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內經》五味學說探討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內經》五味學說
五味學說指導中醫(yī)臨床用藥,為中醫(yī)遣方用藥提供重要依據(jù)。下面是《內經》五味學說,一起來看看吧。
五味是中藥藥性理論的重要內容之一。五味理論早在《內經》已具雛形,但由于《內經》中關于五味的論述是零散的,缺乏系統(tǒng)性,故亟待整理和提高。
1.五味的產生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種基本的味道。始見于《呂氏春秋》一書。而最早論述中藥五味的,則首推《內經》。如“草(指藥物,因中藥以草類為本)生五味”(《素問·六節(jié)藏論篇第九》),“濁氣出于胃,走唇舌而為味”(《靈樞·邪氣藏腑病形第四》),“水谷皆入于口,其味有五”(《靈樞·五癃津液別第三十六》),說明藥物具有五味,是通過口嘗而得知的。如甘草味甘,苦參味苦,細辛味辛,昆布味咸,烏梅味酸等,都是藥物實際味道的客觀反應。相傳神農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嘗試藥味,認識藥物過程的真實寫照。
在長期的生活與醫(yī)療實踐中,人們還發(fā)現(xiàn)不同味道的藥物,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內經》把藥味與藥理作用緊密聯(lián)系起來,從而產生了中藥性能的味,如“辛散、酸收、甘緩、苦堅、咸軟”(《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這就是古人對五味作用的最早認識,為后世五味理論的形成和發(fā)展奠定了基礎。后世醫(yī)藥學家在此基礎上不斷地進行補充和發(fā)揮,使之日臻完善,如清·吳儀洛《本草從新》云:“凡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咸者能下能軟堅”,斯為歷代醫(yī)家中對五味作用最全面的概括,現(xiàn)行《中藥學》教科書亦多宗此說。
由是觀之,五味源于口嘗,在實踐中逐步抽象為中藥性能的味,成為藥物作用的重要標志。
2.五味與陰陽、五行、臟腑的關系
作為中藥性能的五味,它必須要接受中醫(yī)藥理論的指導。因此,要掌握中藥的五味,必須嫻熟五味與陰陽、五行、臟腑的關系。
(1)五味與陰陽藥味分陰陽,肇始于《內經》。如“辛甘發(fā)散為陽,酸苦涌泄為陰;咸味涌泄為陰,淡味滲泄為陽”(《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味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味厚則泄,薄則通”(《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即說明辛、甘、淡為陽,具有發(fā)散滲利的作用;酸、苦、咸為陰,具有涌吐泄降作用。《內經》把五味按陰陽屬性分為兩大類,執(zhí)簡馭繁,開后學之門徑。
(2)五味與五行 “五行者,金木水火土也”(《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內經》用取象比類的方法,把五味與五行相配,即木生酸,火生苦,土生甘,金生辛,水生咸(《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并以五行學說為依據(jù),闡明了五味之間的相互關系。如酸生苦,勝甘;苦生甘,勝辛;甘生辛,勝咸;辛生咸、勝酸;咸生酸,勝苦(《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對臨床用藥具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3)五味與臟腑《內經》認為,五臟對五味的嗜欲各有不同,而五味對五臟也各有所通。如“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腎,甘入脾” (《素問·宣明五氣篇第二十三》),“酸走筋,辛走氣,苦走血,咸走骨,甘走肉”(《靈樞·九針論七十八》)。“走”與“入”其義相同,均表明了不同的藥味,對機體的不同部位具有一定的選擇性(親和力),揭示了五味喜歸本臟的一般規(guī)律,成為后世五味歸經說的基礎。
3.五味的作用
五味是藥物作用的標志。一般而言,不同的藥味,具有不同的藥理作用;相同的味,可具有多方面的藥理作用。這是五味理論的核心,是辨證用藥的基礎。
[辛味]
(1)發(fā)散風淫于內……以辛散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辛善走肌表,具有開發(fā)腠理,宣通陽氣,發(fā)汗散邪的作用。如麻黃辛溫,功能發(fā)散風寒,主治風寒表證。
(2)散郁 “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肝性條達,喜暢惡郁,郁之則病。辛能散之,解其束縛,使之暢達。如柴胡味辛,功能疏肝解郁,主治肝氣郁結諸證。
(3)潤燥 “腎苦燥,急食辛以潤之”(《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腎為水臟,藏精而惡燥,“燥則津液枯,腠理閉,上下之氣不通矣”(《素問經注節(jié)解》),多表現(xiàn)為口渴、小便不利等津液運行受阻,敷布異常的病證。“以辛能開腠理,致在內之津液而通氣于外,在下之津液而通氣于上,故能潤也”(《黃帝素問直解》),從而使燥象得以解除,如五苓散中之桂枝,能宣通太陽之氣,使水自下行而小便利,津液上承而消渴止(辛味本無潤燥之功,實乃“發(fā)散”,之間接作用)。
[甘味]
(1)補脾“陰陽俱不足,補陽則陰竭,瀉陰則陽脫。如是者,可將以甘藥”(《靈樞·終始第九》)。陰陽俱不足者,多責之于脾胃。以甘入脾,培補中宮,使化源充足,陰陽兩虛漸可恢復。如甘草味甘,功能補中益氣,主治脾氣虛弱的病證。
(2)緩急 “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肝主筋,其志怒,其氣急,急則自傷,多表現(xiàn)為筋脈攣急一類的病證。可選用甘味藥以舒緩之。如甘草味甘,功能緩急止痛,主治攣急作痛。
[酸味]
收澀,酸,“其氣澀以收”(《靈樞·味論第六十三》),具有收斂固澀的作用。主要用于精氣耗散,體虛滑脫之證,如自汗、盜汗、遺精等,常用藥物有五味子、訶子等。
[苦味]
(1)降氣 “肺苦氣上逆,急食苦以瀉之”(《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肺氣以肅降為順,逆之則喘滿。苦能降其上逆之氣而平喘止咳,如杏仁、厚樸等。
(2)瀉下 “陽明之復,……以苦泄之,以苦下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陽明主燥,在腑為大腸。若邪熱過甚,勢必津枯便燥,“以苦泄之下之,開燥結以通實邪”(《類經》),如大黃味苦,功能瀉下通便,主治大便秘結。
(3)燥濕 “脾苦濕,急食苦以燥之”(《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脾主運化,屬土制水,喜燥而惡濕。若脾為濕困者,常運用苦味藥(如黃連、蒼術等)以治之,使?jié)襁\脾健。
(4)利水 “太陰之復……以苦瀉之,燥之泄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瀉以奪其壅,燥以勝其濕,泄以利其水也”(《類經》),苦味具有利水滲濕之功,如木通。
(5)堅陰 “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堅即堅陰,乃瀉火存陰之義。凡腎精失固,陰虛火旺者,常選用苦味藥以堅之,如知母、黃柏等。
[咸味]
(1)催吐、瀉下 “咸味涌泄為陰”(《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咸味俱有催吐和瀉下的雙向作用。“上以涌痰積于胸喉,下以泄垢穢于腸胃”(《素問經注節(jié)解》),如鹽湯催吐,芒硝潤下。
(2)軟堅對于病有堅結不解者,如癥瘕積聚、痰核瘰疬等證,可首選咸味藥(如海藻、昆布等)以軟堅散結。所謂“堅者軟之”(《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之意
4.五味的運用
五味理論是指導臨床用藥的基礎,正確地運用五味理論,應注意以下幾點:
(1) 以五行規(guī)律指導用藥如“風淫于內,治以辛涼,佐以苦甘,以甘緩之,以辛散之。……”(《素問·至真要大淪篇第七十四》),本條論述了六氣過勝(六淫)致病的治療用藥原則。以風淫為例,概及其余。
風為百病之長,為外邪致病的先導,多自皮毛腠理入侵人體而致病。“在其皮者,汗而發(fā)之”(《素問·陰陽應象大論篇第五》),當首選辛味發(fā)散之藥(如薄荷、麻黃之類)以治之,使邪從汗出而解。然辛味藥取效亦速,失效亦快,且用之不當,又易耗散人體正氣。故常佐以苦味或甘味藥物。苦勝辛,甘緩急,既可防止辛散太過,又可延緩藥物效能,使其發(fā)散祛邪而無傷正之憂。這種配伍用藥原則,是以五行生克制化關系作為理論依據(jù)的。其配伍精當,絲絲入扣,頗堪效法。
(2)以藏象學說指導用藥《內經》認為,五臟各有“苦”、“欲”,苦為五臟之所惡,欲為五臟之所喜。如肺苦氣上逆,欲收;心苦緩,欲軟;腎苦燥,欲堅;肝苦急,欲散;脾苦濕,欲緩(《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臨證用藥,首當明此,因而調之,方可無誤。以肺為例加以說明:
肺為華蓋,主一身之氣,具有宣發(fā)和肅降之能,二者相互依存、相互制約,共同維持肺的正常生理活動。若肺氣失宣、或氣逆于上、或肺氣失于正常的收斂,均會導致肺的功能失調而表現(xiàn)為咳嗽、喘促等病證。其治:肺氣失宣,散(宣)之以辛,如麻黃;肺氣上逆,泄(降)之以苦,如杏仁;肺氣不斂,收之以酸,如訶子。總之根據(jù)疾病的不同特點,具有針對性地選用不同味的藥物進行調治,使其失調的功能恢復到正常的狀態(tài)。若肺氣不斂而反用辛味或苦味的藥物則易耗氣陰,重傷其正。病當宣降而反用酸收的藥物,則斂邪益疾,重助其害,此皆不明五臟特性所致。由是悟出肺病的三大治療法則,即宣肺用辛,降肺用苦,斂肺用酸,余臟仿此。這些治療大法衍至今日,仍為醫(yī)家所習用。
(3)注重飲食五味調養(yǎng)飲食調養(yǎng)是治療疾病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也是《內經》一貫的主導思想。《內經》說:“毒藥攻邪,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又說:“谷、肉、果、菜,食養(yǎng)盡之,無使過之”(《素問·五常政大論篇第七十》)。明確指出了治療疾病,不能單純地依靠藥物,還必須配合飲食調養(yǎng)。且飲食要適中,多樣化。并針對五臟不同的病理特點,制定了具體的飲食五味調養(yǎng)的方法。如“肝色青,宜食甘,粳米牛肉棗皆甘;心色赤,宜食酸,小豆犬肉李韭皆酸;肺色白,宜食苦,麥羊肉杏薤皆苦;脾色黃,宜食咸,大豆豕肉栗藿皆咸;腎色黑,宜食辛,黃黍雞肉桃蔥皆辛”(《素問·藏氣法時論篇第二十二》),開后世飲食療法之先河。
5.五味的使用注意
《內經》說:“陰之所在,本在五味;陰之五官,傷在五味”(《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五味雖能養(yǎng)五臟,但過食或偏嗜亦能傷及五臟,導致疾病的發(fā)生。如“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就是五味偏盛致病的具體體現(xiàn)。若偏盛日久,甚則會影響生命,導致早死或夭折,“氣增日久,夭之由也”(《素問·至真要大論篇第七十四》),這些都是古人在長期的生活、醫(yī)療實踐中,觀察到藥食五味過甚(或偏嗜)對人體所造成的危害,總結出來的經驗教訓,并提出“五禁”(《靈樞·五味第六十五》)、“五裁”(《靈樞·九針論第七十八》)之戒,以示人們要“謹和五味”(《素問·生氣通天論篇第三》),做到藥食有節(jié),切忌偏嗜或過量。
此外,五味之用,還應結合四時五臟與疾病的關系,結合四氣等藥性理論來綜合考慮。這樣,才能全面地認識和運用藥物,才能獲得較好的臨床療效。
“凡酸者能澀能收,苦者能瀉能燥能堅,甘者能補能和能緩,辛者能散能潤能橫行,咸者能下能軟堅”!
【《內經》五味學說】相關文章:
《內經》五味學說探討10-13
內經陰陽學說解讀09-20
內經陰陽學說的魅力08-12
黃帝內經:經絡學說10-06
內經的陰陽五行學說和藏象學說10-10
黃帝內經:陰陽五行學說06-05
內經的認識09-10
內經的意思09-05
內經的圣人08-15
內經感悟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