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陋室銘》教學設計

時間:2024-07-27 16:35:50 陋室銘 我要投稿

《陋室銘》教學設計15篇[精品]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很有必要精心設計一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一個系統化規劃教學系統的過程。一份好的教學設計是什么樣子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陋室銘》教學設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陋室銘》教學設計15篇[精品]

《陋室銘》教學設計1

  一、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字詞,背誦本文

  2.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

  3.體會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內容

  2。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難點

  背誦并默寫課文

  四、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五、教學過程

 。ㄒ唬┱n堂導入(3分鐘)

  PPT展示圖片金箍棒和羽毛扇,問同學們是否認識這兩樣東西,是否也想擁有它們。大家之所以喜歡金箍棒可能是因為孫悟空,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能夠變化,具有魔力,那么,一把平凡的羽毛扇為何能夠婦孺皆知,流傳千古?原來是因為它的主人諸葛亮。這樣說來,某樣東西的價值似乎與使用它的主人有著密切的聯系,今天我們要去看看一間簡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間,微妙的關系,一起學習《陋室銘》。導入課題,并圖解“銘”這一文體。

 。ǘ┞犠x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聽示范朗讀。要求一邊聽一邊給拿不準的字注音,并且劃分節奏

  2。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3。齊讀。要求聲音洪亮,整齊劃一。

 。ㄈ┓纸M合作,疏通文意

  過渡:讀完以后,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陋室”真的“陋”嗎?如果不能,也沒關系,可能對文章大意不太理解,因為這是篇文言文,它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現代漢語有很大區別,所以,要想理解文章內容就讓我們一起來疏通文意。

  具體操作:本文共計九句話,全班12個小組,前9組,每小組翻譯一句話,其余三組做評委。然后每組推選一位發言人分享成果。要求:先解釋重點字詞,再翻譯整句話。

 。ㄋ模┏榻z剝繭,感悟情思

  經過了疏通文意,大家已經了解了文章內容,那么現在能回答老師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嗎?(ppt展示問題)作者筆下的這間“陋室”真的“陋”嗎?請說說理由。(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板書)

  1!八故锹遥┪岬萝啊弊髡呒瘸姓J屋子簡陋,又不覺得簡陋,因為主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寫陋室環境清幽

  3!罢勑τ续櫲,往來無白丁。”寫主人交往之雅

  4!翱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主人情趣高雅,生活悠閑,同時也看出作者較清貧,但作者卻苦中作樂,體現出作者的安貧樂道。

  5!澳详栔T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賢人的志趣和抱負。

 。ㄎ澹┻h觀全文,探究寫法

  問:作者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在寫物,可真實情況是寫物還是寫人呢?答:寫人。

  問:主要寫人的什么?

  答:品德高尚

  問:那同學們,作者借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什么?

  答:托物言志

 。≒PT展示)托物——陋室

  言志——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仡櫲模瑲w納主旨

  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主旨:作者以“陋室”不陋,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平樂道的志趣。

 。ㄆ撸┊斕帽痴b

  比一比,看誰背得準又快

  具體操作:以大組為單位,每人背一句,以“接龍”形式背誦,比比看哪一組最流暢、清楚、快速。

 。ò耍┩卣寡由

  (PPT展示兩組寢室圖片,一組是巴蜀中學的,另一組是本校的。前后豪華與簡陋相對比)

  教師:雖然我們住得沒有其他學校豪華舒適,但我卻希望這簡陋的屋子因為有了優秀的同學們而綻放無限光彩。老師期待有一天你們能成為柏家中學的驕傲。讓我們深情齊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ň牛┌鍟

  陋斯是陋室

  主人品德高尚

  陋環境清幽安貧樂道

  室不陋交往之雅

  銘情趣之雅高潔傲岸

  反問引用

  托物言志

  六、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最大優點在于朗讀環節,每一次朗讀都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其次是重點較突出——翻譯課文。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首先,課堂整體氣氛不活躍,尤其是在翻譯環節的發言,形式過于單調,沒有充分發動大部分同學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翻譯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本課較簡單,可以讓學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譯,有疑問時看課后注釋,若不能及時解決,可提出來讓同學們一起討論,若還是沒有結果,老師再進行點撥指導;再次,本課采取小組逐句翻譯的形式,這不適用于簡單的文言翻譯,不妨大膽讓學生自行翻譯;最后,本堂課最大的弊病是教學時間掌握不當,內容不夠精當,故導致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今后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大進步。

《陋室銘》教學設計2

  教學目標:

  1、理解、背誦課文

  2、積極累文言詞句

  3、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4、認識作者的現實意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理解、背誦課文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講授、誦讀、討論、交流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解題:什么叫“銘”?

  明確: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2、作者及寫作背景介紹

  二、整體感知,疏通句意

  1、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節奏

  2、根據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理解),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朗讀課文。

  三、精讀細品,把握主旨

  1、統領全文的語句是什么?

  2、本文運用了一種什么樣的'寫法?

  3、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4、本文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趣,處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生活態度?

  四、聯系現實,發表見解

  出示仿寫篇《學生銘》

  思考:你覺得它反映的是何種學習態度?你對這樣的學生是如何看待的?

  板書設計:

  引出陋室——惟吾德馨

  自然環境清幽

  陋室銘陋室特點交往人物不俗不慕名利、安貧樂道

  生活情趣高雅

  古賢自比——陋室不陋

《陋室銘》教學設計3

  《陋室銘》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久為流傳,本文是作者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給人以雋永暢達,豐姿綽約的氣韻。

  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初一的學習,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于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而且經過以往的朗讀訓練,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結合"洋思"教學模式,做到"先學后教","當堂訓練"。讓學生借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當堂背誦短文,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掌握古為今用的學習方法,深入了解作者思想,結合時代具有積極參與現實的意義。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掌握 "名"、"靈"、"斯"、"惟"、"馨"、"鴻"等實詞的含義,了解與本文相關的文學常識。

  2、能通暢地朗讀全文,獨立疏通文意,小組合作梳理出文章的結構思路,背誦全文。

  過程與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先學后教,兵教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文,讓學生體會作者的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

  教學重點:

  重點實詞的用法;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獨立梳理文意;人物形象的理解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音樂導入:

  在遙遠而神秘的唐朝,有這樣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他曾兩度被貶,但卻不改其志。他迎著歲月的風塵,品味著世事的滄桑,獨自在陋室中生活著。他的陋室環境清幽,他的朋友博學多才。在這里,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雙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他,就是唐朝著名的文學家------劉禹錫。今天,我們就一同走進他的陋室,品味一下他超然的生活。(板書課題)

  二、出示學習目標:

  1、掌握 "名"、"靈"、"斯"、"惟"、"馨"、"鴻"等實詞的含義,了解與本文相關的文學常識。

  2、能通暢地朗讀全文,獨立疏通文意,小組合作梳理出文章的結構思路,背誦全文。

  3、體會作者的高尚品質。

  三、"先學"檢測:

  1、作者介紹

  2、背景介紹(學生匯報預習情況)

  四、自學指導:

  一讀:讀準音,通文意

  1、自由朗讀課文,如有不認識的字,向同學或老師請教。三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地朗讀課文。

  2、學生聽讀課文,糾正不正確的讀音。

  3、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

  4、指名讀課文,比一比誰讀得更好。

  5、再放課件,學生跟讀課文。

  二讀:重情感,練譯講

  1、小組內自由朗讀,然后參考課下注解或借助工具書疏通文意。有疑難向同學或老師請教。5分鐘后,比誰譯講的最準確。 譯講方法:逐句譯講,即讀一句,解釋一句(人名、地名不譯)。

  3、小組討論:用原文回答問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1).文中哪句話統領全文大意?

  (2)文章從何入筆?

  (3)作者筆下的陋室環境如何?

  (4)陋室主人交往之人、日常生活又怎么樣?

  (5)作者從哪幾方面寫"陋" 室?

  三讀:探問題,悟意旨

  1、 閱讀課文,梳理文章的結構思路。

  1—3句:以山水類比引出陋室,點明主旨。

  4—7句:描寫陋室的特點,突出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襯托陋室不陋。

  8—9句:類比古賢,點明陋室不陋

  2、全班齊讀短文,暢所欲言: 你覺得陋室的主人是一個怎樣的人?

  五、當堂訓練:

  1、練習背誦,五分鐘后比一比誰背得好。

  2、看圖背句子。

  3、小組接力背誦。

  4、解釋加點詞的`含義。

  山不在高,有仙 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出名)(成為靈異的水)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這)(只)(品德高尚)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大)(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5、翻譯句子。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B、 孔子云:何陋之有?

  6、原文回答問題。

  點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n 表明環境之雅和交往之雅的句子分別是: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u 以古代賢人自況,表明自己的志向的句子是: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六、我來說一說:

  這節課我學到了什么?

  七、總結:

  同學們:

  今天,我們學習了古代散文中的名篇《陋室銘》,它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久為流傳,本文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主人公的優秀品質深深地感染了我們每一個人。希望同學們從今天起,努力學習,迅速成長為一個優秀的人,一個出色的人。

  八、作業:

  寫一篇仿作:

  1、為自己要仿寫的內容選定標題,如"電腦銘","考試銘","旅游銘"等等;

  2、仿寫練筆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韻;

  3、主題要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環境 安貧樂道

  德馨 交友 不陋

  生活 高潔傲岸

  托物言志

  課后反思:

  這是一片文言文,篇幅短小,易于記誦。正好可以把它作為訓練學生學會自己學習文言文的一個范例。結合我校開展的"洋思"教學模式,我吸取了"洋思"教學模式的精華,采取了自學指導,一共分為三方面。每一步又有規定的時間,所以學生始終處于緊張的學習狀態中,大多數學生積極參與,基本上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只不過此種方法剛剛展開,要使全體學生積極參與,還應該多多進行訓練。可謂任重而道遠。

《陋室銘》教學設計4

  一、教材分析:

  《陋室銘》是北師大版九年級語文下冊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本單元的閱讀主題是“精神家園”。這是一篇文質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間住的簡易的房子,作者通過對“陋室”不陋的描寫,表現了自己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文章短小精美,對偶工整,引經據典,虛實相生,讀來如行云流水,風卷云舒,令人感嘆不已。學習這篇文章不僅能培養學生的文言閱讀能力,而且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學情分析:

  九年級學生在初一、初二階段學習了多篇文言文,已經掌握了基本的古漢語知識和文言文閱讀方法。對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具備了一定的文言基礎,學習這篇課文,學生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加入到背誦、理解、品析等學習活動中來。

  三、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全文。

  2、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理解“銘”這種文體,學習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學習,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四、教學重難點: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實詞。

  2、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五、教學方法:

  合作討論法

  六、教學課時:

  1課時

  七、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中國是詩的國度,唐代是詩發展的巔峰時期,在這個時期涌現出許多杰出的詩人,如詩仙:(學生答)李白,詩圣杜甫,詩鬼李賀,還有被白居易推崇備至的詩豪劉禹錫。以前我們學過他的詩,看看老師積累的他的幾首詩。(大屏幕出示《烏夜啼》《竹枝詞》《秋詞》)學生讀詩,師說:“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是他對世事變遷的感悟,“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是他巧妙地運用諧音,化無情為有情,在愛情詩方面的超越。“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是他直面困難,勇往直前的體現。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他的《陋室銘》,體會他對世俗庸常的感悟。ò鍟}目)

 。ǘ┲R鏈接:

  1、解題: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那么“銘”怎樣理解?師介紹“銘”,學生了解“銘”的特點: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見的銘還有座右銘,墓志銘等。

  2、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劉夢得文集》。劉禹錫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慮國計民生。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的權貴,被貶成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規定,他應住衙門里的三間屋子?墒呛椭葜h見他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一文。

 。ㄈ╊A習檢測

  指名學生認讀字詞(注意加點字的讀音),并齊讀。

  德馨xīn 鴻儒hòng 案牘(dú)

  西蜀shǔ 諸葛廬lú 調素琴tiáo

  (四)誦讀翻譯

  1、讀一讀:(大屏幕出示無句讀的文章)

 。1)請學生朗讀沒有句讀的課文,教師指導,學生注意字音和節奏。

 。2)出示標出節奏的課文,指名讀,教師指導有感情的朗讀。

 。3)學生齊讀,讀出感情。

  2、翻譯全文:

 。1)學生合作翻譯。

  (2)學生質疑問難,教師點撥重點字詞:

 。3)指名翻譯課文。

  (五)品析課文

  1、提問: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作者怎樣來描寫陋室?

  (1)陋室的環境如何?

  回答:“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在我們的眼中臺階上已經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很久沒有人住過,補修過,極為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

  (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很簡陋呢?(不是)

  首先作者寫環境采用什么修辭方法呢?

  回答:對偶、擬人。

  教師講解:“上、入”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這樣,我們就不覺陋室的環境凄涼、荒蕪,而感覺一種生機盎然、春意正濃的幽雅的環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

  陋室的環境——清幽(板書)

  學生齊讀描寫環境的句子,進一步體會居室的幽靜和作者心底的恬靜和適然。

  (3)過渡:而陋室主人和什么人交往呢?

  回答:“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這個陋室里.常與學識淵博、才華出眾,高談闊論的人交往。

  適時提問:為什么要寫這些人?

  教師講解:因為通過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么人。俗話說,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這就是說,要想知道他的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們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這兩句在于襯托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

  陋室主人的朋友——博學(板書)

  (4)過渡:當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回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說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在陋室里,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冗的公文勞累身心?梢钥闯鲎髡呱钋槿ぬ竦e適、安貧樂道。

  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安貧樂道(板書)

  學生再讀課文,品味作者高潔的情操。

  (5)作者明明在贊頌自己的陋室不陋,為什么又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其用意是什么?

  教師講解:諸葛廬、子云亭都是最簡陋的屋子。諸葛亮是政治家、揚雄是西漢的文學家。雖然他們居住的房屋很簡陋,但由于他們的主人德才兼備而房屋聞名天下。作者用諸葛亮和揚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說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他又想證明我也要像諸葛亮、揚雄一樣從政治上,文學上干一番事業被后人所敬仰。已隱含著自己遠大的志向。

 。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

  孔子這句話是一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 分簡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自己正是孔子一類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態度正如孔子一樣安貧樂道。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 強調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簡陋。

  學生齊讀課文,體會作者遠大的志向和偉岸的人格魅力。

 。┨骄课姆

  1、作者要寫的是陋室,為什么開頭卻先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對陋室的吟詠。 這種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的方法叫“起興”。

  課堂小結:作者先運用起興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龍”引出“德馨”,點出文章中心;再運用類比,將自己的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諸葛亮、楊雄相提并論,陋室才見其不陋。

  這種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的這種寫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學生齊讀課文,再次領會作者高潔的情操和遠大的志向。

 。ㄆ撸┩卣寡由

  劉禹錫因自己的陋室很好地詮釋了德鑫的含義,其實從古至今,像劉禹錫這樣品德美好的.人很多,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大屏幕出示)。

  1、東晉詩人陶淵明 有“大濟于蒼生”之志,他性格耿直,清明廉正,不愿卑躬屈膝攀附權貴,他因“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風亮節,成為中國后代有志之士的楷模。

  —— 這就是德馨!

  ——以天下蒼生為重,淡泊功名,為官清正,不與腐敗官場同流合污,保持善良純真的本性!

  2、馬旭 她生活簡樸,住在一個不起眼的小院里。曾經是新中國首位女空降兵,退休后和丈夫節儉度日,早餐不足一元!15元買的鞋穿爛了補了又補,舍不得扔!她和丈夫一生積攢了1000萬!全部捐給了家鄉木蘭縣!

  —— 這就是德馨!

  ——用點滴積蓄,匯成大河灌溉一世的鄉愁,用畢生節儉,一世清貧,守得心靈的高貴!

  3、白永皓 西安科技大學學生。20xx年一場突如其來的車禍讓原本幸福的家庭陷入絕境,父親去世,母親癱瘓在床,妹妹面臨著退學。正在上大學的他,面對人生巨變,沒有退縮,用自己稚嫩的雙肩扛起了家庭的重擔。他帶著高位截癱的媽媽重返校園,走上了背著媽媽上大學的艱辛之路。

  —— 這就是德馨!

  ——用肩膀托起全家的責任和希望,踐行為人子的孝道,用行動詮釋“德馨”!

  4、江聲發 一個無臂的代課老師,13年堅守深山小區,用自己的斷臂,在黑板上為同學們書寫出漂亮的板書;為同學們批改作業,為山里孩子捧起了讀書夢。

  5、寧遠中學的老師們 身處農村居于陋室而矢志不悔,她(他)們用青春和熱血書寫著寧遠的教育事業,用心澆灌著這一片園林,桃李芳菲!

  —— 這就是德馨!

  ——耐得住三尺講臺上的人生寂寞,用黑板的三分之一撐起山村無數孩子的夢想!

  教師寄語:同學們,在前行的道路上,讓我們用“行雅德馨” 鑄造人生輝煌吧!

 。ò耍┳鳂I布置:背誦并默寫課文。

  附:板書設計:

  陋 室 銘

  斯 是 陋 室 惟 吾 德 馨

  景少 環境幽靜

  安貧樂道

  人少 交往鴻儒

  高潔脫俗

  陳設少 情趣高雅

  托 物 言 志

  八、教學反思:

  劉禹錫的《陋室銘》運用“銘”的文體形式,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安貧樂道的情趣。本節課我認為有以下亮點:

  1、本節課將“讀”貫穿課堂教學的始終,讓學生在讀中體悟文章的美和作者的感情,在讀中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習課文時,我設計的問題也由淺入深,先由課文表面的問題進入,在朗讀中逐步讓學生建立起自信,然后再深入探討,通過朗讀體悟作者情感、志向,最后完成教學目標。 這節課下來,同學們學得輕松,朗讀背誦很快,達到了預期目標。

  2、“接地氣”的升華環節

  我一直認為學習文本就需要聯系學生實際,這個實際就是學生的情感需要和心理氛圍,那么,這樣一篇美文如何從文章過渡到實際讓學生感受到它的美,而不是形而上的干癟?我用實例感動他們,從古到今,從老到少,有耄耋的夫婦,也有無臂的代課老師,有偏遠山村的,也有近在咫尺的,在富有感染力的音樂背景中,在鏗鏘有力的文字導引下,他們從遠而近,走來,走來……一個個感人肺腑,一件件蕩氣回腸!孩子們認識了他們,接納了他們,擁抱著他們。這樣的熏陶,如一場春風深深感染著孩子們的心靈,他們不僅認識了劉禹錫,更走進了他的心里,走進了許許多多的“劉禹錫”的心靈,感受到高尚的、偉大的人生境界,為他們的人生起到了定向和激勵作用。 “接地氣”的環節潛移默化中實現了對學生情感的升華!

《陋室銘》教學設計5

  【學習目標】

  1.品千古銘文。

  2.悟萬世雅人。

  【設計理念】

  新課標對初中階段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要求是:“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注重積累、感悟和運用,提高自己的欣賞品位”。本單元教學要求有:在反復誦讀中領會文章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并積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詞語。

  1.《陋室銘》篇幅短小,韻律十足,節奏分明,讀起來瑯瑯上口。引導學生通過多層次、多形式地誦讀課文并理解文章大意是目標設計之一。

  2.《陋室銘》借陋室表述自己安貧樂道的情趣和高潔傲岸的節操,這對正在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的初一學生而言很有現實意義,借助文章論文知人,并借助拓展材料論世知人也是本文達成目標之一。

  【故事導入】

  在大唐歷史上,有一位倔強的詩人,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縣故意刁難,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此人毫無怨言,隨手寫下一幅對聯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焙椭葜h知道后很生氣,把他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他仍不計較,并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見知縣如此欺人太甚,此人憤然提筆寫下千古銘文,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此人何許人也?——劉禹錫

  劉禹錫何許人也?——唐代詩人、文學家,有“詩豪”之稱。

  千古銘文是什么?——《陋室銘》

  【設計理念】

  故事導入,引發學生興趣,背景材料早知,引導學生更深感知課文內容。同時借背景了解作者、引出課題,水到渠成。韓愈說:“文章合為時而作,歌詩合為事而作!边@樣的故事背景介紹也讓學生對劉禹錫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認識。

  【解題深入】

  陋室即是?——簡陋的房子

  什么是銘?——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學,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常見的有座右銘和墓志銘。今天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來看看劉禹錫是如何在這篇千古銘文里自述心志的。

  【設計理念】

  銘這種文體在課文底下的注釋里有,學生應該不難找到,通過學生的回答,既了解了銘這種文體,也在老師“通過課文底下的注釋獲取文言知識”的引導下,讓學生習得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

  【美文美讀】

  1.讀準字音。(溫馨提示:借助課文底下的注釋疏通文意。隨手圈劃生字詞語,并提出自己的疑問。)

  [辨音識字]

  德馨xīn 鴻儒hóng rú 苔痕tái 案牘dú 調素琴tiáo

  [辯詞釋義]

  斯是陋室:斯,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鴻儒:指知識淵博的學者。鴻,大。

  白丁:無官職的平民。這里指缺乏文化的人。(在唐朝,穿衣服能體現人們地位的高低,以黃赤最為高貴,紅紫為上等,藍綠次之,黑褐為低下,白色是沒地位的,所以,“白丁”指平民百姓。)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指用泥金(一種用金箔和膠水制成的金色顏料)書寫的佛經。

  絲竹:絲,指弦樂器;竹,指管樂器。這里泛指樂器發出的聲音。

  案牘:指官府的公文。

  何陋之有:有什么簡陋的呢?

  【設計理念】

  葉圣陶先生說過:“教,是為了不教”,教學最主要的就是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學生運用圈點批注法初讀課文,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辯音識字,辯詞釋義,夯實基礎。

  2.讀出韻律。

  用韻:詩詞歌賦中,某些句子的末一字用韻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音調和諧優美。

  用韻:ing

  韻腳:名、靈、馨、青、丁、經、形、亭。

  [朗讀指導]

 、巽懯琼嵨模嵞_要讀得清晰響亮。

  ②韻腳稍微拖長音。

  3.讀出節奏。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朗讀指導]

  語句的停頓、語速的'快慢、重音的體現。

  【設計理念】

  《課標》指出:“各個學段的閱讀教學都要重視朗讀。本環節注重朗讀方法的指導,由易到難,突出層次。學生通過三個層次的讀,豐富了文言知識積累,感知了文本內容,提高了學習文言文的能力,也為進一步品讀文章,賞析課文亮點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讀出畫面。

  讓我們化身陋室的主人,描繪一下室外景、室中人、室內事的畫面,并賞讀。

  室外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碧綠,長到臺階;草色青蔥,映入簾中。)——從這句話可知“陋室”簡陋,環境幽雅(板書)。這句話擬人的修辭方法,以動寫靜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渲染了環境的清幽,流露出主人的喜悅之情。

  [賞析示例]

  青苔綠綠的,密密的,像一方綠綠地毯,像一襲翠翠衣衫,像一片碧碧彩云,落在我陋室的階前。階前的石頭和那細細的石縫里,都滲出來流出來那醉人的綠呢!階前的叢叢青草,青青的莖,青青的葉,青青的露水,像一只只明亮的眼睛,正透過我那稀疏的窗簾,打量著我呢,于是我的陋室一片青翠。

  室中人: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到這里談笑的都是淵博的大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交際來往的人儒雅(板書)。

  [賞析示例]

  “室雅何須大,花香不在多”,綠意方好,日光正暖,我和朋友們圍坐在一起,時而高談闊論,時而撫案叫絕,笑聲串起優美的樂章飄過窗簾,飄向遠方……

  室內事: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在陋室里可以撫琴調弦、展卷讀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冗的公文勞累身心。)——正反對照,虛實相生,表明了作者生活高雅(板書)。

  [賞析示例]

  輕撫我的素琴,簡單的音符在我的指尖跳動,手握泥金書寫的佛經,一股悠然涌上心頭。坐在我的小屋子里,沒有燈紅柳綠的雜音,沒有世俗的公文,心情愜意舒暢。“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這才是真正的樂趣啊!

  [朗讀指導]

 、佟疤邸倍鋵懎h境,要讀得有點美感。

 、谝韵聝删鋵懯抑猩顖D景,虛寫的文字(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應讀得輕一點,才有韻味。

  【設計理念】

  “非讀無以訓練語感,非讀無以激發美感!北经h節引導學生通過賞析文本,并展開聯想和想像用語言文字描繪畫面的方法,品味語言文字的奧妙,咀嚼精神世界的甘醇。既讓學生深入領悟了文本內容,又培養了鑒賞能力。

  【細解文意】

  陋室陋嗎?從文中哪兒看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德馨:1.由于人的品格高尚,忘卻了陋室。

  2.由于人的品格高尚,為陋室增光添彩。

  小組合作:

  1.作者是怎樣引出中心句的?——用“山”、“水”來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比“陋”。用“仙”、“龍”來比“德”,用“名”和“靈”來比“馨”!败啊弊之孆堻c睛,統領全篇。

  2.作者既寫陋室,為何又寫諸葛廬和子云亭?———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3.文章最后引用孔子的話有何用意?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說明“陋室”“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朗讀指導]

 、偾八木渥x后稍作停頓,再緩緩讀出“斯是”二句,以突出文章主要內容。

  ②“南陽”二句讀后,要作一頓,然后用肯定的語氣讀最后兩句。

  【設計理念】

  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本之間對話的過程。學生在 “對話”中,感悟到更多的語言、篇章及作者人格的魅力,從而獲得思想的滋養、情感的熏陶、人格的完善。學生無數的體驗、奇思妙想紛至沓來,從而輕松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悟萬世雅人】

  【論文知人】

  我眼中的劉禹錫

  同學們還記得“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嗎?面對淤泥,陶淵明選擇了遠離,他在心中幻化出一片芳草鮮美,落英繽紛的桃花林。通過學習,你覺得劉禹錫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呢?

  [教學預設]

  1.和陶淵明一樣的避世,否則怎會有“但識琴中趣,何勞弦上音”的想法,而且他的陋室的環境和做的事情,都看出他的隱逸之心。

  2.品德高尚。雖身居陋室,但安貧樂道,即使遭遇貶謫,但有高潔傲岸的志趣。從“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就可以看出。

  【論世知人】

  一個永恒的劉禹錫

  劉禹錫,一生輾轉奔波于仕途,雖歷經艱辛卻癡心不改。每貶到一個地方,都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篇。

  郎州: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夔州: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

  連州:猜鷹慮奮迅,驚鹿時跼跳。瘴云四面起,臘雪半空消。

  揚州: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長安: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劉禹錫——他雖然有著“二十三年棄置身“的貶謫境遇,但依然有著“暫憑杯酒長精神”的安貧樂道;他高唱著“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沉吟著“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他在“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宵”的秋天里詩意盎然,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房子里堅守理想……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墮青云之志。

  齊背《陋室銘》。

  【設計理念】

  語文教學要讓學生重視積累,養成博聞強記的習慣。有時讀懂一篇文,讀破一片心,或許要用一生的光景。就讓學生在劉禹錫的精神里牢記銘文,慢慢地去品。

  【板書設計】

  室外景:環境優雅 安貧樂道

  陋室 室中人:交往儒雅 不陋 銘

  室內事:生活高雅 高潔傲岸

  【設計理念】

  本節課在學生探討的過程中逐步形成這樣的板書設計。它是課堂教學的“眼睛”和“靈魂”,是整個教學內容的高度濃縮,也是學生學習思路的精煉再現

《陋室銘》教學設計6

  教學重點

  理解作者借描繪陋室,表現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體會本文語言凝練、聲調和諧的特點。

  教學時數一課時

  教學方法分析能力訓練與朗讀能力訓練同步進行。

  教學過程

  一、朗讀:讀準字音,讀出停頓。

  1.標出不會讀的字,查字典給這些字注音。

  2.放聲讀課文,在讀準每個字音的基礎上,按標點讀出停頓。

  二、討論: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作者寫“山不在鬧,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的目的是什么?提示:為比喻因“德馨”而陋室不陋。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描繪了陋室周圍的環境,可以用怎樣的詞語概括這里環境的特點?提示:環境幽雅。

  3.對居室周圍環境的描寫,與表明作者“德馨”有什么關系?提示:“綠苔漫上階沿,青草長滿庭院”,表明作者安居陋室,恬然自得,絲毫不感到荒涼、寂寞。這種心境,正是“德馨”的反映。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笔窃鯓颖砻髯髡摺暗萝啊钡?提示:作者只與“鴻儒”交往,表現出對權貴的蔑視,這也正是“德馨”的反映。

  5.“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情趣?這與表明“德馨”有什么關系?提示:作者用“調素琴、閱金經”的恬淡生活與“絲竹”“案牘”的煩亂對比,流露出對官場生活的厭惡,抒發了安居陋室的情趣。這種情趣,正是“德馨”的反映。

  6.作者用“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作比的目的是什么?提示:“諸葛廬”“子云亭”都因主人“德馨”而不陋。作者用來自比,既表明自己的陋室也因“德馨”而不陋,又以諸葛亮、楊雄自況,表明自己非凡的抱負。7.結尾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提示:結構上,與開頭呼應。內容上,總結全文。引孔子的話證明只要主人“德馨”,陋室就不顯其陋的哲理。

  8.試用簡明的話概括:作者的“德馨”表現在哪些方面?提示:安居陋室,只與鴻儒交往,悠閑自得,胸懷著諸葛亮、楊雄那樣的抱負。

  三、朗讀:讀出語氣,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一)按下面提示練習讀出相應的語氣:

  1.“山不在高……惟吾德馨!币x出議論語氣,即用“有仙”使山著名,“有龍”使水靈,并證明“德馨”使“陋室”不陋。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币x出描寫語氣,也就是要再現綠苔漫上階沿,青草長滿庭院的情景,表達出作者喜愛這幽雅的環境、安居陋室的感情。

  3.“談笑有鴻儒……無案牘之勞形!币x出敘述語氣,仿佛在向人們介紹自己日常在陋室中的活動。要流露出對污濁的官場生活的厭惡,安居陋室、自得其樂的感情。

  4.“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币x出抒情語氣,仿佛作者自豪地說:我的陋室啊,多么象南陽的諸葛廬,多么象西蜀的子云亭。我感到驕傲!

  5.“孔子云:何陋之有?”要讀出反問語氣,表達作者以“行馨”自勉,甘居陋室的思想感情。

  (二)朗讀課文,讀出語氣,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討論:深入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1.聯系作者所處的時代和他的經歷,談談作者表明的“德馨”有哪些積極意義。提示:作者恬淡樂觀始終不改變自己的操守。他蔑視那些當朝權貴,厭惡污濁的官場生活。他的甘居陋室,以諸葛亮、楊雄自比,正是他正直、高尚節操的反映。

  2.作者的“德馨”反映出怎樣的消極因素?提示:自命清高,超然脫俗的情調是消極的。反映了封建文人、士大夫的階級和時代的局限性。

  五、背誦這篇課文

《陋室銘》教學設計7

  教學目的

  1、知識: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技能: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

  4、態度:用不同時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的評價古人。

  設計理念:張揚師生個性,強調朗讀品位、滲透學法指導,重視合作討論、滲透時代觀念--與時俱進。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如果讓你設計自己的家,你怎樣設計呢?(學生自由發言)唐朝的劉禹錫他和部分同學一樣喜歡簡陋的居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樣?(板書:《陋室銘》劉禹錫)

  二、簡介作者、解題(學生結合課文提示注解回答,教師適當補充)

  1、陋室:簡陋的居室,是劉禹錫的室名。

  2、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用韻。(介紹表現文體的字:表、說、記、序。/押韻--刨根問底:立即讓學生瀏覽課文找出韻腳和所押之韻。)

  3、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文學家,頗得白居易推崇。

  三、初讀課文,熟悉課文

  1、學生自由讀(要求大聲朗讀,注意停頓,讀正確、流利)。

  2、指名讀(糾正錯誤讀音,注意句讀)。

  3、范讀(聽課文錄音)。

  4、齊讀。

  四、二讀課文,疏通課文

  1、學生默讀課文,參照注釋,讀懂課文。(遇到疑難,同桌討論)

  2、學生質疑,師生共同解決。(鴻、白丁、馨等)

  3、指名翻譯。

  五、三讀課文,理解課文

  齊讀課文,出示思考題,四人小組討論。

  1、陋室,陋室,陋在何處?(從文中找出體現“陋”的語句)

  討論并歸納:“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說明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極為簡陋。

  2、文末提出“何陋之有”,你認為作者這樣說對嗎?理由?

  討論并歸納:人品高尚(斯是陋室,唯吳德馨)

  景色宜人(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幽雅、恬靜)

  來人不俗(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生活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3、作者寫陋室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

  討論并歸納: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愿追逐名利,不愿高官厚祿,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強調本文寫法:托物言志)

  4、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

  六、課外拓展

  1、看材料,思考問題。

  教室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吾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下圍棋,尋思看電影?梢运X,打呼嚕。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形。雖非跳舞場,堪比游樂場。心里云:“混張文憑!

  思考:

 。ǎ保┎牧鲜轻槍W生中的哪些現象而言的?

 。ǎ玻┠敲磻撛鯓訉Υ覀兊膶W習生活?

  2、之前已請同學設計過自己的家了,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習劉禹錫,為你的家取個名,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七、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學生自由討論,自由發言)

  1、稱頌:人品高尚。

  2、批評:逃避世俗,缺少為國為名的奉獻精神。

  八、小結:學習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人的眼光看待古人;要擇善而從之,其不善而改之;要批判的'學習和接受。

  反思:

  《陋室銘》 是一篇名傳千古的美文,通過對簡陋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不慕榮利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結合本文的教學過程我有幾點反思:

  1、文章的教學目標設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教學設計能夠圍繞教學目標進行,落實重點和難點。

  2、注重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激發學生的合作探究意識,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比較注重滲透學法的指導,注重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3、本文注意了以讀為主,在朗讀過程中,使學生們感受“銘”這種文體的篇幅短小,語句押韻、語言優美的特點,進而對課文的形式美有深刻的認識。還對學生的朗讀進行指導,注意對學生適時的點撥,有層次的進行朗讀指導,不僅讓學生會讀還要讀好,讀準節奏、讀出感情、讀出韻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來,并且注意利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鼓勵。最后,運用“整體板書”和“回譯法”讓學生進行背誦,加深記憶?傊美首x貫穿教學的始終。

  4、注重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培養,因此,采用小組合作競爭的方式,答對加分,答錯扣分的形式,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學習的興趣。

  5、把握文言文教學的重點:積累文言詞匯、句式等常識,準確翻譯文章,為以后的文言文學習打好基礎。再說,要深入理解文章的內容和思想,就必須理解課文字句,所以我在引導學生利用已有文言知識,借助課下注釋,小組合作,自主學習,弄懂文章的此句意思。

  6、讓學生參與課堂和學習的全過程,做知識和思維的主人。

  學生們對于語文知識的學習,不僅僅限于在課堂上由老師帶領的分析,還包括課前對課本的預習,對重點知識的揣摩,對疑難問題的質詢。更包括課后對所學知識的消化和演繹。所以,我從預習這個環節抓起,讓學生參與學習知識的整個過程,做知識和思維的主人。

  7、巧妙的設計提問,采用小組合作、教師點撥來解決,引導學生逐步深入文本。精心設計問題,并形成一個問題鏈,讓這些問題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內容串聯起來,每個問題都讓學生從課文內容出發,挖掘其意義,讓學生在每一句課文的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最后運用課文內容的內在聯系和前后呼應把它連接在一起,融匯貫通,把全篇課文的講析內容全部帶了出來,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串珠成鏈”的整體把握效果。這種方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不讓人覺得死氣沉沉,而且問題與問題之間環環相扣,從屋外到屋內,從景到人到趣,一步步地隨著學生自主地交流探討深入進去,使學生在深入的過程中理解全文。 這其中,注重學生的自主參與,激發其競爭意識和學習興趣。

  8、對于課堂的時間安排如再緊湊些,讓學生當堂完成練習,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反饋的掌握。

  又有一次面對鏡頭的經歷,讓我在課堂中又多一次歷練,相信,以后,我會比這次更從容不迫、沉穩鎮定地應對課堂,和學生的互動會更加融洽、自然。

  總之,這一堂課,讓我看到自己的不足,更讓我收獲了許多,懂得了許多!我想,我只能夠腳踏實地,認認真真的思考教學中問題,我才可能在教師成長的路上走得穩、走得遠!

《陋室銘》教學設計8

  【教學思想】

  《新課程標準》對中學階段文言文學習提出了明確要求:“閱讀淺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理解基本內容,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又指出:“欣賞文學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初步領悟作品的內涵,從中獲得對自然、社會、人生的有益啟示!薄堵毅憽肥翘拼膶W家劉禹錫所寫的一篇散文!扒О憬谭ㄗx為本”,文言文的學習要把握以下幾點:一是讀準,即讀準字音,讀準節奏,讀出抑揚頓挫。二是讀懂,即讀懂大意,也就是疏通文意,理清思路,把握文章內容。三是在讀準、讀懂的基礎上學習其結構、語言及寫法,體會文中作者所表達的情感。

  【教學分析】

  《陋室銘》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教讀課文。本單元集中學習文言文和古代詩詞,目的是讓學生在過去學習古代詩文的基礎上掌握鑒賞古代詩文的基本方法,背誦名篇佳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初步培養文言文的語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堵毅憽肥俏覈糯⑽闹械木贰H牟捎猛形镅灾镜膶懛,借“陋室”抒發作者的情懷,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貫穿全篇,極力抒寫“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給人以雋永暢達,豐姿綽約的氣韻。本課教學,既要積累重要文言詞匯,理解內容,又要解讀“銘”的特點,掌握托物言志的寫法,從而更好的感悟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目標】

  1、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

  2、了解“銘”的特點;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3、誦讀品味,理解文章內容及寫法。

  4、感悟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積累文言詞句,熟讀成誦。

  教學難點: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體會作者的節操情趣。

  【教學方法】

  教法:點撥引導法、朗讀品味法;

  學法:探究歸納法。

  【教學準備】

  PPT課件。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

  教師描述陋室情景導入新課。

  (設計理念:每一個文本的'導入都有一定的藝術性,創設情境導入新課的學習,有利于學生快速進入文本之中,為更深入的學習打下基礎。)

  二、初讀文本,感知陋室:

  1、一讀:把課文讀通、讀順。

  朱熹曾說:凡讀書,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穿插生字讀音)按照朱熹的要求:①自由練讀課文兩遍;②指名一生朗讀,師評價;③全班齊讀課文。

  2、二讀:讀出節奏

  出示劃分節奏的文本,指導學生朗讀,注意停頓。

  3、三讀:讀出韻味

  解讀“銘”的特點,引導學生找到韻腳,根據駢文特點指導讀出語氣。

 。ㄔO計理念:“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文言文的教學尤其要重視朗讀,通過反復有層次的朗讀,讓學生獲得自己對文本的獨特情感體驗。)

  三、賞讀文本,走進陋室:

  1、由題目,問:文中直接出現“陋室”“陋”的地方有哪兩處?

  斯是陋室何陋之有?

  2、引導學生思考辨析:這是陋室,可使人卻說不簡陋,這是為什么呢?

  結合具體詩句理解詩人眼中的陋室。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3、歸納:陋室不陋的原因是:惟吾德馨,概括出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ㄔO計理念: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這是新課標新理念對師生關系的重新定位。而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架空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因此,應在教師的引領下讓學生去閱讀去品味。)

  四、品讀文本,走進作者:

  1、結合以下幾句體會作者的高潔: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引導學生明確作者以“仙”、“龍”自喻,表達高潔的追求。

  2、結合以下幾句體會作者的傲岸: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引導學生理解作者以“諸葛廬“子云亭””自比“陋室”,表達自己傲岸的節操。

  3、出示作者背景,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

  4、總結歸納托物言志的寫法。(課中微課)

 。ㄔO計理念:《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語文課程豐富的人文內涵對學生精神領域的影響是深廣的,通過對劉禹錫背景資料的導入,既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又有助于學生更好的完成個人的獨特情感體驗。)

  五、總結評價,背誦文本。

  劉禹錫一生安貧樂道,保持著高潔傲岸的節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其精神令世人敬仰。讓我們帶著敬仰之心齊誦課文。

《陋室銘》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感悟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2.學習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3.領略韻文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妙處。

  【教學重難點】

  1.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的現實意義。

  2.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以及了解韻文的語言特點。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文學圣地一日游

  閱讀下面兩副對聯,說出其中的兩位歷史名人分別是誰?這里有兩處文學圣地,你知道嗎?分別在哪里?

  草堂起宏愿,杜工部病體寒衣不失天下之懷。 (杜甫)

  陋室有德馨,劉夢德安貧樂道不改高潔之志。劉禹錫

  2、課外拾趣

  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的通判。按規定,通判應在縣衙里住三間三廂的房子。可和州知縣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后很生氣,把劉禹錫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劉禹錫仍不計較,并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其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又再次派人把他調到縣城中部,而且只給一間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半年時間,知縣強迫劉禹錫搬了三次家,面積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想想這位勢利眼的官,實在欺人太甚,遂憤然提筆寫下這篇超凡脫俗、情趣高雅的《陋室銘》,并請人刻上石碑,立在門前。

  千百年后那位勢利眼的官已化為塵土,而這篇銘文則成為“天下第一銘”名垂千古。

  二、知識抽查

  1、你知道嗎: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2、速讀全文并圈出本文韻腳是什么?所押的韻是什么?

  本文韻腳:名ing,靈ing,馨in,青ing,丁ing,經ing,形ing,亭ing

  押的是ing和in韻

  3、“座右銘”,本指古人寫出來放在座位的右邊的格言,后泛指人們激勵、警戒自己,作為行動指南的格言。歷史上,中外許多名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

  中國現代無產階級文學家、軍事家葉挺的座右銘——三軍可奪帥,匹夫不可奪志。

  中國現代杰出畫家徐悲鴻的座右銘——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中國當代著名美學家朱光潛的座右銘——恒、恬、誠、勇。

  世界著名傳染病學家巴斯德的座右銘——意志、工作、等待,是成功的金字塔的基石。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導師馬克思的座右銘——思考一切。

  近代電磁學的.奠基者法拉第的座右銘——拼命去爭取成功,但不要期望一定會成功。

  你的座右銘是什么?

  4、古代詩人被稱為詩豪的是誰?劉禹錫

  5、作者介紹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洛陽(現在屬河南省)人,著名詩人。唐順宗時,曾參加王叔文集團的政治革新運動,不久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連任連州、夔州、和州等地刺史。晚年回洛陽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作品有《劉賓客集》。

  三、初讀課文

  以自己喜歡的方式熟讀課文。并完成下列探究任務。

  1、圈出文中你所不熟悉的字詞。

  2、劃出朗讀的節奏。

  1.辨音識字:德馨(xīn)苔(tái)痕案牘(dú)鴻儒(hónɡ rú)西蜀(shǔ)何陋(lòu)調素琴(tiáo)

  2、節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骸昂温/之有?”

  3、欣賞名家朗誦,并試揣摩朗誦的技巧,注意朗讀的節奏、重音,感情的投入等。

  4、各組推選一位實力最強的一位,代表本組進行朗誦比賽,朗誦內容《陋室銘》。

  四、質疑探究

  再讀課文圈出文中你不熟悉的字詞和句子。提交全班討論。看誰提的問題數量多而質量高!

  1、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

  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

  意思是:有什么簡陋的呢?

  效果檢測

  1.一詞多義:

  名:有仙則名遂以名樓卷卷有爺名

  是:斯是陋室是吾劍之所從墜

  之: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助詞,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孔子云: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無義)

  馬之千里者(定語后置的標志)

  2、對偶句(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2)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調素琴,閱金經。 (5)、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6)、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3、譯句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五、研讀課文

  1、作者怎么樣引出陋室的?

  2、第一、二句與第三句有什么關系呢?中心句是哪句?

  3、在作者看來,陋室真的簡陋嗎?

  4、從哪些方面看得出來?

  5、諸葛、子云分別指誰,他們是怎樣的人?

  6、作者在本文提到他們有何作用?

  自比古代賢人,表明自己的心愿,希望像他們一樣因為自己的高雅脫俗獲得別人的尊敬與景仰。

  7、“孔子云:(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為什么只引用下句?

  前面直接用諸葛亮與揚雄自比為君子,所以下句直接引用下句,反詰點題。

  8、作者借山水有仙人、神龍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為了表明什么心跡呢?安貧樂道,高潔偉岸

  9、這種借他物來表明心跡的手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10小結課文

  六、遷移拓展

  學完陋室銘之后,你的同桌傳了一個紙條給你內容如下,針對他的這種思想,你將怎樣來勸告他。

  新陋室銘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閑情。

  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

  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

  心里說,混張文憑。

  “××你好,我覺得你這個銘文寫得很有文采,看出你語文基礎功非常好,這一點我真是自愧不如,不過這種對待學習的思想我卻不敢茍同,我們學習既不是為文憑、也不是為別人學,而是為自己的將來有一個更大的發展空間……

《陋室銘》教學設計10

  【教學目的】

 。、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场斕帽痴b全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并板書課題《陋室銘》(劉禹錫)及教學目標

  二、學習課文

 。ㄒ蛔x 理清思路)(學生結合課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

  1、本文題目是什么意思?

  明確:文是唐朝文學家劉禹錫為自己簡陋的屋子寫的一篇散文。本文為駢體文,簡介駢體文的特點!般憽保汗糯淘谄魑锷嫌脕砭渥约夯蛘叻Q述功德的文字,后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學生試讀課文。

 。场W生質疑(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后盡量讓學生來解答,達到疏通課文字詞的目的)

 。、如果給課文分三個層次,該怎樣劃分?

  明確:第一層從開頭到“唯吾德馨”,第二層從“苔痕上階綠”到“無案牘之勞形”,第三層為文章結尾。

 。ǘx 品析詩句)

 。薄ⅰ吧讲辉诟摺,“水不在深”類比什么?“有山則名”、“有龍則靈”暗喻什么?

  明確:前二句類比“陋室”,后兩句暗喻自己。

 。、陋室內外是什么顏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點,用一個詞(字)概括。

  明確:綠色,青色,景色別致幽雅(幽)

  3、與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點?

  明確:鴻儒 ,無白。ㄑ牛

 。、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點?

  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安)

 。、作者用什么來類比自己的陋室?

  明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明確:“上”、“入”二字生動傳神,以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個多么幽靜安寧的環境。

  7、“鴻儒”可否換成 “群儒”?

  不能!叭喝濉眲t無“大”之義,顯得太多了。

 。ㄈx 領悟內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讀一遍)

 。、“往來無白丁”含什么感情?

  清高自賞(含輕視勞動人民的思想,作者的階級局限性所決定)

 。、能否將“閱金經”改為“閱五經”,為什么?

  明確:不能。因為作者當時受貶,思想上有些消沉,想從佛經中找到某種寄托,“閱金經”正是作者當時思想感情的折射。

 。场⑹孜簿溆泻侮P系?

  首句用了比興寫法,尾句與首自互相呼應。

  4、本文題目為“陋室銘”,文章又說“何陋之有”?這些不矛盾嗎?

  不矛盾。題中之“陋”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為“鄙俗”之義,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怠⒁龑W生總結全文的構思。全文起于比興,繼而對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寫,再通過類比,巧妙地表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三、教學小結(略)

  四、全班競背

  (①學生自由背,②小組中相互背,③全班競背)

《陋室銘》教學設計11

  一:教學目標

  1、掌握作者劉禹錫等背景資料和文體等文學常識;

  2、在疏通文意的基礎上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了解特殊文言句式的翻譯。

  3、結合作者的寫作背景,了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偉岸傲物的志趣情操,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掌握文言字詞及句子的翻譯;

  2、文章的主旨及托物言志的寫法;

  3、默寫背誦。

  三:教學難點:類比及比興的寫法

  四:教學課時:一課時教學。

  【教學過程】

  一:導入

  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復習《陋室銘》這篇文章。

  四組學生準備四項內容。

  二、第一組學生準備文學常識

  1、作者:劉禹錫,字夢得,唐代詩人。世稱劉賓客。白居易稱他為“詩豪”。

  2、文體:“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就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3、背景: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所作

  二、節奏朗讀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請一位學生朗讀無標點的原文。

  2、集體有節奏朗讀。

  三、第二組學生準備文言字詞

  1、活用現象

  名:出名(名作動)

  上:長到(名作動)

  勞形:使身體勞累。(使動用法)

  2、課下注釋

  【靈】靈驗

  【斯】這

  【馨】品德高尚

  【鴻儒(rú)】博學的人。鴻,大。

  【白丁】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即知識淺薄的人

  【調】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絲竹】奏樂的聲音

  【案牘】官府公文

  【金經】指佛經。

  【勞形】使身體勞累。形,身體。

  三、第三組學生翻譯句子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譯文:山不在于高,有了神仙就出名了。水不在于深,有了龍就靈驗了。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譯文: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譯文:苔蘚的痕跡,長到臺階上,一片碧綠;青草顏色,映入竹簾中,滿目青蔥。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譯文:(在這里)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交往的沒有知識淺薄的人。

  5、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譯文:(在這里)可以彈奏不加修飾的琴,閱讀佛經。

  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譯文:(在這里)沒有的奏樂聲音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使身體勞累。

  7、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譯文:南陽有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有揚子云的亭子

  8、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四、第四組學生回答內容寫法

  1、揭示文章主旨的是哪一句?作者是怎樣引出陋室的?

  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用比興的手法引出陋室。以不高不深的山和水比陋室,以因“仙龍”而出名靈驗比“德馨”,說明因為陋室主人品德高尚,所以陋室不陋。

  2、作者從哪幾方面描寫陋室?突出了陋室怎樣的特點?具體說明。

  答:從三個方面描寫陋室不陋。

  自然環境:如“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突出了陋室的環境清幽的特點;

  交往人物:如“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突出了交往人物博學的特點;

  生活情趣:如“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突出了生活情趣高雅的特點

  3、文章寫“諸葛廬、子云亭”有何用意?

  答:運用類比手法,作者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陋室主人也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希望像他們一樣因為自己的高雅脫俗獲得別人的尊敬與景仰。突出了陋室不陋.

  4、作者借山水、仙人、神龍、名人的事跡比喻陋室主人有好的品德是為了表達自己什么樣的人生追求?

  答: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5、文章以孔子的話作結,有什么作用?

  答:引用孔子的話,以反問作結,再次證明陋室不陋,從而突出作者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節操和情趣,同時又照應了“惟吾德馨”一句,含蓄無窮,發人深思。

  6、這種借他物來表明志趣的手法叫什么?

  答:托物言志

  五、展示中考習題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上:長到

  2、《陋室銘》中既說“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又說“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是否

  矛盾?為什么?

  不矛盾,調素琴,閱金經指高雅的生活,是作者向往的;絲竹之亂耳案牘之勞形指的尋歡作樂及被世俗紛擾的生活,是作者厭惡的。

  3、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陋室銘》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背誦默寫,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寓意。

  2、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3、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熟讀成誦。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一、導入,揭示目標

 。ㄒ唬┬抡n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以前,我想先請大家做一道選擇題。一間王公大廈,裝飾華美,金碧輝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須說很多違背良心的話,做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有一間斗室,非常簡陋,但是有青山綠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邊。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么?(學生答選后者)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選擇一樣。相信你會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

 。ǘ┙沂灸繕

  1、學會本文生字:馨儒牘陋銘廬;多音字:調

  2、理解課文字詞、內容及其寓意。

  3、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4、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5、背誦默寫這篇短文。

  二、自學指導

  1、查工具書學會本文生字:馨儒牘陋銘廬;多音字:調2、反復朗讀,讀通讀順。

  3、借助注釋和參考書理解課文字詞,翻譯全文。

  4、問題探究:

 。1)你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

 。2)“陋室”為什么“不陋”?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4)作者是一開篇就寫自己“德馨”的嗎?他是怎樣引出“德馨”的呢?

  (5)“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边\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6)作者從那些方面表現“陋室不陋”?

 。7)作者為什么要寫“諸葛廬”、“子云亭”?

 。8)結尾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有何作用?

  三、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學生按照學習目標和自學指導的內容認真自學,教師巡視鼓勵。

  四、自學檢測

  1、指名朗讀課文。

  2、指名翻譯課文。

  3、指名匯報探究題。

  五、課堂答疑,教師點撥

  問題探究備答:

 。1)你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

  (3)“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4)作者是一開篇就寫自己“德馨”的嗎?他是怎樣引出“德馨”的呢?

  明確:前兩句以山水引出陋室,從而寫到“惟吾德馨”。

  (5)“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边\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對偶、類比、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簡介類比與起興的有關知識。

  (6)作者從那些方面表現“陋室不陋”?

  “苔痕”兩句——清幽寧靜,不染浮華。環境之雅

  “談笑”兩句——交往高雅脫俗交往之雅

  “可以調素琴……勞形”四句——生活情趣高雅情趣之雅

  (7)作者為什么要寫“諸葛廬”、“子云亭”?

 。ㄒ浴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比)

 。8)結尾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有何作用?

  惟吾德馨。

  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六、當堂訓練

  1.本文作者      是    著名文學家。

  2.注意下列加點字的讀音:

  德馨( 。√郏ā 。▲櫲澹ā 。“笭ā 。

  3.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派讲辉诟撸邢蓜t名(名:)

 、扑辉谏,有龍則靈(靈:)

 、撬故锹,惟吾德馨(德馨:)

 、葻o絲竹之亂耳(絲竹:)

  ⑸無案牘之勞形(勞:)

  4.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5.下列各句不屬于駢句的一項是(  )

  A、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B、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6.體會下列加點詞在表情達意上的好處。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7.“銘”是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

  8.課文的前兩句有什么作用?

  9.文中怎樣描寫陋室環境的?請用文中原話回答,再談自己的理解。

  10.“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中提及兩個歷史人物,一是三國著名政治家蜀國的,一是西漢時的文學家。

  11.文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陋室銘》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目標:

  1、準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2、了解作者劉禹錫和文體知識。

  3、讀懂課文,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過程與方法:

  1、朗讀課文,對照注釋疏通文意

  2、把握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感受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高潔傲岸的情操。學習并樹立正確的人生態度。

  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訓練,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正音、劃分節奏,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2、明確本文主旨,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學難點:

  理解“調素琴”和“絲竹亂耳”之間不矛盾。

  教學時間:1課時

  教學方法: 朗讀法、點撥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一 導入

  同學們有關讀書的名言有很多,學生舉例如:“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讀萬卷書,行萬里路!钡。其中有一句“讀書百遍,其義自見”,你們誰能說說它的意思?(書要熟讀才能真正領會,把書本讀過千百遍之后,其中的意思就理解了。)今天我們就采用以讀督促學的方法來學習《陋室銘》這一課。

  二 解題

  1解釋課題

  陋室:簡陋的屋子。

  介紹銘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我們已做過導學案的練習,現在對大家進行一個檢測。銘是用韻的,本文的韻腳是什么?通過哪些字體現的。

  (學生說。)老師放幻燈片 三 準確、流利、有節奏地朗讀課文

  1 學生找完韻腳集體朗讀。

  教師提出要求:韻腳讀的時候要清晰響亮。

  2學生自由念,將課文讀順。

  3大家齊讀。

  4找兩個同學起來比賽,看誰讀音既準又順。 讀后找同學評論兩人的朗讀。

  5老師朗讀,學生聽節奏。

  老師讀完后,學生看老師劃分的節奏。大家一起讀。

  6自由讀。

  7毛遂自薦起來讀,讀出節奏。 讀準節奏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8仿古誦讀(書后的趙孟頫書寫《陋室銘》) 我們一邊欣賞著書法一邊讀,很有美感。

  9課文大家已經讀了很多遍,對課文的內容你了解了多少呢?我們現在看幾幅畫,說說課文中的哪些內容在畫中有體現,說完后在黑板上寫出相應的句子。

  四 品析句子,理解課文內容

  學生寫完句子,逐句賞析。

  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長到 映入

  苔痕長到階上,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苔痕、草色本是無情物,而在作者的筆下,他們卻有了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以動寫靜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這用了什么修辭?(擬人)本來長滿苔痕與雜草的屋子給人的感覺是凄涼荒蕪的,而經作者之手卻讓人感到這屋子春意正濃,生機盎然。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

  這是寫陋室的環境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說說笑笑 博學的人 指沒有功名的人

  1)說說笑笑的是學問淵博者,來來往往的沒有無功名的人。來的都是博學的人,俗話說,知其友者必知其人。這就是說,要想知道他的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

  2)那劉禹錫是怎樣一個人呢? 介紹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貞元九年進士,唐代詩人,哲學家。劉禹錫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他關心社會現實,憂慮國計民生。

  3)現在誰能說說陋室主人是怎樣一個人? 因此,我們便知主人必是德才兼備,高雅之士 第一句話寫出了陋室環境,這一句話寫了什么? 陋室主人交友。

 。ㄟ^渡)當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調弄 指佛經

  可以彈奏不加裝飾的古琴,閱讀泥金書寫的佛經。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官府文書 形體,軀體

  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也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神傷身。

  1)“絲竹”也是音樂,“素琴”也是音樂,有何區別呢?

  “素琴”是不加裝飾的琴,彈奏出來的是清新高雅的音樂;而“絲竹”是指樂隊演奏的音樂,一般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這里也能看出劉禹錫不喜歡榮華富貴,而是喜歡過有精神追求的生活。

  2)“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對應,“閱金經”與“無案牘之勞形”相對應。這樣正反對照,表明了作者恬淡閑適、安貧樂道的情趣。

  作者通過環境、交友、生活三個方面的描寫,再現自己的陋室,說明陋室怎樣?

  3)不陋,作者居陋室卻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卻不失雅致地生活,并能充滿感情地描繪陋室,文章的開頭和結尾似乎多余,可作者為什么要寫呢?前后桌可以討論。

 。1)回答這個問題,先想一想“山”、“水”、“仙”、“龍”和“陋室”有什么共通之處?

  “仙”、“龍”對“山”、“水”來說才是重要的,正如在“陋室”中最重要的實際上是人的品德高尚。

  作者的目的是寫陋室,卻用山水作比喻,這種方法叫比興。比就是比喻, “興”就是起興,是借助其他事物作為詩歌發端,以引起所要歌詠的內容。在這里就是以山水引出陋室。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于主人之德 高尚。

  用文中的話說就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陋室的陋,另一層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

 。2)為什么又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其用意是什么? 教師講解:諸葛廬、子云亭都是最簡陋的屋子。諸葛亮是政治家、揚雄是西漢的文學家。雖然他們居住的房屋很簡陋,但由于他們的主人德才兼備而房屋聞名天下。作者用諸葛亮和揚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說明自己的陋室不陋,同時也暗含著自己的志向。

  (介紹《陋室銘》一文的由來。)劉禹錫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得罪了當朝的權貴,被貶為安徽和州通判。按當時朝廷規定,他可以住三室三廳之房。但是和州縣的策知縣是個典型的勢力小人。認為劉禹錫乃被貶之人,可以給雙小鞋穿穿,以顯示自己的威風。于是就在城南給劉禹錫安排了三間小房。對此,劉禹錫大人大量,不以為意。還根據駐地的美好景觀寫了一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的對聯,貼在了門上。做賊心虛的策知縣見了,變本加厲。馬上將劉禹錫移居別地,并且把住房面積減去了一半。此住房位于德勝河旁,山青水秀,景色怡人。劉禹錫一見,頓來靈感,揮筆又是一副好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好詩傳到鄉里,策知縣大怒。下令將劉禹錫攆到城中一間只能放一床一桌一椅的破舊小房中居住。

  在半年的時間里,劉禹錫稀里糊涂地被一個小小的知縣搬家折騰了三次。激怒憤慨之下,劉禹錫心中有話,如鯁在喉,不吐不快,遂如行云流水般一口氣寫下了著名的《陋室銘》,表達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負。在這里,其實也可以看出作者想證明自己也要像諸葛亮、揚雄一樣從政治上,文學上干一番事業被后人所敬仰。已隱含著自己遠大的志向。

  教師總結

  作者先運用起興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龍”引出“德馨”,點出文章中心;再運用類比,將自己的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諸葛亮、楊雄相提并論,陋室才見其不陋。同時,也是在表達自己的志向。

  檢測: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 , 。

  2.寫出“陋室”環境清幽的句子是: , 。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 , 。

  4.表明了主人不熱衷于名利的句子是: , 。

  教師贈言:(學生念)

  樂觀的人生態度,會每天帶給你一輪燦爛的紅日 悲觀的人生態度,總會使你眼前充滿灰暗與陰云;態度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認真地活在當下。 (老師說)劉禹錫遇到困難,不退縮。他的人生態度值得我們學習。以后我們遇到困難,也要勇敢面對

《陋室銘》教學設計14

  一、教材分析:

  《陋室銘》這篇文章立意鮮明,是作者對自己志趣和節操的表白,談到了知識分子處世立身的態度。所以,學習這篇托物言志的文章要能體會到作者高尚的精神境界,并潛移默化的受他的感染和熏陶。但是在汲取傳統經驗中有益的部分時,也應引導學生注意敢于創新,不墨守陳規。以課文為載體,培養學生文言文閱讀的興趣、習慣和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這樣學生能運用所學知識舉一反三的正確朗讀。

  二、學情分析:

  1、八年級的學生對于朗讀已經并不陌生,也應該零零散散的會一些閱讀的方法。然而系統的指導,特別是以文言文為例子的系統指導還不太有。正確的朗讀是深入理解文章的基礎;有感情的朗讀是和作者產生共鳴的前提。所以,培養較高層次的朗讀還是很有必要的。

  2、現在的社會風氣和我們學生生活的環境以及家長的觀念,使得孩子們對于古人“安貧樂道”的.節操和志趣缺少領悟。通過學習本文,學生會接受一次心靈的洗禮,在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的污濁世風中保持心靈的純凈。然而,學生所處的又是競爭激烈、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這又需要引導學生古為今用的理解“安貧樂道”。

  三、學習目標:

  1、熟練地誦讀課文,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讀中感悟,提高朗讀水平。

  2、掌握本文出現的文言現象,了解文中作者運用的寫作手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體會古人高尚的情操,領會“安貧樂道”的含義,并正確的看待“貧”、“富”和“道”的關系。

  四、教學輔助:

  多媒體課件。創設情景,激發學生興趣。

  五、本節課人教八上想要實現以朗讀的方式帶動文言字詞的理解、帶動對作者感情的理解、帶動本文寫作手法的了解。在朗讀成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挖掘“安貧樂道”的深層含義,并古為今用的理解它。

  六、實際教學過程:

 。ㄒ唬⿲

  1、假設你的眼前有兩座房子:一個是王公大廈,華麗無比,里面有綾羅綢緞的床鋪,有山珍海味,就跟《紅樓夢》里的大觀園似的。另一個是茅屋草房,綠草茵茵,不過你可能得吃粗茶淡飯和布衣裳。你喜歡哪個?老師要聽真心話啊。(找兩名學生回答,只要是真心話即可)

  再追加一個條件:如果你選擇第一個,你可能被迫要說一些違心的話,甚至還要做你良心上不愿去做的事。但是如果你住第二個房子,則會有知音相伴,可以堅守真我,率性而為。那你又做何選擇?(兩生交流)

  那我們學習以下《陋室銘》,看看劉禹錫住的什么樣的房子,為什么他喜歡這間陋室。學完之后,你是否改變原先的選擇?

  2、文學常識

  學生交流“銘”的文體和劉禹錫的簡要資料。韻腳在朗讀時注意清晰、響亮。

  由《秋詞》中“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別人悲秋,他卻喜秋,他就是這么與眾不同。世人都喜歡住大房子,他卻獨愛陋室。還寫了這篇《陋室銘》。

 。ǘ├首x

  1、自由朗讀一遍課文,準備展示。

  2、一生展示,其他同學認真聽讀,準備做點評。

  3、學生在互評的基礎上,歸納朗讀的方法。

 。1)要讀準字音,不要錯讀

 。2)要分清句讀(dou),不讀破句

  兩個事例: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

  理解“亂、勞”的用法,知道“絲竹、案牘”的意思,體會“之”的用法—————起舒緩語氣的作用。

  學生通過反復試讀,根據句子的意思,根據語感就可正確斷句,學生可以按照這種方法正確的讀出其他句子的節奏。

 。3)要讀出語氣(輕重緩急、抑揚頓挫、運用聲音表情達意)

  4、分層朗讀,試圖讀出語氣。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一生試讀。其他同學做點評。輕重緩急、抑揚頓挫的把握。

  引導學生找出三句該重讀的句子,體會前兩句的“鋪陳”的作用。解決重點字詞“名、靈、德馨”的意思,并注意這幾個詞語的重讀。

  師范讀,學生都不由自主的自己朗讀起來

  若干生再讀,有進步。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梢哉{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第一句,學生能把握句子的美感,并知道試著讀出這種美,可借助想象,想象成你就在這種環境中。

  第二句,學生能感覺出作者因交往之雅而產生的自豪感。生讀出這種感情。

  第四五句,讀出生活的悠然自得之情。

  學生在自己總結語氣、語調特點的基礎上能自主朗讀。老師和學生一起讀,應起一個垂范的作用。

  小組內部交流朗讀,聲聲互評。

  展示小組成果,班級內部互相比較。

  (3)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鬃釉疲汉温?

  把握反問句的語氣特點,理解引用孔子這句話的作用。了解“之”的作用。

  學生通過自己的分析,都能把握如何讀了。

  注:為了保持誦讀的連續性,必須采用“短兵相接”的方式,無論解詞、串句、說大意、指示讀法都只能用三言兩語,點到即止,切忌繁瑣、拖沓。

  5、“忘我”的讀

  學習古人誦讀詩文時的狀態——陶醉。

  學生可以采用各種姿勢,只要是找一個最能投入的狀態“忘我”地讀。

  自己試一試

  展示

  全班誦讀

  6、背誦

  本文以雙句為主,且絕大多數是對偶句便于背誦。

  學生找找對偶句背誦一下。

  全班背誦。

 。ㄈ├斫馕恼聝热荩盐兆髡叩乃枷敫星。

  問題:作者稱他的居室為陋室,那么他認為這個房子“陋”還是“不陋”呢?

  生齊答

  問題:那你是如何看出來的?

  明確:(1)主人“德馨”(2)環境優美、交往之雅、生活有情趣(3)以諸葛廬、子云亭類比,并引用“何陋之有”!景鍟

  問題:作者為陋室寫了一篇“銘”,僅僅是寫它嗎?有沒有弦外之音?

  理解托物言志的手法。

  明確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高尚情操。

  (四)深入探究

  問題:你理解安貧樂道么?

  明確:所謂安貧樂道,即安于貧窮的境遇,樂于奉行自己信仰的道德準則。

  問題:你還知道歷史上哪些人具有這種品質?現在還有這樣得人么?

  學生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有所準備。例如:孟子的“貧賤不能移”;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杜甫的“貧賤至極,筆耕不輟”;朱自清寧可餓死也不吃美國的救濟糧……還有拋棄都市生活選擇支教的年輕人,例如徐本禹,還有守著清貧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賢得人

  問題:古人把安貧樂道作為一種人生的最高境界,你怎樣看待?在今天這個社會,“樂道”就要“安貧”嗎?

  學生討論交流,各抒己見。

  教師引導:“安貧樂道”的核心在于什么?是“安貧”還是“樂道”?

  學生異口同聲——樂道

  生活中有沒有“富而有道”的人嗎?

  學生交流

  教師小結:你可以富有,也可以貧窮,但你一定得把“道”放在心中,只有這樣,你才能活得敞亮,活出生活的味道,活得有志趣。

  (五)作業

  必做:默寫課文,自己修改。用學過的朗讀方法試讀《愛蓮說》

  選做: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寫一段文字,用這個物來托你的志。

  附板書:

  教學反思:

  我認為要上好一堂課,首先要有較好的整體思路,就是要解決學生“學什么”和“怎么學”的問題。在這一點上,本堂課作到了從學情出發,確定合理的教學目標。教學過程的設計體現學生的主動性,激發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其次,營造和諧、融洽的氣氛。本課中,我努力的拉近與學生的距離,在平等對話的基礎上進行教學活動。再次,時刻關注學生。留心學生在課堂上的一點優點、一點缺點、一點思維的火花……運用教學機智使這些細節變成一個個閃光點。最后,在解決難點的時候注重“引而不發”適時的點撥,所以難點突破較自然。

《陋室銘》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全文。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3、理解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4、體會本文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特點。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

  1、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全文。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難點:

  1、理解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2、體會本文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特點。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學點撥法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常用文言實詞虛詞,能正確翻譯全文。

  2、體會本文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特點。

  教學步驟

  一、導入

  以有關劉禹錫的故事導入。故事如下:

  劉禹錫因革新,得罪了當朝權貴寵臣,被貶為安徽省和州通判。按當時的規定,他應住衙門里三間三廈的屋子;可是和州的策知縣是個趨炎附勢的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他,給他小鞋穿。策知縣先叫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不埋怨,反而高興的撰寫了一聯貼于房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爭思辯”。他的這一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他又令衙門的書丞將劉禹錫的房子由城南門調至城北門,住房由三間縮小到一間半,而這一間半位于得勝河邊,附近有一排排的楊柳。劉禹錫見了此景,又作了一聯:“楊柳青青江水平,人在歷陽心在京”。他仍在此處讀書作文。策知縣氣得肺都要炸了,又和書丞商量,為劉禹錫在城中尋了一間只能容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想此官欺人太甚了,便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并請人刻于石上,立在門前,氣得策知縣一籌莫展,啞口無言。

  轉眼千年已過,策知縣早已化作一抔黃土,而劉禹錫的《陋室銘》卻代代相傳,流芳百世,成為一篇膾炙人口的不朽之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

  二、板書課題

  三、釋題并簡介作者

  “陋室”,簡陋的屋子!般憽便懀枪糯淘谄魑铩⒈偕嫌脕砭渥约夯蚍Q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展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要押韻。

  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唐德宗貞元九年擢進士第,授監察御史。唐順宗時,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后,被貶為朗州司馬,以后又任連州、朗州、和州等州刺史。后以裴度力薦,任太子賓客,加檢校禮部尚書。和柳宗元交誼很深。有《劉賓客集》(一稱《劉夢得文集》)。

  四、自學課文

  借助書下注解和工具書以及已有的.文言知識,去嘗試解釋詞語翻譯課文。將自學中碰到的問題先在學習小組中解決,不能解決的以小組為單位提出,集體討論解決。

  五、集體解疑

  六、檢查自學情況

  1、給下列加點字注音。

  陋室銘( )德馨( )鴻儒( )案牘( )陋室( )

  2、理解加點詞詞義

  (1)有龍則靈(靈驗神奇)

  (2)斯是陋室(這)

  (3)惟吾德馨(只)(散布很遠的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4)談笑有鴻儒(大儒,博學的人)

  (5)往來無白丁(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6)無絲竹之亂耳(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7)無案牘之勞形(官府的公文)(使---------勞累)(形體,身體)

  3、辨析詞義

  有仙則名(出名)

  故雖有名馬(著名)

  軍書十二卷,卷卷有爺名(名字)

  嘗駕黃鶴返憩于此,遂以名樓(命名)

  斯是陋室(判斷動詞)

  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這,這樣)

  是吾劍之所從墜(這兒)

  可以調素琴(彈)

  弦既不調(協調)

  無絲竹之亂耳(助詞,取消句子的獨立性)

  何陋之有(賓語前置的標志)

  鳴之而不能通其意(音節助詞,無義)

  食之而不能盡其材(代千里馬)

  只辱于奴隸人之手(的)

  4、翻譯句子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七、朗讀課文

  1、 本文是一篇銘文,這種文體一般都要押韻,朗讀課文,找出本文的韻腳,并說出押的是什么韻。

  討論明確:名、靈、馨、青、丁、經、形、亭押“ing”韻。

  2、找出本文的對偶句。

  討論明確: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3、朗讀課文,體會本文語言的特點。

  討論明確:本文都用短句,句式整齊,駢散結合,通篇協韻,音調和諧,節奏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充滿了音樂美。

  八、布置作業

  1、朗讀課文,反復體味本文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特點。

  2、思考書后探究練習一。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手法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步驟

  一、復習導入

  二、朗讀課文

  先指名男女生各一名朗讀課文,后集體朗讀課文。

  三、賞析課文

  1、 本文的題目是《陋室銘》,那么這陋室在作者眼中到底陋不陋呢?請從文中找出表明作者看法的語句。

  討論明確:陋室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2、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具體來論述陋室不陋的?

  討論明確:從三個方面來具體論述陋室不陋,即:

  (1)從自然環境的清幽。“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2)從交往人物的不俗!罢勑τ续櫲澹鶃頍o白丁!

  (3)從生活情趣的高雅:“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總之,作者描寫室中之景、室中之人、室中之事,目的都在于表明“惟吾德馨”,暗示陋室不陋,這也就為下文“何陋之有”的結論提供了事實依據。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边@句話反映了作者的交友情況。有人認為這種交友的習慣輕視勞動人民,是不足取的。你的看法如何?請說說你的看法。

  (這是一道開放性的題目,可以贊同也可以反對,注意以理服人。當然,從這句話可以看出士人重視“無友不如己者”的儒家交友之道,反映了作者孤芳自賞、清高孤傲的思想傾向。

  4、作者明明是稱贊他自己的“陋室”,為什么要在文中提到“南陽諸葛廬”和“西蜀子云亭”?

  討論明確:以“諸葛廬”“子云亭”作類比,反映了作者以古代圣賢自況的思想境界,暗示陋室不陋。

  5、作者又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的后半句作為銘文的結尾有何作用?

  討論明確:作者只引用孔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這句話的后半句,略去了前半句,而語意卻在全句。言外之意是說:“自己就是君子,品德高尚,安貧樂道,所住的陋室也就不陋了。以孔子的話作為結尾,有畫龍點睛、總結全文之妙,與篇首的“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有力地表現了作者甘居陋室,不以為陋的高尚情操。

  6、很顯然本文是一篇托物言志之作,你是如何理解文章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的?

  討論明確: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心志的,這個“志”就是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作者在文章里沒有直說,而是借“陋室”這個“物”表達出來的,即通過對陋室的環境及室主人的日常生活和交往的人群的描寫,間接地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樣顯得含蓄、雋永。

  7、讀過本文后,你覺得劉禹錫是一個怎樣的人?(暢所欲言)

  (如:不慕榮利、淡泊名利、安貧樂道、志趣高潔、清高孤傲------)

  四、拓展延伸

  對于作者在文中所表露出的生活態度,請分別以歷史和現實的眼光來作客觀的評價。

  五、布置作業

  1、熟讀背誦本文。

  2、仿照《陋室銘》的樣式學寫一篇銘文。

【《陋室銘》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陋室銘》教學設計(經典)05-29

《陋室銘》教學設計11-24

《陋室銘》教學設計01-31

教學設計《陋室銘》02-05

[精選]《陋室銘》教學設計06-14

《陋室銘》教學設計(精選)05-30

《陋室銘》教學設計11-23

陋室銘教學設計12-21

[合集]《陋室銘》教學設計05-18

【集合】《陋室銘》教學設計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