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權勸學》導學案及答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孫權勸學》學案(通用10篇)
學習目標:
1、掌握文中涉及的“辭、乃、孤”等常用文言詞語。
2、 通過理解文意,體會對話中的不同語氣,揣摩想象人物當時的神態和心理活動,進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3、 懂得學無止境,學習有益于人的完善和發展。
學法指導:在反復誦讀中體驗故事情節、人物個性。
一、課前檢測:
1、文學常識:
①《資治通鑒》是 主持編纂的一部 ,記載了從 到 共1362年間的史事。
②司馬光,字 ,陜州夏縣人, (朝代) 家 家。
用一句話評價預習情況:
二、自主學習:
1、朗讀:在反復的朗讀過程中,理解文意,體會人物性格。
2、翻譯課文并解釋下列字詞。
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權曰:“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自以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學。及魯肅過尋陽,與蒙議論,大驚曰:“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肅遂拜蒙母,結友而別。
3、用一句話概括故事情節。
4、誦讀:在反復的朗讀過程中,體會人物性格。
(分角色朗讀)
三、合作學習:
1、梳理課文內容(用原文回答)
孫權勸學的原因是: ,呂蒙推辭的理由是 孫權論述讀書的重要性 ,呂蒙就學,魯肅稱贊呂蒙 。
2、本文通過孫權規勸呂蒙學習的故事,說明了 的重要性。本文是通過 (描寫)來刻畫人物的。
3、學習本后我們會想到《傷仲永》一文,比較這兩篇文章的相同點和不同點,你會得出什么結論呢?
四、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勤學的故事?
資料積累:
⒈文學常識:
編年體是按年月日先后順序來記述史實的史書體裁,如《左傳》、《資治通鑒》。
紀傳體是以人物為中心線索來編寫的史書體裁,由司馬遷首創。《二十四史》全是紀傳體。
第一部編年體史書——《春秋》 第一部紀傳體史書—— 《史記》
第一部國別體史書——《國語》 第一部斷代體史書——《漢書》
第一部編年體通史——《資治通鑒》 第一部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第一部科普作品——《夢溪筆談》 第一部水文地理專著——《水經注》
作家作品簡介:本文選自《資治通鑒》,題目是編者加的。《資治通鑒》是司馬光主持編纂的一部編年體通史,記載了從戰國到五代共1362年間的史事。司馬光(1019-1086),字君實,北來政治家,史學家。
2.關于讀書的名言、警句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 書到用時方恨少。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少年不知勤學苦,老來方悔讀書遲。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 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
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讀書就應像饑餓的人撲在面包上一樣。 讀過一本好書,像交了一個益友。
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愚。
書籍是全人類的營養品。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3.人物:
孫權:
吳國大帝。孫權19歲就繼承了其兄孫策之位,力據江東,擊敗了黃祖。后東吳聯合劉備,在赤壁大戰擊潰了曹操軍。東吳后來又和曹操軍在合肥附近鏖戰,并從劉備手中奪回荊州、殺死關羽、大破劉備的討伐軍。曹丕稱帝后孫權先向北方稱臣,后自己建吳稱帝,遷都建業。他重視農業生產、興修水利、發展造船業、連通臺灣、積極和印度等國外交、多次減免賦稅,促進了東南地區經濟的發展。
孫權的歷史評價:◆陳壽:“孫權屈身忍辱,任才尚計,有勾踐之奇,英人之杰矣。”
◆曹操:生子當如孫仲謀。《吳歷》
孫權(182-252),字仲謀,吳郡富春(今浙江富陽)人。15歲時隨史策征戰。18歲時孫策被刺身亡,孫權便代兄為江東統帥,在張昭、周瑜等人的輔助下,鞏固并發展了江東根據地。
孫權英武果斷,膽略過人。他“博覽書傳歷史”頗有才華。
孫權對開發建業和整個江南地區做出重大貢獻。他采取了不少措施,鼓勵發展生產。他“親自受田”,將駕車用的八頭牛改作耕牛,以表示提倡農業生產。并下令禁止官史在家忙時征調農民服徭役,以保證生產期間,又興修水利,疏浚和擴大秦淮河水道,開破崗瀆、運瀆、東渠、潮溝等。當時建業城有數千名技術熟練的手工業工人,從事絲織、冶鑄生產。孫權還發展了航海事業,派將軍衛溫和諸葛直領兵萬人航行到夷州(今臺灣省),又派人出使遼東半島及海南諸國,有的使者到高句麗、扶南(今柬埔寨)、林邑(今越南中部)和南洋群島等地。247年,還為西域僧人康僧會建造了建初寺,這是金陵的第一座佛寺。
孫權統治江東51年。他的一生,正是吳國創業的黃金時代。到他的晚年,有才華的太子孫登不幸早逝,其他兒子們為了王位明爭暗斗吳的元氣大傷。太元二年(252年),孫權,這位雄踞江東的杰出政治家在失望中與世長辭,終年71歲,葬在蔣山之陽(今紫金山梅花山)。
呂蒙(178-219):
字子明,東吳四英將第三位。孫權繼位后前來投奔,在剿滅吳郡城外的山賊的戰斗中初顯鋒芒。呂蒙早年沒有上過學,是個大老粗。但呂蒙并非無謀之人,周瑜攻打南郡時還向呂蒙請教過戰術。后來孫權看出呂蒙的能力,便勸他多看些兵書,這就是著名的“孫權勸學”。呂蒙立即請假在家,認真苦讀兵書。后來魯肅回吳郡時與呂蒙交談,感嘆“昔日吳下阿蒙,如今竟是這般模樣”。呂蒙說“士別三日,更當刮目相看”。217年,魯肅病逝。呂蒙不久后代魯肅之職,成為了東吳的第三位水軍都督。然后,關羽攻打樊城,呂蒙用白衣渡江之計成功襲取荊州,使關羽敗走麥城。呂蒙再作為主將四面圍住麥城,終于活捉了關羽。219年,呂蒙病逝,臨死前將孫權賞給他的所有東西就歸還孫權,使孫權大受感動。
東吳四英將分別是:
周瑜[(175-210),字公瑾,東吳四英將第一位,廬江舒城人。 幼年與孫策相識,結為生死之交];
魯肅[(172-217),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 歷史上的魯肅,作戰時手不釋卷,是一代儒將];
呂蒙[(178-219),字子明,東吳四英將第三位。歷史上的呂蒙是一位文武全才,而且是由武將向全才轉變的將才];
陸遜[(183-245),字伯言,東吳四英將第四位,孫策的女婿。歷史上的陸遜在東吳四英將中應該是說是最棒的一位]。
魯肅(172-217)
字子敬,東吳四英將第二位,文武全才。魯肅少年看出世道將亂,便苦練箭術。其后周瑜帶了幾百人從魯肅門前過,向魯肅借糧。魯肅當時前里有兩囤米,魯肅當時就借了一囤米給周瑜。周瑜十分感謝魯肅,后來向孫權推薦了魯肅。魯肅見了孫權,明確提出了與曹操、袁紹三分天下的想法,這就是著名的《塌上策》。孫權非常敬重魯肅,與他日夜交談。208年,曹操南下,東吳分為主戰主和兩派。魯肅立主一戰,并主動前往江夏請諸葛亮過江,使孫權看到了劉備聯吳抗曹的決心。赤壁之戰中,魯肅以武將身份出戰,總領三軍,立下了很大的功勞。赤壁之戰后,魯肅立主將荊州借給劉備,這一招使得曹操正在寫字的筆嚇得掉到了地上。 210年,周瑜病逝,臨死前向孫權推薦魯肅繼任都督。魯肅任都督后不久,劉備取西川成功,于是魯肅開始和關羽就荊州問題展開了斗爭。劉備大軍殺至公安,孫權也主張讓呂蒙迎敵。魯肅在關鍵時候挺身而出,與關羽談判,要求以湘水為界,歸還三郡。這就是著名的單刀會。這件事的真正英雄并非關羽,而是魯肅。在單刀會上,魯肅義正言辭,蜀方無言以對,只得割讓三郡。217年,魯肅病逝,年僅46歲,諸葛亮在成都為魯肅掛孝。孫權稱帝時感慨的說道:“昔日魯子敬就說過會有這一天,看來子敬真是有遠見呀!”
歷史上的魯肅,作戰時手不釋卷,是一代儒將。但在《三國演義》中,魯肅基本上就沒有什么功勞了,完全成了諸葛亮的陪襯,對這位文武全才來說,實在是太不公平了。可以說在《三國演義》中和歷史相差最大的人物就是魯肅了。
4.典故:
懸梁刺股:這句話的意思是只要付出時間和精力,就會有收獲。也就是說,只要下工夫,就會有收獲。
【成語解釋】比喻發奮讀書,刻苦學習。
【典 故】這個成語由兩個故事組成。“懸梁”的故事見于《太平御覽》卷三六三引《漢書》。漢朝人孫敬,字文寶,非常好學,從早到晚地讀書。有時疲倦了,想睡覺,就用一根繩子系住頭發,另一頭拴在房梁上拉直。這時候如果再打瞌睡,就會被繩子拉醒。
“刺股”的故事見于《戰國策·卷三秦一》,戰國時期,蘇秦讀書欲睡,就拿錐子扎大腿,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的事。
后人將這兩個故事合成“懸梁刺股”一句成語,用以激勵人發憤讀書學習。
主要內容是:
東漢時候,有個人名叫孫敬,是著名的政治家。開始由于知識淺薄得不到重用,連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決心認真鉆研。經常關起門,獨自一人不停地讀書。每天從早到晚讀書,常常是廢寢忘食。讀書時間長,勞累了,還不休息。時間久了,疲倦得直打瞌睡。他怕影響自己的讀書學習,就想出了一個特別的辦法。古時候,男子的頭發很長。他就找一根繩子,一頭牢牢地綁在房梁上。當他讀書疲勞時打盹了,頭一低,繩子就會牽住頭發,這樣就會把頭皮扯痛了,馬上就清醒了,再繼續讀書學習。
這就是孫敬懸梁的故事。
戰國時期,有一個人名叫蘇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輕時,由于學問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視。回家后,家人對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這對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決心,發奮讀書。他常常讀書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覺。于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準備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來,再堅持讀書。
這就是蘇秦“刺股”的故事。
囊螢映雪:原是車胤(chēyìn) 用口袋裝螢火蟲來照書本,孫康利用雪的反光勤奮苦學的故事。后用“囊螢映雪”比喻家境貧苦,刻苦讀書。
【釋 義】 映雪:利用雪的反光;囊螢:抱著的螢火蟲
【出 處】 “囊螢”出自《晉書·車胤(yìn)傳》:“車胤恭勤不倦,博學多通,家貧不常得油,夏月則練囊盛數十螢火以照書,以夜繼日焉。”,“映雪”則出自《孫氏世錄》:“孫康家貧,常映雪讀書。
【典 故】:“囊螢映雪”這則成語的囊螢是晉代車胤家貧,沒錢買燈油,而又想晚上讀書,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螢火蟲來當燈讀書;映雪是晉代孫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書。
晉代時,車胤從小好學不倦,但因家境貧困,父親無法為他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為了維持溫飽,沒有多余的錢買燈油供他晚上讀書。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這個時間背誦詩文。
夏天的一個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見許多螢火蟲在低空中飛舞。一閃一閃的光點,在黑暗中顯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許多螢火蟲集中在一起,不就成為一盞燈了嗎;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絹口袋,隨即抓了幾十只螢火蟲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來。雖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強用來看書了。從此,只要有螢火蟲,他就去抓一把來當作燈用。由于他勤學苦練,后來終于做了職位很高的官。
同朝代的孫康情況也是如此。由于沒錢買燈油,晚上不能看書,只能早早睡覺。他覺得讓時間這樣白白跑掉,非常可惜。
一天半夜,他從睡夢中醒來,把頭側向窗戶時,發現窗縫里透進一絲光亮。原來,那是大雪映出來的,可以利用它來看書。于是他倦意頓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書籍,來到屋外。寬闊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孫康不顧寒冷,立即看起書來,手腳凍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時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過這個好機會,孜孜不倦地讀書。這種苦學的精神,促使他的學識突飛猛進,成為飽學之士。后來,他當了一個大官。
【《孫權勸學》學案】相關文章:
《孫權勸學》導學案及答案06-22
孫權勸學原文06-25
《孫權勸學》說課稿06-29
《孫權勸學》的教案08-30
孫權勸學反思11-18
孫權勸學教案08-03
《孫權勸學》教案06-11
孫權勸學的啟示01-08
《孫權勸學》的道理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