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時間:2024-09-23 08:15:44 羨儀 魯迅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通用27篇)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后,從中我們收獲新的思想,這時候十分有必須要寫一篇觀后感了!現在你是否對觀后感一籌莫展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參觀魯迅故居有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通用27篇)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

  周日的上午,我懷著敬仰的心情和媽媽來到了阜成門內的一個胡同里,因為魯迅先生的故居,就靜靜的坐落在這。

  北京的初春還是有些涼意,但我看到大門口桃樹上的花苞,我的心里頓時溫暖了起來。人一進門,就好像來到了另一個世界,幽靜的四合院,淡淡的陽光灑在房檐上,一點也不顯得冷清,似乎還有人居住在這里。這個青瓦灰墻四合院很小,院子的中間有一棵大的丁香樹,聽故居的管理員阿姨告訴我這棵丁香樹是魯迅先生親手栽種的,算算到今年都86年了,活的可好了。我想魯訊先生一定是一個熱愛生活的人,這里到了春天肯定是滿園飄香了。

  院子北邊的房子是正房是魯訊先生的母親和妻子朱安的臥室,西邊是廚房,東邊是女工們的臥室,南邊的房子是魯迅會客和藏書的地方。堂屋的后面,接出的一間小房子,是魯迅的臥室兼工作室。這里每間房子的布置都是魯迅先生親自設計的。家具都是深色的非常古樸典雅,擺設也很整齊對稱。房屋的后面還有一個小院子,有兩棵棗樹,不過是后來補種的。( 就在這個四合院,魯迅先生在此居住的兩年期間完成了《華蓋集》、《華蓋集續編》、《野草》三本文集和《彷徨》、《朝花夕拾》、《墳》中的一部分文章,印行了《中國小說史略》、《熱風》等著作,同時還主持編輯了《語絲》、《莽原》等周刊雜志。

  在故居的東邊,有一個陳列大廳,擺放著各種展板和實物,濃縮了魯迅先生一生的經歷。“在紹興的”部分主要 展示了從魯迅先生在紹興時的童年和少年時光,他經歷了家道的敗落,也由此體驗了人生的辛酸。接著,“在南京”、“在日本”的求學經歷,使青年時期的魯迅抱定“救國救民”的信念,后來又毅然做出“棄醫從文”的`決定。在北京”的教學與革命經歷,使他有機會宣傳進步思想,在反動派的白色恐怖之下寫出慷慨激昂的戰斗檄文,喚醒沉睡的國民,激勵人們革命救國。在他看來,一個民族的命運,遠遠重于個人的得失。魯訊先生的一生,是與整個國家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的,這種精神,也就是我們民族的精神。

  看完這些,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的精神鼓舞著我,我不但對魯訊先生更加敬仰了,而且,心里真的明白了什么叫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2

  認識魯迅是因為我讀了他寫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

  暑假,我們全家去了紹興,首先就去了魯迅的故居。魯迅的家可大了,七拐八彎的,好多屋子,我們繞過正廳,后面有一個園子,那就是百草園,魯迅小時候的樂園。園里鳴蟬在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

  在魯迅屋子前的庭院里,有幾尊銅像,一邊是和藹的繼祖母搖著扇子,給魯迅講“貓是老虎的師傅”的故事,而一邊的魯迅呢?雙手托著下巴,正聚精會神地聽著。我也忍不住,看見邊上有張空凳子就坐了上去,一下子,仿佛沉浸在繼祖母的`故事當中。

  出了魯迅故居 ,沒走幾步就到了三味書屋,是魯迅讀書的地方。屋中間掛著一塊匾:“三味書屋”,匾下是一幅畫,畫著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一棵古樹下。旁邊就是魯迅上學時的座位,上面還有他刻得“早”字。“早”是有故事的,有一天,魯迅去給父親買藥,遲到了,老師罵了他,魯迅沒有說情況,就在桌上刻了一個“早”字,從此,魯迅就再也沒遲到過。

  我想:魯迅之所以能成為大文豪是因為他從小就對自己要求很高,平且有很強的自制力。想到我自己,我不覺有點臉紅,以后,我也要向魯迅學習,嚴格要求自己,在學習上不怕困難,勇于挑戰。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3

  今年十月十九日,是中國文化巨人魯迅先生逝世七十周年紀念日。這周三,我系分團委組織05級各支部成員參觀了魯迅博物館。

  博物館坐落于阜城門內大街,是國家文物局直屬的國家級博物館。是魯迅在北京四處故居中唯一列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保存得最完整的一處遺址。

  步入館內,首先進入眼簾的是魯迅先生的雕像,魯迅先生的臉上依然是那堅毅的表情,他的手中依然握著那只戰斗用的鋼筆。

  館中按時間順序以手跡、照片、 圖片形象地展現了魯迅不朽的-生。其中有新發現的魯迅地質佚文手稿,也有與我們熟悉的作品密切相關的文物。如《阿Q正傳》的唯一一篇殘稿、魯迅20多歲時所寫《自題小像》手稿、魯迅在仙臺醫專時的解剖學筆記等等,都是十分珍貴、難得一見的珍品。

  站在仿真的三味書屋前, 我仿佛看到了那碧綠的菜畦,光滑的市井欄,高大得皂莢樹,紫紅的桑椹,又仿佛聽到了油蛉低唱,蟋蟀們的琴聲。

  站在魯迅先生的照片前,注視著他始終堅定犀利的目光,我仿佛看到了魯迅先生眉頭緊鎖,奮筆疾書的“戰斗”場面,仿佛聽到了他“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深沉吶喊。

  走出展廳,我們又參觀了魯迅先生的`故居,七十年時光流逝,這座故居中的一切卻都保存完好。在那間有名的“老虎尾巴”--不足九平方米的魯迅工作室內:一張普通的三屜桌上,高腳煤油燈、“金不換”毛筆、硯臺、文具……擺放如昔,令觀者睹物思人。庭院中,兩株魯迅當年親手栽種的白丁香樹,雖已年近古稀仍然枝繁葉茂。時至四月,丁香花開,清香縷縷,分外宜人。

  參觀結束,雖然我離開了博物館,但魯迅先生的執著和堅毅將一直鞭策著我!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4

  “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句話是魯迅先生的名言,更是他一生的真實寫照。身為一個紹興人,我卻連魯迅先生都不了解,所以我決定先從魯迅故居開始了解他。

  經過一個小時的車程,我來到了魯迅故居。我迫不及待的沖進去,撲入眼簾的是一塊大石碑,上面刻著”魯迅故里”四個大字。

  繞過石碑,向前走一小段路往右轉,跨入樹陰遮蔽的石庫門,就是魯迅一家的住所,樓房后有一天井,青石板鋪面,天井里種植著一株高大的桂樹,每到深秋,桂香撲鼻,因而又稱桂花明堂。過天井有兩間南北朝向的樓房,前后縷披花格門窗,東邊樓下中間用板隔開,前半間稱小堂前,小堂前里太師椅,方桌,茶幾仍照原樣擺放,魯迅小時候常到這里看書,寫字,畫畫,他所寫的'《詩中畫》也就從這里誕生。

  走出魯迅故居,往前過三間平屋就是百草園。一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已道盡百草園里的斑讕色彩。百草占地兩千多平方,那有“無限趣味”的“短短的泥墻根”至今仍保留原來的樣子。百草園雖然名字好聽,可卻只是一個小菜園,即使是這樣,這里還是成為了魯迅兒時的樂園。百草園的旁邊就是魯迅紀念館,在這里我知道魯迅一生經歷的事情,由于魯迅的祖父是大官,他死了后魯迅家就沒入貧困,家里的東西一樣一樣的被當掉,魯迅從中看透了世態的卑俗。

  短短一天我就游遍了這個地方,魯迅故居雖然不大,卻令我更加深入的了解了魯迅這位偉人。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5

  星期天,我們一家人去紹興參觀魯迅的家鄉,看到了很多以前的東西。

  走近魯迅的故鄉,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刻有魯迅和江南小城的城墻,前面有幾尊栩栩如生的銅像。不時有人上去跟他們合影,我也照了幾張。之后我媽去買票,我們正式進入魯迅的故鄉。

  我們先去了魯迅的祖籍。我們一進去,就是古色古香的正廳。中間掛著一個很大的“德壽堂”。下面的墻上掛著一幅畫和一副對聯。下面的方桌凳擺放整齊。聽旁邊導游阿姨說,這是會客大廳。

  看完正廳,我們穿過一個大廳,來到廚房。我媽突然指著風車之類的東西問我是什么,我盯了半天也答不上來。姐姐跟我說是用來篩糧的,外婆家有。聽了姐姐和媽媽的講解,我知道了廚房很多東西的功能,還特意在廚房拍了一張照片留念。再往里走,我也看了一些房間,有老爺的,有少爺的,有小姐的。有刺繡室,琴房,自習室。不同的房間有不同的.特點,真的是大開眼界。

  出了魯迅祖居,我們還去了三潭映月,百草園。姐姐說三池映月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我看到里面有一尊模仿上課場景的銅像,真的很有意思。白草花園里有一棵100年的樟樹,它很高,我和父親在下面拍了幾張照片。對了,我還買了風扇!姐姐笑我,扇得像個混小子!這算夸獎嗎?

  我在一家人的笑聲和打鬧聲中演了魯迅故居。魯迅故居真的很有意思,大家有機會應該去看看。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6

  冒著蒙蒙細雨,踏著濕漉漉的青石板,我們撐著傘游覽了魯迅故居。

  我從書上知道了魯迅是一個文學家,從爸爸口中了解到魯迅是一個“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偉大思想家,今天又在魯迅故居看到了這個有著“濃黑眉毛”、“濃黑胡子”的偉大作家的雕像,并了解了他光輝的一生。

  走進“三味書屋”,我想起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在那里,我看到了魯迅生活的“四角的天空”,還坐在魯迅坐過的課桌前,想象著魯迅小時候求學時的樣子。在他那個大大的書房里,所有擺設都很簡樸,只有柜子里裝滿了各種各樣的`書。

  我在魯迅博物館里看到了,魯迅原名叫周樟壽,后來改名叫周樹人,爺爺是做官的,而從他爸爸這一輩開始,家里就變窮了。而魯迅卻很感謝爸爸,因為那段時間的磨練,讓魯迅知道了自己小時候想做醫生的理想只能救死扶傷,而擁有知識,做一個用“筆”戰斗的人卻可以拯救一個民族。我還在這里認識了魯迅在日本的恩師“藤野先生”,看到了魯迅翻譯的許多外國進步著作。看著照片上的舊中國和那個時代的人,我不禁感嘆:魯迅是多么偉大的一個中國人。

  也許,在紹興的魯迅故居里,我能看懂的東西不多。但我想,這是一顆種在我心里的種子,以后我還想到上海的“魯迅故居”,去了解魯迅更多的更偉大的故事。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7

  國慶節里,我沒去游覽山山水水,也沒有去有趣的兒童樂園,而是去了紹興的魯迅故居。

  來到魯迅故居門口,已經是人山人海,排起了長長的隊伍進入了魯迅祖居,看見了古色古香的正廳,中央掛著“德壽堂”這三個大字,兩旁擺著接待客人的凳子,聽導游阿姨說這是會客的廳堂。

  參觀完正廳后,我們穿過一過道,來到了廚房,媽媽給我介紹了廚房里大大小小工具的用處,使我知道了這些工具的功能。再往里走,就是大大小小的房間了,有小姐的、少爺的,還有琴房、繡房和書房,我不禁感嘆到魯迅原來是個富二代啊!

  參觀完魯迅祖居,我們來到三味書屋,這里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隔著圍欄,我看見魯迅坐的'那張桌子,上面刻著一個早字,導游阿姨自我介紹“早”的來歷:有一天,魯迅給父親買藥。導致上學遲到,被老師嚴厲批評。于是魯迅并沒有找借口,而是在自己的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從此就沒有遲到了。這時,我眼前浮現出魯迅勤奮學習的形象,聯想到自己的表現,感到非常的愧疚。

  走出三味書屋,我們來到百草園,這里是魯迅童年的樂園。這里有綠油油的青菜,大大的南反,高高的皂夾樹,樹上長滿了爬山虎。看到這些景象,使我仿佛看到魯迅在園子里玩,玩得不亦樂乎。

  天色漸漸暗下來,我們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游覽地,但腦海里揮不去的是魯迅勤奮好學的景象。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8

  今天早上,我和爸爸、媽媽一起跟著旅游社去紹興。經了大約5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終于來到了紹興,我們的第一站是魯迅故居。

  一下車,住在紹興的小林導游來接我們,她把我們帶到了游紹興第一站——魯迅故居。

  進魯迅故居前,小林導游說:“魯迅故居有4000多平方,比魯迅祖居多出1000平方,是周家最大的建筑。”說完,并帶我們進了故居。

  進去后,我們先看到了迎客的徳壽堂,徳壽堂的上方掛著一幅栩栩如生的畫,畫下擺著一張張清朝時代的精致凳子,上面刻著龍、鳳等吉祥圖案。

  接著,我們參觀了魯迅先生的'臥室。臥室里有一張精致的木質清代床、刻著動物的木質圓木桌......總之,所有的一切都是木制的。

  我們又參觀了魯迅先生的書房,書房里放著許許多多放書盒,一張精致的木桌上放著許多毛筆,那是魯迅先生的閱讀桌。

  參觀完魯迅故居后,我們去了三味書屋,是魯迅以前上學的地方。我們看了魯迅以前坐的椅子和寫字用的桌子。我們聽小林導游介紹:魯迅的桌子上刻有一個“早”字,那據說是因為有一次,魯迅上課遲到了,他感到十分慚愧,所以在桌子上刻了一個“早”字,提醒自己每天要早點到學校,不要遲到。

  魯迅不愧是紹興名人,他的小時候就嚴格要求自己,我該向魯迅學習。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9

  暑假里,爸爸媽媽帶我參觀魯迅故居,為的是讓我增長見識,開闊眼界。

  中午11時,我們終于來到了紹興市。飯后,我們在導游的帶領下來到了魯迅故居紀念館。

  走進大門,里面擠滿了人。進去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魯迅半身像,他神色嚴峻,目光炯炯地凝視遠方,旁邊刻著他的生平事跡,跨過左邊那扇門,有三個房間,里面陳列著魯迅先生生前用過的物品。

  穿過小橋向前走一段路,就是百草園。走進去,先看見的是幾棵高大挺立的皂莢樹。它們長得郁郁蒼蒼,樹枝隨著風兒向你招手。幾只蟬躲在葉叢里“知了,知了……”地叫著。滿墻爬山虎長得翠綠翠綠的,令人心曠神怡。我看著這些美麗的景物,不由想起了一個畫面:小時候的魯迅在百草園里捉蟋蟀,翻開磚頭捉蜈蚣,捉住蒼蠅喂螞蟻……這時,導游告訴我們:“相傳這里有一條美女蛇,小魯迅白天到這里來玩,晚上是不敢來的,因為晚上美女蛇會在百草園吃人的……”我聽著聽著“咯咯”地笑了起來。

  最讓我難忘地要數魯迅的`書房了。走出百草園,過了橋再往左走一點,就是他的書房了。走進書房,大廳中橫掛著一個橫匾,上面寫著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下面還有一幅畫,畫上畫著一只梅花鹿臥在一棵古松旁。我不由又想象起來:小魯迅和伙伴們在這里讀四書五經,等先生讀得入神時,他們偷偷地溜進百草園捉迷藏、玩游戲……

  這是一次有意義的參觀,我收獲了許多,而且還增長了見識。如果下次有機會的話,我一定還會再來參觀!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0

  “同學們,明天學校組織去紹興春游。”全班發出震驚的聲音,因為平常我們都是去大佛寺或者江濱公園,而我們這次竟然去紹興春游,這太不可思議了!讓我們去紹興玩。“這一次春游,是去紹興的魯迅故居。每個人都可以帶手機,但是零食只能帶一兩樣,只能帶面包和純牛奶,不能多帶。”

  一大早,我就來到了學校,看見一輛輛大巴車停在我們學校門口,等著我們出發。一進教室,老師就叫我們出發,我滿懷激動地坐上了大巴車,來到了魯迅故居。

  我們有秩序地走下了大巴車,排好隊伍來到了三味書屋。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這里還有一個“早”字的故事:魯迅的爸爸生病了,魯迅每天都要去街上買藥給爸爸。有一天,魯迅為了這事兒導致上學遲到了,老師嚴厲地批評了魯迅。于是,魯迅就在桌上刻了一個“早”字,這個字他不但刻在桌上,而且也刻在了他的心里。從此,他再也沒遲到過。

  但是,令我印象最深刻的還是魯迅紀念博物館,里面陳列著許多關于魯迅的東西:有魯迅的家屬和魯迅的照片。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魯迅寫的書,足足有兩面墻之多。在路上我買了許多的東西,比如烤串、棒冰、奶茶和飲料。當然,我還在三味書屋買了一把扇子。

  這次的魯迅故居之旅中,我學到了許多東西,使我終身受用。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1

  紹興,是眾所皆知的地方。在這里,閃出了一顆璀璨的明珠,用它的光芒籠罩著紹興。而他,就是魯迅。終于,我在一次冬令營有幸近距離接觸了魯迅先生童年的生活。這樣,讓我對魯迅先生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也讓我,更充實。

  我們先進了三味書屋。那兒彌漫著芬芳的、濃郁的書香味,是我們陶醉其中。這就是魯迅先生在小時候學習的地方。我們走進教室,有一張桌子十分顯眼,那就是魯迅先生兒時學習用的書桌。那個“早”字和含義,我相信,已深深的.印入我們的、魯迅先生的腦海里了吧!事事早,應該早已成為魯迅先生成功的訣竅之一。

  繼而,我們來到了魯迅故居。魯迅故居就是魯迅先生少年時和家人一起居住的地方。這一幢房子古色古香,充滿了歷史的滄桑感,讓我聯想到魯迅先生在這里的笑容與淚水。

  百草園可是個神奇的地方呢!雖然沒有奇花異草,可是一進去,似乎有一種磁力吸引著我們,讓我們陶醉其中。而且,你瞧你瞧,不僅是我們入迷了,連蜂蝶也來助興呢;你看你看,不僅是我們陶醉了,連蛐蛐也來叫幾聲呢!這仿佛如同仙境一般。也許就在這時,長媽媽在為小魯迅講著驚心動魄的故事;也許就在這兒,小魯迅已經捉住了幾只蛐蛐;也許就在這里,魯迅先生度過了一個充足、快樂的童年吧!

  也許……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2

  星期六,天陰沉沉的,可絲毫沒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兩家人相約一起去魯迅故居游玩。

  車大約開了三個多小時,終于來到了魯迅故居的大門前,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魯迅先生的肖像,和“魯迅故居”幾個大字。中間是一條大約寬5米的長長街道,街道旁擺滿了各色小吃,兩邊是古色古香的房屋結構,旁邊還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上面還有幾只烏篷船,讓人仿佛置身于畫卷之中。

  我們先來到魯迅的祖屋,一進去,就是一個大大的院子,里面種滿了各式各樣的花草,正中是堂屋,里面正中央擺放著一張四方桌,桌子兩邊是兩把椅子,屋子兩邊各擺了三張椅子,是為了接待客人用的,上方是主人坐的,我們還參觀了偏屋,什么兒童房,紡織房和藏書房,里面的陳設都很簡單。我們還去了魯迅紀念館,里面介紹了魯迅的經歷和一些活動及于他有關的著名人物。

  接著,我們來到了“百草園”,雖說是百草園,也只不過是魯迅家一塊小小的菜園子罷了,整個園子呈正方形,大體分為3份,一份里種油菜,油菜金燦燦的,隨風擺動,前立了一塊石頭,大概是后人添上去的.,上面寫著“百草園”,還有兩份種著不同的蔬菜,有青菜、土豆等,綠油油的一片,一口干枯的井,我還跑到上面去跳上跳下的,一位導游給游客介紹時就說:“魯迅小時候就像這個小朋友一樣在上面跳來跳去,很頑皮”,我聽了,心里樂開了花。

  這次游玩,使我更加了解了魯迅先生他是一個勤學苦練、珍惜時間的大文豪。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3

  今天是10月1日,也是一年一度的國慶節,我和爸爸一起來到了魯迅故居。

  一走進大門,就聞到了一股清香,原來這里種著兩棵茂盛的桂樹。所以這里叫掛花明堂。

  過了桂花明堂就來到了保存完好的魯迅故居兩樓兩底,向四周一看,到處都是房間。東首前半間是客廳,是魯迅吃飯會客的地方。西首前半間是魯迅繼祖母蔣氏的臥室,她性格幽默,孫子們都很喜歡到她那兒去聊天。蔣氏常給幼年的魯迅講貓是老虎的師傅、水漫金山等民間故事和傳說,給魯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樓上東首一間是魯迅原配夫人朱安的臥室,她和魯迅性格不同,所以魯迅對她無愛情可言。

  穿過蜿蜒曲折的長弄堂,便是美麗的花園,相傳叫作百草園。百草園名稱雖雅,但只是一個普通的菜園。平時種一些瓜菜,秋天曬稻谷,但那是兒時的魯迅的樂園。魯迅經常和小伙伴到這里來玩耍,正是因為這樣,魯迅才會12歲被家人送到三味書屋讀書,所以他非常留戀這個屬于自己的樂園。

  走過長長的小路,映入眼簾的就是魯迅筆下的風情園。臺門內有一方400平方米的'清澈見底的水池,水中的魚兒們在自由自在地游來游去。看著看著,我不禁想起了自己,假如我能像水中的魚兒們一樣,那該有多好啊!

  天色已經暗了,而我卻還想在游覽下去,不過沒辦法,我只能回家了。不過我永遠不會忘記這個令人回味無窮的名人之家!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4

  今天,母親說要去魯迅故里參加小隊活動,我非常高興。于是我早早地起床,來到魯迅故里。母親請來講解員趙阿姨,她讓我們戴上聽講器,說:“等一會兒104班的同學們要跟著我不要離我太遠,不然會聽不到,知道嗎?”我們連忙說:“好的”,趙阿姨說:“我們的旅程開始”。

  我們先來到“魯迅祖居”。這里有一個佛堂,掛著一幅壁畫,畫上有三個人,里面有魯迅的先生呢!接著,我們穿過小橋來到“三味書屋”,也就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就像我們現在的學校。我看到魯迅的桌子上刻一個“早”字。原來那時魯迅的父親得重病,母親讓魯迅到當鋪拿衣服換錢買藥,給父親治病。因為這魯迅上學遲到,受到先生的責打,于是魯迅在桌子一角刻一個“早”子,提醒自己以后不能遲到,做什么事都要早。不一會兒,我們又來到魯迅先生的'新家“周家新臺門”里面有許多房間,有淑女房。藏書房。少主房……還有著名的“百草園”。百草園是魯迅先生小時候玩耍的地方,這里可以捉蛐蛐。挖何首烏,還有一畦碧綠的青菜。高大的皂莢樹和桑葚,給魯迅先生帶來歡樂。最后,我們和趙阿姨合影留念,她講得非常好,我們都能聽懂她講得內容。

  今天我學到很多關于魯迅先生的故事,我要向魯迅先生學習,做一個好少年。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5

  周日,我帶著對魯迅先生的好奇心,與語文課本一起來到紹興魯迅故里。

  還未進入大門,我便看到兩個孩子的銅像,仿佛正在聊些什么。走近一看,這不就是閏土嗎?跟課文中同樣的銀項圈、同樣的小氈帽、同樣的.紫圓臉。那么,另一邊穿著大少爺服裝的,一定就是兒時的魯迅先生吧!那他們聊的應該就是看瓜、刺猹、捕鳥……我也真想聽聽!

  走進大門,我便進入魯迅祖居,這院子可真大!不僅有臥室、廚房、浴室這些必要的房間,還有琴房、大客廳、小客廳、倉庫……看都看不過來,他們家可真富有呀!

  在語文課本中,閏土與魯迅先生是在廚房相識的,但并不是祖居的廚房,而是新臺門——現在的故居里的廚房。帶著好奇心,我們跨進魯迅故居的大門。故居就沒有祖居那么大,但還是有一種大戶人家的氣派。在那兒,我找到章運水與魯迅先生相識的廚房。可想而知,章運水其實就是魯迅筆下的閏土。

  來到后花園——百草園,在那兒,我仿佛看到兒時的魯迅先生與章運水在一起玩耍嬉戲,一起在井沿上跳來跳去,一起坐在石頭上談那些鄉村趣事。

  走一個下午,我們還參觀魯迅先生與兄弟們小時候的學堂——壽鏡吾先生的三味書屋,還有魯迅紀念館。我仿佛與魯迅先生一起經歷他不平凡的一生。他是真正地用他的武器——筆,戰斗一生。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6

  為了讓我更加了解魯迅,媽媽決定帶我去魯迅的故鄉——紹興,乘了兩個小時的動車,我們終于到了。

  走進魯迅故居,里面人潮涌動,每個人都興致盎然:有的在給家人拍照,有的在品嘗紹興的特色美食臭豆腐,有的在仔細端詳墻上的文字……我則拉著媽媽的.手迫不及待地朝魯迅家跑去。一跨進大門,映入眼簾的便是客廳,那客廳可真氣派,巨大的木墻上掛著用毛筆寫的橫幅,橫幅下擺著一張八仙桌和兩把木椅,桌上放著一個精致的陶瓷花瓶,上面畫著幾朵淺絳色的荷花,甚美!

  穿過走廊,便來到魯迅的房間,他的房間極其樸素,床上掛著的蚊帳已布滿歲月的灰塵,破舊的被褥疊放在床上,讓人絲毫感覺不出他曾是個“少爺”。走過房間的連廊,我們來到百草園,那里留著魯迅先生的童年。我異常興奮,之前只在書里看過,終于實地見識了一回。許多年前,魯迅先生就是在這里和他的好朋友閏土一起“雪地捕鳥”。百草園的泥墻根下是否真的能挖出何首烏?為此,我還特地找來一根小木棍拼命挖,試圖尋找“何首烏”的影子。媽媽還帶著我從百草園走到三味書屋,見到了魯迅先生親手刻的“早”字,它代表著魯迅先生勤學好問的精神。

  我們在青石板鋪成的小道上散步;在咸亨酒家品著茴香豆;在路邊的小攤上嘗一口紹興特色臭豆腐;在烏篷船的搖晃中尋找魯迅、感受魯迅……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7

  星期天,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同學們一起去了魯迅故居游玩。

  經過兩個小時的奔波,我們來了紹興魯迅故居。這里人山人海,街道兩旁是各種各樣的小賣鋪,有賣冰激淋的,有賣紹興特產的,還有賣紀念品的'。

  隨著人群,我們走進了這條街,走了不遠,就發現街旁邊有一條小河,河上來來往往都是烏篷船。大人們買好了船票,我們穿上了救生服,登上了烏篷船。搖烏篷船的老大爺剛招呼我們坐好,船就搖搖晃晃地開了起來。陽光照在人身上,暖暖的。隨著船身行走在水面上而帶來的一點點涼風,再加上船慢悠悠左搖右晃的,人坐在烏篷船上,簡直愜意極了!船很快進入了一個隧道,抬頭只見上面掛滿了五顏六色的彩燈,紅的、黃的、藍的,應有盡有,漂亮極了!

  下了船,我們來到了三味書屋。曾經的三味書屋現在變得十分先進:嶄新的桌椅、可升降的黑板、還有大屏幕投影和電腦呢。轉過街角,我們又來到了百草園。魯迅先生筆下的百草園種滿了各種草藥,而如今的百草園,分成了四大塊,分別種著大白菜和青菜,這讓我不禁有些失望。

  紹興的臭豆腐,歷史久遠,因臭而聞名中國。我買了兩盒臭豆腐,邊走邊吃,再加上一路都是燒烤串、關東煮、山楂糕、鮮榨汁等等,仿佛來到了人間天堂、吃貨的美地。

  魯迅故居既有水鄉特色,又有文化特色,還是美食天堂,不愧為紹興的旅游寶地。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8

  幽深的古樹,白墻黑瓦的房屋,推開門,“嘎吱”一聲,仿佛走進了新的世界,我來到了魯迅故居,來到了魯迅生活過的地方。

  外面是被無數蔥綠樹木掩映著的白墻黑瓦,里面卻是木結構房屋,似乎還能夠嗅到一點兒歲月的氣息。啊!這就是那位大文豪魯迅生活過的地方嗎?一步一步踏進去,那些青石板磚閃耀著太陽的光輝,似乎在嘆息著歲月的滄桑。哎!連這石板磚也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魯迅故居,真的'是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地方。

  穿過天井,我們就來到了大堂,里面整整齊齊擺放著的桃木家具,似乎在莊嚴地宣告:這是主人們坐的地方。家具上精美的紋路,卻已是百余年前流行的花樣。時間已經悄悄改變了一切,就連大廳上擺放的掛畫,都還是一百多年前那種紅艷艷的牡丹,如今社會已經難覓蹤跡。椅子上落滿了塵埃,靜靜地躺在那里,也許是歲月將它們變得沉默。

  走過大廳,木板房依舊是“咯吱咯吱”的響聲,仿佛在抗議著游客們踩得太重了。我連忙放輕腳步,不敢驚動地板上的浮塵,將腳輕輕地抬起,又輕輕地落下,不留一點兒聲音。夕陽從狹窄的門縫穿越而來,將我的影子照得又細又長,不知魯迅當年有不有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如果經歷過,那又會是怎么樣的一種感受。

  魯迅的故居,是那樣的迷人,是那樣的令人捉摸不透。那些高高挺起的古樹,那些細細長長的斜陽,還有那些已經成為古董的家具,和落在上面的塵埃,都深深地印在我的腦海中,令我浮想聯翩!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19

  正月初三,我和爸爸媽媽、外公外婆自駕去紹興游玩,出發前,外公笑稱這可是專門為我設計的“文化之旅”!

  第一站,我們去了魯迅故居,在這里,魯迅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青瓦粉臺,雖然老房子頗有些年紀,但保存得非常好。小堂沿、祖母臥室、魯迅起居室……看過文字介紹,再看看陳列的一件件舊物件,我仿佛穿越到了魯迅小時候,那個有長媽媽講故事、小魯迅嬉戲玩耍的情境。

  從魯迅故居出來,走不多遠便是此行的第二站——魯迅紀念館。紀念館共有二層,一進大門,看到的是魯迅先生的.半身雕塑,旁邊赫然寫著“俯首甘為孺子牛”這幾個大字,媽媽說,這是魯迅先生一生的寫照。在紀念館,我了解到了更多魯迅的生平軼事,比如家境從富裕到落魄,從被人寵愛的長子長孫到天天跑藥鋪當鋪被人瞧不起……這些都給魯迅的成長帶來多么巨大的影響啊!

  三味書屋是我們一行的第三站,據說這是當時紹興城里比較有名的一個私塾,魯迅小時候就在這里聽壽鏡吾先生上課。我看到了當時魯迅求學時用過的一張硬木書桌,桌角上刻著一個“早”字。原來,有一次魯迅上學遲到,受到壽先生的嚴厲批評,他很慚愧,就在書桌上刻了“早”字用來告誡自己。可見,偶然犯了錯不要緊,頂重要的是要能牢記在心,積極改正!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20

  踏著青磚,順著小巷,看著烏篷船在河道中穿梭,我來到了魯迅的故鄉-紹興。

  跨入門檻,眼前是大廳,兩邊的壁上均勻地掛著畫,空氣中隱隱有一絲淡木的清香,多少也有幾分清閑的氣息。但整齊的椅子,高高在上的牌匾又讓人感到嚴肅幾分。魯迅就是在這個封建又拘束的家庭中出生的。

  走進亭院,多多少少都會植上幾棵樹,現在看到平淡無常,枯燥透頂,卻是魯迅先生兒時的伙伴。但時間一久,卻也死板了!正如他在“故鄉”一文中寫到的:“只看見院子里高墻上的'四角的天空!”其中,院子中最大的就要數百草園了!記得魯迅在矮墻那兒,捉蟋蟀給父親做藥引,當今一看,卻也不怎么樣,矮墻便是矮墻,石井欄便是石井欄,但整個院子卻有一種說不出的味道,似乎有些沉重,又有些悲傷。

  兒時的魯迅開始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可是,好景不長,隨著他父親生病,家中斷了經濟來源,他只能每天拿著母親的首飾到店鋪里當掉來維持生活,漸漸受到別人的歧視,遭到同伴的取笑。正是因為感受過底層人民的煎熬,也正因為他經歷了一個家庭從輝煌到破落,他才寫出“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這樣的千古名句,是他一生的寫照!

  當時的社會,有買人血饅頭的治病的,有把婦女的腳裹小的,有但這種種事都脫離不了魯迅先生寫的幾個字“吃人”。

  1902年,他下定決心-出洋!在日本,他看到了自己的同類-中國人被嘲笑,中國人嘲笑中國人,他憤怒了,打算用文字改變中國人的理念。

  這位中國的英雄,用筆戰斗了一生,改變了中國人的信念,展現了中國人不屈不撓、愛國愛民的精神

  走出大門,前面又是白墻黑瓦,小橋流水,只有那青磚小道一直向前,似乎沒有盡頭。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21

  在國慶小長假,我有幸來到魯迅故居。

  這天,我們早早地起了床,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車程。我們來到了魯迅故居。我往里邊瞄了一眼,天啊!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里邊人潮涌動,長長的隊伍根本分不清哪里是頭,哪里是尾。

  不知過了多久,我們終于進入了魯迅故居,通過簡介我知道了,魯迅原名周樟壽,后改名周樹人,原字豫山,后改豫才。“魯迅”是他發《狂人日記》時用的筆名。看完簡介,我看了看四周:一條窄窄的青石板路兩邊,一溜粉墻黛瓦,竹絲臺門,顯得異常樸素。經過魯迅臥室的窗戶,往里看,最顯眼的是一張罩著蚊帳的大床。靠近窗戶的是一張桌子,上面放著筆和墨,這就是魯迅先生學習用的桌子吧!

  跨過一個拱門,就進入了百草園。一塊大石頭立在百草園中,上面刻著“百草園”幾個綠色的大字。曾經的百草園已經成了菜園,里面種著毛豆、南瓜等蔬菜。“單是周圍短短的泥墻根一帶,就充滿了無限趣味……”魯迅兒時和朋友們常到這來玩。他把百草園記錄在了《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一文中。

  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學習的私塾,墻上掛著“三味書屋”的匾額。匾的下面是一張國畫,畫的前面擺放著一張紫檀木色的大桌子和椅子。

  故居旁就是魯迅紀念館了。那里展示了他各個時期的'生平事跡。毛主席曾說:“魯迅的骨頭是最硬的,他沒有絲毫的奴顏和媚骨。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最寶貴的性格。魯迅是在文化戰線上的民族魂。”

  魯迅不僅是偉大的文學家,還是偉大的思想家。他的生活經歷了波折、苦難,可他依然勇敢面對。就如他的《野草》所說:“但我坦然,欣然。我將大笑,我將歌唱。”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22

  前一天得知要去實地參觀魯迅先生筆下的“從百草園”和“三味書屋”,竟一直興奮到了第二天清晨。早早梳洗帶裝完畢等待出發心之向往的行程,抑制不住的興奮全部都寫在我的臉上,像陽光下盛開的花兒……

  迎著微微拂面的清風,呼吸到了自然的青綠味,頓時神清氣爽!一路歡歌笑語,不知不覺便來到了魯迅的故居。

  一下車,映入眼簾的便是那高大的魯迅浮雕了,浮雕上的魯迅,臉上帶著些許微笑,這笑淡到讓人幾乎感覺不到他在笑。他的左手正微微抬起,右手正環抱著左手的手肘。左手上還正用中指和食指夾著一支雪茄呢。聯想一下先生那吞云吐霧的樣子,會不會讓人忍俊不禁呢?

  進而向里深入,便是魯迅讀書的地方——三味書屋了,剛剛踏入三味書屋就有一股濃烈的墨香撲面而來,這墨香過了這么多年卻仍然不曾散去,歷久彌香,讓人不禁浮想起魯迅上課的認真畫面:埋頭苦讀,奮筆疾書,對,一定是這樣留下的。正是這里誕生了一位著名文學家、思想家、民主戰士等稱號的名人:魯迅!他影響了很多跟他一樣有志向的同道中人,他是中國新的'文化的方向。再移動我們的雙腳,視線觸及到的便是大家熟知的“百草園”了,那是魯迅家的后院吧,我還在那里留了影呢。

  還記得魯迅在自己的桌上刻的那個“早”字嗎?這個字一直激勵著他,也是他一生的寫照。魯迅一生堅守的精神便是:時時早,事事早。雖然歷史一頁又一頁的掀過,許多人和物也物是人非,但是他的精神一直在傳承。

  走過百草園,一天的行程也將近尾聲。而園內的景與物,還有故事卻開在腦海里回放,余味深長。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23

  春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了紹興。一路,我們游玩了很多地方,有西施故里,紹興水鄉,還有魯迅故居。而我印象最深,最難忘的是魯迅故居。

  記得那天天氣陰沉沉的,我們心里祈禱著不要下雨,可是不知道為什么,雨還是淅淅瀝瀝地下了,落到臉上涼颼颼的,好像是眼淚水一樣。一路上導航給我們指著路,爸爸的車開地也很慢,生怕錯過了我們要去的地方,我們剛拐進一條小街,我就被一大片的紅燈籠給吸引住了,紅紅火火的,實在是太漂亮了!原來,這就是魯迅故居的大門。我們趕緊停好車子,去參觀這個大文學家的故居。

  魯迅先生的家給我的第一個印象就是“大”,因為,里面有很多的房間,每個房間擺設了很多不同的東西。有的房間里有很多的書柜,有的房間有床,有的房間擺滿了籮筐,還有的房間擺滿了椅子,桌子……。媽媽說它們分別是魯迅小時候的書房,臥室,還有的是廚房,客廳等等,真是各有各的用處啊。我們走了好長時間才繞完了房子。我問媽媽:“魯迅家真有錢啊,住這么大的房子,真是一個大富豪!”媽媽笑著告訴我說:“魯迅是個偉大的作家,他用自己的筆作武器來和敵人斗爭,來為人民服務……”聽了媽媽的`話,我似懂非懂,只是覺得魯迅實在是太偉大了,居然能用筆作武器,那筆得有多大啊?爸爸看出了我的疑惑,笑著說:“筆能寫文章,魯迅先生就是用文章來呼喚人們,讓大家的頭腦清醒起來……”

  聽了爸爸的話,我終于明白了,原來魯迅先生是用文章來為人民服務的,看著墻上魯迅先生的遺像,聽著窗外淅淅瀝瀝的雨聲,我心里默默的想:“我要好好學習,像魯迅先生學習,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24

  古城紹興,以古樸典雅、恬淡清幽的面容吸引著大批游人,卻又以一個不茍言笑的老人般莊嚴述說著二千五百多年來深厚的文化底蘊:“治水英雄”大禹、“書圣”王羲之、“鑒湖女俠”秋瑾,更有一位被譽為“民族魂”的魯迅先生讓我們的內心莫名的激動……

  國慶假期,我迎著明媚的陽光,踏進了魯迅故居。

  一進大門,就能看到一大塊牌子,右邊是魯迅先生夾著香煙的樣子,左邊是通向景區古樸的巷子,上面寫著“魯迅故居”四個大字。

  往小巷走去,街邊的商鋪熱鬧非凡,有紹興特產——會稽山黃酒、茴香豆、龍須糖、麥芽糖等,空氣中還飄散著臭豆腐獨有的味道。三三兩兩的烏篷船停在中間窄窄的河道上,似乎重現著昔日的江南水鄉。也正是這小小的烏篷船,載著魯迅走出紹興,走向上海,走向世界,走上了振興中華的偉大歷程!

  我隨著人群緩緩向魯迅的家移去,參觀了他的臥室。簡陋的屋子里沒有多余的擺設,桌子上陳列著一些簡單的書寫工具。旁邊是一張不大的床,外面是一個半圓,上面有個頂。墻壁上掛著魯迅的名言: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靜心感受,給人留下了無限的思考。

  在一路七拐八彎后,我穿過了一座拱形門,到了魯迅兒時戲耍的'天堂——百草園,現在的百草園早已分不清哪棵是高大的皂莢樹,哪棵是結過桑葚的桑樹,只有一堵半人高的泥墻,想必這就是當年魯迅拔何首烏弄壞的墻了。一片屬于紹興的棕黃色,記憶中的人兒還在吃著茴香豆,聽著小橋流水與烏篷船的故事。

  參觀了“魯迅紀念館”后,我離開了“魯迅故居”,走在石子鋪的小道,回味著魯迅當年在“三味書屋”學習的情景,細細的品味著紹興悠久燦爛的文化……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25

  星期日,我們全家去紹興游玩,參觀了魯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東西。 走近魯迅故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睹雕刻著魯迅和江南小鎮的墻,前面有幾個栩栩如生的銅像。不時有人上去跟他們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幾個……

  星期日,我們全家去紹興游玩,參觀了魯迅故里,看到了好多以前年代的東西。

  走近魯迅故里,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睹雕刻著魯迅和江南小鎮的墻,前面有幾個栩栩如生的銅像。不時有人上去跟他們合影,我也上去照了幾個。之后,媽媽去買了票,我們便正式進入了魯迅故里。

  我們先去了魯迅祖居,一進去便是古色古香的正廳,大大的“德壽堂”懸掛在中央,下面的墻上掛著一幅畫和一副對聯,下面的方桌和方凳擺的整整齊齊的,聽邊上的導游阿姨說,這是會客的廳堂。

  看完了正廳,我們穿過一條過堂,來到了廚房。媽媽突然指著一個像是風車的東西問我是什么,我盯了半天回答不上。姐姐告訴我那是用來篩選谷粒的,外婆家就有。聽了姐姐和媽媽的解釋,我知道了廚房好多東西的.功能,我還特意在廚房照了張相留做紀念。再往里走,我還看了一些房間,有主人的,有少爺的,還有小姐的。還有繡房、琴房、書房。不同的房間有不同的特色,真是讓人大開眼界。

  出了魯迅祖居,我們還去了三味書屋和百草園。姐姐說三味書屋是魯迅小時候讀書的地方,我在里面還看到了模仿上課情景的銅像,真是有趣。百草園里有顆樹齡100年的香樟樹,長得好高大,我和爸爸在下面拍了好幾張照呢!對了,我還買了把扇子!姐姐笑我扇起來的時候像個混世小公子!這是夸獎嗎?

  在一家人的歡笑打鬧中游玩了魯迅故居。魯迅故居真的很有趣,有機會大家也要去看看哦!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26

  5號6號兩天,我們一家去紹興游玩,其間魯迅故居留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

  一走進故居前的廣場,巨幅的魯迅畫像印入眼簾:一邊是小橋流水烏蓬船,一邊是正在抽煙的魯迅先生。縷縷輕煙從煙頭冒出,也許這代表著纏繞在無數人心中對先生永久的懷念吧。

  故居在小巷深處,跨進門,“德壽堂”幾個大字映入眼簾。這是一家普通的宅院,十分普通也雅致,因為是秋季,還帶著幾分蕭殺。可走進百草園,感覺一片“春暖新綠”:一片很小的田地里,整整齊齊地種滿了毛豆,大小不同的葉子,十分有趣;周圍錯落有致地種著幾顆大樹;甚至花圃里,都是一片碧綠。真是一個充滿了童趣的百草園呀!“不必說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椹;也不必說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竄向云霄去了。”說得一點兒也不錯,碧綠、紫紅、金黃……百草園真是一個七彩的`樂園。

  跨進三味書屋,一種莊嚴、肅穆的感覺油然而生,我又仿佛看見了壽先生嚴厲的樣子。全城最嚴厲的私塾就是不一樣!規規整整的木桌椅,方方正正的講臺,還有青石寫字臺,望下來都是方正整齊,給人以嚴肅、莊重的感受。一聲聲朗讀,一次次對答,我似乎又回到了那個“不打不成器”的年代。

  要問魯迅故居什么最有名,那自然是咸亨酒店嘍!巷子一長條,到處都是“咸亨酒店”的招牌。原來“真身”開了不少分店呢!一盤茴香豆,一壺花雕酒,呵,我也當了回孔乙已!

  回首魯迅故居,我仿佛看見了長媽帶回的“三哼經”,仿佛看見了小魯迅在墻角地挖何首烏,仿佛看見了課堂上與壽老先生巧對“獨角獸”的生動場面……我明白,魯迅先生永遠活在世人心里。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 篇27

  春節期間,爸爸帶我到北京游玩,我在那里參觀了魯迅故居。

  魯迅是我國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和文學家,1881年9月25日生于浙江紹興。魯迅生前曾在許多地方居住過,所以現在魯迅的故居有紹興、上海、廣州、北京等多處,我們參觀的是北京的魯迅故居,也稱為魯迅博物館。

  故居位于北京阜成門內宮門口二條19號,魯迅曾在1924年至1926年在這里住過。一進大院,先看到的是魯迅先生半身漢白玉雕像,沿著小路向西走,就到了魯迅故居。

  魯迅故居是一個標準的北京四合院,院子不大,北面的.正房是魯迅和原配朱安、魯迅母親居住的地方。正房西邊的房間為朱安臥室,東邊是魯迅母親的臥室,中間餐廳北面是魯迅先生的臥室兼工作室,房間很小,只有一個很窄且簡陋的木板床,床上鋪著草席,床下有一個很大的網籃。除床外,還有一把舊藤椅和一張木制的寫字桌,桌上有一個小鬧鐘和一盞帶玻璃罩的油燈。在這個魯迅稱之為“老虎尾巴”的狹小空間里,魯迅創作了《野草》、《彷徨》、《華蓋集》等大量著作。院子的南面是魯迅先生的書房兼會客室。院子中間,是80多年前先生親手栽下的兩棵白丁香,因為天氣寒冷,丁—香樹還沒有發芽、長葉。東西廂房是放生活用品的地方。滑著院子西邊的小門繞過后邊,就是后院:院子中央,是魯迅先生親自打的井,井的四周已經圍上白色的柵欄,院子北邊還有一叢魯迅先生手植的黃刺梅。

  偉人的故居非常簡樸,這令我非常感嘆。我們今天的條件比魯迅還要好,我們有什么理南不好好學習和工作呢?

【參觀魯迅故居有感】相關文章:

魯迅故居04-13

王安石故居01-05

參觀了魯迅紀念館有感03-01

走近陶淵明故居05-15

文天祥故居04-14

謝冰心故居05-12

老舍故居簡介04-02

魯迅經典名句03-23

魯迅簡介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