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長卿《聽彈琴》賞析
賞析,意思是欣賞并分析(詩文等),通過鑒賞與分析得出理性的認識,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劉長卿《聽彈琴》賞析,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聽彈琴
作者:唐·劉長卿
泠泠七絲上⑴,靜聽松風寒⑵。
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
【注釋】
⑴泠(líng)泠:形容清涼、清淡,也形容聲音清越。絲:一作“弦”。
⑵松風: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凄涼。琴曲中有《風入松》的調名。
【譯文】
七弦琴奏出曲調悠揚起伏,靜聽就像那滾滾的松濤聲。
我雖然很喜愛這古時曲調,可惜現在的人們多已不彈。
【賞析】
此詩題一作“彈琴”,《劉隨州集》與《全唐詩》均為“聽彈琴”。從詩中“靜聽”二字細味,題目以有“聽”字為妥。
琴是中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由七條弦組成,所以首句以“七弦”作琴的代稱,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逗起“松風寒”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暗示琴聲的凄清,極為形象,引導讀者進入音樂的境界。“靜聽”二字描摹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幽清肅穆之感。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用意甚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后兩句則是議論性抒情,牽涉到當時音樂變革的背景。漢魏六朝南方清樂尚用琴瑟。而到唐代,音樂發生變革,“燕樂”成為一代新聲,樂器則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為主。“琵琶起舞換新聲”的同時,公眾的欣賞趣味也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畢竟成了“古調”,已經沒有幾個人能懷著高雅情致來欣賞,言下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贊美進入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有人以此二句謂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意在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是很對的。劉長卿清才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一肚皮不合時宜和一種與流俗落落寡合的情調。他的集中有《幽琴》(《雜詠八首上禮部李侍郎》之一)詩曰:“月色滿軒白,琴聲宜夜闌。飗飗青絲上,靜聽松風寒。古調雖自愛,今人多不彈。向君投此曲,所貴知音難。”其中四句就是這首聽琴絕句。“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詩的題旨之所在。“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詠聽琴,只不過借此寄托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拓展閱讀:《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 劉長卿
過白鶴觀尋岑秀才不遇
作者:唐·劉長卿
不知方外客,何事鎖空房。
應向桃源里,教他喚阮郎。
【注釋】
①廬山有白鶴觀。《方輿勝覽》一七引《觀記》:“廬山峰巒之秀奇,巖穴之怪邃,林泉之豐美,為江南第一,此觀復為廬山第一。”劉長卿上元、寶應中嘗至江州,游廬山,所指疑即此觀。
②方外:指超脫塵世的人,語出《莊子·大宗師》。
③桃源:浙江天臺縣有桃源洞,又名劉阮洞。見《浙江通志》一六“山川”。
作者介紹
劉長卿 (709~786),字文房,唐代詩人。宣城(今屬安徽)人。以五言律詩擅長,唐玄宗天寶年間(公元742年1月~756年7月)進士。唐肅宗至德年間(公元756年7月~758年2月)任監察御史、長洲縣尉,貶嶺南巴尉,后返,旅居江浙。后來唐代宗任命他為轉運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轉運留后,被誣再貶睦州司馬。他生平坎坷,有一部分感傷身世之作,但也反映了安史亂后中原一帶荒涼凋敝的景象。
劉長卿是由盛唐向中唐過渡時期的一位杰出詩人。關于劉長卿的生平一直沒有確考,《舊唐書》和《新唐書》都沒有他的傳記。劉長卿詩以五七言近體為主,尤工五言,自詡為“五言長城”(權德輿《秦征君校書與劉隨州唱和集序》)。《新唐書·藝文志》著錄他的集子10卷,《郡齋讀書志》、《直齋書錄解題》同。據丁丙《善本書室藏書志》,著錄有《唐劉隨州詩集》11卷,為明翻宋本,詩10卷,文1卷。現在通行的如《畿輔叢書》本的《劉隨州集》,《四部叢刊》本的《劉隨州文集》,都為這種11卷本。《全唐詩》編錄其詩為5卷。事跡見《唐詩紀事》、《唐才子傳》。
鑒賞:
詩題一作彈琴,《劉隨州集》為聽彈琴。
琴七弦組成,因此首句以七弦代稱的琴,意象也更具體。泠泠形容琴聲的清越,引出松風寒
三字。松風寒以風入松林表現琴聲的凄清,形象可感,給人以身臨其境之感。靜聽二字表現出聽琴者入神的情態,可見琴聲的超妙。高雅平和的琴聲,常能喚起聽者水流石上、風來松下的肅穆、幽清之感。
而琴曲中又有《風入松》的調名,一語雙關,取意精妙。
如果說前兩句是描寫音樂的境界,后兩句則是議論與抒情兼之。唐代,音樂發生了變革。燕樂成為一代新聲,樂器以西域傳入的琵琶為主。公眾的欣賞趣味變了,受人歡迎的是能表達世俗歡快心聲的新樂。穆如松風的琴聲雖美,卻成了古調,又有幾人能懷著高雅情致來欣賞呢?字里行間便流露出曲高和寡的孤獨感。雖字轉折,從對琴聲的贊美轉為對時尚的感慨。今人多不彈的多字,更反襯出琴客知音者的稀少。這兩句同時也借今人好趨時尚不彈古調,表現作者的不合時宜。劉長卿清才冠世,一生兩遭遷斥,有滿腹的不合時宜和一種與浮俗落落寡合的思想。所貴知音難,也正是《聽琴》的題旨之所在。作詩必此詩,定知非詩人,詩詠聽琴,只不過借此寄托一種孤芳自賞的情操罷了。
【劉長卿《聽彈琴》賞析】相關文章:
劉長卿 聽彈琴 賞析10-20
劉長卿《聽彈琴》原文、譯文注釋及賞析04-16
劉長卿 《聽彈琴》 閱讀答案10-13
劉長卿聽彈琴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19
《聽彈琴》古詩閱讀及賞析10-02
韓愈《聽穎師彈琴》全詩翻譯賞析06-06
李白《月夜聽盧子順彈琴》譯文及賞析12-07
李白《聽蜀僧浚彈琴》全詩翻譯賞析05-01
李白詩詞《聽蜀僧濬彈琴》的詩意賞析06-24
韓愈《聽穎師彈琴》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