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文集》讀書筆記2000字
長久以來,對語文課本里的作家都缺乏敬意,坦白說,是不太愿意閱讀他們書的,原因無他,讀書時代在語文老師的要求下背的膩煩了,加之小鎮沒有圖書館,即便想讀也找不到。現在看來,能夠出現在課本里的作家大多有可取之處,倘若能夠觸類旁通,將作者的其他書也找來看,想必是另一番風景。
在所有課本里出現過的作家中,唯獨鐘愛魯迅,先生的文字深刻,筆下的人物讓人不自覺的反思,很多話語細細品味,常有一語道破天機之感。現代社會,說話的人多,敢于說真話的越來越少,畢竟多數情況下說真話又不能賺錢。先生筆下的人物中,有兩個非常深刻,其一是阿Q,其二是祥林嫂。
先生說阿Q光頭,留著一條小辮子,這與Q這個英文字母很相似,所以叫阿Q,然而阿Q為世人所熟知并不是因為和字母Q形象一致,而是因為其獨特的“精神勝利法”。
阿Q的頭上有一個大的疤痕,加上光頭,于是自卑又敏感,凡人說到光頭,無論別人有心還是無心,他都認為是在譏諷他,于是滿臉通紅的發起怒來,然后在心底默默估量對手,對方木訥他便罵,對方氣力小他便打,但不知道怎么回事,阿Q吃虧的時候居多,于是后來改變的自己的方式,只怒目而視了。他覺得自己是第一個能夠自輕自賤的人,于是就釋懷了。
王胡在凳子上捉虱子,阿Q看到便要去比一下,虱子沒別人多,咬起來沒那么響,便覺得王胡地位比他更低賤,不該比他更多更響,發起怒來,與王胡扭打成一塊,阿Q與王胡打架吃虧,心里就想:“我總算被兒子打了,現在的世界真的不像樣,兒子居然打起老子來。”阿Q回家后,擎起右手,用力在臉上打了兩個耳光,打到自己臉部火辣辣的痛,打完后便心平氣和,似乎打的是自己,被打的是另外一個自己,不久就仿佛自己打了別人一樣,于是心滿意足像打了一場勝仗一樣怡然自得的進入夢鄉。
阿Q在茶館調戲小尼姑,小尼姑躲避,阿Q便理直氣壯的說:“和尚動的得,我動不得”。像是他摸小尼姑是天經地義的事一樣,阿Q有一套自己的學說,他覺得,凡是尼姑,一定與和尚私通,一個女人走在外面,一定想要引誘男人,一男一女在那里講話,那一定是要有勾當了。
自從阿Q在茶館里摸了小尼姑的光頭,內心也開始蕩漾了。由于未莊地方小,阿Q能夠接觸的女性不多,單身的更少。一天阿Q在趙大爺家幫工,遇到趙大爺家唯一的女傭吳媽,便忍不住對著吳媽大叫:“我和你困覺!我和你困覺!”嚇的吳媽趕緊奪命而逃。自此阿Q在未莊被所有人所不待見,飯館不賒酒了,也沒人找他幫工了,連土谷祠也不讓他住了,無可奈何的阿Q只得進城謀生。
阿Q進城后不久便做了小偷,最膽小的那種小偷,第一次犯案,風吹草動便逃回未莊,因偷了點衣服回未莊銷售,一時間竟成了未莊熱門人物。后來革命,阿Q成了替罪羊被槍斃。
除阿Q外,先生筆下印象最深刻的人物就是祥林嫂了,算得上中國近代社會底層人物的.典型形象。
祥林嫂其人,早年嫁給了比她小10歲的丈夫,跟婆婆還有小叔子住一起,新婚燕爾,丈夫不幸離世。祥林嫂獨自去了魯鎮,在魯四老爺家幫工,因安分勤勞,踏實肯干,很快被雇傭為長工。然好景不長,快過年的時候,祥林嫂的婆婆找到她,為了給小叔子籌備彩禮,要將其強行賣給了賀老六,嫁到大山里。
不久后,祥林嫂在大山里生下一子,然而賀老六卻因得風寒救治不及時死了,悲痛之余,祥林嫂照顧兒子的心也就分散了不少,山中餓狼多,一不留意,兒子也死于狼口,至此,祥林嫂又是孤家寡人了。
祥林嫂在兒子丈夫死后,重返魯四老爺家幫工,但工作再不如先前靈活,記憶力也大大減退,表情如死尸般,每天逢人便講述其悲慘遭遇以及兒子慘死的經過,一開始鄉親們還特意去聽她講述,但聽的多了,祥林嫂也就慢慢的被鄉人所惡。
先生所作短篇中,有一篇講動物的文章讓人印象深刻。先生說:“動物大多適性任情,對就是對,錯便是錯,無一句辯解的話,蟲蛆或許不干凈,但它們從不自鳴得意,猛獸以軟弱的動物為餌,不妨說它兇殘,但它們從未豎過“公理”“正義”的棋子,使得犧牲者直到被吃為止,還一味的稱贊它們”。
有一個絕大多數人所喜愛的動物是先生所不待見的,就是貓,先生仇貓緣由有三,其一,貓凡是捕食雀鼠,從不削一口咬死,定要盡情玩弄,放走,捉住,又放走,直到玩膩了,方才吃下,頗與人們幸災樂禍的心里相同,習慣于慢慢折磨弱者致死;其二,貓同虎屬,卻生的一副媚態;其三,在人們睡覺看書之時,貓的叫聲總叫人心煩意亂。
還有就是一個家庭里,貓是不肯將老鼠滅光的,先生說中國古代的官兵也常常這樣做,他們不肯掃清土匪或者敵人,如果掃清一切障礙,他們就會不被重視,甚至因失去用處而被淘汰。
在所有的道德綁架中,先生提到一點深感認同,就是平素不太往來的人,忽然寄一紅貼,上印“小兒完婚”“為舍妹出閣”等等含有陰險性暗示的句子,使得接受者不花錢便覺得過意不去,花了錢本質上又十分不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