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李商隱無題詩的藝術特色
一首首《無題》經世絕倫、一曲曲愛情經典若隱若現,“無題”向來解釋紛歧,都說李商隱的《無題》是其婚姻生活,愛情經歷的真實寫照。
在晚唐詩人中,李商隱的詩歌有很高的藝術成就。他的古詩,成就最高的是近體詩,尤其是七律,既繼承了杜甫七律的錘煉嚴謹、沉郁頓挫的特色,又融合了齊梁詩的濃郁色彩;既有李賀詩的幻想象征手法,又格形成自己深情、綺麗精工的獨特風獨特,在百花齊放的唐代詩壇上獨具一幟,成為一顆光彩奪目的明珠!
李商隱,唐代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子。原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祖輩遷滎陽(今屬河南)。他出生在晚唐,錯過了最繁華榮勝的時期,又身處牛李競爭的政治旋渦中,終生潦倒,郁郁不得志。當時唐朝的繁盛已過,正逐步走向沒落,可是除了詠史詩外,李商隱詩歌綺麗濃艷之處,絲毫不露末世悲涼之意,倒是頗有開元遺風,在李商隱得詩歌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無題》詩,李商隱無題詩歌的創作是詩歌發展的一種回歸,同時又是一種創造,它使詩歌題目與內容的深沉和意境的朦朧達到完美的吻合,把李商隱生平的悲劇體驗和心靈感觸作為起點從另外的角度去解讀李商隱的《無題》詩歌,我卻認為在表面上看似是描寫深摯的愛情深層卻隱現著詩人對于當時社會黨派糾葛的態度以及他自己在政治道路上的崎嶇和挫折。
一、 “情愛宣言”――李商隱《無題》詩中的主要表現手法。
如他的著名的一首《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開頭兩句,寫愛情的不幸遭遇和抒情主人公的心境:由于受到某種力量的阻隔,一對情人已經難以相會,分離的痛苦使她不堪忍受。首句的“別”字,不是說當下正在話別,而是指被迫的分離。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李商隱從這里推進一步,表明因為“相見時難”所以“別亦難”――難以割舍、痛苦得難以禁受。詩人在一句之中兩次使用“難”字,第二個“難”字的出現,因重復而給人以輕微的突兀感,使相見無期的離別之痛因表達方式的低回婉轉而顯得分外的深沉和纏綿;暮春時節,東風無力,百花紛謝,美好的春光即將逝去,人對此是無可奈何的,而自己的境遇之不幸和心靈的創痛,也同眼前這隨著春天的流逝而凋殘的花朵一樣,因為美的事物受到摧殘,豈不令人興起無窮的悵惘與惋惜!“東風無力百花殘”一句,既寫自然環境,也是作者心境的反映,情景交融,心靈與自然取得了完美的結合。這種借景物反映人的境遇和感情的描寫,在李商隱的筆底是常見的。
第三、四句,接著進一步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絲”字與“思”諧音,全句是說,自己對于對方的思念,如同春蠶吐絲,到死方休。“蠟炬成灰淚始干”是比喻自己為不能相聚而無盡無休的痛苦,仿佛蠟淚直到蠟燭燒成了灰方始流盡一樣思念不止,表現著眷戀之深,但是終其一生都將處于思念中,卻又表明相會無期,前途是無望的,因此,自己的痛苦也將終生以隨。可是,雖然前途無望,卻至死靡它,一輩子都要眷戀著;盡管痛苦,也只有忍受。所以,在這兩句里,既有失望的悲傷與痛苦,也有纏綿、灼熱的執著與有著悲觀色彩的追求。這些感情,好象在無窮地循環,難以求其端緒;又仿佛組成一個多面的立體,光從一個角度是不能見其全貌的,作為讀者的我們要聯系到詩人的各個方面和經歷來解讀他的詩歌,體會詩人真正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詩人只用兩個比喻就圓滿地表現了如此復雜的心理狀態,表明他的聯想是很豐富的。
以上四句著重揭示內心的感情活動,使難以言說的復雜感情具體化,寫得很精彩。五六句轉入寫外向的意念活動。上句寫自己,次句想象對方。“云鬢改”,是說自己因為痛苦的折磨,夜晚輾轉不能成眠,以至于鬢發脫落,容顏憔悴。但是,“曉鏡”句說的是清晨照鏡時為“云鬢改”而愁苦,并且是“但愁”――只為此而愁。“夜吟”句是推己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痛苦。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既然會面無望,于是只好請使者為自己殷勤致意,替自己去看望他。這就是結尾兩句的內容。這里即以蓬山用為對方居處的象征,而以青鳥作為抒情主人公的使者出現。這個寄希望于使者的結尾,并沒有改變“相見時難”的痛苦境遇,不過是無望中的希望,前途依舊渺茫。詩已經結束了,抒情主人公的痛苦與追求還將繼續下去,依然懷著深深的情感孤獨、無奈的等待,追求著!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李商隱一生對“功名”的追求是不折不扣,但卻是“屢試屢敗”,此詩是他又一次金榜無名時,且他最欽佩的表叔崔戎又病逝時,他在“學仙玉陽山”,巧遇尼姑宋姐時作的《無題》。李商隱當時的心情可想而知。其說李商隱的這首《無題》詩是對浪漫愛情的追求,不如說是他本人對現實的一種逃避方式。他始終分不開的是對理想的追求,對功名的渴求。宋姐只是李商隱詩作的一題材罷,在他的內心有著強烈的對于自己抱負和理想的追求,同時在他的內心還存在著對當時社會極大的無奈,他只是借對宋姐的“此志不喻”表明自己對“功名”以及自己心中理想的追求亦會到海枯石爛時。
二、“無題”勝“有題”――以詩明志。
李商隱所要表現的主旨并非如他詩歌的題目“無題”所言,詩人能作詩還不能“命題”?其實作者所要表達的主旨不言而喻,這正是作者不敢正面面對現實的一種巧妙隱藏,這是他以詩明志的一種發泄!
如他的著名的一首《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無題(昨夜星辰昨夜風)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這首詩所描述的是一段不期而遇的愛意,它發生在一個通宵達旦的宴席上,這是一個再平常不過了的官場交際活動,從“隔座送鉤”、“分曹射覆”看來,那個女子是其中一個陪酒歌妓。但正是這個女子,卻和李商隱在一片嘈雜之中,共同享有一份溫情,我們還不能把它稱為愛情,所謂“心有靈犀一點通”,只是一個兩情相悅的萌發狀態,也許它只表現在一個相互憐惜的眼神中。沒有表白,沒有承諾,也沒有任何約定,當鼓聲響起來的時候,一切又都消逝在忙忙碌碌的走馬一般的日子里。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那只是一個溫馨的情境,就象已經逝去的星辰和風,只留下一種淡淡的歡喜,一種深切的感動,還有揮之不去的憂傷,使詩人不能放棄。這一切都源于一個溫馨的情境。
“身無彩鳳雙飛翼”,所悲嘆的首先是現實的困頓和絕望。李商隱少有才名,得顯要賞識,人生象鼓滿了風的帆,錦繡前程歷歷在目;但一次過于輕率的多少有些功利色彩的聯姻,使這一切都成為過眼云煙,不僅如此,李商隱還不得不背著忘恩負義的罪責,艱難地前行。李商隱以自己的前途為年輕的沖動付出了慘重的代價。多年艱難的游幕生涯,使得李商隱體驗了人生的無常和孤獨,成為一個漂泊無根的人。一顆破碎的心靈由于對歸宿的渴望,而變得多愁善感,變得多情。為了抗拒著冷漠無望的現實世界,詩人開始演繹、沉湎于一個又一個的溫情體驗。而“心有靈犀一點通”,既是指相互賞識、兩情相悅,也是指對彼此命運的認同。由此而生發的兩情相悅,正是詩人所不斷尋覓的自我拯救之道。但一切都會改變。在“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中,有一種不同尋常的失落感正被詩人醞釀著,使我們隱約聞到一種悲傷的氣息。詩人在第一句重復了兩個“昨夜”,它提醒我們這只不過是一種追憶。此外,在一個感情波瀾之后,詩人選擇追憶,而不是謀劃和憧憬,它表明了詩人就這一件情事本身,已經做出了一個了斷,那就是自覺的放棄。正是這放棄的選擇使我們感到震撼和失落!
這樣的情感與當時的封建禮教似乎格格不入,也許是李商隱“借情消愁”罷!“情”是李商隱生活的一部分,當政途不如意時用來麻醉自己的一種手段。“愁”就是對功名的苦苦追尋而屢試屢敗。此詩首聯追憶昨夜情況,妙在敘述良宵佳會獨先從“星辰”和“風”說起,寫得欣喜異常,縹緲無際。他此喪偶不久,如果李商隱真是一情種,還會如此瀟灑?“畫樓西畔桂堂東”既是實寫,又欲言而止,使一笑一顰、談言吐詞,都墜入讀者想象之中,這里絕無半絲淫蕩的意味。此句更能說明李商隱對自已心跡的掩埋,是故作瀟灑。“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是虛寫,卻是事出有“姻”,身遠而心通。其生活現實不也事出有因,只能感嘆朝廷與自已不能如我愿!“春灑暖”、“蠟燈紅”,顯現詩人浸淫在綿綿情意之中。他想在酒色當中自我催眠。尾聯突然寫詩人因為職事無奈離去,與頸聯的氣氛,正相反襯,走進仕途也是李商隱一生的追求,這是李商隱自嘆身世的凄苦,現實的無奈,令人無法面對的事人皆有之。
三、《無題》詩中常用典故,其對理想的追求不言而喻。
如他的著名的《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和《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無題》(來是空言去絕蹤)
來是空言去絕蹤,月斜樓上五更鐘。
夢為遠別啼難喚,書被催成墨未濃。
蠟照半籠金翡翠,麝熏微度繡芙蓉。
劉郎已恨蓬山遠,更隔蓬山一萬重。
詩歌寫出戀人相愛而間隔受阻的痛苦、纏綿心聲。或回顧前事,或瞻望未來,或空中懸想,或直抒胸臆,寄情比興,縈回往復,透徹表現出甜蜜而辛酸的柔情蜜意。慣用“典故”,是李商隱詩的又一特色。詩中提到了劉郎,李商隱自覺自己與劉備一樣,也是一比較仁慈之人,但劉備有諸葛亮、關羽、張飛、趙云等一干人的幫助,終成三國鼎力之勢,而自已身邊能幫助著自己的人少之甚少,終難成大業!“書”是“夢”,“夢”是“書”也!詩中表達的對愛人的愛戀,實也是李商隱對理想的追求,對自己前途的憧憬。
李商隱對理想的追求和對愛情追求的經歷如出一轍。李商隱在仕途上一籌莫展,屢試屢落第;在婚戀上先有錦瑟、宋姐,后有柳枝,而一個個都離他而去,使他一次次陷入難以解脫的痛苦中。遭遇和愛情竟是如此的相似。“詩,一篇接著一篇,注滿了他的戀情、癡情和無盡的離情別緒;更注滿了他的心血、淚水和無盡的酸甜苦辣。”
《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一開頭就撇開具體情事,從女主人公所處的環境氛圍寫起。層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籠罩著一片深夜的靜寂。獨處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輾轉不眠,倍感靜夜的漫長。這里盡管沒有一筆正面抒寫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但透過這靜寂孤清的環境氣氛,我們幾乎可以觸摸到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覺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彌漫著一層無名的幽怨。
頷聯進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巫山神女夢遇楚王事,下句用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意思是說,追思往事,在愛情上盡管也象巫山神女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在,還正象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托。這一聯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頸聯從不幸的愛情經歷轉到不幸的身世遭遇。這一聯用了兩個比喻:說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卻偏遭風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質的桂葉,卻無月露滋潤使之飄香。這一聯含意比較隱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惡勢力的摧殘,另一方面又得不到應有的同情與幫助。“不信”,是明知菱枝為弱質而偏加摧折,見“風波”之橫暴;“誰教”,是本可滋潤桂葉而竟不如此,見“月露”之無情。措辭婉轉,而意極沉痛。愛情如同夢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沒有放棄愛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無益,也不妨抱癡情而惆悵終身。在近乎幻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銘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四、李商隱“無題”詩的歷史文化價值。
1100多年前,李商隱出生后不久,唐代短暫的“元和中興”局面即告結束,隨之而來的是河北方鎮恢復割據、宦官專權日益加重、朋黨斗爭不斷加劇以及回鶻、黨項等少數民族經常侵擾的局面。文宗大和九年,由于文宗和宰相李訓等謀誅宦官事敗,還發生了一場“流血千門,僵尸萬計”的甘露之變。武宗在位期間,可稱大唐腹心之地的澤潞方鎮公開割據。到宣宗后期,各地鎮將殺逐主帥的事件層出不窮,小規模的農民起義此伏彼起。李商隱死后不久,終于爆發了浙東裘甫起義,揭開了唐末農民大起義的序幕。李商隱所處的就是唐王朝在各種矛盾的交織與深化中走向沒落的時代。“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他的著名詩句正象征性地顯示了唐王朝無可挽回的沒落趨勢。
他初學古文,受牛黨令狐楚賞識,入其幕府,并從學駢文。開成二年(837),以令狐之力中進士。次年入屬李黨的涇原節度使王茂元幕府,王愛其才,以女妻之。因此受牛黨排擠,輾轉于各藩鎮幕府,終身不得志。在政治道路上充滿崎嶇和挫折,這種壯志難伸的抑郁和經歷,提供了他寫作的深沉感受,在中國政治史上不起眼的他,卻是晚唐詩壇中光輝燦爛的明星。詩作流傳下來的有六百多首,比較突出的是抒情詩,抒情詩中最主要的是自傷身世之作。李商隱的抒情詩中表現了積極用世和消極避世兩種思想的矛盾,傳達了傳統社會中懷才不遇的文人苦悶憂痛的心聲。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無題》詩。無題詩是李商隱獨具一格的創作,大都寫得深曲隱晦,千百年來解說紛紜,莫衷一是。這些詩歌大都以愛情相思為題材,情致纏綿,意境幽渺,辭藻精麗,聲調和美,代表李商隱詩藝上的成就。李商隱的經典《無題》美名于天下,成了千古不朽的杰作。
李商隱優秀的愛情詩源于他高尚的精神情操。它的價值所在是把心靈世界作為表現對象,許多詩歌所寫的不只一時一事,乃是整個心境,并且他的心境又非常復雜:對于政治的執著關注,使他的精神境界通之于人世、宇宙、歷史和治亂興衰等方面的探究,而在實際生活中,各方面的困擾又纏結于心,具體而言,沒落的時世,衰敗的家世,仕途上、愛情上的失意,令狐楚的不能諒解,妻子王氏的早逝,等等,都加重了他的心理負荷。種種情緒,互相牽連滲透,難辨難分。李商隱的愛情詩,對后代有很大的影響,從晚唐之后的歷代詩人,或多或少在詩的風格上都受到他的消極或積極影響。特別是唐宋婉約派詞人,以及元明清時的愛情曲作家,都不斷地向他學習、借鑒。縱觀古代文學史的發展,李商隱的詩歌的獨特境界最大的貢獻,莫過于形成了古代詩詞婉約派的一大風景。
李商隱無題詩歌的創作是詩歌發展的一種回歸,同時又是一種創造,它使詩歌題目與內容的深沉和意境得朦朧達到完美的吻合,以李商隱生平的悲劇體驗和心靈感觸為起點從另外的角度去解讀李商隱的《無題》詩歌,在表面上看似是描寫深摯的愛情,深層卻隱現著詩人對于當時社會黨派糾葛的態度以及他自己在政治道路上的崎嶇和挫折。李商隱一生不得不令人嘆惜萬分,其不朽詩作經久不息卻永遠令人難以猜透。對于無題詩,作為讀者的我們大可不必根究其“本事”,而應通過把握其總體情感內涵,去領略其詩意與詩美。
【李商隱無題詩的藝術特色】相關文章:
李商隱的無題詩的賞析07-18
李商隱的無題詩分析07-03
李商隱的無題詩賞析07-23
李商隱“無題”詩的藝術特色10-31
李商隱詩歌藝術特色10-10
李商隱“無題” 詩的藝術特色09-07
李商隱無題詩的幽咽縹渺06-28
李商隱無題詩賞析手法06-17
李商隱無題詩的新批評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