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殘梅》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時間:2024-09-24 12:53:17 歐陽修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殘梅》的原文翻譯及賞析

  賞析,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殘梅》的原文翻譯及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作】

  踏莎行·候館殘梅——[宋] 歐陽修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闌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注釋】

  踏莎(suō)行:詞牌名。

  候館:接待賓客的館舍。暗用南北朝陸凱的詩意:“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驛路梅花正含有懷人之意。

  梅殘:梅花凋落。

  草薰風暖:從江淹《別賦》“閨中風暖,陌上草薰”兩句而來。薰,香氣。

  草熏風暖搖征轡:意思是說在草香風暖中騎馬遠行。征,遠行。轡,駕馭馬的嚼子和韁繩。

  迢迢:形容遙遠。此處有綿長的意思。

  寸寸柔腸:意思是傷心至極,有如肝腸寸斷。

  盈盈:淚水滿眼的樣子。

  粉淚:青年女子的眼淚。

  危闌:高處的欄桿。

  平蕪:平坦開闊的草地。

  行人:此指閨中思婦所思之人。

  【古詩今譯】

  春暖了,旅舍的寒梅日漸凋謝,只剩細細碎碎幾片殘瓣兒;溪橋邊的柳樹卻萌出了淺綠嫩芽。暖暖的春風在大地上拂過,風中帶了花草芳一香,遠行的人,也都在這時動身了。在這美好的春一光里,我也送走了你。你漸行漸遠,我的愁緒也漸生漸多,就像眼前這一江春水,來路無窮,去程不盡。于是只好上樓遠望你離去的方向,期盼能夠早歸。然而,映入眼簾的,只是綿綿無絕的春草原野,原野盡處是隱隱青山。而你,更在遙遠的青山之外,渺不可尋!

  【賞析】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又號六一居士,卒謚文忠。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進士,官職參知政事。宋仁宗景三年(1036),歐陽修因直言論事被貶為峽州夷陵縣令,此詩乃次年春在夷陵所作。歐陽修是北宋詩文的革新的領袖,一代文宗,散文名列“唐宋八大家” 之一。文風平易流暢,紆徐婉曲,富于情韻,對當時的浮艷詩風也有所革新。同時又是史學家,與宋祁同修《新唐書》,獨力完成《新五代史》。歐陽修善論詩,他的《六一詩話》開了詩話這一新的文學形式,對后來的詞話產生了很大影響。歐陽修也擅長寫詞,與晏殊齊名。其詞主要內容與晏殊相仿,多寫戀情相思、酣哥醉舞、惜春賞花之類,但比晏殊更深婉纏一綿、意境更渾融。詞風除深婉清麗外還有疏宕明快的,內容、風格均比晏詞豐富。是北宋前期重要的詞家之一,有《六一詞》傳世。

  本篇是一首抒寫離愁的詞作。寫遠行的人見春一色*無邊,愁思不斷,閨中人登高遠望,思念離別的人兒,哀怨滿懷。

  上闋:寫遠行人在旅途之中的愁緒。

  “候館梅殘,溪橋細柳,草熏風暖搖征轡”,寫行者于草薰風暖的春天,在別館與戀人離別的情景。所描寫之物皆為離愁別情鋪墊蓄勢,渲染氣氛。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起初他尚不經意,信馬由韁,悠哉游哉地前行。可是隨著距離的漸行漸遠,離愁不自覺地襲上心頭,于是覺得“漸遠漸無窮”,仿佛如同迢迢不斷的悠悠流淌的春水。離愁別緒“才下眉頭,又上心頭”。

  下闋:子安在遠行人的角度寫閨中思婦在家中的哀怨與思念。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他想到思婦閨中思念情切,很可能獨上高樓倚欄眺望,這正是遠行人所擔憂的。“樓高莫近危欄倚”正是行人心靈深處的殷殷囑托,然而思婦是聽不見的。

  “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望盡“平蕪”,望斷“春山”,依然不見行人,因為行人還遠在春山之外,盼歸不見的痛苦心情可想而知。這兩句,為全詞之眼,以不斷之春水狀無窮之離愁,以實寫虛,化虛為實,自然真實地刻劃了行者離情別緒萌生漸深的過程。

  在寫法上詞作運用了三種藝術表現手法。一是托物興懷,渲染離愁別緒。詞的上闕寫殘梅、細柳和薰草這些春天里的典型景物,點綴著候館、溪橋和征一途,表現出南方仲春融和的氣氛,但對于離愁的行人來說,卻倍增煩惱,更添愁思。二是比喻,化虛為實。“愁”是一種無可視感的情緒,將它比喻為迢迢不斷的春水,形象就具體可感了。三是曲折委婉,漸次深化。“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更進一步說明行人離愁的無窮。

  作品簡介

  《踏莎行·候館梅殘》是宋代文學家歐陽修的詞作。此詞主要抒寫早春南方行旅的離愁。上闋寫行人客旅的思念。以時空的轉換,寫人在旅途,漂泊無際,且無止期,從而展示了游子剪不斷的離愁。下闋寫居者對高樓的企盼和懸想,寫遠望之人的內心活動。春山本無內外之別,詞人將其界定,寫出居者念遠的迷茫心境,頗令人玩味。全詞筆調細膩委婉,寓情于景,含蓄深沉,是為人所稱道的名篇。

  創作背景

  據中國唐代文學學會會長陳尚君考證,歐陽修這首詞當作于宋仁宗明道元年(1033年)暮春,是作者早年行役江南時的作品。

  詞牌簡介

  踏莎行,詞牌名之一。此調又名《柳長春》。《湘山野錄》云:“萊公因早春宴客,自撰樂府詞,俾工歌之。”又《詞律》注:“或曰:此萊公自度曲,他無作者。”可知范仲淹(萊公)于當時能自創作詞調。此詞所詠,于暮春時,莎草離披,踐踏尋芳,寫景抒情,正相切合,則是此調之創始,殆由萊公。按《藝林伐山》:“韓翃詩:‘踏莎行草過春溪’;詞名﹝踏莎行﹞,本此。”又可知萊公實取韓詩以名詞也。雙調五十八字,實即七言仄韻詩兩絕合成,不過破首句七字為兩對句而已。故此調之句法與平仄,只需注意每闋首、次二句為仄仄平平及平平仄仄之對句,余與七絕二、三、四句無異,且第一三字之平仄均可不拘。

  作者簡介

  歐陽修(1007-1072),字永叔,號醉翁,晚年號六一居士。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在政治上負有盛名,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喪父,在寡母撫育下讀書。公元1030年(宋仁宗天圣八年)中進士,初任西京留守推官,與尹洙、梅堯臣交游,以詩唱和。后入朝任館閣校勘,因指責諫官高若訥,被貶為夷陵縣令、乾德縣令,又復任館閣校勘,進集賢校理、知諫院,任龍圖閣直學士、河北都轉運使。因事被貶滁州,又被貶揚州、潁州、開封府。后來以翰林學士身份主持進士考試,又出任樞密副使、參知事先事、刑部尚書、兵部尚書等,以“太子少師”退位,在潁州(今屬安徽阜陽)去世,謚號文忠。有《歐陽文忠公集》。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殘梅》的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歐陽修詞《踏莎行·候館梅殘》10-11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全文及鑒賞09-20

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藝術手法試析10-09

晏殊《踏莎行》翻譯賞析09-08

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的原文與翻譯06-28

《踏莎行》秦觀翻譯05-24

踏莎行 秦觀翻譯08-08

踏莎行秦觀翻譯10-01

古詩踏莎行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9-23

秦觀踏莎行翻譯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