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柳宗元“統合儒釋”的思想基礎

時間:2024-10-06 07:33:21 柳宗元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柳宗元“統合儒釋”的思想基礎

  一

  柳宗元在《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游河朔序》這篇序文中,提出了“統合儒釋”的主張,因為對這篇序文的寫作年代至今未有定論,所以先要簡要地作一點辯證。

  據(宋)文安禮《柳先生年譜》,此序文寫作于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但(清)陳景云《柳集點勘》以為:“序中‘夏官韓公’謂韓皋也,按唐史,皋以貞元十一年自兵部侍郎改京兆尹,序稱‘夏官’必作于皋改官前,譜系于十九年,誤也。”因而,原來認同文安禮意見的(近人)章士又改口說:“作序年分,必在貞元十一年以前。”

  我以為,陳景云此論絕難成立,章士改口也欠慎重。因為序中首列“天官顧公”,而據《舊唐書·德宗紀》,顧少連貞元十七年始任吏部尚書。又章士認為序文中“吏部郎中楊公”疑指楊凝。但據《資治通鑒·卷第三百三十五·唐紀五十一》載,貞元十二年七月始以東都留守董晉同平章事兼宣武節度使。楊凝以檢校吏部郎中任董晉判官亦當在十二年八月。這些均與“序作于貞元十一年以前”相抵。故我堅信,此序的寫作年代不能早于貞元十七年,不能晚于貞元二十年。文安禮(年譜)認定寫作于十九年應是對的。因貞元二十一年順宗即位,永貞革新啟動,柳宗元不久即遭貶,不能寫作此序了。最可能的寫作時間是貞元十九年下半年至二十年底。因貞元十九年春韓愈寫了《送浮屠文暢師序》是送文暢東南行,序中寫明是因柳宗元書信介紹而初識文暢,而柳宗元此序是送文暢北行,故必在韓序之后。又楊凝病逝于貞元十九年正月,在柳宗元寫此序之前就死了,所以柳宗元序中之楊公,陳景云《柳集點勘》認為是楊於陵,這回卻應該是他對了,因為,按唐代官制,檢校官有兩種情況,一是代理,一是以檢校官銜出任使職。楊凝屬于后一種情況,只是以吏部郎中的資格去洛陽給董晉當判官,并未在朝廷作過正式的吏部郎中,而楊於陵長期在朝廷吏部任職,貞元后期受德宗器重任吏部郎中,是真正的在朝郎官,聲名遠較楊凝為大。而且柳宗元此序中只稱某公、某公而不言名諱,所指者必朝野知名人物,那么楊公當是楊於陵而不是楊凝。特別是顧少連、韓皋二人皆是德宗朝重臣,在貞元最后幾年,二人在吏部、兵部、京兆尹這幾個重要職位上輪轉,韓皋并非只在貞元十一年前才做過兵部侍郎。是公眾熟悉的人物,所以柳宗元亦不拘泥他們某年任某職說天官顧公、夏官韓公都不會引起誤解。

  如果從柳宗元序文的內容來分,上述我的推論更加能夠成立。序文明白說文暢早年“服道江表,蓋三十年”,然后才到長安“驅錫逾紀”,一紀是12年,那么他離開長安去游五臺河朔,最少也是60開外的老人了。而且他這次的北行,是要到五臺靈山參加文殊盛會,并決心“脫去穢累,超詣覺路”,就是說要在那里圓寂終老印證正果,不再回到京城長安來了。所以柳宗元序文中先說“吾徒不得而留也”,繼而還請出一批德高望重的大官來挽留和盼望他的歸來,最后再次吁請他不要滯留于藩鎮坐大之地要采風帶回來。懇切之情溢于言表,似可窺見貞元末年朝野壁壘分明,氣氛凝重之一斑。再說如果作于貞元十一年,那時柳宗元雖兩年前已中了進士但尚未得官,序文中那些抨擊藩鎮的議論是不大可能說的,更何況還提出“統合儒釋”大膽的主張,與其身分不相符。那年柳宗元22歲,對與他祖父同輩的文暢,那些勸勉誘導的話也是不大可能說的。換在貞元十九年,情況就完全不同了,那時柳宗元三十而立又已為官五年,永貞革新正在密鑼緊鼓地張揚造勢,爭取支持,積累力量。柳宗元與劉錫二人在革新集團中“總攬外事”,用今天的話說就是全面負責公關工作,正是柳宗元在政壇上叱咤風云、躊躇滿志的時候,序文中那些內容就順理成章,容易理解了。韓愈、柳宗元的送文暢序都著重議論時政、時事,反映了當時的社會輿論和政治形勢,也為兩序寫作于同時前后提供了旁證。

  如再以文風而論,柳宗元少作尚有六朝四儷六余風,例如貞元九年寫作的《送苑論詩序》,但此篇《送文暢序》則已完全是流暢散體文,用典也少,截然不同。

  附帶一說,韓愈后來也有《送文暢師北游》詩,詩中說的明白,寫作時間是在他三年陽山之貶重回長安任職之后。確切的時間有待考究,但總之是在元和二年之后。那時永貞革新風暴己成過去,柳宗元已經貶在永柳,所以詩的調子已很平和,完全沒有了批評柳宗元好佛和對文暢關系太親密那些沉重的話題和激烈的言詞。對文暢的態度也轉變到十分友善,詩末“僧還相訪來,山藥煮可掘”,甚至表示退隱后可以和文暢去種藥求長生了。根據這詩可以斷定,文暢游河朔之后重回了長安,柳宗元已貶永州,文暢上人這第二次的北游,是去游什么地方,同樣待考。因而,《柳宗元集》中《送文暢游河朔序》題下的[韓曰]認為:“韓又有《送文暢師北游詩》意與公此序同時作”,肯定是錯了的。兩次北游不是一回事,最少間隔了三年以上。

  二

  進而論述序文的內容。二十多年前,我在《試論柳宗元的“統合儒釋”》(載《中國哲學史研究》1988年第3期),文中對這篇序文的寫作背景作過分。經過這些年的學習,對這篇序文有了更深的體會,主要是:柳宗元在他唯物主義哲學思想不斷充實完善的基礎上,鄭重地提出了“統合儒釋”的主張,言前人所不敢言。甚至,我以為“統合儒釋”可以說是代表革新集團試圖從積極方面入手,解決由來已久的儒釋紛爭這一重大社會問題的一種嘗試。以儒統釋,柳宗元精通佛學,潛移默化不致引起浮屠的逆反心理,足見柳宗元重視工作方式方法。考慮到永貞革新的主要目標是抑制藩鎮、宦官,廢除德宗朝種種弊政,而佛教當時在社會上盛行,像文暢這樣的廣泛結交士林、大官的高僧比比皆是,有的甚至可以與皇帝平起平坐。“人其人,火其書”的措施固然痛快,但一時之間恐怕卻難以實行,徒增革新阻力,“統合儒釋”在當時也未嘗不是一種可供選擇的辦法。文暢將要去的河朔,正是強藩坐大之地,又是尊禮浮屠的地方,所以柳宗元希望文暢到那里后“宣滌疑滯”,亦即宣揚禮樂征伐自天子出的道理。看他用“偉長、德之述作豈擅重千祀哉”,一句話既贊揚了河朔當地的人文,又輕輕把藩鎮手下的文儒之士開脫,把批判矛頭直指藩鎮本身。勸勉文暢不要受藩鎮的財貨拉攏,一定要回來,還要采風帶回來,使河朔地方士民反對藩鎮割據,盼望重沐王化的心情得以廣為傳播。柳宗元在序文最后使用了“鄭志”這個僻典,也是很巧妙、很有分寸的。先秦諸侯國使節往來,東道國設宴招待,宴間賓主有唱《詩》(后之《詩經》)互相恭維以敦睦邦交的慣例,《左傳》有很多記載。但唯有公二十七年所記錄是一個特例,當年鄭簡公設享禮款待晉國的趙文子,跟隨鄭簡公與會的七個臣子各唱了詩,但惟有伯有唱的《鶉之》,有諷刺怨恨國君鄭簡公之意,會后引發了趙文子一番大議論并預言伯有將要被殺,柳宗元特稱此典故為“鄭志”。讀這篇序文,使我們感受到,柳宗元當時思想已經很成熟,既能堅持原則又能講究策略,然有廊廟大臣舉重若輕的氣度,不是一個22歲的青年所能達到的水平。

  永貞革新醞釀期間,王叔文、柳宗元等人諸如此類在深層次上議論時政張揚革新綱領的文章必定不少,可惜革新失敗后蕩然無存。此篇序文因寄托于與浮屠的交往又只在朋友間傳閱,得以流傳下來,真可謂果僅存,彌足珍貴的了。

  對于“統合儒釋”千年來多有評論,但以負面的評價為多,影響所及使后人對柳宗元的思想、政事、學術、文章也多有誤解或先入為主的偏見,因而對柳宗元在歷史上的地位和作用也就未能公平地、足夠地作出評價。

  本文試圖從哲理角度,對這篇序文作一些力所能及的再探討。

  序文把“統合儒釋“直接與重大時政相聯系,表明不是一種權宜之計。柳宗元好佛,曾為人詬病,其實就是一種先入為主的偏見。柳宗元思想活躍無書不讀,青年時期就接觸佛學。佛學在唐代是一種精致的唯心主義學問,浮屠在宣揚佛典與人辯難時所使用的機鋒又很聰明睿智,為文人儒士所喜愛,連寶釵都擔心賈寶玉會被佛理禪機轉移了性情。不過,柳宗元不但沒有被佛學轉移性情,相反,他要轉移浮屠的性情。第一,他在與浮屠交往的文字中談佛學頭頭是道,卻絕不把佛學的理論引進他的一般文章中;第二,也是最重要的,柳宗元融會貫通諸子百家又勤于思考,儒學底子更深厚。儒學長于修平的現實的大道理,是圣人之道。柳宗元具有唯物主義因素的哲學思想,就是在與浮屠交往針鋒相對答疑問難中,大約在30歲以前已經形成。不過形成系統的文字理論卻是在貶謫之后,但同樣也是在與佛事佛徒有關的文章中。

  柳宗元唯物主義的元氣一元論,見于貞元十八年任藍田尉時寫作的《南岳彌陀和尚碑》,貶謫后再加以發揮,在批評了禪宗“言禪最病”之后,闡述了他的精辟見解:“推一而適萬,則事無非真,混萬而歸一,則真無非事,推而未嘗推,故無適,混而未嘗混,故無歸。塊然趣定至于旬時,是之謂施用:茫然同俗,極乎流動,是之謂真常。”(《龍安海禪師碑》·永州作)柳宗元在這里用分、綜合的方法從正反兩方面反復論證了現實世界一切現象與本質、形式與內容、具體與一般都是物質的、實在的、對立統一的。相對穩定是一切事物存在的普遍形態,因而世界是可以認識的;流動不居是事物的本質屬性,因而世界又不是一成不變的。既是世界觀又是認識論。他的這些哲學思想其實質已兼有西方現代啟蒙大師費爾巴哈、黑格爾二人哲學理論基本觀點的精華,不過表述方式則是有中國傳統哲學特色的。要知,費爾巴哈、黑格爾都是早于柳宗元千年的人物,可知柳宗元的哲學思想在中唐時期,毫無疑問當之無愧屬于先進文化行列。柳宗元在他先進認識論基礎上,總結提高推廣,又提出了“以輔時及物為道”(《答吳武陵論非國語書》·永州作)的處理一般事物的方法和“文以明道”(《答韋中立論師道書》·永州作)的寫作理論方法。至此,柳宗元完成了他從世界觀到認識論、方法論的哲學理論體系并終生付諸實踐。當然,我們不可用今天的理論水平來苛求于柳宗元,他的理論系統還是比較粗糙和不十分完備的。比如他雖然論述了事物“極乎流動”的變化,卻還沒有觸及事物從低級到高級,從量變到質變的發展。平心而論,處于以小農經濟為主的封建社會,年年秋收冬藏,要在理論上邁出系統發展這一步驟是不容易的。因而柳宗元在提出方法論的同時還提出了“當”、“大中之道”的處理事物的標準,同樣也由于沒能提供充實的理論基礎和明確的尺度,使人莫所適從。所以他與楊誨之書信往來,討論為人處世的準則,也就還不能說服楊誨之。直到逝世前不久,在柳州寫作千古名文《封建論》,他才破天荒地提出了“勢”——不同的客觀形勢,才是決定不同的政治制度的根本因素,而且是不以圣人的意志為轉移的。這一命題使發展的觀念呼之欲出,是柳宗元哲學思想的一大飛躍。《封建論》最后更石破驚天地提出:“(封建制)秦之所以革之者,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其情,私也……然而公天下之端自秦始。”“秦之失在于政不在于制。”表明柳宗元已經認識評價一項重大措施,主要不是根據主其事者的動機而是根據客觀效果,看是否對輔時及物有促進作用。因而使他的方法論及具體處理事物的標準“大中之道”、“當”,得到了理論充實有了生機。柳宗元的這些理論和認識,都是緊密結合解決或解釋現實重大的社會、政治、理論問題而提出來,在中唐時期有振聾發聵的作用,光芒萬丈至今仍有余輝。可惜柳宗元一振而又英年早逝,如果天假以年,他必定會在哲學理論上取得更大成就。回頭再說一句,柳宗元“統合儒釋”的主張,不僅是基于實用需要的可能性和可行性,更是基于充足的理論勇氣和信心。

  由此可見,柳宗元是個實實在在的人物,沒有絲毫的虛無縹緲,也沒有什么遺傳基因,他研討理論和寫作文章都孜孜不倦、精益求精。他的實踐身體力行,一切以“以興堯、舜、孔子之道、利安元元為務”(《寄許京兆孟容書》),忠實于力挽狂瀾振興唐王朝,使百姓能夠安居樂業。但他畢竟是個圣人之徒,他的時代局限性也正在于此。他雖然已經認識到“圣人之道,不益于世用”,但又認為非圣人本意而是后人偶然的誤解(見《與楊京兆憑素和》)。在圣人觀上未能徹底貫徹他自己的辯證觀點。所以我們研究柳宗元也不可淺嘗輒止或者因了個人目的,有意無意在理論上認識上有意無意地給人以誤導,把柳宗元弄得神不神人不人鬼不鬼的。柳學研究應該也是一門科學,當然也應該提倡科學嚴謹學風。我們完全可能和應在“三個代表”思想理論指導下,把對柳宗元的研究提高一個臺階,使之對兩個文明建設起到能有應有的作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服務。

  柳宗元是唐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他的學術思想、文章博大精深,但由于歷史原因,在一些關鍵問題上存在迷霧,不但尚無定論而且研討都尚不充分——即此《送文暢上人登五臺遂游河朔序》,也不是我一篇小文能說得清楚說的完全準確的——需要許多能求實,求是又熱心柳學研究的人長期不懈努力。

【柳宗元“統合儒釋”的思想基礎】相關文章:

柳宗元的德育思想11-25

柳宗元的民本思想03-26

淺析柳宗元的民本思想12-26

《江雪》柳宗元思想感情11-11

柳宗元倫理思想中的政治色彩03-23

柳宗元《捕蛇者說》主題思想07-24

試析柳宗元倫理思想中的政治色彩07-25

漁翁柳宗元04-14

梅雨柳宗元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