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時間:2024-08-29 22:22:58 王娟 陋室銘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通用13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就有可能用到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通用13篇)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1

  教學目標:

  1、知識:繼續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

  2、技能: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不斷增強個人的魅力。

  4、態度:用不同時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的評價古人。

  設計理念:

  張揚師生個性,強調朗讀品味、滲透學法指導,重視合作討論、滲透時代觀念——與時俱進。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說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設有一簡陋室,那里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生:我選擇后者,因為……

  師: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與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詩人不謀而合,他便是劉禹錫。你有望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

  還是讓我們來看一看劉禹錫的《陋室銘》吧!

  2、簡介作者、解題,揭示目標。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被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介紹:表現文體的字有說、記、序、銘……。

  押韻──追問:立即讓學生瀏覽課文,找出韻腳和所押之韻。

  二、初讀課文,要求大聲朗讀,讀正確、讀流利,注意停頓。

  過渡語:我國古代的詩文有很多都是用韻的,這些文章往往讀起來瑯瑯上口,極具音樂美。因此,古文往往需要大聲朗讀。請同學自由朗讀本文,注意──大聲朗讀。

  1、學生自由讀。

  2、指名讀(注意正音、句讀)。

  3、錄音范讀。

  4、齊讀。

  三、理解課文內容,能粗譯課文。

  1、自由讀課文或默看注釋,理解句意,讀懂課文。遇到疑難,互相討論。時間:5分鐘。(教師巡視,解決疑難。)

  2、學生質疑,教師引導學生解決。

  3、指名粗譯課文(告訴學生:中國語言具有含蓄美,許多意思和意境都是只可意會而不可言傳,所以大家在翻譯時,不求十分精確,只求大致理解。)

  4、齊讀課文,形成完整印象。

  四、出示思考題,理解中心、寫法。

  1、陋室,陋室,陋在何處?(看圖畫、看課文:不放過任何一個詞──咬文嚼字)

  (空間小、景致少、人來少、擺設少:從圖畫上看,房子確實很小,一個人坐著彈琴,室內就覺得擁擠,可見其小;文章內所提到的景致,只有“苔痕”、“草色”,可見其少;自古讀書的窮人就少,能成為鴻儒者,更少,另外“苔痕”都“上階綠”了,更見來客少;室內陳設歷歷在目,其“少”一目了然。)

  2、陋室,陋室,真的陋嗎?(換角度想:同樣一篇文章,剛才讀,讀出陋室簡陋,現在卻要讀出不簡陋。這不是自相矛盾,這需要換角度想。思維角度:主人、環境、客人、生活。)

  (討論板書:人品高尚(德馨)、景色清幽、來人不俗、生活高雅)

  片段一

  師:“斯是陋室,唯吾德馨”,這是本文最富哲理,最能體現作者寫作主旨的一句,這句話是怎樣引出的?

  生:這句話先說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師:(課外拓展)老師這里有一句話,看看這句話的語意重點在什么地方?

  (投影)通過窗戶看天空,通過天空看歷史,通過歷史看人生……

  生:這句話的語意重點在“人生”,它是通過“窗戶”、“天空”、“歷史”而引出的。……

  師:這種由此及彼的表現手法叫做——興。

  投影:賦、比、興,古詩文常用表現手法。興,一般用于一首詩的開頭,“以引起所詠之詞”,常含有聯想、象征、寄寓、烘托、渲染等意味。

  片段二

  師:那么,本文還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

  生1:“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這里是寫陋室的優美的自然環境……

  生2:“可以調素琴,閱金經。”這里是寫陋室主人的情趣……

  生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這里是寫陋室往來客人的不俗……

  生4:“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這里作者援引西漢揚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有力地證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片段三

  請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在頭腦中再現一下那陋室的自然環境。(創設情境)那青苔是怎樣應了作者的心意,一點一點地慢慢地爬上那斑駁的石階的?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們聚集在一起,映入竹簾,飄入室內的?

  生1:它們從石縫中鉆出來,探出她們可愛的小腦袋……

  生2:她們聚集在一起,在主人的窗下起舞……

  生3:我認為這兩句的描寫繪色繪聲。你看“青”、“草色”狀其色,“談笑”狀其聲。

  片段四

  師:同學的發言很精彩。請大家想像一下,倘若室內有王叔文、柳完元等人,他們在談些什么,這些人在一起,又會碰撞出哪些思想的火花?(讓學生分別把自己想像成劉禹錫、王叔文、柳宗元等。)

  生1:他們個個學識淵博,心憂天下。

  生2:柳宗元在吟詩作畫。

  生3:王叔文在煮酒紛論當今時代英雄。

  生4:韓愈在扼腕長嘆。

  生5:劉禹錫持一杯香茗,側耳傾聽窗外雨打芭蕉的聲音……

  生6:柳宗元沉吟:“‘沉舟側帆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轉身對劉禹錫說:“夢得,今日有幸拜讀,真讓我折服,讓我感動奮發!”……

  師: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畫面啊!哪里還有什么為那狗皇帝當差去收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的“勞形”與痛苦!

  片段五

  師:再看室內的陳設,文章重點突出了哪些物件?由此你產生怎樣的聯想?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發?

  生1:“素琴”、“金經”……

  生2:由此我想到了主人讀書情趣的高雅。

  生3:我們要有選擇地讀書,讀名人名著。比如:我最近在讀《子夜》……

  生4:還有《讀者》……

  3、作者寫陋室有何用意?僅僅是為了告訴我們:陋室的狀況嗎?(聯系點:“銘”這種文體的特點。)

  ①(陋室簡陋狹小,陳設簡單,確實簡陋,而斯是陋室,有景可觀,安靜清幽,有鴻儒談笑來往,可撫琴讀書,無樂音亂耳,無公文勞累身心,因此,作者身在陋室,卻不覺陋室之陋。

  ②聯系“銘”這種文體,一是警戒自己,二是稱述功德,。

  (啟發:抓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等句子,體會作者不愿追逐名利,光宗耀祖,揚名立萬;不愿高官厚祿,安貧樂道的思想境界。)

  中心意思:這篇銘文通過贊美簡陋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板書: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

  ③小結寫法:托物言志(板書:托物言志)

  投影:“托物言志”是指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

  4、齊讀,體會作者高尚的情操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集體背誦。

  六、探究:

  1、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稱頌的是:人品(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是高尚的。

  批評的是:逃避世俗,脫離勞動人民,缺少為國為民的奉獻精深。不能與時俱進,不能抵制腐敗,不能培養自己的意志(----周恩來在人群嘈雜的鬧市區讀書)這種人在現代生活中,簡直不能生存。

  小結:閱讀古人的作品,要擇其善而從之,擇不善而改之。因此,閱讀古人的作品,要用現代的眼光去看待古人,對古人的道德品質要批判的學習和接受,不斷提高自身的修養。這是我們學習古人作品的最高境界。

  2、師:請大家來看這樣一則材料: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心里說,混張文憑。

  這則材料是針對我們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什么問題而言的?

  3、師:同學們,你一定非常熱愛自己的家吧!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一下劉禹錫,為你的家描上一筆,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

  七、總結:

  師:短短的一節課,我們只能說是初步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這并不奇怪,因為至今老師也不敢說已經讀懂了它,已經完全領會劉禹錫的精神境界里的積極一面,并把這種精神帶入我們的生活中。我至今仍在解讀它。

  同學們,一年以后,你還會再讀《陋室銘》嗎?十年以后呢?若干年以后呢?

  生:會。

  師:(引導)是的,美文,是要我們的一生去解讀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它進行長期的孜孜不倦的研習,每當我們精進了一步,我們的學識、做人的涵養也就提高了一大步,因為精神的影響是可以超越時空的,你可以把它推薦給你的父母、同齡人;甚至你們的未來的孩子、未來孩子的同齡人……

  八、作業。

  九、板書設計:

  人品高尚追問

  陋室(托物)景色清幽不陋大聲朗讀

  來人不俗咬文嚼字

  生活高雅換角度想

  德馨(言志)不慕榮利不求聞達安貧樂道

  雅致澹泊、豁達樂觀……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作用

  《陋室銘》是我國古代散文中的精品。全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借“陋室”抒發作者的情懷,以“惟吾德馨”的立意貫穿全篇,極力抒寫“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給人以雋永暢達,豐姿綽約的氣韻。

  《陋室銘》是人教版八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一篇教讀課文。本單元集中學習文言文和古代詩詞,目的是讓學生在過去學習古代詩文的基礎上掌握鑒賞古代詩文的基本方法,背誦名篇佳作,積累語言材料,提高鑒賞能力和審美情趣。養成自覺誦讀的習慣,熟悉一定數量的常用文言詞語和文言句式,初步培養文言文的語感;讓學生自主地學習,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二)教學重點、難點

  本文篇幅簡短,語言優美,音韻鏗鏘,讀起來充滿音樂美,把多形式的朗讀及當堂背誦定為教學重點,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另一方面又可達到“讀書百遍,其義自見”的效果。把如何理解短文的寓意定為教學重點和難點,這對正在形成正確人生觀、價值觀的初二學生很有現實意義。

  二、目標分析

  (一)結合本單元教學目標和教材自身的特點,本課:

  1、知識目標:了解作者及歷史背景,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并背誦全文。

  2、能力目標: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態度目標: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用時代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評價古人。

  (二)學情分析

  學生經過初一的學習,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學習方法,對于文言文的閱讀與學習掌握了一定的步驟,而且經過以往的朗讀訓練,很容易感受到短文的獨特之處,容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文言文的喜悅感與成就感,主動加入到背誦、解說、創作等學習活動中來。讓學生借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用一段話來表達自己的心志和情趣,將知識轉化為能力。通過教學應使學生能當堂背誦短文,能運用已有的學習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進行自主的學習。掌握古為今用的學習方法,深入了解作者思想,結合時代具有積極參與現實的意義。

  (三)說教法學法

  教學設計理念是:張揚師生個性,突出學生主體,重視學生感受,強調朗讀品味,滲透學法指導,實行合作探究,加強能力培養。我采用導讀教學法和提問朗讀教學法,并指導學生用以讀會意法和自主合作探究法來學習。

  誦讀法:從教學過程來看,教學中將朗讀教學貫徹到課堂始終,教師示范朗讀,引導學生按要求聽讀,幫助學生深入體會課文情感意蘊,到交替運用輪讀、個讀、齊讀和散讀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真正學會讀書,欣賞、領悟短文的優美語言和意味,籍此落實教學目的。

  學習方法:

  1、圈點批注學習法。指導學生運用圈點符號和批注方法來研讀課文,邊讀邊思,及時記下轉瞬即逝的心理感受和思想火花,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良好習慣。

  2、自主探究學習法。引導學生采用“尋疑式”探究和“品味式”探究的方法疏通文意,品析語言,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

  三、說教學程序(六個環節)

  (一)導入新課

  唐代著名文學家劉禹錫的《陋室銘》是膾炙人口的散文名篇。作者作銘自勵,抒寫身居陋室卻怡然自得的高尚志趣。全文寥寥81字,短小精美,格調高雅,意境雋永。今天這節課我們來共同賞析這篇久為傳誦的名文。(人們常說:“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導語,能營造適宜的課堂氛圍,集中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對學習內容產生的濃厚的興趣。)

  (二)了解作者及寫作背景、文體知識。

  (三)品味賞析

  1、示范背誦教師背誦全文,學生按要求在書中畫出難讀的字詞來,教師用語言激勵學生,請學生給老師挑刺(教師故意讀錯某個詞),(這樣學生的注意力就集中在聽讀中,同時又能激起學生要當堂背下短文的興趣與信心。)

  2、學生朗讀朗讀是文言文教學中的重要手段,應反復進行,要引導學生采用輪讀、個讀、聽讀、小組讀等多形式朗讀,以讀帶動對課文的理解,使學生感到以讀為樂。

  此程序的設計是要學生養成反復誦讀文言文的良好習慣。

  (誦讀文言文不同于其它文章,我注意指導學生誦讀的方法,突出層次,力求達到誦讀的三種境界:一是讀得準確。二是讀出節奏。三是讀出感情。)

  ①學生各自朗讀全文,劃出讀不準的字。

  ②教師范讀,學生標注生字讀音。

  ③學生齊讀,力求做到讀準字音。

  ④教師指導,把握輕重緩急,讀出節奏。

  ⑤教師范讀,學生聽讀,體會節奏、韻律的音樂美。

  ⑥學生自由讀,競賽讀,反復練習。

  3、疏通文意:(此程序的設計在于讓學生自主學習疏通文意,掌握重要的文言詞句,養成隨時積累語言材料的習慣。我引導學生采用“尋疑式”探究和集體合作交流相結合的方法。)具體設計如下:

  ①獨立疏通,提出疑問。要求學生首先結合工具書和課下注釋,試著說出每句話的大概意思,說不通的`地方,用問號標記,準備質疑。

  ②集體交流,合作達標。要求學生當堂提問,集體交流,解決疑難,解疑后批注。

  ③學生自測,記憶鞏固。

  △本文題為陋室,可結尾為何說陋室不陋,文中哪句話回答了這一問題?說出大意。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全文的主旨句,可它并未出現在文章開頭,作者是怎樣引出這一主旨的呢?讀前三句,說出大意并作簡要分析。

  △課文是如何來表現“陋室不陋”這一主旨的呢?讀中間四句,說出大意并作簡要分析。

  最后三句作者以古賢居室自比,引孔子語巧結全文。這是文章的難點。學生思考、討論后,作者以他們為楷模也表明他是一個有遠大政治抱負的人。最后引孔子語結束全文,含蓄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4、品析語言:(此程序的設計意在引導學生在反復吟誦的基礎上,反復推敲,細加揣摩文中的妙言佳句,提高其鑒賞能力和口頭表達能力。我引導學生采用“品味式”探究的方法。)

  ①反復誦讀,挑選最喜歡或認為用得最精妙傳神的詞、句細加品味并作旁批。

  ②以小組為單位,交流獨立品析所得。

  ③挑選小組代表發言,各抒已見,共享成果。

  (四)小結全文

  為使學生對全文內容有一整體認識,我設計了這樣的結束語:全文寥寥81字,共九句,前四句設喻引題,頌揚陋室。中間四句通過描寫陋室清幽環境及其人物交往、生活狀況,極力表現“陋室不陋”。最后三句以古賢居室自比,引孔子語結束全文,再次含蓄表達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五)背誦全文

  引導學生抓住提挈全文的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六)能力遷移

  學生根據本節課的學習內容自行設計板書,目的在于讓學生及時反饋學習效果,也有利于加深記憶。(這個環節的實施,鼓勵學生根據學習的需要,進行討論探究,促進學生對話,讓思想在碰撞中產生,知識在交流中生成,有智者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有一個蘋果,我有一個蘋果,我們交換后,各自還只是一個蘋果;如果你有一個思想,我有一個思想,交換之后,我們則有兩個思想。)

  山(仙)名(喻)陋室(德馨)

  水(龍)靈托物言志

  景人事不陋

  諸葛廬

  自比“何陋之有?”

  子云亭

  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此板書融入了以上所提的四個問題,并體現了本文的寫作手法——托物言志,使學生能通過板書對短文一目了然,且加深了理解。

  效果分析:先要求學生邊聽教師背誦課文,邊想像陋室中的畫面,體會作者感情,然后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啟發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用抑揚頓挫的語調,讀出感情,以情帶聲,以聲傳情,聲情并茂,最后在理解文章寓意的基礎上熟讀成誦。

  教師范讀,一方面讓學生彌補自己朗讀中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受到強烈的感染和影響,加深對文章的理解。讓學生想像畫面,重在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愛因斯坦曾說過:“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并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而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朗讀,則是考慮學生的個性差異,也便于創設融洽的教學氛圍和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

  要求學生細讀課文,也就是學生自行對照課文注釋,查閱工具書,讀懂課文。在這過程中,學生可質疑,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后盡量讓學生討論解答,達到疏通課文字詞的目的。學生的自主閱讀,交流合作,也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原則,符合新的語文課程理念。在這個環節中,老師不是強硬灌輸,包辦代替,但也不是不管不問不講,而是發揮主導作用,提醒學生掌握一些重點詞句,如:“名”、“靈”、“上”、“入”、“鴻儒”、“白丁”、“絲竹”、“勞形”、“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何陋之有?”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3

  一、導入新課

  1、關于寫秋的詩詞;

  2、走近作者;

  3、解題。(2分鐘)

  4、提出學習目標并齊讀。(1分鐘)

  二、圍繞目標,自主學習

  自學指導一,(獨立完成)(2分鐘)

  1、讀課文,比誰讀得正確、流利。

  2、展示朗讀

  3、掃清字詞障礙。

  自學指導二(四人小組合作完成))(11分鐘)

  1、聽音頻示范朗讀,注意重音和停頓。

  2、四人小組確定本小組的.朗讀方案,本小組內試讀3遍。(5分)

  3、小組展示(展示--小組評--老師指導示范---小組再讀)(6分)

  在展示過程中還有老師指導,重點是――孔子云:何陋之有?

  自學指導三------譯

  1、自學5分鐘

  2、展示3分鐘

  自學指導四----翻譯全文

  讀一句,解釋重點字詞,譯一句。

  1、自學3分鐘

  2、展示4分鐘

  3、學生齊讀齊譯。3分鐘

  3、練一練3分鐘

  三、背誦課文。3分鐘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4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作者劉禹錫等背景資料和文體等文學常識;

  2、疏通文意、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3、當堂背誦短文

  4、加強朗讀指導,提高朗讀能力

  能力目標:

  1、以讀促品,以品帶讀,讀品結合,理解主旨。

  2、通過討論、資料助讀,理解句子的內涵。

  3、理解托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

  德育目標: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的志趣情懷,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以讀促品,以品帶讀,讀品結合,理解主旨

  2、能譯讀課文,掌握重要的實詞和虛詞

  三、教學難點

  理解托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體會文章精致的表達。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這是我們班的兩幅立軸,康星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張韻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你們認為哪副作品上的字更適合作為座右銘呢?為什么?

  <二>解題: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是歌功頌德的文字,一般都是用韻的,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朗讀課下注解銘的定義,圈畫詞語:警戒自己、歌功頌德

  <三>作者簡介:

  1,簡單介紹生平(見投影)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后被貶到外地做官20多年,《陋室銘》就是他被貶至安徽和州所寫。

  2,聯系作者的作品《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知曉劉禹錫的漫長的貶謫生涯、辛苦輾轉,聯系《秋詞》讓學生體會作者是一個心氣極高、進退自如的詩豪。

  <四>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要求:學生散讀課文,注意投影上給定的字音,能流暢地朗讀全文

  全班集體朗讀

  2、讀準節奏

  要求:教師作出示范,學生自由讀課文,要能讀出節奏

  學生個別示范讀,其余學生、教師作點評。

  3、讀準虛詞“之”

  投影: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何陋之有

  指導朗讀:讀準虛詞,文言的味道就讀出來了,前兩個“之”,作用是取消句子獨立性,起舒緩語氣的作用,要輕讀,后一個“之”,用在反問句中,語氣強烈,要重讀。

  學生練讀

  <五>譯讀課文:讀懂全文句意

  要求:譯讀課文,疏通文意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有效的方法,請根據課文下的注解與老師補充的注解,大聲譯讀全文。

  投影:在:在于。

  名:出名,有名。

  則:就是。

  靈:靈異,神奇。文中作動詞,意思是成了靈異的水

  亂:使。.。.。.。擾亂

  勞:使。.。.。.。勞累

  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古代用來寫字的木簡。這里指官府的公文

  注:文中把絲竹解釋成:琴瑟、簫管等樂器,個人覺得概念有誤,還是琴瑟、簫笛等樂器比較妥當。

  當堂檢測:要求學生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3)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品讀課文:解讀作者對陋室的多角度描繪,體會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1、找出文中作者描寫陋室的語句,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陋室的?

  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

  2、品讀“室中景”

  “上”“入”用了擬人手法,化靜為動,請你由“上”“入”聯想開去,結合原句,展開想象,描述陋室的環境。

  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這樣的環境嗎?

  板書:環境清幽

  指導朗讀:“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品讀“室中人”

  古人云“欲知其人先觀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與作者交往的都是文人、名士,可見作者是什么人?大家在一起談論會什么?為什么而高興呢?

  小結:作者是一個情趣高雅的人。

  板書:情趣高雅

  指導朗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品讀“室中事”

  (1)品讀實寫句“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對今人彈琴做調查:班上會彈琴的請舉手,知道彈琴能考級的請舉手

  小結:今人彈琴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自己擁有一項技能,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盼望把琴聲留給舞臺,那古人呢?

  投影: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江上琴興

  (唐)常建

  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思考:古人為何要在皎皎明月下、凄清的江風中獨自撫琴?

  小結:作者也是如此,彈琴能讓一顆被俗務纏繞的心完完全全地安靜下來,徹徹底底地放空。

  思考:劉禹錫不信佛,為什么要閱讀佛經?

  資料助讀:

  投影: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經典,其實是在講心靈的種種塵垢和種種磨洗的方法。

  (2)品讀虛寫句“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思考:絲竹出現在什么場合,代表著什么生活?案牘出現在哪兒,代表著什么生活?

  小結:作者只求內心的寧靜與潔凈,根本不把富貴與功名放在心上,一定是個心靈清雅的詩人。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5

  課標要求

  1、知識:繼續掌握文言詞匯,了解“銘”的特點。

  2、技能:學習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3、情感: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情趣。學習古人的優秀品質。不斷增強個人的魅力。

  4、態度:用不同時代的眼光看待古代文化,客觀的評價古人。

  5、理清作者行文的思路。

  學法點悟

  本文采用托物言志的寫法。我們知道這篇文章作者的不慕榮利的品德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是通過對居室的情景的描繪體現出來,這種寫法就是托物言志。這篇文章的“物”指的是“陋室”,“志”指的是“德馨”。通過對這篇文章的學習,我們平時寫作時也可以通過對物的描繪,形容其特征,表達出自己的心志和情趣。

  整體感知

  “陋室”,簡陋的房子。“銘”,本是刻于金屬器具和碑文上用以敘述生平事跡的一些贊頌或警戒性的文字,后來逐漸發展演變為一種獨立的文體。

  《陋室銘》是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國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花,千百年來經久不衰。它的`顯著特點就是語言精辟。采用大量的修辭方法,對偶工整,對比鮮明,互相襯托,虛實相生,引經據典,言志如詩,通過對居室環境的描寫,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具有一種韻味如歌的音樂美,讀來如行云流水,文氣通達起伏,是我國古典文庫中膾炙人口的珍品。

  疑難解析

  質疑:文章的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并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么寫起呢?

  解惑:從山水寫起。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是說山不在乎高,有仙人居住,就有名了。“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水不在乎深,有蛟龍就會顯靈。這些都是古人的俗語。古代傳說中,神仙多住在山上,有神仙的山,就是名山;水中常有蛟龍隱現,興云作雨,所以人們認為水中有龍就會顯示神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雖然是一間簡陋的房子,因為我品德高潔而芳香四溢。“馨”本意是發散很遠的香,這里比喻道德高尚,名聲傳播很遠。

  質疑:文中詩人用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具體比什么呢?

  解惑:用山、水比室。用“不在高”“不在深”來比陋。用仙和龍來比德。用名和靈來比馨。作者的目的是要寫陋室,卻用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容,這種方法耐人尋味。既然山之法叫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文章波瀾起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靈不在于深而在于龍,那么,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室主人的品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說,盡管這房子的確是個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覺得陋,反而處處可見其高雅明亮,“馨”字畫龍點睛,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文章先用山水起興,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小溪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引出主人陋室不陋的原因──惟吾德馨。

  質疑:《陋室銘》中哪句話能提挈全篇大意?請把這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

  解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譯為:這是簡陋的屋子,我住屋的人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

  質疑:陋室究竟是怎樣的陋,而主人又是如何不覺其陋呢?

  解惑:“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臺階上已經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常年失修,極為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這是寫陋室的環境。然而作者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色”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既有精神又有韻味,我們已不覺陋室的環境凄涼、荒蕪,而感覺春意正濃,生機盎然。用擬人的手法渲染了環境的幽雅,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這樣的陋室,試想主人還會覺得“陋“嗎?

  質疑:既然這篇文章是寫陋室,為什么在結尾要說“何陋之有”呢?不是自相矛盾嗎?

  解惑:這篇文章是要體現主人的品德高尚,雖在陋室,但是居住在陋室中的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覺得陋了。

  語言揣摩

  1、“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諸葛廬就是東漢末年諸葛亮隱居南陽隆中時居住過的草廬;子云亭是指西漢學者揚雄住過并寫作《太玄經》的亭子。這兩句話是說我這個陋室正如南陽諸葛廬的草廬,又像四川揚子云的亭子。作者采用的是類比的寫法,用歷史上諸葛亮和揚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原來也是陋室,由于他們的主人德才兼備而聞名天下,那么我的陋室不也會如此么?

  2、孔子云:何陋之有?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疑問代詞“何”作賓語,賓語前置。其中的“之”,為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3、“無絲竹之亂耳”中的絲竹指的是奏樂的聲音,怎樣理解絲竹亂耳?他后面不是自己也在彈琴嗎?

  在陋室中談談古琴,心無旁騖,作自娛自樂,享受自己創造的音樂氛圍,不失為一種清凈的世外生活。絲竹,借代指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這里面的“奏樂”實際是朝廷的統治階級每日縱情于歌舞升平的靡靡之音,所以說這種聲音對于作者來說是很嘈雜的。

  研究課題

  1、相關鏈接:劉禹錫(772~843),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他和同時代的柳宗元交誼深厚,曾受柳宗元遺托,編就《河東先生集》,為《柳河東全集》的古本。同時,他和白居易都是造貶,有很多唱和的詩篇。本文是他被貶為地方官,在和州刺史任上寫的。

  2、在物質生活日益豐富的今天,我們又應該如何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呢?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一下劉禹錫,為你的家描上一筆,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例如,如果你覺得你的家很溫暖,請給你的房子取名為“港灣”;如果你喜歡做畫,請給你的房子取名為“碧丹”。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導引

  學習本文,首先應把握“銘”這種文體的特征;其次要反復朗讀、背誦,讀時要讀準字音;最后還應掌握重點字詞、語句的含義。

  基礎鞏固集練

  一、文學常識填空

  《陋室銘》的作者是,代人。“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本文作者和交誼頗深,人稱“劉柳”;后與唱和甚多,亦并稱“劉白”。

  二、字音字義

  1、給下面的字注音:

  馨()鴻()牘()

  蜀()苔()調()

  2、解釋下列帶點的詞:

  ⑴有仙則名:

  ⑵惟吾德馨:

  ⑶斯是陋室:

  ⑷談笑有鴻儒:

  ⑸往來無白丁:

  ⑹無案牘之勞形:

  三、語言積累

  1、詞類活用: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名:名詞活用為動詞,聞名,出名。

  苔痕上階綠。上:方位名詞活用為動詞,長上。

  無案犢之勞形。勞:形容詞使動用法,使……勞累。

  2、特殊句式:賓語前置

  孔子云:何陋之有?

  即“有何陋”。疑問代詞“何”作賓語,前置。其中的“之”,為助詞,賓語前置的標志。

  3、翻譯句子: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翻譯:

  四、朗讀背誦

  1、本文最富哲理,最能體現作者寫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

  答:。

  2、文中描寫/“陋室”/環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的語句是什么?

  答:。

  3、《陋室銘》中與/“時人莫小池中水,淺處無妨有臥龍/”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4、下列句子停頓標錯的一項是()

  A、山/不在高,有仙/則名。

  B、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C、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D、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五、問題探究

  文中是如何圍繞“德馨”來寫?

  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作者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寫“德馨”的: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景色之雅:可知“陋室”環境恬靜、雅致,令人賞心悅目。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交往之雅:可見縱情暢懷、談笑風生的情狀。

  4、“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情趣之雅:可見撫琴調弦、展卷讀經的怡然情態,可知室主人高雅脫俗的情致。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室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

  六、欣賞評價

  1、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賞析。

  提示:

  ⑴從陋室的優美的自然環境:“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⑵從陋室主人的情趣上:“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⑶從陋室往來客人的不俗上:“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⑷引用西漢揚雄,大教育家孔子的事例及名言,“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運用類比和引證,有力地證明了“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2、這篇文章在文字上有什么規律嗎?

  (提示:文章以駢句為主,給人一種視覺上的齊整之美。同時,文章又重在五言,間以四言、六言,因而句式參差,加之文章一韻到底,使文章節奏明快、語言錯落有致,在聽覺上給人音樂的美感。

  可見“銘”這種文體的特征,一般都是要用韻的。)

  七、拓展閱讀

  熟讀精思(節選)

  朱熹

  凡讀書,須整頓幾案,令吉凈端正,將書冊齊整頓放,正身體,對書冊,詳緩①看字,子②細分明讀之。須要讀得字字響亮,不可誤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牽強暗記③,只是要多誦遍數,自然上口,久遠不忘。古人云,“讀書千遍,其義自見。”謂讀得熟,則不待解說,自曉其義也。余嘗謂,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甲到,乙到。心不在此,則眼不看子細,心眼既不專一,卻只漫浪④誦讀,決不能記,記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⑤。心既到矣,眼口豈不到乎?

  ①[詳緩]仔細從容。

  ②[子]通“仔”。下同。

  ③[牽強暗記]勉強硬記。

  ④[漫浪]隨隨便便。

  ⑤[急]要緊。

  1、給“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中的“見”字注上拼音。

  2、在我們學過的文言詞語中,還有哪些詞與文中加點的“余”字意思相同?請任寫一個。

  3、根據上下文,在文中甲、乙兩個方框內各填一個字。甲:乙:

  4、寫出“不待解說,自曉其義”這句話的大意。

  5、讀書要善于積累。古人關于讀書有許多名言名句,你積累過嗎?請任意寫一句。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6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陋室”的“陋”和“不陋”,進而掌握文章的主旨“惟吾德馨”。

  能力目標:學習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理解“銘”這種文體,可以賞析并仿寫對偶句乃至銘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文本研讀及課外知識延伸,理解作者劉禹錫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并進而理解中國古今名士的閑雅情趣和精神追求!

  二、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通過反復誦讀、交流探討,理解文章主旨!

  2、學習銘文的寫作手法,尤其是比興和類比的手法!

  3、反復吟誦乃至當堂理解背誦。教學難點:通過有效教學,使學生真正理解、感悟中國古今名士的閑雅情趣和精神追求,能夠靜聽賢明之心!

  三、教材分析:

  《陋室銘》是一篇語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劉禹錫受人擠兌而住的簡陋房屋,但作者為它作銘,托物言志,借以表達自己的志向和情操。真可謂用“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的`博大胸襟和高尚情操激勵了太多的中國文人,所以在純粹“賞析”的教學設計上,教會學生理解作者及所有和作者有一樣精神追求的雅士的情懷,是上課的重難點。至于銘文的寫作手法,如“比興、對偶和類比”學生很容易掌握,會仿寫即可!

  四、計劃課時:

  一課時

  五、教學步驟

  1、導入:人的一生當中,必定會經歷很多挫折和磨難,但是,越是苦難的挫折,越能折射出“高人雅士”的坦蕩胸襟和勵志情懷!一路走來,我們接觸過蘇軾被貶但仍“夜游承天寺”,釋懷地吟出“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龔自珍被迫離開朝廷,也是一路高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今天,我們再來聽一聽又一個被貶文人劉禹錫的故事,看看他又經歷了什么?

  2、【多媒體展示】話說唐朝詩人劉禹錫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失敗,被貶到和州做“通判”,按當時規定,他應住衙門里的三間屋子。可是和州知縣策某是個勢利小人,他見劉禹錫被貶而來便多方刁難,安排劉禹錫住在偏遠的縣城南門,面江而居。劉禹錫見房子面對大江,不但沒有埋怨,反而很高興,還撰寫了一副對聯貼于房門,請大家讀一讀:“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這個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于是又劉禹錫搬到城北門的,一間半小房子。因為新居處于德勝河邊,環境也不錯。劉禹錫也沒有計較,依然安心住下,又寫了一副對聯,請大家讀一讀:“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策知縣見他仍是悠然自得,又把劉禹錫的住房再度調到城中,而且只給一間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簡陋房間。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想想這實在是欺人太甚了,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了一篇《陋室銘》一文,并請人刻于石頭上,立在門前。這就是今天我們要一起學習的氣出來的千古名篇《陋室銘》。

  3、全班齊讀《陋室銘》,請大家感悟一下劉禹錫要借文章表達自己的什么想法?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4、那么,既然肯定這是一間陋室,作者身居陋室卻說“不陋”原因為何?明確:居室環境--清幽雅致交往之人--高雅脫俗日常生活--修身養性

  5、文章開頭和結尾看似和陋室沒有關系,它們有什么作用呢?明確:用名山名水來類比“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用名廬名亭及名人名言來類比“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代入諸葛亮、揚雄、孔子的典故)聯想一下,有沒有其他類似的高潔人士,不注重居所但是精神生活很富足?引入“杜甫草堂”和“善洲草棚”,讓學生進一步了解“惟吾德馨”的含義!

  6、帶著一種崇敬之心,再次朗讀《陋室銘》,順著思路當堂背誦。

  7、了解“銘”這種文體古代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8、作業:仿照《陋室銘》,修改《教室銘》,讓它成為勵志、高雅的好韻文!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7

  總體分析:

  《陋室銘》是七年級下學期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復習目標:

  (1)知識目標:背誦并理解性默寫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

  (2)技能目標:與中考題目作無縫鏈接,正確完成相關題目;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舉一反三。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相關文言實詞,及在不同文段中的不同含義。

  (2)教學難點:對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理解。

  教學過程:

  一,出示復習目標:

  1.熟練背誦,準確默寫課文。

  2.積累文言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主旨、手法。

  4.反復練習,提升能力。

  二,總體分析:

  (1)作者回顧:劉禹錫,唐代散文家、詩人

  (2)文體復習:銘是一種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三,背誦默寫

  出示全文,讓全班同學默念一次,然后聯系初中學過的劉禹錫的其他兩首詩歌,作默寫拓展訓練。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作者:劉禹錫(唐)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2)秋詞·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四,詞語復習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名:有名靈:靈驗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這,是: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上:長到,入:映入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鴻儒:學識淵博的人。白丁:沒有學問的人

  (5)可以調素琴,閱金經。調:彈奏。金經:佛經

  (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絲竹:低俗吵鬧的音樂聲,亂:擾亂案牘:官府的公文

  勞形:使身體勞累

  中考鏈接:

  (1),加點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C)。

  A、斯是陋室、天將降大任于是人B、無案牘之勞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C、有龍則靈、學而不思則罔D、可以調素琴、皆以美于徐公

  【解析】A:判斷詞是/這。B:助詞,的/到。C:就。D:可以/以為

  (2).下而哪組句子中,紅色詞的意義相同?(B)

  A:有仙則名/名之者誰?B:斯是陋室/微斯人,吾誰與歸

  C:苔痕上階綠/群臣吏民能而刺寡人之過者,受上賞D:可以調素琴/吳廣素愛人

  【解析】A:一為“出名”一為“取名”B:“斯”都是“這”

  C:“上”一為“映入”一為“上等”D:“素”一為“不加裝飾”一為“平時”

  五,重點句譯注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里是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高尚,(也就不感到簡陋了)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苔痕碧綠,長到階上;草色青蔥,映入簾中。

  (3)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閱讀珍貴的佛經

  (4)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聲擾亂雙耳,也沒有官府的公文來使身體勞累。

  六,中心分析:

  (1)開頭以兩個類比起興,以虛襯實,引出主旨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上”“入”二字,化靜為動,生動傳神;“綠”“青”二字襯托出“陋室”環境的清新、優雅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交往之雅,襯托出主人才學高,品德高尚,也從日常交往方面寫出“陋室不陋”。

  (4)“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日常生活。從正反兩面寫主人的情趣之雅,表明“惟吾德馨”,從側面寫“陋室”不“陋”。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以古代賢人自況,表明“陋室”主人和古賢人有相同的志趣和抱負。

  練習:中考默寫訓練:

  1.概括全文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寫出“陋室”環境清幽的句子是: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表明主人的生活情趣高雅的句子是: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4.表明了主人不熱衷于名利的句子是: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5。作者用來自況的句子是: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七,全文中心小結:

  本文通過簡要而生動地描述“陋室”內外的情景,并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達了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

  八,中考真題分析:

  (1)下列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C)(2014,湖南郴州)

  A.結尾引用孔子的話來收束全文,突出自己就是和孔子同一類的君子。

  B.作者從環境幽雅、交往高雅、生活情趣高雅三方面來表現陋室不陋。

  C.“銘”是用于述功或勸勉的古代文體,作者為陋室作銘,顯然是為了表述自己對那些沉迷官場者的勸勉。

  D.“何陋之有”巧妙回應開頭“惟吾德馨”,不將孔子原話全部引用,顯得含蓄無窮,引人深思。

  【解析】提示:“銘”是用于述功或警戒自己的古代文體,作者為陋室作銘,是為了表達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警示自己保持高尚品德。

  (2)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C)

  A.文首以山水類比,表明陋室也有山水般的“名”與“靈”;后文又以“諸葛廬”“子云亭”類比,表明三者均因主人德高而顯名。

  B.“調素琴”與“無絲竹”,前者悅耳,暗示自得其樂的陋室生活;后者是作樂俗音,從正反兩面描寫的是同一情操,并不矛盾。

  C.本文以兩個知名歷史人物的名室來類比陋室,說明陋室不陋是因為主人品德高尚,日后也能像諸葛亮一樣為國效力、建功立業

  D.選文在描寫“陋室”時,重點突出了“陋室”環境之清幽寧靜和室內主人生活情趣之高雅。

  【解析】文章沒有抒發作者“日后也能像諸葛亮一樣為國效力、建功立業”的希望。

  (3)下列對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B)

  A.作者用“山有仙為名山,水有龍成勝水”的觀點,自然引出“陋室”,突出“惟吾德馨”這個核心。

  B.本文通過對“陋室”內外情景簡要而生動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和高潔傲岸的道德情操。

  C.本文句式整齊,節奏分明,音韻諧美,讀起來抑揚頓挫,體現了一種整齊與錯綜相結合的和諧美。

  D.全文議論起筆,推出“陋室”一語統攝全篇;次寫恬靜氣氛、往來人物、平常生活:無一“德”字,卻處處言“德”。

  (2016,湖北隨州市)

  【解析】應是“德馨”一語統攝全篇。

  九:作業:課后作業:完成《南方新中考》P80-81頁相關文段

  十:結尾寄語:

  九曲黃河萬里沙,

  浪淘幾簸自天涯

  千淘萬漉雖辛苦,

  吹盡狂沙始到金。

  ---劉禹錫《浪淘沙》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8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2、體會精妙新穎的構思。

  3、當堂背誦全文。

  二、教學過程

  (一)導語

  在上課之前,請大家先來做個選擇題:假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必須說一輩子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還有一間簡陋室,那里綠色可人,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如果是你要哪個呢?

  (學生回答:選擇后者,因為……)

  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與一名唐代大名鼎鼎的詩人不謀而合,他便是劉禹錫。你有望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接下來讓我們來看一看劉禹錫的《陋室銘》吧!說到劉禹錫,那我們當然就要來了解作者及其相關的資料。

  1、學生自主介紹作者及作品。

  點撥:劉禹錫因參與王叔文領導的政治革新失敗被貶的背景。

  2、解題: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了解“銘”的特點: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陋室銘”的意思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二)頂針提問,研讀課文

  第一組提問:

  1、學生齊讀課文,提問: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第二組提問:

  4、作者的“德馨”表現在何處?(“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五句)

  5、(講析“苔痕”兩句的環境,兩個用得好的動詞、寫景的順序之后)到這里來的人多嗎?(不多。從“苔痕上階綠”可以看出)

  6、到陋室來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鴻儒)

  7、作者為什么要寫自己的朋友是些什么呢?(寫自己的朋友是博學之士、高雅之士,以顯現自己“德馨”)

  8、朋友走了之后做些什么呢?(調素琴、閱金經)

  9、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教學中順勢板書:景、友、趣)

  第三組提問:

  10、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

  11、作者自叱“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

  12、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的抱負)

  13、由此看來,這一句在表意上是“蛇足”還是更進一層?(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14、全文結局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小結:作者通過對陋室的描寫和贊頌,抒發了作者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思想感情,表現了不慕富貴、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節操。

  (三)拓展延伸

  賞析劉禹錫的另一首詩《烏衣巷》:

  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

  (提示:烏衣巷地處金陵南門朱雀橋附近,為東晉王導、謝安等世家巨族聚居之處。)請你聯系劉禹錫的背景來談談讀過此詩后的感受。

  點撥:夕陽斜矣,暮氣逼人,在這種冷情調中,野草撒野地開花,似乎在以鮮麗的顏色和蓬勃的.生機,反諷著世事的變遷。又似乎在以自由的生命,暗示著曾經繁華蓋世的這片地方,已是門庭冷落,車馬稀疏,荒草沒徑了。詩人一點靈感,借一只燕子閱盡世事滄桑。它奇思獨具地以一只燕子的飛翔,把王謝巨族聚居之處,及唐朝已變成平常百姓雜居之處,進行了雙時空的疊印,從而對如此名門望族的煙消云散發出了充滿命運感和廢墟感的深長嘆息。

  (四)作業布置

  表示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詩文,在中國古代有許許多多。請同學們在課外閱讀中注意收集,把它們抄寫在本子上,比較一下看看哪一些詩文寫得最精彩。

  板書設計:

  陋室銘劉禹錫

  景:優美的自然環境“上”、“入”——以靜為動

  德馨友:學問淵博的來客主人:具有高雅脫俗的情懷“陋室不陋”

  趣:恬然自適的生活主人:安貧樂道的情趣、的原因

  對世俗生活的厭棄

  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自己不貪戀榮華富貴、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9

  教學目標:

  一、知識和能力:掌握相關的文言字詞,翻譯并背誦課文,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過程與方法:疏通文意以學生翻譯為主,教師講解為輔:分解課文時教師引導學生理解課文。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理解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重點:

  多種形式的誦讀及當堂背誦。

  教學難點:

  1、理解作者高潔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2、體會本文語言優美,音調鏗鏘的特點。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ppt課件。

  學生準備:

  預習課文,熟悉生字難詞。

  教學方法:

  朗讀法,自學點撥法。

  教學過程:

  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一、導入新課

  這里有兩種房子,你比較喜歡哪一種?

  看屏幕,回答。

  但劉禹錫卻住在簡陋的房子里,寫下了千古名篇――《陋室銘》,你知道這是什么原因嗎?

  二、新授

  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陋室銘》及作者劉禹錫。

  學生瀏覽,識記重點。

  (一)、簡介作家及作品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陋室銘》及劉禹錫。(多媒體顯示課題、作者簡介)

  (二)、解題

  文章題目為《陋室銘》,“陋室”從字面上比較好理解吧,即(簡陋的房子)那么誰能告訴我什么是“銘”呢?補充一點,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多媒體顯示“銘”文的特點)

  劃出“銘”的注釋,回答。

  (三)品讀課文

  1、初讀課文,熟悉課文。

  學習文言文首先要學會流暢的朗讀,流暢的朗讀是理解文意的基礎。

  (1)、學生自由讀

  請同學們放聲自由朗讀一遍,讀時注意字音、停頓,讀正確、流利。

  自由讀,注意字音、停頓。

  (2)、聽錄音

  請同學們認真聽,對照錄音,看你的字音,停頓是否正確。

  學生認真聽,揣摩體會字音、停頓。

  (3)、抽生讀

  下面我們請一位同學來朗讀,注意讀準字音節奏,讀得順暢,讀出感情。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后能給予正確評價,生評后,教師給予恰當評價,并適時點撥、指導。

  認真聽他人讀,聽后進行評價。

  (4)齊讀

  大家齊讀一遍課文,根據讀的效果進行恰當的評價,過渡。

  學生齊讀,體會感受。

  2、二讀課文,疏通課文

  (1)、利用工具書和注釋自譯

  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利用注釋,工具書口頭翻譯全文。若有疑難處,同桌可討論,仍不能解決,請做上符號等一會兒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老師巡視指導,解疑)

  學生利用工具書,注釋,口頭翻譯全文,若有疑難處,同桌可討論,仍不能解決,請做上符號,等一會兒提出來大家一起討論解決。

  (2)、組織解疑,檢查自學效果

  引導解疑。(“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

  學生質疑、解疑、譯句。

  (3)、鞏固理解

  (多媒體出示譯文)請同學們對照譯文,把你覺得不容易翻譯的那幾句再識記一下。

  學生理解譯文

  (4)、解決重點字詞

  (多媒體出示重點字詞)

  a、請學生在書上找出答案,書上沒有的自己寫在書下角并補上注釋。

  學生思考、回答、識記。

  b、學生齊答,老師點撥、指導。

  3、三讀課文,賞析課文

  (1)、感受音韻美

  這是一篇銘文,銘文有押韻的特點讀起來瑯瑯上口,我們一起來有感情的朗讀一遍,感受它的音韻美。

  有感情地朗讀。

  (2)、分析課文

  (多媒體出示問題)請同學們在前后桌展開討論。

  1、找出文章的主旨句。

  2、文章題目為“陋室銘”,文中又說“何陋之有”,這些矛盾嗎?陋室不陋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

  3、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有何作用?

  4、文章起筆寫山水似乎與陋室無關,為什么要這樣寫?

  學生討論解決問題。

  (3)、匯報結論

  請同學們就剛才討論的結果發言,如果后面同學與前面的.同學結論一致,就不必重復了。(教師就學生發言進行適當的評價引導)

  小組代表舉手發言,小組內有不同意見的,可各抒己見。

  (4)、小結

  綜合大家的意見,我們一起來看屏幕,(多媒體出示板書)小結:文中通過對居室的描繪,極力形容不陋,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借陋室以言志,這里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

  學生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四)、拓展延伸

  請你談談你對劉禹錫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的看法。

  學生思考后各抒己見。

  三、背誦課文

  讓我們一起來看著板書背誦這篇課文,重新品味它的意境雋永與韻味深長吧!

  齊背。

  四、布置作業

  1、完成[思考與練習]一題。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寫一篇短文。

  3、背誦課文。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10

  一、教學目標:

  1、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A層:借助注解了解課文大意

  B層:理解課文的思想內容

  C層:理解課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2、誦讀要求

  A層:準確流暢地朗讀課文

  B層: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C層:背誦課文

  二、教學設想:

  1、學習文質兼美的古文,不宜瑣碎地串講字詞,以破壞其美感。可通過聽說讀等多種方式,利用實物投影錄音機電腦多媒體等多種手段來促進學生對文章的整體把握及深入學習。

  2、課前布置學生預習,要求學生對照注解讀通課文內容,并根據自己對課文內容的認識畫一幅畫。

  3、安排一課時。

  三、教學內容和步驟

  (一)導語設計:我國古代的名士文人常常喜歡借物來抒情言志,例如,他們借梅花來表現自己純潔堅定的品格和高雅的志趣,借竹來寫出自己堅守節操,借蓮來表現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行。今天我們將共同學習一篇古代散文中的名篇,它同樣運用了托物言志的寫法。請大家翻開書P176頁。

  (二)初步感知課文

  1、問題設計:

  ⑴、從課題可看出作者寫的對象是什么?(陋室。)

  ⑵、“銘”是什么?(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叫銘,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通常都是用韻的。)

  2、過渡語:我國古代的詩文有很多都是用韻的,這些文章往往讀起來瑯瑯上口,極具音樂美,讓我們齊聲朗讀,共同感受。

  3、全班朗讀課文。

  教師點評并過渡:若要讀出其中的情味,還要靠我們深入學習,請大家看我們的學習任務。

  4、[電腦屏幕:教學目標]

  (三)整體把握課文,檢查A層目標的達成情況

  1、問題設計:

  ⑴、在這篇文章里作者主要寫的是什么?(陋室。)

  ⑵、什么是陋室呢?(室名,簡陋的房子。)

  ⑶、是誰給它起的名字?(劉禹錫。)

  ⑷、他是何許人也?(唐朝的詩人哲學家。)

  ⑸、古代文人總喜歡給自己的房子起一些優雅的名字,如“瀟湘館”“含芳閣”等,那作者為什么要給他自己的房子起名叫“陋室”呢?難道他的房子真的很簡陋嗎?請大家閱讀課文,將與陋室有關的內容用括號括起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如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讓學生朗讀描寫陋室的句子。

  3、過渡語:剛才我們朗讀了劉禹錫先生描寫他的陋室的語句,我想,每個同學的頭腦里都會浮現出了不同的畫面,你能不能用一句話來給大家描繪一下你想象的`陋室呢?描繪時可用上這樣的句式

  4、[板書:陋室的很,你看。]

  5、過渡語:陋室是什么樣的呢?我想經過這些同學的一番描繪,大家頭腦里的畫面更加清晰了。然而我覺得介紹陋室單靠嘴巴來說不夠形象也不夠生動,要是能看到陋室那該多好啊。幸好我們的同學已經在課前根據自己的理解,發揮自己的想象把陋室畫下來了,讓我們來欣賞欣賞。

  (四)深入品味課文,達到B層目標

  1、[投影:五幅學生的繪畫作品]

  2、分層要求:A層:

  教案《新人教版八年級語文上冊《陋室銘》教案四》,來自網!

  觀察并指出畫面上的內容

  B層:描繪畫面內容并指出其繪畫所依據的課文上的語句。

  C層:指出畫面中較有創意的地方,點評繪畫者的想象是否合理

  3、針對每一幅畫,教師可提供思考的問題:

  ⑴、請仔細觀察,畫面上的東西哪些是課文里提到的,哪些是通過想象加上去的?

  ⑵、畫中桌上放的是什么?架上擺的是什么?是公府文案嗎?

  ⑶、這幅畫的主色調是什么?它給人一種什么感覺?作者為什么不把陋室畫在繁華的街上而是放在竹林里?

  ⑷、這畫比較有創意的地方在哪里?畫上的人是劉禹錫本人還是他的農民朋友?

  ⑸、畫里的人都挺高興的,他們的身份是什么?在干什么?

  4、小結并過渡:通過作者的描繪和大家的圖畫,我們可清晰地看到這么一幅畫面:青苔使陋室的臺階生綠,碧綠的草由于光的映照通過陋室的簾籠使屋內呈現青色,這真使人悅目;室主人或邀客談笑,或窗下撫琴,或展卷讀經,可以樂而忘憂,舒胸吐臆,尋求那超凡脫世的真諦,這使他爽心。陋室有如此悅目的美景,又有許多可以暢懷的知音與爽心的雅事,這真讓人喜愛呀。

  如果你是劉禹錫先生,你將以怎樣的口吻來向別人介紹你的陋室呢?(懷得意喜愛之情)請大家聽錄音感受文章的感情。

  5、[放錄音:陋室銘]

  6、讓學生充滿感情地朗讀課文。

  (五)總結提高,達到C層目標

  1、問題設計:⑴、作者從哪幾個方面描繪了陋室?(環境人物室中事)

  ⑵、從作者的描繪中我們可以感受到在作者的眼里,他的房子是“陋”還是“不陋”?(不陋。)

  ⑶、作者認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請用原文來回答。(惟吾德馨)

  ⑷、像這樣的房子在達官貴人的眼里是“陋”還是“不陋”?(當然“陋”。)

  ⑸、作者居于陋室卻不嫌其陋,居于陋室卻不失其雅致的生活并能充滿感情地描繪陋室,可見作者是一個怎樣的人?(高潔傲岸安貧樂道之人。)

  ⑹、課文開頭的兩句話是什么意思?它們與陋室有什么關系?(用有仙之山和有龍之水與陋室類比,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

  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又是什么意思?它們與陋室有什么關系?作者這么寫有什么作用?(用諸葛廬和子云亭與陋室類比,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況,表明陋室的主人也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在更高境界上頌揚了“惟吾德馨”,說明陋室不陋。)

  2、總結:作者的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沒有直接表達出來,而是通過對居室的情景的描繪體現出來,這種寫法就是托物言志。我們平時寫作時也可以通過對自己的居室情景的描繪,形容其特征,表達出你的心志和情趣。

  (六)回顧所學,背誦課文

  1、[電腦屏幕:課文板書]

  2、讓各層學生總結本堂課的學習要點。

  3、指導學生依照板書的提示背誦課文。

  4、先齊背,后抽背。

  (七)布置作業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11

  一、教材分析《陋室銘》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作者自述其意,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出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二、學情分析經過一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已初步掌握了文言文的學習方法,初步掌握了文言文閱讀與學習的一般步驟,經過以往的閱讀訓練,學生可以感受到這篇文章的獨特之處,易從朗讀中獲得學習的喜悅感與成就感,進而主動加入到背誦、解說、創作等學習活動中來。

  三、教學目標

  1.了解“銘”這種古代文體及其特點。

  2.積累文言詞匯,理解文章內容及主旨,品味“片言明百意”的語言。

  3.感受并理解作者高潔的品質安貧樂道的情趣和豪邁的氣概。

  四、教學重難點

  1.朗讀并分析文章的內容。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章的主旨。

  五、課時安排

  1課時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陋室銘》緣由的故事引入

  (二)解題并介紹作者陋室什么意思?什么是銘?(指名讀注解后補充)銘文的特點是:形式短小,文字簡潔,內容含蓄,一般押韻,屬于韻文類。是作者為自己的居室作的室銘。用以自勉。這篇文章的作者是誰?指名交流查閱資料。

  (三)指名學生總結學習古文從哪幾方面入手?

  (1)掃清文字障礙(讀準字音)

  (2)學會斷句(不讀破句)

  (3)疏通文意(從字詞句入手)

  (4)理解文章的思想內容

  (5)學習文章的創作手法。

  (四)檢查預習1.你預習時掃清了哪些文字障礙?大家互相交流一下。學生交流:室、吾、馨、儒、牘2.指名學生劃分朗讀節奏按音節劃分,四字句節奏一般是:(2/2)誰能舉個例子?四字句有沒有不是(2/2)節奏的?(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1/2/1)五字句按音節劃分節奏大多是(2/1/2)舉例。也有(2/2/1的),舉例。注意:對偶句上下節奏要一致,韻腳要讀出延長音。舉例。3.現在請同學們通覽全文,找出文中所押之韻腳,用三角號標出。指名學生一一說出韻腳。

  (五)指導學生熟讀課文

  1.全班齊讀,注意讀的通順,不讀破句,字音正確,這是誦讀文言文的第一個層次。

  2.聽朗讀錄音,提醒大家注意聽朗讀語氣、重音、停頓和速度。

  3.二步輪讀(男上句、女下句)題目、作者及結句齊讀。讀文時要注意語氣、重音、停頓、速度,這是誦讀文言文的第二個層次。

  4.誦讀文言文的第三個層次就是要讀得鏗鏘悅耳、抑揚頓挫、聲情并茂。誰來給大家范讀一下?

  (六)疏通文意

  1.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我們讀了幾遍課文,是否讀懂了大意?現在四個人一組,借助課下注解疏通文意,一人口譯,其他三人訂正,有疑問提出來大家共同解決。

  2.先逐句落實重點詞,在指名學生逐句口譯。

  (七)與學生交流下列問題

  1.熟悉了文章內容之后,誰能談一談你對陋室的印象如何?(板書: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么不簡陋呢?文中哪一句話回答了這個問題?使陋室生輝的光點正是“惟吾德馨”(板書),作者看重的是德行的美好,而不是生活條件,所以身居陋室卻不感到簡陋。

  3.(陋室如何不陋,如何高雅呢?作者從正面做了具體描繪,最先寫了陋室什么?(板書:環境)哪一句寫環境?從這一句我們感受到陋室的環境怎樣?交流:別致幽雅,令人賞心悅目,以景色之雅見“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

  4.陋室主人交往的都是些什么人?劉禹錫擅長詩文,與白居易唱和甚多,與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是摯交好友,可見交往的都是博學多才之人。

  5.作者要表明的是“陋室不陋,惟吾德馨”,為何要寫交往之人呢?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從交往可見陋室主人的學識身份,以交往之雅見“惟吾德馨”而明“陋室不陋”。

  6.室主人除了和情投意合的朋友交往之外,還有哪些生活情趣呢?(板書:情趣)

  7.從調弦撫琴,展卷讀經可見室主人怎樣的.情趣?高雅脫俗

  8.作者崇尚的是什么樣的生活?(無……無……)認為案牘勞形,可見作者對官場生活持什么態度?(極端厭倦)

  9.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品格?不慕名利,以清高為樂。小結:以上四句分別從環境之雅,交往之雅,情趣之雅三方面寫出了陋室主人高雅脫俗,文中沒有一個“德”字,卻處處可見品德之高尚,說明陋室不陋。現在讓我們身臨其境感受一下陋室環境及室主人的情趣,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打開大腦電視機,一邊聽老師描述,一邊放映一幅幅畫面。陋室之外,苔痕碧綠,爬上臺階,芳草青蔥,映入簾籠。讓我們把鏡頭切換到室內,是主人或邀客談笑,縱情暢懷,或窗下撫琴,怡然自得,或展卷讀經,樂而忘憂。指名學生描述一下剛才看到了什么景象,聽到了什么聲音?(生描述:放眼看到一片郁郁蔥蔥景象,用耳聽到的是縱情的歡笑,悠揚的樂聲)讓我們用心來感受,有如此賞心悅目的美景,又有許多可以暢懷的知音,爽心的雅事,會有身居陋室之感嗎?

  10.行文至此“陋室不陋”似乎可以做結了,作者為什么用所居之室與名人“草廬,玄亭”相提并論?肯定此室不陋,隱隱以名人自比

  11.諸葛亮和楊雄有哪些成就?諸葛亮:三國時蜀國的丞相,他輔佐劉備,功勛卓著,是著名政治家。楊雄是西漢文學家,才華橫溢,文學成就斐然。

  12.作者自比諸葛亮,楊雄,目的何在?表明自己具有古代明賢的志向的志趣和抱負,文章境界至此突然上升,在更高境界上頌揚了“惟吾德馨”。

  13.題目就講“陋室”,篇末為何又說“何陋之有”?引孔子話,原話是:“君之居之,有何陋之?”隱含以君子居之,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開頭的“惟吾德馨”一句遙相呼應,把個“陋室”徹底翻了過來,達到完美的思想境界。這是全文的畫龍點睛之筆。至此全文渾然一體,戛然而止。

  (八)總結藝術特色提問:大家喜歡這篇文章嗎?哪些寫法值得學習?

  1.托物言志所托之物是什么?所托之言是?

  2.排比,對偶——駢句

  3.押韻嚴格,壓什么韻總結:這篇不足白字的銘文,行而不陋地表達了作者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高雅志趣和不與世事沉浮的獨立性格。它向人們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盡管居室簡陋,物資匱乏,但只要居住者品德高尚,生活充實,那就會滿屋生香,處處可見雅趣逸志,自會越物質的神奇的精神力量。

  (九)當堂成誦大家都非常喜歡這篇瑯瑯上口的銘文,我們當堂背誦下來好不好?老師教給同學們幾種背誦方法:

  (1)耳聽背誦法(一半讀文、一半試背,輪換一遍)

  (2)抓文脈背誦法(看板書試背)

  (3)抄讀法(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幾句,抄幾句,先讀后抄,邊讀邊抄)

  (十)作業:背誦并筆譯全文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熟讀成誦,整體感知課文;

  能力目標:品讀文本的寫法特點并嘗試在寫作中使用;

  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樹立正確人生觀。

  教法與學法教法:

  啟發、探究、學案導學

  學法:主動思維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古代名士文人特別喜愛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因此這些客觀之物就有了豐富的文化積淀,如松、竹、梅,如高山、名川、清風、明月。一所簡陋的房屋也可以寄托作者的志向,這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劉禹錫的傳世佳作《陋室銘》。

  學生走入文本情境

  讓學生走入情境,把握全文的感情基調,引發學生學習該文的興趣。

  學案導學檢測預習

  通過學案導學來檢查預習的情況:

  1、了解作者

  2、了解文體特點

  3、檢測詞語(特別注意)

  陋室()德馨()苔痕()鴻儒()案牘()調素琴()

  根據學生回答情況教師出示課件適時補充

  1、學生介紹作者

  2、學生介紹文體特點,明確了題目的含義

  3、學生讀準字音(或到黑板注音)

  學案導學教學法使學生充分的預習,能使他們在課堂上不做旁觀者,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

  品味賞析

  1、反復吟誦

  教師指導:把握輕重緩急,讀出節奏。本文使用了大量駢句,還要注意節奏、韻律的音樂美

  錄音范讀,體會節奏、韻律的音樂美(教師可泛讀)。

  2、自由朗讀課文,疏通文意,整體感知作者的創作思路。

  教師點撥

  陋室不陋德馨

  室外景景色之雅

  室中人交往之雅

  室中事情趣之雅

  諸葛廬子云亭何陋之有

  3、再讀課文,師生合作,探究問題

  擬人

  對比

  類比一種推理方法。根據兩種事物在某些特征上的相似,得出他們在其他特征上也可能相似的結論

  概括寫法、主題1、①學生各自朗讀全文。

  ②學生齊讀,力求做到讀準字音。

  ③學生聽讀

  2、學生解釋詞語

  幾名同學翻譯課文

  學生分析為主

  3、學生自主提出最感興趣、最有價值的問題,來考考其他的同學,有難度的問題讓學生小組討論,合作探究。讓學生養成反復誦讀文言文的良好習慣。品析語言,體會作者的'情感。

  此環節明確學習的重點,難點。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創設了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注重生生互動。學生獲得了情感熏陶及態度上的提升,并讓他們的思維積極性容易被激發出來,主動加入到朗讀、評論、質疑等學習活動中來。

  培養學生分析能力和

  探索精神。

  總結收獲說說看,本節的目標你完成的怎樣了?進而總結本節課的收獲。

  教師贈言師生共勉:不管世事如何變遷,給自己在心底留一塊凈土!

  學生談收獲

  讓教學氣氛民主和諧,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拓展延伸鏈接生活:學習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了解了作者托陋室以言志,表達自己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下面把你嘗試作者的寫法寫的銘文宣讀給大家。

  師生共評聯系身邊的生活完成,力求達到主題明確,表達鮮明的情感態度。

  同學讀作品其他同學點評拓展視野,使課堂氛圍達到高潮,意味無窮。

  布置作業

  1、課下收集劉禹錫的有關作品來進一步了解劉禹錫的思想清懷。

  2、進一步完善自己的銘文。

  3、對出下聯:

  上聯賞讀陋室悟德新

  下聯

  4、作者是從哪三個方面表達了主人的節操、情趣?

  (教師可選擇)

  通過多種渠道來積累知識。

  課外相關的內容來引導學生注重知識的積累。

  板書設計

  陋室銘

  托物-------言志

  陋室德馨

  不陋擬人

  室外景景色之雅高潔傲岸

  室中人交往之雅安貧樂道對比

  室中事情趣之雅

  諸葛廬子云亭何陋之有類比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 篇13

  一、教學目標

  1、以聲入情,因聲求義,以此感受作品思想內容和韻味情調

  2、注意語言的音律節奏,反復朗讀,直至能夠背誦,努力做到傳情達意

  3、了解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

  二、教學重點

  通過品味富有韻律的語言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有句俗話叫做“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盡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詩人劉禹錫也自稱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們今天就來參觀一下——

  (二)師范讀課文,并提醒學生注意讀音和停頓

  (三)生朗讀課文

  (四)介紹作者及銘(見課文)

  (五)同桌間借助工具書以及課后注釋翻譯課文,請同學說說課文意思,老師應進行必要的指導

  在(在乎)名(著名)靈(靈氣,神氣)

  斯(這)惟(只)德(品德)

  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鴻(大)儒(有學問的人)

  白丁(原意平民,這里指沒有學問的人)調(調弄)

  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義)勞(使勞累)

  行(形體,身體)云(說)何(什么)

  倒裝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綠上階,草色青入簾

  何陋之有——有何陋

  (六)再次朗讀課文,并注意停頓

  (七)背誦課文(可以以游戲接龍的方式進行)

  (八)作者開頭說自己的屋子是陋室,為什么到最后又說何陋之有呢?這不是矛盾的`嗎?請大家一起來討論,到底是否矛盾?

  (陋是針對房子本身的簡陋講的,而不陋是說主人的精神品質高尚的話就不覺得陋了。陋是指物質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正如文章開頭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正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章都是圍繞這一句話展開的。)

  1、請找出表現不陋的語句

  (談笑有鴻儒,往來不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作者從交往,愉悅,學習幾方面描寫出主人追求之不陋,鴻,素,金三字又可以突出主人精神生活的內涵豐富,與陋無緣)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突出作者不被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所累,這不是他所追求的,可見他的志趣高雅)

  2、除了這些語句表現了陋室的不陋,其他語句呢?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周圍景色雖然不是很美麗,但可見作者安貧樂道,恬然自適的生活情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把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意在自勉,希望自己也像他們那樣雖然居住的屋子簡陋,但品德受人景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以孔子的話作結,再次表明自己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為全文奠定不陋基調。仙,龍是為山,水增色,他們才是最重要的,這里暗指居室的主人。)

  3、身居陋室,卻不以為陋是因為室主人有著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達他的什么愿望呢?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板書:安貧樂道)

  4、作者在文中表現出來的“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在當時是值得稱道的,在當今有什么意義嗎?

  (學生討論,各抒已見,教師作正確引導)

  (九)歸納藝術手法,課內外相結合

  文章一開頭以山、水類比,引出陋室,接著描寫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點,最后引用孔子的話,畫龍點睛,總結全文,作者借寫陋室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寫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初中語文《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初中語文《陋室銘》教案12-09

《陋室銘》教案設計(通用15篇)08-13

初中語文劉禹錫《陋室銘》教學設計03-30

初中語文《陋室銘》教案4篇12-10

初中語文鄉愁教案設計03-26

初中語文《背影》教案設計03-31

陋室銘優秀教案01-08

初中語文《陋室銘》導學案及練習題03-31

初中語文《將進酒》教案設計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