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陋室銘》教案

時間:2022-01-02 10:11:34 我要投稿

關于《陋室銘》教案范文匯編5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陋室銘》教案5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于《陋室銘》教案范文匯編5篇

《陋室銘》教案 篇1

  學習目標:

  1、準確、流利地朗讀、背誦、翻譯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

  3、學習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4、認識作者所表達的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重點

  積累常用文言詞語的用法;理解課文內容;學習文章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習難點

  理解作者所表達的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

  學習過程

  一、預習 自學

  1、你會讀加點的字注音嗎?將字音寫在括號內

  惟吾德馨( ) 談笑有鴻儒( ) 無案牘之勞形( )

  2、你能準確解釋下列詞語嗎?

  談笑有鴻儒( ) 往來無白丁( )

  可以調素琴( ) 閱金經( )

  二、研討 學習:

  (一)介紹作者有關知識。

  (二)檢查預習情況

  (三)(1)朗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2)結合注釋,利用工具書,疏通文意。

  (四)自主學習,合作探究

  1誰能找出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話。

  2本文是從哪些方面來表現作者的“惟吾德馨”的。

  3銘文第一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山不在高','水不在深'類比什么?'有仙則名'、'有龍則靈'暗喻什么?

  4銘文最后一句引用孔子的話,有什么作用呢?

  5.學生根據板書提示背誦課文

  6、探究思考在充分領略作者高潔偉岸、不隨世俗的志趣和抱負后,請同學們思考,作者為什么會有如此情懷?這種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在當今有什么意義呢?

  三 小結

  四 鞏固練習

  1、解釋下列句子中的詞語:

  ⑴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 )⑵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靈: )

  ⑶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德馨: )⑷無絲竹之亂耳(絲竹: )

  ⑸無案牘之勞形(勞: )

  2、文中提挈全篇的句子是( )。

  3、下列各句不屬于駢句的一項是( )

  A、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B、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C、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D、孔子云:何陋之有?

  4、課文的前兩句有什么作用?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中提及兩個歷史人物,一是三國著名政治家蜀國的 ,一是西漢時的文學家 。

  6、文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哪一句?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1、用原文回答下面各題:

  ⑴表現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是 。

  ⑵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

  2、下列句子,朗讀停頓劃分正確的一項是( )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C、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D、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3、譯句:

  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⑵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4、下面對文章內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表現出對仙人生活的羨慕和追求。

  B、表達了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C、表現了身居陋室而怡然自得的心情。

  D、表明了以古代名賢自比的態度。

  5、開頭二十四字,實寫的是 ,虛寫的是 。虛寫是為了引出實寫中的 二字點題,這里寫山寫水,是為了與 進行類比,寫仙寫龍,是為了與 進行類比,以表現自己和陋室品位不凡。

  6、下列說法有誤的項是( )

  A、①②句以山水作類比,“山”和“水”其實都是暗寓道德高尚的人。

  B、④句渲染了恬靜的氣氛,也反映了室主人的淡泊心境。

  C、⑦句虛寫,反映了室主人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D、⑧句以古廬、亭作類比說明陋室不陋,也表達了作者以古代賢人自況的意思。

  22《陋室銘》答案(四)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周圍景色:“苔痕上階綠,草色人簾青。”寫環境清幽寧靜;往來人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與人交往高雅脫俗;生活內容:“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室內活動歡暢無虞。

  3采用比喻和類比的方法,一方面引出文章的中心,一方面表明即使陋室也有名,也有靈。前二句類比'陋室',后兩句暗喻自己。

  4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作者以古代名賢自喻,表現了高雅的志趣。

  四鞏固練習1、⑴著名,出名⑵靈異,有了靈氣⑶品德高尚⑷這里指奏樂的聲音⑸使……勞累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D

  4、寫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是設喻引題,頌揚陋室。

  5、諸葛亮;楊雄

  6、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12.B

  1、⑴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⑵惟吾德馨。 2、D 3、略 4、A 5、山、水;仙、龍;德馨;陋室;作者 6、A

《陋室銘》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

  2、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

  4、用不同時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地評價古人。

  教學重點:

  1、誦讀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難點:

  1、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導入:

  在大唐的歷史上,有一位性格倔強的詩人,三十四歲那年,因為參加政治革新活動,一覺醒來被趕出了朝廷。十年后,召回長安后,因到玄都觀去賞桃花,寫了一首惹禍的詩:

  紫陌紅塵扶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

  因為這首詩,他又被貶到連州。一貶又是十四年,等他五十七歲再回到長安時,玄都觀里的桃花已蕩然無存,只剩下一片亂草。這不怕惹禍的詩人,又寫了一首《再游都觀》: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開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干什么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亦云。悲秋,從來就是詩人的職業病,他卻偏要反其道而行之,認為天高氣爽的秋天使人心胸開闊,更有詩意。這個人就是劉禹錫。

  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他的作品《陋室銘》。

  二、初步感知全文:

  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1、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泛讀,學生在聽的過程中注意字詞讀音、停頓等。

  2、學生自由讀。

  3、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注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論。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告訴學生:中國語言具有含蓄美,許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所以大家在翻譯時,不求十分精確,只求大致理解。)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思考問題,理解中心、寫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處?

  明確:空間小、景致少、人來少、擺設少:房子很小,一個人坐著彈琴,室內就覺得擁擠,可見其小;文章內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見其少;自古讀書的窮人就少,能成為鴻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階綠”了,更見來客少;室內陳設歷歷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嗎?

  (換角度想:同樣一篇文章,剛才讀,讀出陋室簡陋,現在卻要讀出不簡陋。這不是自相矛盾,這需要換角度想。思維角度:主人、環境、客人、生活。)

  3、作者寫陋室有何用意?僅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聯系點:“銘”這種文體的特點。)

  ①(陋室簡陋狹小,陳設簡單,確實簡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觀,安靜清幽,有鴻儒談笑來往,可撫琴讀書,無樂音亂耳,無公文勞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卻不覺陋室之陋。

  ②聯系“銘”這種文體,一是警戒自己,二是稱述功德。

  (啟發:抓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等句子,體會作者不愿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揚名立萬;不愿高官厚祿,安貧樂道的思想境界。)

  中心意思:這篇銘文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③小結寫法:托物言志

  4、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探究:

  1、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稱頌的是:人品(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是高尚的。

  批評的是:逃避世俗,脫離勞動人民,缺少為國為民的奉獻精神。不能與時俱進,不能抵制腐敗,不能培養自己的意志,這種人在現代生活中,簡直不能生存。

  小結:閱讀古人的作品,要擇其善而從之,擇其不善而改之。因此,閱讀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對古人的道德品質要批判地學習和接受,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這是我們學習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2、師:請大家來看這樣一則材料: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心里說,混張文憑。

  這則材料是針對我們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什么問題而言的?

  3、師:同學們,你一定非常熱愛自己的家吧!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一下劉禹錫,為你的居室描上一筆,用來表達居住的感受?

  六、總結:

  師:短短的一節課,我們只能說是初步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這并不奇怪,因為至今老師也不敢說已經讀懂了它,已經完全領會了劉禹錫的精神境界里的積極一面,并把這種精神帶入到生活中。我們還有必要在課后熟讀并背誦,使之成為影響我們修養的一部分。

《陋室銘》教案 篇3

  教學目的與要求

  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并引導學生學會正確分析與評價。

  教學重點

  1、 了解與認識作者情操

  2、 文言詞語的積累

  3、 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銘體文特色

  教學過程

  一、導入

  由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與教室或自己的書房、臥室日日相處,它們給我們留下了深刻印象說起。

  二、師范讀課文,要求學生注意字音。

  三、生結合課下注釋,了解課文大意。并與自己的前后桌同學討論。

  四、幾個問題引起學生思考,進而了解文章內容,同時輔之以朗讀、誦讀。

  1、 在讀完以后,你對全文的印象如何?學生在這里可能有三種答案:陋、不陋、陋而不陋。如果答“陋”則以下設計2、3暫時不講,如答“不陋”與“陋而不陋”可順次展開。

  2、 為什么(陋而)不陋?這里哪兩個字是最為關鍵的?

  3、 作者的德馨體現在何處?

  如果學生一下不易答出,可提出以下問題作為提示:與他交往的人多嗎?都是哪些人?為什么要寫這些人?

  這里順便交代,劉禹錫曾與韓愈、柳宗元、白居易等人交好,并有大量詩文傳世,如我們非常熟悉的<<逢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4、 由此可見,室主人的志趣如何?

  5、 作者為何又寫了諸葛亮的草廬、揚子云作用何在?

  6、 由此可見,室主人是什么樣的人?

  7、 由此可見,文章最后一句是不是“添足”?

  五、品評、討論文章寫作目的。

  1、 介紹.寫作背景:劉禹錫在和縣的經歷。

  2、 回憶劉禹錫的其他詩文,并回憶、品評其中思想 。

  3、 讀文中用典,了解典故意義。

  4、 小結。

  六、再次誦讀全文,賞析.寫作特點

  結合注釋一中對銘的介紹,師生共同討論文中押韻、對偶、比興等方法。

  課堂討論與練習

  1、 如今物質生活高度豐富,如何看待本文作者所表達的“惟吾德馨”的道德情操?

  2、 我們在電視中常看到則廣告:“山不在高,有仙則名;禮不在多,貼心才行;中脈蜂靈,正在流行。”請品析此廣告,并仿寫一則。

  小結

  板書設計

  景 環境清幽

  陋 友 交往不俗 不陋

  趣 情趣高雅

《陋室銘》教案 篇4

  一、預習

  朗讀課文,查字典,看課文注釋翻譯課文。

  二、導入

  1.作家作品簡介

  2.關于“銘”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三、正課

  1.朗讀課文。可采取多種方法朗讀,如老師范讀、聽課文錄音,學生個別讀、集體讀等。

  2.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3.提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4.提問: “斯是陋堂,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義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

  5.提問:“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陋室幽雅的恬靜的自然環境。

  6.提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的高雅。

  7.提問:“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寫室中事。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8.提問:“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兩句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9.提問:“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四、小結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勝炙人口,久為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陋室銘》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掌握作者。

  2、掌握本課實詞重點語句。

  3、能順暢的翻譯課文。

  4、能用原文回答問題。

  5、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及難點:

  同目標2、3、4。

  教 具:網絡教室。

  課 時:1

  教 法:小組討論,自學

  教學過程:

  一、以《酬樂天揚州席上出逢見贈》導入,學生介紹作者。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接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二、出示學習目標

  三、檢查預習

  1. 讀準字音

  2. 朗讀課文,可采取多種方法朗讀,如老師范讀、聽課文錄音、學生個別讀、集體朗讀等。

  3.

  四、學生分小組進入網絡完成學習任務。

  1、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有仙則名:著名。 有龍則靈:靈異。

  斯是陋室: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階綠:長到。 草色入簾青:映入。

  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往來無白丁: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管弦等樂器,這里借代奏樂的聲音。

  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有什么簡陋的呢?

  2、提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3、提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義是什么?

  “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

  4、提問:“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是寫什么?

  寫陋室幽雅恬靜的自然環境。

  5、提問:“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寫什么?

  寫陋室來往客人之高雅。可知堂中人也是一樣的高雅。

  6、提問:“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這幾句寫什么?

  寫室中事。可見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怡然自得的神情。

  7、提問:“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這兩句寫什么?

  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8、提問:“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么?

  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四、完成課堂反饋

【關于《陋室銘》教案范文匯編5篇】相關文章:

01-03

12-17

12-13

06-20

06-02

10-16

10-09

10-02

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