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一語文說課稿《沁園春》(精選6篇)
作為一位優秀的人民教師,常常需要準備說課稿,借助說課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我們該怎么去寫說課稿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高一語文說課稿《沁園春》范例,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高一語文說課稿《沁園春》 1
一、 教學目標
據《語文課程標準》的具體要求,結合教材,本著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自主全面主動發展的原則,我確定了一下教學目標。
二、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
本課的教學難點是:
三、 教學方法
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完成教學目標,選擇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是非常關鍵的。根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本節課的特點,我主要采用了知識遷移法、分組討論法、教師導學法、學生自學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這樣既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分析和思維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流程(我所采用的是高效課堂的模式)
情景導入 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沒有學習的愿望,我們所有的計劃,所有的探索和理論統統都會落空。”而思維永遠是由問題開始的,設計適當的問題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牽引學生的思維處于活躍狀態。所以我的導入是這樣的:……
1、 自學感知,敏銳感悟
為了更好的體現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自學的過程中,自行解決本課的生字詞,及簡單的句子理解,初步弄懂課文大意,理清文章結構。所謂書讀百遍,其義自現,采用多種誦讀方式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整首詩也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讀的過程中將本課中覺得難以理解的問題找出來,留待接下來的環節一起解決。學生在這一環節中,可以充分利用所有學生手中的教學資源。這個環節可以充分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最大限度的利用學習資源,達到班級資源共享。讓學生走進文本。
2、合作探究,共同分析
這個環節學生分小組進行,這個環節中要討論的問題有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自學環節中留下的疑難問題。第二部分是本課重難點問題,針對本課我設計了以下幾個問題:
1、上下片的內容有什么不同?
2、所寫意象有什么特點?
3、上下片有什么聯系?
4、共同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同學們通過分組,將在自學過程中遇到的難的問題和老師所給出來的問題,合作進行討論,得到自己的'、小組的答案。
在這個環節的學習中,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的思想,所有的同學都積極的挖掘文本。培養學生的團結合作意識。
3、精彩展示,破繭成蝶
這一環節是每個小組通過前面兩個環節學習的結晶。學生通過小組或者個人展示學習過程中的問題,或問題的答案。教師相機進行適時評價、引導和糾正。通過這一環節既可以了解學生對文本的掌握,又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及表達能力。
4、個性表達 拓展思維
主要是體現學生的個性展現,增強課堂的空間彈性。為此在這個環節中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作者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壯麗的、充滿生機的湘江秋色圖。那么,面對著這樣壯麗的山河,作者的心情如何?如果你面對著這樣的景色,心情會是怎樣?請細細品讀,把你的心情寫下來。讓同學們盡情的表達
5、遷移延伸 豐富視野 通過這一環節可以讓學生介紹更多的他們自己了解的毛澤東的詩詞,或句子。我在加以補充,讓學生選擇他所喜歡的篇目來背誦。或者小組接龍來誦讀。
6、課堂總結,回歸文本
為了體現課程改革的新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讓學生自己從各個方面來總結他們在本課中所獲得的收獲和情感體驗。自主總結,自主回答。
高一語文說課稿《沁園春》 2
【教學目標】
通過指導學生閱讀、思考、分析與聯想,實現“披文——及物——物我合一”的教學目的。讓學生在誦讀詩詞的過程中,主動積極地感受詩詞意境,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并在實踐中提高學生鑒賞詩詞的能力、方法,并且能夠了解詞的'有關知識。
【教學重、難點】
一、把握本詞中所描述的景物特點及作者所抒發的情感;(重、難點)
二、了解詞的結構及有關知識(重點)
三、指導學生掌握鑒賞詩詞方法,訓練學生的詩詞鑒賞能力。(難點)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對于秋天,不同人有著不同的看法與感受:(幻燈片一)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憂國傷己)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清靜無為)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少年壯志)
自古言秋多寂寥,我自言秋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九霄。(老而彌堅)
二、誦讀(注意以下字的讀音)
橘舸遒遏
三、研習全文
1、前三句點明了時間、地點及人物
寒秋,(我)獨立橘子洲頭,(看)湘江北去。
問題:寒秋作何理解?
明確:深秋而非寒冷的秋天。
2、賞析由“看”字領起的秋景
(萬)山——紅(遍)
(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
高一語文說課稿《沁園春》 3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熟讀成誦。
2、品讀語文精練、準確的語言;學習多角度生動細致寫景的方法。
3、整體把握課文的內容,感受詞中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第一課時:準確、流利朗讀課文,讀出感情,理解課文,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2、第二課時:精讀重點段落,評講練習
教學難點
準確理解詩人對歷代帝王的評價。
教學方法講練結合、合作探究
教學用具多媒體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整體感知
1、導入新課。用人民大會堂里的巨畫《江山如此多嬌》引入。
2、介紹寫作背景。
3、范讀(聽錄音或教師范讀)
4、讀準下列詞語
莽莽妖嬈折腰紅裝素裹稍遜成吉思汗一代天驕
5、學生朗讀課文
6、齊讀課文思考下列問題:
請分別概括這首詞上下兩片的內容。
二、質疑賞析
(一)賞析文段一
1、朗讀
2、完成下列思考題:
①文段開頭三小句寫了什么內容?在寫作上起到什么作用?
②詩人“望”到了哪些景觀?作者是怎樣進行描繪的?
③請你簡單概括一下作者描繪意境的特點,且用課文中的一小句來概括祖國河山的特點。
(二)賞析文段二
1、朗讀
2、完成下列思考題:
①文段第一大句在全文結構上起什么作用?
②詩人是如何評價這五位歷史人物的?
③“惜“字包含了哪些意義?
④請找出文中的中心句,并說說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朗讀指導
1、齊讀
2、教師點評
3、聽配樂朗讀
3、個人朗讀,學生點評
4、齊讀
四、鞏固遷移
1、小結
2、學生自由朗讀,進行背誦。
3、布置作業:
①背誦課文
②積累寫雪的詩句
③《導學導練》P1
高一語文說課稿《沁園春》 4
教學目標
一、學習修辭方法:比喻、擬人、對偶
二、體會詞作語言運用的準確性,描寫的形象性,蘊含的深刻性。
三、培養學生閱讀才欣賞詩詞的能力,體會詞作展現的意境、作者表達的感情,從中接受美的熏陶。
教學重點
一、培養學生比較閱讀的能力。
二、理解作者通過對北方雪景的描繪所迸發出的`對祖國壯麗河山的熱愛之情,以及當今英雄空前的偉大抱負和無比堅定的信心。
教學課時
兩課時
教學步驟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北方冬天的雪,紛紛揚揚地飄落,它覆蓋著原野、山村、村莊、道路。漫天皆白,玉龍飛舞,引得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詩興大發。毛澤東同志既是一位偉大的革命家,同時也是一位杰出的詩人,他的詞作《沁園春、雪》就是詠雪的名篇。
二、教學新課
(一)明確教學目標及重點:
1、正音:分嬈遜數汗
解詞:惟余競折腰紅裝素裹風騷
(二)整體感知
1、范讀全詞,學生想象詞作所描繪的景象,初步體會詞作所表達的感情。
2、齊讀一遍。
3、教師講解: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寫景,實景有飛雪、冰封、長城、黃河、群山、高原;虛景有雪晴后的紅裝素裹,大氣包舉,氣象雄偉。下闋議論、抒情,評論古代英雄的不足,贊美當代革命英雄,充滿對革命前途的必勝信念。
(三)重點學習與訓練
1、學習上闋。指名學生朗讀,提問,上闋分幾層意思?理出寫景順序。
解題思路:分三層。前三句概寫,極目萬里,動靜結合;中間七名具體寫,氣勢磅礴,生機盎然;后三句寫想象中的景色,紅白交映,艷麗多姿。
2、逐層分析上闋結構:
①前三句從哪個角度寫雪景?所寫景物有何特點?
解題思路:總寫北國雪景,“千里”“萬里”是互文,千萬里冰封,千萬里雪飄,寫也視野的遼闊。“封”寫地面,凝然安靜;“飄”寫天空,雪姿輕盈。一靜一動,動靜結合,相映成趣。
②“望”字統領到哪一句?“山舞銀蛇,原馳蠟象”,山脈怎會像銀蛇在舞動,高原怎么像白象在奔跑?
解題思路:字統領到“欲與天公試比高”。“望”字以下是雄偉的景觀。“長城”、“黃河”是中華民族精神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國風貌,而且與“千里”、“萬里”相照應,續寫地域的遼闊。“山舞銀蛇,原馳蠟象”運用比喻擬人手法,把“山”、“原”人格化。雪花飄飛是動態,說山原在、在“馳”是形象地寫出了萬里雪飄,變靜為動,畫面生動活潑,景色壯觀無比!
高一語文說課稿《沁園春》 5
【學習目標】
1.了解詩歌的一般常識,了解詩歌形象之美、音樂之美及語言凝煉而富有表現力的特點。
2.體會作者作為一代風流人物要為中華民族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
3.學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
【學習重點】
1.體會作者作為一代風流人物要為中華民族建功立業的偉大抱負。
2.學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
【設計意圖】
《沁園春雪》是一首寫景抒懷的豪邁之歌。詞中展現了雄偉壯闊而又妖嬈美好的北國雪景,縱論了歷史上的風流人物,表現了后來居上的'英雄氣概,感情奔放,胸襟豪邁。
學習本文應在熟讀和背誦的過程中,讓學生細致地感知詞中的形象,深入地感受詞中的意境,深切地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課堂學習研討方法提示或答案
(一)導入。
(二)自主學習反饋:展示交流預習成果。
(三)聽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教師放朗讀錄音,讓學生思考:詩人描繪了一幅怎樣的雪景圖?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2.自由朗讀課文,完成文章結構圖解。
(四)合作探究,品味鑒賞。
1.自讀課文,學生大聲朗讀課文思考:詞的前三句在全詞中起了什么作用?“千里”“萬里”反映了什么?
2.合作探究,分組討論。
(1)詞的上闕中作者用“望”字領起了哪幾句?
(2)上闕中運用比喻、對偶化靜為動的句子是哪句?
(3)“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句話在全文結構上起了什么作用?
(4)怎樣認識作者對秦皇漢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的評價?
3.再讀課文,品味語言。
找出課文中三至五個你認為精彩的語句,品味它們的表達效果。
4.歸納總結。請找出全文的主旨句,并談出自己對這句話的理解。
(五)比較閱讀,鑒賞提升
讀柳宗元的《江雪》,比較本文和課文在內容表達上的異同點。
江雪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可讓學生介紹毛澤東導入。
學生小組交流,教師巡回指導,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提示:北國的冬天,大雪覆蓋了一切。長城內外,到處是冰封雪飄;而后,紅日當空,白雪輝映,一片壯麗景象。表達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之情。
前三句開篇點題,總寫北國的雪景。“千里”“萬里”描寫了祖國幅員的遼闊,也反映了詩人視野的開闊。
從“望長城內外”到“欲與天公試比高”。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
過渡句,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主旨句是“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相同點:兩篇文章都寫了雪景,都運用了借景抒情的寫法。
不同點:本文寫的是寒江雪釣圖,抒發了自己清高孤傲的情懷。課文寫的是壯麗的北國雪景圖,抒發了作者對祖國山河的熱愛。
高一語文說課稿《沁園春》 6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學習詞的相關知識,了解詞的基本特點和表現手法。
2.能夠有節奏、有感情地朗讀,注意重音及停頓。
3.體會詩詞語言的凝練、準確和“詩化”形象的豐富內涵。
4.學會借景抒情的表達手法,能夠在寫作中運用想象和聯想。
5、體會寫景、議論、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感受詞精練優美的語言。
(二)過程與方法
1.學生結合文中的注釋,在教師的指導下,理解內容。
2.老師組織學生分組進行活動,根據詞的內容,發揮想象,以小組為單位,描繪出詩人筆下的"北國風雪圖"。
3.設計問題,結合學生繪出的圖畫進行串講,引導學生體會本闋詞的壯美意境和詩人的豪邁情懷。
4.結合幾首描繪雪景的詩詞,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較,加深對本闋詞主題的理解。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學生能夠感受詩人對祖國壯麗山河的熱愛之情,以及他作為革命領袖,揮斥方遒的偉大抱負和堅定信心。
2.學生能夠恰當、客觀地認識詩人對歷代帝王的評論,教師引導學生樹立客觀的功過觀和正確的歷史觀。
二、教學設想
重點:
1.學會詞的朗誦方法,掌握正確的停頓,能夠找出詩歌的重音。
2.體會詩歌語言的凝練,理解"詩化"形象的內涵。
3.領會詞的意境美和音韻美。
難點:
1.理解"封、飄、望、舞、馳、惜"等動詞和"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含義。
2.理解詩人對歷史人物的評鑒,體會他豪邁的偉人情懷,并樹立正確的歷史人物觀
教學突破:
1.運用語言和畫筆,在音樂的陪伴下,師生共同描繪詩人筆下的"北國風雪圖"。
2.引導學生通過詩畫結合,感受詩人由近及遠、借景懷古、實虛結合的寫作技巧
三、課時安排
兩課時
四、教學設計
(一)明確目標
(二)教學流程
1、情境導入
毛澤東這個名字,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名字。但這是作為一個革命領袖的名字為大家所熟悉的。其實,毛澤東不僅是一位叱咤風云的政治家,他的詩詞造詣,也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今天,我們就來欣賞他的詞《沁園春·雪》(板書課題、作者)
2、課前熱身
對話1:古今往來,多少文人墨客,歌詠過那潔白如銀的大雪,大家能背幾句嗎?
明確:“北風巻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紛紛吹落軒轅臺。”
柳宗元的“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祖詠《終南望余雪》中的“終南陰嶺秀,雪盡馬蹄輕。”
盧綸《塞下曲》“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韓愈《左遷至藍關示侄孫湘》“云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
李頎《古從軍行》“野營萬里無城郊,雨雪紛紛連大漠。”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高一語文說課稿《沁園春》】相關文章:
《沁園春》說課稿06-30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12-01
《沁園春·雪》說課稿11-20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06-25
《沁園春雪》說課稿06-27
沁園春雪說課稿06-27
《沁園春 長沙》說課稿12-08
沁園春長沙獲獎說課稿06-01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9篇12-01
沁園春長沙說課稿(9篇)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