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仿寫陋室銘 推薦度:
-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教學反思 推薦度:
- 數(shù)學教學反思 推薦度:
- 小班教學反思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陋室銘》教學反思匯編15篇
作為一位剛到崗的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學失誤,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陋室銘》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陋室銘》教學反思1
劉禹錫和萍鄉(xiāng)有著深厚的淵源,他曾經(jīng)來過萍鄉(xiāng),至今在我市的楊岐普通寺仍舊保留著他為唐代楊岐寺乘廣禪師撰寫碑文,并由他篆刻的唐碑(該碑建于唐元和二年,此碑高2.8米,寬0.9米,字數(shù)1350個是我省僅有的全國著名的唐碑),所以,和學生一起學習他的《陋室銘》倍感親切。《陋室銘》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gòu)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結(jié)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特點,我把本課教學目標定為:
(1)知識目標:背誦并翻譯課文,掌握相關(guān)文言實詞;
(2)技能目標: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并嘗試在寫作中使用;嘗試仿寫。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引導學生正確確立自己的志趣追求。
在教學的過程中,我比較成功的地方是聯(lián)系《五柳先生傳》引導學生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五柳先生傳》中化身五柳先生的陶淵明家 “環(huán)堵蕭然,不蔽風日;短褐穿結(jié),單瓢屢空”,可是,他卻“閑靜少言,不慕榮利”,“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正體現(xiàn)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以此作為佐證,學生對課文主旨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在教學中,我由劉禹錫和萍鄉(xiāng)的關(guān)系導入課文,導入對劉禹錫的介紹,拉近了學生和劉禹錫的距離,這其實是對課程資源的一種創(chuàng)造性開發(fā)。
另外,平時,不少學生喜歡調(diào)侃一句話“分不在高,及格就行”,所以,我就干脆安排了一次仿寫訓練,并提供了一個比較好的仿寫如下,供學生參考:
數(shù)學銘:算不在快,準確則靈。理不在多,精煉則行。斯是難題,惟吾細心。計算要準確,條理要清晰。不懂要請教,難題動腦筋。可以閱公式,覽分析。無英語之費解,無體育之勞形。愛國華羅庚,陳景潤。精確人生,數(shù)學之旅。
從教學效果來看,本課設計還是很是很成功的。
《陋室銘》教學反思2
一、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正確翻譯全文。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3、學習托物言志表現(xiàn)手法。
二、教學重點:
1、托物言志手法。
2、翻譯并背誦全文。
三、教學難點:
體會作者不愛慕榮利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生活情趣。
四、教學方法:朗讀法、點撥指導法
五、教學過程:
(一)激發(fā)導入
(二)簡要了解作者及背景
(三)字詞積累
(四)學生朗讀課文,教師點撥朗讀技巧。
(五)學生結(jié)合注釋,正確的翻譯課文。
1、自主翻譯
2、合作交流
3、提問并適當點撥
六;學生理解課文
方法:問題啟示法
1、文章開頭運用什么手法引出“陋室”?
2、作者從哪個方面寫出了陋室不陋?
3、文章最后為什么要提‘諸葛廬’和‘子云亭’呢?
4、作者在文章結(jié)尾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
5、作者寫陋室表達怎樣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物 托物言志 志
高尚情操
陋室 安貧樂道
七、作業(yè)
1、正確翻譯課文,完成練習冊。
2、背誦全文 。
《陋室銘》教學反思
這是一堂文言文教學。我用了一課時,上完后,自我感覺良好。認為教學任務完成,教學順利。但是,今天改完基礎(chǔ)訓練冊后發(fā)現(xiàn),許多學生作業(yè)錯誤很多,字詞翻譯全班只有幾個同學全對。問答題有幾個沒寫的,中間對課文的內(nèi)容掌握的也不夠好。我認為這節(jié)課不太成功,原因有:
1、課文朗讀少,課前預習不好。
2、沒有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3、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性較差。所以以后設計問題要精,組織課堂能力要強。讓學生做好充分預習,多讀課文,熟悉文本。
《陋室銘》教學反思3
根據(jù)《初中語文課程標準》要求學生“能借助工具書閱讀淺易文言文”,“具有獨立閱讀的能力……形成良好的語感。學會運用多種閱讀方法。能初步理解、鑒賞文學作品,受到高尚情操與趣味的熏陶”。秉承“高效課堂的模式”的理念,重在學生的先學,課堂上處理學生不理解的內(nèi)容。課文的篇幅短小,語句讀起來瑯瑯上口,一方面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一方面又可達到在多次誦讀之后能基本了解課文大意,因而我將課堂最大化的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問題,并獨立解決問題,掌握文言詞匯,體會本文語言特點,此為教學重點;短文使用托物言志的寫法,表述了作者自己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對正在形成自己正確的人生價值取向的初二學生而言很有現(xiàn)實意義,因此我把如何理解短文的主旨定為教學難點。通過上課,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注重了文言的朗讀教學,但對有感情的朗讀訓練不到位
這篇課文文質(zhì)兼美、篇幅短小,讀起來瑯瑯上口,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學習本文時,讓朗讀貫穿整堂課,學生在讀中感知語言,在讀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發(fā)揮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設計了幾個朗讀環(huán)節(jié):
1,讀準字音。在學生預習朗讀了課文的基礎(chǔ)上,讀課文,重點掌握讀不準的字音。
2,學生再讀,把握課文的節(jié)奏和韻律,并強調(diào)重點長句的斷句。
3,指名朗讀,要求讀出節(jié)奏和韻律。讀后學生帶著對文章的理解進行點評,對什么地方應該重讀,什么地方應該輕讀,什么地方應該停頓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4,全班齊讀,配合音樂,再次感受鮮明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美。在分析完文章之后,我設計了同學帶著對作者這種高尚情操的理解讀,但由于時間關(guān)系,沒有進行朗讀指導,只是草草讀了一遍收尾,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二、高效課堂模式貫穿始終,但老師課堂放手不夠,講解稍多
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重在學生的先學自學,課堂上只解決疑難的不理解的問題。在預習時學生首先朗讀課文,把課下注釋上有的拼音注到課文里,并查閱重點字詞的拼音,在課堂上我們就強調(diào)一些易錯詞的拼音。但在讀的過程中還是強調(diào)了好幾遍,讀了好幾遍,占用時間過多,完全可以讓學生強調(diào)后,在黑板板書就可以完成。然后要求學生根據(jù)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疏通文意,把自己覺得疑難的字詞勾出來,上課時就只解決疑難字詞,對于大家知道的課下注釋有的就不再強調(diào)。在教學中,又擔心學生掌握不扎實,又進行了了對句翻譯,占用時間過多,而且沒有必要。最后要求學生預習時帶著對文章初步的理解把自己不理解的問題留下來,上課時在分析完成之后如果還沒有解決就提出來,班內(nèi)解決。
三、巧妙的設計提問,引導學生逐步走入文本,但對重難點的分析突破不夠
在重點讀析部分,我設計了一個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大問題“陋室為什么會被稱為陋室?你認為它陋還是不陋?”讓學生就此展開討論,并在文中圈畫相關(guān)詞句。我給了學生將近三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這也是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可能是學生的課前預習比較充分,在“陋”和“不陋”這一問題上并沒有引起太大的爭議。學生能找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認為和作者交往的都是有學問的人,“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可見劉禹錫的平時生活很充實;而且課文中還舉到了諸葛亮和楊雄的例子,劉禹錫將自己的房屋和他們的放在一起,孔子也說了他們的房屋不陋,所以學生認為“陋室”是“不陋”的。在難點的突破上,我又回歸到“銘”這種文體,作者做《陋室銘》的目的是什么?學生也說到一點,但我沒有仔細分析引導,只是把答案生搬硬套的教給他們。當時在課堂上應該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引導,沒有做到正是因為自己對文本的解讀還不夠通透。
四、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zhì)疑,大膽發(fā)問的習慣和能力。
在疏通字詞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改變了以往以老師串講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學互相質(zhì)疑、解答的方法,鼓勵學生從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提出問題,然后把學生認為重要的或疑問整理到黑板上,同學們互相解答。對于重、難點教師適當點撥、強調(diào)。這種方式改變了過去老師教、學生學的被動局面,讓學生成為了課堂的主人。在質(zhì)疑解惑環(huán)節(jié),直接讓學生提問題,學生解決,老師只點撥和引導。
從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大的環(huán)節(jié)沒有問題,思路比較清晰,課堂氣氛也調(diào)動得不錯,媒體的適時使用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了,整節(jié)課也是圍繞著教學重點展開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重點難點的突破與到位上。
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guān)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重點的文言實詞的敲打和落實,文言文要上的有味道,更要實實在在;其次是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以及文言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工具書的使用,課文注釋的關(guān)注等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次要關(guān)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讓學生的發(fā)言為我所用。
無論是哪個方面的關(guān)注,其實最終都要歸結(jié)于對文本的解讀和對學生的解讀,只有將這兩者都解讀通透了,并有機結(jié)合,才能上出精彩的課,才能上出真正適應學生的課。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或不足正是今后教學中應該反思與提高的地方。我會沿著“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讓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打造出真正高效的課堂!
《陋室銘》教學反思4
一.分層次的朗讀教學貫穿文章的始終。
這篇課文文質(zhì)兼美、篇幅短小,讀起來瑯瑯上口,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學習本文時,讓朗讀貫穿整堂課,學生在讀中感知語言,在讀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發(fā)揮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設計了幾個朗讀環(huán)節(jié):1,講完背景故事后,學生已有了學習本文的興趣,我于是進行范讀,讓學生初步感受短文的優(yōu)美語言和意味,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2,學生自由讀,這是初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初步進入文本。3。指名朗讀,要求讀出情感。讀后學生帶著對文章的理解進行點評,對什么地方應該重讀,什么地方應該輕讀,什么地方應該停頓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學生根據(jù)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讀課文,就不僅讀出了情感,更讀出文章的韻味4。女同學朗讀,男同學畫出描寫陋室的語句,品析這些語句是如何來表現(xiàn)陋室不陋的。在這樣的幾輪朗讀之后,學生已能當堂背誦,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難度的文章,已經(jīng)理解得比較好了。
二.想出新穎的導入方式吸引學生對文章的感悟。
劉禹錫的《陋室銘》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安貧樂道的情趣。這與今天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如果學生不知道劉禹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了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在導入部分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了本文的寫作背景,讓同學們了解到這是一篇不畏權(quán)勢的戰(zhàn)斗檄文,從而帶著對劉禹錫錚錚傲骨的佩服學習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巧妙的設計提問,引導學生逐步走入文本
精心設計問題,并形成一個問題鏈,讓這些問題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每個問題都讓學生從課文內(nèi)容出發(fā),挖掘其意義,讓學生在每一句課文的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最后運用課文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前后呼應把它連接在一起,融匯貫通,把全篇課文的講析內(nèi)容全部帶了出來,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串珠成鏈”的整體把握效果。這種方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不讓人覺得死氣沉沉,而且問題與問題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屋外到屋內(nèi),從景-人-趣,一步步地隨著學生自主地交流探討深入進去,使學生在深入的過程中理解全文。
四.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zhì)疑,大膽發(fā)問的習慣和能力。
在疏通字詞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改變了以往以老師串講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學互相質(zhì)疑、解答的方法,鼓勵學生從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提出問題,然后同學們互相解答。對于重、難點教師適當點撥、強調(diào)。
但可惜的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安排的時間太少了。文言文畢竟是一種與現(xiàn)今實際使用的活的語言相去甚遠的古代書面語,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連字面意思都還沒有搞懂,就很難理解此文的深層含義了,因此掌握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應該是本文的學習重點。可是,我因害怕設計的內(nèi)容上不完,有意縮短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很多重要的字詞沒有得到解答,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后面了解文章主旨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出現(xiàn)了一次短暫的冷場,雖然這次冷場被我巧妙的解決了,但仍然感到遺憾。
《陋室銘》教學反思5
一、分層次的朗讀教學貫穿文章的始終。
這篇課文文質(zhì)兼美、篇幅短小,讀起來瑯瑯上口,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學習本文時,讓朗讀貫穿整堂課,學生在讀中感知語言,在讀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發(fā)揮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設計了幾個朗讀環(huán)節(jié):
1、講完背景故事后,學生已有了學習本文的興趣,我于是進行范讀,讓學生初步感受短文的優(yōu)美語言和意味,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
2、學生自由讀,這是初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初步進入文本。
3、指名朗讀,要求讀出情感。讀后學生帶著對文章的理解進行點評,對什么地方應該重讀,什么地方應該輕讀,什么地方應該停頓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學生根據(jù)自己提出的看法再讀課文,就不僅讀出了情感,更讀出文章的韻味。
4、女同學朗讀,男同學畫出描寫陋室的語句,品析這些語句是如何來表現(xiàn)陋室不陋的。在這樣的幾輪朗讀之后,學生已能當堂背誦,而且并不太有文字難度的文章,已經(jīng)理解得比較好了。
二、想出新穎的導入方式吸引學生對文章的感悟。
劉禹錫的《陋室銘》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安貧樂道的情趣。這與今天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如果學生不知道劉禹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了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在導入部分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了本文的寫作背景,讓同學們了解到這是一篇不畏權(quán)勢的戰(zhàn)斗檄文,從而帶著對劉禹錫錚錚傲骨的佩服學習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巧妙的設計提問,引導學生逐步走入文本
精心設計問題,并形成一個問題鏈,讓這些問題逐步深入地把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每個問題都讓學生從課文內(nèi)容出發(fā),挖掘其意義,讓學生在每一句課文的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最后運用課文內(nèi)容的內(nèi)在聯(lián)系和前后呼應把它連接在一起,融匯貫通,把全篇課文的講析內(nèi)容全部帶了出來,在學生頭腦中形成了“串珠成鏈”的整體把握效果。這種方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不讓人覺得死氣沉沉,而且問題與問題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從屋外到屋內(nèi),從景-人-趣,一步步地隨著學生自主地交流探討深入進去,使學生在深入的過程中理解全文。
四、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zhì)疑,大膽發(fā)問的習慣和能力
在疏通字詞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改變了以往以老師串講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學互相質(zhì)疑、解答的方法,鼓勵學生從書中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提出問題,然后同學們互相解答。對于重、難點教師適當點撥、強調(diào)。
但可惜的是這個環(huán)節(jié)安排的時間太少了。文言文畢竟是一種與現(xiàn)今實際使用的活的語言相去甚遠的古代書面語,學習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如果學生連字面意思都還沒有搞懂,就很難理解此文的深層含義了,因此掌握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應該是本文的學習重點。可是,我因害怕設計的內(nèi)容上不完,有意縮短了這個環(huán)節(jié),使很多重要的字詞沒有得到解答,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因而在后面了解文章主旨這一環(huán)節(jié)時,出現(xiàn)了一次短暫的冷場,雖然這次冷場被我巧妙的解決了,但仍然感到遺憾。
《陋室銘》教學反思6
在本節(jié)課中,學生學習的較為活潑主動,基本上完成了學習的預期目標,對“銘”這種文體的特點有所了解,特別是對韻腳和韻的學習,由于學生是第一次接觸這些知識點,在思想意識里面還沒有形成清醒的認識,在課堂上如果能夠聯(lián)系學生已有的詩歌知識基礎(chǔ),那么對學生來說就會增加更多的感性認識,從而為學生深入理解該知識點奠定基礎(chǔ)。
其次,學生在學習課文過程當中,感覺自己給學生朗誦的時間不太充分,使學生未能在朗讀背誦中深入體會銘文的韻律和內(nèi)容的把握,在今后的語文教學中一定會回歸課堂,使學生從多個角度感受到語文的文質(zhì)兼美,增強學生學習中華民族傳統(tǒng)文化的自豪感。
第3,在學習本文寫作手法托物言志的時候,感覺有點匆忙,學生思考和咀嚼的時間較短,應該給學生更多展示的空間和舞臺。
最后,唯一感到較為欣慰的是學生在做后面的習題時,理解比較到位,今后會繼續(xù)加強考點知識的學習。
總之,本節(jié)課的講授,多媒體技術(shù)的運用在一定角度上為學生提供了較大的課堂容量,是傳統(tǒng)教學無法比擬的,在今后的工作中希望自己能進一步熟練多媒體,給自己的課堂教學注入更多的生命活力。
《陋室銘》教學反思7
作為教育第一線的教師來說,進行教學反思,能讓自己更加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閃光點與不足之處。通過回顧,自我監(jiān)控等方式,給予自己肯定的支持,同時給予自己否定的思索修正。反思是理論與實踐的對話,有利于教師經(jīng)驗量的積累、質(zhì)的提高和準備性的增強。下面我將以《陋室銘》為例,進行教學反思,談談自己的幾點感受。
一、在快樂中學習。
我們知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文言文是比較新穎,對學生的吸引力比較大。我認為懂得語言就是懂得語文。中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文化歷史底蘊的國家,語言文字給我們留下的痕跡,并不是說我們會閱讀就可以,我們還要學習古代的文化,學習古人的生活態(tài)度。在教學中,首先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引入《陋室銘》這篇課文的時候我采用朋友間的語調(diào),熱情的邀請同學們一起進入劉禹錫的房子參觀。提問他們:你是否有嘗試過描寫自己的家或者臥室?你是怎樣跟別人介紹的?通過提問的方式,引導學生能夠大膽說出自己的經(jīng)歷,活躍了課堂的氣氛。文言文的學習,最重要的是多朗讀,在反復朗讀中感悟課文內(nèi)容,堅持“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學習方法。讀的方式有很多種:范讀、自由讀、小組讀、男女賽讀或者學習古人的說話方式進行朗讀。在學習中,我們應從最基本的著手,讓學生知道在自己喜歡的是什么語文知識,提起自己學習的興起,去尋找其中的快樂。以一顆快樂的心去填充自己的大腦,去豐富自己的知識。
二、在實踐中學習。
在實踐中學習,在學習中實踐。掌握好扎實的教育教學理論只是教育實踐的前提,更重要的是各種教育手段和教學方式在課堂上的靈活運用。“三三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提高了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有更多的機會進行自主合作探究,共同解決學習上的問題。《陋室銘》中托物言志的寫法是這節(jié)課學習的重點,新的教學要求我們以生為本,以生為學習的主體。讓學生懂得托物言志就是將個人之“志”依托在某個具體之“物”上。于是,這個“物”便具有了某種象征意義,成為作者的志趣、意愿或理想的寄托者。作者的個人之“志”,借助于這個具體之“物”,表達得更巧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時刻聯(lián)系著學生,使學生明白并會運用這種寫法。學習是一個互動的過程,在學生身上最容易檢測到教師的成功與否,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發(fā)展,學生在相互學習時進行。的討論,要允許答案的多樣化。例如,在回答《陋室銘》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時,教師不能局限于答案,除了回答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懷之后,還可以回答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追求淡泊,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等等也可以。要提高文言文教學水平必須認真研究文言文知識的基本特點,摒棄那種只教會學生字、詞、句的解釋的灌輸性教學,要讓學生在理解課文的基礎(chǔ)上去學習古人高尚的品德和脫俗的情懷。
三、在生活中學習。
生活中我們離不開語言文字,無論是哪一個地區(qū),哪一個國家,每天都在與語文打交道。現(xiàn)代白話文也是脫胎于古漢語,因此,我們?nèi)粘V腥匀豢梢钥吹交蚵牭饺藗冇袝r候會引用古文佳句。比如有些人的家里會懸掛一些文字,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那么,這時我們就要明白這句話的意思,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住在里面的人品德高尚,所以就不感到簡陋了。在語文課上學習語文當然是主要的,但我們也不能忽視在生活中學習語文、運用語文。在課堂上我們不可能將所有的知識學完,只有通過與社會接觸,與生活接觸,才能更好的理解語文。教學時應以生活為例,適當?shù)倪\用類比的方式,讓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和理解書本上的知識。在中國文化盛行的今天,作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我們?nèi)绻B自己祖先的話語都不了解,不就貽笑大方了嗎?
四、在思考中學習。
作為一個教育者,最基本的就是要學會思考。為什么教、教什么、怎樣教,是經(jīng)常要思考的問題。例如:學生他能否接受自主學習、互動學習的教學方式呢?在討論“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些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時,學生是否理解了互文及對偶呢?這節(jié)語文課所要理解的作者高潔傲岸,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節(jié)操掌握好了嗎?認識的價值學生是否接受了,理解了?……45分鐘的一節(jié)課,回顧起來會發(fā)現(xiàn)很多問題的存在,我們必須思考,哪些地方做得不夠,哪些地方可以繼續(xù)借鑒,通過不斷地自學,聽課,向前輩請教,和同行交流,接受培訓,以提高自身的教學素養(yǎng),在思考中學習,在學習中思考,讓學習和思考二者融合在一起。文言文課堂的教學,并不是一味的傳授字詞句的解釋,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去發(fā)問,去思考,去尋找答案,去了解作者的情感表達。
反思是溝通教學理論與教學實踐之間的橋梁,是提高與發(fā)展教學智慧的前提,是促進教師自身教學專業(yè)水平的保證。所以,作為新時代的教師,我們應成為課堂教學行為的反思者與研究者,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專業(yè)水平。
《陋室銘》教學反思8
《陋室銘》是唐代劉禹錫所寫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借“陋室”來表現(xiàn)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本課的教學過程大致如下。
課前演講沒把時間把握好,耽擱了一兩分鐘。用《古文觀止》導入,本可新穎,可惜不知是聽課的緊張氣氛是影響了學生還是我,講的不傳神,學生聽得很麻木。板書課題,讓兩個劉家女孩回答問題。劉艷上黑板寫了劉禹錫,而劉紫楚回答其人其事,實在沒想到她沒多預習,有點答非所問,頓時打亂我的布局,差點沒hld住。力挽狂瀾之余竟忘記了有關(guān)“銘”的講解。接下來課文的多種朗讀還算順利。課文字詞翻譯講解匆忙了一點,只對“上”“入”“勞”“白丁”“何陋之有”稍作分析,可惜遺忘了“之”字在倒裝句中的重要,本可水到渠成的事情疏忽了,實在可惜。對課文講解有點凌亂隨意。以劉禹錫三搬住宅終住陋室的故事引入,以劉禹錫想對欺壓他的上級說什么引出主旨句,圍繞主旨句如何成功的表達自己的思想。一,山水的比興;二。陋室景友生活;三。古人類比,成功反擊欺壓他的人。讓對手無可奈何七竅生煙,讓我們不禁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劉禹錫你真是的人呀,由學生補充詞語,概括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最后點到托物言志,這也是本課重點之一,小練筆以一位名人拿著某件能托物言志的事物來拜訪劉禹錫為題,可惜難度偏大,不能覆蓋全部。但劉艷,賀孝江,覃梅,譚小強,回答還是很好。
結(jié)合本文的教學過程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心理素質(zhì)不行,不光我,還有學生。
二。細節(jié)把握不到位,演講耽擱教學時間等
三。隨意性太強,語言缺少嚴謹。有利有弊,以后需注意。
四.學生積極,我代替太多,甚至提問題。
五.沒有照顧后排境況較差的學生。
六,學生“出奇”,師生方能“制勝”。課堂的出彩常常在學生的奇思妙想。
經(jīng)過同事們熱心地指導之后。我決定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多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口水話要少。雖然其他老師贊美之詞較多,這既是對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是鞭策。在進步的同時,一定要看到潛藏的危機。語文教學任重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陋室銘》教學反思9
《陋室銘》是流傳千古的名篇,從我們上學的時候就在學,如今依然在我們的語文教科書上。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出主人的高潔傲岸,安貧樂道的節(jié)操。
課文比較短,在課堂上我著重讀課文,尤其是帶著韻的古文,讀起來朗朗上口,讓學生在讀書中感受古漢語的魅力。關(guān)于讀書,做了如下安排:
1、首先教師泛讀,讀出味道,讀正字音。(有了第一課新聞的泛讀,反響比較好,學生感嘆較多。這次泛讀,學生依然聽得很認真。)
2、接下來學生齊讀。文章比較短,讀下來也就一兩分鐘時間。
3、班級男生女生競爭,看誰讀得好。
4、分小組,四個大組,每組齊讀,教師做出點評。(如此這般,花費十幾分鐘的時間,學生已經(jīng)把課文讀熟,大部分學生已經(jīng)可以背誦全文。)
5、第四大組學生讀完,全班一起背誦課文。
至此,課文已經(jīng)誦讀多遍,學生對課文已經(jīng)十分熟悉。
第二步,講授課文。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首先理解銘這類文體,古代刻在器物上或者石碑上用來歌功頌德或者警戒自己的文字,后來就演變成了一種文體。這篇課文意思相對比較好理解,加上前一天已經(jīng)預習,并查閱相關(guān)資料。請學生起來回答重點字詞的意思,以及課文的翻譯。教師著重強調(diào)重點字詞的用法,文言常識。
第三步,體會主旨。重點把握一個問題,陋室到底陋還是不陋?學生各抒己見。當然,最后總結(jié),從物質(zhì)上看,陋室是陋的,但是從精神上看,有了作者的高潔,陋室也便不陋了。
(這里需要跟學生講解一下寫作背景,課堂上缺少了這一部分,僅僅是通過文字來分析主題,缺少歷史性和真實性的支持。)
寫作背景:劉禹錫因為當時參加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quán)貴,被貶謫到安徽和州當了一名小小的通判。和州知縣是個勢利小人,看到劉禹錫是貶官而來,百般刁難。半年時間,劉禹錫搬了三次家,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剩斗室。于是就奮筆寫下了這首《陋室銘》。
《陋室銘》教學反思10
《陋室銘》是唐代劉禹錫所做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來表現(xiàn)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結(jié)合本文的教學過程我有幾點反思:
1、文章的教學目標設定符合教材要求及學生的實際,教學設計能夠圍繞教學目標進行。
2、教師對教材內(nèi)容熟練掌握,但是在備學生方面還有所欠缺,教學設計還要更多的體現(xiàn)學生的參與,力求讓每個孩子都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還需要教師日常教學中注重學法的指導,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
3、本文注意了以讀為主,但是忽略了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在教學中還要注意對學生適時的點撥,有層次的進行朗讀指導,不僅讓學生會讀還要讀好,讀出韻味,真正把自己融入文章中來,并且要注意利用激勵性的語言對學生鼓勵。同時要讀深入,邊品邊讀,注重品位文章的語言文字。
4、在文章的教學細節(jié)上我還有些體會:首先在學生匯報學習情況時,還要注意匯報的條理,實詞、虛詞、重點句子,本節(jié)課匯報環(huán)節(jié)有些凌亂,不利于學生真正掌握;其次對于文章韻腳的處理欠妥當,應該放到文章分析中來,這樣有利于學生朗讀的訓練;再次還應該讓學生整體疏通一遍文意,更有益于學生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最后對于課堂的時間安排再緊湊些,讓學生當堂完成練習,更有利于教師對學生學習反饋的掌握。
《陋室銘》教學反思11
劉禹錫的《陋室銘》流傳了千百年,聊聊八十一字,作者用凝練工整的語言表達出了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如何讓剛剛接觸文言文不久的七年級孩子透過文字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作品的情感呢?我在進行了深入的文本分析之后,將朗讀作為了這節(jié)課教學的一個抓手,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nèi)容,掌握重點的文言實詞,并在此基礎(chǔ)上了解作者安貧樂道的品質(zhì)。
朗讀是我這節(jié)課的一個重要抓手,朗讀和課文理解是互為補充的,朗讀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課文理解之后,朗讀才能更有感情。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每一次讓學生朗讀都必須問一個“為什么”?這次朗讀是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要對學生提哪些要求?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學生的朗讀能力才會提高,自然也就滲入了對課文的理解。
導入之后,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幫助學生完成對課文的感知。首先是散讀,對學生的要求是大聲,意在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學習文言文的氛圍。接下來我特意挑了一個朗讀基礎(chǔ)不是很好的學生站起來讀課文,并提醒其他學生仔細聽,挑出他讀錯的地方,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對課文的正音正字。但我還是忽略了一點,應該讓學生上黑板寫一寫“馨”、“鴻”等字,對于七年級的孩子來說,寫字的基礎(chǔ)還是很重要的。疏通字詞之后我又讓一個聲音洪亮的學生帶領(lǐng)全班齊讀了課文,并進一步提出“整齊、準確、流利”的要求。三次朗讀,三次要求,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在重點讀析部分,我設計了一個統(tǒng)領(lǐng)全文的大問題“陋室為什么會被稱為陋室?你認為它陋還是不陋?”讓學生就此展開討論,并在文中圈畫相關(guān)詞句。我給了學生將近三分鐘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這也是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可能是學生的課前預習比較充分,在“陋”和“不陋”這一問題上并沒有引起太大的爭議。學生能找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認為和作者交往的都是有學問的人,“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可見劉禹錫的平時生活很充實;而且課文中還舉到了諸葛亮和楊雄的例子,劉禹錫將自己的房屋和他們的放在一起,孔子也說了他們的房屋不陋,所以學生認為“陋室”是“不陋”的。在這里我又提醒學生“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絲竹”也是音樂,“素琴”也是音樂,有何區(qū)別呢?這個問題對于學生來說難度大了一點,所以我還是主動給了學生答案,“素琴”是不加裝飾的琴,彈奏出來的是清新高雅的音樂;而“絲竹”是指樂隊演奏的音樂,一般只有達官貴人才能享受。這里也能看出劉禹錫不喜歡榮華富貴,而是喜歡過自己有精神追求的生活。
在分析到“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一句時,有學生認為臺階上長滿了青苔,房屋的外面也長了很多青草,所以可以看出陋室是“陋”的。我在對文本進行解讀時認為這一句應該是表現(xiàn)出陋室的自然環(huán)境很清幽,是表現(xiàn)“不陋”的,但是聽到學生這樣理解,我覺得似乎也可以,于是就順著他的理解講了下去。現(xiàn)在看來,這一處課堂上的處理還是有問題的,這兩句應該是表現(xiàn)出環(huán)境的清幽,正是因為劉禹錫追求的是簡單、樸素、樸實無華的生活,所以這樣的環(huán)境,他是喜歡的,在他眼里是不陋的。當時在課堂上應該對學生進行這樣的引導,沒有做到正是因為自己對文本的解讀還不夠通透。
對于文章的前四句,我也是用了一個問題來處理的,“前四句和陋室無關(guān),似乎多余,你怎么看?”學生都說不多余,但似乎可以意會不多余的原因而無法言傳。于是我提醒他們關(guān)注“山”、“水”、“仙”、“龍”和“陋室”的共通之處,在前面分析的基礎(chǔ)上,他們說出“仙”、“龍”對“山”、“水”來說才是重要的,正如在“陋室”中最重要的實際上是“人”,我又追問:“是人的什么呢?”“品德高尚。”說出這一點,我知道學生已經(jīng)理解了課文了,可以做總結(jié)了,“外表看起來非常簡陋的房屋,因為有了優(yōu)雅的環(huán)境,儒雅的友人和高雅的生活,在劉禹錫看來不陋了,從中我們可以看出劉禹錫這個人的品質(zhì)非常高尚,也就是文中提到的一個詞‘德馨’,德馨也就成了支撐這個房屋的一個橫梁。”我的板書也設計成了一個房屋的形狀,屋頂部分寫上陋的表現(xiàn),房屋的根基是不陋的表現(xiàn),而橫梁就是“德馨”二字。這個板書設計比較形象,對于七年級的孩子來說可能更容易理解和記憶。
在對課文進行了理解和分析的基礎(chǔ)上,再提問學生劉禹錫寫這篇文章表達了什么,他們基本可以說出安貧樂道的意思,只是無法準確表達。于是,我給了他們“安貧樂道”這個詞,并作了解釋。有一個學生提到了“寬容”,我也不假思索地認同了他的觀點,現(xiàn)在想來這和我在文本解讀時所理解的“豁達”還是有區(qū)別的,課堂上沒有及時發(fā)現(xiàn)還是說明我在解讀時沒有通透地理解文本。
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礎(chǔ)上,我又要求學生讀課文,并且提高了要求,要“生動,有感情”。學生的朗讀較整體感知時有了提高。重點讀析部分用時二十分鐘左右,通過一個大問題的設計基本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全文,思路也比較清晰,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落實了“德馨”、“上”、“鴻儒”、“白丁”、“勞”等詞的意思。在這過程中也同樣存在著不少問題,重點字詞的落實還只是浮在表面,沒有反復敲打;在分析課文時雖然有朗讀,但對一些重點句的朗讀還缺乏細致的指導以及示范朗讀,這也是自身功力不夠的表現(xiàn),亟待學習和提高。
在拓展遷移部分,我讓學生談讀了此文得到的啟示是什么?并寫成敘議結(jié)合的,目的是想讓他們將課文中學到的內(nèi)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起來,文以載道,對整節(jié)課的學習內(nèi)容也是一個內(nèi)化。
以有感情的背誦課文作為整節(jié)課的結(jié)尾,達到鞏固的目的。
從整節(jié)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大的環(huán)節(jié)沒有問題,思路比較清晰,課堂氣氛也調(diào)動得不錯,媒體的適時使用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了,整節(jié)課也是圍繞著教學重點展開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重點字詞的敲打落實上。
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guān)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重點的文言實詞的敲打和落實,文言文要上的有味道,更要實實在在;其次是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以及文言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工具書的使用,課文注釋的關(guān)注等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次要關(guān)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讓學生的發(fā)言為我所用。
無論是哪個方面的關(guān)注,其實最終都要歸結(jié)于對文本的解讀和對學生的解讀,只有將這兩者都解讀通透了,并有機結(jié)合,才能上出精彩的課,才能上出真正適應學生的課。
《陋室銘》教學反思12
《陋室銘》是唐代劉禹錫所寫的一篇托物言志的名篇。文章借“陋室”來表現(xiàn)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本課的教學過程大致如下。
課前演講沒把時間把握好,耽擱了一兩分鐘。用《古文觀止》導入,本可新穎,可惜不知是聽課的緊張氣氛是影響了學生還是我,講的不傳神,學生聽得很麻木。板書課題,讓兩個劉家女孩回答問題。劉艷上黑板寫了劉禹錫,而劉紫楚回答其人其事,實在沒想到她沒多預習,有點答非所問,頓時打亂我的布局,差點沒hold住。力挽狂瀾之余竟忘記了有關(guān)“銘”的講解。接下來課文的多種朗讀還算順利。課文字詞翻譯講解匆忙了一點,只對“上”“入”“勞”“白丁”“何陋之有”稍作分析,可惜遺忘了“之”字在倒裝句中的重要,本可水到渠成的事情疏忽了,實在可惜。對課文講解有點凌亂隨意。以劉禹錫三搬住宅終住陋室的故事引入,以劉禹錫想對欺壓他的上級說什么引出文章主旨句,圍繞主旨句如何成功的表達自己的思想。
一、山水的比興;
二、陋室景友生活;
三、古人類比,成功反擊欺壓他的人。讓對手無可奈何七竅生煙,讓我們不禁發(fā)出這樣的感慨,劉禹錫你真是xxx的人呀,由學生補充詞語,概括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最后點到托物言志,這也是本課重點之一,小練筆以一位名人拿著某件能托物言志的事物來拜訪劉禹錫為題,可惜難度偏大,不能覆蓋全部。但劉艷,賀孝江,覃梅,譚小強,回答還是很好。
結(jié)合本文的教學過程我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心理素質(zhì)不行,不光我,還有學生。
二、細節(jié)把握不到位,演講耽擱教學時間等
三、隨意性太強,語言缺少嚴謹。有利有弊,以后需注意。
四、學生積極,我代替太多,甚至提問題。
五、沒有照顧后排境況較差的學生。
六、學生“出奇”,師生方能“制勝”。課堂的出彩常常在學生的奇思妙想。
經(jīng)過同事們熱心地指導之后。我決定在以后的語文教學中多鼓勵學生大膽想象。口水話要少。雖然其他老師贊美之詞較多,這既是對自己努力的肯定,也是鞭策。在進步的同時,一定要看到潛藏的危機。語文教學任重道遠。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陋室銘》教學反思13
1、聯(lián)想與想象是語文的翅膀,缺少聯(lián)想與想象的語文課也就缺少了靈性。為此,在進行教學時,讓學生在清幽的古箏曲中展開想象的翅膀,以“透過文字,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聞到了什么?”的提問方式引導學生進行想象,使陋室之雅具體地表現(xiàn)出來,為突出陋室“何陋之有”張本。而以往教學此文時,為突出“陋室不陋”這一重點,一般設計的題目為“陋室環(huán)境如何?陋室主人交往情況怎樣?陋室主人有怎樣的興趣愛好?”提問瑣碎,學生也不明白回答這些問題的目的何在。而改動后有力地突出了重點,也解決了難點。
2、“語文的外延與生活的外延相等”,語文必須與現(xiàn)實社會緊密聯(lián)系,方可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現(xiàn)實意義。因此,課上在分析完陋室主人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情操之后,我設計了一個小討論:“今天的你如何看待這種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做法?”這個問題的設計應是學生最有話說的部分,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些怯場,我也沒有留下足夠的時間,一起參與學生的討論,導致學生沒有充分討論和大膽發(fā)言,這是我的失誤。
3、培養(yǎng)學生主動質(zhì)疑,大膽發(fā)問的習慣和能力。因此我設計了一個學生質(zhì)疑發(fā)問的環(huán)節(jié),鼓勵學生從讀書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個環(huán)節(jié)因為留的時間相對充足些,學生提出了一些很有價值的問題,如“為何以《陋室銘》為題?”“為何自比名人居室?”“篇末為何引用孔子的話作為結(jié)束語?”“為何自比‘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為何將平民比作白丁,是否歧視平民?”等等。學生在質(zhì)疑的過程中,也在思考著如何解答這些問題,這個思維的過程本身就是教學的目的。
4、語文課上應有瑯瑯讀書聲,尤其是文言文。《陋室銘》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膾炙人口的名篇。課堂上無論是范讀、散讀、齊讀,目的都是讓學生從讀中去悟作者的感情,品味文字的美感。因此我設計了四次讀書,開篇散讀,是為了使學生正確把握停頓和節(jié)奏,初步感知作者感情。接著一生范讀是為了啟發(fā)學生的想象。第三次讀是明確本文寫作目的后的齊讀,是讀出對作者節(jié)操的贊美之情。上課結(jié)束時還有一讀(或背),是為了體會本文一直押韻,只最末一句不押韻的作用,品味文字的美感。但最后這一讀,因下課鈴響而導致未能實現(xiàn),是一大遺憾。
5、借助多媒體教學,使學生感受陋室之雅,也使學生的想象有了具體的對照,學生中有不認同者,我正好趁此機會說:“這正是文字的魅力”。在課堂教學實施過程中,果然碰到了類似情況,因此我進一步向?qū)W生介紹讀書的好處。雅致的動態(tài)畫面配以《廣陵散》等音樂,是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藝術(shù)熏陶。因為語文本身與藝術(shù)是密切相通的。
6、語文課是美的教學,老師本身的語言也應是美的。在教學中我力爭做到不講或少講“水話”,使自己的授課語言更規(guī)范、更優(yōu)美。也許這一點帶來了相應的弊端:似乎更拉遠了原來就已很感陌生的師生距離。而我在自己班上課,因為師生有感情基礎(chǔ),學生也適應和習慣了我這樣的教學方式,所以在自己班上課是得心應手的。因此我反思之余也頓生一絲迷惑與彷徨:外出與不熟悉、沒有感情基礎(chǔ)的學生交流,是否還該保持規(guī)范、優(yōu)美的授課語言和一貫的授課風格?如何更好地拉近與學生的距離?
《陋室銘》教學反思14
一.朗讀貫穿始終。
這篇短文文質(zhì)兼美,篇幅短小,讀起來瑯瑯上口,容易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學習本文時,讓朗讀貫穿教學始終,學生在讀中感知語言,在讀中揣摩作者的感情,充分發(fā)揮文章的巨大感染力。我設計了幾個朗讀環(huán)節(jié):1、在了解寫作背景后,學生已有了學習本文的興趣,我讓學生聽配樂朗讀,讓學生初步感受短文的優(yōu)美語言,產(chǎn)生閱讀的欲望。2、學生自由讀,要求讀準字音,把握節(jié)奏,初步進入文本。3、代表朗讀,學生邊聽邊思,品味每一句話的意思,給文章劃分層次,側(cè)重整體把握。4、學生精心朗讀,劃出文中的有關(guān)語句,品析這些語句是如何來表現(xiàn)陋室不陋的,感悟作者的高尚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幾輪朗讀之后,學生理解比較到位,已能當堂背誦。
二.新穎的導入方式,吸引學生走近文本。
《陋室銘》運用托物言志的方法,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jié)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與今天學生的生活相去甚遠,如果學生不了解劉禹錫是在怎樣的情況下寫了這篇不朽的名篇,理解起來會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我在導入部分以講故事的形式介紹了本文的寫作背景,讓同學們了解到這是一篇不畏權(quán)勢的戰(zhàn)斗檄文,從而帶著對劉禹錫錚錚傲骨的佩服學習此文,品味其儒雅高傲之感,激發(fā)學習興趣。
三.巧妙的提問,感受文章的三美。
精心設計問題,并形成一個問題鏈,讓這些問題逐步深入,把整篇文章的內(nèi)容串聯(lián)起來,每個問題都讓學生從課文內(nèi)容出發(fā),挖掘其意義,讓學生在理解中都綻放出思維的火花,感受文章的魅力。整體把握中,我讓學生給文章劃分層次、概括層意,感受文章的結(jié)構(gòu)美;合作探究中,我讓學生找出描寫陋室不陋的語句,體驗作者的情懷,感受文章的思想美;精讀品析中,我讓學生找出你喜歡的語句,并說出你喜歡的理由,感受語言美。這種方式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不讓人覺得死氣沉沉,而且問題與問題之間環(huán)環(huán)相扣,一步步引導學生深入文本,較好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四.學生主動質(zhì)疑,培養(yǎng)探究問題的能力。
在疏通字詞這個環(huán)節(jié),我改變了以往以老師串講為主的方法,而采用同學互相質(zhì)疑、解答的方法,鼓勵學生從文中發(fā)現(xiàn)問題,大膽提出問題,然后同學們互相解答,教師適當點撥,師生在平等對話中解決問題。
但可惜的是由于課堂安排前面有點松,后面時間有點緊,未能將劉禹錫其它的詩文呈現(xiàn)出來,讓學生比較全面的了解劉禹錫在逆境中表現(xiàn)出來的樂觀向上的情懷,讓學生懂得人應該怎樣面對挫折。
《陋室銘》教學反思15
這節(jié)課上,我覺得學生們是最可愛的。他們因為真實而可愛、因為思考而可愛、更因為富有激情而可愛。是的,他們批判的激情最為動人!
上課中,學生循序漸進,由淺入深,能把《陋室銘》這一名文的韻美、景美、情美融于心懷。尤其是在學習的最后一個環(huán)節(jié)中,他們對劉禹錫的人生態(tài)度及生活情趣談看法的時候,我更是看到了學生在課堂上的真實和可愛在于他們的激情四溢,也真切地感到他們在文本中讀出了自己的見解。
分析了劉禹錫之所以絲毫不謙虛地聲稱“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是在于他覺得自己所居之“陋室”“景雅、人雅、事雅”,有學生感悟出劉禹錫雖然身居陋室,但卻樂在其中的情懷,看出他是個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人;而也有學生從文本中讀出不同的聲音,對劉禹錫之“德馨”的內(nèi)容、“德”的性質(zhì)極其“馨”的程度進行了一番別樣的剖析和批判。在爭辯討論中,最后課堂上形成了一股刻意批判劉禹錫的思維定向。雖然挑刺,但也精彩。
如對于“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一繪景句,其判斷是:作者在自我陶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給人的感覺是苔蘚爬滿臺階,雜草叢生,那里該是地勢低而潮濕的,有“城春草木深”之感,而室主人還悠然怡然,不肯動手掃除,這就脫不了生活疏懶、厭惡勞動的干系。與“茅檐長掃靜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的生活情趣相比,這位陋室主人要遜色得多!
又如對“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一寫人句的談論:這寫出作者只歡迎“鴻儒”,不喜歡“白丁”。而事實上,并不是只有與“鴻儒”“談笑”才能求得知識的,“白丁”的耕種技術(shù)、生產(chǎn)經(jīng)驗、社會閱歷、帶有生活氣息的幽默笑話之類,也是寶貴的知識。勞動人民同樣值得接近與學習。來此陋室“談笑”的“鴻儒”只能說是作者自己心目中的“鴻儒”,不見得有名有實,也不見得能為大眾所承認。由此看來,作者難免有攀附所謂的“名流”以抬高自己身價之嫌。將“鴻儒”與不能來此室的“白丁”對舉,只能表明作者的結(jié)交面太狹窄,只能顯示出他性情的孤傲與對勞動人民的感情隔閡。
再如對“可以調(diào)素琴,閱金經(jīng)。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一敘事句的剖析:陋室主人的生活確實是單調(diào)的。他日常所能做的只是閉門彈琴,自娛自樂,此外便是翻讀佛經(jīng)。在他看來,“絲竹”是“亂耳”的,“案牘”是“勞形”的,非但無樂趣,純?nèi)皇强嗖豢把裕瑹o法忍受。推究起來,這只能說是作者無遠大抱負、無進取斗志的表現(xiàn)。既不愿意又不能夠廣泛地參與社會、改造現(xiàn)實,就只會逃避現(xiàn)實,離群索居,孤芳自賞。
批判者從的繪景、寫人、敘事中,認識到的陋室主人是厭惡勞動,鄙視勞動人民,有一種遠離現(xiàn)實的清高與孤芳自賞,過著孤寂的疏懶生活。是不配與 諸葛亮、揚子云相提并論的。因為單說諸葛亮,鄉(xiāng)里老少都能傳唱他教的歌謠,都熟悉他的行蹤,了解他的品性。在他出山輔佐劉皇叔之時,鄉(xiāng)里百姓都依依送別。這是諸葛亮與鄉(xiāng)里百姓朝夕相處,感情融洽的結(jié)果。諸葛亮輔佐劉皇叔興復漢室之偉業(yè),可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而劉禹錫的自比前賢卻是自不量力。
這一節(jié)課上,學生激情四溢的犀利批判,有理有據(jù),讓我看到了學生在課堂上迸發(fā)的思想火花,使我感覺到了學生在課堂上最可愛的一面。
雖然,劉禹錫在文學史上的光環(huán)無庸質(zhì)疑,值得學習,但是語文課上能讓學生結(jié)合文本,以發(fā)展的眼光,辨證地看待和評價他,這無疑也是一種學習方式,而且可以說是一種富有激情的學習方式。畢竟,學會批判是學會創(chuàng)新的重要前提。而學會創(chuàng)造才是現(xiàn)代學習的根本。
【《陋室銘》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反思《陋室銘》教學09-11
《陋室銘》教學反思12-15
《陋室銘》教學反思精選11-17
陋室銘教學反思09-01
《陋室銘》教學反思11-13
陋室銘教學反思11-07
《陋室銘》的教學反思11-06
《陋室銘》教學反思與課后反思11-17
劉禹錫《陋室銘》教學反思10-05
《陋室銘》教學反思ppt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