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賞析

時間:2023-05-30 13:44:49 藹媚 孟浩然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賞析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許多人都接觸過一些比較經典的古詩吧,古詩泛指中國古代詩歌。還苦于找不到好的古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賞析

  夏日南亭懷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

  散發乘夕涼,開軒臥閑敞。

  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

  欲取鳴琴彈,恨無知音賞。

  感此懷故人,終宵勞夢想。

  注釋

  ⑴南亭:詩人居處澗南園的亭子。辛大:孟浩然的朋友,排行老大,名不詳,疑即辛諤。

  ⑵山光:傍山的日光。落:一作“發”。

  ⑶池月:池邊的月色。東上:從東面升起。

  ⑷散發:古人男子平時束發戴帽,這里表現的是作者放浪不羈的愜意。

  ⑸開軒:開窗。閑敞:開闊寬敞。

  ⑹清響:極微細的聲響。

  ⑺鳴琴:琴。用阮籍《詠懷》“夜中不能寐,起坐彈鳴琴”詩意。

  ⑻恨:遺憾。

  ⑼感此:有感于此。

  ⑽中宵:中夜,夜半。中,一作“終”。勞:苦于。夢想:想念。[1][2-4][5]

  譯文

  夕陽的余暉匆匆向西落,池塘邊的明月漸漸東上。

  披散開頭發來迎接晚涼,開窗高臥多么閑適敞朗。

  微風掠過荷花送來清香,露珠暗滴竹葉發出清響。

  本想取出鳴琴彈奏一曲,卻遺憾沒有知音來欣賞。

  想到此懷念起我的老友,夜半夢中還苦苦把他想。

  鑒賞一:

  這首詩抒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和對友人的懷念。是孟浩然的五古名篇。

  這是一首五言古詩。五言古詩的語言風格一般要求古樸、粗拙,以便獲得一種類似漢魏古風的古樸森茂韻致。但孟浩然在這首詩里所要抒寫的,是一種清爽閑逸、其中夾著淡淡惆悵的情緒,就不便采取樸拙、拗峭的語言了。因此,詩人在寫法上有意吸取了五言近體詩的音律美和形式美的長處。首先它不用散體單行,而在中間六句采取似對非對的句式,使語言比較整飾,具有樸素的形式美。其次,注意語言的平易、淺近,聲音的響亮動聽,使人讀起來瑯瑯上口,再次,在韻腳方面,它有意采用宏亮級的“江陽”部韻,清亮爽口、鏗鏘悅耳。而為了保持古詩的特色,詩中不用平聲韻,全部押仄聲韻。全篇五個韻,除了第一韻“上”字是去聲外,其余“敞”、“響”、“賞”、“想”、全是上聲。加強了詩的音樂美。由于上聲字誦讀時聲音是從高往低,又由低向高,給人以悠揚起伏的感覺,用它們作韻腳,使節奏較為舒緩,很契合這首詩所抒寫的悠閑自得情緒。更充分地表現了題旨。

  這里還想指出,詩中的“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二句,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評論說“一時嘆為清絕”,除了景色美之外,同它們的音樂美也大有關系。詩句中的去聲字“送”和“淡”,特別是入聲字“滴”,聲情并妙。讀到這個“滴”字,真使人感到唇吻之間有竹露清脆地然而又是細微地滴落的清響。

  對于孟浩然詩歌語言音調的和諧優美,古代詩論家早已有人認識到了。南宋的嚴羽說:“孟浩然之詩,諷詠之久,有金石宮商之聲。”(《滄浪詩話·詩評》)

  明代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也贊揚孟詩“語氣清亮,誦之如泉流石上,風來松下之音。”清朝翁方綱則云:

  “讀孟公詩且毋論懷抱,毋論格調,只其清空幽冷,如月中聞磬,石上聽泉。”(《石洲詩話》卷一)

  詩歌語言的音樂美,作為流動的情感的節奏、音響的表現,能夠深深地打動人心,從而表現、加強和升華詩的抒情美。而孟浩然的許多詩之所以被人們廣為傳誦,正在于它們使外在的音樂美與內在的抒情美達到了高度的融合。

  除了音樂美,這首詩鮮明地體現了浩然詩“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的藝術特色。詩人以細膩入微,清新絕妙的景物描寫,創造了清幽散淡的意境。

  賞析二:

  孟浩然詩的特色是“遇景入詠,不拘奇抉異”(皮日休),雖只就閑情逸致作清描淡寫,往往能引人漸入佳境。《夏日南亭懷辛大》就是有代表性的名篇。

  詩的內容可分兩部分,既寫夏夜水亭納涼的清爽閑適,同時又表達對友人的懷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漸東上”,開篇就是遇景入詠,細味卻不止是簡單寫景,同時寫出詩人的主觀感受。“忽”“漸”二字運用之妙,在于它們不但傳達出夕陽西下與素月東升給人實際的感覺(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愛而“漸”起,只表現出一種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虛設。近水亭臺,不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涼的。詩人沐浴之后,洞開亭戶,“散發”不梳,靠窗而臥,使人想起陶潛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臥,遇涼風暫至,自謂是羲皇上人。”(《與子儼等疏》)三四句不但寫出一種閑情,同時也寫出一種適意——來自身心兩方面的快感。進而,詩人從嗅覺、聽覺兩方面繼續寫這種快感:“荷風送香氣,竹露滴清響。”荷花的香氣清淡細微,所以“風送”時聞;竹露滴在池面其聲清脆,所以是“清響”。滴水可聞,細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無聲息。詩句表達的境界宜乎“一時嘆為清絕”(沈德潛《唐詩別裁》)。寫荷以“氣”,寫竹以“響”,而不及視覺形象,恰是夏夜給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響”,那樣悅耳清心。這天籟似對詩人有所觸動,使他想到音樂,“欲取鳴琴彈”了。琴,這古雅平和的樂器,只宜在恬淡閑適的心境中彈奏。據說古人彈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雜念。而南亭納涼的詩人此刻,已自然進入這種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適而不擬動彈,但想想也自有一番樂趣。不料卻由“鳴琴”之想牽惹起一層淡淡的悵惘。象平靜的井水起了一陣微瀾。相傳楚人鐘子期通曉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洋洋兮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絕弦,不復演奏。(見《呂氏春秋·本味》)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絕俗而想到彈琴,由彈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無知音賞”的缺憾,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納涼過渡到懷人上來。此時,詩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邊,閑話清談,共度良宵。可人期不來,自然會生出惆悵。“懷故人”的情緒一直帶到睡下以后,進入夢鄉,居然會見了親愛的朋友。詩以有情的夢境結束,極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詩意感受。此詩不過寫一種閑適自得的情趣,兼帶點無知音的感慨,并無十分厚重的思想內容;然而寫各種感覺細膩入微,詩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層遞自然,由境及意而達于渾然一體,極富于韻味。詩的寫法上又吸收了近體的音律、形式的長處,中六句似對非對,具有素樸的形式美;而誦讀起來諧于唇吻,又“有金石宮商之聲”(嚴羽《滄浪詩話》)。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年—740年),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生了六子。詩與王維并稱“王孟”。其詩清淡,長于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三卷,今編詩二卷。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賞析】相關文章:

孟浩然《夏日南亭懷辛大》的全詩翻譯賞析01-24

夏日南亭懷辛大(唐 孟浩然)全文注釋翻譯及原著賞析11-12

夏日南亭懷辛大原文、翻譯注釋及賞析03-14

早寒有懷孟浩然賞析09-07

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懷》譯文及賞析09-23

孟浩然《早寒江上有懷》古詩賞析11-07

《早寒江上有懷》孟浩然唐詩注釋翻譯賞析10-13

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古詩賞析03-11

孟浩然《與顏錢塘登樟亭望潮作》的全詩賞析07-23

《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的閱讀答案與翻譯賞析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