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雪》教學反思(精選9篇)
作為一位到崗不久的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教學的心得體會可以總結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沁園春·雪》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篇1
一、對教學設計的反思
1、問題設計遵循了整體把握文本的原則,力圖使學生經歷從整體到局部的閱讀過程。提問切中了作品的要害,能牽一發而動全身,且具有清晰的層次感。上闋圍繞“為什么寫景產生了壯美的效果”一問展開,下闋則以對比為支點,融評價歷史人物與理解“風流人物”內涵于一體。
2、鑒于作品作為詞的文體特點,仍關注了一些難點詞句。如“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須”“文采”“風騷”等。
3、備課時也把介紹意象和“詩品取決于人品”的論點定為教學目標,意在豐富學生詩詞鑒賞的基本知識。這些知識對提高學生鑒賞水平應該說是大有裨益的。 回顧備課過程,我意識到自己根本的立場是努力回答了一個問題:我應該教給學生什么?以自己研讀教材的體驗為設計教學的立足點、出發點,在此過程中首先要求自己擷取精華,深刻透徹地領會作品的思想實質及表達形式,希望自己的思路能有效地啟發學生,自己的收獲能有效地幫助學生。
二、對學生課堂活動的反思
1、除了朗讀、模仿教師的范讀,學生的活動主要是停留在思考回答教師提問的層面上。不能說這種活動完全是非自主的,但至少提出問題階段的活動是非自主的。依據平時的教學實踐,我也幾乎認定學生可能提出的問題的探究價值是有限的,更不曾設想由此來組織課堂教學。
2、從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看,我期待的效果是學生能認同自己研讀教材的結論,而不認為學生具備自主完成較高層次的研讀的知識儲備。我們或許可以這樣說,學生課堂活動的基本表征是學生的表達,比如提出疑問,討論問題,展示議論或獨立思考的結果,發表自己的獨特見解等等。而由于學生的知識儲備不足,我也沒有讓學生用較多的課外學習(如查尋背景材料)彌補這種不足,所以課堂上學生的活動似乎難以展開,教師仍扮演了主角。
3、從形式上看,本節課學生的群體活動就是朗讀。由于對時間因素的考慮和對獨立思考的重視,我并沒有強調合作(討論),于是學生的探究學習過程更多地表現為“一對一”的問答。但我仍以為自己較好地引發了學生的思維沖突,雖然問題的解決較多地借助了教師的講解和總結。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篇2
《沁園春·雪》這一課我安排了一個課時,雖然上課的整個過程比較緊張,但學生的學習情緒是比較高漲的,反思整個教學過程,還是發現了較多問題。
一、對課件把握不熟練,當那些該提的問題都分析完了以后,繼續往下展示課件的時候,我才發現原來這些問題都可以有條理地展示出來的,問題主要是牽涉到五個方面:
第一,詞的上片是如何展現雪景的?
第二,作者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是持何種態度?
第三,“俱往矣,數風流人物不看今朝”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第四,本文是如何進行寫景、抒情和議論的?
第五,本文在語言表達上有何特點?
你看,這五個問題就將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一目了然地展現出來了。中間再穿插著講一講靜景與動景交替,實景與虛景搭配的表達技巧,以及那個承上啟下的句子,全篇文章的脈絡就明晰透徹了。看來,備課的時候,對這個最基本的框架還沒有把握好。
二、 應該稍微留點空間對課文的詞句理解和把握,如“惟余莽莽”、“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須晴日”、“紅裝素裹”、“風騷”等詞句。雖然他們手頭有書,但我還是應該著重提示一下的。我想,肯定有很多的同學還沒有能夠充分地理解這首詞吧!
三、 讀得不夠。有言“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在他們齊讀的時候,甚至沒有指導一下,讀本課應該飽含怎樣的語氣來讀。其實,我可以也讓學生感悟這首詞的情懷,然后讓他們對比著兩種不同的語氣,讓他們在對文本進行整體把握的基礎上用飽含著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對革命必勝的決心,對自己滿懷的信心來讀。可以采用個別讀、分男女生讀、自由讀等多種形式。
四、課堂上應該安排學生互動的環節。我今天的課顯然太過于平淡了,沒有高潮,這樣的課是不能吸引人的。是什么導致了這樣一個錯誤呢?是對課件不熟悉的原因。其實,我可以讓學生在描述詞的上片所寫的景色的問題時,將學生分成若干小組,專門留五分鐘的時間給他們,這樣一來,課堂氣氛自然就活躍起來了。學生經過一個小小的高潮,對于下面的內容的學習和把握也會更有興趣。
當然也不能說我這一節課就上得一無是處。背景講解部分對學生理解這首詞的內容、把握詞的主旨還是挺有幫助的。課堂條理基本清晰。問題的分析也基本到位。 以后,我會注意,先把課堂的環節銘記于心:課件中要展示哪些教學步驟,牽涉哪些問題,哪些內容必須老師講透,哪些問題必須學生合作探究,哪些問題可以一帶而過……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篇3
這是人教版課標實驗教材九年級上冊詩歌單元《沁園春?雪》的教學片段。首先,在指導朗讀這一教學環節中,我較好地以小組的合作學習為依托,發揮學生的群體智慧,生生互動,小組內有指導應該怎樣讀,有講解為什么要這樣讀,有示范看我怎樣讀。在這樣的氛圍中,每一個學生都是小組活動的主人,每一個學生都有所收獲,每一個孩子都充滿了熱情,學習興趣空前高漲,學生學習的“北國風光”也就風光無限好。
我常想,在課堂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有任務,也就有了學習的`動力,因為學生要努力達成自己在課堂上展示的目標,十二三歲的孩子很少有不愿意表現自己的;由靜心聽講,變為暢所欲言,做主人的感覺給學生以學習的熱情,愿意做的事情,自然多了幾分做的最好的可能;合作學習讓學生跨越了高高在上的老師,而平等地與自己的學習伙伴交流感受,獲取新知;同時也促使相當一部分學生為滿足在伙伴面前表現自己的心理,而不斷學習、發現新知。其次,賞讀結合,提高學生品味詩詞能力。
初中階段學習詩詞,學生的知識水平有限,應該以朗誦為主,鑒賞為輔,目的是讓學生接受優秀文化的感染和熏陶。最后,最初詩歌都是可以配樂演唱的,教學時可以找到相關的歌曲來聽,調動學生讀的積極性,讓學生有種讀的沖動。“誦讀 內化”階段安排了《我愛你塞北的雪》就是想讓學生在理性理解的基礎上,讀出那種激昂、豁達的氣勢。由于課堂時間緊湊,事先準備的《沁園春 雪》flash形式沒能播放,這個教學環節可以通過畫面、音樂來加深學生對課文理解,實屬一大遺憾。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篇4
教學《沁園春-雪》時,我想嘗試改變這兩點。首先是設計、組織形式多樣的有吸引力的學生活動,調動學生的興趣,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動起來。
“三分詩七分讀”,詩詞教學必須將朗讀活動貫徹到課堂始終。這堂課我運用了聽范讀、自由讀、齊讀、個別讀、糾正讀、模仿讀、分角色輪讀和評價自己及他人的朗讀、設計朗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詞味,也教會學生學習詩詞重要方法——誦讀法。在讀中欣賞、領悟詞的語言和意境,用讀表現詞的韻味和作者的思想感情,表達自己的理解和感悟。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描述詩詞的意境,很好得發揮了學生的閱讀自主性,且能讓學生深入詩歌內部有切身的體會。請學生介紹詞中涉及的.歷史人物,緊緊圍繞詞的內容義有所延伸,既調動了一部分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使他們產生成就感,又勾起了其余學生獲取未知的探究欲和課外拓展知識面的興趣。
其次是少點零敲碎打的分析,多一些整體的品味、感悟。一開始的聽范讀和自由讀都是整體感知,促使學生通過熏陶感染和朗讀實踐去感受整首詞完整的音美、形美和意美。賞析的環節也是著眼整首詞,引導學生品味詞的準確、精練、富于形象性。感受貼切、傳神、情感充沛的語言魅力,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感受詞人的情懷。
總之,在詩詞教學中就是要培養學生閱讀和欣賞詩歌的能力,使之能領略詩情畫意,感受其意境美;通過反復吟誦,聯想品味,既提高欣賞能力,也感受詩人抒發的強烈情感,同時從中受到積極思想的熏陶感染。為實現這些目標,我在這節課中作出了一些努力,可能心太切,教學內容安排較滿,節奏較快,有點走馬觀花。以對話為主體的課堂稍嫌平淡。如果能加入多媒體課件,將聲畫帶進課堂,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詩歌意境,還能增加課堂的藝術色彩。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篇5
通過《沁園春·雪》和《雨說》的教學,對詩歌教學中朗讀教學有了更深的認識。
1、通過朗讀可培養學生的文學趣味,詩歌的文學性很強,品詞、析句、培養語感最有效的方法是朗讀。在反復吟誦中感受到詞語的豐富之美,詩歌意韻之妙,進行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學生越讀越感到自己真正進入了角色,真正體味語言文學的魅力。課堂實驗《沁園春·雪》的`教學中,上闕教學中我用五分鐘講解內容,而下闕教學時我用五分鐘給學生朗讀,后經檢查同學們對下闕的理解、感司要優于上闕。
2、古有言,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還有言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吟詩也會吟。對詩歌內容的把握,整體領悟詩意朗讀也不失為最有效的方法,教師的朗讀是指導學生與文本對話,學生的朗讀訓練是不文本的直接對話,能更好地理解感受詩歌豐富的意境,促進學生的聯想與想像,體會詩歌的意境之美。
3、語文教學中最重要的就是語言文學的教學。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適當指導朗讀,學生朗讀訓練,教師的評點,能讓學生學會朗讀,喜歡朗讀,更何況是感情豐富、語言精煉、韻律諧美、讀來朗朗上口的詩歌呢。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篇6
今天下午按教研組的安排,由我上一節關于小專題研究《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展示的效度與信度》的研討課。我考慮到是主要關于小專題研究課,所以我沒過多的設計教學結構,而是沿用了《豐都縣語文發展性閱讀教學導學案》,只是著重注重小組合作的效度與信度研究。所以課堂很樸實,但實在。
教學這首《沁園春雪》時,首先是設計、組織形式多樣的有吸引力的學生活動,調動學生的興趣,營造主動學習的氛圍,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課堂上動起來。
三分詩七分讀,詩詞教學必須將朗讀活動貫徹到課堂始終,這堂課我運用了自由讀、齊讀、個別讀、糾正讀、模仿讀、評價自己及他人的朗讀、設計朗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讀出詞味,也教會學生學習詩詞重要方法誦讀法。也是讓這節課在讀的展示活動中推向課堂高潮,真正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很好的發揮了學生的閱讀自主性。但我覺得這節課我對學生誦讀指導不夠細致和充分。在教學中,我注重了朗讀,也調動了學生朗讀的積極性,但在實際操作中,有對學生朗讀的評價,但是未能沒有即時強調該如何讀,怎樣讀。也沒有及時指出應該如何處理朗讀時的重音與語速等問題,使朗讀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這節課我注重體現了新理念下的新型師生關系,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教學理念,是變教的課堂為學的課堂,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一個安全、融洽、自由的環境,為學生的積極思維創造條件。
第三,我這一課堂教學環節以關注學生生命發展為目標,以培養和發展學生創新能力和合作能力為重點,改變舊的、單一的灌輸式教學模式和課型結構,努力創設一個指導自學合作交流師生互動強化訓練的新的課堂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通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不僅使學生獲得認知方面的發展,而且使他們感受集體智慧的力量,分享成功的喜悅,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突出教學的'情感功能,注重學生非智力品質的培養與發展,追求學生智與情的和諧發展。
第四,建立了小組合作學習學習評價體系。利用小組內組長對組員的評價,班上學科班長對每個組的評價來充分調動學生積極主動性。通過培養學生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不僅使學生獲得認知方面的發展,而且使他們感受集體智慧的力量,分享成功的喜悅,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突出教學的情感功能,注重學生非智力品質的培養與發展,追求學生智與情的和諧發展,讓學生真正體驗學習的樂趣。
總之,我在這節課中作出了一些努力,可能心太切,教學內容安排較滿,節奏較快,有點走馬觀花。以《小組合作學習與交流展示的效度與信度》為主體的課堂稍嫌平淡。如果能加入多媒體課件,將聲畫帶進課堂,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詩歌意境,還能增加課堂的藝術色彩。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篇7
《沁園春 雪》是毛澤東的一首詞,如何把毛主席那種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的豪情壯志讀出來,是本科要重點解決的問題。對于既是領袖又是詩人的毛主席,本首詞在遣詞用字上也有很多值得大家細細品味之處,所以在設計上我也考慮到這一點。
上完這節課,有得有失,先總結如下:
1、資料的運用
為了讓大家能有感情地朗讀本首詞,課前除了讓學生了解寫作背景,我還特地在網上下載一段視頻,既有畫面又有朗讀。課上,先提出朗讀要求,讓學生自己試著朗讀,再交流、點評。接著,讓大家看視頻,輕聲跟著朗讀,感受名家朗讀的語氣語調。然后試著自己讀,尋找差距,說說為什么那樣朗讀的理由。在分析完本文思想情感之后,再次使用這段視頻,讓學生在感受的基礎上,試著配上肢體語言進行更加盡興的'朗讀。經過多番比較朗讀,一節課下來,學生的朗讀水平有所提高,對詞的內容和思想也有了更好的把握。
2、字詞賞析的指導
在賞析字詞的時候,我注重先舉例,讓學生知道應該從哪些角度進行賞析,然后讓學生模仿示例,劃出文中運用的較好的字句,做旁批,然后全班交流,點評,總結方法。最后,布置作業的時候,針對學生課上賞析的不到位的句子,讓學生由口頭化為筆頭作業,檢測課上評講后掌握的實際情況,同時也培養筆頭表達能力。在作業批改中,再次發現問題,再做個別指導和強調。真正將字詞賞析落到實處。
2、詞句內容分析的零碎
每次在賞析詩歌詞的時候,對了解內容的設計似乎總讓人頭疼,在教學這首詞的時候,一節課下來也有這種感覺。似乎內容講解完后,原有的美感就被破壞了。原因何在呢?似乎問題提的過于零碎,總擔心分析的不細,就有了很多其實可以精簡一些卻沒精簡的問題。這樣,內容是咀嚼透了,但一首詞的美感似乎就被破壞掉了。以后在詩歌和詞的教學上,內容分析時要多思考問題設計,力爭問題明確精要。
4、優美畫面未能描述
這是課后我非常后悔的一個環節,當時沒能想到讓學生展開想象的翅膀,口頭或書面選擇一個認為優美的畫面進行描述,實在是一大憾事。如果當時除了看視頻,再讓學生在感知的基礎上,展開想象進行描述,效果會更加好。
一節課下來,有得有失,以后在課前還是要多關注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設計的時候要備學生,要大膽創新,不走老路,這樣才會更有新意,更吸引學生,更有實效。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篇8
《沁園春雪》是一首氣勢磅礴的詩詞,上闕寫景,下闋抒情,詞人的豪情壯志不難讀出,可要讓學生明白作者是如何來表現這一點的,因此,再學習這首詞時,我主要通過讀這一手段。
課前通讀,讓學生將這首詞多讀幾遍,從整體上把握這首詞的內容,力求能背誦。
課堂上,通過播放朗誦視頻,激起學生的朗讀熱情。通過朗讀技巧的點撥,是學生學會朗讀。通過男女生分組朗讀比賽,調動每一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進行了三分鐘背誦比賽,學生們熱情高漲。在學生掌握了內容后,我引導他們對這首詞的內容進行細讀,先自己默讀,圈點勾畫自己喜歡的字詞句,再小組內朗讀、賞析,最后再在班級內交流,看著同學們積極地舉手,我想,他們對于詞句的理解還是不錯的。再課堂的最后,我讓學生們起立,配著背景音樂和畫面,齊聲朗誦這首詞,在學生們慷慨激昂的朗誦聲中結束了這節課。遺憾的是,我在時間的把握上做得不好。由于給了學生們展示自己理解的機會,對于這首詞的'表現手法,沒有來得及進行討論,使得我預設的內容沒有能夠全部完成,這還是我課前對學情的分析不夠。雖然我將它放到了課后的作業中去,但還是要再花一節課的時間來與學生討論。
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我將多注意課前的分析,避免類似情況再出現。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 篇9
激情與詩意同顯、美麗與智慧并存的課堂是我目前所追求的一種境界。《沁園春·雪》是一篇豪邁而昂揚的詩詞,所以在這節課的教學中我想通過誦讀入手讓學生在吟誦之中自己領會詩詞那種激昂、豪邁的情感并能通過多次朗誦用抑揚頓挫的語言表達到位本詞所蘊含的感情。
于是在課堂的不同環節安排了五次誦讀,分別是教學剛開始的跟錄音磁帶的跟讀;了解了寫作背景后帶有感情的朗讀;整體認識了上闋學做內容后,挑選自己喜歡的句子進行誦讀,并說明為何這樣讀,老師進行點撥后,全班集體誦讀上去闋;分析完下闋內容,學生理解下闋所抒發感情后集體誦讀下闋;全詩思想感情分析完畢,指出同學們才是未來當之無愧的'“風流人物”,讓同學們帶有這種后來者居上的豪情再誦讀一遍文章。
從教學效果上來看,同學們確實通過多次閱讀鍛煉了自己的誦讀能力,一遍比一遍感情充沛,較好的達到了預期的效果。而且在誦讀之中也通過老師的引導和學生一己體悟掌握了許多朗誦技巧,如想要更好的把握詩歌所傳達的感情,需要對詩人生平和詩詞的寫作背景有一定的了解;朗誦詩歌除了把握感情之外,還要學會停頓,把握語速和重音等,這樣才能把詩歌聲情并茂、抑揚頓挫的誦讀出來。特別是在讓學生自己試著讀自己喜歡的詩句并給大家介紹為何這樣讀的環節,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與大家共同分享總結出來的朗誦技巧,達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但是課后反思了一下,了解背景之后的那次誦讀是否需要安排還有待于商榷,文章寫作背景對把握詩詞情感是有重要作用,那么在學生還不能完全理解詩詞意思的情況下,僅僅通過寫作背景能體會到多少思想感情呢?畢竟有限!因此,最好是分析了文章內容后,在學生充分領悟到景語中所蘊含的情語后再進行誦讀比較合理。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摒棄了傳統教學對內容的瑣碎分析,直接從整體入手;摒棄了傳統教學中以老師解釋詩意為主的教授模式,盡量通過學生自己所讀所析感悟到詩歌蘊含的主要精神內涵。如在上闋教學中,了解了上闋主要描寫的景物以后,就開始邊讀邊闡明自己處理誦讀的理由,這理由中也就飽含了一些重點字詞的含義以及傳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這樣是一句雙雕,學生印象也比較深刻。但是,我感覺自己在進行點評時候還不夠機智,不夠靈活,啟發性還不夠,這方面仍需要在今后的教學中強加鍛煉!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13篇)05-26
沁園春·雪教學05-31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通用11篇)08-31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集合13篇08-18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合集13篇)06-06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通用10篇)08-21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集合13篇)08-11
《沁園春·雪》教學反思匯編13篇09-23
《沁園春·雪》 教學設計05-28
《沁園春·雪》教學設計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