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內經》方法
《內經》是中國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是第一部冠以中華民族先祖“黃帝”之名的巨著,是中醫現存成書最早的一部醫學典籍。下面是學習《內經》方法,隨小編來看一下吧。
1 體質
《內經》非常重視對人體質的觀察。
每個人都有其自身的體質。關于這一點,許多香港人都有留意到。香港人總喜歡說:“此人屬寒底、彼人屬熱底。寒底的人不可隨便服食寒涼之物;熱底的人則不可隨意服食燥熱之品。”
其實關于人的體質,不僅只有寒熱之分。如體瘦、舌體較細的人,多屬陰虛體質。故醫者在治療此類病人時應注意“陰虛往往可致火旺”這一點,要小心運用燥熱傷陰之品。又如肥胖的人,或俗稱“兩頭尖”的人 (即肚子特別肥胖,而顯得頭足細小的人),此類人多有痰濕,運用滋陰之品時就要特別注意了。
《內經》中有許多內容是描述人的體質的,如《靈樞·陰陽二十五形人》中就從體質的角度把人分成“金、木、水、火、土”等五種類型。在臨床上我們必須要隨時觀察病人的體質,清代著名醫家葉天士在診病時就相當重視這一點。
2 疾病的傳變規律
中醫認為每個疾病都有自身的傳變規律,如《傷寒論》中提及的六經傳變、溫病學里的衛氣營血及三焦傳變等。我認為,疾病的傳變規律,基本上是按照五行“相乘”的道理,即“木→土→水→火→金→木”此順序。
故《金匱要略》言:“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說的正是這一點。我認為五行間的相生相克本來就有一定的規律,因此在運用五行學說來解釋臟腑間的關系時,不能過于盲目。如“脾土是否為命門之火所生”呢?在中醫理論里,真正屬火的臟腑是“心”,故在考慮命門和脾的關系時,絕不能因此而忽略了心與脾的關系。
在此附帶提出一點。在當時,《內經》已經相當重視精神環境的改變對人的影響。如《素問·疏五過論》言:“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后賤,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名曰脫營。嘗富后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并…始富后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躄為攣。”
3 六淫
《內經》相當重視六淫與疾病之間的關系。如《素問·至真要大論》就說:“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而“病機十九條”中對六淫之證也有描述。
可惜,對于《內經》中的許多內容,教科書的解釋常不得要領。如“諸痙項強,皆屬于濕”(《內經素問·至真要大論》)此句話,一些教科書的解釋是:“因濕邪阻礙經脈陽氣,以致頸項強直。”我認為這種解釋是不正確的。一般來說,引起項強的原因不外有二:一是寒氣;另一則是濕邪化熱所導致的陰傷。而《內經》此句話所說的,正是指后者而言。因此教科書的解釋,是忽略了濕病也有傳變的一面。
4 辨證論治
當醫者一開始面對病人時往往會問:“您哪里不舒服?”也就是說,在面對疾病時,醫者首先必須要辨清疾病的位置 (即“病位”)。另外,醫者在治病前還要辨清疾病的性質 (即“病性”)。上述所說的這兩個要點,正是中醫所說的“病機”。
“機”,就是“關鍵、要害”的意思。在面對疾病時,醫者必須要先看清疾病的要害在哪里,更具體地說,就是辨清中醫所說的“八綱”。中醫的“八綱”,是“陰、陽、表、里、虛、實、寒、熱。”
此八綱固然重要,但還有另外二綱我認為是同樣重要的,就是“氣”和“血”。在治療疾病的過程中,調理氣血是很重要的。
《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謹守病機,各司其屬,有者求之,無者求之,盛者責之,虛者責之,必先五勝,疏其血氣,令其調達,而致和平。”此段經文是說,我們在面對疾病時,必須要先把握疾病的病機,找出哪一個臟腑出了問題,再按照疾病的性質作治療,要“用熱遠熱…用寒遠寒”(《素問·六元正紀大論》),切忌犯了“虛虛實實”之戒。
“疏其血氣”這句話,有些中醫書認為就是“行氣活血”的意思,其實是不對的,此話除了“通”的意思以外,尚包含了“補”的意思。因此《素問·陰陽應象大論》說:“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中醫治病,是強調“調整”的,即調節失衡之處。故《素問·至真要大論》說:“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即使是要疏通氣血,也是隨著疾病的變化而不斷調整。《素問·六元正紀大論》說:“大積大聚,其可犯也,衰其大半而止,過者死。”也是強調這一點。
至于具體的治法,就要按病位、病性的不同而有所變化。如“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于內…。”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另外,《內經》反復強調醫者在面對疾病時,必須要辨證論治。以“咳”為例,《素問·咳論》言:“五藏六府皆令人咳,非獨肺也。 ”因此,不要一遇到咳就只知道治肺,或只是想到用“止嗽散”。我曾經看過一位醫生在治療咳嗽時,竟然有七成以上的病人都用“止嗽散”,可見其醫術水平有多高了。
如“痿證”,不要因為“治痿獨取陽明”一句話,就把所有痿證都從陽明論治了,要知道《內經》在討論痿證時,可是同時論及了“痿躄、筋痿、肉痿、骨痿及脈痿”(《內經素問·痿論》)的`。因此在治療痿證時,怎么可以不先辨清病機呢?
又以“糖尿病”為例,這個病現今越來越普遍。在四十年前,內地經濟條件差,得此病的人很少,但隨著八十年代改革開放以后,人民得此病的比例不斷上升。其實,這種情況跟經濟改善,人民的飲食變得越來越豐盛很有關系。
關于這個觀點,《內經》早有提及。《素問·通評虛實論》言:“甘肥貴人,則高梁之疾也。”對于糖尿病,我常常從“脾胃”論治,因為現代人的飲食過于豐盛,反因此而傷了脾胃,使水谷運化失常而得此病。
作為一位醫者,必須要先學好辨證。我曾經在貴州治療一位患瘧疾的病人,此人除了有寒熱之外,還感覺頭痛如破、身痛如被仗,非常痛苦,我用了“柴胡桂姜湯”,數劑而愈。此病若非辨證準確,恐怕難以治好。
5 診法
《內經》記載了相當多的有關診法的內容,特別是望診和脈診兩部份。可惜這些內容如今卻逐漸被醫家們所遺忘了。
5.1 望診
現今許多醫者愈來愈忽視望診的重要性。事實上,《內經》對于望診的描述是相當詳細和生動的,以望“顏色”為例,《素問·脈要精微論》曾說:“夫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青欲如蒼璧之澤,不欲如藍;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所謂“重漆”,就是古代用以涂棺木的漆,其色黑而光亮;而地蒼之色,則有如煤炭般。
5.2 脈診
脈診對中醫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但現今一些醫者,姑且不談他們對古代有關脈學的理論認識有多少,令人失望的是他們竟然連把脈的位置都搞錯了。我曾經見過上海一位很有名望的老大夫,他把脈的位置竟然在掌側前臂橈側中部 (相當于手太陰肺經“孔最”穴附近),在這個位置上把脈可以診斷到什么疾病嗎?中醫如此能不滅亡嗎?
《內經》對脈診的描述非常詳細,以脈學所說的“胃、神、根”為例,中醫非常重視胃氣,正是“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那么有胃氣的脈象是如何呢?
《素問·平人氣象論》中有此描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以”字即“而”的意思,在此所謂的“滑”,是微有滑象之意,這要在臨床上慢慢地用心體會。神,乃“從容和緩”之意。即《瀕湖脈學》所言:“緩脈阿阿四至通,柳梢裊裊飐輕風;欲從脈里求神氣,只在從容和緩中。”
對于脈象,《內經》的描述更是生動。《素問·脈要精微論》言:“春日浮,如魚之游在波;夏日在膚,泛泛乎萬物有余;秋日下膚,蟄蟲將去;冬日在骨,蟄蟲周密,君子居室。” 就這么幾句話,就把四季里平人的脈象說得淋漓盡致了。
曾有一位名為蕭熙的醫師,他是江西人,在當地頗有名望,病人很多。有一天,一位女士來求診,蕭醫師在診脈完畢后,問這位女士月事是否已至?這位女病人聽了此話后,面露不悅之色,并說:“你這位醫師,連把脈都不能夠判斷我月經的情況,看來你的醫術也不過如此而已。”說完后即忿然離去。蕭醫師聽了此話以后,頗為內疚。遂辭去了工作,赴廣東尋訪名醫,希望能潛心學習脈學,后來果然學有所成,憑脈診就能洞悉許多人的疾病,并得了“神脈蕭熙”的稱號。
6 如何學《內經》
關于學《內經》的方法和步驟,可概括為“誦、解、別、明、彰”等五個字。
“誦”,即誦讀,是學習《內經》的第一個步驟。學習《內經》,必須要勤于誦讀書中條文,為的就是要加深自己對此書的印象。由于《內經》中所包含的醫學理論頗為深奧,因此讀者在一開始研讀此書時,不必強求自己一定要明白書中所有的內容。
我研究《內經》幾十年了,但對此書的許多內容仍不能參透。我在北京念研究生時,我的一位老師─任應秋老先生就非常勤于誦讀《內經》的經文。記得有一次國內舉辦了一個活動,邀請了國內多位名老中醫 (如鄧鐵濤老先生等)暢游山水,當這些老先生們在忘情于美景的時候,任老先生卻始終獨自坐在一角,手捧《內經》不停地誦讀。我在《內經》的研習上,光是誦讀就足足花了十年的功夫,但比起任老來,卻還是差遠了。
“解”,就是“讀通”的意思,在對《內經》的經文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以后,就可開始去理解經文的大致意思了。
“別”,即“辨別”的意思,就是對《內經》里的內容作反復的比較,從而使自己對經文有更進一步的理解。
“明”,就是“明白”的意思,是對《內經》的經文有較通徹的理解,并具備了實踐經文中所載理論的條件。
“彰”,乃“發揚光大”的意思,中醫是一門重視實踐的科學,因此,在通曉《內經》的內容后,必須要把其學術理論應用到臨床上,如此一來可驗證自己對《內經》內容的理解正確與否,另外也可真正地把《內經》發揚光大。
由上述所說的這些內容,可見《內經》并非就只是教科書所說的“一本中國早期的醫學著作”而已。這本書,事實上已說明了中醫的學術理論在兩千多年前就已經邁向了成熟的階段。
拓展閱讀:內經示從容論
黃帝內經中的示從容論講了什么呢?對我們有什么影響呢?
黃帝安坐,召喚雷公問道:你是學習 醫術,誦讀醫書的,或能廣閱覽群書,并能取象比類,貫通融會醫學的道理。對我談談你的專長吧。五臟六腑、膽、為、大小腸、脾、胞、膀胱、服髓、涕唾,哭泣悲哀,皆五液所從運行,這一切都是人體 賴以生存,治療中易于產生過失的,你務必明了,治病時就放可十全,若不能通曉,就不免要出差錯,而為世人抱怨。雷公回答說:我誦讀過《脈經》上、下篇以外,以素所通曉的理論,來解釋五臟之所病,六腑之所不和,針石治療之所敗,毒藥治療之所宜,以及湯液滋味等方面的內容,并具體說明其癥狀,詳細地作出回答,如果有不知道的地方,請提出來問我。雷公說:肝虛、腎虛,脾虛都能使人身體沉重和煩冤,當施以毒藥、刺灸、砭石、湯液等方法治療后,有的治愈,有的不愈,想知道這應如何解釋。黃帝說:你已經年長了,為什麼提的問題這麼幼稚呢?這是由于你的發問而招來的錯誤回答。我本來想問你比較深奧的道理,而你卻從《脈經》上、下篇的內容來回答我,是什麼緣故呢?脾脈本宜微軟,今病而現虛浮,與肺脈相似,腎脈本應微沉,與腎脈相似,這些都是醫生時常所易于混亂的,然而如能從容不迫地去診視,還是可以分辨清楚的。至于脾、肝、腎三臟,分屬于土、木、水,三者均居膈下,部位相近,這是小孩子都知道的,你問它有什麼意義呢?
雷公說:在此有這樣的病人,頭痛,筋脈拘攣,骨節沉重,畏怯少氣,噦噫腹滿,時常驚駭,不欲臥,這是哪一臟所發生的病呢?其脈象浮而弦,重按則堅硬如石,我不知應如何解釋,故再問三臟,以求能知如何比類辨析。黃帝說:這應從容進行分析。一般的說,老年人的病,應從六腑來探求少年的病,應從經絡來探求;壯年的病,應從五臟來探求。現在你只講脈證,不談致病的根由,如外而八風之郁熱,內而五臟的消爍,以及邪傳相受的次第等,這樣就失去了對疾病全面理解。脈浮而弦的,是腎氣不足。脈沉而堅硬如石的,是腎氣內著而不行。畏怯少氣的,是因為水道不行,而行氣消散。咳嗽煩悶的,是腎氣上逆所致。這是一人之氣,其病在腎一臟,如果說是三臟俱病,是不符合診病的法則的。
雷公問:在此有這樣的病人,四肢懈怠無力,氣喘咳嗽而血泄,我診斷了一下,以為是傷肺,診其脈浮大而緊,我未敢治療,一個粗律的醫生治之以砭石,病愈,但出血多,血止以后,身體覺得輕快,這是什麼病呢?黃帝說:你所能治的和能知道的病,以是很多的了,但對這個病的診斷卻錯了。醫學的道理是非常深奧的,好比鴻雁的飛翔,雖亦能上沖于天,卻得不到浩渺長空的邊際。所以圣人治病,遵循法度,引物比類,掌握變化于冥冥莫測之中,察上可以及下,不一定拘泥于常法。令見脈浮大而虛,這是脾氣外絕,去胃而外歸于陽明經。由于二火不能勝三水,所以脈亂而無常。四肢懈怠無力,是脾精不能輸布的緣故。氣喘咳嗽,是水氣泛濫于胃所致。血泄,是由于脈急而血行失其長度。假如把本病診斷為傷肺,是錯誤的狂言。診病不能引物比類,是知之不明。如果肺氣受傷。則脾氣不能內守,致胃氣不清,經氣也不為其所使,肺臟損壞,則治節不通,致經脈有所偏絕,五臟之氣俱漏泄,不衄血則嘔血,病在肺在脾,二者是不相類同的。如果不能辨別,就如天之無形可求,地之無位可理,黑白不分,未免相距太遠了。這個失誤是我的過錯,我以為你已經知道了,所以沒有告訴你,由于診病必須明曉引物比類,以求符合從容篇的說法,所以叫做真經,這是至真至確的道理所在。
附原文:
黃帝燕坐,召雷公而問之曰:汝受術誦書者,若能覽觀雜學,及于此類,通合道理,為余言子所長,五臟六腑,膽胃大小腸脾胞膀胱,腦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從行,此皆人之所生,治之過失,子務明之,可以十全,即不能知,為世所怨。雷公曰:臣請育《脈經》上下篇甚眾多矣,別異比類,猶未能以十全,又安足以明之?
帝曰:子別試通五臟之過,六腑之所不和,針石之敗,毒藥所宜,湯液滋味,具言其狀,悉言以對,請問不知。雷公曰:肝虛、腎虛、脾虛,皆令人體 重煩冤,當投毒藥、刺灸、砭石、湯液,或已或不已,愿聞其解。帝曰:公何年之長而問之少,余真問以自謬也。吾問子窈冥,子言上下篇以對,何也?夫脾虛浮似肺,腎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腎。此皆工之所時亂也,然從容得之。若夫二臟,土木水參居,此童子之所知,問之何也?雷公曰:于此有人,頭痛筋攣骨重,怯然少氣,噦噫腹滿,時驚,不嗜臥,此何臟之發也?脈浮而弦,切之石堅,不知其解,復問所以三臟者,以知其比類也。帝曰:夫從容之謂也。夫年長則求之于腑,年少則求之于經,年壯則求之于臟。今子所言,皆失。八風菀熱,五臟消爍,傳邪相受。夫浮而弦者,是腎不足也;沉而石者,是腎氣內著也;怯然少氣者,是水道不行形氣消索也;咳嗽煩冤者,是腎氣之逆也。一人之氣,病在一臟也,若言三臟俱行,不在法也。
雷公曰:于此有人,四支解墮,喘咳血泄,而愚診之,以為傷肺,切脈浮大而緊,愚不敢治,粗工下砭石,病愈多出血,血止身輕,此何物也?帝曰:子所能治,知亦眾多,與此病失矣。譬以鴻飛,亦沖于天。夫圣人之治病,循法守度,援物比類,化之冥冥,循上及下,何必守經。今夫脈浮大虛者,是脾氣之外絕,去胃外歸陽明也,夫二火不勝三水,是以脈亂而無常也。四支解墮,此脾精之不行也。喘咳者,是水氣并陽明也。血泄者,脈急血無所行也。若夫以為傷肺者,由失以狂也。不引比類,是知不明也。夫傷肺者,脾氣不守,胃氣不清,經氣不為使,真臟壞決,經脈傍絕,五臟漏泄,不衄則嘔,此二者不相類也。譬如天之無形,地之無理,白與黑相去遠矣。是失吾過矣,以子知之,故不告子,明引比類從容,是以名曰診輕,是謂至道也。
【學習《內經》方法】相關文章:
學習《內經》的方法11-14
內經夏季養生方法11-24
內經春季除濕方法11-21
《內經》冬季養生方法01-02
《內經》中學習養生11-17
《內經》改善脫發的方法11-26
內經老年人養生方法11-22
內經五郁的治療方法02-07
《黃帝內經》教學方法探討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