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

時間:2024-10-28 12:41:55 夢游天姥吟留別 我要投稿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11篇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1

  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時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翻譯

  海外來的客人談起瀛洲,(大海)煙波渺茫,(瀛洲)實在難以尋求。紹興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在云霧霞光中有時還能看見。天姥山高聳入云,連著天際,橫向天外。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天臺山高一萬(一萬為正確版本,四萬經考證為誤傳)八千丈,對著天姥山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了紹興,一天夜里,飛渡過了明月映照的鏡湖。鏡湖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現在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空中傳來天雞的叫聲。山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琴,鸞鳥拉車。仙人們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驚魂動魄,恍然驚醒起來而長長地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如此,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與君分別何時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游覽時就騎上它訪名川大山。我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舒坦!

  夢游天姥吟留別賞析

  詩的開頭幾句是寫入夢的緣由。李白說:海上回來的人談起過瀛洲,那瀛洲隔著茫茫大海,實在難以尋找;越人談起過天姥山,天姥山在云霞里時隱時現,也許還可以看得到。"瀛洲"是一座神山,我國古代傳說,東海上有三座神山,一座叫蓬萊,一座叫方丈,一座叫瀛洲。越,現在浙江紹興一帶。"信",在這里當"實在"講。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這一筆是陪襯,使詩一開始就帶有神奇的色彩;再說"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轉入正題。以下就極力描寫天姥山的高大:"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李白先拿天姥山跟天相比,只見那山橫在半天云上,仿佛跟天連結在一起。再拿天姥山跟其他的山相比,它既超過以高峻出名的五岳,又蓋過在它附近的赤城。"五岳",指我國的五座名山,泰山、華山、衡山、嵩山、恒山。"赤城",是山名,在現在浙江天臺北,因為山上赤石羅列,遠看好像紅色的城,所以叫赤城。接著李白又換一個角度以天臺山為著眼點來寫,說那天姥山東南方的天臺山雖然非常高,但在天姥山面前,也矮小得簡直像要塌倒了。這里的"天臺一萬八千丈",只是說天臺山非常高,并不是說它實有一萬八千丈。

  在這里,李白并沒有直接說出天姥山怎樣高,卻用比較和襯托的.手法,把那高聳的樣子寫得淋漓盡致,仿佛那高峻挺拔、在云霞里時隱時現的天姥山就在我們眼前,喚起了我們的幻想,跟著李白一步步地向那夢幻境界飛去。

  從"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句開始,李白就進入了夢境。從這里到"失向來之煙霞"一大段,寫的都是夢境,是全詩的主要部分。

  李白夢見自己在湖光月色的照耀下,一夜間飛過鏡湖,又飛到剡溪。他看到:謝公投宿過的地方如今還在,那里淥水蕩漾,清猿啼叫,景色十分幽雅。"謝公",指的是東晉李白謝靈運。謝靈運喜歡游山,以寫山水詩著稱,浙江的名山他差不多都到過。謝靈運在登天姥山的時候,曾經在剡溪這個地方住宿過,留下了"暝投剡中宿,明登天姥岑"的詩句。

  接著,李白寫道:"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這里的"謝公屐",指的是謝靈運特制的一種登山用的木鞋,鞋底上有木齒,上山就去掉前齒,下山就去掉后齒,這樣走著省力些。"天雞",是古代傳說里的一種神雞,相傳住在東海桃都山頂的一棵大樹上,天雞一叫,天下的雞都跟著叫起來。李白說:他穿著謝靈運特制的木屐,登上天姥山的上連青云的石階。站在高山之巔,看見東海的紅日在半山腰涌出,聽見天雞在空中啼叫。這樣,從飛渡鏡湖到登上天姥山頂,一路寫來,景物一步步變幻,夢境一步步開展,幻想的色彩也一步步加濃,一直引向幻想的高潮。正面展開一個迷離恍惚、光怪陸離的神仙世界:"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這幾句的意思是說,在千回萬轉的山石之間,道路彎彎曲曲,沒有一定的方向。倚靠著巖石,迷戀繽紛的山花,天忽然昏黑了。熊在咆哮,龍在吟嘯,震得山石、泉水、深林、峰巒都在發抖。天氣也急劇地變化,青青的云天像要下雨,蒙蒙的水面升起煙霧。寫得有聲有色。這里采用了楚辭的句法,不僅使節奏發生變化,而且使讀者聯想到楚辭的風格,更增添了浪漫主義的色彩。

  突然間景象又起了變化:在我們面前,霹靂閃電大作,山巒崩裂,轟隆一聲,通向神仙洞府的石門打開了,在一望無邊、青色透明的天空里,顯現出日月照耀著的金銀樓閣。且看:"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這里作者接連用四個四言短句"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節奏參差錯落,鏗鏘有力,把天門打開時的雄偉聲勢,充分地寫了出來。"列缺"就是閃電。

  在天門打開以前,李白極力鋪敘昏暗恍惚的色彩和驚天動地的響聲,而天門打開以后,景象又是一片光輝燦爛,壯麗非凡。這樣,前者就對后者起了烘托的作用,在詩的氣勢上,形成了一個由低沉到高昂的波瀾。為神仙的出場渲染了神奇的背景。

  接著,神仙出場了:"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許多神仙紛紛走出來,穿著彩虹做的衣裳,騎著風當作馬,老虎在奏樂,鸞鳳在拉車。夢境寫到這里,達到了最高點,李白的幻想真像"天馬行空",無拘無束地任意奔馳。

  讀著這些迷人的詩句,好像是在欣賞色彩鮮艷、變化莫測的童話影片一樣,是那樣富于魅力,那樣引人入勝。使人讀了心往神馳,宛如置身神仙世界。

  但是,好夢不長:"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唯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心驚夢醒,一聲長嘆,枕席依舊,剛才的煙霧云霞哪里去了?詩在夢境的最高點忽然收住,急轉直下,由幻想轉到現實,仿佛音樂由響徹云霄的高音,一下子轉入低音,使聽者心情也隨著沉靜下來。讀詩,尤其是讀古體詩,全篇的波瀾起伏是應該注意體會的。

  李白由夢醒后的低徊失望,引出了最后一段。這一段由寫夢轉入寫實,揭示了全詩的中心意思。這首詩是用來留別的,要告訴留在魯東的朋友,自己為什么要到天姥山去求仙訪道。這一段是全詩的主旨所在,在短短的幾句詩里,表現了李白的內心矛盾,迸發出李白強烈的感情。他認為,如同這場夢游一樣,世間行樂,總是樂極悲來,古來萬事,總是如流水那樣轉瞬即逝,還是騎著白鹿到名山去尋仙訪道的好。這種對人生的傷感情緒和逃避現實的態度,表現了李白思想當中消極的一面。封建社會里屬于封建統治階級的知識分子,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況下,對人生抱消極態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評價這首詩里所表現的李白的思想,決不能只看到這一面,還要看到另一面,更強烈的一面。在李白的思想當中,和"人生無常"相伴而來的,不是對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權臣貴戚同流合污,而是對上層統治者的蔑視和反抗。他的求仙訪道,也不是像秦始皇、漢武帝那樣為了滿足無窮的貪欲,而是想用遠離現實的辦法表示對權臣貴戚的鄙棄和不妥協,正像詩的結句所說:"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哪能夠低頭彎腰伺候那些有權有勢的人,使得我整天不愉快呢!從這里可以看出李白的思想是曲折復雜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積極的,富有反抗精神的。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2

  寫作背景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于經由科舉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躍而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國各地,結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來。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給妻子的留別詩《別內赴征》中寫道:“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 李白初到長安,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貴,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 李白離開長安后,先到洛陽與杜甫相會,結下友誼。隨后又同游梁、宋故地,這時高適也趕來相會,三人一同往山東游覽,到兗州不久,杜甫西入長安,李白南下會稽(紹興)。這首詩就是他行前寫的。 題目:“吟”,古詩的一種體式,內容大多是悲愁慨嘆,形式上自由活潑,不拘一格。“夢游天姥吟留別”就是把夢中游歷天姥山的情形寫成詩,留給東魯的朋友作別。

  夢游天姥吟留別

  作者:李白

  夢游天姥(mǔ)吟留別(也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1) ,一作《別東魯諸公》。選自《李太白全集》)

  海客談瀛(yíng)洲,煙濤微茫信難求;(2) 越人(3)語天姥,云霞明滅(4)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5),勢拔五岳掩赤城(6)。天臺(tāi)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7)。

  我欲因之(8)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9)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shàn)溪(10)。謝公(11)宿(sù)處今尚在,淥(lù)(12)水蕩漾清(13)猿啼。腳著(zhuó)謝公屐(jī)(14),身登青云梯。(15)半壁見海日(16),空中聞天雞(17)。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8)熊咆龍吟殷(yǐn)巖泉(19),栗深林兮驚層巔(20)。云青青(21)兮欲雨(yù),水澹澹兮生煙。列缺(22)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開。(23)青冥(24)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25)。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26)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luán)回車(27),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恍(huǎng)(28)驚起而長嗟(jiē)。惟覺(jué)(29)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30)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31)。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qí)訪名山。(32)安能摧眉折腰(33)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注釋

  (1).殷璠《河岳英靈集》收此題為《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后世版本或題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諸公》,或作《夢游天姥吟留別》,或作《別東魯諸公》。天姥山:在今紹興新昌縣東五十里,東接天臺山。傳說曾有登此山者聽到天姥(老婦)歌謠之聲,故名。選自《李太白全集》。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李太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將由東魯(現在山東)南游越州(紹興),寫了這首描繪夢中游歷天姥山的詩,留給在東魯的朋友,所以也題作《夢游天姥山別魯東諸公》。

  (2).海客:浪跡海上之人。瀛洲:傳說中的東海仙山。《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實在。難求:難以尋訪。

  (3).越人:指浙江紹興一帶的人。

  (4)云霞明滅:云霞忽明忽暗。

  (5)向天橫:遮住天空。橫,遮斷 。

  (6).勢拔五岳掩赤城:山勢超過五岳,遮掩住了赤城 拔:超出。五岳:東岳泰山,西岳華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為天臺山的南門,土色皆赤。天臺(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十道山川考》:"天臺山在臺州天臺縣北十里,高萬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四萬八千丈:形容天臺山很高,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并非實數。

  (7)對此欲倒東南傾:對著(天姥)這座山,(天臺山)就好像要拜倒在它的東面一樣。意思是天臺山和天姥山相比,就顯得更低了。

  (8).因之:因,依據。之,代指前段越人的話。

  (9).鏡湖:即鑒湖,在紹興,唐朝最有名的城市湖泊。

  (10).剡(shàn)溪:水名,在今浙江紹興嵊州市南,曹娥江上游。

  (11)謝公:指南朝紹興詩人謝靈運。謝靈運喜歡游山。他游天姥山時,曾在剡溪居住。

  (12).淥:清澈。

  (13)清:這里是凄清的意思。

  (14).謝公屐: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謝靈運游山時穿的一種特制木鞋,鞋底下安著活動的鋸齒,上山時抽去前齒,下山時抽去后齒。

  (15)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16)半壁見海日:上到半山腰就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

  (17)天雞:古代傳說,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樹,樹枝綿延三千里,樹上棲有天雞,每當太陽初升,照到這棵樹上,天雞就叫起來,天下的雞也都跟著它叫。

  (18)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戀著花,依靠著石,不覺得天色已經晚了。.暝,天黑、夜晚。

  (19)熊咆龍吟殷巖泉:熊在怒吼,龍在長鳴,震蕩著山山水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殷源泉”即“源泉殷”。殷,這里作動詞用,震響。

  (20)栗深林兮驚層巔: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

  (21).青青:黑沉沉的。

  (22).列缺:閃電。列,通“裂”,分裂。缺,指云的縫隙。電光從云中決裂而出,故稱“列缺”。

  (23).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開: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洞天:神仙所居的洞府,意謂洞中別有天地。石扉:即石門。訇然:形容聲音很大。

  (24).青冥:青天。金銀臺:神仙所居之處。《史記?封禪書》載:據到過蓬萊仙境的人說,那里“黃金銀為宮闕”。

  (25).金銀臺:金銀筑成的宮闕,指神仙居住的地方。郭璞《游仙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

  (26)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27).鸞回車:鸞鳥駕著車。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回,回旋、運轉。

  (28).恍:恍然,猛然。

  (29)覺時:醒時。

  (30).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都不見了。向來,原來。煙霞,指前面所寫的仙境。

  (31).東流水:(像)東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32).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等到要走的時候就騎上它去訪問名山。須,等待。

  (33).摧眉折腰:摧眉,即低眉。低頭彎腰,即卑躬屈膝。陶淵明曾嘆“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

  譯文

  海外來的客人談起瀛洲,(大海)煙波渺茫,(瀛洲)實在難以尋求。紹興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在云霧霞光中有時還能看見。天姥山高聳入云,連著天際,橫向天外。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天臺山高一萬(一萬為正確版本,四萬經考證為誤傳)八千丈,對著天姥山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了紹興,一天夜里,飛渡過了明月映照的鏡湖。鏡湖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現在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空中傳來天雞的叫聲。山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琴,鸞鳥拉車。仙人們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驚魂動魄,恍然驚醒起來而長長地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如此,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與君分別何時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游覽時就騎上它訪名川大山。我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舒坦!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3

  夢游天姥吟留別信

  李白

  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注釋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東面。傳說登山的人能聽到仙人天姥唱歌的聲音,山因此得名。

  瀛洲:古代傳說中的東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兩座叫蓬萊和方丈)。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確實,實在。

  越人:指浙江一帶的人。

  明滅:忽明忽暗。

  向天橫:直插天空。橫,直插。

  ”勢拔“句:山勢高過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天臺(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臺北部。

  一萬八千丈:一作“四萬八千丈”。

  ”對此“句:對著天姥這座山,天臺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東南一樣。意思是天臺山和天姥山相比,顯得低多了。

  因:依據。之:指代前邊越人的話。

  鏡湖:又名鑒湖,在浙江紹興南面。

  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南面。

  謝公:指南朝詩人謝靈運。謝靈運喜歡游山。游天姥山時,他曾在剡溪這個地方住宿。

  淥(lù):清。清:這里是凄清的意思。

  謝公屐(jī):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南史·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備有一種特制的木屐,屐底裝有活動的齒,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后齒。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帶子,形狀像拖鞋。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見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

  天雞:古代傳說,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樹叫桃都,樹枝綿延三千里,樹上棲有天雞,每當太陽初升,照到這棵樹上,天雞就叫起來,天下的雞也都跟著它叫。

  ”迷花“句:迷戀著花,依靠著石,不覺天色已經很晚了。暝(míng),日落,天黑。

  ”熊咆“句: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殷巖泉”即“巖泉殷”。殷,這里用作動詞,震響。

  ”栗深林“句: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栗、驚,使動用法。

  青青:黑沉沉的。

  澹澹:波浪起伏的樣子。

  列缺:指閃電。

  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門扇。一作“扇”。

  訇(hōng)然:形容聲音很大。

  青冥浩蕩:青冥,指天空。浩蕩,廣闊遠大的樣子。

  金銀臺:金銀鑄成的宮闕,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風:一作“鳳”。

  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鸞回車:鸞鳥駕著車。鸞,傳說中的如鳳凰一類的神鳥。回,旋轉,運轉。

  魂悸:心跳。

  恍:恍然,猛然。

  覺時:醒時。

  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消失了。向來,原來。煙霞,指前面所寫的仙境。

  東流水: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白鹿:傳說神仙或隱士多騎白鹿。青崖:青山。

  須:等待。

  摧眉折腰:低頭彎腰。摧眉,即低眉。

  譯文

  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

  越中來人說起天姥山,在云霧忽明忽暗間有人可以看見。

  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

  天臺山雖高一萬八千丈,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

  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

  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

  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

  無數山巖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晚。

  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

  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

  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

  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

  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

  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驚動,我猛然驚醒,不禁長聲嘆息。

  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

  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創作背景

  此詩作于李白出翰林之后,其作年一說天寶四載(年),一說天寶五載(年)。唐玄宗天寶三載(年),李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返回東魯(在今山東)家園。之后再度踏上漫游的旅途。這首描繪夢中游歷天姥山的詩,大約作于李白即將離開東魯南游吳越之時。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于經由科舉登上仕途。因此他漫游全國各地,結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唐玄宗天寶元年(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來。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給妻子的留別詩《別內赴征》中寫道:“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 李白初到長安,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得罪了權貴,及翰林院同事進讒言,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唐玄宗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離開長安后,他曾與杜甫、高適游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這時東魯的家已頗具規模,盡可在家中怡情養性,以度時光。可是李白沒有這么做。他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于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朋友時所作,所以又題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作品鑒賞

  整體賞析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采的藝術形象,新奇的表現手法,向來為人傳誦,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詩的思想內容相當復雜。李白從離開長安后,因政治上遭受挫折,精神上的苦悶憤怨郁結于懷。在現實社會中找不到出路,只有向虛幻的神仙世界和遠離塵俗的山林去尋求解脫。這種遁世思想看似消沉,卻不能一筆抹殺,它在一定程度上表現了李白在精神上擺脫了塵俗的`桎梏。而這才導致他在詩的最后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那樣激越的呼聲。這種堅決不妥協的精神和強烈的反抗情緒正是這首詩的基調。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于超脫現實,更便于發揮他的想象和夸張的才能了。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向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與天臺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覺。浙東山水是李白青年時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時曾說“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對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熱愛,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嶺如我國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見大巫之別。可是李白卻在詩中夸說它“勢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還更挺拔。有名的天臺山則傾斜著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樣。這個天姥山,被寫得聳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這座夢中的天姥山,應該說是李白平生所經歷的奇山峻嶺的幻影,它是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筆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著展現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天姥山隱于云霓明滅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詩人進入了夢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的地方。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謝公當年曾經攀登過的石徑──青去梯。只見:“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繼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栗,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栗、驚動,煙、水、青云都滿含陰郁,與詩人的情感,協成一體,形成統一的氛圍。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寫天姥山,既高且奇;這里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這奇異的境界,已經使人夠驚駭的了,但詩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現。“云之君”披彩虹為衣,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于詩人之筆,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這是多么盛大而熱烈的場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金臺、銀臺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何等的驚心眩目,光耀奪人!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這里除了有他長期漫游經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的啟發與影響,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跡印,這一切通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

  這首詩寫夢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詩,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于現實。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詩人終于在驚悸中返回現實。夢境破滅后,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可是最后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對權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貴,多少人埋沒無聞!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的,較為重視人才,但也只是比較而言。人才在當時仍然擺脫不了“臣妾氣態間”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詞出之于東晉的陶淵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賦“歸去來”。李白雖然受帝王優寵,也不過是個詞臣,在宮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約可以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稱“天子”,君臨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抹煞了一切人的尊嚴。李白在這里所表示的決絕態度,是向封建統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在封建社會,敢于這樣想、敢于這樣說的人并不多。李白說了,也做了,這是他異乎常人的偉大之處。

  這首詩的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于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

  名家點評

  《唐詩品匯》:范云:瀛洲難求而不必求,天姥可睹而實未睹,故欲因夢而睹之耳(“海客”四句下)。甚顯(“半壁”二句下)。甚晦(“千巖萬轉”二句下)。又甚顯(“洞天”四句下)。又甚晦(“霓為衣兮”四句下)。范云:“夢吳越”以下,夢之源也;次諸節,夢之波瀾。其間顯而晦,晦而顯,至“失向來之煙霞”極而與人接矣,非太白之胸次、筆力,亦不能發此。“枕席”、“煙霞”二句最有力。結語平衍,亦文勢之當如此也。

  《批點唐詩正聲》:《夢游無姥吟》胸次皆煙霞云石,無分毫塵濁,別是一副言語,故特為難到。

  《增訂評注唐詩正聲》:郭云:恍恍惚惚,奇奇幻幻,非滿肚皮煙霞,決揮灑木出。

  《李杜詩選》:桂曰:騷語奇奇怪怪。

  《唐詩選脈會通評林》:周珽曰:出于千絲鐵網之思,運以百色流蘇之局,忽而飛步凌頂,忽而煙云自舒。想其拈筆時,神魂毛發盡脫于毫楮而不自知,其神耶!吳山民曰:“天臺四萬八千丈”,形容語,“白發三千丈”同意,有形容天姥高意。“千巖萬轉”句,語有概括。下三句,夢中危景。又八句,夢中奇景。又四句,夢中所遇。“唯覺時之枕席”二語,篇中神句,結上啟下。“世間行樂”二句,因夢生意。結超。

  《增訂唐詩摘鈔》:“忽魂”四句,束上生下,筆意最緊。萬斛之舟,收于一柁(末二句下)。

  《唐詩別裁》:“飛渡鏡湖月”以下,皆言夢中所歷。一路離奇滅沒,恍恍惚惚,是夢境,是仙境(“列缺霹靂”十二句下)。托言夢游,窮形盡相以極“洞天”之奇幻;至酲后,頓失煙霞矣。知世間行樂,亦同一夢,安能于夢中屈身權貴乎?吾當別去,遍游名山,以終天年也。詩境雖奇,脈理極細。

  《唐宋詩醇》:七古歌行,本出楚騷、樂府。至于太白,然后窮極筆力,優入圣域。昔人謂其“以氣為主,以自然為宗,以俊逸高暢為貴,詠之使人飄飄欲仙”,而尤推其《天姥吟》、《遠別離》等篇,以為雖子美不能道。蓋其才橫絕一世,故興會標舉,非學可及,正不必執此謂子美不能及也。此篇夭矯離奇,不可方物,然因語而夢,因夢而悟,因悟而別,節次柑生,絲毫不亂;若中間夢境迷離,不過詞意偉怪耳。胡應麟以為“無首無尾,窈冥昏默”,是真不可以說夢也特謂非其才力,學之立見躓踣,則誠然耳。

  《趙秋谷所傳聲調譜》:方綱按:《扶風豪士歌》、《夢游天姥吟》二篇,雖句法、音節極其變化,然實皆自然入拍,非任意參錯也。秋谷于《豪士》篇但評其神變,于《天姥》篇則第云“觀此知轉韻元無定格”,正恐難以示后學耳。

  《網師園唐詩箋》:縱橫變化,離奇光怪,以奇筆寫夢境,吐句皆仙,著紙谷飛(“列缺霹靂”十句下)。砉然收勒,通體宗主攸在,線索都靈(“世間行樂”二句下)。

  《昭昧詹言》:陪起,令人迷。“我欲”以下正敘夢,愈唱愈高,愈出愈奇“失向”句,收住。“世間”二句,入作意,因夢游推開,見世事皆成虛幻也;不如此,則作詩之旨無歸宿。留別意,只末后一點。韓《記夢》之本。

  《老生常談》:《夢游天姥吟留別》詩,奇離惝恍,似無門徑可尋。細玩之,起首入夢不突,后幅出夢不竭,極恣肆幻化之中,又極經營慘淡之苦,若只貌其右句字面,則失之遠矣。一起淡淡引入,至“我欲因之夢吳越”句,乘勢即入,使筆如風,所謂緩則按轡徐行,急則短兵相接也。“湖月照我影”八句,他人捉筆可云已盡能事矣,豈料后邊尚有許多奇奇怪怪。“千巖萬轉”二句,用仄韻一束以下至“仙之人兮”句,轉韻不轉氣,全以筆力驅駕,遂成鞭山倒海之能,讀云似未曾轉韻者,有真氣行乎其間也。此妙可心悟,不可言喻。出夢時,用“忽動悸以魄動”四句,似亦可以收煞得住,試想若不再足“世間行樂”二句,非但叫題不酲,抑亦尚欠圓滿。“且放白鹿”二句,一縱一收,用筆靈妙不測。后來慢東坡解此法,他人多昧昧耳。

  《李太白詩醇》:嚴云:“半壁”一句,不獨境界超絕,語音亦復高朗。嚴云:有意味在“青青”、“澹澹”字作疊(“云青青兮”二句下)。嚴云:太白寫仙人境界皆渺茫寂歷,獨此一段極真,極雄,反不似夢中語(“霓為衣兮”四句下)。又云:“世間”云云,甚達,甚警策,然自是唐人語,無宋氣。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4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 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注解】:

  (1)殷璠《河岳英靈集》收此詩題為《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后世版本或題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諸公》,或作《夢游天姥吟留別》,或作《別東魯諸公》。天姥山:在今紹興新昌縣東五十里,東接天臺山。傳說曾有登此山者聽到天姥(老婦)歌謠之聲,故名。選自《李太白全集》。唐玄宗天寶三年(744),李太白在長安受到權貴的排擠,被放出京。第二年,他將由東魯(現在山東)南游會稽(紹興,越州),寫了這首描繪夢中游歷天姥山的詩,留給在東魯的朋友,所以也題作《夢游天姥山別東魯諸公》。

  (2).海客:浪跡海上之人。瀛洲:傳說中的東海仙山。《史記·封禪書》:"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萊、方丈、瀛洲三神山者,其傳在渤海中,去人不遠。患且至則船風引而去。蓋嘗有至者,諸仙人及不死之藥皆在焉"。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實在。難求:難以尋訪。

  (3)越人:指浙江紹興一帶的人,春秋五霸的越國首都,也是魏晉第一大都會。

  (4)云霞明滅:云霞忽明忽暗

  (5)天橫:遮住天空。橫,遮斷 。

  (6)赤城: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為天臺山的南門,土色皆赤。天臺(tāi):山名,在今浙江天臺縣北。《十道山川考》:"天臺山在臺州天臺縣北十里,高萬八千丈,周旋八百里,其山八重,四面如一。"四萬八千丈:形容天臺山很高,是一種夸張的說法,并非實數。

  (7)對此欲倒東南傾:對著(天姥)這座山,(天臺山)就好像拜倒在它的東南面一樣。意思是天臺山和天姥山相比,就顯得低了。

  (8)因之:因,依據。之,指代前段越人的話。

  (9)鏡湖:紹興城北鏡湖新區。

  (10)剡溪:水名,在浙江嵊州南面。

  (11)謝公:指魏晉紹興貴族兼詩人謝靈運。謝靈運喜歡游山。他游天姥山時,曾在剡溪居住。

  (12)淥:清

  (13)清:這里是凄清的意思。

  (14)謝公屐: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謝靈運游山時穿的一種特制木鞋,鞋底下安著活動的鋸齒,上山時抽去前齒,下山時抽去后齒。

  (15)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16)升起的太陽。

  (17)天雞:古代傳說,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樹,樹枝綿延三千里,樹上棲有天雞,每當太陽初升,照到這棵樹上,天雞就叫起來,天下的雞也都跟著它叫。

  (18)迷花倚石忽已暝:迷戀著花,依靠著石,不覺得天色已經晚了。.暝,天黑、夜晚。

  (19)熊咆龍吟殷巖泉:熊在怒吼,龍在長吟,巖中的泉水在震響。“殷巖泉”就是“巖泉殷”。殷,形容聲音大。這里用作動詞,震響。

  (20)栗深林兮驚層巔: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

  (21)青青:黑沉沉的。

  (22)列缺:指閃電。

  (23)洞天石扉,訇然中開: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門扇。訇然,形容聲音很大。

  (24)青冥:青天。金銀臺:神仙所居之處。《史記?封禪書》載:據到過蓬萊仙境的人說,那里“黃金銀為宮闕”。

  (25)金銀臺:郭璞《游仙詩》“神仙排云出,但見金銀臺”。

  (26)云之君:本指云神,這里泛指神仙。

  (27)鸞:傳說中鳳凰一類的鳥。回,回旋、運轉。

  (28)恍:恍然,猛然。

  (29)覺:醒。

  (30)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所見的云霞消失了。向來,原來。煙霞,指前面所寫的仙境。

  (31)東流水:(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32)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等到要行走的時候就騎上它去訪問名山。白鹿,傳說神仙或隱士多騎白鹿。須,通“需”。

  (33)摧眉折腰:摧眉,即低眉。低頭彎腰,即卑躬屈膝。陶淵明曾嘆“我豈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兒折腰!”

  【韻譯】:

  海上來客,談起東海仙山瀛洲,

  說它在煙濤浩渺中,實難尋求。

  越中來人,說起那里的天姥山,

  盡管云霞或明或暗,間或可見。

  天姥山高聳入云,象橫臥天際,

  高超五岳遮蓋赤城,其勢無比。

  天臺山,傳說高達四萬八千丈,

  面對天姥山,象拜倒東南偶下。

  我想游天姥,因而夢游了吳越。

  一夜飛越,夢里見到鏡湖明月。

  明月清輝,把我身影映在湖里,

  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

  當年謝靈運的住處,至今猶在,

  清波蕩漾猿猴長啼,景致凄凄。

  我腳穿著,謝靈運的登山木屐,

  攀登峻峭峰巒,如上青天云梯。

  在云間的山腰,可見東海日出,

  身體懸在半空,可聽天雞鳴啼。

  山中盡是躚遙道路千回萬轉,

  迷戀倚石賞花,忽覺天色已晚。

  熊吼聲龍吟聲,在巖泉間震響,

  深林為之驚ⅲ峰巒火之抖顫。

  烏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

  水波淡淡蕩漾,湖面騰起云煙。

  閃電劃破長空,一聲驚雷巨響,

  山丘峰巒,仿佛突然崩裂倒塌。

  神仙石府的石門,

  在隆隆聲中打開。

  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邊際,

  日月交相輝映,照耀著金銀臺。

  云神們以彩虹為衣,以風作馬,

  他們踩踏祥云,紛紛飄然而下。

  老虎奏起琴瑟,鸞鳥拉著車駕,

  仙人翩翩起舞,列隊縱橫如麻。

  忽然令人膽顫,不由魂飛魄散,

  恍恍惚惚驚醒,不免惋惜長嘆。

  醒來時看見的,身邊唯有枕席,

  方才美麗煙霞,已經無影無跡。

  世間行樂之事,實在如同夢幻,

  萬事從古都象,東去流水一般。

  我與諸君作別,不知何時回還?

  暫且放養白鹿,在那青崖之間,

  要走隨即騎去,訪問名川大山。

  我豈能低頭彎腰,去事奉權貴,

  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舒坦!

  譯文

  海外來的客人談起瀛洲,(大海)煙波渺茫,(瀛洲)實在難以尋求。紹興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在云霧霞光中有時還能看見。天姥山高聳入云,連著天際,橫向天外。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天臺山高一萬(一萬為正確版本,四萬經考證為誤傳)八千丈,對著天姥山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了紹興,一天夜里,飛渡過了明月映照的鏡湖。鏡湖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現在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空中傳來天雞的叫聲。山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琴,鸞鳥拉車。仙人們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驚魂動魄,恍然驚醒起來而長長地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如此,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與君分別何時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游覽時就騎上它訪名川大山。我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舒坦!

  賞析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采的藝術形象,新奇的表現手法,向來為人傳誦,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詩的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作于出翰林之后。天寶三載,李白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這是李白政治上的一次大失敗。離長安后,曾與杜甫、高適游梁、宋、齊、魯,又在東魯家中居住過一個時期。這時東魯的家已頗具規模,盡可在家中怡情養性,以度時光。可是李白沒有這么作,他有一個不安定的靈魂,他有更高更遠的追求,于是離別東魯家園,又一次踏上漫游的旅途。這首詩就是他告別東魯諸公時所作。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于懷,所以在詩的最后發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于超脫現實,更便于發揮他的想象和夸張的才能了。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向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與天臺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的幻覺。浙東山水是李白青年時代就向往的地方,初出川時曾說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①。入翰林前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對這里的山水不但非常熱愛,也是非常熟悉的。

  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嶺如我國的五大名山──五岳,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仍有小巫見大巫之別。可是李白卻在詩中夸說它勢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還更挺拔。有名的天臺山則傾斜著如拜倒在天姥的足下一樣。這個天姥山,被寫得聳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這座夢中的天姥山,應該說是李白平生所經歷的奇山峻嶺的幻影,它是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筆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著展現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天姥山隱于云霓明滅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詩人進入了夢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的地方。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制的木屐②,登上謝公當年曾經攀登過的石徑──青去梯。只見: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繼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栗,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栗、驚動,煙、水、青云都滿含陰郁,與詩人的情感,協成一體,形成統一的氛圍。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寫天姥山,既高且奇;這里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這奇異的境界,已經使人夠驚駭的了,但詩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現。云之君披彩虹為衣,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于詩人之筆,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這是多么盛大而熱烈的場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金臺、銀臺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何等的驚心眩目,光耀奪人!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這里除了有他長期漫游經歷過的萬壑千山的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的啟發與影響,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的跡印,這一切通過浪漫主義的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的描繪。

  值得注意的是,這首詩寫夢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詩,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于現實。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詩人終于在驚悸中返回現實。夢境破滅后,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夢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的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也就是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可是最后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對權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在等級森嚴的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貴,多少人埋沒無聞!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的,較為重視人才,但也只是比較而言。人才在當時仍然擺脫不了臣妾氣態間的屈辱地位。折腰一詞出之于東晉的陶淵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賦歸去來。李白雖然受帝王優寵,也不過是個詞臣,在宮廷中所受到的屈辱,大約可以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稱天子,君臨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的地位,卻抹煞了一切人的尊嚴。李白在這里所表示的決絕態度,是向封建統治者所投過去的一瞥蔑視。在封建社會,敢于這樣想、敢于這樣說的人并不多。李白說了,也做了,這是他異乎常人的偉大之處。

  這首詩的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于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

  【注】

  ① 《秋下荊門》。

  ② 據《南史·謝靈運傳》:尋山陟嶺,必造幽峻,巖嶂數十重,莫不備盡登躡。常著木屐,止山則去其前齒,下山則去其后齒。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5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扇,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翻譯:

  海上來客,談起東海仙山瀛洲,說它在煙濤浩渺中,實難尋求。越中來人,說起那里的天姥山,盡管云霞或明或暗,間或可見。天姥山高聳入云,象橫臥天際,高超五岳遮蓋赤城,其勢無比。天臺山,傳說高達四萬八千丈,面對天姥山,象拜倒東南偶下。我想游天姥,因而夢游了吳越。一夜飛越,夢里見到鏡湖明月。明月清輝,把我身影映在湖里,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當年謝靈運的住處,至今猶在,清波蕩漾猿猴長啼,景致凄凄。我腳穿著,謝靈運的登山木屐,攀登峻峭峰巒,如上青天云梯。在云間的山腰,可見東海日出,身體懸在半空,可聽天雞鳴啼。山中盡是?巖,道路千回萬轉,迷戀倚石賞花,忽覺天色已晚。熊吼聲龍吟聲,在巖泉間震響,深林為之驚?,峰巒火之抖顫。烏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水波淡淡蕩漾,湖面騰起云煙。閃電劃破長空,一聲驚雷巨響,山丘峰巒,仿佛突然崩裂倒塌。神仙石府的石門,在隆隆聲中打開。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邊際,日月交相輝映,照耀著金銀臺。云神們以彩虹為衣,以風作馬,他們踩踏祥云,紛紛飄然而下。老虎奏起琴瑟,鸞鳥拉著車駕,仙人翩翩起舞,列隊縱橫如麻。忽然令人膽顫,不由魂飛魄散,恍恍惚惚驚醒,不免惋惜長嘆。醒來時看見的,身邊唯有枕席,方才美麗煙霞,已經無影無跡。世間行樂之事,實在如同夢幻,萬事從古都象,東去流水一般。我與諸君作別,不知何時回還?暫且放養白鹿,在那青崖之間,要走隨即騎去,訪問名川大山。我豈能低頭彎腰,去事奉權貴,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舒坦!

  題解: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游仙詩。詩寫夢游名山,著意奇特,構思精密,意境雄偉。感慨深沉激烈,變化惝恍莫測于虛無飄渺的描述中,寄寓著生活現實。雖離奇,但不做作。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富有浪漫主義色彩。 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體制解放。信手寫來,筆隨興至,詩才橫溢,堪稱絕世名作。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6

  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四萬 一作:一萬)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度 通:渡)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譯文

  海外來的客人談起瀛洲,(大海)煙波渺茫,(瀛洲)實在難以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在云霧忽明忽暗有時還能看見。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天臺山雖高一萬(一萬為正確版本,四萬經考證為誤傳)八千丈,對著天姥山,(卻矮小得)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無數山巖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經晚了。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如麻。忽然(我)魂魄驚動,猛然驚醒,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舒心暢意,笑逐顏開!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7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綠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世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

  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

  使我不得開心顏。

  「詩文解釋」

  來往于海上的人談起仙人居住的瀛洲,煙霧,波濤迷茫無際,實在難以尋求。越地的人談起天姥山,在云霧霞光中時隱時現有時還能看見。天姥山高聳入云,連著天際,橫向天外。山勢高峻超過五岳,蓋過赤誠山。天臺山高四萬八千丈,對著天姥山好像要向東西傾斜拜倒一樣。我因此想夢游吳越,一天夜里,飛渡過了明月映照的鏡湖。鏡湖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送我到了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水蕩漾,猿猴清蹄。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像青云梯一樣險峻的石梯。半山腰就看見了海上的日出,空中傳來天雞的叫聲。山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倚石欣賞迷人的山花忽然天色已經昏暗。熊咆龍吟震動了山巖清泉,茂密的森林為之戰栗,層層山峰為之驚顫。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神仙洞府的石門,訇然一聲從中間裂開。天色昏暗看不到洞底,日月照耀著金銀臺。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琴,鸞鳳拉車。仙人門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驚魂動魄,恍惚間驚醒起來而長長地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的綺麗仙境已經消失。人世間的歡樂也不過如此,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水一去不復返。與君分別何時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游覽時就騎上它訪名山。怎么能夠,彎腰低頭去侍奉權貴,使我自己不能快樂開顏。

  「詞語解釋」

  海客:航海者。

  瀛洲:傳說海中三神山之一。

  微茫:隱約不清。

  信:確實。

  越:指今浙江一帶。

  天姥:山名,在浙江新昌東。

  明滅:時亮時暗。

  拔:超越。

  赤城:山名,在浙江天臺縣北。

  天臺:山名,在浙江天臺北,與天姥相對。

  此:指天姥山。

  之:指上述越人的話。

  鏡湖:在今浙江省紹興。

  剡溪:在浙江嵊縣南。

  謝公:南朝謝靈運。他往游天姥曾投宿剡溪。

  綠水:清澄的水。

  謝公屐:謝靈運為登山特制的木屐。

  青云梯:比喻高峻的'上山石級。

  天雞:傳說桃都山有樹名桃都,上有天雞,日出時則鳴,天下雞跟隨啼鳴。

  路不定:指山路變化多端。

  暝:黑暗。

  殷:震動。

  栗:戰栗。

  云巔:層疊的山峰。

  青青:此指深沉。

  澹澹:波光閃動。

  列缺:閃電。

  霹靂:雷聲。

  崩摧:塌毀。

  洞天:傳說中神仙居住的洞府。

  訇然:巨大的響聲。

  青冥:天空。

  金銀臺:傳說中神仙所居,以金銀裝飾的樓臺。

  霓:彩虹。

  云之君:云神。此泛指神仙。

  鼓:演奏。

  回:運轉,駕馭。

  如麻:形容多。

  悸:心動,驚懼。

  恍:恍惚,心神不定的樣子。

  向來:剛才。

  煙霞:指夢中美好的景象。

  此:指夢的幻與滅。

  君:李白作此詩時準備由東魯下吳越,此君指東魯友人。

  白鹿:古人常指仙人、隱士的坐騎。

  摧眉折腰:低眉彎腰。意為奴顏婢膝。

  事:侍奉。

  「詩文賞析」

  本詩形象的描述了詩人奇異的夢境,抒發了詩人對名山,仙境的熱情向往。而在最后則一吐胸中郁悶,表現了詩人對權貴的蔑視及對生活現實的不滿。

  全詩描寫內容豐富,夢中情景曲折多變,驚心動魄,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想像與夸張,盡情抒發自己浪漫主義的情懷,格調高昂,瀟灑出塵。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8

  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唐代〕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四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譯文

  聽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在煙波浩淼的遙遠地方,實在難以找到。越中來人說起天姥山,在云霞的明滅掩映之間有時候能看見。天姥山高聳入云,連著天際,橫向天外;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天姥山極為高峻,就連四萬八千丈高的天臺山,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我想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身影,一直送我到剡溪。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啼鳴之聲。無數山巖重疊,山道曲折,盤旋變化不定。奇花異草,怪石林立,令人陶醉。倏忽間,就到了黃昏。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薄薄的煙霧。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拉著車。仙人們排成列,多如密麻。忽然我魂魄驚動,猛然驚醒,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回來?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讓自己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注釋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東面。傳說登山的人能聽到仙人天姥唱歌的聲音,山因此得名。瀛洲:古代傳說中的東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兩座叫蓬萊和方丈)。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確實,實在。越人:指浙江一帶的人。明滅:忽明忽暗。向天橫:遮蔽天空。橫,遮蔽。”勢拔“句:山勢高過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天臺(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臺北部。四萬八千丈:一作“一萬八千丈”。”對此“句:對著天姥這座山,天臺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東南一樣。意思是天臺山和天姥山相比,顯得低多了。因:依據。之:指代前邊越人的話。鏡湖:又名鑒湖,在浙江紹興南面。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南面。謝公:指南朝詩人謝靈運。謝靈運喜歡游山。游天姥山時,他曾在剡溪這個地方住宿。淥(lù):清。清:這里是凄清的意思。謝公屐(jī):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南史·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備有一種特制的木屐,屐底裝有活動的齒,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后齒。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帶子,形狀像拖鞋。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半壁見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天雞:古代傳說,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樹叫桃都,樹枝綿延三千里,樹上棲有天雞,每當太陽初升,照到這棵樹上,天雞就叫起來,天下的雞也都跟著它叫。暝(míng),日落,天黑。殷巖泉:即“巖泉殷”。殷,這里用作動詞,震響。栗:同慄。栗、驚,使動用法。青青:黑沉沉的。澹澹:波浪起伏的樣子。列缺:指閃電。洞天石扉,訇(hōng)然中開: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門扇。訇然,形容聲音很大。青冥浩蕩:青冥,指天空。浩蕩,廣闊遠大的樣子。金銀臺:金銀鑄成的宮闕,指神仙居住的地方。云之君:云里的神仙。鸞回車:鸞鳥駕著車。鸞,傳說中的如鳳凰一類的神鳥。回,旋轉,運轉。恍:恍然,猛然。覺:醒。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消失了。向來,原來。煙霞,指前面所寫的仙境。東流水: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白鹿:傳說神仙或隱士多騎白鹿。須,等待。摧眉折腰:低頭彎腰。摧眉,即低眉。

  賞析

  這是一首記實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此詩以記實為由,抒寫了對光明、自由一渴求,對黑暗現實一不滿,表現了蔑視權貴、不卑不屈一叛逆精神。詩人運用豐富奇特一想象和大膽夸張一手法,組成一幅亦虛亦實、亦幻亦真一實游圖。全詩構思精密,意境雄偉,內容豐富曲折,形象輝煌流麗,感慨深沉激烈,富有浪漫主義色彩。其在形式上雜言相間,兼用騷體,不受律束,筆隨興至,體制解放,堪稱絕世名作。

  這首詩一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其時李白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一憤怨仍然郁結于懷,所以在詩一最后發出那樣激越一呼聲。

  “海客談姥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一海外仙境──姥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實中一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一向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

  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一人聽到過仙人天姥一歌唱,因此得名。天姥山與天臺山相對,峰巒峭峙,仰望如在天表,冥茫如墮仙境,容易引起游者想入非非一幻覺。浙東山水是李白青年時代就向往一地方,初出川時曾說“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入翰林中曾不止一次往游,他對這里一山水不但非常熱愛,也是非常熟悉一。

  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但比之其他崇山峻嶺如我國一五大名山──五岳,在人們心目中一地位仍有小巫見大巫之別。可是李白卻在詩中夸說它“勢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還更挺拔。有名一天臺山則傾斜著如拜倒在天姥一足下一樣。這個天姥山,被寫得聳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這座實中一天姥山,應該說是李白平生所經歷一奇山峻嶺一幻影,它是現實中一天姥山在李白筆下夸大了一影子。

  接著展現出一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一奇景:天姥山隱于云霓明滅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一想望。詩人進入了實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一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一鏡湖。明月把他一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一地方。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制一木屐,登上謝公當年曾經攀登過一石徑──青云梯。

  只見:“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繼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栗,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一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栗、驚動,煙、水、青云都滿含陰郁,與詩人一情感,協成一體,形成統一一氛圍。中面是浪漫主義地描寫天姥山,既高且奇;這里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這奇異一境界,已經使人夠驚駭一了,但詩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

  在令人驚悚不已一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現。“云之君”披彩虹為衣,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于詩人之筆,奔赴仙山一盛會來了。這是多么盛大而熱烈一場面。“仙之人兮列如麻”!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一到來。金臺、銀臺與日月交相輝映,景色壯麗,異彩繽紛,何等一驚心眩目,光耀奪人!仙山一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一反映。這里除了有他長期漫游經歷過一萬壑千山一印象、古代傳說、屈原詩歌一啟發與影響,也有長安三年宮廷生活一跡印,這一切通過浪漫主義一非凡想象凝聚在一起,才有這般輝煌燦爛、氣象萬千一描繪。

  值得注意一是,這首詩寫實游奇境,不同于一般游仙詩,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并非真正依托于虛幻之中,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一描述中,依然著眼于現實。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實境旋亦破滅,詩人終于在驚悸中返回現實。實境破滅后,人,不是隨心所欲地輕飄飄地在實幻中翱翔了,而是沉甸甸地躺在枕席之上。“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一幾多失意和深沉一感慨。此時此刻詩人感到最能撫慰心靈一是“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徜徉山水一樂趣,才是最快意一,也就是在《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中所說:“古人秉燭夜游,良有以也。”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可是最后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一郁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一主題:對于名山仙境一向往,是出之于對權貴一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一人一心聲。在等級森嚴一封建社會中,多少人屈身權貴,多少人埋沒無聞!唐朝比之其他朝代是比較開明一,較為重視人才,但也只是比較而言。人才在當時仍然擺脫不了“臣妾氣態間”一屈辱地位。“折腰”一詞出之于東晉一陶淵明,他由于不愿忍辱而賦“歸去來”。李白雖然受帝王優寵,也不過是個詞臣,在宮廷中所受到一屈辱,大約可以從這兩句詩中得到一些消息。封建君主把自己稱“天子”,君臨天下,把自己升高到至高無上一地位,卻抹煞了一切人一尊嚴。李白在這里所表示一決絕態度,是向封建統治者所投過去一一瞥蔑視。在封建社會,敢于這樣想、敢于這樣說一人并不多。李白說了,也做了,這是他異乎常人一偉大之處。

  這首詩一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一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成了全詩一浪漫主義華贍情調。它一主觀意圖本來在于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一思想,可是它一格調卻是昂揚振奮一,瀟灑出塵一,有一種不卑不屈一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酒》《明堂賦》《早發白帝城》等多首。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9

  1夢游天姥吟留別詩詞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

  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

  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

  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度鏡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謝公宿處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

  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

  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

  列缺霹靂,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開。

  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

  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

  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恍驚起而長嗟。

  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

  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

  海上來客,談起東海仙山瀛洲,說它在煙濤浩渺中,實難尋求。

  越中來人,說起那里的天姥山,盡管云霞或明或暗,間或可見。

  天姥山高聳入云,象橫臥天際,高超五岳遮蓋赤城,其勢無比。

  天臺山,傳說高達四萬八千丈,面對天姥山,象拜倒東南偶下。

  我想游天姥,因而夢游了吳越,一夜飛越,夢里見到鏡湖明月。

  明月清輝,把我身影映在湖里,不久又把我的身影,送到剡溪。

  當年謝靈運的住處,至今猶在,清波蕩漾猿猴長啼,景致凄凄。

  我腳穿著,謝靈運的登山木屐,攀登峻峭峰巒,如上青天云梯。

  在云間的山腰,可見東海日出,身體懸在半空,可聽天雞鳴啼。

  山中盡是巖,道路千回萬轉,迷戀倚石賞花,忽覺天色已晚。

  熊吼聲龍吟聲,在巖泉間震響,深林為之驚,峰巒火之抖顫。

  烏云沉沉低垂,似乎快要落雨,水波淡淡蕩漾,湖面騰起云煙。

  閃電劃破長空,一聲驚雷巨響,山丘峰巒,仿佛突然崩裂倒塌。

  神仙石府的石門,在隆隆聲中打開。

  洞里天空青暝暝,望不到邊際,日月交相輝映,照耀著金銀臺。

  云神們以彩虹為衣,以風作馬,他們踩踏祥云,紛紛飄然而下。

  老虎奏起琴瑟,鸞鳥拉著車駕,仙人翩翩起舞,列隊縱橫如麻。

  忽然令人膽顫,不由魂飛魄散,恍恍惚惚驚醒,不免惋惜長嘆。

  醒來時看見的,身邊唯有枕席,方才美麗煙霞,已經無影無跡。

  世間行樂之事,實在如同夢幻,萬事從古都象,東去流水一般。

  我與諸君作別,不知何時回還?

  暫且放養白鹿,在那青崖之間,要走隨即騎去,訪問名川大山。

  我豈能低頭彎腰,去事奉權貴,使我心中郁郁寡歡,極不舒坦!

  3 夢游天姥吟留別賞析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采的藝術形象,新奇的表現手法,向來為人傳誦,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

  這首詩的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其時李白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于懷,所以在詩的最后發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于超脫現實,更便于發揮他的想象和夸張的才能了。

  這首詩的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于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

  4 作者簡介

  夢游天姥吟留別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年),生于701年2月8日,出生地是現今吉爾吉斯斯坦,祖籍是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漢族,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并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又稱為“詩仙”。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10

  原文: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霞明滅或可睹。天姥連天向天橫,勢拔五岳掩赤城。天臺一萬八千丈,對此欲倒東南傾。

  我欲因之夢吳越,一夜飛渡鏡湖月。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謝公宿外今尚在,淥水蕩漾清猿啼。腳著謝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龍吟殷巖泉,栗深林兮驚層巔。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煙。列缺霹靂,丘巒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虎鼓瑟兮鸞回車,仙之人兮列如麻。忽魂悸以魄動,怳驚起而長嗟。惟覺時之枕席,失向來之煙霞。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別君去兮何時還?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翻譯:

  航海的人談起瀛洲,大海波濤渺茫確實不易尋求;吳越一帶的人談起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天姥山)有時可以看到。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它)山勢高過五岳,遮蔽了赤城山。天臺山雖高一萬八千丈,對著這天姥山,(卻矮小得)象要向東南方傾倒一樣。

  我想根據這(傳說),夢游一趟越地(的天姥山),夢中,一個夜晚飛渡過月光映照下的鏡湖。湖上的月光映照著我的身影,送我到剡溪。詩人謝靈運游天姥山時住宿的地方現在還存在,清澈的溪流水波蕩漾,山中的猿猴叫聲極為凄清。(我)腳穿謝公游山時穿的木屐,親自攀登直入云霄的天梯(高峻陡峭的山路)。在半山腰就看見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山頂上可以聽到天雞啼鳴。無數山巖重疊,道路曲折回旋,沒有一定(的方向)。(由于)迷戀奇花,倚著山石,不覺已經天黑了。巖泉發出的響聲,象熊在怒吼,龍在長鳴,使幽靜的樹林戰栗使層層山巖震驚,烏云黑沉沉啊要下雨了,水波蕩漾升起陣陣煙霧。閃電迅雷,使山巒崩裂。仙府的石門,轟隆一聲從中間打開了,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的光輝照耀著金銀筑成的宮殿。云中的神仙用彩虹做衣裳,把清風當作馬,一個接一個地下來了;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成群結隊多得象麻一樣。猛然間(我)心驚膽顫,神志恍惚,一驚而起,不禁長聲嘆息,醒來時見到的只有枕頭床席還在,剛才夢中的煙霧云霞消失了。

  人世間行樂也是象夢中的幼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象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告別諸位朋友離開(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再回來?暫且把白鹿放在青青的山崖間,要想遠行時就騎上它去探訪名山。怎么能低頭彎腰侍奉權貴,使我不能舒心暢意,高高興興地過日子!

  賞析:

  這是一首記夢詩,也是一首游仙詩。意境雄偉,變化惝恍莫測,繽紛多采的.藝術形象,新奇的表現手法,向來為人傳誦,被視為李白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的題目一作《別東魯諸公》。其時李白雖然出翰林已有年月了,而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憤怨仍然郁結于懷,所以在詩的最后發出那樣激越的呼聲。

  李白一生徜徉山水之間,熱愛山水,達到夢寐以求的境地。此詩所描寫的夢游,也許并非完全虛托,但無論是否虛托,夢游就更適于超脫現實,更便于發揮他的想象和夸張的才能了。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越人語天姥,云霓明滅或可睹。”詩一開始先說古代傳說中的海外仙境──瀛洲,虛無縹緲,不可尋求;而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浮云彩霓中時隱時現,真是勝似仙境。以虛襯實,突出了天姥勝景,暗蘊著詩人對天姥山的向往,寫得富有神奇色彩,引人入勝。天姥山臨近剡溪,傳說登山的人聽到過仙人天姥的歌唱,因此得名。

  天姥山號稱奇絕,是越東靈秀之地。可是李白卻在詩中夸說它“勢拔五岳掩赤城”,比五岳還更挺拔。這個天姥山,被寫得聳立天外,直插云霄,巍巍然非同凡比。這座夢中的天姥山,應該說是李白平生所經歷的奇山峻嶺的幻影,它是現實中的天姥山在李白筆下夸大了的影子。

  接著展現出的是一幅一幅瑰麗變幻的奇景:天姥山隱于云霓明滅之中,引起了詩人探求的想望。詩人進入了夢幻之中,仿佛在月夜清光的照射下,他飛渡過明鏡一樣的鏡湖。明月把他的影子映照在鏡湖之上,又送他降落在謝靈運當年曾經歇宿過的地方。他穿上謝靈運當年特制的木屐,登上謝公當年曾經攀登過的石徑──青去梯。繼飛渡而寫山中所見,石徑盤旋,深山中光線幽暗,看到海日升空,天雞高唱,這本是一片曙色;卻又于山花迷人、倚石暫憩之中,忽覺暮色降臨,旦暮之變何其倏忽。暮色中熊咆龍吟,震響于山谷之間,深林為之戰栗,層巔為之驚動。不止有生命的熊與龍以吟、咆表示情感,就連層巔、深林也能戰栗、驚動,煙、水、青云都滿含陰郁,與詩人的情感,協成一體,形成統一的氛圍。前面是浪漫主義地描寫天姥山,既高且奇;這里又是浪漫主義地抒情,既深且遠。但詩人并未到此止步,而詩境卻由奇異而轉入荒唐,全詩也更進入高潮。在令人驚悚不已的幽深暮色之中,霎時間“丘巒崩摧”,一個神仙世界“訇然中開”,“青冥浩蕩不見底,日月照耀金銀臺。霓為衣兮風為馬,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洞天福地,于此出現。“云之君”披彩虹為衣,驅長風為馬,虎為之鼓瑟,鸞為之駕車,皆受命于詩人之筆,奔赴仙山的盛會來了。群仙好象列隊迎接詩人的到來。仙山的盛會正是人世間生活的反映。

  這首詩寫夢游奇境,感慨深沉,抗議激烈,而是在神仙世界虛無飄渺的描述中,依然著眼于現實。神游天上仙境,而心覺“世間行樂亦如此”。

  仙境倏忽消失,夢境旋亦破滅,詩人終于在驚悸中返回現實。“古來萬事東流水”,其中包含著詩人對人生的幾多失意和深沉的感慨。徜徉山水的樂趣,才是最快意的,本來詩意到此似乎已盡,可是最后卻憤憤然加添了兩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吐長安三年的郁悶之氣。天外飛來之筆,點亮了全詩的主題:對于名山仙境的向往,是出之于對權貴的抗爭,它唱出封建社會中多少懷才不遇的人的心聲。

  這首詩的內容豐富、曲折、奇譎、多變,它的形象輝煌流麗,繽紛多彩,構成了全詩的浪漫主義華贍情調。它的主觀意圖本來在于宣揚“古來萬事東流水”這樣頗有消極意味的思想,可是它的格調卻是昂揚振奮的,瀟灑出塵的,有一種不卑不屈的氣概流貫其間,并無消沉之感。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11

  夢游天姥吟留別

  海客談瀛洲,煙濤微茫信難求2。

  越人語天姥3,云霞明滅或可睹4。

  天姥連天向天橫5,勢拔五岳掩赤城6。

  天臺一萬八千丈7,對此欲倒東南傾8。

  我欲因之夢吳越9,一夜飛度鏡湖月10。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11。

  謝公宿處今尚在12,淥水蕩漾清猿啼13。

  腳著謝公屐14,身登青云梯15。

  半壁見海日16,空中聞天雞17。

  千巖萬轉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18。

  熊咆龍吟殷巖泉19,栗深林兮驚層巔20。

  云青青兮欲雨21,水澹澹兮生煙22。

  列缺霹靂23,丘巒崩摧。

  洞天石扉24,訇然中開25。

  青冥浩蕩不見底26,日月照耀金銀臺27。

  霓為衣兮風為馬28,云之君兮紛紛而來下29。

  虎鼓瑟兮鸞回車30,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動31,恍驚起而長嗟32。

  惟覺時之枕席33,失向來之煙霞34。

  世間行樂亦如此,古來萬事東流水35。

  別君去兮何時還?

  且放白鹿青崖間36,須行即騎訪名山37。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38,使我不得開心顏!

  詞句注釋

  天姥山:在浙江新昌東面。傳說登山的人能聽到仙人天姥唱歌的聲音,山因此得名。

  瀛洲:古代傳說中的東海三座仙山之一(另兩座叫蓬萊和方丈)。煙濤:波濤渺茫,遠看像煙霧籠罩的樣子。微茫:景象模糊不清。信:確實,實在。

  越人:指浙江一帶的人。

  明滅:忽明忽暗。

  向天橫:直插天空。橫,直插。

  ”勢拔“句:山勢高過五岳,遮掩了赤城。拔,超出。五岳,指東岳泰山、西岳華(huà)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赤城,和下文的“天臺(tāi)”都是山名,在今浙江天臺北部。

  一萬八千丈:一作“四萬八千丈”。

  ”對此“句:對著天姥這座山,天臺山就好像要倒向它的東南一樣。意思是天臺山和天姥山相比,顯得低多了。

  因:依據。之:指代前邊越人的話。

  鏡湖:又名鑒湖,在浙江紹興南面。

  剡(shàn)溪:水名,在浙江嵊(shèng)州南面。

  謝公:指南朝詩人謝靈運。謝靈運喜歡游山。游天姥山時,他曾在剡溪這個地方住宿。

  淥(lù):清。清:這里是凄清的意思。

  謝公屐(jī):謝靈運穿的那種木屐。《南史·謝靈運傳》記載:謝靈運游山,必到幽深高峻的地方;他備有一種特制的木屐,屐底裝有活動的齒,上山時去掉前齒,下山時去掉后齒。木屐,以木板作底,上面有帶子,形狀像拖鞋。

  青云梯:指直上云霄的山路。

  半壁見海日:上到半山腰就看到從海上升起的太陽。

  天雞:古代傳說,東南有桃都山,山上有棵大樹叫桃都,樹枝綿延三千里,樹上棲有天雞,每當太陽初升,照到這棵樹上,天雞就叫起來,天下的雞也都跟著它叫。

  ”迷花“句:迷戀著花,依靠著石,不覺天色已經很晚了。暝(míng),日落,天黑。

  ”熊咆“句: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殷巖泉”即“巖泉殷”。殷,這里用作動詞,震響。

  ”栗深林“句:使深林戰栗,使層巔震驚。栗、驚,使動用法。

  青青:黑沉沉的。

  澹澹:波浪起伏的樣子。

  列缺:指閃電。

  洞天:仙人居住的洞府。扉:門扇。一作“扇”。

  訇(hōng)然:形容聲音很大。

  青冥浩蕩:青冥,指天空。浩蕩,廣闊遠大的樣子。

  金銀臺:金銀鑄成的宮闕,指神仙居住的地方。

  風:一作“鳳”。

  云之君:云里的神仙。

  鸞回車:鸞鳥駕著車。鸞,傳說中的如鳳凰一類的.神鳥。回,旋轉,運轉。

  魂悸:心跳。

  恍:恍然,猛然。

  覺時:醒時。

  失向來之煙霞: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消失了。向來,原來。煙霞,指前面所寫的仙境。

  東流水: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白鹿:傳說神仙或隱士多騎白鹿。青崖:青山。

  須:等待。

  摧眉折腰:低頭彎腰。摧眉,即低眉。

  白話譯文

  海外來客們談起瀛洲,煙波渺茫實在難以尋求。

  越中來人說起天姥山,在云霧忽明忽暗間有人可以看見。

  天姥山仿佛連接著天遮斷了天空,山勢高峻超過五岳,遮掩過赤城山。

  天臺山雖高一萬八千丈,面對著它好像要向東南傾斜拜倒一樣。

  我根據越人說的話夢游到吳越,一天夜晚飛渡過明月映照下的鏡湖。

  鏡湖上的月光照著我的影子,一直伴隨我到了剡溪。

  謝靈運住的地方如今還在,清澈的湖水蕩漾,猿猴清啼。

  我腳上穿著謝公當年特制的木鞋,攀登直上云霄的山路。

  上到半山腰就看見了從海上升起的太陽,在半空中傳來天雞報曉的叫聲。

  無數山巖重疊,道路盤旋彎曲,方向不定,迷戀著花,依倚著石頭,不覺天色已晚。

  熊在怒吼,龍在長鳴,巖中的泉水在震響,使森林戰栗,使山峰驚顫。

  云層黑沉沉的,像是要下雨,水波動蕩生起了煙霧。

  電光閃閃,雷聲轟鳴,山峰好像要被崩塌似的。

  仙府的石門,“訇”的一聲從中間打開。

  洞中蔚藍的天空廣闊無際,看不到盡頭,日月照耀著金銀做的宮闕。

  用彩虹做衣裳,將風作為馬來乘,云中的神仙們紛紛下來。

  老虎彈奏著琴瑟,鸞鳥駕著車,仙人們成群結隊密密如麻。

  忽然魂魄驚動,我猛然驚醒,不禁長聲嘆息。

  醒來時只有身邊的枕席,剛才夢中所見的煙霧云霞全都消失了。

  人世間的歡樂也是像夢中的幻境這樣,自古以來萬事都像東流的水一樣一去不復返。

  告別諸位朋友遠去東魯啊,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暫且把白鹿放牧在青崖間,等到要遠行時就騎上它訪名山。

  豈能卑躬屈膝去侍奉權貴,使我不能有舒心暢意的笑顏!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相關文章: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03-23

翻譯夢游天姥吟留別07-21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03-25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08-04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01-03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及原文07-28

夢游天姥吟留別全文翻譯10-25

夢游天姥吟留別翻譯[必備]07-04

夢游天姥吟留別08-16

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原文及翻譯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