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行》教學設想
人的審美心理結構是由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要素組成的感受系統,這種感受體驗系統為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實施美育提供了可行性。美本身是抽象的,但蘊藏著豐富審美意蘊的語言材料卻是客觀顯現的,是最直接的感知材料。學生可以通過看、聽、誦等活動直接感受作品中的美,可通過豐富的想象和聯想,創造出高于作品本身的形象和感人的意境,也可通過感受作品蘊涵的或教師傳遞的情感產生強烈的共鳴,從而獲得審美愉悅,學會鑒賞、學會悟理、學會創造,達到審美活動的高層次:領悟、啟真、冶性。
《琵琶行》是白居易新樂府詩的代表作。這首詩以第一人稱進行敘述。在敘事寫景中融入了復雜而強烈的感情,展現出一幅幅凄冷蕭瑟的畫面;在雙線交織的結構中刻畫出一對落魄、受損害的人物形象;抒發出“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悲情;構建出錯落有致而又貌異神合的結構美,產生出攝人心魄的藝術美感。
下面結合我個人在詩歌教學方面的體會,談談如何引導學生發掘其豐富的審美意蘊。
一、引導學生在誦讀感知的基礎上品味景物描寫和人物情感,鑒賞詩歌意境美
首先,讓學生含情誦讀。在學生有了第一感覺時,讓他們找出景物描寫的句子,品味這些句子的意境。因為詩中寫景的句子是具體的可感的,學生又有了鑒賞的方向和要求,所以很容易進入到審美賞析中來。他們大多能從誦讀中找出寫景的句子。這時,老師再讓他們將自己找出來的句子進行想象、勾畫,用更豐富具體的語言將畫面描述出來,讓學生抓住表現時間、地點、環境的字詞進行想象、渲染。學生在老師的這種引導下自覺不自覺地進入到了審美的第二環節(展開想象)中來。例如:“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這句敘寫江邊送客的句子,有個學生把它豐富為:“一輪孤月懸墜,秋風清寒,潯陽江頭佇立著兩個神情黯然的人,他們都不忍視對方,木然地注視著浸泡在茫茫江水中的那輪寒月,他們心緒的麻亂就像那楓葉荻花飄轉在瑟瑟寒風中一樣。”應該說學生的想象力是豐富的,將有限的文字恰到好處地描繪成了一幅凄美的畫面,非常契合詩歌的意境。顯然,學生在鑒賞詩人筆下景物的時候,已經調動了個人的情感(悲情),已經做到了意(感情)與境(畫面、景物)的結合。這不正是審美鑒賞的目的之一嗎?他們在想象時已經進入到了審美的第三環節──調動感情中來。詩中寫景的句子還有很多,如:“醉不成歡慘將別,別時茫茫江浸月”、“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去來江口守空船,繞船明月江水寒”、“住近湓江地低濕,黃蘆苦竹繞宅生”……這些句子或景中藏情,或情景并茂,都是可以讓學生發掘美的素材,教師應引導學生抓住“慘”、“空”、“繞”、“寒”、“黃”、“苦”、“江浸月”、“悄無言”、“秋月白”等字詞讓學生聯系敘事去感觸人物在此景下的心情,引導學生探討“月”在文人心中乃至我國傳統文化中的審美意蘊,讓學生在審美感受中體味詩的意境。
二、引導學生探析人物命運,感受人物的情感,鑒賞人物美
詩歌塑造了一對備受淪落之苦,飽嘗世態炎涼的人物形象。人物的自敘滲透了各自的傷痛與悲愁。這種不幸的人生際遇引起讀者深切的同情和強烈的不滿。情感的共鳴又驅使讀者再次創造,在不斷豐滿形象的過程中,作品人物就折射出一種啟真冶性的美感。
1、引導學生再創造琵琶女形象:
引導學生再創造的目的,不只是要學生能具體地描摹出她的美貌,更主要的是要求學生能依托文字材料展開豐富的想象,進行審美體驗。琵琶女是在“千呼萬喚”中出場的,出場后“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句人們常常吟頌的名句,準確生動地表現了她含羞的神態和自慚身世的那種復雜沉重的心理,寫得形神具備、含意深邃。教師要引導學生抓住“千”、“萬”、“始”、“半遮面”等字詞揣摩琵琶女的心境,再讓學生結合“琵琶聲停欲語遲”這一句,去體味她心中的那種幽愁暗恨。這“千呼萬喚”、“半遮面”“欲語遲”幾個動詞短語在學生頭腦形成了一個可以發展想象的空間。
再引導學生先分別后結合地感受有關音樂描寫的段落和琵琶女自述身世的段落,讓學生在感受音樂與探查身世的結合中領悟琵琶女內心情感,教師同樣要點撥學生抓住一些重點字詞進行體味。這樣,學生可通過具體可感的音樂去理解琵琶女不幸的人生遭遇,又可通過她不幸的人生遭遇來理解她傾注在樂曲中的感情。學生在這兩種互相補充的感受中不斷充實、豐滿人物形象,從而完成形象的再創造,獲得審美體驗。再創造的過程又是調動想象與情感的過程,還是審美感性判斷的過程,因而這種審美體驗一步步接近審美的`最高目的。
2、引導學生再創造詩人形象:
詩人的自述是進行再創造的主要材料,教師在點撥重點字詞的基礎上,還可以補充白居易寫作此詩前的一段經歷,讓學生概括出詩人政治失意、無辜遭貶、漂泊江湖、郁悶孤苦的仕人形象,再讓學生結合“醉不成歡慘將別”、“同是天涯淪落人”、“江洲司馬青衫濕”等句子,感受詩人心境與情感,這樣詩人形象就不再只是一個概念,而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感可以打動學生的審美對象了:他的心境凄楚而悲涼,他的情感怨憤而又富有柔情,他能從琵琶女的不幸遭遇與自己的失意人生中找到情感的相通點,并能將這種情感的共鳴升華為對勞動人民的同情,表達出社會變亂、政治衰敗帶給人民深重災難的深刻主題。學生在再創造中對社會對人生進行了一次審問,獲得了悲劇美和崇高美的享受。
在這樣的審美再創造中完成的詩人形象是最富有感染力的,因而詩人的形象是美的。
三、引導學生品讀描寫音樂的句子,鑒賞音樂美
1、引導學生感受音樂的形象美:
形象性是美的基本特征,美的事物和現象總是形象的、具體的,欣賞者總是憑借事物具體可感的形象進入到審美體驗中來。但音樂是看不見摸不著的,用文字描寫的音樂更是抽象的。白居易卻借一連串的比喻,用通感的手法賦予音樂以具體可感的形象,使欣賞者在視覺的想象中感知到音樂的美。教師可引導學生著重品味有關音樂描寫的段落,讓學生想象“大弦”“如急雨”、“小弦”“如私語”、“大珠小珠落玉盤”等這些句子模擬的聲音,再讓學生揣摩琵琶女用這些聲音表達的情感,這樣學生不僅獲得了“粗重繁密”、“幽細柔宛”、“清脆圓潤”等音響上的認識,不僅獲得了描寫音樂的藝術美感,而且從音樂中體味到人物情感,想象的力量讓學生獲得了生動具體的形象美感。
2、引導學生品味語言的音韻美:
音韻美是詩歌的基本特征,它是詩歌音韻上體現出來的抑揚頓挫的節奏。教師除了引導學生怎樣有感情地朗讀外,還要讓學生去體味詩中疊音詞──“弦弦”、“聲聲”、“嘈嘈”、“切切”,雙聲疊韻詞──“間關”、“幽咽”傳達的美感,因為這些詞或擬聲,或狀態,或摩情,不僅細微地刻畫了琵琶女彈奏音樂的形象,而且充分地傳達了她的感情。因而,頌讀起來,總覺得有一股氣在胸中回旋、變化。
3、引導學生鑒賞音樂描寫的烘托美:
烘托是一種從側面渲染來襯托主要寫作對象的表現手法。詩文通過音樂效果的描寫(包括環境描寫和人的感受)來烘托琵琶聲的優美動聽,深切感人。如:“忽聞水上琵琶聲,主人忘歸客不發”,這動心移情的音樂不僅使人流連忘返,還誘得人去“尋聲暗問”;又如:“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這個白描式的環境描寫,逼真地描摩出了聽者沉湎于音樂的癡迷情景,側面表現了音樂的神奇魅力。這不正是烘托產生的藝術效果嗎?
至于音樂中的情感美,上文談到的幾點都有涉及,這里不再贅述。
四、引導學生概括敘事結構,鑒賞整齊兼變化的結構美
《琵琶行》以人物為線索,形成明暗對稱又交織匯聚的雙線結構,這種結構既嚴謹縝密又錯落有致,顯現出對稱的整齊美,交織匯聚的變化美。明線是琵琶女的人生遭遇,暗線是詩人的感受,兩線重點匯合在“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這個句子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歸納出詩文如下的結構:
秋江夜送客
暗線(詩人的感受)──────────────────明線(琵琶女的身世)
第一次彈奏
秋夜聞琵琶聲 月夜彈琵琶
主人忘歸客不發
移船相近邀相間,猶抱琵琶半遮面
(兩線交織)
第二次彈奏
低眉信手續續彈
說盡心中無限事
東船西舫悄無言
唯見江心秋月白
凄涼話身世(悲慘飄零)
我聞琵琶已嘆息
又聞此語重唧唧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情感交織)
第三次彈奏
同病相憐感慨多 感我此言良久立
為君翻作琵琶行 卻坐促弦弦轉急
滿座重聞皆掩泣,江州司馬青衫濕
(線索、情感再次交織)
學生在討論中感受到結構的整齊美、變化美后,教師繼續引導學生討論兩條線索對揭示主題的作用,深挖結構的內涵美。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如果詩人只寫明線或只寫暗線,詩歌的主題將是怎樣的,如果交換明線和暗線,變詩人的經歷為明線,琵琶女的身世為暗線,詩中的人物形象將會有何變化,并與原結構進行比較談談哪一種給人以美的享受。這樣主題、人物將再一次在討論中升華,沖擊學生的情感閘門,產生出回味無窮的審美體驗。因為原結構的兩條線索揭示的是社會的變亂、政治的衰敗在朝野的反映,如果只寫明線或只寫暗線,就沒有詩人與琵琶女的情感共鳴,就不能產生出發人深省的思想主題。如果將明線與暗線交換來寫,突出詩人的不幸,弱化琵琶女的遭遇,詩人唱響的“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千古名言就不那么深刻感人,詩人對下層勞動人民的同情就不會那么強烈地感染學生,詩中的人物形象也會弱化,產生不出強烈的美感,達不到啟真、冶性的審美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