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權勸學教案 推薦度:
- 孫權勸學優秀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孫權勸學》教案范文集錦8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教材及大綱與課堂教學的紐帶和橋梁。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孫權勸學》教案8篇,歡迎大家分享。
《孫權勸學》教案 篇1
【教學目標】
1、掌握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2、揣摩人物形象
3、理解文章所揭示的道理。
【重點難點】
1、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2、刻苦治學,提高修養的重要性。
【教學過程】
一、導語
莊子說: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學海無涯。而智出學海。從古至今哪位能人智者不是從學海脫穎而出的?這就是說,一個人的才能是只有不斷地學習才獲得的,今天我與同學們一起探究一篇關于勸學的文章:
(板書)孫權勸學
二、作者及文中人物簡介
1、作者: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2、孫權(182~252)字仲某,三國時吳國的建立者。
3、呂蒙(178~219)字子明,三國時吳國名將。
4、魯肅:字子敬,三國時吳國軍師。
《資治通鑒》是一部編年體通史,以史實為緯,以年月為經,按時代順序記錄了上起戰國、下至五代長達一千三百六十多年的歷史,書名是宋神宗所賜,有鑒于往事,資以治道的意思,主要是為皇帝提供統治人民的歷史經驗。
三、讀課文
1、教師范讀(或放錄音)。
2、重點強調下列字的讀音與寫法
卿qīng 豈qǐ 涉獵shè 孰shú
3、找學生朗讀課文
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線詞所表示的語氣
①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反問語氣)
②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限制語氣)
③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感嘆語氣)
教學生反復朗讀這些句子,指讀、齊讀、讀出這些句子的語氣。
4、理解課文大意
結合文下注釋,具體說說本文寫的一件什么事(翻譯)。大膽說,說錯了也不要緊,同學可以相互補充(學生解決不了的`地方,教師指導進行)。
提示:① 通假字:邪同耶,語氣詞。
② 重點詞:權謂呂蒙曰(對說)
孰若孤(誰、比得上)
5、出自本文的成語:吳下阿蒙 刮目相看
四、精讀課文
1、整體感知課文
第一層:寫孫權勸學,呂蒙乃始就學。
第二層:寫魯肅與蒙議論,結友而別。
2、同學們自導自演三位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3、文中側面表現出呂蒙進步之快的一句是: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4、閱讀全文,了解對比的寫法
變
吳下阿蒙 ─────→ 才略呂蒙
乃始就學
5、此文對我們21世紀中學生有何啟發
學無止境 學海無涯
變
環境 ────→ 天才
持學
五、小結
新一代的中學生們肩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要想建設出一個發達富強的國家,必須堅持努力長期刻苦學習,用才略去完成之。
【板書】
勸學──不學(懇切)吳下阿蒙
又勸──就學(關心)刮目相看
議論──結友(驚贊)
《孫權勸學》教案 篇2
一、導入新課,激發興趣
1.導入
先集體背誦課文。預設:大多數同學背的不錯。還有幾位同學不熟。所以老師經常會遇到這樣的難題:對一些不肯用功學習的同學應該如何勸導他呢。無獨有偶,三國時,孫權也遇到了這樣的難題,他怎么勸的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孫權勸學》。(板書課題及作者)
2.了解作家作品
誰能簡介作家作品,要求背著說。
二、引導自學,發現問題
1.根據你們的學習經驗,你覺得本課我們應重點學習什么。(提示:知識、寫法)
認定目標:學生根據所學參與確定學習目標。師總結出示目標。
孔子云:“學然后知不足。”教師云:“自主學習,體會深刻。”專家說:“喂大的學生是無能的學生。”現在你們就自己動手,豐富頭腦吧。
出示自學提示:
(教師巡視,指導學生自讀,并隨時了解學生自讀情況)
三、點撥導學,合作探究
(一)俗話說,眾人拾柴火焰高,今天你們是燒多大的火呢,誰來說說你的疑問。
學生提出小組內沒有解決的疑問。
競爭促進合作,我們分組分角色朗讀課文,看哪組能把文中的人物讀活。(分旁白、孫權、魯肅、呂蒙)
(二)全班分角色朗讀課文
幸運總是愛給有準備之人的,智慧之花會落入誰家呢?
(三)備選題目。
由學生自選人物。點擊后直接鏈接到備選題目中的某一道題。
然后教師給小組打分。
張弛有度,緊張過后我們一起來思考。
(四)思考討論
1.概括課文主要情節。(板書)勸-學-贊
2.課文在情節詳略處理上有什么特點?引申出文章重點在勸及側面描寫的作用。
如果我把后兩個情節改一下: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蒙侃侃而談。你看如何?
3.如果把課文的題目換成“刮目相待”怎么樣,說說你的意見。
預設:本文重點寫的是勸,比較有特色的也是勸。看來勸中有深意。
從學生的回答中導出本課重點及難點:體味人物語言的情味。
揣摩并想象人物的語氣、神態和心理,擴寫其中的某個片段或某句話。
設置意圖:為了讓學生體驗本課主要內容和寫作特點,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如果把課文的題目換成“刮目相待”怎么樣,說說你的意見。然后從學生的回答中導出本課重點及難點:本文重點寫的是勸,比較有特色的也是勸。看來勸中有深意。為了讓學生體味人物語言的情味。
我一改以往的直接提問:你從對話中感受想像到了人物的何種心理和神態。因為這樣,學生不能真正切實感受到人物的語言情味。
對這個重點和難點我是這樣處理的:
教師先做示范:
然后,我鼓勵學生超越范例進行寫作練習。下面就是課堂片段:學生練習。
陳思宇:呂蒙暗自高興,想:魯肅既然如此說我,想必我的進步真是不小。當初聽孫權的話真是對了。現在我已文武雙全,由此看來,讀書真是受益不淺呀。想到這,不由自主道:“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聶藝菲:孫權心想:“呂蒙這個人物有的是勇氣,缺少的是智謀。如果多讀書,就會彌補這些不足的。那樣我身邊就會多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好將軍了。那樣,我何愁難以創建大業呢。想到這,孫權便苦口婆心地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政掌權,可不能不學習呀!”
孫海清:魯肅面容可掬,心里想道:“這個呂蒙,如今不僅武功高強,居然也知兵法,懂謀略。與以往的那個呂蒙比起來,真是煥然一新,真讓人大吃一驚。說道:“你現在的才略,不再是當初的那個不讀書的阿蒙了。”又想:這回我應該與他結為兄弟,以后對我也有幫助,否則,豈不可惜了。于是結為好友而別。
四、當堂訓練,內化所學
還記得我的那個難題嗎。司馬光老先生教了我們這么多勸的藝術,你們也一定會是個優秀勸解員了吧。那就幫我勸勸他們吧。
設置勸學語言情境,進行對話描寫訓練(見課件)。
楊勝男:“學無止境,以后的日子還長者呢!現在苦點累點,以后就會苦盡甘來的。你現在的問題是不會合理安排時間,改進學習方法后,你會更棒的!”
趙倩:其實學習方法和心態很重要。有了好的學習方法并能合理地安排時間,學起來就不費勁了。一個人如果沒有正確的學習態度,那么學什么都是白學,因為他根本就沒用心學。如果把學習當成樂趣,不也是很好嗎?
徐德漩:爸爸,您還是需要學習的。學無止境,如果把知識比作海洋,您學到的只不過是滄海一粟而已。所以只有不斷的學習,才會彌補我們的不足。那樣您就更受別人尊重了。
王雪:爸爸,社會在進步,不能因為學歷高就不學。還有許多的新鮮知識等著你去學,有許多新的事物等你去發現呢。不學就跟不上時代的步伐了。
李丹:不要找客觀理由,我是領導,但現在還得學習呢!咱們倆現在有可比性嗎?沒聽過:“活到老,學到老。”嗎?學習對工作也有幫助呀!現在還有老年大學呢!再說了,工作干好了,還能加工資呢,這不是一舉兩得嗎?
王藝學:爸爸,知識永遠是新鮮的,即使對老人也是。一個八十歲的老人還學會了好幾門外語呢!所以你也應該學習,再說,你如果博學些,您的下屬不是會更欽佩您嗎?你工作不就更好做了嗎?咱們倆一起學吧。
王彬:學習是你的唯一出路啊。只有好好學習,才能日后回報社會,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才。你看我,以前不學習,成績倒數。現在我知道了學習的重要性,用心學了,也從中體會到了樂趣。你也試一試吧。
五、反思總結,質疑求學
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就是因為它文質兼美。生動的述說、形象的描繪、深刻的內涵都會啟迪著我們。
從這個故事中你得到怎樣的啟示?
學貴在反思和質疑。通過本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或疑問嗎?
你能用一句話總結一下嗎?
六、分層作業,異步達標
必做題:用成語“刮目相待”和“吳下阿蒙”造句。
把你揣摩并想象人物的語氣、神態和心理,擴寫其中的`某個片段或某句話。
選做題: 仔細閱讀課文,想想呂蒙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請用300字以上的文字談談自己的感受?
后記:
我們學校所進行的“創建新課堂、構建初中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研究中要求課前展示教學目標,我要求學生根據以往的學習經驗體會本課學習目標。這樣學生通過學習體驗能主動有意識地掌握學習重點。
從我的教學實踐中就可以感受到讓學生先體驗,他們就會有一個生動具體的感知,這樣才會觸發他們擁有探索的欲望,求知的渴望。并且探索后的收獲會讓學生欣喜不已從而銘記在心。
實踐證明我的教學設計既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人物的語言情味又能在體會理解課文的重點和特色時得以寫作上的訓練。
從課后學生的作業中也能看出學生文學素養在提高,有的還能熟練地運用古文去擴寫。
例如,附學生作業舉例:
周鴻基:受到輔導后,他的成績突飛猛進,真應對他刮目相待了。
佟佳:幾天前,他還是個淘氣包,現在,他懂事了,知道用功學習了。真可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了”
崔浩然:你現在知識如此豐富,再也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了。
邵丹:他以前什么都不知道,現在卻宛如一位學者,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了。
從課后作業中能看出大多數同學都能感受到每個人物的心理,揣摩出人物的神態。
徐德漩:肅想:蒙不過是個只知弄兵器的武夫,才疏學淺。我難為難為他,也好讓他知道打仗不能只靠硬拼。于是開始談論兵法,沒想到,呂蒙的回答竟很有見解。他十分驚訝地說:“你今天的才干不再是當初的那個阿蒙了。
王翹楚:當魯肅尋陽時,呂蒙與他大談破魏、蜀之道,講的精妙之極。魯肅大驚道:“以你現在的才能和謀略,已不再是以前的那個吳下阿蒙了。
張燦宇:蒙談了一會軍機大事,也想趁機嘲諷一下呂蒙的才疏學淺。不想,待魯肅講完后,呂蒙就事論事,侃侃而談,借古喻今,頭頭是道,直說的魯肅張口結舌、目瞪口呆。驚呼道:“呂大人今日的才干和謀略,再也不是當日的吳下阿蒙了。
姜楠:你今天的才學已在我之上,你過去武藝過人,英勇善戰,今又文才非凡、真是文武雙全,再不是原來的吳下阿蒙了。我東吳又添一人才啊!
王迪峰:初,孤令卿當涂掌事、,乃因卿有治軍軍平戰之勇。而卿之智術淺短,誠不可做大事。孤拒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欲內修政務,卿不可不學!
汪瀾:肅與蒙論議,知蒙羞于兵法,厭讀兵書。故,初欲使蒙難堪。奈何!今日之蒙,非復吳下阿蒙。實乃一博學將才。遂嘆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肅思之,吾應與之交好,此乃真博學矣!
《孫權勸學》教案 篇3
《孫權勸學》節選自《資治通鑒》,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以下《孫權勸學》語文教案,歡迎也讀。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朗讀課文,正確掌握句子停頓。
(2)、利用課文注釋讀懂課文,積累文言詞語。
(3)、在熟讀的基礎上,理解文章內容和中心。
(4)、了解有關《資治通鑒》的文學常識
2、情感、態度、價值觀
理解文章開卷有益的主旨,培養學生主動求知的興趣,讓每位學生都能成為“樂知者”。
重點與難點
(1)、理解、運用文中的成語“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文章主旨。
(3)、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4)、學習一些文言實詞和虛詞的用法。
自讀質疑、合作探究法
教具: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數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引入課文
(利用多媒體)
1、播放歌曲《滾滾長江東逝水》。
2、播放動畫故事《司馬光砸缸》
3、顯示春秋時代的一個故事:晉平公問于師曠曰:“吾年七十,欲學,恐已暮矣。”師曠曰:“何不炳燭乎?”平公曰:“安有為人臣而戲其君乎?”師曠曰:“盲臣安敢戲其君乎?臣聞之,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炳燭之明,孰與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根據以上三則資料,提問:(多媒體顯示)
(1)、由這首歌你想到了什么?
學生回答:這首歌是《三國演義》的主題曲,我們能想到有關三國的一些人物和故事。
(2)、對司馬光砸缸的故事大家都非常熟悉,那么,誰知道司馬光是怎樣的一個人?
(指名同學介紹)
(3)、請哪位同學用現代漢語說說這則故事的意思?這則小故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
學生回答老師總結:這是師曠勸晉平公學習的`一個小故事。這個故事中的師曠很巧妙地點明,老年時讀書雖然趕不上少年和壯年時,但與摸黑走路相比較,還是好得多。從而成功地說服了晉平公,達到了勸學的目的。
這個故事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活到老,學到老。人生學無止境,任何時候都應該抓緊學習。同時也說明,開卷有益的道理。
導語: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的確,亂世出英豪。三國,這樣一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涌現了一大批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曹操、劉備、孫權,三足鼎立,可謂水火不容。然而,曹操又曾說過,“生子當如孫仲謀”。孫權究竟有何德何能,竟能得到對手曹操的稱贊。對于孫權,也許我們更多的是了解他當帝王的一面,今天我們就通過學習《孫權勸學》,來看看他生活中的另外一面。
(多媒體顯示課題)《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二、作家、作品、人物簡介(多媒體顯示)(提醒學生注意劃線部分)
1、司馬光(1019――1086),北宋杰出的史學家和散文家,字君實,陜州夏縣涑(sù)水鄉(今山西運城安邑鎮東北)人,世稱“涑水先生”。自幼嗜學,尤喜《左氏春秋》;及長,學識更為淵博。仁宗(趙禎1023--1063,北宋第四代皇帝)寶元(1038—— 1040)初中進士,英宗(趙曙1064—— 1067)繼位前任諫議大夫,神宗(趙頊,1068——1085)熙寧(1068—— 1077)初拜翰林學士(唐時始設此官,相當于皇帝的秘書兼顧問,參予機要,宋代以后權位日低)、御史中丞(官名,始于周期,東漢以后專司彈劾之任)。他在政治上是保守派,頑固地反對王安石的變法,因而曾自請任西京御史臺(御史府長官),退居洛陽十五年,專門從事《資治通鑒》的編撰。哲宗繼位后任尚書左仆射(yè)(秦始設,后分左右,即正副宰相),上任后立即廢除新法,數月后,卒。追贈太師,溫國公,謚(shì)文正,著作收在《司馬文正公集》中
2、《資治通鑒》簡介
《資治通鑒》是我國第一部編年體通史。北宋司馬光撰。294卷,又考異、目錄各30卷。司馬光初成戰國至秦二世八卷,名為《通志》,進于宋英宗。治平三年(1066)奉命設書局繼續編撰,至神宗元豐七年(1084)完成,歷時19年。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全書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顯德六年(959)。取材除十七史以外,尚有野史、傳狀、文集、譜錄等222種。幫助編撰者有劉攽、劉恕、范祖禹等,各就所長,分段負責,先排比材料為“叢目”,再編成“長編”,然后由司馬光總其成,刪訂定稿。內容以政治、軍事為主,略于經濟、文化。全書貫1362 年史事,有“考異”以明取材不同之故,有“目錄”以備查閱之用,為歷史研究工作提供了較系統而完備的資料。注釋主要有宋末元初人胡三省的《資治通鑒音注》。清初嚴衍著《資治通鑒補正》,為《通鑒》拾遺補缺,刊正錯誤,也做了一些工作。
3、關于呂蒙
呂蒙(178――219),三國汝南富陵(現在安徽省阜南縣東南)人,字子明。少依孫策部將鄧當,當死,代領其部屬。從孫權攻戰各地,任橫野中郞將,后隨周瑜、程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初不習文,后聽從孫權勸告,多讀史書、兵書,魯肅稱其“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魯肅卒,代領其軍,襲破蜀將關羽,占領荊州。不久病死。
三、正課
(一)、讀一讀
1、老師范讀或多媒體播放課文朗讀錄音。
2、學生自由朗讀,注意朗讀停頓,準確斷句。
3、學生再讀課文,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如:(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
(2)、“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感嘆句,驚訝的語氣)
(3)、“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反問句,指責中帶有自豪的語氣)
(二)、譯一譯
1、參考注釋,根據平時的積累,疏通文義,用現代漢語翻譯課文。
(1)、重點字詞:[初]當初。[謂……曰]對……說。[掌事]掌管國家大家。[孰若]與……相比如何。[遂]于是,就。[但]只不過。
(2)理解下面句子含義。
a、蒙辭以軍中多務。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這是一個狀語后置的句子。以:拿,用,介詞。
b、大兄何見事之晚乎!應理解為: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怎么,為何。
c、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待:相看待
(3)根據學生翻譯情況教師進行修正補充。
(三)議一議
1、呂蒙是怎樣從“吳下阿蒙” 而變為讓人“刮目相待”的?
(聽從了孫權的勸告,“就學”。)
2、孫權又是怎樣勸學的?體會他的語氣、神態和心理。
(1)、“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學!”:語氣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充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語重心長,諄諄告誡。)
(2)、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3)、“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3、魯肅為什么會對呂蒙 “刮目相待”?
(因為他從與呂蒙的談話中,發現呂蒙才略大增,與先前的“吳下阿蒙”判若兩人。)
4、呂蒙學有所成,課文直接表現這一點沒有?是怎樣表明的?
(沒有直接表現呂蒙的才學大增,學有所成,而是從魯肅的言語中側面表明的。)
5、為什么“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因為情況是在不斷變化,人也在不斷變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6、 “刮目相待”后,魯肅有何舉動?說明了什么?
(與呂蒙結友,說明魯肅對呂蒙的賞識、認可。)
7、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四)練一練
1、解釋“吳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吳下阿蒙:原指三國時期吳國大將呂蒙。意思是說人沒有學問的意思。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刮目相待 :用新的眼光來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別人,要估計到別人的進步。也作“刮目相看”。刮:擦。
(造句隨堂提問)
2、讀了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呢?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作為肩負建設祖國重任的中學生來說,知識對我們重要性是可想而知的。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今天的學習生活呢。聯系課文,把自己的感想寫出來。
四、課堂小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在寫作上以對話為主,言簡意賅,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寥寥數語,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希望同學們多讀書,不斷完善自己。
五、布置作業
1、背誦課文。
2、完成課后研討與練習。
六、板書設計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勸學 就學 贊學
孫權 ——→ 呂蒙 ←—— 魯肅
(善勸) (肯學) (愛才)
吳下阿蒙 ————→ 刮目相待
啟示:肯學、勤學
附原文與翻譯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 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語氣詞,通“耶”)!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lù)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suì多音字)拜蒙母,結友而別。
譯文
當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孫權說:“我難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我)自認為(讀書對我)有很大的好處。”呂蒙于是就開始學習。等到魯肅到尋陽的時候,和呂蒙論議國家大事,(魯肅)驚訝地說:“你現在的才干和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縣的阿蒙了!”呂蒙說:“和有抱負的人分開一段時間后,就要用新的眼光來看待,長兄怎么認清事物這么晚啊!”于是魯肅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朋友才分別。
朗讀節奏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 但當/涉獵,見/往事耳。 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論議,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孫權勸學》教案 篇4
教學設計(A)
教學設想
教學重點:揣摩體會人物的語言特點,《孫權勸學》教案設計。
教學難點:理解呂蒙與魯肅對話的含義。
可通過朗讀來揣摩領會人物形象,讓學生進行討論來理解課文。
安排一課時。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課文導入。
三國時期吳國有位大將,名叫呂蒙。此人武藝高強,戰功卓著,深受吳王孫權的信賴。可呂蒙有個毛病;不愛讀書學習。孫權屢屢勸他多學點知識,可他每次都推三阻四的,還自以為自己一介武夫,讀書有何用?這回,孫權又來勸他了,結果怎樣呢?讓我們來看《孫權勸學》一文。
二、簡介作者作品。
1.司馬光,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著有《司馬文正公集})。
2.《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的。
三、學生齊讀課文。
1.掌握下列加點詞的意思。
但當涉獵:只見往事:知道以為:認為吳下阿蒙刮目相待
2.理解下列句子的含義。
①蒙辭以軍中多務
應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以:拿,用,介詞。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樣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怎么,為何。
四、學生自讀課文,理清課文情節。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辭十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
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的。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結友。
5.概括情節:勸學~就學一議論~結友。
6思考:課文在情節的處理上有什么特點?
理解:①詳寫“勸學”、“議論”,尤以“議論”為甚;“就學”、“結友’測一筆帶過。
②正面寫“勸學”經過,通過“議論”之后用魯肅的驚嘆,從側面寫呂蒙學業的長進。③
情節以人物對話為主。
五、分析對話,體會人物形象。
1.請一位同學朗讀孫權的話。
思考討論:
①“不可不學!”寫出了怎樣的口氣?表現了怎樣的心理?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表達了怎樣的心態?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初中一年級語文教案《《孫權勸學》教案設計》。
③“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現身說法,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說明:這番勸言,表現出孫權的善勸。既有嚴格的要求,又有殷切的期望,既責備呂蒙的不爭、無志,又透出關懷愛護之心,那種莊重而語重心長的神態斑然可見。
2.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蒙、肅對話,要求盡量讀難說話時的語氣語調。
思考討論: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值不自禁地發出贊嘆。
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②“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3.齊讀全文,思考:孫、蒙對話與蒙、肅對話在情調上有區別嗎?清說明。
孫權的話是認真相勸,顯得鄭重親切,表明了君臣的關系;蒙、肅皆為同僚,對話則有一種調侃的趣味蘊含其中。
六、背誦課文。(可當堂檢查)
七、說話訓練:談談你學了這篇課文后有何感受。
要求:注意語言表達要清楚,有條理。
八、布置作業。
完成練習一、二。
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冶通鑒》
勸學:辭~就(懇切、關心)
議論:非復吳下阿蒙(驚異、贊嘆)
何見事之晚(自得、自豪)
(馬駿)
教學設計(B)
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學生查字典,理解“吳下阿蒙”和“刮目相待”兩個成語的含義。
吳下阿蒙:三國時吳國名將呂蒙,特指原來不好讀書的呂蒙。后泛指缺少學識、文才的人。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來看待。也作“刮目相看’”。刮:擦,摩。刮目:擦眼。相
待:相看待。
二、學生自讀課文。
1.根據注釋疏通字詞,有疑難之處即提出來。
2.教師落實重要詞句。可結合教學設計(A)
三、學生齊讀課文,分析理解“外機功學”。
I.呂蒙是怎樣從”吳下阿蒙”一變而為讓人“刮目相待”的?
聽從了孫權的勸告,”‘就學”。
2.孫權是怎樣功學的?體會他的語氣、神態和心理。
①‘“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學!”:語\堅決果斷,神態鄭重嚴肅.既嚴要求.又允滿關心、期望,希望呂蒙能勝大任。
②“孤豈—…·邪!但—…·耳”:前一句表反問語氣,對呂蒙辭學有責備、惱怒之意,后一句則說得語重心長,言辭懇切,足見對呂蒙的關,心、愛護。
③“卿言……大有所益”:從自己的.切身體會來談,現身說法,神情激動,語氣殷切。
四、請兩位同學分角色朗讀呂蒙與魯肅的對話,揣摩“刮目相待”的內涵。
說明:朗讀時要模仿人物語氣,體會說話時的心境,讀完后教師應作點評。
思考討論:
1.魯肅為什么對呂蒙會“刮目相待”?
因為他從與呂蒙的談話中,發現呂蒙才略大增,與先前的“吳下阿蒙”判若兩人。
2.呂蒙學有所成.課文直接表現這一點沒有7是怎樣表明的7
沒有直接表現目獲的才學大增,學有所成,而是從魯肅的占語中側面表明的。
3.“‘卿今者才略,非夏吳下阿蒙!”表現了魯市怎樣的感情?
既感到十分驚訝,又由衷為呂象的進步感到高興,驚異、贊許之態呼之欲見。
4.“士別三日,……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表現了呂蒙怎樣的心境?
“何……乎!”表示感嘆語氣,并非對魯肅不滿.而是表現出呂蒙對自己才略長進后
感到很自豪、自得。
說明:呂蒙的“自豪、自得”緣于對學習有新的認識。從學習中獲益非淺。
5.“刮目相待”后。魯肅有何舉動?說明了什么?
與呂蒙結友,說明魯肅對呂蒙的賞識、認可。
五、背誦課文。
六、布置作業。
寫一篇讀后感.談談學了本文后你的體會。
板書設計:
孫權動學
《資治通鑒》
《孫權勸學》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了解有關文學常識
2、掌握文言字詞
3、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的神態、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4、物塑造,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及對比手法的運用。
5、學無止境,開卷有益,學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與《傷仲永》比較)
重點:
1、字詞。(本文是略讀課文,字詞部分以課外準備、課內教授相結合)
2、品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難點:聯系課文、生活,讓學生真正真正領悟到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的道理。
教學設想:
1、學生在課下借助工具書自瀆課文,對字詞自讀質疑。
2、朗讀課文,體會人物的神態、心理。
3、品讀對話,分析人物形象。
課時:1課時
預習:
熟讀課文,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并記下疑點。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以關羽導入,引出呂蒙。
多媒體展示關羽圖片,以“敗走麥城”的故事,引出呂蒙。
二、介紹《資治通鑒》和司馬光。
通過預習《孫權勸學》,你們覺得《資治通鑒》應該是一本什么樣的書?
明確:了解文學常識的目的是:豐富我們的`文學知識和修養,并給我們提供進一步學習、看書的基礎。
三、全班朗讀全文。
用幻燈片打出幾個應該注意的讀音。
四、字詞過關。
昨天已經讓同學們利用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預習課文了。下面,以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大家的重點字詞和字詞疑點。
1、每個小組至少提出3個重點字詞,并解釋詞義。
2、提出在翻譯過程當中遇到的字詞疑難點。
——給學生2分鐘的交流時間,然后,以小組為單位回答。
五、翻譯全文。
請一個同學翻譯全文。其他同學認真聽。注出翻譯不恰當的地方和翻譯得精彩的地方。
(教師總的指導)
六、分析人物形象。
了解了課文之后,我們回過頭來想一想。呂蒙為什么能夠打敗關羽呢?——學習。
在這個過程當中,誰起了重要作用呢?——孫權。
請大家再次深入地閱讀課文,想一想孫權、呂蒙是什么樣的人(分析人物形象)?從哪里可以看出來?(以小組為單位討論)
孫權——
呂蒙——
我們在《最后一課》中學了很多描寫人物的方法(外貌、語言、動作、神態)。那么,在這篇課文中,主要采取了什么描寫方法呢?
——對話。我們知道對話是人講的話,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語氣、不同的語言、不同的神態。請我們同學以四人小組為單位朗讀,一個人扮演一個角色。試著把握課文中人物的感情、語調。
請幾個小組來讀一讀,互相交流。
七、總結。
這是的一篇關于勸學和學習的文章。我想我們大家要反問一下自己:我是一個好學的人嗎?我正在用學習完善、發展自己嗎?如果學了這篇課文,同學們能夠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那么我們最重要的目的也就達到了,司馬光也可以含笑九泉了!
八、作業。
1、小練筆(任選一題):
(1)仔細閱讀課文,想想呂蒙變化對你有什么啟示?
(2)小作文《當呂蒙碰到方仲永》
2、新學案第15課。
《孫權勸學》教案 篇6
教與學目標:
1、了解有關《資治通鑒》及司馬光的文學常識。
2、學會使用工具書理解文言詞語,學習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3、理解刻苦治學、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的重要意義。
教與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使用工具書理解文言詞語,學習疏通文言句意的方法。
2、難點:理解刻苦治學、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的重要意義。
教與學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
課前準備:
查字典,看注釋,熟讀課文。并查閱司馬光的有關資料。
教與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故事導入:三國故事中有“劉備借荊州,有借不還”的故事,想來大家都很熟悉。后來,孫權、魯肅都想要奪回荊州,終不能如愿。直到建安二十四年(219)七月,劉備令守荊州的關羽率主力攻樊城,孫權一看機會來了,一面用計迷惑關羽,一面命一個人為大都督,率兵襲取荊州。這個人把精兵隱藏在大船艙內,命搖櫓士兵穿白衣,偽裝商人西進,然后出其不意急襲荊州.關羽率軍回救荊州失敗,走麥城,中埋伏被俘殺。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白衣渡江之計。這個奪荊州擒關羽厲害人物是誰呢?他就是呂蒙。(《三國演義》第75回“關云長刮骨療毒,呂子明白衣渡江”)
呂蒙,字子明三國吳國名將,初不習文,怎么會變得這么厲害呢?今天要學的《孫權勸學》會告訴我們這個原因的。
2、司馬光與《資治通鑒》
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作者司馬光,哪位同學來介紹一下相關資料?(學生自由發言)
說到司馬光,我們對他少年時《司馬光砸缸》的故事非常熟悉,我們一起來認識司馬光(介紹司馬光)。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用多媒體出示)
二、學習新課
(一)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認讀:先聽錄音,后查找不懂的字音,及不懂字詞的注釋。(同學自由上臺板書,有不理解的,同桌可以相互討論。)
提示:聽準字音、停頓、節奏、表情,注意人物對話的語氣。
強調:卿qīng豈qǐ涉獵shè孰shú遂suì邪yé更gēng
2、對照注釋,自讀理清課文情節。(顯示問題,允許討論)
(1)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勸學)
(2)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辭學——就學)
(3)課文是怎樣表現目蒙學習的效果的?(通過呂蒙與魯肅的“議論”來表現)
(4)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大驚——結友)
3、請學生看課件顯示圖片分角色用自己的話復述故事
提示:一組一個同學,由同學推選,一個復旁白部分,一個復述孫權的話,一個復述呂蒙的話,一個復述魯肅的話.
(二) 讀出自我,合作交流
議一議:本文主要講了孫權勸呂蒙學習的故事,孫權為什么“勸”,是怎么“勸”的,“勸”的結果怎樣?
學法指導:仔細揣摩文章中人物對話的語氣來談。
(1)研討學習要點一:孫權又是怎樣勸學的?體會他的語氣、神態和心理。
要求:精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來。
小組討論:
①互相幫助,理解句子含義。
(此時屏幕顯示相關背景資料以幫助學生理解特定文句的含義。)
②各組之間互相質疑,提問組有權指定某組作答。
學法指導:應聯系背景理解文句含義。
提示:
①“不可不學!”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不可置否,向呂蒙指出“學”的必要性,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聯系句意,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責備的意味。
③“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這樣說有何作用?
孫權現身說法,指出“學”的可能性,使呂蒙無可推辭。鼓勵呂蒙求學,可謂語重心長,言辭懇切。
小結:從孫權的話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勸,又可以感到他對呂蒙的親近、關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
(2)研討學習本課要點二:孫權勸學,語重心長,循循善誘。呂蒙在他的感召下就學,效果如何?
提示:從魯肅與呂蒙的“論議”可以看出來。
1、精讀課文,找出相關的句子,說說這些語言描寫反映了他們怎樣的神情和內心世界,揣摩其作用。
提示:
①“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可見魯肅當時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目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魯肅不僅地位高于呂蒙,而且很有學識,由他說出這番話,更可表明呂蒙的長進確實非同一般。)
②“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三日”形容時間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驚奇、難以置信的樣子。“大兄何見事之晚乎?”“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是呂蒙對魯肅贊嘆的巧妙接應,并不是埋怨魯肅,而是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豪。從呂蒙的答話中可見他頗為自得的神態,他以當之無愧的坦然態度,表明自己才略長進之快之大。
小結:寫魯肅、呂蒙對話,一唱一和,互相打趣,顯示了兩人的真實性情和融洽關系,表明在孫權勸說下呂蒙“就學”的結果,從側面表現了呂蒙的學有所成,筆墨十分生動,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處。(語言)
學法指導:白描式的語言描寫,既表現出人物的態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結果,精彩之極。
(三)重點賞讀,質疑探究
學生細讀課文,找出自己不理解的句子,或者是觸動心弦的句子。
提示:四個人合作討論、理解、然后明確,師適時點撥與補充。
例如:
1、成語“吳下阿蒙、士別三日,刮目相待”是什么意思?
2、“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表現出了孫權的什么語氣?
3、“①卿今當涂掌事
②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你如何理解。
4、魯肅為什么與呂蒙“結友”?
以上問題僅供參考。課堂中還出現其他問題恰當處理。
三、課堂練習
這個故事給你有什么啟示呢?(學生自由回答,教師點撥。)
提示:
①讀書學習非常重要。(學習對成長的重要性)
②求知可以改進人的天性。
③一個人即使基礎差,只要端正態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學到東西,提高自己的認識水平和辦事能力。
④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讀書有益于人的發展和完善。
⑤要虛心聽取別人的正確意見。
四、拓展延伸
比較《孫權勸學》和《傷仲永》,談談兩文內容、寫法上的異同。
五、教師總結
本文通過孫權勸告呂蒙讀書,呂蒙讀書后大有長進的故事,告訴我們“開卷有益”的道理。本文以對話為主,用不多幾句話,就使人感受到人物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
六、布置作業
根據下面情境寫一段文字
有一位同學,學習非常刻苦,成績也很優異,但她不愛體育鍛煉,身體狀況不好;身為同學的你為她感到著急。今天,你準備用你的語言藝術來規勸她。聯系你從《孫權勸學》中學到的規勸技巧,寫一段文字。(300字以上)
七、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
《資治通鑒》
孫權—勸學—呂蒙辭學——就學
魯肅—論議—呂蒙大驚——結友
八、學后記:教后記:
《孫權勸學》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
1、知識目標:再讀課文,理清故事發展脈絡
2、技能目標:合作探究文中語言,體會人物形象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學習文中呂蒙刻苦學習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
教學重點:
1、合作探究文中語言,體會人物特點
2、學習文中呂蒙刻苦學習的精神,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
教學難點 :
合作探究文中語言,體會人物特點。
學情分析 :
學生掌握文句的基礎上,深入探究課文內容。
教學準備:
翻譯課文,課件。
教學過程:
結合學科特點,體現單元組教學環節,學習內容,時間預測,教師活動,學生活動,自主學習設計,問題探究,單元組合作,同層競爭,人人參與,精講足練,聯系實際,點撥升華, 集體備課 個人備課
一、導入新課,抽層檢測。(5分鐘)
二、出示目標,自主學習。(8分鐘)
三、共同探究,構建知識體系。
(一)復習回顧:(3分鐘)(大屏幕出示重點)
根據小組課前展示情況,用3分鐘復習上節課學習要點。
(二)再讀課文,根據下列小問題,理清文章發展脈絡(5分鐘)
a.孫權與呂蒙對話的主要內容是什么?
b.呂蒙接受了孫權的建議嗎?
c. 魯肅與呂蒙一番交談后,有何舉動?
學法指導:再細讀課文后完成。
總結:文章圍繞學展開,出現的三個人物分別是:孫權 學--呂蒙 學—魯肅 學
(三)細讀課文,合作探究(10分鐘)
1、文章主要是通過什么方式來進行人物的表達的?
2、孫權的話表現了對呂蒙的什么態度?從文中找出,仔細分析
3.呂蒙讀書后發生了什么樣的`變化?通過誰的所見所語來寫?
4.結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猜一猜呂蒙說這話時,是什么語氣和心情?
5.通過上面的分析,你能總結一下人物形象嗎?
(四)拓展延伸:(6分鐘)
與方仲永的變化相比,呂蒙的變化對你有什么樣的啟示?
(五)、當堂檢測(5分鐘)
(六)、作業設置:(3分鐘)
必做:同步一、二、能力遷移一;
選作:能力遷移:二
小結: 學科知識構建與板書設計
《孫權勸學》教案 篇8
【教學設想】
本文節選自《資治通鑒》,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而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根據新課程標準讓學生能“閱讀淺顯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培養學生在課堂內外討論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的理論,將本課設計為:應引導學生正確的朗讀課文,理解課文;以學生表演故事情節,多角度評價表演,形象地感知人物語言和人物形象為主,教師積極參與,適時點撥為輔的教學形式。另外,可將呂蒙與方仲永作比較,進行延伸遷移,貫徹“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理論。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 識記重點字詞,理解文章內容。
⑵ 掌握本文有關的文學常識。
⑶ 學習運用“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2、能力目標
⑴ 朗讀課文,揣摩文中言簡意豐,生動傳神,富于情味對話描寫,體會人物各自說話時語氣、神態和心理,揣摩人物的性格特征。
⑵ 使學生懂得“善勸”“好學”的重要性。
3、德育目標
理解刻苦治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學識修養,于國于己都意義重大,勉勵同學要重視學習,養成讀書的好習慣。
4、教學重點:
⑴ 積累文言詞語,理解“吳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語。
⑵ 體會人物語言的情味。
【教學方法】
1、朗讀法。根據本文以對話為主的特點,引導學生反復朗讀,可聽讀、齊讀、思讀、分角色讀等。
2、表演法。將本課設計為以學生表演故事情節,教師適時點撥教學形式,領會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說話時的口吻、神態和心理,再現人物形象。
3、討論法。培養學生在課堂內外討論問題,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習慣,使學生懂得“善勸”“好學”的重要性。
4、競賽法。進行快速背誦競賽,激發學生的趕超意識。
【教學時間】
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前面我們學習了《傷仲永》一文,文章寫方仲永從幼年聰慧過人,卻因其父“不使學”而“泯然眾人”。今天我們學習一篇有關古人年長始學,學有所成的文章,它就是《孫權勸學》。
二、題目、作家作品簡介
1、孫權,字仲謀,三國時期吳國的國君。呂蒙,字子明,三國時期吳國的名將、本文寫的是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 ,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佳話。
2、這篇文章選自《資治通鑒》,由同學來介紹一下相關資料。
⑴ 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宋政治家、史學家。
⑵ 《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鑒于往事,有資于治道”,命名為《資治通鑒》,司馬光編纂此書的目的是為統治者治國提供歷史經驗和教訓。
三、初讀課文,正音正字
1、范讀。《孫權勸學》究竟怎樣勸呂蒙的呢?我們來了解一下文章,聽的時候注意掌握字、詞的讀音,注意重音、停頓等朗讀技巧。
2、齊讀課文,熟悉內容。
四、譯讀課文,積累詞句,疏通文義,理清結構
學生結合課下注釋讀文章,疏通文意,有疑問的劃出來。
1、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當途:當道,當權
辭:推辭
治經:研究儒家經典
涉獵:瀏覽群書,不作深入研究
見往事:了解歷史。
2、理解下列成語并學會運用。
吳下阿蒙:吳下,指吳縣,現江蘇蘇州;阿蒙,指呂蒙;比喻人學識尚淺。現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轉變方面,凡學識大進,或地位從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窮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語。
(例句)你還不知道嗎?小張已榮升為經理,可不再是吳下阿蒙了。
刮目相待:刮目,擦擦眼,意思是改變舊看法,用新眼光看人。
(例句)經過刻苦學習,小海的成績突飛猛進,你對他可要刮目相待。
3、理解下列重點句子的含義。
① 蒙辭以軍中多務。(倒裝句)
理解為:“蒙以軍中多務辭”,呂蒙用軍中事務多來推辭。以:拿,用,介詞。
② 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長兄怎么知道這件事這么晚啊!何:怎么,為何。
4、疏通文義,理清結構、
口譯課文,標出問題,小組探討,理清結構。
概括情節:孫權勸學(詳寫)──呂蒙就學(略寫)──魯肅贊學(側面描寫)。
五、情景再現,表演課文內容,評價表演
1、表演故事。按自己的理解表演課文,盡量使用原文的語言進行對話,可進行合理的想象。
讓學生分小組表演,再抽一組上臺表演,其他同學認真觀看,準備評價表演。
2、評價表演。從表演有沒有把握好人物語言情味、人物形象等方面來評價。
⑴ 評價演員孫權
① 涉及到的語言情味有以下幾項。
Ⅰ “不可不學!”應該是怎樣的口氣?
用雙重否定的形式,語氣堅決,表現了孫權對呂蒙要求嚴格,同時嚴厲中又可見關心、厚望。
Ⅱ “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應該怎樣表達?
“邪”表示反問語氣,譯為“嗎”,隱隱可見孫權對呂蒙不聽勸誡的不悅神情和略帶責備的意味。
Ⅲ “卿言多勞,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應該怎樣表達?
反問句,語重心長,言辭懇切、鼓勵呂蒙求學。
⑵ 人物形象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說出孫權應該具有什么樣的特點?
(點撥:孫權的這番勸言,先揭示學習的必要性,再說學習的目的、方法,然后揭示學習的可能性,委婉的批評,最后現身說法,讀書的益處,表現出他的.善勸。)
⑵ 評價演員呂蒙
① 涉及到的語言情味的有:
“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這句話表現了呂蒙當時怎樣的心情?
為自己的進步深感自得、自豪,并不是埋怨魯肅,“乎”表感嘆語氣,相當于“啊”。
② 人物形象
虛心受教,善于學習。
⑶ 評價魯肅
“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一句可見魯肅當時怎樣的神情和心理?說明了什么?
十分驚奇的神態,呂蒙的變化判若兩人,使魯肅既吃驚,又情不自禁地發出贊嘆。這句話從側面反映呂蒙因“學”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難以置信的長進。
六、背讀課文,體驗反思,總結全文
本文通過寫呂蒙在孫權勸說下“乃始就學”,其才略很快就有驚人的長進,令魯肅嘆服并與之“結友”的故事,強調了讀書學習對增長才略的重要作用。
七、延伸遷移
比較方仲永和呂蒙的變化,你有什么樣的啟示?
呂蒙:當涂掌事,乃始就學。年長乃學,學有所成
方仲永:五歲能詩,賢于材人遠矣。少年不學,一事無成。
八、布置作業
1、解釋下列加點的詞。
⑴ 蒙辭以軍中多務( )
⑵ 但當涉獵( )
⑶ 見往事耳( )
⑷ 即更刮目相待( )
2、翻譯下面文言句子。
⑴ 卿今者才略,非夏吳下阿蒙!
⑵ 土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語言運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經過學習,呂蒙感嘆道“學識英博,非復吳下阿蒙”(《三國志·吳志·呂蒙傳》,在你的周圍,你的朋友、同學、兄弟姐妹等等,他(她)們中有人發生變化嗎?請將這一變化寫出來。
【教學反思】
《孫權勸學》是一篇自讀課,故事性很強,本節課教學重點放在了朗讀上,通過自由讀、齊讀、小組讀、分角色讀、演課本劇等多種形式的朗讀,理解課文,體會人物說話的語氣,把握人物形象。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法在這節課中得以充分體現。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表達、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加以多媒體教學手段課堂氣氛相當活躍。
【《孫權勸學》教案】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教案08-15
《孫權勸學》的教案08-18
孫權勸學教案07-03
《孫權勸學》優秀教案07-15
關于《孫權勸學》教案06-19
孫權勸學教案范文08-03
孫權勸學的優秀教案09-20
【薦】《孫權勸學》教案07-24
【熱】《孫權勸學》教案08-14
《孫權勸學》教案【薦】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