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精選16篇)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教案是教學活動的總的組織綱領和行動方案。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1
教材分析
《陋室銘》是一篇語言、意境兼美的名作。陋室,是作者在做官期間住的簡易的房子,作者為它作銘,托物言志,主要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抱負和志向和情操。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全文。
2、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能力目標
理解“銘”這種文體,學習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生學習,理解作者的高尚情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難點
1、掌握文中重點文言實詞。
2、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得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
1、問題導入法
2、誦讀教學法
3、合作討論法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步驟:
一、導入
在上課之前,請大家先來做個選擇題:
A、假設有一棟富麗堂皇的大廈,要得到它,必須說一輩子違背良心話,做盡傷天害理的事;
B、有一間簡陋的屋子,那里風景迷人,有知音相伴。如果是你選擇哪個呢?(學生回答)
很好,你的選擇與一位詩人一樣,他是唐代劉禹錫。他的一篇文章《陋室銘》很出名。下面我們來看一看他的《陋室銘》吧!(板書題目)
適時解題目: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那么“銘”怎樣理解?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了解“銘”的特點: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作者在什么樣情況寫下這篇文章呢?
二、作者及背景介紹
1、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有《劉夢得文集》。
2、背景
其實這篇名文卻是被“氣”出來的。當時他熱心幫助一個叫王叔文的人改革,反對宦官勢力。失敗后,他被貶到安徽和州縣做了一名小官。按規定,他應得到三間三廂的房子。和州知縣見他被貶而來,便故意刁難。于是把他安排在面對大江居的三間毛屋。劉禹錫不但沒有埋怨,反而非常快樂,于是就寫下了《陋室銘》表達自己理想和人生的抱負。
三、誦讀課文并翻譯
讀一讀:
1、學生自讀,標出難讀的字詞。
2、教師范讀,學生注意字音和節奏。
3、學生齊讀,讀出感情。
翻譯全文:
1、學生合作翻譯。
2、教師點撥重點字詞:
名:動詞,出名
靈:靈驗,神奇。
斯:指示代詞,此:這。惟:只。
馨:這里指品德高尚。上:長到,蔓到。
鴻儒:知識淵博的大學者。鴻:通“洪”,大。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調:彈奏。
素琴:不加裝飾的琴。
金經:用泥金書寫的佛經。
絲竹: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官府的公文。
勞:使……勞累。形:形體,身體。
四、分析課文、品析語句
1、提問: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作者怎樣來描寫陋室?
(1)陋室的環境如何?
回答:“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在我們的眼中臺階上已經長滿了綠苔——可見房子很久沒有人住過,補修過,極為簡陋;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居住的環境荒涼冷落。
(2)而在主人眼中是不是也很簡陋呢?(不是)
首先作者寫環境采用什么修辭方法呢?
回答:對偶、擬人。
教師講解:“上、入”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苔蘚、草色以人的靈性,“苔蘚”也想從臺階爬到陋室,聽聽主人在說些什么;“草”也想從窗戶窺視主人在干些什么。這樣把苔蘚和青草寫活了。這樣,我們就不覺陋室的環境凄涼、荒蕪,而感覺一種生機盎然、春意正濃的幽雅的環境,流露出了作者的喜悅之情。
陋室的環境——清幽(板書)
(3)過渡:而陋室主人都和些什么人交往呢?
回答:“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在這個陋室里.常與學識淵博、才華出眾,高談闊論的人交往。
適時提問:為什么要寫這些人?
教師講解:因為通過他的朋友可知他是什么人。俗話說,欲知其人應知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這就是說,要想知道他的為人,只要看看他的朋友就知道了。因此,我們便知主人必是高雅之士。這兩句在于襯托主人德才兼備,表明主人高雅脫俗的情懷。
陋室主人的朋友——博學(板書)
(4)過渡:當他朋友走了之后,作者的生活又是怎樣的呢?
回答:“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說的.是主人的生活情趣。在陋室里,可以彈彈古琴,看看佛經,沒有不健康的音樂擾亂,也沒有繁冗的公文勞累身心。可以看出作者生活情趣恬淡閑適、安貧樂道。
陋室主人的生活情趣——安貧樂道(板書)
(5)作者明明在贊頌自己的陋室不陋,為什么又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其用意是什么?
教師講解:諸葛廬、子云亭都是最簡陋的屋子。諸葛亮是政治家、揚雄是西漢的文學家。雖然他們居住的房屋很簡陋,但由于他們的主人德才兼備而房屋聞名天下。作者用諸葛亮和揚子云的名室和自己的陋室相比,在說明自己的陋室不陋。
他又想證明我也要像諸葛亮、揚雄一樣從政治上,文學上干一番事業被后人所敬仰。已隱含著自己遠大的志向。
人生抱負、志向遠大(板書)
(6)理解“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這句話是一個典故,孔子打算搬到九夷山去住,有人對他說,那個地方十分簡陋,你怎么能去住呢?孔子回答說:“君子居之,何陋之有?”自己正是孔子一類的君子,自己的生活態度正如孔子一樣安貧樂道。陋室不陋,關鍵在于“君子居之”“惟吾德馨”。強調陋室因君子居住而不再簡陋。
總之,陋室之景迷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陋室其實不陋。正因為主人道德高尚,名聲遠揚,陋室才見其不陋。
五、探究
作者要寫的是陋室,為什么開頭卻先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句話的作用是什么?
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比喻“陋室”,以引起對陋室的吟詠。
這種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物的方法叫“起興”。
課堂小結:作者先運用起興手法,由“山”、“水”引出“陋室”;由“仙”、“龍”引出“德馨”,點出文章中心;再運用類比,將自己的陋室和諸葛廬、子云亭相比,其目的就是把自己和諸葛亮、楊雄相提并論,陋室才見其不陋。
這種通過描寫客觀事物,寄托、傳達作者的某種感情、抱負和志趣的這種寫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六、作業布置
背誦并默寫課文。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2
總體分析:
《陋室銘》是七年級下學期的一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構思巧妙、韻味深長而膾炙人口。本文作者自述其志,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一種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復習目標:
(1)知識目標:背誦并理解性默寫課文,掌握相關文言實詞;
(2)技能目標:與中考題目作無縫鏈接,正確完成相關題目;
(3)情感目標:通過理解作者那種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舉一反三。
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掌握相關文言實詞,及在不同文段中的不同含義。
(2)教學難點:對文章中心思想的分析理解。
教學過程:
一、出示復習目標:
1.熟練背誦,準確默寫課文。
2.積累文言詞句。
3.理解課文內容、主旨、手法。
4.反復練習,提升能力。
二、總體分析:
(1)作者回顧:劉禹錫,唐代散文家、詩人
(2)文體復習:銘是一種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三、背誦默寫
出示全文,讓全班同學默念一次,然后聯系初中學過的.劉禹錫的其他兩首詩歌,作默寫拓展訓練。
(1)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作者:劉禹錫(唐)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
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
(2)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四,詞語復習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名:有名靈:靈驗
(2)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這,是: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上:長到,入:映入
(4)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鴻儒:學識淵博的人。白丁:沒有學問的人
(5)可以調素琴,閱金經。調:彈奏。金經:佛經
(6)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絲竹:低俗吵鬧的音樂聲
亂:擾亂案牘:官府的公文
勞形:使身體勞累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3
教學目標:
1、理解課文,熟讀成誦。
2、學習托物言志的手法。
3、感受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情操。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走近陋室
(課前視頻欣賞:古琴曲《陋室銘》)
剛才大家欣賞的是古琴曲《陋室銘》。伴隨著這悠揚的旋律,讓我們步入時光隧道,跟隨唐朝詩人、文學家劉禹錫的腳步,踏上拜訪陋室的旅程,共同感受經典作品的永恒魅力。(板書題目、作者)
簡介文體:看課題《陋室銘》,大家已經預習過,哪位同學能給大家介紹一下什么是銘文,這種文體有哪些特點?
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是古代散文的一種。這種文體形式短小、文辭精煉,句式工整,讀來瑯瑯上口,鏗鏘有力。如墓志銘(稱述功德)、座右銘(警戒自己)……
二、朗讀感知,初識陋室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我們學習古文應該反復朗讀,以至成誦。古人說的好“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節課我們要通過反復誦讀來感知文章內容,感受文章的意蘊。
(1)、聽讀:首先請大家聽現代朗誦名家張家生的課文朗誦。請同學們聽準字音、節奏停頓、注意語調,并在書上作好標記。(播放視頻)
(屏顯:聽讀課文的要求)
1)聽準字音
2)把握節奏
3)注意語調、語速
(2)檢查聽讀效果:明確字音出示朗讀節奏
(3)、自由讀:聽完了示范朗誦,請大家自由地放聲朗誦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停頓,大家在讀之前,請注意老師給大家的朗讀提示。(課件展示朗讀提示)
(指名讀字音后,自由放聲讀后,自我展示)
(4)配樂個別讀:哪個同學愿意起來朗讀一下課文?
大家評價一下xx的朗讀:讀的好不好?好在哪?
(字音正確、聲音響亮、口齒清楚;停頓準確自然,重音把握準確、語速把握好——對,文言文的誦讀,語速要慢,才能讀出節奏,讀出韻味!語調呢?最后一句話是一個反問句,反問句要表達一種更肯定的語氣,是不是這點處理得不太好啊。那應該怎樣讀?再試讀一遍?嗯,這樣就好了。咱同學自己試著用這種語氣來讀讀。再齊讀一下!)
(5)生點評后男、女生合作讀讀、生齊讀。
師點評:大家不僅能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而且讀得還蠻有韻味。
2、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1)過渡:剛才我們介紹過銘文是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頌功德的,那么這篇銘文是稱述功德、還是警戒自己的呢?接下來我們通過疏通文意來看一看。
(2)這里,老師要提醒大家關于文言文翻譯的方法。
(屏顯:關于文言文翻譯(一))
方法:文言文翻譯要求字字落實,以直譯為主,意譯為輔。要盡量保持原文的語言風格。
步驟:首先要通讀全文,把握文章大意,做到心中有數,切忌一上來就匆匆忙忙翻譯。在翻譯時,遇到疑難詞句,可暫時放過,等譯完上下文,再進行推敲。譯完全文后,再通讀一遍,檢查校正,以防誤譯、漏譯和曲譯。
原則:要做到“信、達、雅”三個字。“信”是指譯文要準確無誤,就是要使譯文忠于原文,如實地、恰當地運用現代漢語把原文翻譯出來。“達”是指譯文要通順暢達,就是要使譯文符合現代漢語的語法及用語習慣,字通句順,沒有語病。“雅”就是指譯文要優美自然,就是要使譯文生動、形象,完美地表達原文的寫作風格。
(屏顯:關于文言文翻譯(二))
關注文言現象:詞類活用、古今異義、通假字、一詞多義等;還有倒裝句式:賓語前置、壯語后置、定語后置
請看大屏幕上的要求,準備時間3分鐘。
屏顯:自主學習,疏通文意
1、結合注釋和工具書,自己疏通文意,圈劃出重點和疑難字、詞、句。
2、在自主學習的`基礎上,四人一小組共同交流探討,解決疑難。
(3)好,時間到。老師檢查一下你們自主學習的效果。(屏顯:考一考)
1、你會解釋紅色詞語嗎?
有仙則名
惟吾德馨
無案牘之勞形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2、你會翻譯下列句子嗎?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何陋之有?
(4)點生回答
(5)質疑:在自學的過程中,還有沒有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
(6)點一生試譯課文
三、重點研讀,細品陋室
過渡語:請同學們結合課文內容,用心研讀重點,細細品味陋室吧!
讀懂文意
潛心默讀課文,找出文章主旨句。
“陋”字藏在文中的哪些語句中?主人是不是也認為陋室很簡陋?
“馨”體現在哪些語句中?
(屏顯:故事鏈接)
劉禹錫因參加當時政治革新運動而得罪了當朝權貴,被貶官至安徽和州縣當一名小小通判。
和州縣令見劉禹錫是被貶下來的官員,就故意刁難。先安排他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沒有怨言,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和州知縣知道后很生氣,又把劉禹錫從城南門遷到城北門,房屋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劉禹錫仍不計較,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那位知縣見劉禹錫仍然悠閑自樂,滿不在乎,再次把他調到縣城中的一間斗室中。面對這位勢利的縣令,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
四、深入理解,雅悟陋室
1、讀懂作者
通過這篇文章,我們可以看出劉禹錫什么樣的人生態度和生活情趣?
(屏顯:背景鏈接)
劉禹錫寫此文時,唐王朝正一天天地衰落下去。宦官專權,皇帝受制。牛李黨爭,妒賢害能。在這種情況下,官僚士大夫階層大多只顧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念。劉禹錫深感憂慮,卻又無力回天,便獨善其身,避而不與那些庸俗的官僚來往,潛心于文學創作。
生回答,師總結: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2、明了寫法
過渡:作者的這種節操和情趣是如何表達出來的?
(通過對陋室的描寫,極力表現陋室不陋,表達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借助某種事物來抒發感情的寫法叫托物言志)
(1)、作者寫陋室為什么先寫山水?
(2)、結尾為什么又寫到了“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五、體驗感悟,延展陋室
站在這個講臺上,老師的記憶又回到了幾年前:在學習了《陋室銘》后,有個同學在日記中抒發了一下自己的看法。他說:“老師,你為什么要講這篇古文,編教材的老師編這個是要干嘛?我們生活在一個富裕的時代,即使寫座右銘也沒有做作地用陋室來警戒自己呀!”不知在坐的同學們是否也有這種看法?假如你面臨豪宅和陋室的選擇,你將做何決定?在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面前,你認為什么更重要?你對幸福的理解又是怎樣的?
(學生自由暢談)教師寄語:我們生活在一個相對富裕的時代,但卻是物欲橫流的時代,所以同樣生活在一個遺忘幸福、內心缺乏信仰的時代。物質意義上的幸福生活,它僅僅是一個指標,而真正從內心感受到的安定、幸福則來自于自己內心的信仰。真正的強大是內心的強大。在國外評價一個人是否幸福是用“有趣”來界定的。“有趣”的含義,即“趣味”、“情趣”、“興趣”。劉禹錫因為有屬于他自己的“素琴”、“金經”,有屬于他的“鴻儒”,有屬于他“甘居陋室、安貧樂道”的情趣,所以他是幸福的。希望大家在以后的生活中,能修身養性、笑對人生,做像劉禹錫那樣才華橫溢、志向高遠的才子佳人!
六、交流感受,總結陋室
1、過渡: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此時此刻,你心中一定有許多收獲。現在,就請你說出來,與大家分享吧!
2、生自由談
3、過渡:老師收獲著同學們的收獲;你們有收獲,就是老師最大的收獲和幸福。
陋室不陋,精神永遠年輕!陋室不陋,經典永遠不朽!讓我們在瑯瑯的讀書聲中結束本課的學習吧!
4、齊背《陋室銘》。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4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領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2.讀罷此文,我們能從中獲得哪些啟示?
能力目標:認識“銘”這種文體,學習托物言志的表現方法。
情感目標:了解作者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教學難點
領悟作者在文章中流露出的思想感情是研習本文重點,讀完本文后,從中獲得的啟示
教學內容與步驟
一、導語
我們現在生活在城市中,極目遠眺,所見皆是高樓大廈,我們也是所居者之一,如果這時給你一間茅草屋我想恐怕沒有哪個同學愿意去居住,可是我們唐朝偉大的文學家劉禹錫卻不僅住著陋室,還提出“陋室不陋”的觀點,為何呢?今天我們來探討一下。
二、教學過程:
(一)介紹相關背景
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唐順宗時,熱心幫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后,被貶為郎州司馬,后又任連州、郎州、何州等州刺史。在何州有一陋室,此篇《陋室銘》便就此所作。
(二)在學習《馬說》時我們了解了“說”這種文體,今天我們再來認識認識“銘”這種文體。“銘”就是記載,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記不忘,后來便逐漸發展成為一種文體。常常在金屬器物或碑石上刻寫文字,用來記敘生平、事業、功德,表示紀念,或是記物寓意,表示勉勵或警戒之意。
(三)析文
1.師:本文最富哲理,最能體現作者寫作主旨的一句是什么?這句話是怎樣引出的?
生1: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生2:這句話先說由“山”、“水”,然后引出“德馨”的。
2.師:作者的目的是要寫陋室(板書陋室),卻用山水(板書山水)作比喻,引出要寫的內容,這種方法叫比興(板書比興)。這種比興的修辭方法,不僅構思新穎,文意通達,而且句句相連,使
章波瀾起伏耐人尋味。
3.師:(課外拓展)老師這里有一句話,看看這句話的語意重點在什么地方?
(投影)通過窗戶看天空,通過天空歷史,通過歷史看人生。
生:這句話的語意重點在“人生”,它是通過“窗戶”、“天空”“歷史”而引出的。
4.師:陋室陋嗎?
生:不陋。
5.師:那么,本文又是從哪幾個方面來論述陋室不陋的?試結合文章的語言加以分析。(生發言)
6.師:大家的發言非常踴躍。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靈不在于深而在于龍,那么,室之陋與不陋,也就不在于它是否富麗堂皇,而在于它的主人之德是否高尚。也就是說,盡管這房子的'確是個陋室,但只要主人品德高尚,也就不覺得陋,反而處處可見其高雅明亮,
(引導學生合理想像,充分感受作品氣韻)下面請同學們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想像那陋室的自然環境。(創設情境)那青苔是怎樣應了作者的心意,一點一點地一坡一坡地慢慢地爬上那斑駁的石階的?那“草色”又是如何受了青苔的感染,他們聚集在一起,繞過窗簾飄入室內的?(生發言)
師:同學的發言很精彩。請大家想像一下,倘若室內有王叔文、柳宗元等人,他們在談些什么,這些人在一起,又會碰撞出哪些思想的火花?(讓學生分別把自己想像成劉禹錫、王叔文、柳宗元等。)(生發言)
師:這是一幅多么美妙的畫面啊!哪里還有什么為那昏庸皇帝當差去刮老百姓的民脂民膏的“勞形”與痛苦!
師:再看室內的陳設,文章重點突出了哪些物件?由此你產生怎樣的聯想?這對我們有什么啟發?(生發言)
7.討論今天我們讀了這篇文章,從中獲得哪些有益的啟示?
師:請大家來看這樣一則材料: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心里說,混帳文憑。
這則材料是針對我們中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問題而言的?
師:同學們分析得很透徹。那么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我們的學習生活?(生發言)
師:同學們,你一定非常熱愛自己的家吧!讀了劉禹錫的《陋室銘》,你能不能學一下劉禹錫,為你的家描上一筆,用來表達居住在家中的感受?(生發言)
師:(小結)短短的一節課,我們只是初步了解了作者的一些思想,
這并不奇怪,因為至今老師也不敢說已經讀懂了它,進入劉禹錫的精神境界里,并把這種精神帶入我們的生活中。我至仍在解讀它。
同學們,一年以后,你還會再讀《陋室銘》嗎?十年以后呢?若干年以后呢?
師:(引導)美文,是要我們的一生去解讀的,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對它進行長期的孜孜不倦的研習,每當我們精進了一步,我們的學識、做人的涵養也就提高了一大步,因為精神的影響是可以超越時空的。
(四)總結:
這篇銘文通過贊揚陋室的居室,表達了作者不慕名利、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不求聞達、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
(五)作業:背誦課文,課后練習二。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陋室————德馨————不陋
自然環境(優美)
主人情趣(優雅)雅致澹泊、豁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5
教學目的
1.體會本文借助描寫陋室抒發感情的寫法,了解銘文的特點。
2.學習一些文言詞語,尤其是多義詞。3.理解作品中表達的一種高尚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設想
1.疏通文意與對內容、寫作的分析結合進行。
2.可由《福樓拜家的星期天》引入,在課上盡量多給學生朗讀時間,爭取當堂背誦。
教學重點
1.疏通文意,分析內容,點撥寫法。
2.朗讀、背誦。
教學過程
一、引入、解題
1.引入提問:我們曾經讀過莫泊桑寫的散文《福樓拜家的星期天》。福樓拜的宿舍和劉禹錫的陋室,有什么相類似的地方?歸納:都很簡陋:福樓拜的“屋子很簡陋,墻上空空的,家具也很少。”劉禹錫住的“斯是陋室”。他們都有很多高尚博學的客人:那一篇寫了幾位大文學家;這一篇說:“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二者表達了相近的情趣,但寫法不盡相同。前一篇描寫細膩,是寫人的'散文,后一篇是記物的銘文。
2.體裁:銘。銘,是古代文體的一種。銘,起初是刻在器物或碑石上的文字,有時用于自我規戒或激勉。銘文,在語言上多用四字或六字對偶句,格調不同于一般散文。一般押韻。請找出本文的韻腳。歸納:韻腳共八個字:名、靈、馨、青、丁、經、形、亭。其中“馨”字因語音變化,現在已不夠協韻了。
3.作者:劉禹錫。請同學看《閱讀提示》有關部分和注釋①,了解作者情況及出處。
二、分析課文。
1.范讀全文,同學參照注釋,解決字音、字形、詞義的疑難點。
2.提問:比較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詞義和用法。
歸納:之①、②,結構助詞,都是提賓標志,不譯。名①,形容詞,著名;名②,動詞,命名。鴻①,形容詞,大;鴻②,名詞,大雁。是①,判斷動詞,是;是②,指示代詞,這。
3.討論、講析。
全文八十一字,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開頭至“惟吾德馨”)點明全文主旨;第二層(“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寫居室環境和日常生活,表達室主人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第三層(“南陽諸葛廬”到結尾)總結全文,說明陋室不陋。
(1)請學生看注解,將第一層譯成現代漢語。校正: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聞名天下;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屋子,只是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提問:開頭三句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歸納:前兩句用了對偶、比喻,以山水引出陋室。山水陪襯陋室。講析:“斯是陋室”,扣題。“惟吾德馨”是全文的核心,以“惟”字加強語氣。四字包含兩方面意思:其一是人以德為本,德馨可忘室陋;其二是道破陋室增光,在于德馨。指名背誦第一層。全體背誦第一層。
(2)請學生看注解,將第二層譯成現代漢語。校正:苔痕漫上石階,蒼翠碧綠;草色青蔥,映入簾內。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讀讀佛經。沒有奏樂的聲音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提問:這一層次寫了什么內容?從哪些角度描寫的?歸納:描寫居室環境及日常生活。第一句寫周圍景色,第二句寫往來人物,三四句寫生活內容。提問:這四句表現了作者什么情趣?歸納:表達出潔身自好、安貧樂道的情趣。提問:在寫法上有什么特點?歸納:角度開闊,寫到陋室方方面面。條理清晰,由物及人,由外及內,一“入”字將內外融合。虛實結合,肯定句實寫,否定句虛寫。句式整齊,有長有短,跌宕有致。四處對偶,精當而不拘板。“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用互文寫法。指名背誦第二層。全體背誦第二層。
(3)請學生將第三層譯成現代漢語。
校正:(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子云的亭子。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提問:在描寫陋室時,突然引出兩處古人名室,作者的意圖是什么?歸納:運用類比法,拿古人名室作比,用意在于說明陋室不陋,還含蓄的以古賢自況,進一步表達作者的志趣、抱負。提問:結尾引用的孔子的話,原文是:“君子居之,何陋之有?”作者只引后一半,總結全文,有什么好處?歸納:孔子的話很有份量,暗含以“君子”自居而不點破,更耐人尋味。引文回應“惟吾德馨”,有力地突出了作者高尚的品德和志趣。指名背誦全文,全體反復背誦全文。
三、布置作業:
1.反復朗讀,背誦。
2.將本課字、詞記入積累本。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以聲入情,因聲求義,以此感受作品思想內容和韻味情調
2、注意語言的音律節奏,反復朗讀,直至能夠背誦,努力做到傳情達意
3、了解作者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
二、教學重點
通過品味富有韻律的語言了解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
三、教學設計
(一)導入:有句俗話叫做“金屋,銀屋,不如自己的草屋。”自己的草屋盡管再破也是最好的。唐朝詩人劉禹錫也自稱他的屋子是陋室,那我們今天就來參觀一下。
(二)師范讀課文,并提醒學生注意讀音和停頓
(三)生朗讀課文
(四)介紹作者及銘(見課文)
(五)同桌間借助工具書以及課后注釋翻譯課文,請同學說說課文意思,老師應進行必要的`指導
在(在乎)
名(著名)
靈(靈氣,神氣)
斯(這)
惟(只)
德(品德)
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鴻(大)
儒(有學問的人)
白丁(原意平民,這里指沒有學問的人)
調(調弄)
之(取消句子獨立性,無意義)
勞(使勞累)
行(形體,身體)
云(說)
何(什么)
倒裝句: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苔痕綠上階,草色青入簾
何陋之有——有何陋
(六)再次朗讀課文,并注意停頓
(七)背誦課文(可以以游戲接龍的方式進行)
(八)作者開頭說自己的屋子是陋室,為什么到最后又說何陋之有呢?這不是矛盾的嗎?請大家一起來討論,到底是否矛盾?
(陋是針對房子本身的簡陋講的,而不陋是說主人的精神品質高尚的話就不覺得陋了。陋是指物質上的,而不陋是指精神上的。正如文章開頭第三句,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正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的文章都是圍繞這一句話展開的。)
1、請找出表現不陋的語句
(談笑有鴻儒,往來不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作者從交往,愉悅,學習幾方面描寫出主人追求之不陋,鴻,素,金三字又可以突出主人精神生活的內涵豐富,與陋無緣)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行。突出作者不被榮華富貴,功名利祿所累,這不是他所追求的,可見他的志趣高雅)
2、除了這些語句表現了陋室的不陋,其他語句呢?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周圍景色雖然不是很美麗,但可見作者安貧樂道,恬然自適的生活情趣)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把陋室比作諸葛廬,子云亭意在自勉,希望自己也像他們那樣雖然居住的屋子簡陋,但品德受人景仰)
(孔子云:何陋之有?以孔子的話作結,再次表明自己安貧樂道,潔身自好的品質)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為全文奠定不陋基調。仙,龍是為山,水增色,他們才是最重要的,這里暗指居室的主人。)
3、身居陋室,卻不以為陋是因為室主人有著高尚的品德,作者想借陋室表達他的什么愿望呢?表現了作者什么樣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節操的愿望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板書:安貧樂道)
4、作者在文中表現出來的“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在當時是值得稱道的,在當今有什么意義嗎?
(學生討論,各抒已見,教師作正確引導)
(九)歸納藝術手法,課內外相結合
文章一開頭以山、水類比,引出陋室,接著描寫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點,最后引用孔子的話,畫龍點睛,總結全文,作者借寫陋室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寫法叫什么?(托物言志)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7
教學目標:
1、了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4、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教學重點:
通過朗讀,掌握銘文的特點,體會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生活情趣,了解托物言志的表現手法。
教學難點:
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達自己的節操和情趣的。
教學用具:
多媒體
教學時間:
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新課鏈接:
同學們:當我們路遇挫折,意志消沉時,親人與朋友常常用“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來激勵我們要力爭上游、百折不撓。這比喻形象、寓意深刻的千古名句出自于誰的妙筆?(學生有的答出了作者:劉禹錫)今天,讓我們再來學習一篇劉禹錫的佳作《陋室銘》。
二、走近作者: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唐代詩人,哲學家。他生活在安史之亂以后的中唐時期,關心社會現實,憂國憂民。
三、追溯背景:
作者因參加政治革新運動得罪當朝權貴,被一貶再貶,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成了一間陋室。在此背景下,他憤然提筆寫了《陋室銘》。
四、釋“銘”解題:
提問:同學們,你能告訴我們大家,你最喜歡的座右銘是什么?
這里的銘是“警惕自己的文字”的意思。(板書“銘”)那么,“銘”字還有什么意思呢?
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常用排比、對偶句。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劉禹錫是如何為他所居住的陋室作的“銘”。(板書“陋室”二字,完善課題,板書作者)
五、明確目標:
1、了解“銘”的體裁特點。
2、誦讀全文,品味語言。
3、初步體會作者安貧樂道、高潔傲岸的高尚品質。
六、指導朗讀:
(一)、聽錄音朗讀課文。請學生進一步擴充、加深預習成果。
(二)、齊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三)、這是一篇銘文。銘文很重視音韻,這篇文章通篇押韻,節奏明快,讀起來瑯瑯上口,充滿了音樂美。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在課文中劃出押韻的字,想一想,這些字的'韻母都是什么?
押韻的字有:名、靈、馨、青、丁、經、形、亭。韻母:ing
(四)、再次齊讀課文(男、女生分開進行)
七、翻譯古文:
(一)、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討論)。
1、著重強調下列詞語:
德馨: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
白丁:沒有學問的人。
案牘:官府的公文
勞:使動用法,使……勞累
亂:使動用法,使……擾亂
(二)、翻譯全文:(力求嚴密、準確)
如:
A、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
B、孔子云:何陋之有?
有什么簡陋的呢?
八、小試牛刀:
1、解釋下列詞語:
名:著名。馨:香氣,這里指品德高尚。
鴻儒:學識淵博的人。勞形:使身體勞累
2、翻譯下面句子。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何陋之有?
3、練一練
劃線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C)
A.有仙則名不能名其一處也
B.惟吾德馨如蘭之馨
C.拍案而起無案牘之勞形
D.無案牘之勞形我們在勞動
九、布置作業:
上網查閱劉禹錫的其他作品,進一步了解其創作特色。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過程與方法:讓學生了解押韻及其作用,朗讀背誦全文。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體會作者安貧樂道,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質。
教學重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朗讀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技巧,
教學過程:
(一)導語
在中國的諸多文化遺跡當中,有很多帝王將相的官府宅邪,它們或者以豪華氣派讓人驚嘆不已,或者以設計精巧讓人流連忘返。但有一處居所,它既小且陋,卻因主人的一篇銘文而傳頌千載。這就是唐代劉禹錫的“陋室”。下面讓我們學習《陋室銘》,一起走進“陋室”,走進劉禹錫的精神世界。
(二)解題
1.銘:起初是鑄或刻在器物。碑鍋上記述事實、功德等的文字,后來發展成為一種述功記行的文體,有時也用來警戒和勉勵。如:墓志銘、座右銘等。銘文一般都是押韻的,又講究句式整齊,常用排比、對偶句。
2.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他一生創作了不少勝炙人口的詩詞散文,受到同時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推崇。《陋室銘》就是一篇傳世佳作。有研究者指出:當年劉禹錫被貶到安徽和州當通判,受到和州知縣的百般刁難,讓他在半年時間,連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僅是斗室(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符的房子人劉禹錫因此起筆寫了靦室銘》一文,并請人刻在石頭上,立在門前,以此明志。
(三)整體感知——感受結構美
1.準確朗讀全文,要求:
(1)讀準字音,如“馨”、“牘”。
(2)結合課文注釋理清思路。
2.結合課文,組織學生依次思考、討論以下問題:
(1)課文名為《陋室銘》,為何結尾是孔子云:何陋之有?”,這是否矛盾?
明確:不矛盾。題目中的“陋”是書房的形陋,而結尾處“陋”是鄙俗的意思,指只要室中人品德高尚,房屋就不簡陋,緊扣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即這雖是陋室,但作為主人的我品德高尚,就不感到簡陋了。
(2)陋室不陋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
明確:”“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寫環境的清幽、雅致。反映出室主人淡泊名利的志趣。“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朋友的賢良儒雅,反映出室主人高潔傲岸的情懷。“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犢之勞形”,寫生活的高雅脫俗,反映出室主人不為瑣事索懷的心態。
(3)文章主旨至此已突出,意思似乎已寫盡,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呢?
明確:這是作者向深處開拓主題。采用類比,用歷史上諸葛亮和楊子云的名室同自己的陋室相比,暗示他們居住的本也是陋室,只因主人的才德而名揚天下,只要我繼續修身養性,我的`陋室也將被后人稱道,我本人也會和諸葛亮。楊子云那樣被后人景仰。
(4)文章起筆寫山水似乎與陋室不相干,為什么要這樣寫?
明確:古代傳說中,山中有神仙,這山就是名山;水中有蛟龍,這水就是靈水。作者在這里運用類比的手法,意在說明既然山之名不在于高而在于仙,水之靈不在于深而在于龍,那么室之陋與不陋,就不在于它是否豪華富貴,而在主人的德行是否高尚了。文章先用山水起筆,暗暗施墨,徐徐點題,如水流直下,水到渠成,十分自然地寫出陋室不陋的原因,即后文的“德馨”。
3.學生小結本文思路,明確本文構思新穎、文意通達、句句相連、波瀾起伏、耐人尋味的寫作特點。(完成課后練習一)
(四)品味剖析——領悟意境美
1.組織學生領悟以下語句:
(1)“苔痕上階級,草色人簾青。”學生想象句中之景,用語言描繪,教師引導學生明確:臺階上長滿青苔,可見房子常年失修,窗前門旁長滿青草,可見環境的荒涼冷落。“上”字寫出了苦舞從臺階上爬到陋室,仿佛要聽聽主人在說什么。“入”字則寫出了青草仿佛在窗口窺視主人在干什么,這里采用擬人手法,把苔薛青草寫活了,賦予它們以人的靈性。我們已忘卻陋室的凄涼荒蕪,而感受到春意盎然、生機勃勃,同時文句也流露出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倩。
(2)鴻儒”可換成“群儒”嗎?‘金經”可換為“五經”嗎?
明確:“鴻儒”不可換成“群儒”,因“群儒”無大之義,顯得太多了。“金經”也不可換為“五經”,因作者當時受貶,思想上有些消沉,想從佛經上找到某種寄托,“閱金經”正是作者當時感情的折射。
2.品讀以上文句,體會意境美。
(五)賞析誦讀——欣賞形式美
引導學生了解:本文是一篇駢文。字數相同。意思相對的兩個相接的句子,叫做驕句。驕句不僅講究對偶,而且講究聲律。本文中的押韻就是講究聲律的表現之一。押韻指在句末或聯句之本用韻母、聲調相同的字。文中名、靈、馨、青、丁、經、形、亭押韻。驕文押韻使人加深了印象;同時便于吟誦和記憶,有聲調和節奏之美。
2.學生有節奏地自讀全文,體會韻律節奏之美。
3.引導學生明確:本文在立意手法上是托物言志。“托”的對象是“室”,表現的是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淡泊名利。安貧樂道,重視自身修養的志趣。
(六)遷移運用——體會鑒賞美
1.將《陋室銘》與《愛蓮說》自讀一遍,比較兩者的異同。
2.組織學生討論,交流讀后心得。
明確:主題上,兩支都表現作者法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度。《愛蓮說》表達的是在污濁的塵世間保持自己清白節操的志向,《陋室銘》流露的則是作者安貧樂道的隱逸情趣。立意上,兩文均運用托物言志的寫法。《愛蓮說》通過正面贊美蓮的形象來表達自己的高。《陋室銘》采用反向立意的方式,只字不提陋室之“陋”,只寫陋河一面,用“不陋”來突出“德馨”。表達上,都采用議論相結合的方式。《愛蓮說》對“蓮”進行人格化,《陋室銘》則通過具體描寫“陋室”恬靜、雅致的環境和主人啟己高潔隱逸的情懷。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9
教學目標
1.在誦讀理解的基礎上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
2.理解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
3.聯系現實對《學生銘》談看法并仿寫教學重點、
難點
1.誦讀、品味優美的語言
2.理解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新課簡介
劉禹錫、陋室銘的來歷和“銘”這種文體。(劉禹錫,唐代詩人、哲學家,唐順宗時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失敗后被貶為朗州司馬,后又連任刺史等官職,《陋室銘》就是他被貶后任和州刺史時所寫。他和柳宗元交誼很深。銘原來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本文“陋室銘”,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二.整體感知,疏通句意
1.采用多種方式朗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和節奏
2.根據頁下注釋理解課文內容(先個人譯,有疑難小組解決,小組不能解決的再提出來全班來理解),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再朗讀課文,邊讀邊想象,可以給課文內容配上怎樣的畫面。
3.提供一些畫面讓學生們匹配相應的課文語句
三.精讀細品,把握主旨先小組合作解決兩個問題
1.你知道統領全文的詞語是什么嗎?
2.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了作者怎樣的情懷?全班交流提問:本文通過對陋室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作者不慕榮華、安貧樂道的情趣,處在今天這個充滿競爭的社會中的你如何看待作者的這種生活態度?學生發表見解并評價。
四.聯系現實,發表見解
出示仿寫篇《學生銘》,提要求有學生學了劉禹錫的《陋室銘》后仿寫了一篇《學生銘》,你覺得它反映的是何種學習態度?你對這樣的學生是如何看待的?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學不在深,作弊則靈。斯是教室,唯我閑情。小說傳得快,雜志翻得勤。琢磨打籃球,尋思游戲廳。可以打瞌睡,觀窗景。無書聲之亂耳,無復習之勞心。自習說閑話,講課聽不進。心里說,混張文憑。學生交流談看法。
五.學生仿作
看了剛才的學生銘,了解了劉禹錫借陋室以言志,表達自己不貪戀富貴榮華,安貧樂道的生活態度,你能否借鑒他們的寫法寫一篇仿作?
提出要求
1、為自己要仿寫的內容選定標題,如“電腦銘”,“考試銘”,“旅游銘”等等;
2、仿寫練筆的句式要基本相同,最好能大致押韻;
3、主題要明確,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10
教學目標
背誦默寫,理解課文內容及其寓意。
了解托物言志的寫法。
認識作品的現實意義,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熟讀成頌。
理解課文內容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學習托物言志的寫法。
課時安排
二課時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同學們,在上課以前,我想先請大家做一道選擇題。一間王公大廈,裝飾華美,金碧輝煌,你想要得到它,必須說很多違背良心的話,做許多喪盡天良的事;有一間斗室,非常簡陋,但是有青山綠水,知音相伴,你想得到它,它就在你身邊。如果是你,你會選擇什么?(學生答選后者)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和唐代大詩人劉禹錫的選擇一樣。相信你會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
一、以多種方式熟讀課文。
1、齊讀(課件2)
2、聽錄音范讀
3、引導斷句(課件3)
4、請同學讀
5、再齊讀
6、跟讀錄音
二、解決生字詞,疏通大意。(課件)
三、作者簡介,欣賞他的作品。(“陋室”的名字是誰取的?他是何許人也?)課件
四、文體簡介(課件)
五、問題探究:
1、粗課文生,同學們對陋室總的印象如何?(陋室不陋)
2、“陋室”為什么“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主旨)(課件11)
3、這八個字中哪兩個字最為關鍵?(德馨)
4、作者是一開篇就寫自己“德馨”的嗎?他是怎樣引出“德馨”的呢?
明確:前兩句以山水引出陋室,從而寫到“惟吾德馨”。
5、前兩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明確:對偶、類比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
簡介類比與興的有關知識。(課件12)
6、作者的“德馨”表現在何處?(“苔痕上階綠”至“無案牘之勞形”五句)課件13
“苔痕”兩句——清幽寧靜,不染浮華。環境之雅
到這里來的人多不多?(不多。從“苔痕上階綠”可以看出)
到陋室來的人不多,到底是些什么人呢?(鴻儒)
寫鴻儒是為了說明什么?
“談笑”兩句——交往高雅脫俗交往之雅
朋友來了做些什么?可以看出室主人的志趣如何?(高雅)
“可以調素琴……勞形”四句——生活情趣高雅情趣之雅
托物言志:借助某事某物,闡發道理、抒發感情的一種.寫作手法。
7、作者明明在頌自己的陋室,為什么又寫“諸葛廬”、“子云亭”?(以“廬”、“亭”比“陋室”,以“諸葛、子云”自此)
8、作者自比“諸葛”、“子云”的'目的何在?(表明作者想從政治上和文學上都干出一番事業。)
9、那么,可以看出作者是個什么樣的人?(有遠大的抱負)
10、由此看來,這一句在表意上是“畫蛇添足”還是更進一層?(更進一層,是“德馨”的深化)
小結
略。
第二課時
一、檢查舊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陋室銘》,誰能告訴我什么叫做“托物言志”。
以圖片引導回憶舊課。(板書)
二、導入新課
全文結局“何陋之有?”照應了文中哪一句?(惟吾德馨)
“孔子云:何陋之有?(課件15)”
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三、品一品,你認為哪一句才是本文的主旨。為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課件)
四、文言知識歸納。(課件16)
五、總結拓展
為你的家取個好聽的名字。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11
教學目標:
1、識記重點文言詞語,背誦默寫全文。
2、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培養學生根據文章特點,賞析文章的能力。
3、理解作者高潔的品質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學習作者以苦為樂的精神。
教學重點:
1、掌握重點文言詞語;背誦默寫全文。
2、理解作者高潔的品質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教學難點:
對文章的賞析,引導學生學習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講授法,引導發現法,啟發式教學法
學習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老師:提一個問題,讓大家選擇一下:假設有一個王公大廈,要得到它,須說若干句違背自己良心的話,做若干件傷天害理的事情;還有一間陋室,那里芳草青青,有知音相伴,只要你想擁有,它便在你的眼前。你要哪個?
學生:選后者,因為……
老師:恭喜你,你的選擇居然與一位唐朝大名鼎鼎的詩人不謀而合,他就是劉禹錫,你有望成為新時代的劉禹錫。還是讓我們一起學習劉禹錫的《陋室銘》吧。
二、釋“銘”解題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已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發展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通常是用韻的。陋室,這里指作者任和州刺史期間在當地造的簡易房子,作者為它作銘,目的是為了表述自己的抱負和情操。
三、走進作者
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官至監察御史。他曾多次被貶官降職,與柳宗元交情深厚,著有《劉賓客集》。
四、追溯背景
劉禹錫因革新失敗被貶。按規定,他應住在三間三廂的房子,可是策知縣是個小人,他多方刁難,先叫劉禹錫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埋怨,反而高興的撰寫了一聯貼在房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他這舉動氣壞了策知縣,他將劉禹錫的房子從城南門調至城北門,住房從三間縮小到一間半,劉禹錫見此景又作了一聯: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他仍讀書作文,策知縣都要氣炸肺了,這回他又為劉禹錫尋了一間只能容納一床一桌一椅的小屋。僅半年連搬三次家,劉禹錫憤然提筆寫下《陋室銘》,并請人刻于石上,立在門前,這銘文是被氣出來的。
五、誦讀課文,疏通文意
1、教師范讀課文,請同學們注意句子的斷句、語氣、語調。
2、下面的時間我要留給同學們來展示風采,哪位同學先來?
找二名同學分別讀,教師要有點評。最后齊讀。用心領會并指出本文有哪些押韻字?有什么作用?
名 靈 馨 青 丁 經 形 亭
作用:使人加深印象,同時便于吟誦和記憶,有節奏之美。
3、讓學生分小組結合書下注釋和大屏幕上重點實詞疏通文意,不懂的提出來共同解決。最后指一名同學疏通文意,其它同學糾正補充。
著重強調下列詞語:
名:出名,著名
靈:靈異。
斯:這
入:映入。
上:長到,名詞用作動詞。
白丁:平民,這里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絲竹:琴瑟、簫管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勞形:使身體勞累。勞,使動用法,使……勞累
亂:使動用法,使……擾亂
六、整體感知
1、在理解文意之后,你覺得作者寫《陋室銘》的目的是要突出什么?
明確:是要突出“陋室”不“陋”。
“陋”是針對房子本身講的,而“不陋”是說室主人的精神品質高尚就不覺其陋了。“陋”是物質,“不陋”是精神上的。文章開頭“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正是文章的中心句,后面都是圍繞這一句展開的。
七、合作探究,分析文章
1、本文是如何表現陋室不陋的.呢?
①、教師講解:文章題目是《陋室銘》,但是作者并沒有直接寫陋室,而是從什么寫起呢?目的是什么?
明確:從山水寫起,作者以有仙之山,有龍之水喻陋室,表明陋室也具有名與靈的性質。這里作者以比喻起興,點明題旨。說明陋室不陋。
②、名為“陋室”,實則“不陋”,文中哪些語句暗示了陋室不陋呢?
指導學生用課文中的語句回答,教師再要求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文中的意思,并順勢突出句子的個別意思及修辭方法,并分析這些句子分別從哪些角度寫陋室不陋的特點?相關句子有: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明確:寫自然環境清幽雅致,這是寫室中之景。“上”“入”二字生動傳神,化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這里運用對偶,擬人的修辭方法。(對這句話進行賞析)。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明確:寫交往人物不俗。襯托自己的“德馨”,這里是寫室中人。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明確:從正面實寫,寫出生活情趣高雅脫俗,這是寫室中之事。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明確:從反面虛寫,表現作者不慕富貴,對黑暗官場的厭惡。
不陋原因:陋室之景宜人,陋室之人高雅,陋室之事有趣,呼應了惟吾德馨。
2、作者所居住的陋室就像南陽諸葛亮的草廬,西蜀揚雄的玄亭一樣,這是類比,你說諸葛亮的草廬,揚雄的子云亭簡陋嗎?為什么?
明確:不陋,因為室主人不凡。
3、引用孔子的話目的何在?(引導學生分析結尾孔子話的作用)
明確:總結全文,照應開頭,點睛之筆。說明陋室不“陋”的原因。
4、作者身居陋室,卻不以為陋,安于清貧的物質生活,追求高雅的精神生活,作者想借陋室表現他什么樣的生活情趣和品質?
明確:安貧樂道生活情趣和高潔傲岸的品質
5、文章一開頭以山、水類比,引出陋室,接著描寫陋室,暗示陋室不陋的特點,最后用孔子的話,畫龍點晴,總結全文。作者借陋室表達了安貧樂道的情趣,這種寫法叫什么?
明確:托物言志
八、適當遷移,正確引導
學完本文后你有什么收獲?(學生自由說,言之有理即可)
九、思維拓展
運用托物言志的寫作方法,寫一段話,將你的理想或追求通過某些物品表現出來。
(提示:粉筆、石子、落葉等)
十、小結全文,布置作業
同學們,生活的清貧絕不妨礙精神的富有,只要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堅持不懈的努力,才能擁有充實的人生!清貧的物質世界也會向我們展開異樣的色彩:一片青苔,一抹草色,一縷清風,一陣蛙鳴,都有了幾分圣潔的意味。達到了這層境界,我們就可以坦然反問:一個脫離了低級趣味的人,何陋之有?
作業:
⑴抄寫常用實詞
⑵背誦并默寫全文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12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2、學習比興、對偶等修辭手法
3、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重點:掌握文言實詞,翻譯背誦全文
教學難點:感受作者不慕榮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教學流程:
一、導入
1、你心中理想的居所是怎樣的?
2、劉禹錫被貶謫時,受到排擠欺壓,居住于一間陋室,他的心態可能是怎樣的呢?
二、朗讀指導、落實字詞
1、教師范讀、學生朗讀
2、圈劃出不理解的字詞,查字典落實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整體把握
1、陋室“陋”還是”不陋”?評判的依據是什么?
物質——陋
精神——不陋
作者的態度——不陋
作者評價的依據——主人品格的高下
2、朗讀課文,作者是分幾個層次表現陋室因為主人品格而不陋的?
為課文劃分層次
四、逐層理清
1、作者是怎樣開篇的
(1)“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是為了說山道水嗎?
重點在于“仙”“龍”
(2)“仙”“龍”有暗指什么?體現作者怎樣的心理?
暗指作者自己,對自己品德高于庸俗常人的自信
精神志向不因為現實而受局限
(3)用怎樣的情緒朗讀這一句?
(4)通過類比引入主題
2、作者是怎樣承接主題展開表現的。
環境幽雅:
(1)展開想象,說說這是怎樣的環境?
(2)“上”“入”兩字是什么用法,這樣用給人怎樣的感受?
(3)“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兩句可能暗示什么?
交往風雅:(1)“鴻儒”指什么?“白丁”指什么?
(2)“談笑有鴻儒”與“苔痕上階綠”是否矛盾?
(3)想象作者寫這兩句話的時候心理活動是怎樣的?
情趣高雅:(1)什么叫“素琴”?什么叫“金經”?
(2)“素琴”“金經”意在說明什么?
(3)“可以調素琴“與”無絲竹之亂耳“是否矛盾?
(4)“無案牘之勞形”表現作者追求怎樣的生活狀態?
3、作者宕開一筆的突轉效果
(1)、寫自己的陋室、表現自己心志、精神追求,作者卻為何宕開一筆寫“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是不是把話題扯遠了,偏題了?
(2)寫諸葛亮、揚雄的兩句話刪去對作者的思想的表達有沒有影響?
總結全文呼應開頭
(1)引用孔子的話的作用僅僅是再次強調陋室不陋嗎?
(2)“孔子云”只是一個巧合嗎?
小結:
本文雖然短小,但結構層次鮮明,體現了中國寫文章強調“起承轉合”的特點。
用清晰的思路表現了作者安貧樂道、追求高尚人格的精神。
五、拓展練習
這是一篇韻文,要反復朗讀,感受體會音韻之美
朗讀指導:找出對偶句,中國人喜愛的對稱美
句式整散結合,和諧靈動
圈劃押韻的字詞,感受音韻美
情趣高雅、自得其樂的語調
《陋室銘》教學反思
劉禹錫的《陋室銘》流傳了千百年,聊聊八十一字,作者用凝練工整的語言表達出了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如何讓八年級孩子透過文字來理解作者的思想,把握作品的情感呢?我在進行了深入的文本分析之后,將朗讀作為了這節課教學的一個抓手,通過朗讀來理解課文內容,掌握重點的文言實詞,并在此基礎上了解作者安貧樂道的品質。
朗讀是我這節課的一個重要抓手,朗讀和課文理解是互為補充的,朗讀是為了更好地理解課文,課文理解之后,朗讀才能更有感情。所以,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每一次讓學生朗讀都必須問一個“為什么”?這次朗讀是要達到什么樣的目的?要對學生提哪些要求?層層遞進,層層深入,學生的朗讀能力才會提高,自然也就滲入了對課文的理解。
導入之后,我設計了各種形式的朗讀來幫助學生完成對課文的感知。首先是散讀,對學生的要求是大聲,意在活躍課堂氣氛,營造一個學習文言文的`氛圍。但我還是忽略了一點,應該讓學生上黑板寫一寫“馨”、“鴻”等字,對于中學生來說,寫字的基礎還是很重要的。疏通字詞之后我又讓一個聲音洪亮的學生帶領全班齊讀了課文,并進一步提出“整齊、準確、流利”的要求。三次朗讀,三次要求,完成了對課文的整體感知。
在重點讀析部分,我設計了一個統領全文的大問題“陋室為什么會被稱為陋室?你認為它陋還是不陋?”讓學生就此展開討論,并在文中圈畫相關詞句。我給了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小組討論,這也是基于“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
在理解了文章的基礎上,我又要求學生讀課文,并且提高了要求,要“生動,有感情”。學生的朗讀較整體感知時有了提高。重點讀析部分用時二十分鐘左右,通過一個大問題的設計基本能夠幫助學生梳理全文,思路也比較清晰,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落實了“德馨”、“上”、“鴻儒”、“白丁”、“勞”等詞的意思。在這過程中也同樣存在著不少問題,重點字詞的落實還只是浮在表面,沒有反復推敲;在分析課文時雖然有朗讀,但對一些重點句的朗讀還缺乏細致的指導以及示范朗讀。
在拓展遷移部分,我讓學生談讀了此文得到的啟示是什么?并寫成敘議結合的,目的是想讓他們將課文中學到的內容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文以載道,對整節課的學習內容也是一個內化。
以有感情的背誦課文作為整節課的結尾,達到鞏固的目的。
從整節課的教學效果來看,大的環節沒有問題,思路比較清晰,課堂氣氛也調動得不錯,媒體的適時使用對課堂教學起到了很好的輔助作用。教學目標基本達到了,整節課也是圍繞著教學重點展開的。最大的問題還是出在重點字詞的敲打落實上。
在今后的文言文教學過程中,要重點關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是重點的文言實詞的敲打和落實,文言文要上的有味道,更要實實在在;其次是要加強對學生朗讀的指導以及文言文學習方法的指導,比如工具書的使用,課文注釋的關注等等,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再次要關注課堂上生成的資源,讓學生的發言為我所用。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13
一、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掌握作者劉禹錫等背景資料和文體等文學常識;
2、疏通文意、識記重點的文言字詞(實詞的意義和虛詞的用法)
3、當堂背誦短文
4、加強朗讀指導,提高朗讀能力
能力目標:
1、以讀促品,以品帶讀,讀品結合,理解主旨。
2、通過討論、資料助讀,理解句子的內涵。
3、理解托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
德育目標:深刻理解文章主旨,學習作者安貧樂道、不慕名利的志趣情懷,培養學生高潔的情操。
二、教學重點:
1以讀促品,以品帶讀,讀品結合,理解主旨
2、能譯讀課文,掌握重要的實詞和虛詞
三、教學難點:理解托物言志、比喻起興、類比自況、引用名言的作用,體會文章精致的表達。
四、教學內容與過程:
<一>導入:同學們,這是我們班的兩幅立軸,康星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山光物態弄春暉,莫為輕陰便擬歸。縱使晴明無雨色,入云深處亦沾衣”;張韻同學的立軸書寫的是“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發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你們認為哪副作品上的字更適合作為座右銘呢?為什么?
<二>解題:銘;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是歌功頌德的文字,一般都是用韻的,后來成為一種文體。
朗讀課下注解銘的定義,圈畫詞語:警戒自己、歌功頌德
<三>作者簡介:1,簡單介紹生平(見投影)劉禹錫,唐代文學家,字夢得,洛陽(今屬河南)人。因參加王叔文的政治革新運動,失敗后被貶到外地做官20多年,《陋室銘》就是他被貶至安徽和州所寫。
2,聯系作者的作品《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知曉劉禹錫的漫長的貶謫生涯、辛苦輾轉,聯系《秋詞》讓學生體會作者是一個心氣極高、進退自如的詩豪。
<四>初讀課文
1、讀準字音
要求:學生散讀課文,注意投影上給定的字音,能流暢地朗讀全文
全班集體朗讀
2、讀準節奏
要求:教師作出示范,學生自由讀課文,要能讀出節奏
學生個別示范讀,其余學生、教師作點評。
3、讀準虛詞“之”
投影: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何陋之有
指導朗讀:讀準虛詞,文言的味道就讀出來了,前兩個“之”,作用是取消句子獨立性,起舒緩語氣的作用,要輕讀,后一個“之”,用在反問句中,語氣強烈,要重讀。
學生練讀
<五>譯讀課文:讀懂全文句意
要求:譯讀課文,疏通文意是學習文言文最基礎,最有效的.方法,請根據課文下的注解與老師補充的注解,大聲譯讀全文。
投影:在:在于。
名:出名,有名。
則:就是。
靈:靈異,神奇。文中作動詞,意思是成了靈異的水
亂:使……擾亂
勞:使……勞累
絲竹:琴瑟、簫笛等樂器。這里指奏樂的聲音
案牘:古代用來寫字的木簡。這里指官府的公文
注:文中把絲竹解釋成:琴瑟、簫管等樂器,個人覺得概念有誤,還是琴瑟、簫笛等樂器比較妥當。
當堂檢測:要求學生說出下列句子的意思:(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3)孔子云:“何陋之有?”
<六>品讀課文:解讀作者對陋室的多角度描繪,體會作者“不慕名利,安貧樂道”的情懷。
1、找出文中作者描寫陋室的語句,想一想作者是從哪幾個方面寫陋室的?
室中景、室中人、室中事
2、品讀“室中景”
“上”“入”用了擬人手法,化靜為動,請你由“上”“入”聯想開去,結合原句,展開想象,描述陋室的環境。
你能用一個詞語形容這樣的環境嗎?
板書:環境清幽
指導朗讀:“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3、品讀“室中人”
古人云“欲知其人先觀其友,知其友者必知其人”,與作者交往的都是文人、名士,可見作者是什么人?大家在一起談論會什么?為什么而高興呢?
小結:作者是一個情趣高雅的人。
板書:情趣高雅
指導朗讀:“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4、品讀“室中事”
(1)品讀實寫句“可以調素琴,閱金經”
對今人彈琴做調查:班上會彈琴的請舉手,知道彈琴能考級的請舉手
小結:今人彈琴更多的時候是為了自己擁有一項技能,所以更多的時候我們盼望把琴聲留給舞臺,那古人呢?
投影:竹里館
(唐)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江上琴興
(唐)常建
江上調玉琴,一弦清一心。
泠泠七弦遍,萬木澄幽陰。
思考:古人為何要在皎皎明月下、凄清的江風中獨自撫琴?
小結:作者也是如此,彈琴能讓一顆被俗務纏繞的心完完全全地安靜下來,徹徹底底地放空。
思考:劉禹錫不信佛,為什么要閱讀佛經?
資料助讀:
投影:我常常想,浩如瀚海的佛教經典,其實是在講心靈的種種塵垢和種種磨洗的方法。
(2)品讀虛寫句“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思考:絲竹出現在什么場合,代表著什么生活?案牘出現在哪兒,代表著什么生活?
小結:作者只求內心的寧靜與潔凈,根本不把富貴與功名放在心上,一定是個心靈清雅的詩人。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14
教學目的:
1.加強朗讀訓練,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正音、釋詞,理解重點詞語,理解全文內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誦讀的基礎上,背誦并默寫全文。
3.學習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學重點:
1.加強朗讀訓練,在誦讀課文的過程中正音、釋詞,理解重點詞語,理解全文內容。
2.在理解文意、流利誦讀的基礎上,背誦并默寫全文。
3.學習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學難點:
學習本文借物喻理、托物抒情的寫法,理解文章如何通過描繪景物和陋室的生活來表現作者的人生志趣的。
教字方法:導讀法(通過"三讀"達到理解課文內容,當堂背誦全文)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咱們學過《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繁。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人各有志,人各有愛,在世人都愛豪宅名車的'今天,如果誰告訴你他愛陋室的話,你準定認為他有病。而古人中有人甚至為他的陋室寫了一篇文章來贊美,他就是劉禹錫。今天咱們來學習他的一篇著名的散文《陋室銘》。請大家打開書。
二.解題。
請一個同學讀書下注釋,了解作者和“銘”的特點。
1.作家作品簡介
本文選自《全唐文》。作者劉禹錫(772-842),唐代詩人,哲學家。字夢得,洛陽人。曾中進士,宮接監察御史。他熱心贊助王叔文的政治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政治革新失敗后,被貶官降職多次。他與柳宗元交情深厚。有《劉賓客集》。這篇《陋室銘》是他貶為和州刺史時在任上寫的。
2.關于“銘”
銘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者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陋室,意思是簡陋的房子。“陋室銘”的意思就是通過對陋室的描繪和議論表達屋主人的心境和生活情趣。
三.學習課文
(一讀理清思路)(學生結合課文提示注解自由地大聲地朗讀課文)
學生試讀課文
1.學生質疑(由學生提出問題,然后盡量讓學生來解答,達到疏通課文字詞的目的)
2.請學生逐句翻譯課文。掌握重點詞語。
有仙則名:著名。
有龍則靈:靈異。
斯是陋室:這。
惟吾德馨:惟:只是,德馨:品德高尚。
苔痕上階綠:長到。
草色入簾青:映人。
談笑有鴻儒:博學的人。
往來無白丁:指沒有什么學問的人。
無絲竹之亂耳:指琴瑟、策管等樂器,這里借代奏樂的聲音。
無案牘之勞形:案牘:官府的公文。勞形:使身體勞累。
何陋之有:是“有何陋”的倒裝句,有什么簡陋的呢?
(附譯文)
山不一定要高,有仙人(居住)就能天下聞名;水不一定要深,有龍(居住)就能降福顯靈。這(雖)是間簡陋的房子,好在主人有美好的德行。苔蘚給階前鋪上綠毯,芳草把簾內映得碧青。談笑的是淵博的學者,往來沒有淺薄的人。可以彈奏素樸的古琴,瀏覽珍貴的佛經。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兩耳,沒有官府的公文勞累身心.(它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茅廬,西蜀楊子云的玄亭。孔子說;(雖然是陋室,但只要君子住在里面)有什么簡陋的呢?
3.如果給課文分三個層次,該怎樣劃分?
明確第一層從開頭到"唯吾德馨",第二層從"苔痕上階綠"到"無案牘之勞形",第三層為文章結尾。
(二讀品析詩句)
1.提問:“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運用什么修辭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討論并歸納:運用比喻、對偶起興,以虛襯實,以山水引出陋室。前二句類比"陋室",后兩句暗喻自己。
2.提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兩句在文中起什么作用?深刻含義是什么?
討論并歸納:“陋室”二字扣題。"德馨"二字統領全篇,是全文的核心。用"惟"字加強語氣。這兩句包含兩層意思,一層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就忘卻了室陋,另一層意思是由于人的品德高尚為陋室增光添采。
3.陋室內外是什么顏色?景色美不美?有何特點,用一個詞(字)概括。
明確綠色,青色,景色別致幽雅(幽)
品析"上"、"入"二字的妙用。
明確:"上"、"入"二字生動傳神,以靜為動,不僅使景物人格化,活躍而有生氣,而且流露了作者對這景色的喜愛之情,我們可以想象出這是一個多么幽靜安寧的環境。
4.與作者交往的人有何特點?
明確鴻儒,無白丁(雅)
"鴻儒"可否換成"群儒"?
不能。"群儒"則無"大"之義,顯得太多了。
5.作者身居陋室的生活是什么?有何特點?
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安)
能否將"閱金經"改為"閱五經",為什么?
明確不能。因為作者當時受貶,思想上有些消沉,想從佛經中找到某種寄托,"閱金經"正是作者當時思想感情的折射。
6.作者用什么來類比自己的陋室?
明確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三讀領悟內涵)(男、女生分角色各讀一遍)
1.1.首尾句有何關系?
首句用了比興寫法,尾句與首自互相呼應。
2.2.本文題目為"陋室銘",文章又說"何陋之有"?這些不矛盾嗎?
不矛盾。題中之"陋"為房屋的形陋,尾句的"陋"為"鄙俗"之義,指屋中主人的"德馨"不鄙俗。
3.3.引導學生總結全文的構思。全文起于比興,繼而對陋室中的景色、社交、生活加以描寫,再通過類比,巧妙地表現自己的生活感受和情趣。
4.4.文章托物言志(借陋室以言志),表現作者不貪戀富貴榮華,不與統治階級同流合污,重視自身修養的思想感情。(文章主旨)
5.提問:“孔子云:何陋之有?”是寫什么?
討論并歸納:語見《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孔子認為,九夷雖然簡陋,但是有君子住在那里,就不簡陋了。此處引用孔子的話證“陋室”說明“有德者居之,則陋室不陋。”與前文“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遙相呼應。把個"陋"字徹底翻了過來,達到"不陋"的最完美的境界,這是全文的點睛之筆。突出表明了作者高潔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三、教學小結
本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鮮明、格調高雅,構思巧妙,意境雋永、韻味深長、文句精美而勝炙人口,久為傳誦。本文是作者用來自述其志的。通過對居室情景的描繪,極力形容"陋室"不陋,表達了一種高法做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四、全班競背(學生自由背,小組中相互背,全班競背)
五、作業
(一)解釋下列句子加點的詞語。
A斯是陋室(這)B.惟吾德馨(高尚)
C.談笑有鴻儒(大)D.可以調素琴(素樸)
(二)指出下列句子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1.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比喻、對偶)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互文)
3.孔子云:何陋之有?(反問)
(三)把下列文言句子譯成現代文。
l.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2.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15
教學目標
1.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2.引導學生了解劉禹錫淡泊明志,不慕名利的思想。
教學重點、難點
掌握文言常用實詞,翻譯全文。
教學準備
課件、小黑板、卡片等。
設計思路
教學本文要貫穿“以讀會意”的方法。在讀的方法上要靈活,可由教師范讀、學生推薦朗讀、比賽讀等。讓學生自學,找出生僻字,由老師幫助解決。疏通文意,然后背誦課文。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可以通過設計巧妙的題目引導完成。
教學時數
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教師導入:如果讓你設計自己的家,你怎樣設計呢?(學生自由說。)唐朝劉禹錫卻喜歡鄙陋居室,今天,我們就一起去看看他的陋室究竟怎樣。(板書課題及作者。)
2.介紹作者及文體。(出示課件或小黑板1。)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詩人和散文家。
銘,原來是刻在器物上用來警戒自己或稱述功德的文字,后來成為一種文體。在這里是一種文體,本文“陋室銘”,意思是刻在鄙陋居室里的文章。
要求:記住作者及文體。
二、自主學習
師: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注意解決以下問題。(出示課件2。)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找出難理解的字詞,小組討論。
2.本文統領全文的詞語是什么?
3.本文是從哪幾個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了怎樣的感情?
4.文章結尾再一次運用類比的方法,引古賢之名室證“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
5.找出自學中的疑難問題及你認為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三、合作學習
1.先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解答疑難問題。
2.在班上討論并分析小組解決不了的問題。
四、反饋交流
1.解釋下列詞語。(出示課件或小黑板2。)
明確:(陋:不華美、狹小。馨:香氣散布很遠。白丁:封建社會里沒有功名的人。
牘:古時寫字用的木簡。何陋之有:有什么簡陋的呢?)
(指同學解釋,如有錯誤讓其他同學糾正。)
2.統領全文的詞語是哪個詞?
明確:(德馨。)
3.本文是從哪幾方面來寫陋室的`?抒發了怎樣的情感?
明確:(從居室環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三方面來寫,抒發了作者高雅自適的生活情趣。)
4.文章結尾再一次運用類比的方法,引古賢之名室證“陋室”,并引用孔子的“何陋之有”有什么含義?
明確:(引古賢之名室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勉,表明“陋室”主人也具有古代名賢的志趣和抱負。結尾引用孔子的話,起到了畫龍點睛的作用。)
5.研讀賞析并閱讀全文。
(1)學生讀課文,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完成下列題目。(出示課件或小黑板3。)
①解釋下列詞語。
名靈勞形
②文章點題句是什么?
③以古代圣賢自比的句子是什么?
④全文畫龍點睛的句子是什么?
⑤文中的“仙”和“龍”比喻什么樣的人?能概括全文大意的詞是什么?
(2)小組代表交流發言。
明確:
(①著名。靈異。使身體勞累。
②“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
④“孔子云:何陋之有?”
⑤品德高尚的人。德馨。)
五、梳理鞏固
學生討論沒解決的問題,并談談收獲。
(不必面面俱到,也不必只限于一個方面,只要學生能說出某些方面就應給予肯定。)六、拓展訓練
(如果有時間可在課堂上進行,如沒有時間可不進行。)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閱讀理解”的第二部分。
七、布置作業
做《新課標作業設計》中的“遷移延伸”部分。
板書設計
陋室銘
劉禹錫
點題德馨
室寫景狀物
室內人高雅情調
言志君子
山、水——陋室——諸葛廬子云亭——何陋之有
名、靈——德馨——環境交往情趣——陋室不陋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 16
一、 教學目標
1. 理解課文內容,積累文言字詞,背誦本文
2. 在反復誦讀中領會它們豐富的內涵和精美的語言
3. 體會本文托物言志的寫法
二、 教學重點
1. 疏通文意,分析文章內容
2. 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托的思想感情
三、 教學難點
背誦并默寫課文
四、 教學方法
誦讀法、討論法、講授法
五、 教學過程
(一) 課堂導入(3分鐘)
PPT展示圖片金箍棒和羽毛扇,問同學們是否認識這兩樣東西,是否也想擁有它們。大家之所以喜歡金箍棒可能是因為孫悟空,也可能是因為它本身能夠變化,具有魔力,那么,一把平凡的羽毛扇為何能夠婦孺皆知,流傳千古?原來是因為它的主人諸葛亮。這樣說來,某樣東西的價值似乎與使用它的主人有著密切的聯系,今天我們要去看看一間簡陋的小屋和它的主人之間,微妙的關系,一起學習《陋室銘》。導入課題,并圖解“銘”這一文體。
(二) 聽讀課文,整體感知(5分鐘)
1. 聽示范朗讀。要求一邊聽一邊給拿不準的字注音,并且劃分節奏
2. 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注意停頓。
3. 齊讀。要求聲音洪亮,整齊劃一。
(三) 分組合作,疏通文意
過渡:讀完以后,你能不能告訴我,這“陋室”真的“陋”嗎?如果不能,也沒關系,可能對文章大意不太理解,因為這是篇文言文,它的`意思和我們現在所使用的現代漢語有很大區別,所以,要想理解文章內容就讓我們一起來疏通文意。
具體操作:本文共計九句話,全班12個小組,前9組,每小組翻譯一句話,其余三組做評委。然后每組推選一位發言人分享成果。要求:先解釋重點字詞,再翻譯整句話。
(四) 抽絲剝繭,感悟情思
經過了疏通文意,大家已經了解了文章內容,那么現在能回答老師前面提出的那個問題嗎?(ppt展示問題)作者筆下的這間“陋室”真的“陋”嗎?請說說理由。(學生一邊回答,老師一邊板書)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作者既承認屋子簡陋,又不覺得簡陋,因為主人品德高尚。
2.“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描寫陋室環境清幽
3.“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寫主人交往之雅
4.“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寫主人情趣高雅,生活悠閑,同時也看出作者較清貧,但作者卻苦中作樂,體現出作者的安貧樂道。
5.“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運用類比,引古賢之名,定證“陋室”,意在以古代名賢自比,表明自己亦有古代賢人的志趣和抱負。
(五) 遠觀全文,探究寫法
問:作者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在寫物,可真實情況是寫物還是寫人呢?答:寫人。
問:主要寫人的什么?
答:品德高尚
問:那同學們,作者借陋室來表達自己的志向,這種寫法叫什么?
答:托物言志
(PPT展示)托物--陋室
言志--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情操和安貧樂道的情趣
(六) 回顧全文,歸納主旨
揭示主旨的句子: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本文主旨: 作者以“陋室”不陋,表達了自己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平樂道的志趣。
(七) 當堂背誦
比一比,看誰背得準又快
具體操作:以大組為單位,每人背一句,以“接龍”形式背誦,比比看哪一組最流暢、清楚、快速。
(八) 拓展延伸
(PPT展示兩組寢室圖片,一組是巴蜀中學的,另一組是本校的。前后豪華與簡陋相對比)
教師:雖然我們住得沒有其他學校豪華舒適,但我卻希望這簡陋的屋子因為有了優秀的同學們而綻放無限光彩。老師期待有一天你們能成為柏家中學的驕傲。讓我們深情齊讀:“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九) 板書
陋 斯是陋室
主人品德高尚
陋 環境清幽 安貧樂道
室 不陋 交往之雅
銘 情趣之雅 高潔傲岸
反問引用
托物 言志
六、 教學反思
本堂課的最大優點在于朗讀環節,每一次朗讀都給出了明確的目標。其次是重點較突出--翻譯課文。但是仍有許多不足之處,還需改進。首先,課堂整體氣氛不活躍,尤其是在翻譯環節的發言,形式過于單調,沒有充分發動大部分同學積極思考,鼓勵學生提出質疑,說出自己的想法;其次,在翻譯過程中沒有給予學生必要的方法指導,本課較簡單,可以讓學生只看原文自行翻譯,有疑問時看課后注釋,若不能及時解決,可提出來讓同學們一起討論,若還是沒有結果,老師再進行點撥指導;再次,本課采取小組逐句翻譯的形式,這不適用于簡單的文言翻譯,不妨大膽讓學生自行翻譯;最后,本堂課最大的弊病是教學時間掌握不當,內容不夠精當,故導致教學任務沒有按時完成。今后的教學任重而道遠,希望能在各位前輩的指導下取得更大進步。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相關文章:
《陋室銘》公開課優秀教案3篇06-02
《陋室銘》原文及公開課教案07-06
陋室銘優秀教案10-23
初二語文《陋室銘》公開課教案09-10
陋室銘公開課實錄09-24
陋室銘公開課課件10-13
《陋室銘》的優秀教案設計08-12
《陋室銘》優秀教案3篇09-01
《陋室銘》優秀教案(通用12篇)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