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琵琶行中的環境描寫
香山《琵琶行》婉折周詳,有意到筆隨之妙,篇中旬亦警拔。音節靡靡,是其一生短處,非獨是詩而已。詩中對環境描寫的句子更是精美,以下小編整理的《琵琶行》中環境描寫的句子以及原文和注釋,各位同學可以了解一下。
《琵琶行》環境描寫句子
1·潯陽江頭夜送客,楓葉荻花秋瑟瑟.敘述江東送客時的環境.句中的環境描寫,理解為.秋夜的江水、楓葉、荻花,色調暗淡,“瑟瑟”二字點情.景物成了溢滿悲涼感情的意象,疊加在一起,構成清晰如畫的意境,又由于聲律與情韻的配合,令人頓感秋涼襲來,渲染了送別時人物凄涼愁慘的心情.
2·別時茫茫江浸月.敘述別時景象.景中含情,茫茫江水,溶溶月色中無不彌散著作者的離愁別緒,情景交融,自然地點染出哀傷之別,同時為水上琵琶聲的出現準備好氛圍.
3·唯見江心秋月白.寫音樂結束時寂靜的環境.音樂結束,但其感情仍在擴散,直滲入被秋月照亮的江心,又仿佛江心秋月也在為音樂中的`感情所打動.情景交融,襯托了音樂效果,形成令人回味的意境.另外如:“繞船明月江水寒”,寫歌女獨守空船時的環境,渲染了歌女冷落凄涼的心情;“黃蘆苦竹繞宅生”,寫詩人的生活環境,點明寂寞悲涼的心情.由于景物環境敘述與抒情的結合,使《琵琶行》整個詩境恍若浸沉在潯陽江頭那一派憂郁的月光里,優美動人.
《琵琶行》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號稱香山居士,河南鄭州新鄭人,是我國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祖籍山西、陜西、出生于河南鄭州新鄭,葬于洛陽。白居易故居紀念館坐落于洛陽市郊。白園(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陽城南香山的琵琶峰。
《琵琶行》賞析
宋人洪邁認為夜遇琵琶女事未必可信,作者是通過虛構的情節,抒發他自己的“天涯淪落之恨”(《容齋隨筆》卷七),這是抓住了要害的。但那虛構的情節既然真實地反映了琵琶女的不幸遭遇,那么就詩的客觀意義說,它也抒發了“長安故倡”的“天涯淪落之恨”。看不到這一點,同樣有片面性。
詩人著力塑造了琵琶女的形象。
從開頭到“猶抱琵琶半遮面”,寫琵琶女的出場。
首句“潯陽江頭夜送客”,只七個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點(潯陽江頭)、事件(主人送客人)和時間(夜晚)一一作概括的介紹;再用“楓葉荻花秋瑟瑟”一句作環境的烘染,而秋夜送客的蕭瑟落寞之感,已曲曲傳出。惟其蕭瑟落寞,因而反跌出“舉酒欲飲無管弦”。“無管弦”三字,既與后面的“終歲不聞絲竹聲”相呼應,又為琵琶女的出場和彈奏作鋪墊。因“無管弦”而“醉不成歡慘將別”,鋪墊已十分有力,再用“別時茫茫江浸月”作進一層的`環境烘染,就使得“忽聞水上琵琶聲”具有濃烈的空谷足音之感,無怪乎“主人忘歸客不發”,要“尋聲暗問彈者誰”“移船相近邀相見”了。
從“夜送客”之時的“秋蕭瑟”“無管弦”“慘將別”一轉而為“忽聞”“尋聲”“暗問”“移船”,直到“邀相見”,這對于琵琶女的出場來說,已可以說是“千呼萬喚”了。但“邀相見”還不那么容易,又要經歷一個“千呼萬喚”的過程,她才肯“出來”。這并不是她在意身份。正象“我”渴望聽仙樂一般的琵琶聲,是“直欲攄寫天涯淪落之恨”一樣,她“千呼萬喚始出來”,也是由于有一肚子“天涯淪落之恨”,不便明說,也不愿見人。詩人正是抓住這一點,用“琵琶聲停欲語遲”“猶抱琵琶半遮面”的肖像描寫來表現她的難言之痛的。
下面的一大段,通過描寫琵琶女彈奏的樂曲來揭示她的內心世界。
【琵琶行中的環境描寫】相關文章:
琵琶行并序環境描寫04-07
《琵琶行》環境描寫文閱讀04-17
琵琶行環境描寫作用01-04
鑒賞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04-06
賞析《琵琶行》中的音樂描寫(精選5篇)02-06
琵琶行中的月04-22
《琵琶行》中月的趣談04-17
《琵琶行》中的“瑟瑟”的理解03-19
琵琶行描寫聲音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