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時間:2024-08-19 09:36:58 芷欣 秦觀 我要投稿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通用9篇)

  作為一名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學設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加有效地進行。那么大家知道規范的教學設計是怎么寫的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通用9篇)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篇1

  【教材分析】

  《鵲橋仙》是選自高中新課標語文讀本中的一首詞作,這首詞將抒情、寫景、議論融為一體。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唯美的愛情。借牛郎織女的故事,以超人間的方式表現人間的悲歡離合,古已有之,卻都因襲了“歡娛苦短”的傳統主題,格調哀婉、凄楚。相形之下,秦觀此詞堪稱獨出機杼,立意高遠。“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字字珠璣、落地若金石聲的警策之語,掃古來悲吟尋恨之腐朽,顯豁達理性之神奇,呈現了詞人對人生的哲理性思考。同時,這首詞閃現了一種亮麗的文化色彩,可以說是一部文化的經典之作。

  詞作比較短,詞的內容理解起來難度不大,學生對詞作里面的一些重要詞句熟記成誦。而各類教參中對這首詞作的解讀角度基本一致。如何打破傳統的教學思路,尋找到新的角度,是鑒賞這首詞作的關鍵。

  【教學目標】

  引導學生從詞作的“美”入手,挖掘“美”的具體內容以及內涵;

  知人論世,感受詞人的“不圓”與“圓”,獲取更深層次的審美體驗和人生體悟。

  【教學設計】

  一、導入

  十多年前,和你們一樣,坐在這樣端正的課堂,卻癡迷著抽屜里滿是風花雪月的詩詞,因為里面有“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的離愁別恨,有“相見時難別亦難”的悲歡離合,我為她而喜,為她而悲。浪漫的愛情和經典的詩詞一結合,便仿佛有了一種魔力,可以讓人深陷其中,魂牽夢縈。這種感覺或許能在今天這節課上和同學們產生共鳴。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北宋婉約詞人秦觀的一首《鵲橋仙》

  二、誦讀詞作,整體感知

  示范誦讀

  學生讀先讀順(掃字詞障礙),再讀懂意思(掃詞句障礙),把握詞的內容

  學生自由誦讀了1-2遍后,然后請一個同學們起來示范讀

  齊讀(參照老師的節奏、快慢、情感的起伏)

  設問:詞作里面有故事,寫了一個什么故事?(可以提示:抓寫事情的詞語:暗度;歸)

  (板書:牛郎織女鵲橋相會)

  哪幾句是寫相會的情景的?(景: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情:柔情似水)

  (板書:纖云飛星金風玉露;柔情)

  詞人對牛郎織女的相會發出了怎樣的感慨和評價?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三、具體鑒賞

  (一)鵲橋上的愛情——唯美

  學生在讀懂句子的基礎上再讀一遍,然后思考問題:詞人說牛郎織女“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你覺得他們的“一相逢”,“勝”在哪呢?(提示學生上一步的板書中切入,即抓住寫景和寫情的詩句分析)

  預設生成:

  “纖云弄巧”:“纖”,言云之輕柔;“弄”,言云之變幻多姿態。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幻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

  襯托了人物:襯托了織女的美好巧慧,她似乎在為愛人的到來作著精心的準備,她沉浸在愛的甜蜜中,歡愉的心情了然可見。

  “飛星傳恨”:飛星可以解為流星,流星劃過夜空,不時閃過長長的白亮的光芒,和前面“纖云弄巧”,星月相映,流光溢彩

  襯托了情感:“傳恨”,原本是流星下落的天體現象,詞人賦之以情感,寫出了相會的牛郎織女相思之苦,相盼之切。

  “銀漢迢迢暗度”:銀河之寬闊,相隔之遙遠,暗襯相思之苦,相見之難

  “金風玉露”:即秋風生起,白露為霜時節,以“金”、“玉”相飾

  賦寒涼季節以吉祥的喜慶(舉例賈寶玉和薛寶釵的金玉良緣,吉慶,祥和)

  寫出了情感的珍貴真摯純潔

  “柔情似水”:情深意重,繾綣美好

  “忍顧鵲橋歸路”:這真像柳永雨鈴霖中“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啊!

  結語:鵲橋上的相逢,我們看到的是溫馨浪漫,流光溢彩,相愛的人情深意長,景美,人美、情美,成

  就著這個古老愛情故事的唯美,難怪秦觀感嘆: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板書:唯美)

  (感受這樣的唯美,我們一起在上一次鵲橋,感受他們的愛情吧,誦讀。)

  (二)鵲橋里的人生——豁達

  這首詞作寫于北宋年間,到現在已千年,為什么會流傳這么久,僅僅是它里面有美麗的愛情嗎?

  (描繪美麗的愛情故事的確是《鵲橋仙》這首詞流傳的一個原因,但不是最根本的原因)。

  明人沈際飛評“(世人詠)七夕,往往以雙星會少離多為恨,而此詞……化腐朽為神奇!”

  (將這句話打在屏幕上)

  然后比較歷代三首詠嘆七夕愛情故事的詩作

  (屏幕出示或老師口述)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迢迢牽牛星》)

  “幾許歡情與離恨,年年并在此宵中”(白居易《七夕》)

  “乞橋樓空,影蛾池冷,佳節只供愁嘆。(清納蘭容若鵲橋仙(七夕)

  設問:同學們是否贊同這句話?是否能從詞中找到依據?“腐朽”是什么?“神奇”又在何處?

  明確:學生會找到兩處“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比較后得出結論:歷代詩歌詠嘆七夕是悲吟尋恨(腐朽),而秦觀多了豁達之氣(神奇)。

  秦觀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豁達理性?他是什么樣的人?有什么的人生,什么樣愛情?

  (屏幕上打出兩句話)“古之傷心人也”—馮煦在《宋六十一家詞選例言》

  “淮海秦郎天下士,一生懷抱百憂中”。

  (引入秦觀生平資料,事先發給學生)

  設問1:同學們看完資料后,有什么認識?

  可能有的看法:沒看到他的豁達,就看到他的失意

  但看到了他作為文人的多情,癡情。

  設問2:正所謂人生不圓,愛情不圓,而以詩歌圓之,那秦觀在這愛情詞作里面是如何去圓的呢?

  提示:就詞作中的這個愛情故事而言,我們用現實的角度看,哪些地方是我們現實的愛情中所不希望的情形,請同學們默讀詞作思考。

  明確:

  “一相逢”“勝無數”:牛郎織女雖然是一年見一次,但卻是金風玉露似的感情,真摯,純潔,忠貞,愛情的質量遠遠高于人間無數朝歡暮樂的庸常夫妻

  次數少,但情意深。

  “銀漢迢迢”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愛情綿長,不可斷絕

  “忍顧鵲橋歸路”兩情久長

  找出來后追問:而秦觀是怎么去看這些不如意的?(抓住剛才找出的不如意一一作解釋)

  小結語:,詞人對鵲橋相會中牛郎織女的種種失意予以修復,消解著原本存在牛郎織女心里,也存在蕓蕓

  眾生眼里的哀傷。正因為一次次痛徹心肺愛情失意,才有了愛的真諦的透徹領悟;正因為一次次命運弄

  人的人生挫敗,才有了人生意義的理性思考,才能從從殘缺中看到圓,從失意中看到美,從少看到多,

  從短看到長。所以詞人會感嘆牛郎織女“相逢”“勝卻人間,正所謂“此愛只應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也正因為此,我們才能看到他的至情至純。

  (再讀詞作,感受愛的豁達,感受詞人至情至純的情懷)

  (三)鵲橋中的文化——經典

  因為有了至真至純的情感交織,《鵲橋仙》里的愛才能如此完美,因為有了至徹至透的人生領悟,愛才能如此豁達,至愛之人,至美之文,至情至理,完美契合,《鵲橋仙》就變成了愛的`文化的經典。

  這里面有我們民族傳統的東西,大家是否能發現呢?

  明確:塑造的藝術形象:傳統的藝術形象(織女)

  “纖云弄巧”這可以是一個勞動的場面,沉浸在愛情中的織女體現中國傳統女性的勤勞巧慧

  詠嘆的情感:忠貞

  西方“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表達情感的方式:七夕節

  一場朝暮期盼的相聚,也讓我們品茗了愛的堅貞、人生的真諦。

  而一段蕩氣回腸的傳說,更讓我們涵詠了中國文化的綿延悠長。

  一首《鵲橋仙》,讓后人玩味不夠,品味不足,讓一代代的讀者徜徉其中,品味愛情、思考人生、承傳文化,真配得上世人的評價:化腐朽為神奇。最后,我們再一次誦讀詞作,去感受它流傳千年的美,讓我們的唇齒留香!

  【板書設計】

  鵲橋仙秦觀

  愛情(唯美)

  鵲

  橋人生(豁達)

  相

  會文化(經典)

  【教后反思】

  教學思路

  立足文本,夯實基礎。

  盡管要在這堂課上求突破,但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保留了這首詞作常規教學中的內容,首先引導學生緊扣文本,找找詞作中“美”的體現,比如人美,景美,情美,讓學生按著鑒賞詩歌的一般思路完成對詞作的理解。如何對一首詩詞進行鑒賞,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上是講了很多的,這是要求掌握的知識點,是需要在實際的教學中讓學生運用并最終掌握的共性的東西。

  探究思考,個性解讀。

  這首詞作從角度的切入上我認為遵循了語文新課標背景下提倡“個性化閱讀”的理念,我以“美”為切入口,分成三塊:愛情,人生,文化,其中愛情的“美”是常規教學中都會體現的,所以在這個板塊中我沒有花太多時間,而將重點亮點放在了第二個板塊,探究詞作里的人生“美”,作為整堂課程的高潮部分。引導學生結合課外的一些資料,進行探究性閱讀,個性化解讀。這個教學的思路在課堂上基本予以了清晰呈現。我以為,詩歌教學不僅僅是利用掌握的鑒賞知識求得內容的理解,更多的是能調動自己的情感體驗,“密吟恬詠,以玩其味”,和詞人進行靈魂的交流,獲得更深層的審美體驗,而這也是讓學生真正感受作品魅力的關鍵所在。

  2、教學方法

  遵循古典詩詞“美詞美教”的原則,從導語的設計,問題的設置,環節的銜接,課堂的結語,以及對學生回答問題的歸納和補充上都盡量讓自己的語言生動起來;

  遵循古典詩詞“誦讀教學”的原則,在課堂中盡可能多的讓學生誦讀詞作,由句到篇,再由篇到句,引導學生進行分層閱讀,在讀當中進行審美體悟。

  3、教學實施

  都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真正完美的語文課只能存在于理想的中,在這堂課中,雖然角度的切入,課件的制作,教案的詳盡上已經做足了功夫,但在具體的操作中,有些環節的處理上顯得忙亂。

  首先,在“鵲橋上的愛情——唯美”這個板塊中,暴露了我的課堂教學的智慧不夠,設計的問題不太清晰,讓學生無法抓住要點,達不到我的預設。甚至出現了被學生帶離軌道的情況,浪費了很多時間。

  其次,在“鵲橋中的人生——豁達”這個板塊中,沒能做到精講精析,在引導學生解讀文本,體味作者情感方面有趕鴨子上架,急于求成的問題。這個板塊本應該是這首詞作解讀的一個亮點,但因為第一個板塊中浪費了太多時間,生怕時間不夠,為了提高教學的節奏甚至是直接將結果提供給學生,剝奪了他們獨立思考的過程,致使在這個環節中顯得緊張忙亂,亮點沒能充分呈現,尤其是在知人論世這一個環節上,對詞人的生平匆匆而過,學生沒能有深刻體會,發給學生的補充資料沒有起到很大效果,沒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師生交流顯得生澀。

  最后,在“鵲橋里的文化——經典”這個板塊中,問題設置不夠針對性,學生挖掘不到這個深度,所以無話可說,大部分是我講,致使這個環節中的課堂略顯沉悶,而且花的時間過多。

  可見,上一堂課,任何環節的缺失都會帶來心態和狀態的極大不穩定,從而導致“一步錯,步步錯”,從時間的安排,問題的設置,過渡語的銜接,主次的處理等等方面都需要精心的籌劃和處理,同時,課堂上會出現備課預設之外的情況,非常需要有豐富的積淀和教學的智慧,才能牢牢地掌控課堂。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篇2

  教學設想:

  對比閱讀這兩首同題材的愛情詩

  教學步驟:

  一、導入

  牛郎織女的愛情傳說我們都很熟悉。它不僅充實、滋潤了我們天真爛漫的孩童時代,滿足了我們對浩瀚星空的好奇心;而且是歷代文人墨客吟唱的對象,豐富了中國文學寶庫。今天,就讓我們來學兩首以牛郎織女的愛情神話傳說為題材的詩詞,比較一下它們有何異同。

  二、熟悉課文,對比閱讀

  1、學生熟悉乃至背誦兩首詩詞。

  2、思考異同,提示學生試從以下方面比較:

  內容方面主要從主題、感情基調去比較;形式方面從行文思路、藝術手法,語言風格等方面入手比較。

  3、讓學生自由朗讀,談對主題的理解。

  4、聽朗讀磁帶,初步把握感情基調。

  (教師點撥:注意兩首詩所配樂器及其特點。)

  學生討論后明確:

  《迢迢牽牛星》選的是洞蕭,蕭聲特適合演奏悲涼哀怨之曲,而《迢迢牽牛星》抒發的是織女的相思愁苦,感情基調哀怨動人。

  《鵲橋仙》選的是古箏,聲音清脆,悠揚婉轉,寫牛郎織女相聚的情景及感受,歌頌其高貴、純潔的愛情。感情基調輕柔婉轉。

  5、比較行文思路的異同。

  《迢迢牽牛星》先寫牛郎織女相距遙遠之景,再寫織女及其活動,最后寫織女愁苦的心情。行文思路可以說是由景到人到事,再到情。

  《鵲橋仙》

  6、藝術手法的異同

  《迢迢牽牛星》以描寫為主,多用疊字、白描手法,寓情于景。

  《鵲橋仙》綜合運用多種表達方式,以象征、對比為主,也用了疊字、疊詞,景中含情,情中有景,情景理融為一體。

  7、語言風格的異同

  《迢迢牽牛星》出自《古詩十九首》,雖屬于文人五言詩,但仍帶有濃厚的.民歌風味。故語言兼有民歌和文人詩的特點,既顯得平實質樸,清新自然,又含蓄深沉。

  《鵲橋仙》出自婉約派名家秦觀之手,體現了他一貫的語言風格,婉約清麗,饒有情趣。

  三、教師總結

  同一個神話傳說,兩位詩人寫出了不同的詩篇。真可謂“一個傳說,兩種風情”。《迢迢牽牛星》采用常規思維,寫牛郎織女的離愁別緒,哀切動人。《鵲橋仙》則一反前人俗套,自出機杼,歌頌牛郎織女高貴、純潔的愛情,立意新穎,境界高絕,讀來令人蕩氣回腸,吟來則韻味雋永。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篇3

  教學目標

  1、抓關鍵詞語,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詩詞鑒賞能力。

  3、理解李煜詞將抽象的感情形象化的藝術特色。

  4、品味秦觀詞的情致理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今天我們學習兩首詞。前面一首我們一起學習,后面一首同學們自學。

  先學習《虞美人》。(板書課題)

  二、作者及寫作背景簡介

  李煜{937—978}字重光,史稱南唐后主,在位十五年(961——975)。他工書,善畫,洞曉音律,具有多方面的文藝才能。是五代最有成就的詞人。他的前半生,作為南唐的國君,生活相當豪華奢侈,詞的題材狹窄,無非是表現宮廷生活、男女戀情或離愁別恨。亡國后,孤寂悲涼的處境,使他的詞轉向了寫思鄉之情、亡國之恨,成就很高。

  《虞美人》是后期作品。宋太祖開寶八年,宋兵攻克金陵,李煜肉袒出降,被送到汴京,囚禁在一座小樓里,被封為違命侯,過了二年多囚犯般的屈辱生活,相傳后主于七月七日他41歲生日那天晚上在寓所命歌伎唱《虞美人》詞,宋太祖聞之大怒,賜酒將他毒死。可以說此詞是他的絕命詞。

  三、誦讀詩詞。

  1、請一位同學朗讀。

  2、提示:要朗讀得好,一定要把握整體的感情和局部的重音。

  3、聽朗誦錄音(邊聽邊注意重讀和詞的感情基調)

  提問:聽了這首詞,整體的感情基調是高昂的?還是低沉的?

  整體:音調低沉凄楚、曲折迂回

  提問:剛才錄音里哪些地方重讀了?

  局部:

  (1)重讀:何時、多少、又、不堪、應猶、只是、幾多、一江

  (2)舒緩悠長:月——明——中——向——東——流——

  4、分組朗讀(一二組//三四組,一組讀,另外一組評價)

  5、集體朗誦

  四、賞析詩詞

  1、請問:全詞中哪個詞最關鍵?可以概括全文的感情?(明確:愁)

  2、既然詞眼是“愁”,我們再次帶著“愁緒”有感情地朗讀詞,邊讀邊思考:詞人為什么“愁”?

  明確:懷想故國

  板書:(懷想故國)愁

  3、師:真是“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詞人的愁,我們雖然看不見,摸不著,卻又能真切地感受到。那么,作者是怎么樣來寫“愁情”的?(請學生討論)

  (1)“春花秋月”提問:“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詞人是如何用它傳達愁緒的?

  明確:它的確是美好的事物,然而隨著詞人身份地位的改變,這些美好的事物也將在詞人的心里改變顏色。原來錦衣玉食,在如花宮女朝歌夜弦伴著的“春花秋月”般的生活只能徒增一個“階下囚”的無限悲傷,這樣美好的的事物不如結束才好。(樂景寫哀情)

  (2)“往事知多少”中的往事指什么呢?

  明確:“往事”的內容很豐富,可以泛指他做帝王時的一切活動。如后宮佳麗的簇擁,高坐廟堂、萬首稱臣的尊嚴以及為所欲為的自由感等等。

  (3)兩次出現了“月”,而“月”又常常表現懷念故鄉,思念親人等主題有關。如“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月是故鄉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我寄愁心與明月”等名句。

  (4)又東風

  雕欄玉朱顏春水

  同學們剛列舉的都是帶有作者思想感情的物象,也就是“意象”。正是透過這些物象,我們才能如此真切的`感受到詞人心中的“愁”:真是“物是人非事事休”,“載不動許多愁”。

  五、描述意境

  此刻詞中意境已經如畫般呈現在我們面前。請同學們回顧兩分鐘,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詞中的畫面。要有景有情,有細節描寫。

  六、學了這首詞,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最喜歡哪一句?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作者將一腔愁緒化為有形的流水,無窮無盡,無邊無際,豐盈而且沉重。這哪里是江水,分明是一滴滴負載著愁情的李煜的眼淚。這樣的比喻,一江春水,就是一江愁水,一江苦水。比喻,使得抒發的感情兼有了無邊無際的廣度和深度。

  七、拓展升華

  這種將抽象的情感化作具體的物象,在詩詞中很常見。請同學們舉幾個這方面的例子: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愁的重量

  白發三千丈,緣愁是個長。(李白《秋浦歌》)——愁的長度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愁的形狀

  問君能有愁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賀鑄)——愁的數量

  八、小結

  法國作家繆塞說:“最美麗的詩歌是最絕望的詩歌,有些不朽的篇章是純粹的眼淚。”

  李煜《虞美人》正是這樣的不朽之作。最后請讓我們用最虔誠的心、最真摯的情感一起把詞有感情地背誦一遍,對這位天才的藝術家獻上我們最崇高的敬意。

  九、引入《鵲橋仙》

  七月初七是什么日子啊?(中國情人節)在這一天,李煜無限凄楚地度過了他41歲的生日,而對大多數有情人來說,這一天無疑是美好而浪漫的。經過漫長的等待,牛郎和織女這對有情人終于在鵲橋上相會了。這又將是怎樣的一幅天堂相會圖呢?下面我們一起走進秦觀的《鵲橋仙》(板書課題)

  十、作者簡介:(出示小黑板)

  秦觀(1049~1100)北宋后期詞人,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進士及第。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因政治上屬于舊黨,多次遭愛打擊,最后被貶到遙遠的西南,死于放還途中。他長詩文,詞更享有盛譽,被蘇軾譽為“屈宋之才”,有〈淮海集〉。秦觀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其余三人是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詞作受蘇軾影響,也受與歌女交往的生活經歷影響,內容多寫男女情愛,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凄迷幽婉,清麗曲雅,屬婉約派。

  十一、朗讀課文

  1、請兩位同學朗讀

  2、點評

  3、教師范讀

  十二、自學課文

  1、[引]剛才我們從景和情入手,品味了上首詞的意境。下面,就請同學們從景和情入手,來探究這首詞的意境。自學這首詞,并用簡潔的框架圖列出提綱,我請同學上來板書。

  2、請兩位同學上黑板演示。

  3、教師總結。

  十三、名句鑒賞

  這首詞里,你最喜歡哪一句?為什么?

  1、“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在這金風玉露時節的一刻相逢,就勝過人間無數次相見)值得品味的是“金風玉露”一語,它不單是指秋天的風露,我們盡可放開去想——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在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是多么美好幸福的時刻!如此之夜,如此之景,映出多么高尚圣潔的愛情!

  2、“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探討詞人的愛情理想

  “兩情若是”二句對牛郎織女致以深情的慰勉:只要兩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貪求卿卿我我的朝歡暮樂?雖天各一方,但心有靈犀一點通,這才是最珍貴的。這一驚世駭俗、震聾發聵之筆,使全詞升華到新的思想高度。顯然,作者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3、你同意作者的愛情觀嗎?

  十四、小結:

  愛情是一個永恒的話題,也是一個無解的命題。對相愛的人來說,長廂廝守朝夕相伴無疑是甜蜜的,而遠隔千里默默想念也不失為一種幸福。總之,心中有愛就有幸福。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篇4

  教學目標:

  1、感受秦觀婉約的詞風。

  2、鑒賞“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和“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情致理趣。

  3、掌握“柔情似水”化無形為有形的修辭手法。

  教學重點:

  背誦《鵲橋仙》

  教學難點:

  鑒賞本詞的情致理趣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授課方式:

  講授式

  教學過程:

  導入:

  在我國的愛情詩篇中有許多膾炙人口的詩句。譬如:唐代詩人元縝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又如唐代詩人白居易的“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另外《梅花三弄》引用的千古絕唱“問世間情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許。”今天我就來賞析宋代詞人秦觀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的情致理趣。

  一、知人論世:

  1、秦觀:

  字少游,北宋詞人,號淮海居士,是蘇門四學士(秦觀,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之一。此人少年好俊,胸懷壯志,攻讀兵書,準備馳騁疆場,建功立業。然而世事艱難,他未能如愿以償,后來,性格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性格變成了多愁善感,憂郁細膩,可以這樣概括:“身為男兒身,心為女兒心”

  2、秦觀詞的特點:

  情韻兼勝,淡語有味,淺語有致,總之,傷心人寫傷心詞。

  二、背景知識:

  相傳牛郎織女相戀而結合,觸怒天帝,先是牛郎被逐下凡塵,后夫妻分居在銀河兩側。每年七月初七晚上是他們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這天晚上會有無數喜鵲飛來,為他們搭成一座長橋,便于他們相會,人稱“鵲橋相會”。傳說織女精于紡織,能將天上的云織成錦緞,是織造云錦的巧手,所以,這天夜晚天空的云彩特別好看。舊時風俗,少女們要于此夜陳設瓜果,朝天禮拜,向織女“乞巧”。這個美麗神話,引起了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的詠嘆。

  三、整體感知:

  1、師讀,學生齊讀,一名學生讀

  然后讓學生說出上下闕的內容:

  上闕:情侶奔赴鵲橋相會

  下闕:情侶以長久相愛的誓言互勉

  四、詞句賞析:

  1、“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纖云弄巧”引出會織彩云的織女,“飛星傳恨”引出急切想見到自己心愛的妻子的牛郎。“銀漢迢迢暗度”寫七月七日夜,他們從天帝強劃的迢迢銀河兩邊雙雙暗度。

  2、“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這是情節的發展,寫鵲橋相會,如果碰上好做艷詞的詞人,在這個地方定會不惜筆墨大肆渲染得說他們如何纏綿!如何悱惻!如何多情!本詞作者只寫這么簡單的兩句:一是說相逢的時節(秋天的早晨),二是說這樣的相逢遠勝于人間的相逢。

  值的回味的是“金鳳玉露”一語,他不但使這秋天的風露,有它的象征意義,秋天的'露水晶瑩剔透,象征著他們的愛情純潔和高貴,一年只有一次,這此刻是情侶之間最美好的時刻。

  至于,“勝卻人間無數”的深刻內蘊,則無妨作為一個懸念暫且留下,看多下闕,自會明白。

  3、“柔情似水,佳期入夢,忍顧鵲橋歸路。”

  這一句,寫的是這對情侶相會時的心情。“柔情似水,佳期入夢”(從修辭上來講:比喻,對偶)。

  “柔情似水”著重寫情態,托情于物,將兩位主人公的萬般如情比作銀河里的水,含有微波蕩漾、綿綿不斷之意。

  “佳期入夢”著重寫心態,極言相會之不易,此所謂:“既見而驚,驚而后喜,喜而反疑是夢。”作者同時代人晏幾道有詩云:“今宵剩把銀剛照,猶恐相逢是夢中。”可見這是久別重逢后人們的常有心態。

  關于“柔情似水,佳期入夢,”我們可以試想一下,《新白娘子傳奇》中“西湖送傘”的故事情節,許先和白素珍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無不是“柔情似水,佳期入夢,”的最好闡釋。

  “忍顧鵲橋歸路”是寫不忍心回頭看剛剛相會過的鵲橋和分離時的歸路,這一句則表現他們難舍難分、難以割舍的情感。是呀,一次短暫的相距卻是此后長久分離的開始,此情此景,讓人如何承受呢?因為來自不易,所以難能可貴,所以他們短暫的相聚比人間夫婦的朝朝暮暮更讓人感動,更讓人留戀。這就是“勝卻人間無數”的所在。

  4、“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是詞的結句,意思是寫兩個人的愛情若是象織女和牛郎那樣,真摯牢固又長久,又那里在乎什么表面上的時時相守、朝朝暮暮!

  意思是盡管相會的時間極其短暫,但只要雙方真摯的相愛,堅定不移,則年年必有此會,這是無盡期的愛,永恒的愛,而人間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離,也終有生離死別之日,一次永恒的愛與人間有近期的愛相比,這就是作者所言“勝卻人間無數”之所在。這就短暫與永恒的辯證法。到這,詞的主旨就升華到一個哲理高度。這是其一。

  只要兩情久長,真心相愛,你心中有我,我心中有你,即使不是天天在一起,卻也勝過朝歡暮聚,這把追求耳鬢廝磨,朝夕相處卿卿我我的世俗愛情,升華到崇高的精神境界。這是其二。

  五、布置作業:

  背誦這首詞,默寫這首詞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篇5

  教學目標:

  1、感受《蝶戀花》等詞孤獨凄清的意境和空虛惆悵的心境,體會作者因“不見所思”引發的傷離愁緒。

  2、鑒賞《鵲橋仙》淡而不傷的風格,體會此詞從舊題材中提煉出新的主題,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議論,在議論中抒情,頗具創新的精神。

  3、領悟《青玉案》造語精工,巧用博喻的特色,記憶名句,深刻領會這些名句的意蘊。

  教學重點:

  1、領悟詩歌“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內涵,把握移情于景手法的運用。

  2、體會活用前人文句的作用,鑒賞幽深婉約的意境,纏綿多情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古人說:“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為傷別離,古人留下了多少讓后人唱詠不盡的名篇佳作。

  二、推進新課:

  1、言情:1)言語之情。指心意。2)談情說愛或描述男女情愛。3).抒情。

  3、言情詞的特色:一是深曲委婉,纏綿悱惻的相思離別之詞;二是一些“緣事而發”、“即事名篇”,大膽謳歌純潔愛情,深刻批判封建禮教的詞;三是一些“言近旨遠”、“寄慨遙深”之作;四是真摯動人的悼亡之作。

  三、學習課文:

  (一)、《蝶戀花》

  1.作者簡介:晏殊(991—1055),字同叔,謚元獻,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自小聰慧,少年以神童應昭,賜同進士出身。仕途顯達,官至宰相。他喜歡賓客,樂于引薦人才,愛好文藝。他家常常盡日宴飲,宴必“歌樂相佐”,他的家庭實際就是一個文藝沙龍。據記載,他能詩能文,著作豐富,但對他來說最有成就的是詞。現存詞130多首,編集成《珠玉詞》。晏殊的詞,主要承襲晚唐、五代的遺風,多為遣興娛賓而作,內容比較狹窄,大多是反映士大夫宴游嘉會的生活以及對良時易逝、歡事無多的感慨。描寫男女相思、離情別緒的作品,是晏殊詞另一主要內容。晏殊詞的主要成就還是在藝術上。王灼說:“晏元獻公長短句,風流蘊藉,一時莫及。而溫潤秀潔,亦無其比。”(《碧雞漫志》)“溫潤秀潔”四個字,較準確地概括了晏殊詞的藝術風格,而且作者的主張也正是這樣。《青箱雜記》載了晏殊這么一段話:“余每吟詠富貴,不言金玉錦繡,而惟說其氣象。若‘樓臺側畔楊花過,簾幕中間燕子飛'、‘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風'之類是也。”在這里雖專道“吟詠富貴”,但也可代表他對詞的表現手法的主要見解。他常用委婉手法,巧妙地運用景物暗示的能力去表現作品的主題。造語工妙,是晏殊詞的一大特色。

  2.基本解讀:這是一首閨怨詞,是一支思婦懷遠的情歌。(主旨)

  1)“檻菊愁煙蘭泣露,羅幕輕寒,燕子雙來去。”寫景,寫思婦居住環境的景物,這是她清晨起來所目睹的景色。“菊”、“蘭”,顯得高雅,住處種有菊花、蘭花,說明她生活在有一定身份的人家。菊“愁煙”,蘭“泣露”,早晨的霧氣籠罩在菊花上,在她看來像是蓋上一層憂愁的煙;蘭花上的朝露,在她看來像是相思人灑的相思淚。“羅幕輕寒”,讀到下文可知這“寒”是秋寒,但與其說是秋寒,不如說是人的內心的孤單造成的凄寒。“燕子雙來去”用燕侶雙飛,反襯自己的獨處。

  2)“明月不諳離恨苦,斜光到曉穿朱戶。”這是思婦追述昨夜因相思而通宵不寐的情形。“離恨”是此詞的眼睛,全篇只此兩字點題。“明月不諳”,埋怨明月,是無奈,是自怨。“諳”,人格化的寫法,月本無靈性,此處賦之以靈性,說月本來應該同情我的“離恨”之苦,可是她不。“斜光到曉穿朱戶”,說明整夜沒睡,“到曉”即從昨晚到天亮。“朱戶”,補寫其生活環境,從而暗示其身份。

  3)“昨夜西風凋碧樹。”思婦的視線又回到早晨的眼前景。“西風凋碧樹”,昨晚這庭院里的樹還是碧綠的,可經過昨夜一夜秋風的吹打,已凋零不堪了。這里語帶夸張,極言西風摧殘力之強。這是比喻,用“西風凋碧樹”之烈,比喻相思對“我”的煎熬和摧殘之甚。

  4)“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行為描寫,通過行為細節的描寫來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相思是“無計可消除”的,“獨上”、“望盡”都是在十分無奈的情況下,企圖借以排解相思而發出的近乎下意識的行為。“獨上”照應前面的“燕子雙來”和“離恨苦”。“高樓”照應“朱戶”,再補寫其居住環境。“天涯路”,說明伊人離家很遠。這望,并沒有什么預定的目的,不是得到什么消息說他可能今天會回來,而僅僅是為了寬解一下相思的痛苦罷了。可是望無所得,反而使相思更加強烈。

  5)“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望不可得,那就給他寫封信,倒一倒內心深處的苦水,或許會得到某種慰藉,可是他的行蹤不定,“山長水闊”,信往哪兒寄?無從寄,又加了層痛苦。

  6)小結:我國古代藝術有一個明顯的特點是,突出神似,不大注重形似。這個思婦的身材容貌如何,作者沒有給讀者作任何審美提示,全由讀者自由聯想。而她對丈夫的刻骨思念,這種思念對她的煎熬之苦,卻給讀者留下了極其鮮明而深刻的印象。

  3.鑒賞要點:

  1)體會文人言情雅詞的特點。它所表現的是普普通通的離愁別恨,是刻骨的相思。但整個行文都非常含蓄委婉。全篇只有“離恨苦”點題,其余都是間接地暗示出來,讓讀者思而得之。

  2)行文高度凝練而流轉自如,顯示出作者駕馭語言的深厚功力。或借景抒情,或比喻,或襯托,或擬人,各種手法的運用自然妥帖,沒有絲毫刀斧痕跡。通篇章法靈活而結構嚴整,前后照應,針線細密。例如,對抒情主人翁的身份,沒有一個字直接道及,但從她的居處環境及其行為方式,讀者自然可以思而得之。而她的居處環境,也沒有一句作正面介紹,而是緊密結合她的行為心理的描寫來逐步交代出來,處處都給讀者留有一定的聯想空間。

  (二)、學習《鵲橋仙》

  1.作者簡介:秦觀(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他是“蘇門四學士”之一,與蘇軾的交誼很深,但詞風與蘇軾大不相同。雖然也寫有少數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從總體看,他堪稱標準的婉約詞人。他流傳下來的詞作,只有90首左右,但由于這些作品有很高的藝術成就,名篇佳作不少,歷來都被視為婉約派的大家之一。從內容看,秦詞所反映的生活面比較窄,直接表現國計民生的重大題材的`幾乎沒有,而其中最為突出的是“情”、“愁”二字。秦觀詞表現愛情,大多真摯而高雅,不停留在色相的美好、感官的愉悅的淺層描寫,而能夠揭示出心靈深處的共鳴,在一定程度上,把愛情升華到美的高度來審視。“將身世之感,打并入戀情”,是秦詞的又一顯著特色。秦觀很善于將仕途失意、人生困頓的感慨融會到離情別恨的描寫中去。秦觀因與蘇軾的關系,一進入仕途,就被視為舊黨的成員,在新黨執政期間,一貶再貶,最后遠謫郴州(今湖南)、雷州(今廣東),一生坎坷不平,潦倒失意。這種身世飄零落拓的感慨,常常流露在愛情描寫之中。

  2,基本解讀:這是一首以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為吟唱對象的情歌。

  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從漢代以來,流傳非常廣泛,以這個故事為創作題材的詩歌,古來很多。牛郎和織女都是勞動青年,他們是很恩愛的一對,但是天帝竟然罰他們遠隔銀河兩岸,一年只能在農歷七月七日會面一次,而且當夜就要分開。這對仙侶的遭遇多么不幸,多么值得同情。天帝多么恨心,多么令人憎惡。古來關于這個題材的詩歌的主題大都在這些方面,但秦觀的這首詞卻一反傳統,不是表現對牛郎織女的同情,而是對他們進行熱情的歌頌,從中表達了自己超越常人的愛情觀。

  1)“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這三句是描寫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情形。“纖云弄巧”,寫景,云天之景。這絢麗的云彩,襯托著仙侶的美好相逢。作者還設想,這彩云是織女的巧手繡成的。“飛星”,指牛郎星和織女星。“傳恨”,互相訴說長期離別的憾恨。這是“暗度”之后,相逢之時的情形。為適合詞律,作此調整。“銀漢迢迢暗度”,仙侶慢慢地度過鵲橋幽會,極富仙味。

  2)“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這是對牛郎織女相會的高度評價和頌揚。“金風玉露”,緊扣季節和時間,即初秋的夜晚,同時補一筆景物描寫。“金”、“玉”顯然帶有褒揚和贊美的感情色彩。這冰清玉潔的背景,象征著愛侶心靈的高尚純潔。詞人認為,這對仙侶,盡管一年才能見面一次,但是他們的愛情堅貞不渝,經得起時間的考驗,歷久不衰,而且恩愛彌篤。這樣理想、圣潔、永恒的“仙愛”,相會一次,比凡俗的平庸之愛強得多。

  3)下片,寫牛郎織女的離別。“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又是熱情的贊美。這溫柔纏綿的摯愛,就像那迢迢銀漢之水既深且長。“如夢”,一是甜美,二是短暫,在此二者兼備。正當他們如膠似漆、難舍難分的時候,他們分手的時間到了。‘‘忍顧鵲橋歸路”,哪能忍心回頭看那回去的路呢?真是“相見時難別亦難”啊!但是不忍別,也不得不別了。“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這是詞人對牛郎織女的愛情的熱情歌頌,也是他申明的愛情觀。在作者看來,愛情所追求的是心靈上的最充分最徹底的契合。只要愛得深,愛得專一永久,即使不能朝夕共處,也同樣是美滿幸福的。

  3.鑒賞要點:此詞頗具創新精神。從舊題材中提煉出新的主題,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議論,在議論中抒情。上片和下片的歇拍兩句,都是議論也都是抒情。這些議論,新穎獨到,很能啟迪人。與此相關,所抒發的情感也顯得真摯高尚。

  三、青玉案

  1.作者簡介:賀鑄(1052一1125),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州共城(今河南輝縣)人。“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氣”(陸游《老學庵筆記》卷八),因為為人秉性剛直,仕途不得志,始為武弁,后得蘇軾的引薦,改任文職,一直沉淪下僚。官終太平州通判,58歲致仕,退居吳下(蘇州)。賀鑄博學強記,藏書豐富,精通音律。所作詞有五百多首,今存286闋(含殘篇斷句),在北宋詞人中,存詞數量僅次于蘇軾。賀鑄也是跟蘇門關系密切的北宋婉約派名家之一。賀鑄詞的風格多樣,其中有少數豪放詞,可視為蘇軾豪放詞的繼響,南宋愛國詞的先聲。其詞集《東山詞》(一名《東山寓聲樂府》),又名《賀方回詞》。

  2.基本解讀:這是一支描寫單相思的痛苦的情歌。(主旨)抒情主體是男性。他對一位美人極其愛慕,但又揣摸不到對方究竟對自己有無愛意,于是他就被這種單相思折磨得苦不堪言。

  1)“凌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暗用曹植《洛神賦》對洛神的描寫。“凌波”,即“凌波仙子”,在此是指抒情主體所傾慕的人。“不過橫塘路”,她總是不從我的住地橫塘這邊經過。“但目送、芳塵去”,我每次都只能用目光送她遠去。“芳塵”,她的長裙揚起的芳香的煙塵。飽含贊美之意。長期以來就是這樣可望而不可即。

  2)“錦瑟華年誰與度?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她那美妙的青春年華,究竟要和誰一起度過呢?名花何屬呢?她對我有沒有意思呢?哎!天才曉得。“錦瑟華年”,化用李商隱《錦瑟》:“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月橋花院,瑣窗朱戶”,描寫她的居住環境,華貴而高雅,充滿傾慕、愛羨之情。“春知處”,猶言天曉得。但不說天,而說“春”,自然會給人以青春愛情方面的聯想。

  3)下片濃墨大書單相思的痛苦。“飛云冉冉蘅皋暮”,描繪了一個自吐心曲的處所。這里暗用了江淹《休上人怨別》中“日暮碧云合,佳人殊未來”的情景。曹植《洛神賦》中也有“爾乃稅駕乎蘅皋,秣駟乎芝田”的句子。這本來是一個期待伊人到來的幽美高雅之所,曹植就是在這里遇到宓妃的。但是,抒情主人公并非約會,他只是來這里單相思。思不可得,并沒有見到伊人的蹤影。于是用彩筆來傾訴心曲。“彩筆新題斷腸句”,用猶如江淹曾在夢中得到郭璞授予的富于才華的彩筆來寫情詩,來傾注令人悲欲斷腸的“閑愁”。這里所謂閑愁,就是所謂愛情的痛苦。“若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我這閑愁共有多少呢?回答是:多到無法計量,多到好比廣闊平原上的茂密如煙的春草,好比江南暮春時節滿城飄飛的柳綿,好比梅子黃時的連月不停的毛毛細雨。這幾句,古來備受激賞。作者也因這一名句,而得到時人給予的一個雅號“賀梅子”。那么其妙在何處?概括起來至少有下面幾點:一是設喻精當。閑愁是抽象的事物,通過這三個比喻,顯得非常形象,非常具體可感,給人以極其鮮明的印象。而且春草、飛絮、黃梅雨都給人以愁絲連綿不斷的聯想。二是巧用博喻。用多個喻體來比喻同一個本體,稱為博喻。博喻是比喻的一種擴展,一種延伸。成功運用博喻,可以更加鮮明更加強烈地突出所要表現的事物的本質特征。這里的運用是非常成功的。三個喻體都有一個共同的突出的特征,即多到無法計量,而且還在發展變化,越來越多。三是比中有興。三個喻體都分別是一個相對獨立的景物描寫,都是江南暮春時節所特有的景色。因而,它們除了用來作形象的比喻以外,還共同構成了一個春去夏來的境界。而這樣的境界,與“閑愁”又非常和諧渾融。在文學作品中,凡是寫到愛情不如意的,大都會聯想到暮春,從而用自然的春去夏來,比況人的青春易逝。這里也用了這個傳統的表現方法。

  讀到這里,我們非常自然地感覺到抒情主人公的“閑愁”確實多得不得了。但這究竟是一首地道的情歌呢,還是以情歌為載體,別有寄托呢?許多人都認為是有所寄托的。但具體寄托了什么,說法不盡一致。我們認為,這樣的詞就當作單純的愛情作品來讀,也是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如果有寄托,詞中所描寫的美人,可以理解為作者的政治理想,其中的閑愁,就是作者執著追求而理想終究不能實現的苦悶。如果從這個角度去理解,這多情種的失戀的悲歌,實際是士不遇的浩嘆。

  3.鑒賞要點:言情詞的精品。詞作把單相思這種人們多少都有過體驗而不易說清楚的情感活動,表現得惟妙惟肖,給讀者以極深刻的印象,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造語精工,巧用博喻,最突出的表現是最后幾句。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篇6

  一、《鵲橋仙》(秦觀)教學設計

  課題:一樣別離另樣情——《鵲橋仙》(秦觀)

  時間:2013-3-7周四第六節

  授課班級:高二(20)班

  教學目標:

  1、了解詞人秦觀和他的創作。

  2、賞析《鵲橋仙》詞,認識秦觀反傳統的愛情觀。

  3、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學重點:賞析《鵲橋仙》的獨特之處。

  教學難點:培養高尚的審美情趣。

  教學方法:朗讀、鑒賞、比較、引導、討論。

  二、教學構想

  《鵲橋仙》(秦觀)一詞是一首敘寫牛郎織女神話歌頌永恒愛情的七夕詞。關于本詞教學,首先確定宋詞鑒賞的依據:

  1、“詞以境界為最上。有境界則自成高格,自有名句。”(王國維《人間詞話》);

  2、“詩的境界是情趣與意象的結合。”(朱光潛《詩論》)。再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來確定教學重難點。因為教授的對象是高二學生,他們已經在高一學過《迢迢牽牛星》一首七夕詩,教材又是選修教材,所以我把教學的重點放在了賞析秦觀的這首詞的獨特的情趣上。教學過程按照“讀一讀、議一議、比一比”的程序進行。在朗讀中感知全文,醞釀情感,在討論中賞析內容,體味情感,在對比中深化思維,提高品位。

  本節課力圖在課堂上呈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狀態,運用材料比較討論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運用文章精要之處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設置引讀性的疑問,設置探索性的疑難,促使學生思維深化,引導學生對語言形式進行揣摩、比較、分析、綜合,提煉出語言的要點,由淺入深、層層設問,以訓練思維的深刻性。這樣最大限度地給學生以思維的啟迪和感情的碰撞。

  在教學方法上,側重于朗誦教學和比較閱讀。選取幾首有代表性的七夕詩詞對照,從意象和情感兩方面比較閱讀。由此水道渠成地小結秦觀在本詞中所體現出來的輕松的筆調、纏綿的感情和高遠的格調等不一樣的情趣。另外,本節課的一大亮點就是拓展討論對比古今愛情觀,不僅培養學生高尚的審美情趣,還能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課時安排:1課時。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

  牛郎織女這一古老的神話故事,在古詩詞中,早已是寫濫了的套子。多少名家詠七夕,每每感嘆雙星聚少離多。秦觀詞《鵲橋仙》,能于俗套中翻反傳統,出新意。到底是一種什么樣的新意呢,透露出秦觀的何種情趣呢?這節課我們一起來認識秦觀,走進鵲橋仙,徜徉在七夕詩詞中,揭開謎底。

  (二)知人論世(課前預習)

  秦觀(1049—1100),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雖然也寫有少數具有豪放特色的作品,但從總體看,他堪稱標準的婉約詞人。秦觀十分推崇蘇軾,也頗得蘇軾的賞識,他和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被當時人稱為“蘇門四學士”。他的詞長于寫景抒情。音律諧美,語言雅淡,委婉含蓄,饒有余味。秦觀詞的內容,局限于歌唱男女間的愛情和抒寫個人的愁怨。他的詞風,遠襲溫庭筠,近效柳永。“將身世之感,打并入戀情”,是秦詞的又一顯著特色。

  (三)賞析秦觀詞《鵲橋仙》——舊題材新情趣

  (1)讀一讀(整體感知):集體讀;分組讀;個人讀;聽讀;誦讀。

  板書:上片(相逢)

  下片(離別)

  (2)議一議(問題賞析):

  問題一:意象(云、星、銀漢、風、露等)的修飾語有何作用?

  問題二:數字“一”和“無”有何妙用?

  問題三:“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有何修辭手法?

  問題四:“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表達了怎樣的愛情觀?

  (3)比一比:比較意象比較情感。

  ①《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擢素手,札札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

  ②李清照《行香子·七夕》: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③晏幾道《鷓鴣天·七夕》:日佳期鵲誤傳,至今猶作斷腸仙。橋成漢渚星波外,人在鸞歌鳳舞前。歡盡夜,別經年,別多歡少奈何天。情知此會無長計,咫尺涼蟾亦未圓。

  ④比較下列愛情觀: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詩經》)

  凄凄復凄凄,嫁娶不須啼;愿得一心人,白頭不相離。(卓文君《白頭吟》》)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鵲橋仙》)

  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現代歌詞)

  與其在自行車上歡笑,不如在寶馬車上哭泣。(網絡語)

  (4)重難點分析:如何理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如何樹立正確的`愛情觀?

  教師點撥:兩人的愛情若是堅貞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這兩句歌頌真摯不渝的愛情,立意新。牛郎織女雖然一年一度相會,畢竟地久天長;人世夫妻雖然朝暮相聚,卻是百年頃刻,于此補充說明“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之意。這一反常人愛情觀的看法,使詞的意境為之一新。

  (四)熟讀成誦。

  (五)小結:不管是何種愛情觀,只要利己又不損人,我看都行。秦觀的《鵲橋仙》是借牛郎織女的傳說歌頌堅貞愛情的優秀詞作。秦觀此作能于俗套中翻出新意,可謂匠心獨運。秦觀否定的是朝歡暮樂的庸俗生活,歌頌的是天長地久的忠貞愛情。在他的精心提煉和巧妙構思下,古老的題材化為閃光的筆墨,迸發出耀眼的思想火花。這就是《鵲橋仙》的新情趣:輕松的筆調纏綿的感情高遠的格調,也是我們這節課的收獲。

  (六)作業:

  1、背誦默寫《鵲橋仙》;

  2、選讀一首言情詞,準備參加朗誦會。

  四、板書

  鵲橋仙

  ——一樣別離另樣情

  秦觀

  內容上片:相逢下片:離別

  舊題材歡娛嫌短,聚少離多哀婉凄楚

  新情趣仙侶之愛心靈契合的地久天長(贊)

  凡俗之愛貌合神離的朝朝暮暮(否)

  筆調輕松感情纏綿格調高遠

  五、教學反思:

  一首簡單的詞,一個貌似復雜的教法,一切為了學生有所收獲。從教學設計和學生收獲角度進行反思。

  (一)教學設計的反思

  1、系列教學的安排和目標的確立。本節課是選修教材第三單元“漫步宋詞”的“第二步”,承接著“第一步:境界”而言的,由“境界”自然過渡到本節課的“第二步:情趣”。這是宋詞選修教學的系列課中的一課。還有第三步,第四步等等。這是我個人對選修教材的大膽處理和嘗試教學改革。上完課后,我個人覺得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嘗試。盡管還有很多不盡人意的地方,但方向是對的,方法是可以被借鑒的。

  2、教學的深度和廣度。本節課的賞析的依據是王國維的境界說和朱光潛的情趣說。體現教學重點難點,羅列的幾首要比較的詩詞和幾個愛情詩句都是經過本人精挑細選的,在難度上的把握上做到了適中,在重點的把握上做到了突出,整體教學在深度和廣度上都有下了功夫。

  3、還有一個突出點就是學生有關愛情觀的討論。課堂氣氛很活躍,不時發生情感的激蕩和思維的碰撞。

  (二)對此課有效性教學的反思

  魏書生認為:“一節課好壞的主要標準,只能看學生是否在進行積極思維,教師的講解與學生的思維之間是否有一根看不見的線緊緊維系著。”從學生的表現可感受到本節課學生樂學,愛學,有自信,大多數學生很快就把《鵲橋仙》熟練地背誦并默寫出來;教師易于施教,使教與學雙方更輕松、更愉快。從這一點上來說,這節課是有效的。

  還有待改進的地方有:

  1、朗讀教學環節中,如何進一步強化朗讀效果,還值得探索;

  2、詩詞教學的整體性和導學案、高考對詩詞賞析的局部性的矛盾如何解決,還有很大的探討空間。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篇7

  【教學目標】

  1、感受秦觀婉約的詞風。

  2、鑒賞本詞的情致理趣。

  【重難點分析】

  這首詞取材于人們所熟知的牛郎織女的民間傳說,理解起來難度不大。背誦也不難,指導抓住關鍵句和韻腳,掌握兩組對仗的關系就可背誦下來。

  【課時安排】

  0.5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七夕”是一個美好而充滿神話色彩的節日。杜牧《七夕》詩云“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相傳這天夜晚(陰歷七月初七)是分居銀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這個漢魏以來就流傳的美麗神話,引起了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的詠嘆。其中,最膾炙人口、傳誦不衰的絕唱,則要推秦觀的《鵲橋仙》了。

  秦觀(1049~1100),北宋后期詞人,字少游,又字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神宗元豐八年(1085)進士及第。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因政治上屬于舊堂,多次遭受打擊,最后貶到遙遠的西南,死于放還途中。他長于詩文,詞更享有盛雀,有《淮海詞》。秦觀為蘇門四學士之一(其余三學士是黃庭堅、晁補之、張耒),詞作受蘇軾影響,也受與歌女交往的生活經歷影響,內容多寫柔情,亦有感傷身世之作。風調婉約清麗,辭情兼勝。

  二、誦讀,直譯:

  輕云變幻奇巧,流星傳達離別之恨,牛郎織女暗夜渡過天河。在秋風吹拂玉露籠罩的夜晚相逢一次,便勝過人間的.無數相會。柔美纏綿的感情像水一樣難分,美好的相會時期如在夢里,哪里能夠忍心回看那鵲橋歸路。兩人的感情若是長久之時,又哪里在乎朝朝暮暮的相聚!

  三、名句賞析: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蘊含著一個怎樣的哲理?

  明確:這兩句是詞的結句,寫兩位主人公的心愿。意思是盡管相會短暫,但只要雙方真摯地相愛,堅定不移,則年年必有此會,這是無盡期的愛、永恒的愛;而人間夫妻即使朝朝暮暮形影不離,也終有生離死別之日,以此永恒的愛與人間有盡期的愛相比,豈非“勝卻無數”嗎?這里包蘊著短暫與永恒的辯證法,也有詞人注重高質量的愛情觀。

  四、小結:

  全詞寫的是牛郎織女七夕一相逢的神話愛情故事。句句寫天上事,句句寫牛郎織女事,但讀者同時感受到詞人句句在寫人間,處處在以牛郎織女之情喻人間之情。詞意蘊藉精警,天人相應,情境優美,實為傳誦不衰之千古抒情絕唱。

  五、背誦:

  秦觀《鵲橋仙》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品讀《鵲橋仙》北宋。秦觀

  【注釋】

  鵲橋仙:此調專詠牛郎織女七夕相會事,始見歐陽修詞。

  纖云弄巧:是說纖薄的云彩,變化多端,呈現出許多細巧的花樣。

  金風:秋風,秋天在五行中屬金。

  玉露:秋露。這句是說他們七夕相會。

  忍顧:怎么忍心回顧。

  【譯文】

  彩云顯露著自己的乖巧,流星傳遞著牛女的愁恨。

  縱然那迢迢銀河寬又闊,鵲橋上牛郎織女喜相逢。

  團圓在金風習習霜降日,勝過了人間多少凡俗情。

  莫說這含情脈脈似流水,莫遺憾美好時光恍如夢。

  莫感慨牛郎織女七夕會,莫悲傷人生長恨水長東。

  只要是真情久長心相印,又何必朝夕相聚度此生。

  【賞析】

  這是一首詠七夕的節序詞,起句展示七夕獨有的抒情氛圍,“巧”與“恨”,則將七夕人間“乞巧”的主題及“牛郎、織女”故事的悲劇性特征點明,練達而凄美。借牛郎織女悲歡離合的故事,歌頌堅貞誠摯的愛情。結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有境界,這兩句既指牛郎、織女的愛情模式的特點,又表述了作者的愛情觀,是高度凝練的名言佳句。這首詞因而也就具有了跨時代、跨國度的審美價值和藝術品位。

  此詞熔寫景、抒情與議論于一爐,敘寫牽牛、織女二星相愛的神話故事,賦予這對仙侶濃郁的人情味,謳歌了真摯、細膩、純潔、堅貞的愛情。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篇8

  教學目標:

  鑒賞《鵲橋仙》淡而不傷的風格,體會此詞從舊題材中提煉出新的主題,道人之所未道,善于議論,在議論中抒情,頗具創新的精神。

  教學重點:

  1、領悟詩歌“一切景語皆情語”的內涵,把握移情于景手法的運用。

  2、體會活用前人文句的作用,鑒賞幽深婉約的意境,纏綿多情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背景材料

  這是宋代詞人秦觀以牛郎織婦鵲橋相會的傳說,歌頌永恒而堅貞不渝的愛情。

  秦觀(1049—1100),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高郵人。少舉進士,不中,曾見蘇軾于徐州,蘇軾以為有屈、宋之才,王安石亦謂其詩清新似鮑、謝。為蘇門四學士之一,擅詩文,詞為北宋大家,與黃庭堅并稱“秦七黃九”。有《淮海詞》。

  《鵲橋仙》,詞調名,出《風俗記》:“七夕,織女當渡河,使鵲為橋口。”多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事。

  二、這首詞以七夕織女渡銀河與牛郎相會的古老傳說為題材,歌頌永恒而堅貞不渝的愛情。

  三、層次結構

  上闋寫織女與牛郎相會。

  下闋抒依依不舍之情。

  四、寫作特點

  語言清新凝練,織女的形象雖然著墨不多,但通過環境的`渲染,心情的刻畫,而寫得鮮明優美,濃厚深摯的情意表達得委婉含蓄。

  五、重點難點分析

  如何理解“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兩人的愛情若是堅貞不移的,又哪在乎朝夕相聚呢?這兩句歌頌真摯不渝的愛情,立意新。牛郎織女雖然一年一度相會,畢竟地久天長;人世夫妻雖然朝暮相聚,卻是百年頃刻,于此補充說明“金鳳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產間無數”之意。這一反常人愛情觀的看法,使詞的意境為之一新。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 篇9

  教學目的:

  1.了解作者及詞作的藝術風格。

  2.通過誦讀品味、提高審美情趣,培養學生詩詞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解讀文句,分析意境,在品讀中欣賞

  教學難點:意境的品味。比較兩首詞的思想內容和藝術風格

  教學設想比較法:閱讀欣賞、品味理解兩首詞的內容、感情基調。

  拓展訓練:課外閱讀、摘錄、收集與這兩首詞的內容、境界相似的詩詞句。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中國文學史源遠流長,文學作品浩如煙海,文學作家燦若繁星,秦漢文章、唐詩宋詞、明清小說,無不令讀者陶醉。其中,宋詞是我國古典文學史上的一枝奇葩,無論他的豪放還是他的婉約,都以它獨有的風格閃爍在中國文學史的殿堂里。今天我們將欣賞這座文學殿堂里具有代表性的兩位婉約派作家秦觀和李清照的詞作----《鵲橋仙》和《聲聲慢》

  《鵲橋仙》和《聲聲慢》都是詞牌名,不是詞題。《鵲橋仙》多以詠牛郎織女相會之事。《聲聲慢》原來的曲調,韻腳押平聲字,調子相應的比較平緩,李清照卻改押入聲韻,并屢用疊字和雙聲字,便變舒緩為急促,變哀婉為凄厲。

  二、作者簡介:

  1.秦觀(1049~1100)北宋后期詞人,字少游。他擅長詩文,詞更享有盛譽,被蘇軾譽為“屈宋之才”,秦觀為蘇門四學士之一,而其詞則在“四學士”中影響最大。詞作風調凄迷幽婉,清麗典雅,屬婉約派。

  2.李清照(1084-1155)自號易安居士,濟南人,是北宋向南宋過渡時期的詞人。其父親李格非是學者兼散文家,母親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學才能。李清照在其家庭的熏陶下,從小就多才多藝,能詩詞,善書畫,很早就受人注意。史書記載說她:“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她十八歲嫁了太學生趙明誠,趙明誠愛好金石之學,也有很高的文學修養。婚后,他們過著美滿和諧幸福的生活,夫婦在一起常常詩詞唱和,欣賞金石拓片,夫妻恩愛尤佳。后因北宋新、舊黨之爭,而回到家鄉度過了近十年時光。南渡后,趙明誠因病去世,李清照輾轉流浪于浙江金華與臨安一帶,郁郁而終。她的詞1

  以北宋南渡為界分為前后兩期:前期詞主要圍繞自己的閨閣生活來寫,以閨愁和夫婦別離之愁為主;后期詞則以家國之思為主。

  三、朗讀欣賞(根據詞的感情基調,整體感知詞的思想內涵,品味詞的音韻美。

  1.學生試讀

  2.教師導讀

  (一)《鵲橋仙》詞的上片寫這對仙侶奔赴鵲橋相會時急迫而欣慰的心情,下片寫他們將別時以長久相愛的誓言互勉。全詞人物的感情喜憂交加,但基調是昂揚的,讀時以歡快為主。詞上下兩片的結構相似,都可以分為兩小層:前三句是賓,要讀得輕些;后兩句是主,可稍稍重讀。全詞四小節又類似律詩中的起、承、轉、合,讀時須有與此相應的語氣,要有鮮明的層次感。最后一小層即“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兩句,是這首詞的主旨句,讀此句須放慢語速,聲音要柔和些,且有余韻——

  纖云弄巧,

  飛星傳恨,

  銀漢迢迢暗度。

  金風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

  佳期如夢,

  忍顧鵲橋歸路.

  兩情若是久長時,

  又豈在朝朝暮暮

  (二).《聲聲慢》導讀

  《聲聲慢》是李清照的一首震動詞壇的名作。靖康之難以后,丈夫病故,夫妻精心收集的金石書畫,都已散失殆盡。這一連串的打擊使她嘗盡了國破家亡,顛沛流離的苦痛。《聲聲慢》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所作,通過描寫殘秋所見、所聞、所感,抒發了自己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心緒。基調深沉凝重、哀婉凄苦,一改前期詞作的開朗明快。讀時以“愁”為主。

  詞的起句很不尋常,一連用七組疊詞。朗讀起來,非常哀婉凄楚,有如聽到一個傷心之極的人在低聲傾訴,當她自己還未開口時,聽眾已感覺到她的憂傷,而等她說完了,那種憂傷的情緒還沒有散去,一種莫名其妙的愁緒在心頭和空氣中彌漫開來,久久不散,余味無窮。

  3.學生齊讀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

  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

  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4.讀中點撥、品味、欣賞(現在我們來邊讀邊品位這兩首詞)

  (一)《鵲橋仙》詞一開始即寫“纖云弄巧”,“飛星傳恨”,輕柔多姿的云彩,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圖案,顯示出織女的手藝何其精巧絕倫。那些正在飛馳長空的閃亮的星星仿佛正在傳遞著他們的離愁別恨,[相思之苦,憂恨之長]。“銀漢迢迢暗渡”,以“迢迢”二字極力形容銀河的遼闊,“暗渡”二字點出“七夕”題意,同時緊扣一個“恨”字,寫他們踽踽宵行,千里迢迢來相會。此句寫牛女相距之遠,相見之難,。

  接下來詞人宕開筆墨,以富有感情色彩的議論贊嘆道:“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之夜,在碧落銀河之畔相會了,這美好的一刻,便抵得上人間卿卿我我,千遍萬遍的纏纏綿綿。詞人以“風”是“金”的、“露”是“玉”的來熱情歌頌這種愛情的圣潔與永恒。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那兩情相會的情意啊,就象悠悠無聲的流水,是那樣的溫柔纏綿[寫愛情的回報]。可相會的時間又是那么短促,這佳期竟然象夢幻一般倏然而逝,才剛剛相見怎么又到分離的時刻!怎么讓人忍心回頭去看回去的“鵲橋歸路”呢!“忍顧鵲橋歸路”,是寫別離,那剛剛借以相會的鵲橋,轉瞬間又成了和愛人分別的歸路。真是“相見亦難別亦難”(讓人不忍心回頭看)啊!此時無聲……

  詞筆至此,詞人忽又“柳暗花明又一村”爆發出高亢的音響:“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秦觀這兩句詞是寫主人公互贈誓言,充分揭示了愛情的`真諦:愛情要經得起久長分離的考驗,只要能彼此真誠相愛,即使終年天各一方,也比朝夕相伴的庸俗情趣可貴得多。歌詠永恒而堅貞不渝的愛情。這種愛情是一種“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心之相印。尾兩句,是愛情頌歌當中的千古絕唱。一反常人對愛情難舍難分的看法,使詞的意境為之一新,并巧妙的與上篇的議論遙想呼應,升華了人世間夫妻之間的感情。這種正確的戀愛觀,這種高尚的精神境界,遠遠超過了古代同類作品,是十分難能可貴的。[下面學生根據老師的要求,自我欣賞《聲聲慢》,并和《鵲橋仙》作對比]

  學生自賞要求:

  1.找對比點:基調:情感線索表達方式藝術表現手法

  2.找關鍵詞:

  (二).《聲聲慢》

  「尋尋覓覓」詞人心中孤獨空虛,想找到失去的東西,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種“尋尋覓覓”的心思。然而,尋覓的結果卻是—“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滿身的冷清和滿心的憂傷凄楚,覓無所得。]這開頭三句,由淺入深,淋漓盡致地刻畫出了女主人公冷清、凄慘、憂傷、極度空虛、孤寂無依的凄涼處境。

  加之天氣乍暖還寒[天氣忽冷忽熱],實為最難將息[調養休息]!

  “三杯兩盞淡酒”本應是借酒消愁,但愁仍難排遣,因為愁情,加之“晚來風急”三杯兩盞淡酒“敵不過”。可謂“借酒澆愁,愁更愁”,可詞人不明說,卻言談酒不足以敵急風,用意上含蓄。一個“晚”字,暗示“到黃昏....”的處境。這三句,實為開頭三句的延伸,所謂情在詞外。

  “雁過也”三句,將上文含蓄未說之事略加點明。仰望天空過雁,卻勾起的是對往事的傷心回憶。因雁到秋天,由北而南,詞人亦是北人,避難南下,似乎是“舊時相識”

  勾起了故鄉之思,可謂“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菩薩蠻》“今年海角天涯,蕭蕭兩

  鬢生華”《清平樂》;“舊時相識”也是作者早年寫給趙明誠《一剪梅》詞中的句子“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撩撥了思夫之情。“舊時相識”觸景生情,睹物傷懷,把詞人久經飄泊,獨在異鄉,今非昔比的處境刻畫得淋漓盡致,可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載不動,許多愁。”真是死者長已矣,托體同山阿,生者獨自悲啊!這就越發增加了詞人的天涯淪落和孤獨無依之感

  下片直承上文。俯視滿地盛開的菊花,然而,自己卻因憂傷憔悴而瘦損了,那有知己共賞共摘呢!孤孤單單地靠著窗兒,怎樣才能挨到天黑啊!

  好不容易挨到黃昏,卻又下起了綿綿細雨,這種境況,怎么能用一個“愁”字說得盡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里,一點雨就是一點愁,“點點滴滴”的雨就是千絲萬縷的愁,連綿不斷的愁。如果說自然界的風雨是吹打在梧桐樹葉上,那么,一種比秋雨更令人心寒的無影無形的風雨卻打在愁人的心上!愁啊!愁!愁-愁-愁!如果用李煜的“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形容,我倒認為這種愁還有量度,可以釋懷、可以流放;而李清照的愁卻如泰山壓頂,又如一張密不透風的大網,將詞人重重的壓住、團團的圍住,讓她喘不過氣來!是掉進深淵的愁,是無限愁!這種“愁”也不是《一剪梅》中的“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愁!這種孤寂落寞,悲涼愁苦的愁,任何比喻在此都顯得蒼白無力!所以,結尾的反問句式,有言有盡而意無窮之功效!使詞人的愁顯得無限的長….大有“回腸九疊后,猶有剩回腸”的藝術效果。

  (三).感情基調(要求學生總結、歸納出一條線索)

  《鵲橋仙》主人公有“弄巧”“傳恨”的相思之苦——但也有“暗度”相逢的喜悅情懷——更有“柔情似水”的蜜意纏綿、互吐衷腸的回報——雖有“忍顧”時難舍難分的別離——但因有別后的互贈誓言、有久長情的安慰,為下次的相逢“暗度”增強了信念——可謂“天涯咫尺”,所以是情有所寄。

  《鵲橋仙》人物的感情雖是喜憂交加,但基調是昂揚的。為什么呢?客觀現實雖然是黑暗的、冷酷的,但主人公能“金風玉露”“暗度”“相逢”其生活的態度,奮斗的精神是昂揚、難能可貴的。雖然相逢的時間是短暫的,但相逢是甜蜜的、幸福的。因能有下次的相逢而信心百倍、互慰互勉。

  《聲聲慢》:主人公因孤獨空虛尋覓——其結果依然是冷清、凄慘、憂傷、[覓無所得],加之“乍暖還寒”更加是孤苦伶仃、無依無靠——難將息——雖想借酒消愁,但“淡酒”“敵不過”晚來勁風,卻是愁更愁—-有舊時相識[卻獨在異鄉、物是人非、陰4

  陽相隔]――有滿地盛開黃花[卻無知音共賞共摘]—-只有獨守窗兒[無奈地聽雨打梧桐之聲]這是多么凄慘、悲涼的處境啊!詞人尋覓的結果是掉進了愁的深淵!—-無限愁[怎一個愁字了得]。所以,詞的基調是深沉凝重、哀婉凄苦。“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所以是情無所托。

  2.藝術特色

  (1)寫法上都具有獨創性:兩位婉約派詞人都是通過環境渲染、人物心情的刻畫

  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的,但都各有特色。

  (2)表達方式上。《鵲橋仙》全詞熔寫景、抒情、議論于一爐。詞中明寫天上雙星,暗寫人間情侶。其抒情,以樂景寫哀,以哀景寫樂,倍增其哀樂,讀來蕩氣回腸,感人肺腑;《聲聲慢》是以鋪敘的手法,寫景、抒情于一體,而抒情又比較含蓄曲折,心中極愁,景景含愁,通篇是愁,然而這一愁情作者卻始終不說破,只是極力烘托渲染,層層推進,營造出一種“一重未了一重添”的凄苦氛圍,給人留下更多的思索空間。全詞寫來盡管沒有一滴淚,然而給人們的感受卻是“一字一淚,滿紙嗚咽”。這比直寫痛哭和淚水漣漣更為深刻、凄酸,也更能感染人。

  附:板書設計

  基調感情線索主旨藝術手法

  寫景抒情議論環境烘托

  昂揚情有所寄:弄巧、傳恨——暗度——風、露——柔情、佳期——忍顧——互贈誓言

  (相思苦)—(相見難)-(勝卻)-(回報)(別離)(情久長)

  樂景寫哀哀景寫樂天涯咫尺

  深沉凝重情無所托:尋覓——冷凄憂——暖寒酒——雁.花——獨守——梧桐.細雨

  哀婉凄苦孤、空覓無得難將息敵不過舊時相識凄涼愁無限

  愁更愁睹物傷懷

  鋪敘寫景抒情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秦觀《鵲橋仙》教學設計及反思03-30

秦觀的鵲橋仙04-21

秦觀 鵲橋仙04-13

秦觀《鵲橋仙》公開課教學設計03-30

秦觀鵲橋仙古詩11-17

秦觀鵲橋仙教案04-13

鵲橋仙秦觀原文12-17

秦觀鵲橋仙賞析05-07

鵲橋仙·秦觀原文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