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

時間:2024-11-02 14:05:08 孟浩然 我要投稿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集合15篇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學設計編寫工作,借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我們應該怎么寫教學設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集合15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孟浩然也是唐代著名詩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彼此之間情誼深厚。這首詩表達了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了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詩的前兩行敘事,后兩行寫景,景中卻包含著一個詩意的情節:帆影已消逝了,而詩人還在翹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詩人巧妙地將對好友的一片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自然地交融在一起,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厚情誼。

  3、激起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4、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1、認識學寫生字。

  2、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學情分析】:

  剛接手的班級,語文基礎較差,但比較活躍,富有想象力和激情。對于古詩比較感興趣,有積累的習慣。

  【教學方法手段】

  1、 課前師生共同搜集相關資料,了解詩中所涉及地名的地理位置,以及詩人寫作的時代背景等,為學習古詩做好準備。

  2、 可以按照知詩人──讀詩文──解詩意──入詩境──悟詩情的方法進行教學:

  3、 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是學習古詩的重點

  4、 2、導入新課時,可以先引導學生回憶以前學過的送別詩,如《贈汪倫》《草》《山中送別》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 搜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⑵ 讀熟課文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教學

  古詩可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一首詩就蘊藏著一種心情,一個故事、甚至是一段長長的歷史,讀詩不但有利于陶冶情操、豐富語文知識,更重要的,孩子們這是在傳承我們祖國的文化啊!“腹有詩書氣自華”做個有品位的人,平時就要多讀詩、多積累詩。現在誰能把你平時積累的古能為大家信手拈來一首?(生背誦)

  1(生背,師相機評價:千里明月寄相思,一首濃濃的思鄉詩

  寥寥數字贊不盡的祖國美景

  悠悠母子情深,溫馨的抒情詩

  春光無限好,寫景詩

  2.師說題目,生接說(《贈汪倫》《草》《山中送別》)

  3.在交通不發達的古代離別容易相見難,于是詩人在送別時做得詩稱為送別詩

  二.教學古詩

  20古詩兩首(板書)

  師:課前大家已經做過預習了,一起說出第一首的詩題(生齊說)

  師:伸出你們的小手和老師一起寫課題。(師生寫)很好!注意“孟”是我們需要寫的生字,注意他的寫法

  告訴我作者是誰?(生:李白)唐代大詩仙 李白

  齊讀課題!(生讀)

  1、解題:

  師:“之”什么意思?

  生:之就是去的意思!

  師: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課本下面的注釋中有!(師:真是個會學習的孩子!看注釋學習古詩便捷的好方法。)

  師:題目中你還知道了什么?

  生:李白要送孟浩然到廣陵

  師:這是去的位置,廣陵就是揚州,(畫位置)在長江中下游江蘇中部,一個花繁錦簇的名都,被譽為“富甲天下”!

  師:還能了解什么?

  生:李白是在黃鶴樓送朋友

  師:送的地點,(畫位置)黃鶴樓位于長江上游武漢蛇山之上,江南三大名樓之一,享有“天下絕境”的美稱,(點課件黃鶴樓)歷代詩人都喜歡到此游覽作詩,這次就是李白特邀孟浩然來此游玩的

  師:什么樣的三月叫煙花三月呢?老師還不太明白,能告訴老師嗎?

  ⑶ 觀看欣賞:

  我們一起去看看這個季節里的揚州城。

  (課件播放揚州風景,教師在《春江花月夜》的曲調中介紹:在唐朝,揚州是江南最繁華最迷人的城市,唐朝的詩人都向往到揚州一游。而三月,更是揚州最美的時候,瘦西湖畔,楊柳依依,從寧靜的樓閣向外望去,一片煙雨迷蒙,一湖春水之上,小船在慢慢悠悠的搖晃著,等到百花盛開之時,整個揚州城都沉浸在幽幽的花香之中。)

  ⑷ 指導朗讀:

  想到孟浩然要去的是這樣一個地方,李白的心里會怎樣想?那我們來讀一讀前兩行詩。

  (指導學生讀出孟浩然此行的美好,讀出李白的向往,讀出詩句的美麗。

  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孟浩然煙花三月下揚州,李白的心里很羨慕,很向往。但是,當李白看著孟浩然漸漸遠去的時候,他的心里又是什么滋味?要知道,離他而去的是誰呀?

  生:孟浩然。

  師:在詩中,李白稱他為──

  生:故人。

  師:是故人,是好朋友,想象一下,兩位好朋友,兩位詩人好朋友在一起的情景。

  生:他們在一起游覽名山名水,欣賞風景,碰到自己喜歡的風景,就作一首詩。

  生:傍晚的時候,他們在一起一邊喝酒,一邊欣賞明月,對著明月朗誦“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

  生:他們在一起的時候談天說地,談論國家大事,生活中的見聞,心中的理想。

  師:真是一段美好的日子呀!現在,孟浩然就要走了,我們和李白一起去送送孟浩然,請同學們自己讀一讀后兩行詩,看看李白是怎樣送孟浩然的?

  生:(自由朗讀后兩行詩。)

  師:從這兩行詩中,你看出,李白是怎樣送孟浩然的?

  生:李白一直站在江邊,看著孟浩然漸漸走遠。

  生:李白看著孟浩然的'船越走越遠,直到船不見了,他還在望著。

  生:李白在江邊站了很久很久,他的目光一直跟隨著那只船。

  師:讓我們隨著李白的目光,一起讀──(手勢提示)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隨著李白的目光,再讀。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隨著李白的目光,再讀。

  生: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從李白的目光中,你看出了什么?

  生:我看出李白很舍不得孟浩然。

  生:我看出李白很想跟孟浩然一起走。

  師:那你來讀讀這句詩。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這是不舍的目光。請你讀。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這是神情的目光。我們一起讀。

  生:(齊讀:孤帆遠影碧空盡。)

  師:小船消失在藍藍的天空,孟浩然走了。李白久久地望長江水,望著滾滾的長江水流向天際,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生:他在想,孟浩然,祝你一路順風,在揚州玩得快樂。

  生:孟浩然,這一別,我不知什么時候才能再見到你?

  生:孟浩然,不知我們什么時候才能相聚,到時候,把揚州的情況給我講講吧!

  師:這深深祝福,這依依不舍,這濃濃情意,像這滾滾長江水連綿不斷。把這兩行詩讀出來。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孤帆已盡,但祝福不盡,思念不盡。(示意另一名學生讀)

  生:(朗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這情意像江水一樣深,像江水一樣長。一起讀。

  生:(齊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真是情意深長啊!李白的情深義重感動了我們,感動了孟浩然,感動了千百年來的中國人,人們深深地喜歡上了李白的這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我們一起讀整首詩。

  生:(朗誦全詩。)

  師:繁華的長江交通運輸要道上只有孤零零的一條帆船嗎?生; 不

  師; 會有?

  師:千帆競渡,舟楫如織,可詩人為什么說是“孤帆”呢?

  生:因為此刻李白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朋友的身上

  生:因為李白只注意到朋友的船

  師: 因為只有這條船上有——朋友

  ……

  師:他的心里、他的眼中只有孟浩然、全是孟浩然。從這兒你感受到李白和孟浩然的感情-------非常深厚。是啊,正事這份濃情厚意讓李白佇立江邊,目送友人,久久都不愿離去啊。

  師:(點音樂)現在我們想象一下,你就是李白,你就站在江邊:(配樂)

  A、朋友的小船已經開了好一會兒了,你還在望啊,望著望著不禁吟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B、船已經越駛越遠了,影子也漸漸模糊,可你仍在翹首凝望啊,望著望著不禁吟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這船的影子已經消逝了,只看到滾滾的長江水流向天邊,可你還是在望啊,你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伴行舟將友人目送到目的地,望著望著不禁吟誦------生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睜開眼睛!

  李白,你佇立江邊這么久,直到帆船的影子消失在碧水藍天,你到底在想什么啊?

  師::有牽掛嗎?(有)你怎樣牽掛?帶著你的牽掛,送送朋友——

  有期盼嗎?(有)怎么期盼?帶著你的期盼送送朋友——

  有祝福嗎?(有)你怎么祝福?帶著你的祝福送送朋友——

  師總結:是啊,長江水帶著我長長的思念,帶著我美好的祝福,帶著我的深情厚誼滾滾東去,永不停息。朋友真情,離別之意,都包含在了這句千古絕唱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師:1、孩子們,(點)煙花三月,名樓作別,李白回憶起和朋友相聚的美好時光,思緒萬千,這綿綿的思緒喲,全化作了這篇傳世佳作——全詩(配樂)

  2、這綿綿的思緒喲,也唯有化作這——故人…【

  【板書設計】

  目光送

  李白 情深意長 孟浩然

  心相隨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

  2、理解詩意。

  3、有感情地誦讀古詩并背誦。

  4、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5、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搜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⑵讀熟課文。

  2、教師:

  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揭題、解題

  (2分鐘。)

  1、揭題。

  2、讀題。

  3、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4、解題,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

  5、“之”的意思。

  二、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3分鐘。)

  1、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2、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關系?

  3、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三、理解詩意

  (15分鐘。)

  1、學生自學古詩:

  (5分鐘。)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2、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0分鐘。)

  ⑴學生自愿或學習小組推薦同學講解古詩;

  ⑵教師注意指點,并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四、體會詩境

  (6分鐘。)

  1、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2、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么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么?

  3、這時長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為什么只見“孤帆”?

  4、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遠,心里會想些什么?

  5、借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6、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五、借助詩境,訓練說寫

  (14分鐘。)

  1、引導:

  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

  2、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會是什么樣的表情。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先要有腳本,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為這段情景的表演,寫一個腳本。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理解詩意。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并背誦。

  3、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 搜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⑵ 讀熟課文。

  2、教師:

  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揭題、解題

  (2分鐘。)

  1、揭題,讀題:

  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2、解題:

  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之”的意思。

  3、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3分鐘。)

  ⑴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⑵ 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關系?

  ⑶ 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4、理解詩意:

  (15分鐘。)

  ⑴ 學生自學古詩:

  (5分鐘。)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⑵ 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0分鐘。)

  ⑶ 學生自愿或學習小組推薦同2學講解古詩:

  教師注意指點,并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5、體會詩境:

  (6分鐘。)

  ⑴ 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⑵ 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么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么?

  ⑶ 這時長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為什么只見“孤帆”?

  6、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遠,心里會想些什么?

  7、借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8、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9、借助詩境,訓練說寫:

  (14分鐘。)

  引導: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會是什么樣的表情。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先要有腳本,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為這段情景的表演,寫一個腳本,腳本要交待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環境,人們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10、學習小組合作撰寫腳本。

  11、學生自愿或推薦表演,表演后師生共同評議。

  12、根據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腳本。

  13、布置作業:

  (1分鐘。)

  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完成下面的作業:

  ⑴ 有感情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⑵ 《古詩三首》都寫到了春天,說說三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⑶ 搜集并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讀懂詩句,理解詩意。

  2、有感情地誦讀古詩,并背誦。

  3、體會詩人表達的思想感情。

  4、培養學生搜集信息的能力、語言表達的能力、自主學習的能力、想象思維的能力。

  【教學重點】

  體會詩境,訓練語言。

  【課前準備】

  1、學生:

  ⑴搜集有關李白和孟浩然生平的材料。

  ⑵讀熟課文。

  2、教師:

  制作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程序】

  一、揭題、解題

  (2分鐘。)

  1、揭題,讀題:

  注意“孟(mèng)”的讀音及寫法。

  2、解題:

  注意黃鶴樓與廣陵的位置,、“之”的意思。

  3、交流搜集的有關資料:

  (3分鐘。)

  ⑴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人?

  ⑵李白和孟浩然是什么關系?

  ⑶這首詩是在什么情況下寫的?

  4、理解詩意:

  (15分鐘。)

  ⑴學生自學古詩:

  (5分鐘。)

  自學要求:以學習小組為單位,熟讀古詩,借助文后注解和字詞典,理解字詞,翻譯詩句,做好講解古詩的準備。

  ⑵檢查交流自學情況。

  (10分鐘。)

  ⑶學生自愿或學習小組推薦同2學講解古詩:

  教師注意指點,并點出這首詩中的幾個關鍵的不易掌握的字詞。“西辭”“盡”。

  5、體會詩境:

  (6分鐘。)

  ⑴你認為這首詩表達了詩人什么樣的感情?

  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

  ⑵想象描述“煙花三月”是一個什么樣的圖景。李白這時有心情賞春嗎?為什么?

  ⑶這時長江里是不是只有孟浩然的`一只船?李白為什么只見“孤帆”?

  6、李白站在岸邊,看好友孟浩然的船只由近而遠,心里會想些什么?

  7、借助插圖,體會詩的意境。

  8、有感情地朗讀、體會詩的意境。

  9、借助詩境,訓練說寫:

  (14分鐘。)

  引導:孟浩然是李白的老師、兄長、朋友,往日,他們生活上相互照顧,學業上相互幫助,情投意合,感情深厚,此刻分別,不知什么時候才能相見,黃鶴樓前兩人分別的情景一定非常感人,同學們想象一下,他們的分別時,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會是什么樣的表情。我們能不能分角色表演一下當時的情景呢?要演戲,先要有腳本,請同學們以學習小組為單位,集體合作為這段情景的表演,寫一個腳本,腳本要交待清楚事情發生的時間、環境,人們的動作、語言、表情等等。

  10、學習小組合作撰寫腳本。

  11、學生自愿或推薦表演,表演后師生共同評議。

  12、根據表演效果,重新修改腳本。

  13、布置作業:

  (1分鐘。)

  根據自己的能力和愛好,選擇完成下面的作業:

  ⑴有感情朗讀,并背誦這首詩。

  ⑵ 《古詩三首》都寫到了春天,說說三首詩表達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

  ⑶搜集并閱讀有關友人送別的詩歌,體會詩人的感情。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5

  一、 教學目標:

  1、 認識生字,在讀通讀順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誦全詩。

  2、 利用課本注解理解“之、故人、煙花三月”意思,在具體語境中理解“煙花三月、孤、盡、唯”的豐富內涵。

  3、 創設詩境,反復誦讀中體會詩人復雜心情,感受朋友之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4、 掌握學習古詩的基本方法。(步驟、借助工具書等理解詩意。)

  二、 設計意圖及教學思路:

  1、 從詩題入手,理解這首詩講的內容,初知大意。

  2、 通過貼黃鶴樓和揚州位置,感知方位,理解西辭。自東向西,順流而下,理解“下”。

  3、 抓住關鍵詞教學,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展開想象體會心情及和友人的感情。“煙花三月”既寫出離別時節,又透露出詩人對于孟浩然此行既帶著羨慕和向往又有不舍,即詩意的送別。“孤帆、唯見”借景抒情,李白眼中只有孟浩然,友人的帆已消失卻還佇立在樓上目送,想象話別場面,感悟深情。

  4、悟中讀,讀中悟,達到感情的升華。

  三、 重點、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準備:課前積累本回顧摘錄送別詩;了解孟浩然,及李白寫詩背景,兩人相識故事。

  四、 教學過程:

  (一)復習回顧送別詩

  這是一首名為《送別》的樂曲,邊看邊聽,你心中是否會飛濺起幾朵情感的浪花,想起幾首曾經讀過的古詩來。

  生:《賦得古原草送別》 師:白居易的送別名篇。

  《贈汪倫》 李白和汪倫感情深厚嗎?能讀出來嗎?(生進步)這樣是不是有詩的味道了?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的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古代呀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送行時以作詩表達深情厚誼就成了當時一種習俗!今天我們要學的就是一首很有名的送別詩。(師板書)

  (師寫到陵時)請同學們留意看老師寫這個陵。指導“陵”的寫法。請同學們寫兩個。

  (二)循序漸進,讀懂詩題。

  1、讀準題目

  題目當中就有兩個生字是帶后鼻音的,誰能讀準確?(課件出示二詞)

  請你帶大家讀一讀。

  師:他后鼻音讀得特別好聽讀準了音,詩句就讀得更好聽了,咱們一起來讀題目,黃鶴樓,齊——

  2、讀懂詩題

  同學們,從詩體題中讀懂了什么呢?

  ☆送別的地點是黃鶴樓。

  (你知道黃鶴樓在什么地方嗎?)

  ☆要遠行的人是孟浩然。

  ☆廣陵是要去的目的地。(師:廣陵是揚州的舊名。揚州是唐朝最繁華的城市。)

  ☆ “之”在古詩詞中出現頻率很高,用法不同,請你選一選在這兒是哪個意思?

  題目告訴我們孟浩然要到揚州去,李白在黃鶴樓為他送行。

  4、 感性讀題

  這首詩是李白三十多歲時寫的。論年齡,李白比孟浩然小十二歲,孟浩然是與他同一時期最著名的詩人之一。李白非常仰慕孟的才華、人品。他在詩中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他們之間的相識相知還有段小故事呢!通過預習誰知道?

  據說李白常在黃鶴樓上與人飲酒賦詩。有一天,他聽說仰慕已久的孟浩然就隱居在附近的襄陽,便立刻前往拜見。孟浩然聽說李白來了,顧不得整理衣冠,趕忙來到堂前。李白一見孟浩然,搶上一步說:“孟兄,李白早知道您詩名天下,特來求教啊!”“哪里哪里,賢弟過獎了,過獎了!你才華橫溢,我也久仰了呀!”兩人一見如故,從此一起游山賞月,飲酒賦詩,談人生,談抱負……就這樣,好幾個月形影不離,結下了深厚的友誼。不久,孟浩然要到江浙一帶遠游,李白有事不能同往,就在黃鶴樓為孟浩然送行。

  師:望著帆船遠去,李白心中百感交集,于是一首千古名詩誕生了……讓我們一起再讀詩題——

  讀懂題目傳遞給我們的信息,體會詩人創作詩歌的背景,這才算真正“讀懂詩題”。

  讀懂詩題是我們理解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讓我們從具體詩句中來體會李白送別好友時的那種真摯情感。

  (三)自主學習,讀通句子

  1、自由讀

  學習古詩的第二步就是讀通句子。在咬準字音的基礎上注意詩的節奏。自己試試。

  2、反饋,指名讀并隨機指導

  誰能讀?(指導:生字辭的讀音平舌音讀準)

  再指一名。師總結:古人讀詩講究節奏感:剛才這位同學是按“故人/西辭/黃鶴樓”停頓,這是二二三節奏。老師讀一句你們接一句。

  “故人西辭”四個字連起來讀,就變成四三節奏(范讀),老師讀前四個字,后三個同學們讀。

  同學們前四個字,老師后三個字。

  就這種感覺,一起讀。

  (四)借助注釋,理解詩意。

  1、詩句讀通了,第三步就是理解詩句的意思。同學們可以一邊默讀一邊借助書中和詞語手冊的注釋,初步了解這首詩的意思。

  2、理解“西辭、故人、下揚州”的意思。

  (師邊板畫邊解說:)滾滾長江水由西向東流,順流而下就能到達廣陵。哪個同學能幫我找出黃鶴樓和揚州的位置?指名上臺貼出黃鶴樓·揚州,貼對了嗎?生:對。評價:真厲害!師板書:揚州、黃鶴樓。為什么貼在這兒呢?能結合詩句說一說嗎?指名說。

  黃鶴樓在西,揚州在東,所以詩人說故人———

  故人在這是指誰?(孟浩然)

  由于長江水勢是自西向東,孟浩然從黃鶴樓去揚州要順流而下還是逆流而上,所以詩人說煙花三月-----------,這個下就是指——

  再一起讀讀這兩句詩。

  3、煙花三月,那是春意盎然的時節。(播放江南春圖配樂。)你們的眼前是一個怎樣的煙花三月?邊看邊想有哪些優美的詞語可以描繪這美麗的景色。指名說(繁花似錦,楊柳如煙,五彩繽紛……)誰還能用讀過的詩句來形容這美妙的春天?指名說,教師相機導讀:

  生: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師:楊柳如煙,是詩人向往之地。

  生: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4、理解“孤帆、盡、唯見”,感悟離別之情。

  師:看來三月的揚州是令人神往的地方,作為喜歡游玩、善于游玩的李白來說,在這美好的時光里,不能去這樣一個美麗的地方,他的心中有的是一種羨慕,但和感情篤厚的好朋友分別,心中更多的會感到——

  (生:孤獨、舍不得)

  默讀后兩句,邊在書上做記號,詩中哪些地方向你傳遞著這種情感?

  重點:

  (①“盡”、“唯”字襯托了李白送別孟浩然的過程以及對孟浩然無限深情。老朋友走了,李白仍獨立江樓,目送友人。李白一直盯著孟浩然的船,直到從視線里消失,船都看不見了,他仍不肯離去,孤獨的站在那里,只看見浩蕩的長江水滾滾向東邊流去。仿佛要把孟浩然目送到揚州一樣。李白對朋友的一片深情,正體現在這富有詩意的目送之中!讀。

  機動點撥:我們知道,家里有客人的時候,客人告別需要送送。一般關系的客人只是送出房門,而關系密切的要送到大門口,親近的朋友就送到街口,非常密切的朋友就送上車,等到車開動,也就回頭了。(李白怎么送)李白不是這樣,他不僅送到江邊,送上船,等到開船,而且一直站在江邊不回頭,直到看不見朋友的船。這是什么樣的朋友離開,這是怎么樣的友誼?

  ②孤帆。長江自古就是水上的.交通要道,可以說是過江千帆,怎么會只有一只帆船呢?(因為李白所有的注意力和感情都在孟浩然身上,只關注友人的這只船,江帆點點,只見一船。)讀。 孤還有什么意思?(孤獨、寂寞。沒有了好朋友的親密相處,人再多,帆再多,心都是孤獨寂寞的。)讀。讀出孤獨。

  “我的心里只有你—孟浩然。 江帆點點,只見一帆,帆不見了,只看見長江水流呀流呀送你到揚州。”這唯見是什么意思?只看見。對,只能看見江水了為什么李白還不離開啊?(生:舍不得。)

  這又是怎樣的情啊?生:依依惜別、難分難舍。讀出難分難舍的感情。指名讀。

  帆盡了可情未盡啊,碧空盡和天際流,延長起來讀就更有味道了。一二組讀后兩句。我仿佛看到了那如長江水般永不停息的深情。三四組讀。我仿佛看到了那如江水般綿綿不斷的厚誼。

  (五)、展開想象,多元感悟。

  1、多么真摯的情意,多么感人的畫面!李白有多少心里話想對孟浩然說呀!你就是李白,你想說什么?拿起手中的筆寫下來。

  2、(放音樂)道不盡的千言萬語,這深深的情,這濃濃的意化作了這首千古名詩。老師情不自禁想吟誦。師范讀。

  男同學站起來吧。一起送孟浩然。這是豪壯的相送。女同學你們也來送送他。這是柔情的相送。男女賽讀。

  我的眼前是那一雙雙飽含深情的眼睛,我的眼前是那一個個翹首東望的李白:

  帆船漸漸遠逝了,已成了帆影。李白沒有離去,他望啊望啊,心中不禁涌起——

  (六)拓展

  1、黃鶴樓的這一別別出了李白與孟浩然的深情,別出了孟浩然與李白的厚誼。時隔一年李白仍久久不能忘懷,又為這次送別寫下了一首五言詩。出示:

  《江下行》

  李白

  去年下揚州,江送黃鶴樓。

  眼望帆去遠,心逐江水流。

  讓我們一起讀一讀。輕一些再來一遍。帆去遠,心相隨啊!多么的情深意長啊!我們再來讀一讀。

  2.滾滾長江東逝水,不思量,自難忘。如果你有機會登上黃鶴樓,你一定會想起兩個人——李白和孟浩然。你一定會想起一首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你一定會再次深情吟誦——

  作業:課外摘錄表達人間真情的古詩詞。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6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閱讀是學生個性化行為。”古詩涵蓋面寬,意韻深遠,本課設計側重從搜集整理資料、潛心品析吟誦、想象拓展等方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讓學生在讀詩的過程中,自由地、充分地與文本進行對話,在師生互動的閱讀實踐中披文入境,唱響“讀”的主旋律,讓學生讀出自己的理解,讀出自己的體驗,在讀中悟美,在讀中悟情。

  【教學目標】

  1、學習“孟、浩、陵、辭、唯”5個生字,能正確、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2、在老師的指導下,借助工具書、注釋、圖片感悟詩歌的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3、激發學生對祖國詩歌的'熱愛之情,培養學生課外主動積累詩歌的良好習慣。

  【教學重點】

  初步感悟詩歌的內容,能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

  教學難點】

  能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意。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閱讀了解古代送別詩相關內容,制作多媒體課件。

  學生準備:預習課文,搜集相關內容。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流程與設計意圖】

  一、情景導入,揭示詩題

  1、播放《送別》名曲,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

  2、指名背誦《贈汪倫》、《別董大》。

  【設計意圖】

  未成曲調先有情。為學生創設一種情景,鋪陳一種調子,使學生較快進入到“送別”的氛圍,初步感知古人送別的深情。

  3、介紹詩歌創作的背景:古代交通不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形式,也成了詩人爭相歌詠的題材。《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和《送元二使安西》兩首詩堪稱送別詩中極品,被人們傳誦至今。

  4、板書詩題,學習“孟、浩、陵”三個生字,了解詩題中有關“送”的內容:誰送誰?在哪里送?朋友要到哪里?

  【設計意圖】

  40分鐘的課堂是有限的,教師應珍惜每分每秒的時間引導學生有效學習。此環節緊扣題目,隨文識字,從詩題入手,設計幾個問題,幫助學生初步了解詩歌講述的故事。

  二、互動交流,分享信息

  1、課件展示黃鶴樓名樓風采,認識這座江南名樓。

  2、出示地圖,了解“黃鶴樓”與“揚州”的地理位置,教師相機板畫長江簡圖。

  3、學生交流課前搜集到的有關李白與孟浩然的資料。

  【設計意圖】

  古詩的創作年代距學生較遠,長江簡圖板畫不但助于學生明確地理位置,更有助于理解詩中“西辭”等意思。互動交流李白與孟浩然的基本情況,為深悟詩情奠定基礎。

  三、初知詩意,質疑梳疑

  1、自由練讀古詩,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名朗讀全詩,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運用工具書或借助注釋等方式了解詩的大意。集體交流:

  ⑴、指名概述詩的大意。

  ⑵、引導學生質疑。

  ⑶、結合板畫弄懂“西辭” 意思。

  【設計意圖】

  疑者,覺悟之機也。質疑環節有助于提煉研度專題,體現課標提倡的順學而導的課程理念。

  四、賞析儷句,入境悟情

  賞析“煙花三月”

  1、引導學生想象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的畫面,并用一、兩句話說一說。

  2、共議“煙”的豐富內涵。(如江邊水氣繚繞在繁花似錦的花叢中,具有一種詩意的美感;霧氣時聚時散,繚繞花間,使人產生無限遐想。)

  3、出示多媒體課件,配樂欣賞煙花三月的揚州如詩如畫的春景。

  【設計意圖】

  介入音樂元素,播放揚州春景視頻,欣賞“煙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拓展想象,可謂一石激起千層浪,由“形真”到“意遠”。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背誦、抄寫古詩。

  2、理解詩句的意思,結合詩句,想象詩歌的情景,初步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情誼。

  3、激發學習古詩的熱情,初步掌握學習詩句的方法。

  課前談話:

  學習流程:

  一、讀懂詩題,指導學法。

  1、誰來讀一讀題目

  師:一個學生,你都讀準了。

  2、誰有不同的讀法?

  師:你還讀出了停頓。

  3、一起讀課題。

  3、大家知道題目是什么意思嗎?

  第一個學生:之:到——你是怎么學懂的?(“注釋”是學習古詩的好幫手,別忘了它。)

  第二個學生:如果你能把誰從什么地方到哪兒去,放在前面說,會說得更通順。板書:送

  第三個學生:原來,我們還可以從題目中讀出一件事情來。

  4、再讀題目,讀出一件事情來。

  5、廣陵,就是揚州,這個“陵”字比較難寫,我們一塊兒來寫一寫。

  好,讓我們來把題目抄到第一行方格里。

  6、投影、評價

  二、讀通句子,基礎性朗讀

  題目已經讀懂了,詩句又寫了什么呢?我們來讀一讀古詩,再借助課后的注釋,想一想詩句的意思。

  1、自由讀全詩。

  2、個讀檢查

  3、個讀評價

  4、齊讀古詩。

  三、讀懂意思,理解性朗讀

  (一)學懂1、2兩句——敘事

  1、同學們讀得那么認真,現在,誰想說說詩句的意思了?

  學生交流。師:你能用自己的語言把事情說清楚了。

  如果把時間放前面說,能把事情說得更通順。

  當我們連起來說事情時,可以簡單地說成是“煙花三月”,如果再具體展開,就顯得有些啰嗦了。

  師:你的學習能力真強,老師請教一下,你是怎么學懂的?

  u 預設:煙花三月——你理解了。能不能煙花換一個詞,這是怎樣的三月呢?

  師小結:通過換詞,我們不難發現,這里的煙花并不是現在所說的“鞭炮、禮花”?而是指煙霧迷蒙,萬紫千紅的春天。

  u 預設:西辭——這里的西辭是什么意思?你明白嗎?

  課件出示,師:請看這幅圖,黃鶴樓在揚州的西邊,孟浩然就要面對著黃鶴樓辭別了。這里“西辭”點明了黃鶴樓和揚州不同的地理位置。(稍停)大家發現沒有,老師用了這么多的話才說清它們的關系。而古詩卻只用了——兩個字。古詩的語言多凝練啊!

  板書:西辭

  2、誰還想說?(誰能連起來說,把送別的事情說清楚。)

  3、小結:這兩句詩,就把送別這件事說得清清楚楚了。誰愿意再來讀讀這兩句?

  4、再次朗讀。評價:你讀得很舒緩,一定在想象他們送別的情景。

  你一定讀懂了,你的朗讀讓我仿佛身臨其境呢。

  你是用心在朗讀呀,你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二)、學懂3、4兩句——繪景、抒情

  1、誰愿意來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

  2、生交流。師:哦,你看到了滾滾長江東逝水。

  你讀出了一幅畫面,誰能讀出更多?

  能不能從不同角度理解呢?難道這兩句僅僅寫的是景色嗎?你又體會到什么呢?(望得遠,站的時間長,依依不舍,惆悵,思念……)

  你已經超越了想象,是心貼心的體會。

  是啊,心中無限的惆悵啊!因為古代交通極不發達,他們不知道何時才能再相見啊!

  大家理解得多好哪,老師相信大家隨著年齡的增長和閱讀的加深,一定會有更加深刻的體會。

  u 預設:盡。師:盡就是——消失,不見了。你一定是通過想象讀懂的,是吧?如果能發揮想象,我們能讀懂更多。

  3、讓我們來讀好這兩句。誰來?

  引讀:李白目送著一葉扁舟,漸行漸遠,此時他是多么依依不舍啊!(一生讀)——方超穎

  天涯一望,唯有空惆悵。——馮張弛

  帆已盡,水自流,剪不斷的思念,才是李白的心。——程容

  4、李白始終沒有離開,久久佇立江邊,望著滾滾江水,他會想些什么呢?

  (課件:佇立的圖片)

  5、(學生說到了往事)師:也許他們會回憶起歷歷往事吧,他會想起什么呢?

  (課件補充文字閱讀)

  6、往事如煙,還是祝福我的朋友吧,因為孟浩然要去面見張丞相了……

  李白會怎么祝福呢?

  評價:補充如“金榜題名。”“祝你一路順風。”等詞句。

  7、(ppt拓展)李白久久佇立江邊,縱有千言萬語,有與何人說?就讓這滾滾江水,捎去李白的心里話吧。我們一起來寫一寫。

  8、交流.

  四、欣賞性朗讀

  1、李白的'心,盡在字里行間吶!誰愿意把詩人的心融進你的朗讀里呢?

  2、生個讀師:為了獎勵你的勇敢,老師給你配上音樂。

  我特別欣賞xx把……讀得好,這一份依依不舍,深深地打動了我。讓我們再來欣賞誰的朗誦呢?

  有一位作家這樣說:會欣賞別人的人,也一定能被別人欣賞。

  五、積累古詩。

  1、誰能背了?

  生讀得很出色——xx,我相信你長大了一定能做個出色的播音員!

  老師本來也想來讀一讀,但是聽了xx的朗讀,自愧不如啊!

  只要我們用心去吟誦,所有的老師一定會欣賞我們的朗讀。

  2、配樂、齊頌詩歌。

  3、抄寫全詩。

  師:請同學們把這首送別詩抄下來,學習能力強的同學,可以試著默一默。

  評價:Xx同學已經寫好了,讓我們來看一看。

  同學們寫的都很正確,但老師覺得字還可以更加端正一些。

  過渡:李白期盼著好朋友早日歸來,可是半年過去,孟浩然沒有回來,一年過了,他還是沒有回來。李白思念朋友,一年后再一次登上了黃鶴樓,去年的今天,往事歷歷在目,他不禁吟誦起這樣一首詩。

  4、補充詩歌——朗誦《江下行》,下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8

  教材說明:

  這首詩是千古傳誦的名篇,包含著詩人豐富的情感。《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描繪的是詩人送別朋友的情景,體現了朋友之間深厚的情意。古詩語言凝練、準確而形神兼備。課文描繪出生動形象的畫面,浸潤著詩人真摯的情感。詩中勾勒的是一幅送別的畫面:柳絮如煙,繁華似錦,黃鶴樓下,長江之畔,詩人目送友人的行舟,久久不愿離去。孤帆漸漸消失于天邊,長江之水依然浩浩蕩蕩滾滾東去。

  教學目標:

  1、學會生字“孟、浩、唯、鶴、陵、州”

  2、會寫“州、帆、孟、陵、樓、浩、唯、鶴”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了解古詩大意,想象古詩所表現的'情景,體會古詩表達的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古詩大意,想象古詩所描繪的畫面。

  教學難點:

  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環節:

  一、激趣導入:學生交流自己會背的古詩句,喜歡的學生可以跟背。以此激發學生學習積累古詩的興趣,并導入新課。

  二、授新:

  (一)生字教學

  1、教讀生字,糾正每一個字的字音,平翹舌、邊鼻音。

  2、書寫生字,規范的填寫在田字格里。

  (二)古詩教學

  1、范讀古詩,初步感受詩的內容。

  2、自己練讀,注意把字音讀準,把詩句讀通順。

  3、指讀、反饋。全班齊讀。

  4、結合課文注釋、查字典、結合插圖在老師帶領下學習詩句,逐字逐句學習,理解。

  5、朗讀指導,結合自身體驗想象人物心情。

  6、練習有感情朗讀,感受詩意、想象畫面、體會情感。

  7、指導反復誦讀,體會詩人的情感。

  8、指導、練習背誦。

  三、拓展:離別是詩,離別是歌,離別是情,古人寫離別的詩詞還有很多很多,我們要注意平時的積累。交流此類表達友誼的古詩,如《黃鶴樓》,拓展學生的知識范疇。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資料:1、(敘事)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我的好朋友孟浩然在繁花似錦的陽春三月由黃鶴樓出發,乘船東行到揚州去。

  故人——————老朋友。

  西辭——————辭別了西邊的。

  2、(寫景)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我站在江邊,目送有人的小舟愈行愈遠,漸漸消失在水天相連的地方,只望見浩浩蕩蕩的江水流向天際。

  孤帆———————好友乘坐的那條船。

  碧空———————碧藍的天空。

  盡———————消失。

  唯見———————只見。

  天際——————天邊。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9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正確理解“西辭”“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

  【過程與方法】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學生養成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間的深情厚誼。

  【難點】學生養成審美情趣,提高鑒賞能力。

  三、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古代的交通和通訊都非常的不方便,離別容易,相見難,所以送行就成了人們表達深情厚誼的一種方式,也成了詩人們爭先歌詠的題材,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首詩就是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送別詩。(板書標題《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初讀感知

  1.初讀課文,解決生字詞。(屏幕出示生字詞,學生朗讀)

  2.師生互動,交流收集到的材料,了解詩人李白和寫作背景。

  3.回顧以前學詩的方法。(如查字典、看注釋、看插圖、讀資料等)

  4.引導學生自主選用以上方法同桌之間互相說說詩的大意,全班交流詩的大意。

  (作者在黃鶴樓送他的朋友孟浩然去廣陵的.情景。)

  (三)深入研讀

  1.學生思考詩中第一句中的“故人”是指誰?

  2.請找出第一、二句中的地名,師生互動,明確位置。

  (教師板畫幫助理解)

  3.圖文對照,理解“西辭”是什么意思?

  (武漢在揚州的西邊,所以,西辭是西邊辭行的意思,就是離開西邊,順江東下到揚州。)

  4.抓住“煙花三月”,展開想象。

  (拓展學生思維,體會“盛世、盛景融名人”的華美畫面。)

  5.重點體會“遠影、盡、流”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引領體會目送時間之長,情誼之深。)

  (四)鞏固提高

  滾滾東去的僅僅是一江春水嗎?小組內交流,結合實際生活,談談你的理解。

  (引導體會雖然“多情自古傷別離”,但“人雖分,心相隨,情永在”的豐富內涵。)

  (五)小結作業

  小結:圍繞“朋友間的真摯情誼”做總結。

  作業:談話激發學下一首詩和繼續搜集這一類詩的興趣。布置預習作業。

  四、教學反思

  首先,小學段的詩詞的教學尤其要注重朗讀,需要老師采用多種朗讀手段,引導學生以讀促悟。其次小學課堂應是非常活潑,充滿活力的。所以在教學過程之中,注重情景的創設,讓學生寓教于樂,從而樂學、好學。此外,古詩詞約義豐,教學時應該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0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讀懂詩句,理解詩意。

  2、感悟詩歌內容,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朋友之間的深情厚誼。

  3、激發對祖國詩歌的熱愛,培養主動積累詩歌的習慣。

  教學重難點:

  移情換景,想象畫面,體驗情感。

  讀中悟情,讀中生情,讀中賞文。

  教學過程:

  一、初讀古詩

  師:同學們,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別離意味著也許終生都難以再見。多情自古傷離別,在詩人王維的眼中,離別是“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的傷感,在詩人王勃的眼中,離別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樂觀,那么,在唐代著名詩人,“詩仙”李白的眼中,離別又是什么呢?

  整體感知古詩意思,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二、讀懂詩題

  ⑴黃鶴樓在哪里?

  出示:黃鶴樓背景介紹。

  師:黃鶴樓是天下名勝,是文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選擇在此辭別,雖是惜別,但更富有詩意。

  ⑵揚州是個怎樣的地方?

  出示揚州風光圖。

  揚州:美麗的江南城市,是當時最繁華的都會,尤其春天的揚州到處歌舞升平,到處柳絮如煙,繁花似錦。“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⑶體驗孟浩然和李白各自的心情讀詩題。

  三、讀懂詩意

  1、品讀“故人西辭黃鶴樓”

  ⑴李白為什么要送孟浩然呢?你從哪里知道的?(理解“故人”)

  ⑵你了解他們之間的交情嗎?

  李白和孟浩然是忘年之交。孟浩然本是湖北省人,但常在吳、越、湘等地漫游。李白也喜歡漫游,從27歲到35歲的將近十年的時間里,比較固定地居住在今湖北安陸境內。他聽說孟浩然是個大才子,就主動拜訪他,孟浩然雖比李白大11歲,但兩位才子卻因為有著相同的愛好,一見如故,成為知己。

  ⑶帶著對“故人”的真摯的'情誼,指導讀“故人——西辭——黃鶴樓”。

  2、品讀“煙花三月下揚州”

  ⑴出示“煙花三月”

  ①看著這四個字,讓你想起了怎樣的畫面?

  ②什么樣的三月叫煙花三月呢?還可以說是什么樣的三月?

  ③憶往昔,李白在這柳如煙,花似錦的三月,他會和好朋友做些什么呢?

  ④誦讀有關江南三月的優美詩句。

  ⑵品味“下”之精妙

  下揚州的下換成“去”“往”等詞語有什么不同?從一個下字你體會到了什么?

  3、品讀“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⑴長江自古以來就是交通要道,江上總是帆船點點,而此時在李白的眼中,為什么只看到一只小船呢?

  ⑵描述送別畫面。(播放課件:送別)

  ⑶看了送別場面,有什么話想對李白說?

  四、體驗詩情

  文字中最精妙的語言就是詩句,詩是要讀的,還要盡可能地讀出它的味道。分角色讀古詩(配樂:高山流水)

  女同學柔情地送別。(女生齊讀。)

  男同學深情地送別。(男生齊讀。)

  一起豪壯地送別。(齊讀)

  五、拓展延伸

  同學們,古典詩詞中的送別之情感人至深,有悲傷,有樂觀,有勸慰,有歡快……下面讓我們誦讀一些送別的佳句,感受古人那濃郁的離別之情。

  出示:

  蠟燭有淚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贈別》唐·杜牧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維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贈汪倫》唐·李白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送杜少府之任蜀川》唐·王勃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別離》唐·陸龜蒙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別董大》·唐高適

  板書:送孟浩然之廣陵

  送

  李白 …… 孟浩然

  難舍難分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1

  【教學目標】

  1、理解三首古詩,結合注釋或查字典、詞典,了解詩句意思。

  2、多誦讀,并能展開想象,體會詩人的感情。

  3、了解詩人怎樣在寫景、敘事中抒發情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還記得李白嗎?哪位同學能夠起來為大家背一首他的詩呢?

  這節課,我們來學習李白寫的又一首表現朋友相送的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解題

  黃鶴樓最早建于三國時期,有“天下絕景”之稱,歷代詩人在此留下了不少詩篇。

  孟浩然,是唐朝一位很有名的詩人,和李白是好朋友。可指名背誦孟浩然的詩,如《春曉》。

  之:往,去。

  廣陵:地名,現在的江蘇省揚州市,漢朝時稱“廣陵”,隋唐時稱揚州,揚州是唐朝最繁華的都市之一。

  指導學生用自己的'話把題目的意思說出來。

  (提示:是誰送誰,從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

  三、自學古詩、自主探究

  1、自由練習朗讀古詩。

  2、借助課文注釋或查字典,自學古詩,記下不懂的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

  4、匯報交流自學成果,教師相機引導、點撥:

  ⑴故人西辭黃鶴樓:

  “西辭”,如圖,由圖可見黃鶴樓在西,揚州在東,孟浩然由西向東,依長江順流而下,告辭時自然要向西拱手。

  第一句點明送別地點。

  ⑵煙花三月下揚州:

  “煙花三月”,三月,過去人們稱之為季春或暮春,正是春深如海的季節,在草長花開的季節,空氣濕度增大,遠望去好像有一層薄薄的煙霧籠罩著花草樹木,煙花指的就是這種景色。

  第二句點明送別的時間。

  在黃鶴樓這樣的千年勝地,又正值繁花似錦的春天,朋友們正應愉快地聚會,可“故人”卻要辭別遠去了。這兩句在敘事之中流露出惜別之情。

  ⑶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在碧波蕩漾的江面上,一只帆船逐漸向前移動,直到水天相接的地方帆船不見了,老朋友不見了,只有江水層層涌向天邊,李白仍呆立江邊。

  ⑷這首詩前兩句敘事,后兩句寫景。詩人借景抒情,表達了對老朋友的依依惜別之情。

  5、指導感情朗讀,體會老朋友間的依依惜別之情。

  6、練習背誦。

  四、總結

  這首詩描寫的是春天里李白送別好友孟浩然時的情景,表達了朋友間依依惜別之情。

  五、作業

  1、課外閱讀李白、孟浩然寫的其他詩。

  2、為《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完成一幅古詩配畫。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2

  教材分析: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李白所寫,古詩所表達的是詩人送別好友時無限依戀的感情。本節課以 “送”字貫穿全文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理解詩意,體會詩情。通過朗讀、想象、合作、表達等多種方法培養學生的語感,激發學生的情感。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并會默寫。

  過程與方法:結合課文注釋、網絡資源、朗讀、想象等方法體會詩句的含義,體會詩中的意境。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朋友之間的友情和依依惜別的感情。

  教學重難點:理解詩句的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景,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1.老師知道同學們會背許多古詩,著名詩人李白了解嗎?他有幾個名字?

  2.詩仙李白的詩我們已學了好幾首,你能背一首嗎?

  從詩中,我們看到了一個情感豐富的李白,李白不僅如此,他還是一個廣交朋友的詩人,著名詩人孟浩然、王維、杜甫、賀知章、王昌齡都是李白的摯友。今天,我們再跟隨李白的詩句感受李白與孟浩然之間的深厚情誼。

  3.齊讀課題。

  二、讀詩題

  1.“送”是什么意思?這是首送別詩,從題目中可知道些什么?

  2.齊讀詩題。

  三、讀詩文、知詩意

  1.請同學們自由讀詩文,讀準字音和節奏。

  2.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是學習古詩的第一步,接下來我們來看看詩句中每一句話的意思,你都讀明白了嗎?下面,請同學們結合書下的注釋,老師為你提供的關鍵詞和網址,查找相關的資料來體會詩句的含義。先完成的同學在組內互相說說。

  3.說古詩大意

  師:有什么不懂的嗎?

  (1)西辭。 大家不妨看地圖,黃鶴樓與楊州的位置關系,明白了嗎?

  (2)下的意思 長江水自西向東順流而下,“ 到、去”的意思

  (3)什么樣的三月叫煙花三月呢?你們想知道么?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些揚州三月的圖片,你們看看還可以用什么樣的詞描繪這揚州的煙花三月?(出示課件)

  說前兩句詩的意思。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3

  【設計思路】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低年級古詩教學應該:“誦讀淺近的古詩,展開想象,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這就從方法步驟(誦讀古詩,理解詩意)與培養目標(獲得情感體驗,有感情地朗讀)兩個互相聯系、螺旋上升的方面,為低年級古詩教學設定了階段性目標。我們的重點是培養讀詩興趣,理解詩中的詞句,體驗作者情感,培養學生語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唐代詩人李白在送別朋友孟浩然去揚州時一方面年輕的他一方面向往揚州的繁華一方面又舍不得朋友的離去有感而發寫下了這首詩。在這節課的設計上,我是這樣做的:導入時,我給學生提醒同學們回憶已知的關于朋友相送的古詩,并說說你喜歡它的原因,由此喚起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古詩的魅力。接著,我給學生讀詩的`目標是:讀準字音。通過各種讀詩方式,指導學生把詩詞的字音讀準,中間插入認讀字卡的環節,幫助學生把字音讀準,并通過組詞練習初步理解詩中詞語的意思。然后,再讀古詩,運用自學方法,理解詩意。在這里,我讓同學說說自己不懂的詞語,先讓學生自己說說求知的方法,再提供給學生三種弄懂自己不明白的詩意的方法:可以邊讀詩邊看插圖,再思考;可以查字典和參考書;還可以求助自己班上里的同學和老師。學生們可以通過自讀和求助的方法弄懂古詩的意思。再通過師生互動交流的方式引導學生體驗作者情感,有感情地誦讀古詩,感悟作者當時的情懷,感受詩句韻律的優美。最后,我請同學們自己設計作業,鞏固學生對古詩的學習和體驗,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教學要求】

  1、認識本課回認字,會寫要求的生字。

  2、自讀感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

  3、培養讀詩興趣,理解詩中的詞句,體驗作者情感,培養學生語感。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你知道哪些關于朋友送別的古詩?

  2、為什么喜歡它?

  3、今天我們再學習一首關于朋友相送的古詩,生讀題目。

  4、解題:

  誰送誰從哪兒出發去哪里?“之”:去的意思。

  5、你知道李白和孟浩然是誰嗎?

  6、黃鶴樓在哪兒呢?師生交流,激起同學們對黃鶴樓的向往之情。

  (出示黃鶴樓、廣陵的地理圖。)

  二、流利地讀詩

  1、請大家自由地朗讀這首詩,特別注意把注音的生字讀準。

  2、認讀生字卡片:鶴浩陵辭州孤帆碧惟際每個字讀三遍。

  3、跟好同桌一起再讀這首詩,把它讀流利。

  4、認字組詞;結合詩中詞語,對比古今詞義的不同:

  浩:這里指名字中的一個字;

  陵:古代多用作地名;

  孤:聯系孤帆來解釋;

  惟:聯系惟見來理解。

  5、再讀古詩,注意它的停頓。

  6、指名讀古詩,生評議;(字音、節奏等);再指名讀。

  三、理解詩意

  1、說說哪些詞的意思你不懂,師作上記號。

  2、遇到不懂的地方怎么辦呢?(生自由說)

  3、師幫助歸納,老師給大家三條求助方法:

  ⑴ 看課文插圖,用心思考;

  ⑵ 查學習古詩的工具書;

  ⑶ 求助學習古詩的高手或者求助教室里的老師。

  4、生開始自主學習,老師也和你們一起學習。

  5、指名說說自己的收獲,比比誰知道的最多。重點詞句教師板書:

  煙花:柳如煙,花似錦。

  三月:陽春三月。

  下:順流而下。

  碧空:藍天。

  盡:消失。

  惟見:只看見。

  天際:天邊。

  6、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每行詩的意思。

  7、老師與學生交流學習體會:

  老朋友孟浩然辭別了黃鶴樓,在這柳如煙、花似錦的陽春三月坐著船順流而下去千里之外,繁華的揚州,多想跟老朋友一起去那繁華的揚州城里看看。我站在黃鶴樓上一直看著看著,直到那孤零零的帆影越飄越遠,慢慢地消失在藍天盡頭,只看見滾滾長江向天邊流去。

  8、老師說的跟同學們講的有什么不一樣呢?

  9、生用自己的話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四、體會意境,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1、想想作者李白此時的心情。

  2、用自己的感受來朗讀這首詩。

  3、為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加上動作朗誦這首詩。

  指名背,生評議,再指名背,齊背。

  五、拓展賞析

  1、師給出一首送別的詩:

  長江之濱母送別,荊州此去似天涯。

  立志定要學成歸,寸草才可抱春暉。

  2、讀一讀,想一想,這首詩是講什么的?

  3、喜歡嗎?為什么?

  4、知道這首詩是誰寫的嗎?揭示謎底,是老師自己寫的。

  5、師小結:

  生活中美麗風景和難忘的心情都可以用詩表達出來。

  六、布置作業

  1、檢測本課生字詞,讀字組詞。

  2、今天你想做什么作業?

  鼓勵學生用各種方式表達自己的愿望。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4

  【設計意圖】

  詩的語言的獨特性決定了,在教學古詩時,要充分感受詩的語言的魅力。如何挖掘簡單的字眼背后的東西,是古詩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因此,筆者認為,在解決重點,克服難點的過程中,應該創設詩中的情景,品悟詩中的蘊涵的深情。讓古詩教學既充滿靈動飄逸、灑脫不羈,又洋溢書畫香氣,且蘊涵深情,是筆者追求的`古詩教學的境界。

  【學習目標】

  1、激發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感受詩歌語言的魅力。

  2、培養學生多角度欣賞詩的能力。

  3、感悟送別的不舍情結。

  【課前準備】

  收集寫送別的詩句。

  【教學流程】

  一、初步感受離別詩的情

  1、喚起對離別的感受:

  過渡:有過與人別離的經歷嗎?當時的感受如何?

  2、學習古詩:

  王維的《渭城曲》。

  過渡:古人與友人相別是怎樣的感受呢?我們學過一首關于送別的詩,詩是王維寫的,詩名叫作《渭城曲》誰來背一背?

  出示: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談感受:你能感受王維的心情嗎?

  3、小結啟發:

  離別之際有千言萬語,送別總是件難過的事情!

  二、揭示詩題、解題

  過渡:今天我們又要去目睹兩個好朋友之間的離別。

  1、出示詩題并讀詩題: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2、解詩題:

  ⑴ 通過讀詩題你知道了什么?

  ⑵ 補充介紹“黃鶴樓”、“ 廣陵”的知識。

  三、讀通詩句,初感詩的意境

  過渡:這首詩到底寫了些什么呢?讓我們自己去讀讀!

  1、單個自瀆。

  2、正音朗讀。

  3、齊讀。

  四、再讀探索──明詩眼、尋依據

  過渡:通過多次的朗讀,你讀懂了什么?

  1、交流肯定所學。

  2、小結提示:全文就記述了自己送別孟浩然的情景。

  3、合作探索詩眼:

  過渡:本詩是圍繞哪個字寫的?并說說自己的理由!

  引導歸納:

  ⑴ 靜態:

  ① 送別的時間──煙花三月。

  ② 送別的地點──黃鶴樓。

  ③ 送別的人物──故人(孟浩然)。

  ④ 送別的情景──長江天際流。

  ⑤ 送別的心情──孤。

  ⑶ 動態:

  ① 送別的原因──故人西辭下揚州。

  ② 送別的經過──孤帆遠影。

  ③ 送別的結果──長江天際流。

  4、理解感知,配樂讀詩句:

  過渡:既然詩是圍繞“送”寫,那就讓我們一起送別這樣一位故友,齊讀!

  五、煉情品詩意

  1、感受詩中的畫意:

  過渡:喜歡這首詩嗎?能說說自己喜歡的理由嗎?

  注意引導詩的美:

  ⑴ 緩緩西辭,隨江南下,似乎讓你看到了什么?

  ⑵ 煙花是什么季節,她讓你又想到了什么?

  ⑶ 孤帆遠去,你還能見到什么?

  ⑷ 長江是怎樣在天際流的?

  2、感受詩中的情意:

  過渡:詩中有畫,詩中有情,詩中哪里讓你感受到了情?

  ⑴ 緩緩西辭,隨江南下,那是不舍。

  ⑵ 在煙花中送別,那是無可奈何。

  ⑶ 孤帆遠去,那是孤獨寂寞。

  ⑷ 長江獨自在天際流,那是悵惘,失落。

  注意:可畫意先上,然后上情意,(對稱結合上),也可邊說詩中畫意邊說情意(結合)。

  六、延伸鞏固入詩境

  1、過渡:

  這樣的別離,真的讓人難過!古詩中有很多“送別”的詩。你找到了嗎?

  2、交流:

  ⑴ 自讀:

  《別董大》──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賦得古原草送別》──白居易: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⑵ 四人小組,合作研究一首詩,解決這是怎樣的別離!

  作業:將古詩改寫成現代的散文。

  【板書設計】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15

  一、導入

  師:同學們逢年過節的時候有沒有出過遠門走親戚?你走的時候你的親戚是怎樣送你的?說了什么話?

  學生自由交流。

  師:同學們,剛才我們聽了現代的親友送別的場面,那么在我國遙遠的古代朋友之間分別時是怎樣送別的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古詩《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師板書課題,引導學生伸出右手和老師一起書空,老師邊寫邊指導個別字的寫法)

  二、新授

  1、齊讀詩題

  2、自讀題目,想一想讀懂了什么?

  (引導學生說出來詩題的大意是:李白在黃鶴樓送孟浩然到廣陵去)

  3、師:同學們已經理解了題目,那么請同學們讀讀詩文,看能不能讀正確,讀流利。

  ①生練讀;

  ②指名讀,指導停頓。

  ③師范讀

  ④生自由讀

  ⑤齊讀

  ⑥在指名讀。

  4、過渡:讀通詩句還不能學到古詩的精華,接下來我們來體會一下古詩中的`那種真摯的感情。

  師:“故人”是什么意思?

  生:老朋友。

  師:要去哪里?

  生:揚州

  師:什么時間去的?

  生:煙花三月。

  師:三月是個鮮花盛開的季節,作者送別老友時站在長江邊上,那里肯定開滿了各色的鮮花,詩人為什么不寫鮮花三月,而寫“煙花三月”呢?

  (師引導,想一想作者此時的心情?送別老友時的心情應該是傷感的,留戀的,那么眼中不自覺地就有了淚水,有了淚水之后,看東西就朦朧,所以,作者把滿眼的鮮花看成如煙霧一般,那是因為淚水模糊了他的雙眼。)

  想:你能不能體會到詩人那種因為老友分別時的傷感?閉上眼睛想一想你和好朋友分開時的那種心情。

  讀:把這種心情融入到詩中,讀出來。

  (個別讀,男生讀,女生讀,齊讀)

  師:同學們讀的真有感情,我們再學習后兩句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由這句詩你能體會到什么?

  (詩人在江邊站的時間很長,一直站到好友的船在眼前消失,看不見了,此時,他會像什么?)

  (插入李白和孟浩然的故事:李白和孟浩然年齡相差十多歲,當時李白還沒有成名,孟浩然早已名揚四海。李白仰慕孟浩然的大名,千里迢迢去拜訪孟浩然。二人一見入故,不久便結下了深厚的情誼,孟浩然既是李白的良師,又是李白的益友。)

  一詠三嘆

  a看到那漸漸遠去的孤舟,李白情不自禁的想起作為良師孟浩然對自己的教誨和指導,不由得吟誦···

  生齊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b看著那漸行漸遠的孤舟,李白又想起了孟浩然對自己生活上的照顧,又一次吟誦···

  生齊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c當孟浩然的小船在他的視線里消失時,李白想到這位知己不知何日才能再相見時,不覺得淚已流出,此時,他滿懷深情地吟誦

  生齊誦: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小練筆

  同學們,假如你是孟浩然,你看到好友李白如此傷心,你會對他說什么?請你寫下來。

  結束本課

  師,李白和孟浩然之間那種真摯的友情感人至深,然我們用朗誦來表達這種友人之間的深情厚意吧,齊誦全詩,結束本課。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6-13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的教學設計10-1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5-09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4-10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4-24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5-22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薦】10-14

【精】《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8-11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熱】09-10

【熱】《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教學設計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