙黃桔綠,何等艷麗!

  “芒種黃豆夏至秧,想種好麥到霜降。”早麥已經一片碧綠,晩麥正在等待下種。秋收秋種的序幕早已拉開,金鐮早已磨亮,收割機已經整裝待發,田野里一派豐收景象。

  一塊塊稻田整整齊齊,稻們像一個個待嫁的新娘,脫去綠衣,換上新裝,嬌羞地低頭彎腰,相擁相抱著,象是在準備盛大的集體婚禮。

  棉花笑得裂開了口,像個傻傻的村姑,大大咧咧地站在田里,向人們炫耀豐收的喜悅。

  玉米早已登場,一串串稖槌高掛在農舍的屋檐下。幾株晚熟的玉米像聰慧能干的小媳婦,頭飄發穗,懷抱嬰兒,在田邊張望,等待著打工郎的遠歸。

  向日葵像一隊隊頂天立地的男子漢,昂首挺胸,面向太陽,守望在小河邊、大路旁。

  紅薯像一個個頑皮的小孩,從地里爬出來,滾成團,堆成山。

  一樹樹的`柿子、石榴,像橘紅的小燈籠,壓彎了母樹的腰肢,映紅了農人歡快的笑臉……

  靜靜地佇立,呆呆地凝望。一川煙草,八面來風,臨風秋色滾滾來。新農村的天空,秋陽高照,白云起舞。

  生于秋天,莫名的喜歡秋天。徜徉在長滿野菊的小徑,會有一種錯覺,好像自己不是自己,生活也不是自己那個城里的生活。

  真的不敢相信,自己和秋的緣分是這樣的深,深到原野深處,深到灘涂海邊,深到無人之境,深到完全將自己溶進了秋。不管是在南山還是在東籬,不管是夢里還是夢外,分分秒秒似乎都不想離開秋。

  從立秋開始就在心里渴望秋風秋雨秋水長天,可整整一個秋季微涼,少雨,一路暖暖的,不經意就走到了秋的盡頭,直到昨天才下了點小雨,氣溫也降下幾度。耽擱了多少秋緒,幾許秋愁,醞釀了多日的文字也跑得無蹤無影。其實歲月靜好,浮生若夢,何苦悲哉嘆哉,郁郁寡歡?唐代詩人劉禹錫不是早就說過“我言秋日勝春朝”?又何苦“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許多年前那個生于菊月的孩童而今己兩鬢如霜,時光的金馬車載著我度過多少個蹉跎歲月。秋已深,人既老。曾經接受過多少次秋的擁抱,今天還像是第一次親近自然,第一次身心合一,第一次領略什么是秋的安寧,第一次感悟什么是詩意的棲息。看無邊落葉瀟瀟下,但葉落,不意味著生命的終結,而是開啟一段新的旅程。霜降,不是為了凍結一切,而是來自冬的親切問候。在塵世中獨醒,于美景中獨醉,不也是一種人生的境界么?秋夕霜降,歲月靜好,誰說這不是一首寧靜的古詩?

  所以,我盼望心里的葉子早日落下。一年復一年,葉落了,歸根了,明春又綠了。季節如此,人生何嘗不是?紅葉落盡地成霜,經霜紅葉葉更紅,那霜就從今夜白吧。在這“紅霞白霜,摘柿摞桑”的時節,愿我們都能調和身心,于淺霜紅柿之間,輕奏一曲溫馨愉悅的深秋清歌!

  深秋時節,露凝為霜。呵!霜降!你就像一個季節的號角,暗淡了春天的萬物復生,遠去了夏天的驕陽似火,告別了秋天的天高云淡,向著冬天的冰天雪地行進。這不,霜降之后是立冬,再往前走,冬天就推開了她的大門,一場沸沸洋洋的瑞雪,將在某個早晨不期而至,把圣潔的地毯緩緩鋪展,一直一直向前延伸,延伸到那一個迎娶新娘的美麗春天……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5

  “蘿卜,穿心紅蘿卜哎——”隨著幾聲長長的吆喝,今年的蘿卜上市了。

  家鄉出產一種綠皮紅心蘿卜,個頭不大,不像南方的大白蘿卜又長又大,也不像北方的紅皮蘿卜頭小腚大,這種蘿卜圓圓的,像一只青青的大蘋果,綠葉、綠皮、肉色紫紅,皮薄汁多,脆甜可口,只有綠皮略帶點微辣,適合生吃,因此也叫水果蘿卜。

  循著叫賣聲,巷尾一輛電動三輪車裝滿蘿卜,翠綠的葉子晶瑩著朝露,綠葉綠皮,猶如一車翡翠,蘿卜上還帶著薄薄的潮土,一看就知道是剛剛收獲的新鮮蘿卜。當地人賣蘿卜,一般不洗掉潮土,并不是“蘿卜快了不洗泥”,這種蘿卜喜歡生長在粉沙地,蘿卜上細細的粉沙土,只要用手輕輕一捋,或用毛巾一拍,就撲撲簌簌掉了下來,露出青青的子皮。賣蘿卜的農家人往往是帶著一把彎彎的舊鐮刀頭,一手提著蘿卜根,一手拿著鐮刀把葉削掉,然后就聽到咔嚓咔嚓幾聲脆響,一個蘿卜就分成幾瓣,拿在手上,像一朵盛開的蓮花,鮮艷異常,往你手里一送:“弟們,嘗嘗咱的蘿卜,不脆不甜不要錢。”賣蘿卜的人一臉純樸憨厚,讓你絕對相信蘿卜的脆和甜。

  蘿卜上市時節,不論是大飯店,還是居家便飯,都喜歡涼拌蘿卜,把蘿卜削去皮,切成細絲,或薄片或小塊,撒上姜絲、淋上香醋、放點精鹽,滴上幾滴小磨香油,拌合均勻裝盤,然后放上幾根鮮綠的芫荽,紅綠搭配,色、香、味俱佳,真可謂是一道下酒好菜。據說,這還是故鄉的歷史名人明朝馬娘娘創造的一道名菜。只不過現代人在馬娘娘菜譜中又加了一點味精,招待四川朋友就加點花椒紅油,招待南方友人就加些白糖或黃酒,真乃招待四方賓客的絕品佳肴。

  故鄉也有任何作料都不加的吃法。那就是大澡堂泡澡的地方。立冬過后,北方人喜歡泡大澡堂,一掀開厚厚的澡堂門簾,澡堂子像蒸饅頭房,白色的水蒸氣撲面而來。澡堂內玻璃窗都浸染得像毛玻璃,霧氣騰騰,掛滿一層水珠。一股桑拿的'汗蒸味,水漬味混合在一起充滿整個浴池。一個個赤條條地泡在水里,嘴里不停地哈著氣,臉上大汗淋淋。泡夠了,口渴了,沖一下淋浴,披上浴巾,慢騰騰地到休息室。接過來澡堂小伙計遠遠甩過來的熱氣騰騰的毛巾,擦一把臉,沙發上一躺。馬上小伙計順手從冷水盆里撈起一個紅心蘿卜,兩頭一削,只聽咔嚓咔嚓幾刀,放進托盤,再倒上一杯滾燙滾燙的熱茶,送到你的面前,綠皮紅肉,像一瓣瓣剛切開的小小西瓜,水潤透亮。泡過澡的人拿起蘿卜,咔嚓一口,又脆又甜又涼,再呷上一口熱茶,熱氣伴著淡淡的蘿卜清香從嘴里鼻里溢出,全身瞬間通泰,那才叫痛快。

  此地還有一種吃法,就是把紅心蘿卜切成小方塊下到豆里。本地老百姓大都會腌制蘿卜豆瓣醬。小雪季節一過,發好一盆黃豆,煮一大鍋,拌上鹽放涼,然后伴進切好的紅心蘿卜和新鮮的紅辣椒,撒上一些白酒封缸保存。經過一冬一春的發酵,鮮亮誘人,醬香撲鼻。早起做上一碗手搟的寬寬面葉,舀上一湯匙撒在面上,再滴上幾滴麻油,捧起大碗哧溜哧溜兩口,蘿卜清脆爽口,豆瓣微辣香濃,湯汁紅稠,下肚爽滑。再輕輕地吮一口熱湯,這美味賽過山珍海味,常常吃得滿頭出汗。

  隨著外來文化的融合,近年也有人學著用紅心蘿卜做韓國泡菜。把蘿卜去皮切成小塊,放在一個大碗里,加入鹽和糖,腌制一小時。濾去多余的水份,把魚露、紅椒粉、大蒜末和姜末放在一個小碗里拌勻,撒在蘿卜上面,攪拌一下,再加入蔥段。然后,把混合好的材料密封,在室溫下放一天,即可裝盤食用。這種吃法保留了蘿卜的清脆,成了城里人家一道很不錯的開胃菜。

  我和紅心蘿卜有扯不斷的感情。記得是三年自然災害時的皖北農村,一片蕭條破敗。那時提倡“吃食堂”,凡是鐵制的東西都拿去大煉鋼鐵了,家里沒有鍋,也沒有刀,更沒有油鹽之類的佐料。為了躲過饑荒,剛一進入伏天,祖母偷偷的在一片倒塌的房子廢墟中種上紅心蘿卜。祖母每天都偷偷去澆水,看著小苗慢慢出土,兩片心形的小葉在陽光下搖曳,不幾天,又慢慢長出兩片花花的葉子,幾場雨水過后,廢墟中一片蔥綠,很快就能看到根部漸漸變粗,有了蘿卜的雛形。上天保佑,沒人發現祖母偷種蘿卜。一場寒霜降臨,到了蘿卜收獲季節。祖母把蘿卜葉子輕輕地揉搓幾下曬在廢墟中,晚上把蘿卜悄悄收回院子里,在墻根挖了一個長方形的小坑,小坑中間垂直放上一把高粱桿,所有的蘿卜都埋在小坑里。大雪飄飄,寒風咧咧,饑荒到了最嚴重的時候,祖母晚上偷偷從小坑里扒出兩只蘿卜,沒有鍋,沒有鹽,沒有油,祖母總是燃一把火,把蘿卜烤一烤給我吃,我總吃的很香很甜。蘿卜慢慢少了,祖母舍不得吃,自己吃曬干的蘿卜葉。最艱難的寒冬歲月,這些蘿卜救了我們娘倆的命。因此,我對蘿卜感恩戴德,很有感情。

  紅心蘿卜也有讓我心里隱隱作痛的時候。母親常年在農村生活,改革開放前生活條件不好,紅薯是主糧,吃多了總是胃脹胃酸。母親喜歡讓我買些紅心蘿卜,她說吃蘿卜比吃藥還見效。每年的蘿卜收獲季節,我總是買上一大袋子送去,母親也是把蘿卜埋在坑里,胃不舒服就扒出來吃一個,很是見效。因此,也總以為母親是有慢性胃病,除了送母親喜歡吃的蘿卜,也送一些香砂養胃丸之類的中成藥。母親總是只吃蘿卜不吃藥,她總說“吃蘿卜喝熱茶,大病小病都不怕”。我們也不以為然,沒有重視她的胃脹胃酸。有一年,母親來城里小住,我帶她去醫院體檢,結果查出是冠心病。醫生說,冠心病前期臨床表現和慢性胃病有很多相似之處,胃脹胃痛,胸悶胸慌表現都一樣,只有做CT和彩超才能區別。我真后悔,為什么不早點帶母親體檢呢。都怪這紅心蘿卜,讓我放松了對母親病情的警惕。最終母親還是因冠心病不治而去,讓我后悔莫及。從此,我一看到紅心蘿卜,心里就隱隱作痛。

  不論心里怎樣隱隱作痛,我還是喜歡紅心蘿卜。

  每到秋后孩子們下鄉回來,總喜歡隨車帶來紅薯、花生,必定還帶來了一些紅心蘿卜,頓時倍感鄉情四溢。先熬上紅薯稀飯,拌一盤蘿卜絲花生米,撕一只燒雞,切幾片蓮藕,焯兩朵西蘭花,再來一鍋燒排骨,鐵鍋里一圈貼上幾個鍋餅,餅熟鏟出,放入大塊紅心蘿卜,立刻蘿卜清香飄滿廚房,蘿卜剛剛斷生,便迫不及待地澆上點香醋出鍋,蘿卜清香一下子就吊起了胃口。常常等不到老伴放到飯桌上就先偷吃一塊蘿卜。老伴打趣地說:“你也不怕燙著,小心一點。”一大桌菜一頓“豪吃”,幾瓶酒大口豪飲,一會兒蘿卜吃個精光,燒雞排骨都剩下。是啊,近三十年人們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們的飲食習慣也發生了很大變化,最近中央臺播放的“舌尖上的中國”就是最好的注釋。

  平日里在家,一家人炒幾道小菜,再來一杯小酒,生活舒心滋潤。愁吃愁穿的日子早已遠去,但咱皖北人那種“豪吃”的習慣恐一時也很難改變,對上點年齡的人來說更不想改了。好像只有這種“豪吃”仿佛才能吃出皖北的鄉土味道。

  美哉,家鄉的一盤紅心蘿卜,像一朵盛開的蓮花,那是濃濃的故鄉情思,那是一首充滿鄉情的歌謠。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6

  微露晨曦滿地霜,枯草黃葉霜花白,清新秋色千里景,楓紅菊黃不勝收,莫叫好景逝匆匆,恰是香山紅葉時,秋雨延綿云霧伴,秋殤別戀初冬寒。

  雖已秋寒初冬上,卻是四季更替時,風景依然如畫盎然,山色水美,盡收眼底,無需粉黛,無需刻意去修飾,天然而成,不需點綴,那么自然,渾然一體,浸染滿目,富有油彩畫的韻味十足。

  悄然間,從繁忙工作中驚醒,好似南柯一夢,已走進夢的邊沿,站在了秋冬交替的十字路口,這秋,這景、這韻味、這秋雨別戀的雨滴,使紅葉掛珠,讓黃葉凋零,滿地黃花,搖曳飄逸,十足的水墨自然畫卷,人間畫廊,來不及去盡收眼底,涌入自己的鏡頭,只因四季交替的輪回,哀嘆中,離別絮語的惆悵間,剎那,深秋已悄然戛然而止,秋韻濃濃中,層林盡染,遙相呼應中的步步美景,悄然間,已經要落下帷幕,深秋雨中的絲絲寒意,踏過漫山遍野,走過流年的山高水長,穿過行人漸漸包裹得冬衣和臉頰,只留住秋的尾巴,吝嗇的想吸吮盡這秋日的豐滿,讓水瘦山寒,讓枯葉遍地,落地黃花片片松軟,僅留紅葉黃菊為伴,銀杏葉的滿枝丫,柿子樹梢掛的紅火、透心涼的.甜蜜和臨近黃昏的胡楊林的堅韌挺拔,讓夕陽余暉染醉這浮塵雜世,還有那秋收的愉悅心頭,碩果滿倉,初冬咋寒,不盡然,確已感覺到了初冬腳步的慢慢緩緩臨近。

  不盡的秋雨,眼看著就要云淡風輕,天高氣爽,卻就這樣綿綿不斷,初冬之上,賦予草木有了靈氣,秋雨成霜化為露,滋潤著,傾訴著,傾訴這離別、不愿割舍的情懷,柔情似水,難舍難分,何等的美妙,何等的惆悵,讓人也感覺到了卻上心頭的觸痛,由衷而生起別戀、相思、扯不斷的思戀和親情的不舍不離。

  一把相思淚,見物念親人。都說深秋初冬別離寒,卻盼故人早日還,遙寄囑托溫暖季,牽掛不忘倒也難。枯葉枝頭,零星灑落,黃花敗葉,隨意散落,一葉知秋寒,忽如一夜秋風的掃蕩,剎那之間,已經是別樣的風景,與秋風瑟瑟中感到了親人離別和相思的傷感。都說,這秋冬交接的季節,也是思親遙寄送暖的季節,“寒衣節”,給遠在天國的親人,送去一份溫暖的寄托,捎去一份相隔別離的問候,季節變化了,這份對親人的情感,永遠都是真實的。荒野孤墳,野菊圍繞,是否還是依然爛漫,從來沒有刻意去播種,卻每年按時盛開,那是母親的最愛,讓蒼天也有了靈氣,荒草衰敗,稀疏環繞周圍新栽兩顆松柏是否已經長大,那是兒女的永遠的思念和寄托,是心靈、血脈的相應傳承,是不能割舍情感的延續。

  站在秋的路口,依偎秋的懷抱,時光里,故事總有講不完,歲月流逝,老去了容顏,卻成熟了心智,當繁華中葉片落盡,生命中脈絡才會歷歷可見,走過屬于自己的歲月,一路走來,回首經過的人間滄桑的不易,不愿意在彼此傷害中求得生存,只想做好自己,去適應別人,不求別人多么理解,一切只想平淡,還好有姊妹們的相互扶攜,有父親健康的身體,也覺得幸福了許多,榮華花間露,富貴草上霜,走的是平淡路,做的是簡單事,讓繁雜的事變得情趣簡單,看的是書,讀的卻是世界,沏的是茶,泡的卻是生活。斟的是酒,品的卻是滋味,喝的是水,醉的卻是生活中五味雜陳,不求最好,也不怕多好,就這樣,安靜、隨和、祥和、平淡中走過,有朋友的相伴,親人幸福的微笑,就這樣,美好如初.....云淡風輕,又一年,花開花落,又一季,就這樣,迎著秋日初冬的暖陽,孕育著冬天滋潤,期待著來年春的萌發和生機盎然,那將會又是一個山花爛漫的季節和豐收的希望歸宿。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7

  一只老燕子飛落在路邊的石頭上,啾啾不息,雙足在不停踱步,印著誰也看不見的梅花痕,十分焦急愁煞的模樣。

  他足下的石頭積著黑坳坳的一層苔垢,是歷經歲月的烙印,在它不到一公尺處也躺著同樣膚色同樣形狀的石頭,分明是姊妹石。老燕子是哀嚎還是在唱歌,是在敘說還是在獨白,無人知道也無人暇顧,問過路的'白云,銀朵悠悠飄然而逝;問路旁孤獨的那棵柏樹,象一個滄桑老人默默靜佇或著搖一搖它哲者的腦袋,這株大煉鋼鐵浩劫遺漏下的柏樹,逃過生命線今長得蒼勁姿影,脈管里輸送著活力的綠色,在“廟嘴上”下接地氣上通天簌,唯一能證明這里柏林茂盛鳥語禪寺的佐物。

  一個騎馬的民族的經歷,使崖城有了最早的歷史記載,原來只是刻在暴曬日光的兩截石頭上,在歲月污垢下銀魂炫目。崖城里最大的石頭,最有生命力的石頭,最有價值的石頭,最有忍耐力的石頭。因為它是崖石最早文化的標識,它能幫助我們時跨到七八百年前去尋找崖石的根!崖城年輪里的里程碑!所以,老燕子多次飛臨,給古老的石頭唱歌,講述古老傳說,不厭其煩地講宣牛脊梁的神奇,生怕象石頭一樣遺忘在山路上,生怕遺失在歲月的塵埃里再難覓到。

  霜降來了,天漸漸的變冷了,但崖城人的心決不應該漸漸的變冷!

  這石頭就擱置在崖城九泉山上,它就是《大元崖石鎮東岳廟之記》石碑!所有崖城人珍惜的寶貝!不管你走的多遠,飛得多高,你的根,你的鄉愁都凝聚在崖城。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8

  是清澈見底的水拉開白霜的序幕;是晨曦中的楓葉打扮粉末聚會了白霧的理念、裝飾了水中的假山、驅趕著陰霾的曠野雜塵;是秋風清掃了馬路的紙屑、塑料袋以及所有風能驅逐的污穢。給寬敞的池塘一塊塊潔白的亮點,給池邊的綠蔭蒙上了一層清爽的氣息,賜給辛勤的園丁一座水上清貧志趣石山,使成功者的雄心成為金字塔模式永遠銘刻清澈的水上!瞥過池塘:也能見到多病纏身的秋露的污穢被秋風打掃得如此干凈,收獲季節的失敗者縈繞腦際的煩瑣被云霧吞嗜得徹徹底底。這就是敖菊獨放的季節風采展現的一角。

  朝露侵蝕的他拖著沉重的腳步從平原又重復到了高原,與昔日的親朋好友回憶起往日的甘醴、苦澀、漫長的艱苦歲月。真乃“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園”啊!憶往昔,他三個月的南方治病,目睹了發展較快的`城市建設的繁榮:道路的寬闊立體、樓房的高聳如云、植被的獨特成蔭。富裕城市國人道德品質的高尚:看病、坐車中的禮讓,公共場所衛生習慣的養成,文明禮貌的自覺表現真正體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傳統美德。想起來受益匪淺才是他呢!因身體、思想雙豐收了!至于寒來暑往很正常,人生的煩瑣多了并不怕。

  一切都會過去的。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因為這里有假山常年漂在水上,綠蔭永久陪伴著池塘和假山。辛勤的人們就不要提了。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9

  昨晚幾個人把一大包干紅葡萄酒喝光了,就這樣安靜地說說話到午夜,蛋糕就是珍饈美味,還有就是杯中干紅的脆爽和大家真摯的友情。

  一夜無夢,心情很好,直到有人在窗外喊吃飯!快速洗漱,去吃早飯!油炸饃饃,玉米糝糊糊,素炒山藥,花生米。水煮雞蛋。

  坐書記車去斗渠巡查采收質量,3斗西有采棉機作業,5斗東有采棉機作業,有許多采收過的棉花等著打包。昨晚上富陽就在連部辦公室發脾氣了,4斗東承包戶把他家配套機車從地里攆出來了,原因是富陽家打包機給他家打包完了,這件事把富陽的兒子大磊氣懷了,小伙子平日見誰都是笑迷迷的,這次來真的了。開著的打包機死活不去給那家人打包,誰勸跟誰急,那個人平日里就支楞八叉,信球貨一個,因為怕下雨,催大磊給他打包,沒有來的及,就到連長那里告狀,連長對著大磊就是一頓訓,把這孩子訓急了,打包機師傅又不是鐵打得,也要睡覺休息,機器也有出故障的時候,連著告了三次狀,還把大磊家配套機車攆出來不讓拉埂子,人家能不生氣嗎??大磊說了,有些人的`錢再多,哪怕從兜里往外淤,也不去給干活,不掙那個窩心錢,看來,是把這孩子惹惱了。

  團里派來的采棉機在3斗東采棉花,洪濤家的凱斯不知道哪根油管子漏油,去修了唉,少掙好幾千哦,7660在段總的13號地里采棉花。

  坐車去買菜,大白菜,肉,豆腐。

  聯系抽帶子的人木有來,讓毛蛋去地里打條路,明天下午往外拖滴灌帶。

  把蓬布裝車拉回毛蛋家,給二勛安排把好蓬布還給光杰,那天晚上打包,打包的鏟車把借他家的蓬布鏟壞了兩大塊。

  午飯正點:米飯,饃饃,大白菜粉條肉,素燒茄子。

  休息一會兒,保管員通知16號地全程施肥,斗渠領導要跟車,小彬和新紅自己裝車,二銨50袋,裝的太慢,邊裝邊聊天,笑點太多,挺有意思。去地里清拾地上掉的棉花,前進擔心棉花濕,用抓機把棉堆抓散了,涼涼通通風好打包。小郭來幫著清撿落地棉花,說了自己心里的委屈,安慰開導一下下。

  技術員開車過來測棉花水分,說起今年的棉花產量,水肥都要充足,才能奪高產。這樣交流種植經驗多好,有據有例,能學到種植技術。

  回到連隊,席子打電話,俺那叫一個忙碌!回到連部,天黑黑的,伸手不見五指,連部一個人也木有,很疲憊,洗洗手,去伙房吃晚飯,玉米糝糊糊,豆角,燒茄子,花卷,喝半碗糊糊,幾口豆角,吃不下,鎖門,回宿舍。

  小疙瘩打電話來說已經放學吃過飯,在電話里說了些關于做飯和吃飯方面應該注意的問題,她說明天休息,要睡懶覺,打算自己去買菜做飯,好孩子,自理能力很強。二疙瘩今天還木有打電話聯系,不知是不是又在看電影,大疙瘩來電話問問地里的情況,知道了,囑咐俺早點休息。

  聽到宿舍外面有車響動,機采要結束了,大家都辛苦了,下一步工作重點是犁地,灌水。

  俺不想住宿舍了,想回家了,宿舍到了半夜,冷!!!!因為宿舍門朝北,縫隙太大,冷氣都是從門地下和玻璃窗進來的,小火爐看著火很旺,經不住!!!

  明天要穿棉襖,厚棉褲了啊!

  霜降意味著秋天結束,所有田間蟲兒進入冬眠蟄伏狀態,植物經霜降枯竭結束生命,進入下一個生命的輪回。

  可是,初冬的腳步來的太快了,來的氣勢洶洶!就不能矜持些嗎?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10

  爸爸打來電話,語氣中滿是期盼:“霜降快到了,你能回家幫忙摘油茶嗎?”

  霜降日開山摘油茶,這是傳統的規定。經過農歷八月九月的霧濕滋潤,霜降時滿山的油茶紅紅綠綠、皮滑溜圓,此時含油量達到最高值。

  油茶樹生命力和抗病力都很強,極容易成活。成樹后即使不去管理也可坐等油茶成熟,但產量很低。如果每年能全面清理一次荊棘柴草,墾復深挖一下,同一塊油茶山的油茶產量就會明顯地大幅度提高。

  從油茶籽里榨出的茶油,是家鄉人最主要的食用油。霜降未到之前,家家戶戶早早地準備好圍裙、包袱、籮筐、蛇皮袋,翹首期盼著。

  這一天終于來到了。天還是黑漆漆的,整個村莊早已亮起了燈火。村外的大道小路上,開始晃動著模糊的影子,偶而還會傳來趕路人興奮的招呼聲。天終于亮了,你會發現,仿佛是一眨眼之間,遠遠近近所有的山包上,都閃動著油茶山主人的身影。他們一邊靈巧地攀爬著或高或矮的油茶樹,伸出靈活的手,采摘著小蘋果似的、惹人喜愛的.油茶,一邊大聲地和鄰山的熟人談論今年的收成,空氣中流淌著濃濃的豐收的喜悅。每次油茶開山,學校停課,商販關門,單位里只留下幾個全家吃商品糧沒田沒地沒山的人值守,整個村莊男女老幼全部出動,共同收獲這一份天賜的收成。

  自從農村實行包產到戶,我便年年摘油茶。家中四五個人讀書、六七個人吃飯,全靠任中學教師的父親那一份薪水,每年的這二十多斤茶油,是全家一年的油料。記憶中的霜降,便很有些神圣!

  爸爸說:“一分汗水,一分收獲,從土地中得到的回報最實在。”沒有真正在土地上播種和揮灑過汗水的人,是永遠無法理解手摸泥土的農民,對土地的那一份依戀,和收獲時那份發自內心的喜悅。當了一輩子老師的爸爸,對土地有著深厚的感情,我也常常提醒自己:別忘了,你是從土地中走出來的女兒!

  終于我拿起了電話,告訴爸爸:霜降前一天我一定回家。

  霜降的抒情散文 篇11

  在農村里對節氣并不是很在乎的,氣溫變換都有其規律,但也有其偶然性,就像今年的霜降氣溫就不如想象中那么低,聽媽媽話的孩子固然穿上了秋褲,但也有不少像我一樣穿單衣還出汗的另類,穿多的屬于尊重節氣,穿少的則屬于尊重事實,小時候在家母親屬于前者,一覺得自己冷就把我包裹的嚴嚴實實,而父親無疑屬于后者,看我稍微多穿幾件衣服,就說春捂秋凍,穿那么多干什么,不少家里的戰爭就是類似雞毛蒜皮的小事,沒有對錯,爭幾句也就算了,大家各行其道,很可能第二天同樣話題又重復提起,依然如故。至今想起那個時候父母拌嘴我都想笑,他倆有時候也是說著說著就笑了,家里本就不是戰爭的氣氛,我慶幸自己一直在父母恩愛的環境里長大。

  霜降時候我最喜歡的事情就是遠足撿漏,當時我們那里有個名詞叫做“亂”花生,其實是不是這個字也說不清楚,可能是魯西北的方言吧,含義就是在秋日收割后的地里尋找別人遺留在田野中的作物,不但是花生,地瓜土豆也屬于這個范圍,按照鄉里約定俗成的規矩,土里沒被收獲的可以被別人撿走,但地面之上的如瓜果、玉米、谷物之類的即使主人不收,別人也是沒有權力采摘的。開始的時候我是和村里的大人一起,后來我就習慣于獨立活動了,撒開兩只腿,在一望無際的平原上奔走,當時因為花生地瓜等屬于經濟作物,并不是每家每戶都種植,而且大庭廣眾之下肯定早被人掃蕩過了,因此就要走很遠的路,越偏僻越可能有收獲。

  “亂”花生也算得上是一個旅程,當時最標準的配置是一個舊的口袋或者書包,一把鐵锨,再加上一天的吃食吧,條件好的自然還會有自行車等高級裝備,當然幾個變態的可以騎頭驢,人和坐騎都在尋找自己的口糧,而我就只能屬于低配了,甚至于早飯在家吃的多一些,連午餐都不帶,一路上走在曠野里的時候有點小激動,幻想著體會一下紅軍兩萬五千里長征的概念,出發時候身上冷呵呵的,走不多大一會兒就汗流浹背了,但一般說起來從開始到第一步落腳一般需要二個小時的時間,另外我比較好勝,經常大家采摘一天回到家里要比賽一下彼此的勞動成果,我做不到最多但我絕對不甘于最少的,因此往往喜歡劍走偏鋒,別人不敢去的地方我去,別人不走的路我走,高唐也有過不少歷史遺跡,有過很大片的亂墳崗子,也有石人石馬破廟之類的古建筑,但當時那些地點往往被人視為陰氣團團,白天時候都很少有人路過,他們附近的地里相對剩余的花生地瓜就多一些,我屬于天生膽大一類,對這些牛鬼蛇神的傳說嗤之以鼻,曾經有一次在古代傳說的黑風口(就是水滸上孫二娘開店的古址)挖地瓜挖了滿滿一口袋,幾十斤的重量,走到晚上十點多才到的家,把父親和母親嚇得出來找過我好幾趟,自那次后母親就不怎么同意我外出的這種打野食的情景了,但我一再堅持,一到周日就跑出去,弄得她也無可奈何。

  那個時候雖然家里也很窮,但已經不是吃不上飯的情況了,外出的.這種搜集采摘其實是滿足一種獵奇的心理,傳說男人都有一種對打獵愛好的天性,現在社會已經不像歷史上那樣冷兵器時代獵物遍地的樣子了,因此也就會尋找一些別的方式把這種天性釋放出來,霜降之后天氣變冷,農作物基本上也收獲完成了,男人閑著無事就要找點事情,這和歷史上許多大的戰役都發生在霜降前后也有著密切關系,外出“亂”花生的人們組合也是五花八門,有我這樣的獨行俠,也有分工配合的團隊:有的負責找,有的負責挖,而有的則負責運,傳聞有此挖掘大隊刨糧食之余居然挖出過古代文物,但最后被他們換成了糧食,當時的老百姓眼里糧食就是天,也有傳聞獨行俠掉進井里不幸隕亡的消息,但大家的熱情并未因這些傳說而變化多少,日出而出,日落而歸,傍晚前后不少隊伍或者個人歸來,一般都要在村口集中一下,說一說自己的行程,比一下收獲的多寡,大人吸幾口旱煙,像我差不多年齡的則再一起吹吹牛就回家了。多也好少也好,父親和母親從不表揚或者埋怨,這也和我現在養成這種勝固欣然敗亦喜的性格有很大關系吧

  上高中開始,去了縣城,就再也沒有這種機會了。

【霜降的抒情散文】相關文章:

抒情散文經典03-22

抒情散文精選04-20

經典抒情散文03-22

經典抒情散文06-26

抒情散文《牽掛》03-26

爺爺的抒情散文04-28

木匠經典抒情散文05-09

精美抒情散文01-03

林清玄抒情散文05-12

林徽因抒情散文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