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時間:2024-03-24 19:25:22 賽賽 沁園春 我要投稿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精選11篇)

  實錄就是按照真實情況,把實際情況記錄或錄制下來。也是編年體的一種,一般以皇帝的謚號或廟號為書名,也有以王朝命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精選11篇)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1

  一、請一位同學上臺講故事。

  一個女生上臺講前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的一個故事。有一天,蘇氏在校園散步,發現了一個小女孩摘了花房里的一朵玫瑰。如果被一個教師發現,可能會大聲斥責:你是哪個班的,為什么要做小偷。但是蘇氏并沒有這樣做,他輕輕地問女孩子,你摘這朵玫瑰花送給誰。小女孩說奶奶病得很重,她想摘花給奶奶看,告訴奶奶她沒有說謊,學校里有很大的玫瑰花。蘇氏在花房里摘了兩朵花,一朵送給小女孩,獎勵她懂事,一朵讓小女孩送給她的媽媽,獎勵她培養了一個好孩子。這可能就是李老師說的“讓別人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李老師簡單地講了一下蘇氏和他的學校。蘇氏在學校門口的校訓是“要愛你的媽媽”。希望我的同學向李老師一樣,也會尊敬蘇氏。她曾經給女兒寫了一組信,我們以后要讀的。

  二、解決遺留問題。

  先拿出一張紙,默寫《沁園春長沙》,寫上姓名,一會兒要交上來。(學生默寫)凡是我看不清楚的字,就算你寫錯了,所以要注意書寫。把名字寫上,后面要登記成績。某某同學,李老師不點名了,不要再交頭接耳了。你知道李老師在說你。

  寫上名字撕下來。現在一定要一切行動聽指揮,聽李老師的安排。臨近的兩個同學互相交換。好了,我現在宣布扣分標準。寫錯寫掉一個字扣一分。不算標點。有學生交換錯了,(批評,你們這一塊紀律不好,李老師提出批評)一會兒我根據多數同學的進度就要收上來了。(看一個同學在批分數,一百分啊,了不起。要把批改人的姓名寫上)要寫:閱卷人:xx。而且,要把分數標上。(有學生在下面議論)有問題跟我說。

  還沒有批改完的同學舉手。(一部分同學舉手)看自己的,不要看別人的。我馬上就要收了。現在,個別同學沒改完的,繼續改。叫兩個同學收兩邊。其他同學聽李老師講。

  (下面有議論聲,李老師在等)抓緊時間。還有個別同學沒交上來,一會兒給我。

  在閱卷中批一百分的舉手。(舉手的寥寥無幾)同學們能不能就李老師的突然襲擊談一談感受。

  請一位同學談李老師為什么突然襲擊。

  一個同學起來回答,說得很好,李老師上前握手。

  在閱卷過程中,發現有零分請舉手。大家笑。

  李老師今天的目的不在于看你們寫對了沒有。高中學習與初中學習的區別在于要靠自覺。我今天聽初中老師的課,他把生難字詞寫在黑板上,但高中不需要這樣,我希望今天這個小小的測試會成為大家的一個教訓。本來我今天還有一個小小的事情要做,就是你們的隨筆,上面錯字很多。這些東西很重要。

  順便我強調幾點,語文學習的常規。我說得那樣清楚,有的同學還問一個字扣多少,有同學還要問,我說不要說話,有的同學還在說話。我今天第一次批評,心里很不舒服。

  第一,課前要自己預習。老師講了一些要求,該記的自己要記。現在只有一個人要記。(同學們拿起筆來)預習哪些?生難字詞自己解決。課文自己朗讀。注釋要看。

  第二、課堂上的筆記。李老師很少板書。課堂筆記不是抄板書,師生發言有什么地方值得記都要記。如果一節課下來,看你的書可以得衛生紅旗,我不會表揚你的。(大家笑)有同學問,錯了要不要記?當然,也可以啊,可以批駁。當然,必須是有價值的。還有一個我要宣布一下,懷著沉重的心情。不要說話。

  第三、課后。李老師的練習比較少。優化練習自己選來做。你看優化練習哪些是難點,自己可以做。到時候我把老師用書教給同學,可以自己對照。假如有同學說我不必看,我都掌握了,當然你可以不做。另外,關于隨筆,我順便說一說。上次交上來的本子參差不齊,你們能不能統一一下。都用作文本。學生否定,說我們都用筆記本,李老師同意了,但強調要寫得整齊。周記是對本周情況的總結。最后,我要強調的是,以后你們的作文本一定要嚴格地寫在作文本上。我怕有的同學寫在作業本上。

  現在,你們翻開,背誦一下,能背的背,不能背的看一看。(學生齊背)

  我還聽見一個同學在說,糞土當年萬戶侯。(戶字讀得有問題,李老師高聲表演這個同學的讀法),同學們今天沒有昨天讀得好。起立,每一個同學都是青年毛澤東。(學生起立讀)

  比剛才有進步,請坐。學生自發為自己鼓掌。

  完全能夠背下來的同學舉手。(xx同學舉手,剛才你是看著書讀的,為什么還要舉手?要渲染氣氛嗎?同學不好意思,起來解釋說,他為了讀好才看書的)

  能不能請一位同學站起來說,你為什么能夠很快地背下來。

  第一個同學:以前我背過《沁園春雪》,這一首結構上大體相似。另外,有規律。(李老師插話:大家注意,楊曉梅同學要講規律了,這就值得記嘛)剛開始。然后他視野有一個順序,先寫什么,后寫什么,然后發表自己的感慨,然后回憶同學少年,書生意氣,都是渲染自己的氣概。(李老師:楊曉梅熟悉結構)

  問:你為什么不把上下片背倒了?

  剛才楊曉梅的發言同學們可以記的。他的上片主要是寫景,下片是抒情。由景產生了情,所以不能顛倒。在背的時候,先是毛澤東自己站在江邊。

  問:毛澤東站在什么地方?

  橘子洲頭

  問,那他完全可以說:橘子洲頭,獨立寒秋,湘江北去。

  一個同學說:你必須先烘托氣氛。

  李老師:打斷一下,正因為要烘托氣氛,才要把橘子洲頭放在前面嘛。你又錯了。你看他沒有把我說服吧。

  問,高健起來說,低健也行。

  高健:我覺得獨字表現出毛澤東的與眾不同。然后獨就可以引出下面他自己的感慨。(李:一開始就有一個獨立的.形象,這個獨立包括人格的獨立。)

  有沒有補充的?先聲奪人,形象。還有沒有?

  問:看一直統領到什么地方?

  遠近上下

  問:哪一句作結?萬類霜天競自由。在這個基礎上才發表感嘆。

  好,后一句,我要說一下。: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答案上有兩種說法,我宣布一下,大家可以討論。一種是我們在河中心擊水,浪阻止了飛舟。一句說法把他顛倒過來,講成在浪遏飛舟的時候,我們在江中游泳。就是說這個浪不是游泳的結果。

  哪一個要好一些?

  同學說第一種。李老師沒有定論,讓下去討論。

  采桑子重陽。

  大家齊讀一下。(學生讀)

  這首詞有沒有同學背過?

  你們在讀的時候有什么感覺,感悟?還有五分鐘,我們可以交流一下?或者你最喜歡哪一句,可以說一下。

  無人應答。

  你們再讀一遍,自己讀。(學生小聲讀)

  有什么感覺?交流一下。是不是沒讀懂?

  問:人生易老天難老,天指什么?

  學生一:我覺得可以是指心中的志向。

  反問:那是……

  天是指什么?時間,自然嘛。

  人,幾十年匆匆一過,而自然本身不會老。這句話有一種緊迫感,李老師在樂山工作過九年,每次看到大佛都有感慨,它不知在那兒坐了多少年!人在這種情況下有兩種感慨。比如傷感。而在偉人看來,有緊迫感,需要不斷地進取。

  今又重陽。不一樣了。打勝仗了。

  一年一度秋風勁,強勁。

  甚至比春光要好。

  這都是表現一種樂觀,豪邁。我跟同學們講過,寫這首詞的時候他正處在低潮,心情不好。

  學生齊讀。(鈴響)

  李老師再讀一遍,作為這節課的結束。

  李老師讀,學生鼓掌。

  李老師:我最后還有一個問題。注釋里說,這首詞的上下闋原來是顛倒的,那么為什么要改為這個樣子?說實話,這個問題李老師也沒有想透,就把他作為問題留給大家解決。

  鐵皮鼓曰:杜詩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這句詩用來評價李老師的課堂是再貼切不過了!

  這是一節家常課,甚至只是處理了一些遺留問題,但坐在教室里,我的注意力一直高度集中,被李老師所吸引,有如坐春風之感。

  這節課至少給我以下幾點啟示:

  一、老師要敏感,要有一種意識,能夠隨時隨地進行自然而然的教育。李老師從走進教育的那一刻就開始了教育活動。私立學校學生的行為習慣有時候不太好,李老師一上來,看到這些現象就幽默地批評這些同學“眉來眼去”,做自己“發明”的保健操,學生當中起了笑聲。這種批評,既達到了目的,又不生硬,被批評的學生也感到不好意思,習慣立即得到了糾正。在教學過程中,對有些同學偶爾的交頭結耳也沒有放過,(其實在我們聽課的老師看來,課堂氣氛很好,偶爾有些同學小聲議論一下是很正常的,我們很容易遷就放過的)而且整個教育過程顯得很自然,水到渠成。

  二、學習語文要隨時培養學生的習慣。我也聽了不少公開課,發現許多講課老師喜歡煽動學生,達到一種控制學生的效果。但李老師的課堂更為務實,更注重實效。自始至終,他一直在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突擊默寫,我沒有料到這里竟然也能夠做出一篇大文章,滲透許多語文習慣的教育,比如高中學習與初中學習的區別,要有自覺學習的意識,要認真寫字,減少錯別字等等。然后非常自然地引出語文學習應該有的習慣。而且我特別注意到,李老師在后面立刻就對這些習慣進行了強化,比如提醒怎么樣情況要記筆記。

  三、在李老師的課堂上,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老師的作用只是協助引領。比如怎樣背得快,就請同學自己談看法,他做補充,這樣慢慢地學生就形成了一種意識。在很多對話中都一直循循善誘,并不像有些老師(比如我)在學生發生思維障礙的時候急不可待地拋出正確答案。遇到一些有爭議的問題就先交給學生去解決,個別問題坦率地承認老師也沒有弄清楚。

  四、李老師對練習的處理對我很有啟發。我們往往容易把自己和學生一塊兒拋到題海里去。如果把那些默寫收上來老師自己批閱,要消耗掉不少時間,李老師這樣處理非常好,值得借鑒,而且對學生也有好處,在批閱其他人試卷的時候自己又復習的一遍。那優化設計里面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完全交給學生自己去選擇,非常信任學生。我在課前和李老師聊天的過程中聽他講,如果一定要有單元練考,(李老師不贊成)可以考慮題目從優化設計里選。這樣認真讀了這些題的同學就會得到比較好的分數。李老師還說,考試的目的不是為了把學生考倒。這話我記憶深刻。

  一個突出的印象,學生注意力很集中,思維活躍,整節課都在不斷地思索討論。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2

  一、導入課文

  上課前我先作個調查:喜歡讀小說的請舉手……多得很;喜歡讀詩歌的請舉手……少得可憐。很多同學不喜歡讀詩歌,其實詩歌是最古老的文學樣式,也是很高雅的文學樣式,有“文學之母”“語言的鉆石”之美稱。美學家朱光潛先生說“要養成純正的文學趣味,最好是從讀詩入手,能欣賞詩,自然能欣賞小說、戲劇及其他種類的文學。”希望同學今后能多讀一點詩歌,培養自己的“純正的文學趣味”。特別是古典詩詞,更是我們民族文化的瑰寶,很耐咀嚼。

  毛主席是一位古典詩詞的愛好者,他的一生,不僅是在臨窗伏案時,就是在戎馬倥傯之間也不斷地默誦吟詠,寫詩填詞。許多長篇敘事詩泱泱大國的文化甘露,浸潤、哺育了毛爺爺這位詩風雄奇的偉大詩人。著名詩人臧克家說“毛爺爺詩詞是偉大的篇章”

  二、整體感知

  師:同學們是喜歡老師范讀,還是自己齊讀一遍?

  生:老師范讀。(老師讀)

  三、明確學習目標

  師:這首詞我們重在“誦 讀、領會、品味、鑒賞”(板書)

  四、學習全詞

  師:這首詞寫于1925年,當時毛爺爺32歲,正是風華正茂的年代。下面請一位同學讀注(1)——這是這首詞的背景。開頭三句……詩歌的語言跳躍性很大,語序往往倒裝,而且有些成分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詩意串合起來。哪個同學按調整好正常語序,把三句有大意說一下?

  生:在深秋時節,毛爺爺獨立于橘子洲頭,看著湘江小滾滾北。

  師:“獨立”能否改為“站立”、“直立”?

  生:不行。“獨立”不僅表明一個人,而且顯示了詩人砥柱中流的氣慨。

  師:對,聯系當時的背景,軍閥趙恒惕正在通緝毛爺爺。詩人身處險境卻能“獨立寒秋”,坦蕩從容。唐朝柳宗元有一首《江雪》的絕句,誰還記得?

  生:“千山……,萬……,孤……,獨……。”

  師:背得很好。這是柳宗元政治改革失敗逅被貶永州,身處逆境寫的一首詩,表達了詩人與惡勢力決不妥協的心志。柳宗元是“獨釣寒江”,毛爺爺是獨立寒秋,境相似,但封建士大夫與革命家的胸懷是不可同日而語的。一個“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生:萬類霜天競自由。

  師:對,一共七句,這在古詩詞中叫“一字領起”,俗稱“領字”一般上下闕各一個。初中階段學過的《沁園春雪》上闋的領字是哪個?

  生:望。

  師:對。也是控制七句直到“欲與天公試比高”。這里詩人都看到哪些秋景?我請一位朗誦水平高的同學來讀一下。

  (生1讀“看萬山紅遍……萬類霜天競自由”7句)

  師:哪位同學能讀得更好一些?

  (生2再讀)

  師:個別地方處理得還不夠理想。“看”是領字,要稍頓,以下幾句要讀得抑揚頓挫,充滿興奮喜悅之情,最后一句“萬類霜天競自由”是哲理概括,要有徹悟、慨嘆之情(師范讀此7句)。現在大家再齊讀一下這7句(生齊讀)。這幾句視角變化和寫景順序極有特色。前兩句“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詩人是怎樣看的?

  生:放眼望去。

  師:對,是“遠眺”,你能摹仿一下嗎?(生摹仿)這寫得是“遠景”。接下來兩句“漫江碧透,百舸爭流”,詩人的視線又怎樣?

  生:收回來。

  師:這是“近視”,你再摹仿一下。(生摹仿)這寫的是“近景”。“鷹擊長空”怎樣看?寫的什么景?

  生:“仰視”,寫的是“高景”。(生摹仿)

  師:“魚翔淺底”怎樣看?寫的什么景?

  生:“俯察”,寫的是“低景”。(生摹仿)

  師:真是“遠近高低各不同”啊!現在請同學們設身處地,體會詩人獨立橘子洲頭,飽覽大好秋色時的情景,把觀賞這些秋景時的神情、動作連起來表演一下。咱們班誰的表演能力最強?(生上臺演示)毛主席的“手”該怎樣放?是倒背好,還是插腰好?

  生:插腰。

  師:“視角 “的轉換是快點好,還是慢點好?

  生:慢點好。

  師:對。是興味盎然地品味觀賞,而不是急匆匆地走馬觀花。你剛才視角轉換得就太快了點。現在我讀著這幾句,你再來表演一遍好嗎?(生演示)神態自然、從容多了,頗有點偉人的氣度。現在同學們展開想象,最好是閉目冥想,把詩人所描繪的秋景由文字變成形象的畫面,在“大腦熒屏”上放映出來。雨果說:“想象是人類思維中最美麗的花朵。”黑格爾說:“想象是最杰出的藝術本領。”想象力是創造的核心與前提,世界各國都把培養學生的想象力作為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近幾年的高考作文特別是1999年的高考作文,更是突出考察學生的想象力。現在看誰的腦海中綻開的想象的花朵最美麗,誰具備這種最杰出的藝術本領。可分四步:第一步“勾勒形態”,將群山、層林、江水、船只、雄鷹、游魚……的輪廓勾勒出來;第二步“染上色彩”,把黑白熒屏變為彩色熒屏,火紅的楓林、藍天碧水……看誰的腦海里的色彩更鮮艷,更豐富,更美麗;第三步“使畫面動起來”,秋風送爽,吹動滿山的楓葉,像熊熊燃燒的烈火,江水緩緩流淌,大小各式的船只爭相競發,雄鷹在藍天翱翔,游魚在清澈的水底自由輕快地嬉戲;第四步,“讓畫面更細致、逼真”,在腦海中來幾個特寫鏡頭,譬如船只耀眼的白帆,游魚的細鱗,水底的沙石……同學在自己的“大腦熒屏”上看到了這一切了嗎?嗅到秋的氣息了嗎?

  生:看到了,感覺到了,嗅到了。

  師:好。在這幾句中,哪幾個動詞用得好?

  生:染、擊、翔。

  師:“染”為什么好

  生:用了擬人手法。

  師:對。其實古人早就用過“染”這個詞,王實甫的《西廂記》中就有“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的名句,這漫山遍野像火一樣的楓林,很容易使用權人聯想起什么?

  生:讓人聯想起星火燎原的革命火炬。

  師:是的。革命形勢蓬勃發展,“萬山紅遍”,大有燎原之勢。“擊”改“飛”可以嗎?

  生:不好。“擊”能顯示出雄鷹展翅奮飛、搏擊天空的強勁有力,“飛”太一般了。

  師:說得好,這位同學的語言感悟力較強。“翔”改為“游”好像更準確一些,魚兒怎能像鳥兒一樣飛翔呢?

  生:“翔”寫出了魚兒在清澈見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動得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

  師:說得好。“淺底”并非真的水淺,而是清澈見底,顯得水淺。你想,藍天倒映在碧水中,看上去魚兒像在天空中游動,在天空 中游動不是很像飛翔嗎?古人就有“秋水共長天一色”的名句。你們看,毛爺爺用詞是多么精妙,多么生動傳神。據他身邊的工作人員回憶:“毛主席寫作時,常在屋里踱來踱去,時而凝眉沉思,時而昂首吟哦,時而坐下來寫幾句,又搖搖頭,把紙揉成一團……次日清晨,工作人員發現紙簍里已裝滿了大半。”毛主席這種苦心孤詣、語不驚人死不休的鑄煉語言的精神,值不值得我們學習?

  生:值得學習。

  師:最后一句“萬類霜天競自由”——由眼前景物一下擴展到世間萬物,并作了哲理性升華。既然世間萬物都在秋光中爭著過自由自在的生活,在斗爭中獲得生存自由,那么作為萬物之靈的人類,特別是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不是更應該“競”自由嗎?這實際上是對被壓迫人民的一種什么?

  生:號召和呼喚。

  師:對,如同說:饑寒交迫的奴隸要起來為生存的自由而斗爭。同學們看,毛爺爺筆下的秋景,給人的總體感覺是什么?

  生:絢麗多彩,生機盎然。

  師:是的,絢麗蓬勃,充滿生機(板書)。古人寫秋多怨秋、悲秋,把秋寫得蕭殺悲涼,清冷慘淡,什么“自古逢秋悲寂寥”“萬里悲秋常做客”“秋風秋雨愁煞人”等等。我們高一學過的郁達夫的《故都的秋》也是寫秋的什么特征?

  生:清靜悲涼。

  師:是的。那么毛爺爺筆下的'秋為何如此絢爛多彩、充滿生機呢?為何如此與眾不同呢?(生沉思)。這與一個人的什么有關?

  生:與氣度、胸襟、性格、身份有關。

  師:毛爺爺最與眾不同的是什么?他是一介普通書生嗎?

  生:不是。他是叱咤風云的一代偉人,胸懷大志的杰出的政治家。

  師:是的,他有經天緯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志,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范,奮發向上的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筆文人,所以他的詩詞也不同凡響,充滿豪華情壯志。古人云:“詩的品評地意境的高下,而說明書境的高下又決定于人的品格的高下。”最后詩人筆鋒一轉,出人意料地提出一個巨大而嚴肅的社會問題——“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詩人面對廣闊的宇宙思緒萬端,深沉地思索,禁不住向蒼茫大地發問:誰來主 你的榮衰沉浮?“主沉浮”是什么意思?

  生:主 國家的命運,掌握民族的前途。

  師:這是全詩的“詩眼”。這樣上闕通過“寫景提出”“誰主沉浮”(板書)的問題。下面齊讀一遍上闕。

  師:上闕提出“誰主沉浮”下闕是怎樣回答的呢?“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百侶”與上文的哪個詞呼應?

  生:獨立

  師:對,“橘子洲”是青年毛爺爺與同學戰友(……)常來瀏覽的舊地,風物景觀非常熟悉。舊地重游,回憶往昔那不尋常歲月值得回憶的太多了。同學們初中階段學過《沁園春雪》,詞牌相同——字數、句數也應相同。哪位同學能參照《長沙》的下闕格式,把《雪》的下闕背誦一下?(生背)《雪》下闕的領字是哪一個?

  生:惜

  師:對,它領起七句,到“只識彎弓射大雕”。據此推斷這首詞下闕的領字是哪個?

  生:恰

  師:對。一直“領”到哪里?

  生:糞土當年萬戶侯

  師:也是七句,請一同學讀這七句。(生讀)

  師“恰”應稍頓一下,突出其領字作用。以下幾句要讀得激昂慷慨,充滿自信,語速稍快。(師范讀)(生齊讀) “恰”——正值,同學們正值青春年華,風采才華旺盛勃發,革命青年們意氣風發,正強勁有力,他們指點江山。江山指什么?

  生:國家大事

  師:指點就是評點、關心;并且寫出激勵昂揚的文字,宣傳真理,蔑視權貴,把大軍閥、大官僚視若糞土。這幾句是回憶往事來抒情(板書)用以“回答”(板書)“誰主沉浮”。可能有同學問:為什么這幾句就能回答“誰主沉浮”呢?誰能解釋?

  生:這些青年有能力、有才華主宰國家命運。

  師:有道理。方才同學們背誦的《雪》時的“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都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所謂馬上打天下的人物,不什么詩人用一個“惜”字將他們全部否定了呢?

  生:因為他們“略輸文采,稍遜風騷。”

  師:武功尚可,文治才華就差多了;成吉思汗更是“只識彎弓射大雕”的一個武夫,更不值一提,更談不上風采。“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這些人物都過去了,要數真正的能主沉浮的風流人物,還要看現在。“風流人物”指什么人?

  生:能文能武的杰出人物、英雄豪杰。

  師:是的。那么現在的這首詩所列舉的包括詩人在內的革命青年,都是些什么人物?

  生“風華正茂,書生意氣——的才華,有能力,能文能武的風流人物。

  師:對,這樣人不主沉浮,誰主沉浮?天不降大任于斯人,更與何人?所以說下闕通過抒情,巧妙地回答了“誰主沉浮”這一重大問題。可能有同學又要問:下闕為什么不直截了當地回答呢?如說“知識青年擔當重任,仁人志士主宰沉浮”這樣不是更明白易懂嗎?(笑問)我這兩句詩比毛爺爺的詩怎樣?

  生:詩味不濃,像口號不像詩。

  師:“稍遜風騷”是嗎?詩歌宜形象,忌抽象。這也是一切藝術的共性,毛爺爺曾說過“詩要用形象思維,不能象散文那樣直說。”我這兩句詩就太白、太直。所以不像詩。最后三句“曾記否,到中注擊水,浪遏飛舟?”多么大的氣魄,這么大的氣魄當然能主沉浮。毛爺爺青年時代就有“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鴻浩大志,革命氣慨何其大!下闕抒發的感情是“慷慨激昂”(板書)

  師:我們齊讀一下全詩,要感情充沛,氣勢高昂。(生齊讀)(若時間多,可分角色朗讀:(領):起句,(男):萬……層……(女):漫……,百……(男)鷹……魚……(合)萬……(領)悵……[下闕同]

  背誦全詩。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3

  一、導入新課

  1、毛澤東,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同時還是一位浪漫主義詩人。"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二十世紀的中國又出現了一位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詞人——毛澤東。他用古典詩詞形式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現在,就讓我們充滿激情地追尋著偉人的閃光足跡,走進偉人的崇高心靈。(板書課題)

  2、簡介詞的知識:詞,又稱長短句。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后來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詞有詞牌,又稱詞調。詞牌,是詞的格式的名稱。不同的詞牌,其段數、句數、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聲律,都有不同的規定。因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叫“填詞”,即按照詞牌的格式把詞填進去。今天學習的課文“沁園春”是詞牌名,“長沙”是題目。沁園春:相傳東漢明帝女兒沁水公主園,后來被外威竇憲仗勢奪取,有人作詩詠其事,此詞牌由此而得名。

  二、誦讀鑒賞

  1、誦讀欣賞

  ①結合欣賞毛澤東手書《沁園春長沙》,聽朗讀錄音。

  ②學生結合注釋自由朗讀,抓住關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誦讀提示:上片"看"字、下片"恰"字都是領字,兩字后要稍停頓,突出領字作用。"看"字所領7句要讀得抑揚頓挫,充滿興奮喜悅之情,"萬類霜天競自由"要讀出徹悟、慨嘆之情。"恰"字所領7句要讀得激昂慷慨,充滿自信,語速稍快。

  抓住極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如"萬""遍""漫""爭""擊""翔"字,體會其作用,抓住點明人物、時間、和地點的'詞語,如"獨""立""洲",把握"看"和"憶"等起貫穿全詞作用的詞語,展開聯想與想象,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領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力求背誦全篇。

  2、整體感知

  思考:這首詞描述了幾幅畫面?可以根據內容給各幅畫加個小標題嗎?

  討論、明確:描述了四幅畫面:獨立寒秋圖、湘江秋景圖、崢嶸歲月圖、中流擊水圖。

  3、鑒賞評價

  理清了思路,初步感受了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后,我們還要深入體會,具體把握情感特征。

  ①聯想設疑,制造懸念:

  前3句的正常語序為——寒秋,(詩人)獨立(于)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詩歌語言常用變序,這里將“獨立”置前,增強了表現力。它用一個“特寫”鏡頭把人物從景中推出,凸現出抒情主人公卓然而立的形象,更激發讀者生發種種想象與聯想:孤獨的詩人最見個性。李白“獨坐敬亭山”閑適,柳宗元“獨釣寒江雪”隱逸,晏殊“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超脫,那么詩人“獨立”橘子洲頭,又要表達怎樣的情思呢?

  在“寒秋”的氛圍中,聯系“長沙”、“湘江”,我們會想見屈原“哀秋冬之緒風”,宋玉“悲哉秋之為氣”,杜甫“萬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杜審言“獨憐京國人南竄,不似湘江水北流”。湘江北去,詩人南下——廣州接辦農民運動講習所,是不是也要抒悲秋之情呢?

  ②了解抒情方式,體會深情

  要深入體會抒情主人公的情感特征,我們有必要了解詩詞的抒情方式常識。(參見練習三提示:抒情詩詞有的直抒激情,有的通過寫景、狀物、記事、寫人來抒發感情。)就《長沙》的內容而言,有借景抒情,有直抒胸臆,有懷人憶事抒情。那么課文中哪些句子是借景抒情、哪些地方是直抒胸臆、哪些地方是懷人憶事抒情?

  明確:上闋“看”統領的7句是借景抒情,“悵”、“問”是觸景生情,直抒胸臆;下闋的“攜”、“憶”、“記”表明是懷人憶事抒情。

  “看”統領的借景抒情寫到哪些景物?

  明確:山、林、江、舸、鷹、魚:萬類。

  體會到怎樣的意境?

  討論提示:紅葉、綠水、鳥飛魚躍,這些景物單獨看上去也很平常,我們可以聯想到一些詩文名句:

  霜葉紅于二月花(杜牧《山行》)

  水皆縹碧,千丈見底。(吳均《與朱元思書》)

  海闊憑魚躍,天空任鳥飛。(從唐僧玄覽詩中化出的名句,見初中課文《鳥飛魚躍的聯想》)但詩人眼中之景,意象密集,組合有序,或遠或近,或高或低,有分有總。并從數量(萬、百)、范圍(遍、漫),色彩濃度(盡染、碧透),運動力度(爭、擊、競)等方面突出景物特征。如果讓你用一個四字短語來概括毛澤東眼中的秋景的特點,應該怎么說呢?(色彩斑斕、生機勃勃、美不勝收)

  明確:呈現在我們面前的是一個自由開放的空間,是一幅色彩瑰麗的圖畫,晚秋靜穆的偉大中律動著勃勃的生機,掃盡千古悲秋之氣。

  從這壯闊的深秋意境中,我們感受到詩人怎樣的情感態度呢?

  提示:假如是一個消極悲觀的詩人,面對同樣的景物,可能是這樣的感嘆:

  山如人意懶,石似我心空;

  水流無情,逝者如斯;

  黃葉飄零,生命終結;

  蒼鷹孤獨地盤旋,小魚無力地漂游;

  不是萬類競自由,而是樹倒猢猻散,飛鳥各投林。

  明確:對比中,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在對大自然中萬類生物的激情關注中融入了自己對人生的積極追求,對家國命運的由衷關懷。(板書:詩人、關懷天下)

  朗讀提示:要想象畫面,進入意境,讀出關注熱愛的積極情感。(板書:讀出關注)

  討論:“攜”、“侶”“同學”表明人物關系親密團結。

  “崢嶸”、“稠”表明時代特點,艱難時世反襯人物的奮發有為。

  “恰”引起的鋪敘表明人物的氣質稟賦、精神狀態和戰斗行動。

  “糞土”形象不美,表現對軍閥官僚的蔑視恰到好處。

  “中流擊水”寫盡豪情壯志,意味深長,令人聯想到“中流砥柱”。

  從詩人對往事的追憶中,我們聯想到怎樣的形象呢?

  提示:想其人憶其事,我們看到的既非古代書生“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圣賢書”,也非當代某些青年“我拿青春賭明天”。倒令我們想起顧憲成“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的情懷,更令我們想到魯迅先生“我以我血薦軒轅”的誓言,周恩來“面壁十年圖破壁”、“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崇高理想。

  明確:憶的是“同學”、“書生”,站在我們面前的分明是一群敢于向舊世界宣戰的斗士(板書)。

  朗讀提示:要讀出情志(板書)。

  三、整合小結

  綜觀全詞,造像寫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游人;借景抒情,我們看到的是一個詩人;深沉發問,我們看到的是一個哲人;懷人憶事,我們看到的是一群斗士。

  鑒賞方法:誦讀入境,抓關鍵詞句理清思路,整體把握形象;了解抒情方式,體會情感特征。

  依據朗讀提示,朗讀全詞,讀出感情。

  四、賞讀結束

  放投影片毛澤東詩詞手跡,聽配樂朗誦帶。

  請朗誦水平好的同學朗讀全詞,要求讀出感情

  五、練習

  1、全詩的"詩眼"是什么?

  明確: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

  2、煉字煉意(體會下列詞句中加點字的好處。)

  ①、獨立寒秋

  "獨立",不僅表明是一個人,而且顯示了詩人砥柱中流的氣概。

  ②、層林盡染

  "染"字用擬人手法,寫出秋色之深。

  ③、鷹擊長空

  "擊"字顯示出雄鷹展翅奮發,搏擊大氣的強勁有力。

  ④、魚翔淺底

  "翔"字寫出魚兒在清澈見底、水天相映的水中游動得自由輕快,像在天空中飛翔一樣。

  ⑤、萬類霜天競自由

  3、背誦這首詞。體味詞中的思想感情、精妙詞句和開闊意境。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4

  一、導入新課

  毛澤東同志是中國共產黨、中國人民解放軍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者。在近幾年的時間里,舉國上下又掀起了學習研究毛澤東思想、詩詞、理論著作的一股高潮。毛澤東不僅是一個偉大的革命家,而且他的詩詞也是我們文學寶庫中的一樹奇葩。毛澤東可以說是獨領風騷的一代偉大詩人。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毛澤東的一首詞《沁園春長沙》。

  學習一首詞或者一首詩,鑒賞一首詩或者一首詞,也就是要走進詩人的心靈世界。去體會一首詩表達了怎么樣的思想感情。也就是古人所說的“詩言志”。那么,毛澤東的這首詞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抒發了怎么樣的一種志?他是用怎樣的藝術形式抒發的呢?下面我們一起來品味、來鑒賞、來領略。

  詩歌的鑒賞方法很多,有一種重要的方式就是誦讀的方式。詩歌是最講究節奏、韻律的,可以說它是最具有音樂性的一種文學作品。其實,在古代的很多詩,包括詩經、漢樂府,包括唐詩宋詞,都是有樂譜可以演唱的。只有把它誦讀出來,通過有聲的語言才能更好的品味詩歌的藝術技巧和韻味。

  二、聽誦讀錄音,感受它的藝術韻味

  三、同學們自己誦讀一遍,注意課下注釋,找出不懂的地方

  四、我們一起來鑒賞這首詞

  1.首先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題目

  《沁園春長沙》毛澤東1925年作。從題目中同學們看到了什么?讀出來那些信息?首先看“沁園春”,沁園春是詞牌名(這首詞是由東漢沁水公主的園林而得名),整首詞114個字。初中學過毛澤東的《沁園春雪》也是一首大氣磅礴的詞。那么,題目叫長沙,為什么叫長沙?長沙是毛澤東的家鄉,毛澤東就是湖南長沙湘潭縣人。此外,長沙還是毛澤東早年學習和生活的地方,他1913年——1918年就讀于湖南長沙的第一師范,后來又在湖南成立了共產主義小組,毛澤東同志就是以湖南共產主義小組代表的身份參加了1921年的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從此,毛澤東就開始成為了中國革命的領袖之一。他和他的同學們在長沙開展過多項革命活動,因此這首詞以長沙為名。

  這首詞寫在1925年。中國第一次國內大革命爆發國共合作打到北洋軍閥的革命戰爭1924—1927。這時候的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運動正在蓬勃發展,同時敵我斗爭的形勢也更加的激烈。這是從題目中我們得到的啟示。

  2.下面我們看詞的前三句

  前三句交代了人物、時間(深秋)、地點、特定環境。作者在前三句描繪了一個怎么樣的場景?站在橘子洲的洲頭,視野非常開闊。為詩詞創設了廣闊的背景,讀的'時候應該是深沉、沉穩,讀出一個偉人在橘子洲的洲頭卓然而立的場景。

  3.下面是著重描寫詩人站在橘子洲頭所看到的景色。有一個字統領下面各句的字,是哪個字呢?“看”字一直管到“萬類霜天競自由”,這7句描繪了一個怎樣的景色?這種景色有一種怎樣的特點?

  描繪了壯闊的秋景圖。有動態的也有靜態的。層次感,從遠景到近景。大自然的萬物非常富有生機。一般描寫秋天的景色是黃色,但毛澤東描寫的秋景圖是大紅大綠,漫江碧透,充滿了生機和活力。這是一幅壯闊的秋景圖,有上有下,有遠有近,有動有靜。讀這樣的詩句的時候應該是抑揚頓挫,讀出層次感來,速度比剛才快,有明顯的節奏感,語調激昂。“看”讀的聲音長一點,要有力度一些。

  “萬類霜天競自由”既是對前面的概括,你還能從中讀出什么呢?這僅僅是景物的描寫嗎?你從中還能讀出什么呢?從景物的描寫上升到一個哲理的高度,在大自然中的萬物都在尋找著自己的發展空間,都在競相表現著自己。看到這樣的景色,毛澤東觸景生情,往下看。

  4.“寥廓”指廣闊的宇宙。“悵”在古人那里經常表現一種惆悵、失意、傷感,但毛澤東在這里賦予了它新的意義,這里的“悵”表現了一種感慨,一種面對大自然的一種深沉的思考。面對大自然,他發出了“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的慨嘆。怎么來理解這兩句詩?面對大自然,誰掌握著大自然萬物的盛衰枯榮?在這里,毛澤東有著更深層次的思考。面對軍閥混戰,誰來主宰國家的命運,人民的前途?在這里,毛澤東已經從面對大自然的感慨,向更深的層次發出了這樣一種詢問。回答了沒有呢?其實在下片做出了回答。讀起來要寓意深邃,語氣堅定。

  思考:在上片哪些字用的非常好,給你的印象非常的深刻,大家來說一說。

  “立”表現了偉人獨有的氣魄、氣質

  “擊”有力度,寫出鷹的雄姿,一般用“飛“

  “翔”表現鳥在天空飛翔,這里表現鳥動作敏捷、歡樂,自由自在。

  “擊”和“翔”與“競”交相輝映,表現了詩人深厚的文學功底。

  5.下片的前兩句,“攜來百侶曾游,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攜來百侶曾游”和“獨立寒秋”形成呼應和對比。今日站在湘江邊,回憶起曾和那么多的同學在這里暢游,參加革命活動。那么今天獨自一個人來到湘江邊,就回憶起往日那些不平凡的歲月。“攜……憶”這兩句實則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下面描寫作者和同學們曾經在湘江邊一起度過的崢嶸歲月。這兩句讀的時候是觸景生情,引發回憶,速度要慢一些,深沉一些。

  6.下面“恰”字又領出了7句,那這7句是寫毛澤東和他的戰友們參加的一些革命活動,那這些青年是怎樣的青年?才華橫溢、奮發有為、忠心赤膽、一心報國、有理想有抱負的青年。他們寫出了激濁揚清的文字,他們勵志改變中國的現狀。“憤土”中的“憤”,名詞動用,把當年的萬戶侯視作糞土,表現了對大官僚、大軍閥的一種蔑視。讀的時候要緊湊、激情洋溢。

  7.我們看最后三句,“曾記否,浪遏飛舟?”,曾記得嗎?我們在水流最急的江中心,搏擊風浪,把快速行駛的船都擋住了。這是怎樣的一種革命激情啊!這幾句實則是對“誰主沉浮”的一個最好的回答,誰來主宰沉浮呢?就是我們這樣一些熱血青年,滿懷抱負的、有革命理想的青年人,要主宰世界的命運,主宰國家的前途。這幾句充滿著自信,要的的非常的豪邁、鏗鏘有力。

  8.實際上毛澤東在湖南長沙上學的時候,確實經常和他的同學們到湘江中去游泳。在冬天的時候,有時還從井里面取出一桶涼水,從頭澆到尾。不僅鍛煉了一種體魄,而且鍛煉了堅強的意志。正因為毛澤東有了這樣一種精神和氣魄,才使他成了一代偉人。整首詞結構嚴謹,用幾個字把全詞串聯起來,概括全詞的思路,“立、看、問、憶、恰、記”,上片以寫景為主,觸景生情。發出了“誰主沉浮”的問話;下片先是憶,然后回憶了戰友們的戰斗生活,一個“記”概括全文,字回答了上片的“問”,全詞結構嚴謹,上下呼應。全詞最關鍵的詞眼是“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所以這首詞主要表現了毛澤東的一種“志”,“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豪情”。

  結語:1925年的時候,毛澤東還是一個三十多歲的青年人。而毛澤東剛剛來到長沙讀書學習并開始他的革命生涯的時候,還是個不到二十歲的青年。毛澤東開始樹立了“以天下為己任”的壯志豪情。在那個年代這樣的青年不止毛澤東一個人,還有周恩來,他發出“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魯迅先生在《自題小像》中寫道“我以我血薦軒轅”,他勵志要用自己的生命、自己的鮮血奉獻給自己的祖國。鄧小平遠渡重洋到法國勤工儉學,也和你們的年齡差不多。可以說,振興中華的歷史重任就落在了每個同學的肩上,今天的努力學習就是為了明天能夠更好的建設祖國,使我們的國家真正走在世界的前列,成為一個繁榮、富強、民主的現代化國家。那么現在我們以這樣的豪情壯志把《沁園春長沙》完整的讀一遍。

  作業:今天我們一起領略了詩人的豪情壯志,下去背誦全詩,并學習詩詞的鑒賞方法。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5

  【深入文本品讀鑒賞

  1.意象按照怎樣的順序來描繪——意象布局是怎樣?

  2.探尋整幅圖的意境是什么?

  明確:

  通過遠近相間、俯仰并用,整幅畫面形成闊大高遠的意境

  提問引導

  以活動的方式促進課程實施的環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化解學習本詞的重難點。

  教學過程

  【探景究情體味情感

  1.上闕中的湘江秋景圖的中景、情之間的關系?

  從空間:

  山上的“層林”

  江中的“百舸”

  與毛澤東積極向上昂揚奮進的立意相合

  空中的雄鷹

  以壯景寫豪情

  水底的游魚

  從狀態:

  靜態的火紅的楓林,動態的“爭流”的“百舸”等

  2.“憶”字總領幾句?它們表現了哪些內容?這些內容分為幾層?

  明確:總領八句。這八句,主要表現當時的時代特點,革命青年的戰斗風姿和豪情壯志。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句,畫出了時代特征。往、昔:同義反復,都是指過去。對過去的歲月,詩人用“崢嶸”一詞來形容可謂絕妙。崢嶸:形容山勢高峻。這里指風云變幻,激烈斗爭的生活。湖南青年趕走軍閥趙恒惕一事便可見當時的歲月確實“崢嶸”。一個“稠”字,表明這樣激烈的斗爭是經常性的。

  3.這些內容分為幾層?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感

  明確:共分為三層:第1層:“恰同學少年”——點名了這群革命者的相互關系以及年齡特征。“風華正茂”——風采煥發才華橫溢,描繪了他們特有氣質、秉賦。

  第2層:“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描繪青年們的精神狀態。他們意氣奔放,奮發有為。

  第3層:“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這三句描寫同學們的戰斗行動。他們評論國家大事,用文章批評污濁的事物,贊美美善的事物。“糞土當年萬戶侯”,表現了對當時大官僚、大軍閥的'蔑視。

  歸納:

  以上八句寫出了“憶”的具體內容。從幾個側面表現了青年們的戰斗生活,也抒發了詩人的革命情懷。

  【以圖帶文歸納主題

  1.中流擊水圖,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明確:這三句的大意是:還記得嗎?當年我們在江中游泳,激起的波浪,幾乎阻止了飛快前進的船只。這一設問句,是對上闋“誰主沉浮”問題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國家民族的命運,乃至人世間的一切應該由我們這一群敢于“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的熱血青年來主宰。這一設問句再次抒發了詩人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抱負。

  2.師生共同討論、歸納本詩的主題

  明確:這首詞,通過對湘江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生活的回憶,抒發革命青年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3.講解對偶、借代等修辭的特征,讓學生歸納全詞用了哪些修辭手法?

  鷹擊長空,魚翔淺底——對偶糞土當年萬戶侯——借代設問

  【總結方法,傾述感悟

  反復誦讀,理清思路

  總結方法:揣摩字詞體味情感

  探景究情歸納主題

  傾述感悟:青年革命者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繪制圖畫學以致用

  課堂練習:利用本節課學習的詩歌鑒賞方法比較閱讀《水調歌頭?游泳》。

  1.小結本文的情景之間的關系

  2.本文的主題。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6

  一、導入

  讀一首詩:《詠蛙》

  獨坐池塘如虎踞,綠蔭樹下養精神。

  春來我不先開口,哪個蟲兒敢作聲?

  你知道本是誰所作嗎?毛澤東(也有人說是明人的作品)。1925年,毛澤東的年齡正與我們現在相仿,性格決定命運。看看毛澤東的情懷,想想我們現在考進華理大附中(許多人一副落喪的樣子)的心態吧,我們不一定都具備毛澤東那樣的領袖氣質,但至少要自信啊!

  順便再看一首毛澤東的詩:《立志》

  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

  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

  引入到《沁園春·長沙》。

  二、齊讀全詞。正音。

  三、了解大致背景。

  本詞作于1925年。

  五四運動和共產黨成立之后 創立新民學會 《湘江評論》 湖南共產主義小組和省港大罷工 農民運動 國共兩黨統一戰線 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 長沙 橘子洲

  四、誦讀課文,整體感知

  1、誦讀欣賞

  ①結合欣賞毛澤東手書《沁園春·長沙》,聽朗讀錄音。

  ②結合注釋自由朗讀,抓住關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表明地人物、時間、和地點的詞:“獨”“立”“洲”。

  關鍵詞句:上片“看”字、下片“憶”字。“萬類霜天競自由”。“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等。

  有表現力的詞句:上片“萬”“遍”“漫”“爭”“擊”“翔”。下片“揮斥”“指點”“激揚”“糞土”等。

  2、整體感知

  思考:本詞描述了幾幅畫面?試根據內容給各幅畫擬出小標題。

  討論、明確:

  描述了四幅畫面:

  獨立寒秋圖 湘江霜天圖

  崢嶸歲月圖 中流擊水圖

  五、再誦詩歌,品味鑒賞

  1、寫壯景,抒豪情

  ①獨立寒秋圖:注意“獨”字。

  ②湘江秋景圖:抓住“看”字。注意視角、用詞、手法。

  品味明確:

  遠眺: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靜)

  近觀:漫江碧透 百舸爭流 (靜、動)

  仰視:鷹擊長空 (動)

  俯瞰:魚翔淺底 (動)

  總寫:萬類霜天競自由

  小結:遠近結合,總分有序,動靜交錯,紅綠輝映,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色彩絢麗的湘江秋景圖。

  ③崢嶸歲月圖:抓住“憶”字。思考什么叫“書生意氣”?

  青春年少,神采飛揚,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熱情奔放。“糞土當年萬戶侯”,怎樣的情懷啊?試回想一下《沁園春·雪》中哪些詞句的思想內容與此相近。(齊誦:“昔秦皇漢武……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④中流擊水圖

  品讀“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想象詞人當年曾和同學舊侶,在激流中奮臂劃水,掀起的浪花甚至阻擋了飛速前進的船舶的.情景。

  討論:“中流擊水”這一情景蘊含著詞人怎樣的感情?

  明確:“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采取象征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一代革命青年的凌云壯志,以天下為己任,以及在新時代的大潮里,乘風破浪,鼓槳前進,立志振興中華的慷慨豪情,含蓄地回答了上片提出的“誰主沉浮”的問題。

  2、對比手法:詞中有多種對比,使描繪的形象鮮明。

  ①色彩:“萬山紅遍” 與“漫江碧透”

  ②動作:“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指點江山”與“激揚文字”

  ③明比:“同學少年”與“萬戶侯”

  ④暗比:“萬類霜天競自由”與當時背景下人們的生活(暗含)

  3、語言品味:本詞用語精當、形象,極富有表現力。

  如“萬”字寫出了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漫”字寫出了江水溢滿之狀,“爭”字活現出千帆競發的熱鬧場面。用“擊”而不用“飛”,準確的表現了鷹的矯健身姿,有氣勢;用“翔”而不用“游”,精當的描繪出游魚在水中像鳥一樣盤旋的狀態,很自在。

  4、景、情、志:注意意象

  本首詞上片描繪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機勃勃的“湘江霜天”圖,通過寒秋、霜天(氣候)、萬山(層林盡染)、湘江(碧透、百舸爭流)、飛鷹、游魚(萬類競自由)等意象,形象的表現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注和對當時革命形勢的深刻認識,即景抒情,提出了蒼茫大地由誰來主宰的問題。下片回憶了往夕崢嶸歲月,表現了詩人與戰友們為了改造舊中國的革命豪情,形象含蓄的給出了“誰住沉浮”的答案:主宰國家命運的,是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敢于改造舊中國的革命青年。

  六、齊誦全詞。

  齊讀下面這首詩《詩人·領袖》(印發)

  你用平平仄仄的槍聲寫詩,二萬五千里是最長一行。

  常于馬背上構思,便具有了戰略家的目光。

  戰地黃花,如血殘陽,成了最美的意象。

  有時瀟灑地抽煙,抬頭望斷南飛雁,寬闊的腦際卻有大江流淌,雪天更善暢想,神思飛揚起來,飄成梅花漫天的北國風光。

  相信你是最嚴肅的詩人,屈指數算,一首氣勢磅礴的詩,調動了半個世紀的醞釀。

  輕易不朗誦,天安門城樓上只那一句,便成了世界的詩眼,嘹亮了東方!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7

  一、導入新課

  播放歌曲《東方紅》,這是一首歌唱偉大領袖毛澤東的歌曲。毛澤東不僅是偉大領袖,人民心中的紅太陽,還是優秀的書法家、詩人。

  毛澤東善于用古典詩詞抒寫現代精神。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我們今天所學習的《沁園春長沙》就反映了他青年時期的人生理想。

  二、介紹“詞”的相關知識

  1.詞:又稱“長短句”。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樂歌唱的。后逐漸跟音樂分離,成為詩的一種,故又稱“詩余”。

  2.詞牌:又稱詞調,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規定詞的段數、句數、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聲律。因為格式是固定的,所以寫詞又叫“填詞”。按照字數的多少分為小令(58字內),中調(59~90字)和長調(91字以上)。

  三、背景介紹

  1925年,在黨的領導下,全國工農運動蓬勃高漲,發展迅猛。另一方面,反動勢力瘋狂鎮壓,中華民族命運將走向何方,是繼續維護黑暗衰退的反動統治,還是沖垮黑暗統治走向興盛?誰將成為主宰發展方面的力量?

  長沙是毛澤東求學和早年從事革命活動的地方。1925年重回長沙,重游橘子洲,想起革命形勢和往事,心潮澎湃。

  四、讀文,正音

  1.學生自由朗讀。

  2.正音

  沁(qìn) 舸(gě) 廖(liáo)廓(kuò)

  遒(qiú) 崢嶸(zhēng róng) 遏(è)

  五、突破難點

  1.上片主要寫了哪些意象?主要特征是什么?

  2.這些意象的特點表明了什么?

  意象(壯麗)――積極向上,昂揚奮進,抒發了對國家民族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借景抒情)

  3.壯景與豪情構成了什么樣的意境?

  (高遠廣闊,壯麗絢爛。)

  六、拓展延伸

  1.毛澤東筆下的秋景給人的總體感覺是什么?

  (絢麗多彩,生機勃勃。)

  2.古人寫秋多“怨秋”“悲秋”――蕭條凄涼,清冷慘淡。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風秋雨愁煞人”,表現出“傷秋”“悲秋”的意蘊。而毛澤東筆下的秋為什么如此絢麗多彩?這與作者的.什么有關?

  分小組討論后明確:

  ①毛澤東是一位胸懷大志的政治家,他有經天緯地之才,再造乾坤之勢。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風范,奮發向上永不消沉的樂觀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纖弱文人,他的詩詞也不同凡響,充滿豪情壯志。

  ②這與一個人的“人生態度、性格、志向”有關。

  3.從毛澤東身上你得出什么結論?

  1910年,外出求學的毛澤東臨行前寫了首勵志詩,夾在父親每天必看的賬簿里: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無處不青山。“自古英雄出少年。”中國科學院人才學研究小組曾對50位名人做過研究,發現他們中有90%是在20歲以前就立下了志向。如岳飛的“精忠報國”,周恩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等宏愿。

  4.然而,空有志向能行嗎?

  不行。還需堅持不懈的努力,永不放棄的態度。一位哲人說“你的心態就是你真正的主人”,一位偉人說“要么你去駕駛生命,要么生命駕駛你,你的心態決定了誰是坐騎、誰是騎師”。一個人有什么樣的精神狀態就會產生什么樣的生活現實,人的生活并非只是一種無奈,而常常是可以由自身主觀努力去把握和調控的,人生的方向也是由態度決定的。

  心態決定命運:播下一種心態,收獲一種思想;播下一種思想,收獲一種行為;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擁有積極的心態,樹立理想,掌控命運。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8

  一、導入。由《沁園春·雪》導入。

  二、講授新課。

  1、簡略講介作者毛澤東。

  2、由“沁園春·雪”和“沁園春·長沙”的比較,學習詞牌和詞標題的常識。

  詞牌:又稱詞調,是詞的格式的名稱。每個詞牌都規定了這系列詞的段數、句數、韻律,每句的字數、句式等。所以,人們寫詞又叫填詞,即按照詞牌的格式把內容填進去。

  而詞的標題即是與詞的內容有關。

  3、多形式誦讀課文,掌握詞的讀音、節奏,初步感知內容。

  4、簡述這首詞的寫作背景。

  這首首詞寫于1925年,當時農民運動蓬勃興起,毛澤東直接領導了湖南的農民運動,先后建立了20多個農協會,并創建了湖南省第一個黨支部——韶山支部,把貧苦農民發動起來,開展了轟轟烈烈的斗爭。而這引起了當時土豪惡霸的恐慌,湖南反動軍閥趙恒錫通緝毛澤東。毛澤東被迫離開家鄉來到長沙,同年秋天去廣州接辦全國農民運動講習所。在長沙時,他重游橘子洲,看到絢麗的秋色,面對日益高漲的革命形勢,回憶起當年在此求學和革命斗爭的生活,不禁心潮澎湃,豪情滿懷,于是寫下了這首氣勢磅礴的詞。

  4、賞析課文。

  (1)上片

  1)分析品讀第一句的“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的語序及這一變序的作用。

  參考答案:平常的語序應為“寒秋,(詩人)獨立(于)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這一變序凸現了詩人“獨立”于天地間的形象。

  2)詩人獨立于此,還看到了哪些景物?

  (見板書)]

  3)從這些景物——即詞中的意象中,你體會到怎樣的'意境?你發現這些景物的選取和描寫的角度等有什么特點?

  參考答案:

  a、多角度地觀察事物:遠眺、近觀、仰視、俯瞰。

  b、景物中動景和靜景互相映襯。

  c、選材典型。

  d、語言極富表現力。

  “層”寫出了山的遠近高低,“遍”寫出了范圍之廣,“漫”字寫出了江水的充盈之態,“爭”點出了千舟兌發的壯觀場面,“擊”寫出了鷹的矯健身影,“翔”寫出了魚輕快自由的神態,e、一改“悲秋”的傳統,描繪了一個色彩斑斕、生機盎然的壯麗秋色。

  4)從“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一句,點明詩人此時此景的發問。

  (2)下片

  1)詩人和朋友們的“崢嶸歲月”具體是怎樣的?

  2)“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年萬戶侯”體現了詩人和戰友們哪些精神品質?

  參考答案:以天下為己任,英勇無畏,蔑視反動軍閥等黑暗勢力的精神品質。

  3)“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體現了詩人和戰友們的志向?

  參考答案:決心改造舊中國的豪情壯志。

  4)從“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一句,點明詩人對“誰主沉浮”的暗答。

  三、課堂小結:

  《沁園春·長沙》通過對長沙壯麗秋景的描繪和對青年時代革命斗爭的生活的回憶,抒發了革命青年對國家命運的感慨和以天下為己任,蔑視反動統治者、決心改造舊中國的壯志豪情。

  四、鞏固練習。

  1、有感情朗讀全文,再次感受詩中的豪情壯志。

  2、就本文的內容或藝術技巧等寫一篇300字左右的賞析性的文章。

  3、背誦全文。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9

  一、知識教育目標

  1.了解《沁園春長沙》《采桑子重陽》和的寫作背景。

  2.了解詞的發展簡史。

  3.《沁園春長沙》抓住關鍵詞語,體會詞中描繪的意象,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

  4.《采桑子重陽》由議論而轉入寫景抒情,含哲理意味于直敘,議論,寫景之中,寓深情于秋光的宏觀概寫之內的特點。

  二、能力培養目標

  1.訓練學生誦讀能力。

  2.著重訓練學生抓準詞中意象的能力。

  三、德育滲透目標

  1.培養對祖國大好河山的真情的熱愛。

  2.感受博大情懷和革命壯志,珍惜今天的一切,激發學生奮發向上的熱情。

  3.感受革命前輩的奮斗情懷,戰斗豪情和高度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革命的人生觀、世界觀。

  重點、難點及解決辦法

  1.以樂景寫哀,景中寓情,情中顯志。從詞中可以感受到詞人的心情是惆悵的,寫的又是寒秋景物,卻毫無過去一般舊詩詞里的那種肅殺、感傷的“悲秋”情調,詞人筆下的秋景是活潑、美好的。原因在于越寫山河的壯麗,就越使人感到人民不能主宰大地的可悲,越感到革命的.必要。詞人正是在這不一致中突出了強烈的革命精神。當然,這里面也含有熱愛祖國壯麗河山的感情。

  2.對比手法的運用。

  詞中含有多種對比,使描繪的形象鮮明,如“萬山紅遍”與“漫江碧透”主要是顏色的對比;“鷹擊長空”與“魚翔淺底”、“指點江山”與“激揚文字”主要是動作的對比;“同學少年”與“萬戶侯”是明比;“萬類霜天競自由”與人民的被壓迫(未在詞中點明)是暗含的對比。

  3.極富表現力的語言。

  本詞用語精當、形象、極富表現力,如“萬”字寫出了山之多,“遍”字寫出了紅之廣,“漫”字、“爭”字、“擊”字、“翔”字等都極為準確精當。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10

  一、導入

  中國是一個詩歌的國度。千百年來,詩詞已經深深地浸透到我們這些炎黃子孫的血脈之中了。閱讀鑒賞詩詞,不僅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純凈我們的心靈,而且還可以提高我們的文學修養。談起中國詩歌傳統,人們總是喜歡把詩經楚辭漢賦相提,唐詩宋詞元曲并論。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20世紀的中國又造就了一位“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詩人毛澤東。

  那么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毛澤東的這首《沁園春長沙》,在學習這首詩詞之前,我需要考驗一下大家以前的語文功底。

  《沁園春雪》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領風騷數百年。”二十世紀的中國有出現了一位獨領一代風騷的大詞人毛澤東,現在,就讓我們充滿激情地追尋著偉人的閃光足跡,走進偉人的崇高心靈。

  1、師范讀,正音。

  舸 寥廓 崢嶸 遒 遏

  找一個學生讀,師點評。(點撥:上片“看”字和下片“恰”字都是領字,兩字后要稍作停頓,突出領字的作用。“看”字所領7句要讀得抑揚頓挫,充滿興奮喜悅之情;“恰”字所領7句要讀得激昂慷慨,充滿自信,語速稍快。抓住極富有表現力的語言,如“萬”“遍”“漫”“爭”“擊”“翔”字,體會其作用,抓住點明人物、時間、和地點的詞語,如“獨”“立”“洲”,把握“看”和“憶”等起貫穿全詞作用的詞語,展開聯想與想象,加深對內容的理解和領悟,在反復朗讀的基礎上,力求背誦全篇。) 找第二個學生讀,或學生齊讀,師點評。

  2、感受形象,理清思路。

  《沁園春 長沙》是一首記游之作,其突出特點就是塑造了主人公“我”的形象。請同學們快速默讀全詞,找出塑造“我”的形象的關鍵動詞。

  明確:立 看 悵 問 攜 憶 記(板書)

  通過朗讀全詞我們可以知道,詞的上片側重寫眼前之景,下片側重追憶往事,表現作者青年時代精神和理想。

  三、具體分析鑒賞

  1、鑒賞前三句

  詩歌語言跳躍性很大,語序往往倒裝,而且有些成份省略了,要靠想象把詩意串合起來。那么,這三句的正常語序應該是什么呢?(提問學生)

  明確:寒秋(時節),(我)獨立橘子洲頭,(望)湘江北去。

  詞意:深秋時節,毛澤東獨立于橘子洲頭,凝望著湘江水滾滾北去。

  思考討論:“獨立”能否改為“站立”或“直立”?

  明確:不能。“獨立”既表明詞人是一個人,更顯示詞人砥柱中流的氣概。(砥柱中流:比喻堅強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體。)

  2、具體研習湘江秋景圖。

  詞人獨立于橘子洲頭,放眼望去,看到了什么樣的景色呢?現在我們就來具體欣賞一下。

  詞人通過一個“看”字,以視野所見來些湘江的秋景,使得“看”字所統領的七句連貫直下,一氣呵成。現在我們來齊讀這幾句。

  學生齊讀,師點評。

  (1)提問:現在大家來找一下,“看”字統領了哪些意象?

  明確:山、林、江、舸、鷹、魚。

  (2)具體分析詞人是如何表現這些景物的,找出哪些字用得好。

  “萬山紅遍”:指漫山遍野都是紅色的楓林。“遍”寫出紅之廣。

  “層林盡染”:樹經霜后變紅的程度和紅遍現象。

  聯系: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滿江的水如碧玉般清澈見底,江面上往來的船只爭先恐后,你追我趕。描寫了一個十分熱鬧的場面。漫:寫出江水滿溢之狀。爭:展現了江面上千帆競發、爭先恐后的熱鬧場面。

  “鷹擊長空”,“擊”可以改為“飛”嗎?

  明確:擊:準確地形容了雄鷹展翅、迅猛有力的矯健雄姿。翔:

  “魚翔淺底”,“翔”可以改為“游”嗎?

  明確:天空中的景象倒映在江水中,水天一色,相映成趣。魚游在水中,也是游在空中,用“翔”精確地描繪出游魚在水中輕快自如、像鳥一樣盤旋的神態。

  “萬類霜天競自由”:表現出了萬物蓬勃活躍、奮發自強的景象。這句也是一個哲理性的概括。比較:競:競爭,競賽。竟:出乎人意料。(板書:競、竟)

  (3)思考:這么一幅絢爛的秋景圖,詞人又是怎樣變換視角來描繪的呢?

  明確:有遠眺、近觀、仰望、俯視。

  思考:這一處景色有什么樣的特點?

  明確:有遠有近,有仰有俯,有靜有動,有顏色的對比(紅、碧),和動作的對比(擊、翔),絢麗多彩,生機盎然。

  小結:詞人用一系列形象鮮明的景物,為我們描繪了一幅絢爛的湘江秋景圖,流露出詞人開朗昂揚、積極進取的思想感情,傾注了詞人對祖國山河的摯愛。

  (4)比較鑒賞

  ①天凈沙 秋思 元 馬致遠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②湘江秋景圖

  《天凈沙 秋思》:蕭索寂寥,蒼茫凄迷,是“秋思之祖”。表達了悲傷孤獨,游子思念故鄉的感情。

  湘江秋景圖:絢麗多姿,充滿生機。表達了開朗昂揚、積極向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3、品讀上片后三句。

  (1)面對著絢麗多姿、充滿生機的湘江秋景,詞人為什么會感到“悵”呢?(聯系時代背景)

  明確:詞人面對著生機勃勃的大自然和廣闊的宇宙,面對著在大自然和宇宙中競自由的萬物,他想到了被壓迫、被剝削的人民,想到了祖國的命運和革命的未來,于是感到了“悵”。這里的“悵”不是失意,是悵惘。于是他就開始了“問”。

  (2)“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含義是什么?表達了詞人怎么樣的感情?

  明確:詞人由大自然的萬物引出了“誰主沉浮”的問題,“主沉浮”在這里是主宰國家命運、掌握民族前途之意,實質是詞人進入深沉的歷史思索,提出革命領導權的問題。(板書:問:誰主沉浮)抒寫出詞人對國家命運的關切和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和豪情塣志。

  寫塣景,抒豪情,表凌云之志。(板書:景中寓情,情中顯志)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 11

  一、知識鏈接:

  1、1925年之秋:國共合作,大革命運動風起云涌;湖南、廣東農民運動日益高漲。此時,毛澤東由韶山赴廣東創辦農民運動講習所,途經長沙。

  2、同學少年:毛澤東1911年到長沙,進第一師范學校讀書,常和同學蔡和森、何叔衡等到橘子洲一帶游泳,暢談人生國事,慷慨激昂;1915年袁世凱稱帝,毛澤東與同學開展反袁斗爭;1916年,毛澤東領導驅逐軍閥張敬堯出湖南的斗爭,同學參加者眾多;1919年毛澤東組織新民學會,成員多為第一師范同學;1920年7月,毛澤東回湖南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成為建黨的一支力量,骨干多為同學。

  二、自主學習:

  1、熟讀全詞以下的字不容易讀準確,注出拼音:

  2、誦讀中設想自己就是詩人,我發現,描寫詩人行為

  三、合作探究:

  1、誦讀上闋:

  (1)“獨”立“寒秋”,詩人的情感本應該是()的,但是,詩人卻“看”到了這樣一幅湘江秋景:

  (2)置身于這樣的湘江秋景中,我感到這境界充滿了()。

  (3)再次誦讀,用聲音表現出景象的特點。

  (4)置身這樣的景象之中,詩人產生了怎樣的情感?請詳解“悵寥廓”一句:

  2、誦讀下闋

  (1)上闋結尾詩人發出驚天動地一問:“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下闋回答了嗎?怎樣回答的?把詩人的回答明確寫出來,應該是:

  (2)細讀“同學少年”一節,我感到,這真是一群()的人。

  在他們的身上,寄托了詩人()的情懷。

  (3)結尾句中,蘊涵著詩人的呼喊,把它寫出來,應該是:

  3、再誦全詞

  (1)從情與景的關系看,這首詞和許多詞一樣,上闋(),下闋(),這種情況叫做();

  上闋的景象中蘊涵著詩人強烈的'主觀情感,這種情況叫做();

  下闋結尾一句是一幅畫面,其中蘊涵詩人深深感情,這種情況叫做()。

  (2)上闋的湘江秋景具有多重象征意義。

  如果把它理解為當時大革命形勢的象征,那么,詩人要表達的主旨應當是

  如果把它理解為祖國壯麗河山的象征,那么,詩人要表達的主旨應當是

  如果把它理解為波瀾壯闊人生的象征,那么,詩人要表達的主旨應當是

  其實,還可以把它理解為()的象征,那么,詩人要表達的主旨應當是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相關文章:

沁園春長沙的課堂實錄06-13

《沁園春·長沙》的課堂實錄06-14

《沁園春·長沙》課堂實錄01-11

沁園春 長沙06-25

沁園春·長沙12-28

沁園春·長沙03-07

沁園春·長沙情感08-23

沁園春·長沙鑒賞03-21

沁園春長沙試題06-21

《沁園春長沙》的原文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