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黃帝內經》與“相面”
成書于西漢末年的《黃帝內經》是一部中醫的經典著作,中醫學子們都將其奉為“武林秘籍”,其中關于“面色”的論述形象生動,教給我們如何進行“相面”。
各種面色代表著什么呢?
《素問·脈要精微論》中言:“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五色精微象見矣,其壽不久也。夫精明者,所以視萬物別白黑,審短長,以長為短,以白為黑。如是則精衰矣”。
此段翻譯為白話文即是:精明見于目,五色現于面,這都是內臟的精氣所表現出來的光華。赤色應該像帛裹朱砂一樣,紅潤而不顯露,不應該像砂石那樣,色赤帶紫,沒有光澤;白色應該像鵝的羽毛,白而光澤,不應該像鹽那樣白而帶灰暗色;青色應該青而明潤如璧玉,不應該像藍色那樣青而帶沉暗色;黃色應該像絲包著雄黃一樣,黃而明潤,不應該像黃土那樣,枯暗無華;黑色應該像重漆之色,光彩而潤,不應該像地蒼那樣,枯暗如塵。假如五臟真色暴露于外,這是真氣外脫的現象,人的壽命也就不長了。目之精明是觀察萬物,分別黑白,審察長短的,若長短不明,黑白不清,這是精氣衰竭的現象。
面部五色和目之神采皆為臟腑精氣之外象。總的來說,大凡面色含蓄,潤澤,皆提示疾病預后良好,若晦暗,枯槁,外露,預示疾病兇險。
《黃帝內經》中“五行人”的分析,十分形象生動
火型人性情急躁,但對人恭敬有禮,相上尖下寬,頭小腳大,印堂窄小,眉毛濃密,鼻孔外露,耳朵較小,說話很快,性情急躁,但無壞心眼。
金型人長得身體勻稱,體格健壯,神思清爽,面部方正,皮膚白凈,眉骨高,眼窩深,鼻梁直,耳朵紅,說話清晰響亮,為人剛強堅毅,做事果斷。
木型人為人正直淳樸,清新高雅,舉止大方,長得身體高大,姿態優美,容貌秀麗,皮膚細膩,嘴巴圓中,頭發秀美,面色白凈,說話宏亮。
水型人深謀遠慮,足智多謀,學識超群,長相為面黑而光澤,說話親切和藹,身材高大肥胖,圓臉,五官之中,眼睛大眉毛粗,天庭飽滿,地閣方圓,是有福之相。
土型人言行一致,忠誠孝順,嚴守信用,人長得身材魁偉,虎背熊腰,方嘴大鼻,眉目清秀,臉部飽滿而略帶黃色,為人寬厚,做事頗有計謀。
拓展閱讀:從《黃帝內經》學習古人的養生與保健
近年來醫學專家把保健原則歸納為四點,即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這些原則是從現代醫學來立論的,下面我們來看看中國古人的保健原則和方法。
《黃帝內經》是中醫學的經典,它從天人整體觀出發,提出了醫家保健養生的要旨:“故智者之養生也,必順四時而適寒暑,和喜怒而安居處,節陰陽而調剛柔,如是則僻邪不至,長生久視。”這段話提出了三個保健原則,一是“順四時而適寒暑”,二是“和喜怒而安居處”,三是“節陰陽而調剛柔”。
“順四時而適寒暑”是說人要遵循自然的規律,順應天時等自然環境的變化。“和喜怒而安居處”,要求調控好自己的情緒,為生活和工作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節陰陽而調剛柔”,則要求通過調節形神、臟腑、男女之事,使人剛柔并濟,氣機平和而合于中道。
這三個保健原則涵蓋了整體觀的主要內容,即人與自然和諧、人與社會和諧、人的心身和諧。根據這些原則,中國古人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保健方法。有的從形氣神著眼,有的從飲食入手,有的注重房事的損益。這里著重介紹季節養生法,季節養生是一種綜合性的保健方法,現代醫學尚未涉足這個領域。
季節養生早見于《黃帝內經》,在該書《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對四季分別以生長化收藏之道作了描述,提出通過調整作息、修養情志來順應季節的變化,以達到保健內臟,養生長壽的目的。那么四季如何養生呢?
古人認為四季之變,根本在于氣的變化。天地之氣有生、長、化、收、藏(五化),對應于季節就是春、夏、長夏、秋、冬(五時),它不但會引起萬物的榮、茂、盈、斂、肅(五象),也會引發人的怒、喜、思、憂、恐(五志),進而影響肝、心、脾、肺、腎(五臟)。因此四季養生重在順氣而生,與萬物共沉浮。
具體來說,春天之氣為“生”,萬物繁榮,適宜夜臥早起。春天易生怒氣,此時要以仁民之心待人接物,應春天之氣以養肝。夏天之氣為“長”,此時萬物茂盛,也宜夜臥早起。夏天之氣外溢,人應該喜悅歡快以養心。秋天之氣為“收”,此時萬物收斂,宜早臥早起。秋天肅殺,易生悲情,要收聚神氣以養肺。冬天之氣為“藏”,此時天地寒徹,萬物靜肅,適宜早臥晚起。此時要以戒慎的心態處事,若伏若匿以養腎。這就先秦古人提倡的四季養生之道。
后世道家據此提出房事也要順應季節變化,主張“春一、秋二、夏三、冬藏”之說,以保精全神。站在整體觀的立場來看,古人上述的保健養生原則是有道理的,它立足于天人整體,強調保健在于“治未病”,很值得現代人研究和借鑒。
【《黃帝內經》與“相面”】相關文章:
黃帝內經原文10-05
解讀黃帝內經06-29
《黃帝內經》介紹11-01
黃帝內經的原文與翻譯06-21
《黃帝內經》精華分享08-27
黃帝內經原文及翻譯10-12
黃帝內經立春養生06-11
《黃帝內經》和諧思想11-27
《黃帝內經》靜與躁10-01
《黃帝內經》精華典章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