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釋及賞析

時間:2024-12-12 15:04:37 銀鳳 琵琶行 我要投稿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釋及賞析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都知道一些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有四言、五言、七言、雜言等多種形式。究竟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釋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釋及賞析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釋及賞析 1

  原文:

  琵琶行(白居易)

  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

  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

  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

  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

  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

  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

  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

  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不得志一作:不得意)

  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

  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后《六幺》(六幺一作:綠腰)。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

  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暫歇一作:漸歇)

  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

  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銀篦一作:云篦)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

  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月明江水寒。

  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

  我聞琵琶已嘆息,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

  潯陽地僻無音樂,終歲不聞絲竹聲。

  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

  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

  春江花朝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

  豈無山歌與村笛?嘔啞嘲哳難為聽。

  今夜聞君琵琶語,如聽仙樂耳暫明。

  莫辭更坐彈一曲,為君翻作《琵琶行》。

  感我此言良久立,卻坐促弦弦轉急。

  凄凄不似向前聲,滿座重聞皆掩泣。

  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

  注釋:

  (1)左遷:貶官,降職。古以左為卑,故稱“左遷”。

  (2)明年:第二年。

  (3)錚錚:形容金屬、玉器等相擊聲。

  (4)京都聲:指唐代京城流行的樂曲聲調。

  (5)倡女:歌女。倡,古時歌舞藝人。

  (6)善才:當時對琵琶師或曲師的通稱。是“能手”的意思。

  (7)委身:托身,這里指嫁的意思。

  (8)為:做。

  (9)賈(gǔ)人:商人。

  (10)命酒:叫(手下人)擺酒。

  (11)快:暢快。

  (12)憫然:憂郁的樣子。

  (13)漂淪:漂泊淪落。

  (14)出官:(京官)外調。

  (15)恬然:淡泊寧靜的樣子。

  (16)遷謫:貶官降職或流放。

  (17)為:創作。

  (18)長句:指七言詩。

  (19)歌:作歌。

  (20)凡:總共。

  (21)言:字。

  (22)命:命名,題名。

  (23)潯陽江:據考究,為流經潯陽城中的湓水,即今九江市中的龍開河(97年被人工填埋),經湓浦口注入長江。瑟瑟:形容楓樹、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24)瑟瑟:形容楓樹、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25)主人:詩人自指。

  (26)回燈:重新撥亮燈光。回:再。

  (27)轉軸拔弦:將琵琶上纏繞絲弦的軸,以調音定調。

  (28)掩抑:掩蔽,遏抑。

  (29)思:悲,傷。

  (30)信手:隨手。

  (31)續續彈:連續彈奏。

  (32)攏:左手手指按弦向里(琵琶的中部)推。

  (33)捻:揉弦的動作。

  (34)抹:向左拔弦,也稱為“彈”。

  (35)挑:反手回撥的動作。

  (3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本為西域樂舞,唐開元年間西涼節度使楊敬述依曲創聲后流入中原。

  (37)《六幺》:大曲名,又叫《樂世》《綠腰》《錄要》,為歌舞曲。

  (38)大弦:指最粗的弦。

  (39)嘈嘈:聲音沉重抑揚。

  (40)小弦:指最細的弦。

  (41)切切:細促輕幽,急切細碎。

  (42)間關:鶯語流滑叫“間關”。鳥鳴聲。

  (43)幽咽:遏塞不暢狀。

  (44)冰下難:泉流冰下阻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

  (45)凝絕:凝滯。

  (46)迸:濺射。

  (47)曲終:樂曲結束。

  (48)拔:彈奏弦樂時所用的拔工具。

  (49)當心畫: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劃過四弦,是一曲結束時經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50)舫:船。

  (51)斂容:收斂(深思時悲憤深怨的)面部表情。

  (52)蝦(há)蟆陵:在長安城東南,曲江附近,是當時有名的游樂地區。

  (53)教坊:唐代官辦管領音樂雜技、教練歌舞的機關。

  (54)秋娘:唐時歌舞妓常用的名字。

  (56)五陵:在長安城外,漢代五個皇帝的陵墓。

  (57)纏頭:用錦帛之類的財物送給歌舞妓(ji)女。

  (58)綃:精細輕美的絲織品。

  (59)鈿(diàn)頭銀篦(bì):此指鑲嵌著花鈿的篦形發飾。

  (60)擊節:打拍子。

  (61)顏色故:容貌衰老。

  (62)浮梁:古縣名,唐屬饒州。在今江西省景德鎮市,盛產茶葉。

  (63)去來:走了以后。

  (64)夢啼妝淚:夢中啼哭,勻過脂粉的臉上帶著淚痕。

  (65)闌干:縱橫散亂的樣子。

  (66)重:重新,重又之意。

  (67)唧唧:嘆聲。

  (68)嘔啞嘲哳:形容聲音噪雜。

  (69)琵琶語:琵琶聲,琵琶所彈奏的樂曲。

  (70)暫:突然。

  (71)卻坐:退回到原處。

  (72)促弦:把弦擰得更緊。

  (73)向前聲:剛才奏過的單調。

  (74)掩泣:掩面哭泣。

  (75)青衫:唐朝八品、九品文官的服色。白居易當時的官階是將侍郎,從九品,所以服青衫。

  賞析1:

  宋人洪邁認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過虛構的情節,抒發他自己的“天涯淪落之恨”(《容齋隨筆》卷七),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虛構的情節既然真實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詩的客觀意義說,它也抒發了“長安故倡”的“天涯淪落之恨”。看不到這一點,同樣有片面性。

  詩人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從開頭到“猶抱琵琶半遮面”,寫琵琶女的出場。

  首句“潯陽江頭夜送客”,只七個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紹;再用“楓葉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環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已曲曲傳出。惟其蕭瑟落寞,因而反跌出“舉酒欲飲無管弦”。“無管弦”三字,既與后面的“終歲不聞絲竹聲”相呼應,又為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作鋪墊。因“無管弦”而“醉不成歡慘將別”,鋪墊已十分有力,再用“別時茫茫江浸月”作進一層的環境烘染,就使得“忽聞水上琵琶聲”具有濃烈的空谷足音之感,無怪乎“主人忘歸客不發”,要“尋聲暗問彈者誰”“移船相近邀相見”了。

  從“夜送客”之時的“秋蕭瑟”“無管弦”“慘將別”一轉而為“忽聞”“尋聲”“暗問”“移船”,直到“邀相見”,這對于琵琶女的出場來說,已可以說是“千呼萬喚”了。但“邀相見”還不那么容易,又要經歷一個“千呼萬喚”的過程,她才肯“出來”。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聽仙樂一般的琵琶聲,是“直欲攄寫天涯淪落之恨”一樣,她“千呼萬喚始出來”,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愿見人。詩人正是抓住這一點,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她的難言之痛的。

  下面的一大段,通過描寫琵琶女彈奏的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

  先用“轉軸撥弦三兩聲”一句寫校弦試音,接著就贊嘆“未成曲調先有情”,突出了一個“情”字。“弦弦掩抑聲聲思”以下六句,總寫“初為《霓裳》后《六幺》”的彈奏過程,其中既用“低眉信手續續彈”“輕攏慢捻抹復挑”描寫彈奏的神態,更用“似訴平生不得志”“說盡心中無限事”概括了琵琶女借樂曲所抒發的思想情感。此后十四句,在借助語言的音韻摹寫音樂的時候,兼用各種生動的比喻以加強其形象性。“大弦嘈嘈如急雨”,既用“嘈嘈”這個疊字詞摹聲,又用“如急雨”使它形象化。“小弦切切如私語”亦然。這還不夠,“嘈嘈切切錯雜彈”,已經再現了“如急雨”“如私語”兩種旋律的交錯出現,再用“大珠小珠落玉盤”一比,視覺形象與聽覺形象就同時顯露出來,令人眼花繚亂,耳不暇接。旋律繼續變化,出現了先“滑”后“澀”的兩種意境。“間關”之聲,輕快流利,而這種聲音又好象“鶯語花底”,視覺形象的優美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優美。“幽咽”之聲,悲抑哽塞,而這種聲音又好象“泉流冰下”,視覺形象的冷澀強化了聽覺形象的冷澀。由“冷澀”到“凝絕”,是一個“聲漸歇”的過程,詩人用“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的佳句描繪了余音裊裊、余意無窮的藝術境界,令人拍案叫絕。彈奏至此,滿以為已經結束了。誰知那“幽愁暗恨”在“聲漸歇”的過程中積聚了無窮的力量,無法壓抑,終于如“銀瓶乍破”,水漿奔迸,如“鐵騎突出”,刀槍轟鳴,把“凝絕”的暗流突然推向高潮。才到高潮,即收撥一畫,戛然而止。一曲雖終,而回腸蕩氣、驚心動魄的音樂魅力,卻并沒有消失。詩人又用“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的環境描寫作側面烘托,給讀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廣闊空間。

  如此繪聲繪色地再現千變萬化的音樂形象,已不能不使我們驚佩作者的藝術才華。但作者的才華還不僅表現在再現音樂形象,更重要的是通過音樂形象的千變萬化,展現了琵琶女起伏回蕩的心潮,為下面的訴說身世作了音樂性的渲染。

  正象在“邀相見”之后,省掉了請彈琵琶的細節一樣;在曲終之后,也略去了關于身世的詢問,而用兩個描寫肖像的句子向“自言”過渡:“沉吟”的神態,顯然與詢問有關,這反映了她欲說還休的內心矛盾;“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等一系列動作和表情,則表現了她克服矛盾、一吐為快的心理活動。“自言”以下,用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抒情筆調,為琵琶女的半生遭遇譜寫了一曲扣人心弦的悲歌,與“說盡心中無限事”的樂曲互相補充,完成了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

  女主人公的形象塑造得非常生動真實,并具有高度的典型性。通過這個形象,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會中被侮辱、被損害的樂伎們、藝人們的悲慘命運。面對這個形象,怎能不一灑同情之淚!

  作者在被琵琶女的命運激起的情感波濤中坦露了自己的形象。“我從去年辭帝京,謫居臥病潯陽城”的那個“我”,是作者自己。作者由于要求革除暴政、實行仁政而遭受打擊,從長安貶到九江,心情很痛苦。當琵琶女第一次彈出哀怨的樂曲、表達心事的時候,就已經撥動了他的心弦,發出了深長的嘆息聲。當琵琶女自訴身世、講到“夜深忽夢少年事,夢啼妝淚紅闌干”的時候,就更激起他的情感的共鳴:“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同病相憐,同聲相應,忍不住說出了自己的遭遇。

  寫琵琶女自訴身世,詳昔而略今;寫自己的遭遇,則壓根兒不提被貶以前的事。這也許是意味著以彼之詳,補此之略吧!比方說,琵琶女昔日在京城里“曲罷常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的情況和作者被貶以前的情況是不是有某些相通之處呢?同樣,他被貶以后的處境和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婦”以后的處境是不是也有某些類似之處呢?看來是有的,要不然,怎么會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感慨?

  賞析2:

  白居易的《琵琶行》,是描寫音樂的絕唱。它最突出的特點是:音樂的描寫和敘事緊緊結合,始終貫穿著一個“情”字。

  詩的開頭,寫情中之景:琵瑟秋風,茫茫江月。就在這愁慘的氛圍中,傳來了琵琶的聲音,聲和情融為一體,引起人們的懸念。

  “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接著,詩就轉入了對音樂的正面描寫。先寫定音。“轉軸撥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定音中就已經透露了情的消息。“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那深沉、掩抑的基調,如泣如訴,動人地描述了琵琶女不得志的一生。

  然后,詩人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把他所感受到的音色、旋律,形象地再現出來。他先用象聲詞“嘈嘈”、“切切”來摹擬大弦沉濁的低音和小弦細碎的高音,又用“如急雨”、“如私語”這些貼切的比喻使它們形象化。大弦、小弦交錯彈撥,聲音高低錯落,珠圓玉潤,又使人想象到大珠、小珠灑落在玉盤中的色澤和音響。它們組成的動人旋律,一時象黃鶯在花下嬌啼那樣宛轉流暢,一時又流泉在冰下嗚咽那樣抑塞深沉。這秋月夜,往往取酒還獨傾”,他或許在痛惜自己孤獨中度過的良辰,思念著親人摯友;琵琶女想到的又是什么呢?她或許想到過去的“秋月春風等閑度”,今天的“繞船月明江水寒”,正在悲傷自己的淪落……“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音樂使有共同不幸遭遇的琵琶女和詩人初次相逢就聲氣相通,成為知音、知己。

  用音樂描寫來敘事、抒情,是《琵琶行》獨特的藝術構思。在詩里,音樂描寫是明線、主線,中間兩段敘事,只是對音樂語匯的印證和補充。不正是琵琶女從少年歡樂到老大飄淪的一生的娓娓傾訴?“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音樂的旋律從緩慢又走向休止。這“休止”造成的無聲,表達了許多用聲音無法表達的感情。“弦凝指咽聲停處,別有深情一萬重。”人們可以在音樂所形成的氛圍中,結合個人的感受去聯想,去創造它,豐富它。“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無聲”之中,有著多么豐富的內涵!

  “無聲”,還意味著力量的積累,接踵而來的,便是強烈的爆發:“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突出刀槍鳴。“呼天搶地,急促高昂,這是被侮辱、被損害者的質問和控拆!至此,樂曲進入了高潮,琵琶女的感情也發展到了高潮。就在四座聽眾的心靈為這驚心動魄的旋律所震撼的時候,突然,“四弦一聲如裂帛”,樂曲戞然而止,無窮的余味彌漫江天……“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詩人用這清幽寂靜的畫面,一掃琵琶的急響繁弦所造成的氣氛,讓人們轉眼之間回到了現實世界:還是那“楓葉荻花秋瑟瑟”的夜晚,還是那“別時茫茫江侵月”的秋江,只是浸在江心的初月已升到中天,把清冷的光輝灑向人寰,如有所思,如有所待,它象征著音樂的悠悠余韻,暗示著音樂在人們心目中所造成的境界。這時,詩人想到的是什么呢?“春江花朝詩從寫音樂開始,又以寫音樂結束,“情”字貫注其中。

  清代人徐增評價這首詩說:“‘未成曲調先有情’,情,實也,人各有情。司馬遷謫,復當離別,此樂天之情也;嫁與商人,不得遂意,此婦人之情也……俱在琵琶上傳神……”正是含孕著深情的音樂描寫,使這首詩卓立于唐代描寫音樂的詩海中,流傳千古。誠如清代詩人張維屏所說:“楓葉荻花何處尋?江州城外柳陰陰。開元法曲無人記,一曲琵琶說到今。”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釋及賞析 2

  詩序:元和十年,予左遷九江郡司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聞舟中夜彈琵琶者,聽其音,錚錚然有京都聲。問其人,本長安倡女。嘗學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長色衰,委身為賈人婦。遂命酒,使快彈數曲。曲罷憫然,自敘少小時歡樂事,今漂淪憔悴,轉徙于江湖間。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覺有遷謫意。因為長句,歌以贈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主人下馬客在船,舉酒欲飲無管弦。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尋聲暗問彈者誰,琵琶聲停欲語遲。移船相近邀相見,添酒回燈重開宴。千呼萬喚始出來,猶抱琵琶半遮面。轉軸拔弦三兩聲,未成曲調先有情。弦弦掩抑聲聲思,似訴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續續彈,說盡心中無限事。輕攏慢捻抹復挑,初為霓裳(cháng)后六(lù)幺(yāo)。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yè)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漸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銀瓶乍破水漿迸,鐵騎(ji)突出刀槍鳴。曲終收撥當心畫,四弦一聲如裂帛(bó)。東船西舫(fǎng)悄(qiǎo)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題解】此詩為作者代表作之一,作于貶官到江州的第二年。借著敘述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和凄涼身世,抒發了作者政治上受打擊、遭貶斥的抑郁悲凄之情。把一個倡女視為風塵知己,與她同病相憐,寫人寫己,哭己哭人,宦海的浮沉、生命的悲哀融合為一體,因而使作品具有不同尋常的感染力。

  【注釋】

  1、潯陽江:流經潯陽境內的長江。

  2、瑟瑟:形容楓樹、蘆荻被秋風吹動的聲音。

  3、主人:作者自指。

  4、回燈:重新撥亮燈光。

  5、轉軸:將琵琶上纏繞絲弦的軸擰動以調音定調。

  6、掩抑:掩蔽,遏抑。

  7、思:悲,傷。

  8、攏:左手手指按弦向里推。

  9、捻:揉弦的動作。

  10、抹:向左拔弦,也稱為“彈”。

  11。挑:反手回撥的動作。

  12、霓裳:《霓裳羽衣曲》,本為西域樂舞,唐開元年間流入中原。

  13、六幺:又叫《綠腰》《錄要》,歌舞曲。

  14、大弦:最粗的弦。

  15、小弦:最細的弦。

  16、嘈嘈:聲音沉重抑揚。

  17、切切:細促輕幽,急切細碎。

  18、間關:鶯語流滑。

  19、幽咽:遏塞不暢。

  20、冰下難:泉流冰下阻塞難通,形容樂聲由流暢變為冷澀。

  21、凝絕:凝滯。22。迸:濺射。

  23、撥:奏彈弦樂時所用的撥子。

  24、當心畫:用拔子在琵琶的中部劃過四弦,是一曲結束時經常用到的右手手法。

  25、斂容:收斂面部表情。

  【翻譯】

  夜晚在潯陽江邊送別友人,楓葉荻花在秋風里沙沙抖動。主人下馬坐在友人船中,端起酒來想喝卻沒有音樂助興。喝悶酒喝醉了,凄慘地將要分別,只見茫茫的江水里沉浸著一輪明月。忽然聽見水面上飄來琵琶的聲音,主人忘記了回去,客人也不肯起身。循著聲音悄悄地問是什么人在彈琵琶?琵琶聲停止了,想說話卻遲遲地沒說出來。移近船只,請那個人出來相見,添酒、挑燈,重新又擺上酒宴。再三呼喚,她才肯走出船艙,還抱著琵琶遮住半邊臉。擰轉軸子,撥動了兩三下絲弦,還沒彈成曲調就已充滿了情感。每一弦都在嘆息,每一聲都在沉思,好像在訴說不得意的身世。低眉隨手繼續彈啊,彈啊,盡情說著無限傷心的事情。輕輕地攏,慢慢地捻,又抹又挑,開始彈的是《霓裳》,后來是《六么》。粗弦嘈嘈,好像急風驟雨;細弦切切,好像兒女私語。嘈嘈切切錯雜成一片,大珠小珠落滿了玉盤。花底的黃鶯間間關關——叫得多么流利;冰下的泉水幽幽咽咽——流得多么艱難!流水凍結了,也凍結了琵琶的弦子,弦子凍結了,聲音也暫時停止。另外流露出一種潛藏在內心深處的愁與恨,這時候沒有了聲音,卻比有聲音更加激動人心。突然如同爆破一只銀瓶,水漿奔進,驟然殺出一隊鐵騎,刀槍轟鳴。曲子彈完,收回撥子從弦索中間一劃而過,四根弦發出同一個聲音,好像撕裂綢帛。東邊西邊的船舫里靜悄悄的,沒人說話,只見一輪秋月在江心閃著銀波。

  【賞讀提示】

  整首長詩共分四段,這里節選的是第一段和第二段。從“潯陽江頭夜送客”到“猶抱琵琶半遮面”共十四句,為第一段,寫琵琶女的出場。前六句第一交代了時間,第二交代了地點,第三交代了背景。其后八句是正面寫琵琶女的出場。這段琵琶女出場過程的描寫歷歷動人,未見其人先聞其聲,未聞其語先已微露內心隱痛,為后面的故事發展造成許多懸念。從“轉軸撥弦三兩聲”到“唯見江心秋月白”共二十二句為第二段,寫琵琶女的高超演技。從“大弦嘈嘈如急雨”到“四弦一聲如裂帛”共十四句,描寫琵琶樂曲的音樂形象,由快速到緩慢、到細弱到無聲,再到突然而起的急風暴雨,最后到一劃戛然而止,在這里用了一系列生動比喻,使比較抽象的音樂形象一下子變成了視覺形象。這里有落到玉盤的大珠小珠,有啼囀花間的間關鶯語,有水流冰下的絲絲細細,有細到幾乎聽不見了的“此時無聲勝有聲”,還有突然而起的銀瓶乍裂、鐵騎金戈,使聽者時而悲凄、時而舒緩、時而心曠神怡、時而又驚魂動魄。“東舟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兩句是寫琵琶女的演奏效果。演奏已經結束,而聽者尚沉浸在音樂境界里,周圍鴉雀無聲,只有水中倒映著一輪明月。

  《琵琶行》是一首內容極為豐滿的'敘事詩。誦讀此詩,第一要表現出情節的曲折和波瀾起伏。曲折多變的情節,會使琵琶女富于戲劇性的遭遇得到突出表現,琵琶絕技也會得到細致的描繪,作者的心情和感慨也能淋漓盡致地表達出來。在“醉不成歡慘將別”的時候,便“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將情節推向另一個境界。第一次琵琶演奏已畢,“東船西舫悄無言”了,似乎可以結束了,忽然又“沉吟”、“斂容”,琵琶女要訴說自己的身世了。琵琶女訴說一完,作者便抒發自己的感慨,將自己的遭遇與琵琶女的遭遇聯系起來,推動了故事情節的發展。更奏一曲,樂聲進入了高潮,但作者不再作正面描寫,只說其聲“凄凄”,并“不似向前”,寫到這里就戛然而止。這樣既能使人感慨不已,又能使人產生意深境遠的感覺。

  其二,應以情動人。這首詩敘述事件、描寫人物都充滿抒情色彩。“送客”一節即以“秋瑟瑟”“慘將別”“茫茫江浸月”給環境制造了傷感的氣氛。琵琶女第一次演奏時,即讓情思幽恨貫穿始終。

  其三,應表現出畫面的精彩。《琵琶行》堪稱絕妙的“有聲畫”,應以景物來烘托感情氛圍。秋江夜別“楓葉荻花秋瑟瑟”“別時茫茫江浸月”,蕭瑟的秋景對離情別緒構成了有力的烘托。用人物的神態、動作描繪出畫面,表現人物的內心活動。“猶抱琵琶半遮面”,畫面傳神地描繪了琵琶女嬌羞的神情和猶豫遲疑的復雜心理。“沉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這是描繪琵琶女曲終時的動作、神態,不僅使人感到她的教養、經歷不俗,而且自然地表現她由彈奏到自敘身世的內心活動。

  其四,要表現出敘事抒情的水乳交融。本詩所敘之事飽含感情成分,景物的描寫、氣氛的烘托、人物的動作、心理的細致描寫、人物以抒情方式傾訴悲懷、精當的說明和議論的巧妙穿插,對于塑造琵琶女的形象,有畫龍點睛之妙,也是不容忽視的。

  其五,注意通過形象類比來抒情言志。《琵琶行》塑造了兩個人物形象。在中唐商業經濟發達、城市畸形繁榮的生活環境里,在當時互相傾軋、仕途險惡的政治背景里,琵琶女的形象和作者的形象都具有其現實的典型意義。此詩用形象類比法把兩人之間的悲憤情感、不幸遭遇等方面進行類比,最后融合為一,從而推出兩個藝術形象都有懷才不遇、淪落天涯的感慨的結論。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釋及賞析】相關文章: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譯文注釋賞析07-09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09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注釋09-21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及注釋譯文06-18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注釋及翻譯10-13

白居易《琵琶行》賞析和注釋09-06

《琵琶行》白居易原文及賞析07-11

白居易琵琶行原文賞析08-08

白居易的詩《琵琶行》原文譯文注釋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