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荀子勸學》教學教案設計
授課 時間 | 年 月 日 第 周 星期 第 節 | ||||
課題 | 《荀子·勸學》教學設計·第1課時 | ||||
教學目標 | 知識與能力 | 了解荀子有關學習的意義、作用和學習應持態度的論述。 | |||
過程與方法 | 1.學習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 2.掌握絕、強、假、望、聞等多義詞義項,積累四個通假字,三個文言虛詞。 | ||||
情感態度 與價值觀 | 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 | ||||
教學 重點 | ·1.比喻的含義和內在聯系。2.背誦全文,積累文言詞語。 | ||||
教學 難點 | ·掌握全文比喻代議,寓議于喻及從正反兩方面反復論證的特點。 | ||||
教學環節 | 教 學 內 容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 | ||||
●教學方法 ●預習提綱 | 1.提綱式教學法。 以板書為提綱帶動各個教學環節,利于學生背誦、理解。 2.點撥法與討論法相結合。 分解比喻句含義,分析與中心論點的關系,教師示范分析第二段,用圖示法教會學生方法,然后以三人為一組用此方法解決其他句子的問題,訓練學生的思維推理能力,提高他們認識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 3.探究拓展法。 設計一些探究性思考題目,如:“《勸學》到底勸人們學什么?”“有人說,《勸學》是一篇具有濃厚人文特色的文章,始終把‘人’放在重要位置上進行論述。對此,你是如何認識的?”等等,訓練學生探究思維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思維品質。 1.朗讀課文,結合注釋,借助工具書,掌握重要詞語的音、形、義。 2.結合注釋,疏通文意。 [第一課時教學要點]作者簡介,解題。熟讀課文,把握文意。 | ||||
教學環節 | 教 學 內 容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 | ||||
一、導語設計 二、荀子簡介 學生讀注釋①,教師補充。 三、解題 四、熟讀課文,把握文意 [一] 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錄音或教師范讀。 2.檢查字詞積累情況 3.教師作朗讀提示 4.學生自由朗讀課文 5.2—3名學生讀,師生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 培根說過,知識就是力量。高爾基有“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的名言。那么,獲取知識的途徑是什么?答案只有一個,就是學習。可以說,人的一生都處在不斷的學習中,學習是人的一種本能。我們所要研究的,是如何把這種無意識的本能轉化為自覺的行為,大幅度地提高學習效率。這一點,古人已為我們指明了方向,兩千多年前的荀子所作的《勸學》就精辟論述了學習的重要性及學習應有的方法、態度,是一篇鞭辟入里、膾炙人口的佳作。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文章。 (板書文題) 荀子,名況,當時人們尊稱他為荀卿,戰國末期趙國人。曾到齊國、秦國、楚國游學,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 荀子是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同早于他的孟子成為儒家中對立的兩派。他對儒家的復古保守傾向有所揚棄,強調后天學習的重要性,注意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重視教育的作用,強調教育功能的重要,這些都比前人的想法合理、進步。 荀子的散文說理透徹,氣勢渾厚,語言質樸,句法簡練綿密,多作排比,又善用比喻,素有“諸子大成”的美稱。 《勸學》中的“勸”起統領全篇的作用。“勸”是“勸勉”的意思。繁體字“勸”是形聲字,凡是用“力”作形旁的字,多數有“勉勵”的意思,如“勵”“努”等,這是“勸”的本義。而現代漢語中,“勸”解釋為“勸阻”,詞義已經轉移了。作者在這篇以《勸學》為題的文章中,勉勵人們要不停止地堅持學習,只有這樣才能增長知識,發展才能,培養高尚的品德。 為了突出強調,有時需重讀,有時還需讀后稍作停頓。例如,第一段:“學不可以已”,應重讀“學”“不”“已”,并且“學”后稍作停頓,即“學/不可以已”,以下同學們要根據文意自己確定重讀,停頓情況。第四段,應注意一組一組的對比句,要把兩種截然不同的方法和態度讀出來——嚴格按標點符號的停頓來讀。 要求:讀準字音;注意朗讀節奏課文誦讀 | ||||
教學環節 | 教 學 內 容 (重點內容:學情分析、教法設計、學法指導、分類推進措施) | ||||
[二] 疏通文意,檢查落實 1.學生結合注釋朗讀課文,疏通文意,并完成練習一。 學生質疑,相互交流。 2、教師提問幾個重、難點的語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 3、整理、歸納文中重要文言知識 4.學生歸納段落提綱,教師幫助學生理清全文思路。 五、背誦課文 六、布置作業。 |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回答問題,按逐段進行的方法,抽出某一小組,以讀課文、翻譯、讀出比喻句為序,把活動的成果展示給全體同學。如有疑問,教師應及時給予解答。 第1段:中心論點:學不可以已 1.熟讀課文,力爭成誦。 2.認真閱讀注釋,正確理解文中的通假字、重點常用虛實詞和難懂句子。 3.書面作業:練習二、三、四。 4.初步自析課文,思考題: (1)課文三段各從何角度論述? (2)課文每組比喻包含什么意思?它們之間在意義上有何內在聯系? | ||||
教學后記 | |||||
教學問題集錦 | 解決問題措施及實踐結果 | ||||
問題原因分析 | |||||
【《荀子勸學》教學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荀子《勸學》教學設計06-13
荀子《勸學》的教學反思11-26
荀子《勸學》教學設計10-17
《勸學》荀子09-15
荀子勸學07-05
勸學 荀子07-03
荀子的《勸學》10-23
荀子《勸學》教學反思范例09-06
【必備】荀子《勸學》教學設計06-14
勸學 荀子 翻譯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