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少年游柳永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多數人肯定都接觸過古詩詞鑒賞,古詩詞鑒賞就是分析古詩詞中所表現的形象、語言、技巧、內容以及思想感情。相信很多人對古詩詞鑒賞都是一知半解,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少年游柳永,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長安古道馬遲遲,高柳亂蟬嘶。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
歸云一去無蹤跡,何處是前期?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
【注釋】
⑴馬遲遲:馬行緩慢的樣子。
⑵亂蟬嘶:一作“亂蟬棲”。
⑶鳥:又作“島”,指河流中的洲島。
⑷原上:樂游原上,在長安西南。
⑸目斷:極目望到盡頭。四天垂:天的四周夜幕降臨。
⑹歸云:飄逝的云彩。這里比喻往昔經歷而現在不可復返的一切。此句一作“歸去一云無蹤跡”。
⑺前期:以前的期約。既可指往日的志愿心期又可指舊日的歡樂約期。
⑻狎興:游樂的興致。狎:親昵而輕佻。
⑼酒徒:酒友。蕭索:零散,稀少,冷落,寂寞。
⑽少年時:又作“去年時”。
【譯文】
在長安古道上騎著瘦馬緩緩行走,高高的柳樹秋蟬亂嘶啼。夕陽照射下,秋風在原野上勁吹,我舉目遠望,看見天幕從四方垂下。
歸去的云一去杳無蹤跡,往日的期待在哪里?冶游飲宴的興致已衰減,過去的酒友也都寥落無幾,現在的我已不像以前年輕的時候了。
【賞析】
開端的“長安”可以有寫實與托喻兩重含義。就寫實而言,柳永確曾到過陜西的長安,在另一首《少年游 》中,他寫過“參差煙樹灞陵橋”之類的句子。
再就托喻言,“長安”原為中國歷史上著名古都,詩人往往以“ 長安 ”借指為首都所在之地,而長安道上來往的車馬,便也往往被借指為對于名利祿位的爭逐。柳永此詞在“馬”字之下接上“遲遲”兩字,這便與前面的“長安道”所可能引起的爭逐的聯想,形成了一種強烈的反襯。至于在“道”字上著以一“古”字,則又可以使人聯想及在此長安道上的車馬之奔馳,原是自古而然 ,因而遂又可產生無限滄桑之感 。總之,“長安古道馬遲遲”一句意蘊深遠,既表現了詞人對爭逐之事早已心灰意冷,也表現了一種對今古滄桑的深沉感慨。
“高柳亂蟬嘶”一句,寫秋蟬之嘶鳴更獨具有一種凄涼之致,也表現有一種時節變易、蕭瑟驚秋的哀感。柳永在“蟬嘶”之上,還加了一個“亂”字,如此便不僅表現了蟬聲的繚亂眾多,也表現了被蟬嘶而引起哀感的詞人之心情的繚亂紛紜。至于“高柳”二字,則一則表示了蟬嘶所在之地,再則又以“高”字表現了“柳”之零落蕭疏,是其低垂的濃枝密葉已凋零,所以乃彌見樹之“高”也。這一句給人的總體感受是凄涼蕭索。
“夕陽鳥外,秋風原上,目斷四天垂”三句,寫詞人在秋日效野所見之蕭瑟凄涼的景象 ,“ 夕陽鳥外”一句足可以表現郊原之寥闊無垠。飛鳥隱沒在長空之外,而夕陽隱沒則更在飛鳥之外,所以說“夕陽鳥外 ”。值此日暮之時 ,郊原上寒風四起,故又曰“秋風原上 ”,此景此情之中,一失志落拓之詞人,又將何所歸何處呢 ?“目斷四天垂”,只見天蒼蒼,野茫茫,雙目望斷而終無一歸處。上闋是詞人自寫今日之飄零落拓,望斷念絕,自外界之景象著筆,感慨極深。
下闋,開始寫對于過去的追思,感慨一切希望與歡樂已復得。“歸云一去無蹤跡”一句,是對一切消逝不可復返之事物的一種象喻。柳詞此句之喻托,則其口氣實與下句之“ 何處是前期 ”直接貫注。所謂“前期”者,指的是舊日之志意心期和舊日的歡愛約期。對于柳永而言,這兩種期待和愿望,都已經同樣落空了。
下面三句乃直寫自己今日的寂寥落寞,“狎興生疏,酒徒蕭索,不似少年時”。早年失意之時的“幸有意中人,堪尋訪”的狎玩之意興,既已經冷落荒疏,而當日與他在一起歌酒流連的“狂朋怪侶”也都已老大凋零。志意無成,年華一往,于是便只剩下了“不似少年時”的悲哀和嘆息。這一句“少年時”氣脈貫注,富于傷今感昔的慨嘆,嘆的是所追懷眷念的往事已無跡可循。
以“歸云”為喻象,寫一切期望之落空,最后三句以悲嘆自己之落拓無成作結。全詞情景相生 ,虛實互應,是一首藝術造詣極高的好詞,也是柳永悲劇性人生的縮影。作為一個稟賦有浪漫之天性及譜寫俗曲之才能的青年人,命中注定了是一個充滿矛盾不被接納的悲劇人物。這首詞不僅形象地描繪出高柳亂蟬、夕陽秋原的凄涼之景,而且更寄寓著作者濃重的離愁別恨和沉痛的身世之感。通篇采用白描手法,語言樸素,意境淡遠。不論從思想上還是從藝術上,此詞都對宋詞的發展具有開拓性的意義。
教師點評
對柳永這個人物,當代中學生給予了很高的評價,這種評價并不在其風流才子的一面,而在于風流背后他的隱痛,風流之后他的徹悟。這是一種境界,小作者用詩的語言去解讀詞意,更用詩的理想去解讀詩人,這才是靈魂的對話。
作者簡介
柳永(約984年—約1053年),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崇安(今福建省武夷山市)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出身官宦世家,少時學習詩詞,有功名用世之志。咸平五年(1002年),柳永離開家鄉,流寓杭州、蘇州。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柳永進京參加科舉,屢試不中,遂一心填詞。景祐元年(1034年),柳永暮年及第,歷任睦州團練推官、余杭縣令、曉峰鹽監、泗州判官等職,以屯田員外郎致仕,故世稱柳屯田。約皇祐五年(1053年),柳永在潤州去世。
柳永是第一位對宋詞進行全面革新的詞人,柳永一生專意于詞的創作,成就顯著,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較大創新。他首變五代、宋初詞多以小令為主的模式,專意創作長調,有的甚至是他自創的新調,故李清照稱他“變舊聲作新聲”。柳詞的內容較之前人也有所拓展,其羈旅行役詞,表現了一位下層士大夫文人在仕途掙扎流浪的種種困境,頗能引發人們的共鳴。《雨霖鈴·寒蟬凄切》是其羈旅行役詞的代表作,詞中“今宵灑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被譽為古今俊句,為時人所稱道。其都市風情詞,從一個側面表現了宋仁宗時代社會的繁榮景象,黃裳說其詞“能道嘉佑中太平氣象,如觀杜甫詩,典雅文華,無所不有”。陳振孫也認為他把“承平氣象形容曲盡”。有詞作《樂章集》存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