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
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1
作品簡介《無題·重幃深下莫愁堂》由李商隱創作,被選入《唐詩三百首》。這首詩是抒寫女主人公自傷不遇的身世。開頭先寫環境氛圍的幽靜,襯出長夜的孤寂;接著以楚王夢遇巫山神女和樂府《青溪小姑曲》的“小姑所居,獨處無郎”的典故,抒寫自己曾經有過幻想和追求,但到頭來只好夢一場,依然獨居;再寫風波兇惡,菱枝柔弱,無力反抗,桂葉自有清香,卻無月露潤香;最后寫即使如此,還要執著追求。意境深遠開闊,措辭婉轉沉痛,感情細膩堅貞,是一首很好的愛情詩。這兩首詩,歷來有人認為有所寄托。不管是否有寄托,作為愛情詩來讀,還是有很高的藝術價值的。
作品原文
無題·其二
作者:李商隱
重幃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作品注解
重幃:幃,幕帳。重幃,重重幕帳。
臥后:醒后。
清宵:清,寂靜。宵,夜。
神女:即宋玉《神女賦》中的巫山神女。神話中的巫山女神,也稱巫山神女。傳說戰國時楚懷王游高唐,夢與女神相遇。
小姑:南朝樂府民歌《神弦歌·清溪小姑曲》:“開門白水,側近橋梁。小姑所居,獨處無郎。”
風波句:意謂菱枝雖是弱質,卻不相信會任憑風波欺負。
直道兩句:意謂即使相思全無好處,但這種惆悵之心,也好算是癡情了。
直道:即使,就說。
了:完全。
清狂:舊注謂不狂之狂,猶今所謂癡情。按:如作狂放解本也通,但既把詩中人作為女子解,那么,還是作癡情解較切。
作品韻譯
重重帷幕深垂,我孤居莫愁堂;獨臥不眠,更覺靜夜漫漫長長。
巫山神女艷遇楚王,原是夢幻;青溪小姑住所,本就獨處無郎。
我是柔弱菱枝,偏遭風波摧殘;我是鈴芳桂葉,卻無月露葉香。
雖然深知沉溺相思,無益健康;我卻癡情到底,落個終身清狂。
作品賞析
一開頭就撇開具體情事,從女主人公所處的環境氛圍寫起。層帷深垂,幽邃的居室籠罩著一片深夜的靜寂。獨處幽室的女主人公自思身世,輾轉不眠,倍感靜夜的漫長。這里盡管沒有一筆正面抒寫女主人公的心理狀態,但透過這靜寂孤清的環境氣氛,我們幾乎可以觸摸到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感覺到那帷幕深垂的居室中彌漫著一層無名的幽怨。
頷聯進而寫女主人公對自己愛情遇合的回顧。上句用楚王夢遇巫山神女事,下句用樂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小姑所居,獨處無郎。”意思是說,追思往事,在愛情上盡管也象巫山女神那樣,有過自己的幻想與追求,但到頭來不過是做了一場幻夢而已;直到現在,還正象清溪小姑那樣,獨處無郎,終身無托。這一聯雖然用了兩個典故,卻幾乎讓人感覺不到有用典的痕跡,真正達到了驅使故典如同己出的程度。
頸聯從不幸的愛情經歷轉到不幸的身世遭遇。這一聯用了兩個比喻:說自己就象柔弱的菱枝,卻偏遭風波的摧折;又象具有芬芳美質的桂葉,卻無月露滋潤使之飄香。這一聯含意比較隱晦,似乎是暗示女主人公在生活中一方面受到惡勢力的'摧殘,另一方面又得不到應有的同情與幫助。“不信”,是明知菱枝為弱質而偏加摧折,見“風波”之橫暴;“誰教”,是本可滋潤桂葉而竟不如此,見“月露”之無情。措辭婉轉,而意極沉痛。
愛情遇合既同夢幻,身世遭逢又如此不幸,但女主人公并沒有放棄愛情上的追求──“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即便相思全然無益,也不妨抱癡情而惆悵終身。在近乎幻滅的情況下仍然堅持不渝的追求,“相思”的銘心刻骨更是可想而知了。
作品評析
李商隱的七律無題,藝術上最成熟,最能代表其無題詩的獨特藝術風貌。抒寫青年女子愛情失意的幽怨,相思無望的苦悶,采取女主人公深夜追思往事的方式,因此,女主人公的心理獨白就構成了詩的主體。她的身世遭遇和愛情生活中某些具體情事就是通過追思回憶或隱或顯地表現出來的。
中唐以來,以愛情、艷情為題材的詩歌逐漸增多。這類作品在共同特點是敘事的成分比較多,情節性比較強,人物、場景的描繪相當細致。李商隱的愛情詩卻以抒情為主體,著力抒寫主人公的主觀感覺、心理活動,表現她(他)們豐富復雜的內心世界。而為了加強抒情的形象性、生動性,又往往要在詩中織入某些情節的片斷,在抒情中融入一定的敘事成分。這就使詩的內容密度大大增加,形成短小的體制與豐富的內容之間的矛盾。為了克服這一矛盾,他不得不大大加強詩句之間的跳躍性,并且借助比喻、象征、聯想等多種手法來加強詩的暗示性。這是他的愛情詩意脈不很明顯、比較難讀的一個重要原因。但也正因為這樣,他的愛情詩往往具有蘊藉含蓄、意境深遠、寫情細膩的特點和優點,經得起反復咀嚼與玩索。
英漢對照
無題二首(之二)
李商隱
重帷深下莫愁堂,臥后清宵細細長。
神女生涯原是夢,小姑居處本無郎。
風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誰教桂葉香。
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
作者簡介
李商隱(約812年或813年—約858年)晚唐著名詩人。字義山,號玉溪生、樊南生。祖籍懷州河內(今河南沁陽市),生于河南滎陽(今河南滎陽市)。因處于牛李黨爭的夾縫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鄉滎陽。詩歌成就很高。他和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合稱為“溫李”,與同時期的段成式、溫庭筠風格相近,且都在家族里排行十六,故并稱為“三十六體”。在《唐詩三百首》中,李商隱的詩作有22首被收錄,位列第四。其詩構思新奇,風格秾麗,尤其是一些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為人傳誦。但過于隱晦迷離,難于索解,至有“詩家都愛西昆好,只恨無人作鄭箋”之誚。有《李義山詩集》。
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2
無 題
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
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
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
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
青鳥殷勤為探看。
譯文:
見面的機會真是難得,分別時也難舍難分,況且又兼東風將收的暮春天氣,百花殘謝,更加使人傷感。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女方早晨妝扮照鏡,只擔憂豐盛如云,烏黑的鬢發改變顏色,青春的容顏消失。男子晚上長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對方的住處從這里去沒有多遠,卻無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情人,來往傳遞消息。
《無題》賞析
1.
的詩句是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 詩中通過神話傳說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徑,表達了自己情感的詩句是: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 推己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因相思而痛苦的詩句: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4. 如果把此詩當愛情詩來讀,那么,“蓬山”在詩中喻指什么?
答:“蓬山”,本來是指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這里用來借指戀人住處——玉陽山西山靈都觀。
5. 有人認為“春蠶”兩句是寫詩人自己,“曉鏡”兩句是詩人設想的女方,你同意這個觀點
嗎?
答:同意。頷聯巧妙的運用比喻和雙關,明寫春蠶實寫人,寫出主人公對戀人思之切、愛之深、情之堅定;頸聯則由己及戀人,擬想兩人別后幽思孤寂的情狀,設想對方的種種情狀,以示相愛之深。
6. 為什么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兩個“難”連用有何深刻含義?
答:樂聚根別,人之常情。一對忠貞不二的情侶,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見,這是多么動人的場面啊!說明兩個有情人難得相見一回。第一個“難”是困難,第二個“難”是難受,兩個“難”字,凸顯兩人情深意重。
7. 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可有多種理解。你還可以用來形容什么人?說說你的理由。
答: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寓含著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哲理:對工作或事業的忠誠執著,無私奉獻。
8. 賞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答:春蠶到死的時候才停止吐絲蠟燭燃盡時才停止流淚,這里的“絲”與“思”諧音,蠶絲和蠟淚象征愛情;而“死”啊“淚”的,則暗示著愛情帶有濃郁的悲劇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寫致死不渝的愛情,語言巧妙多姿,最為精彩感人。現在多指教師為學生嘔心瀝血,樂于奉獻,因而古今傳誦。
李商隱的《無題》寄托了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
9. 用一句話概括這首詩的主題:
答:這是一首傷感離別的愛情詩,表現詩人與相愛的人分別時難舍難分,分別后心中充滿不盡的相思之情。“無力”和“殘”緊扣暮春時節的景物特點,渲染離別的氣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覺。
10. 理解“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的妙處。
答:設想對方傷感久別的種種情景。“但愁云鬢改”是對青春年華的逝去表示憂慮。“改”字,見出別離之久,相思之苦。“應覺月光寒”忖度對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11.思和至死不渝的愛情。
請簡析本詩的抒情特點。 答:本詩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蠶和蠟炬一對最具表現力的比喻來抒寫強烈的相
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3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注釋:
東風:春風。無力:沒有力量。殘:凋謝。絲:雙關,既指“絲”,又隱指之“思”。蠟炬:蠟燭。蠟燭燃燒時淌下的蠟油稱燭淚。但:只。改:指容顏變得憔悴。
蓬山:即蓬萊山,傳說中的海上仙山。這里指對方住處。
青鳥:神話中的鳥,像烏鴉,是女神西王母的信使。這里指傳遞信息的人。為:替。探看:探探看,打聽一下。
相關閱讀試題及答案
一:
(1)李商隱的《無題》寄托了作者仕途苦悶的心情,以極其沉痛的心情寫傷別的詩句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2)詩中通過神話傳說找到慰藉自己的途徑,表達了自己情感的詩句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3)如果把此詩當詩來讀,那么,“蓬山”在詩中喻指什么?
[答]“蓬山”,本來是指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這里用來借指戀人住處——玉陽山西山靈都觀。
(4)有人認為“春蠶”兩句是寫詩人自己,“曉鏡”兩句是詩人設想的女方,你同意這個觀點嗎?
[答]同意。頷聯巧妙的運用比喻和雙關,明寫春蠶實寫人,寫出主人公對戀人思之切、愛之深、情之堅定;頸聯則由己及戀人,擬想兩人別后幽思孤寂的情狀,設想對方的種種情狀,以示相愛之深。
(5)為什么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兩個“難”連用有何深刻含義?
[答]樂聚根別,人之常情。一對忠貞不二的情侶,久久分隔天涯,一朝得以相見,這是多么動人的場面啊!真可謂:“相見時難”。然而好景不長,馬上又要天各一方。這分別之際不是比相見更令人愁腸寸斷嗎?所以說“別亦難”。兩個“難”字表面似同,義實有別,而其藝術效果卻著重加強了“別難”的沉重力量。
(6)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可有多種理解。你還可以用來形容什么人?說說你的理由。
[答](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寓含著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對工作或事業的忠誠執著,無私奉獻。
7.讀《無題》(李商隱),完成1—2題。
(1)選出賞讀有誤的一項: (D)
A、首聯融情入景,兩個“難”概括萬千內容,渲染了凄婉憂傷的氛圍。
B、頷聯兩個比喻新穎貼切,意義雙關,形象鮮明,感人至深,表明相思之切,愛情之深。
C、“云鬢改”摹容貌,“月光寒”寫心境,全從對方虛擬設想。筆法曲折,設想奇麗。
D、末聯連用典故寄托寬慰和希望:兩人一別,近在咫尺,溝通信息的機會多得很。
(2)談談你對“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這一名句古今傳誦原因的理解。
這里的“絲”與的“思”諧音,以象征手法描寫至死不渝的愛情,語言巧妙多姿,最為精彩感人,因而古今傳誦。
8.閱讀李商隱的《無題》,回答問題。
(1)“絲方盡”中的“絲”在文中諧音“思 ”,屬雙關語,暗指 對情人的思念。
(2)試分析一下“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含義及藝術特色。
以春蠶吐絲、蠟炬成灰來喻對所愛得人至死不渝的.忠貞情感;運用對偶、比喻、雙關修辭表現感情,形象生動,貼切感人 。
(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一句在今天現實生活中有何延伸意義?
用以歌頌奉獻精神。
9.閱讀《無題》,回答1-6題。
(1)本詩從描寫的內容看,應是一首傷感離別的愛情詩。
(2)選擇有誤的一個是(C)
A、首聯寫暮春時與自己所愛的女子別離的傷感情景,第一個“難”指困難,第二個“難”指難受,“東風無力百花殘”渲染了當時別離的氣氛,情景交融,東風指春風,字使有凄楚的感覺。
B、頷聯寫別后相思,以兩個生動的比喻表白自己所愛的人致死不渝的深情。
C、頸聯表達了詩人的愿望,尾聯設想對方傷感久別的種種情形。
D、全詩把別后相思寫的纏綿悱惻,詩人對愛情執著追求令人動容。
(3)賞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答:春蠶到死的時候才停止吐絲蠟燭燃盡時才停止流淚,這里的“絲”與“思”諧音,蠶絲和蠟淚象征愛情;而“死”啊“淚”的,則暗示著愛情帶有濃郁的悲劇色彩,以象征手法描寫致死不渝的愛情,語言巧妙多姿,最為精彩感人。現在多指教師為學生嘔心瀝血,樂于奉獻,因而古今傳誦。
(4)第一句重復用“難”字,并被大家認為用得巧妙,談談你的看法。
答:“相見時難別亦難”說明兩個有情人難得相見一回。第一個“難”是困難,第二個“難”是難受,兩個“難”字,凸顯兩人情深意重。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是詩中的警句,此句運用了雙關語,“絲方盡”隱喻思方盡, “淚始干”隱喻相思之淚,后被大家比喻為無私奉獻的象征,和你的親人聯系起來,你認為誰最有資格享用?
答:。母親對子女無私的愛,無怨無悔,盡心盡力,只有奉獻不求索取
10.選出對李商隱《無題》賞讀有誤的一項:(B)
A、“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幾百花殘”,以開篇,再用景物作烘托,顯得搖曳多姿。這一聯好就好在先以“見難”加重“別難”的分量,后以花比喻美好年華之將逝,極力渲染了“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的悲涼氣氛。
B、“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詩人借春蠶的執著精神,寄托了對情人的思念之情。而今人多用這兩句來表達人們那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因而古今之間并無內在的聯系,故此種引用屬于斷章取義。
C、“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詩人以高超的技巧為我們展示了兩幅生動面,把一對真摯相愛的情人分別后的痛苦情狀表現得何等真切,讀后可使人為他們落下同情之淚。
D、最后一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這是男主人公對女主人公的寄語。也是男主人公的安慰之詞。全聯的大意是:雙方住地相距不遠,今后雖難相見,但總可以互通音問。
12.閱讀《無題》,回答1-3題。
(1)用一句話概括這首詩的主題:
這是一首傷感離別的愛情詩,表現詩人與相愛的人分別時難舍難分,分別后心中充滿不盡的相思之情。
(2)默寫頷聯并作簡要賞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以象征手法描寫至死不渝的愛情,“絲”字與“思”諧音;現常用來贊美具有奉獻精神的人。
(3)推己及人,想象對方和自己一樣因相思而痛苦的詩句: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二:
1.為什么說“相見時難別亦難”,兩個“難”連用有何深刻含義?
“相見時難”的“難”指困難,“別亦難”的“難”指難受,兩個“難”意思不同。見面本來已很困難,所以分別時也更令人難受。
2 .“東風無力百花殘”的妙處?
“無力”和“殘”緊扣暮春時節的景物特點,渲染離別的氣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覺。
3.請賞析千古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以雙關、對偶和兩個生動的比喻,表白自己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這句話的本義是:我的思念如春蠶吐絲到死才能停,我的淚水像燭淚燒成灰燼方流盡。今人常用來形容為國為民服務,盡心盡力死而后已的人,以及這種獻身精神。
4.“絲方盡”中的“絲”在文中諧音“思”,屬雙關語,暗指對情人的思念。
5.理解“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的妙處。
設想對方傷感久別的種種情景。“但愁云鬢改”是對青春年華的逝去表示憂慮。“改”字,見出別離之久,相思之苦。“應覺月光寒”忖度對方的感受,一往情深。
6. 尾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將對方住處比作“蓬山”有何深意?
將對方住處比作“蓬山”,含有可望不可即之意。其間必有難以逾越的障礙。
7、 說說“相見時難別亦難”一句中兩個“難”字的表達效果。
答:第一個“難”是指相會困難,第二個“難”則含有痛苦的意思。兩個“難”字的使用使相思之苦和離別之痛顯得分外深沉綿遠。
8、 從格律上看,這是一首七言律詩,從內容上看,這是一首愛情詩。
9、 這首詩的前兩句寫暮春時節,男主人公觸景傷情,悵恨離別的情景。
10、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借助比喻來寫強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愛情。此外,它還寓含著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哲理:對工作或對事業的忠誠執著,無私奉獻。
11、 請簡析本詩的抒情特點。
答:本詩運用借景抒情的手法,用春蠶和蠟炬一對最具表現力的比喻來抒寫強烈的相思和至死不渝的愛情。
翻譯:
聚首多么不易,離別更是難舍難分;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涸干。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云雙鬢改色;夜闌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凄慘。蓬萊仙境距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賞析:
《無題·相見時難別亦難》是一首唐代詩人李商隱以男女離別為題材的愛情詩。以句中的“別”字為通篇文眼,描寫了一對情人離別的痛苦和別后的思念,抒發了無比真摯的相思離別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詩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悶苦,具有濃郁的傷感色彩,極寫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話傳說表達了對心中戀人的無比摯愛、深切思念。詩中融入了詩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想:但愿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這首詩,從頭至尾都融鑄著痛苦、失望而又纏綿、執著的感情,詩中每一聯都是這種感情狀態的反映,但是各聯的具體意境又彼此有別。它們從不同的方面反復表現著融貫全詩的復雜感情,同時又以彼此之間的密切銜接而縱向地反映以這種復雜感情為內容的心理過程。這樣的抒情,聯綿往復,細微精深,成功地再現了心底的綿邈深情。
詩中一、三、四、五各句,都可以從李商隱以前的詩歌創作中發現相似的描寫。在前人創作的薰陶和啟發下,詩人有所繼承和借鑒。但是他并沒有簡單地模仿前人,而是以很高的創造性,向前跨進了一大步,把原來比較樸素的表現手段改造得更曲折、生動,用以反映更為豐富、深刻的思想感情,實際上已經脫去舊的形跡,成為新的創造了。從這里可以看出,詩人豐富的文學修養與他對于意境和表現手段的探索,是這首詩取得成就的重要條件。
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4
無題
【唐】李商隱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分析】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首聯是極度相思而發出的深沉感嘆,在聚散兩依依中突出別離的苦痛。頷聯接著寫因為“相見時難”而“別亦難”的感情,表現得更為曲折入微。頸聯從詩人體貼關切的角度推測想象出對方的相思之苦。尾聯,想象愈具體,思念愈深切,便愈會燃起會面的渴望。做題時要讀懂詩文,仔細體會詩中的佳句妙語,理解作者的情緒情感。
(1)“曉鏡但愁云鬢改”中“曉”的意思是①早晨,“青鳥殷勤為探看”中的“青鳥”原指神話中為西王母傳信的神鳥,這里是②信使的代稱。
【解析】本題考查詞語的理解。“曉鏡但愁云鬢改”意思是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容顏不再。所以“曉”的意思是早晨。“青鳥殷勤為探看”意思是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青鳥”原指神話中為西王母傳信的.神鳥,這里是信使的代稱。
(2)頷聯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運用對偶、比喻、雙關等修辭表現感情,形象生動,貼切感人。以春蠶吐絲、蠟炬成灰來喻對所愛的人至死不渝的忠貞情感。
【解析】本題考查詩句的賞析。“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的含義是: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燃完成灰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上句以蠶絲之“絲”暗喻思念之“思”,借助于諧音雙關;下句以燭淚之“淚”來比方愁人之“淚”,形神極似。詩人巧妙地運這種高超的修辭手段,寫出了人間的千古至情。春蠶吐絲,死后方盡,蠟燭流淚,淚干身滅,這種伴隨著生命始終的纏綿之情,這種至死不渝的真誠執著的愛,的確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巨大力量。
【參考譯文】
相見很難,離別更難,何況在這東風無力、百花凋謝的暮春時節。
春蠶結繭到死時絲才吐完,蠟燭要燒成灰燼時像淚一樣的蠟油才能滴干。
早晨梳妝照鏡,只擔憂如云的鬢發改變顏色,容顏不再。長夜獨自吟詩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蓬萊山離這兒不算太遠,卻無路可通,煩請青鳥一樣的使者,殷勤地為我去探看。
若有謬誤之處,還請條友指正!
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5
無題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
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
《無題》譯文
聚首多么不易,離別更是難舍難分;
暮春作別,恰似東風力盡百花凋殘。
春蠶至死,它才把所有的絲兒吐盡;
紅燭自焚殆盡,滿腔熱淚方才涸干。
清晨對鏡曉妝,唯恐如云雙鬢改色;
夜闌對月自吟,該會覺得太過凄慘。
蓬萊仙境距離這里,沒有多少路程,殷勤的青鳥信使,多勞您為我探看。
《無題》全詩賞析
這首詩,以女性的口吻抒寫愛情心理,在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著精神,感情境界深微綿邈,極為豐富。
這是詩人以“無題”為題目的許多詩歌中最有名的一首寄情詩。整首詩的內容圍繞著第一句,尤其是“別亦難”三字展開。“東風”句點了時節,但更是對人的相思情狀的比喻。因情的纏綿悱惻,人就像春末凋謝的春花那樣沒了生氣。三、四句是相互忠貞不渝、海誓山盟的寫照。五、六句則分別描述兩人因不能相見而惆悵、怨慮,倍感清冷以至衰顏的情狀。唯一可以盼望的是七、八兩句中的設想:但愿青鳥頻頻傳遞相思情。
李商隱是我國唐代后期最為杰出的詩人。繼盛唐“大李杜”(李白和杜甫)后,他和杜牧并稱為“小李杜”。李商隱對于詩歌的貢獻,特別在于他所獨創的“無題詩”。這些無題詩音調諧美,深情綿邈,含蓄隱澀,且富于象征和暗示色彩,將唐代詩歌的抒情藝術推上了一個新的高峰。
在唐時,人們崇尚道教,信奉道術。李商隱在十五六歲的時候,即被家人送往玉陽山學道。其間與玉陽山靈都觀女氏宋華陽相識相戀,但兩人的感情卻不能為外人明知,而作者的心內又奔涌著無法抑制的愛情狂瀾,因此他只能以詩記情,并隱其題,從而使詩顯得既朦朧婉曲、又深情無限。據考,李商隱所寫的以《無題》為題的詩篇,計有二十首,大多是抒寫他們兩人之間的`戀情詩。這首《無題》詩也是如此,并且是其中最為著名的一篇。更多唐詩欣賞敬請關注“習古堂國學網”的唐詩三百首欄目。
這首詩記敘的應是兩人在春末的一次短暫相見后即又離別的景況,這從首聯“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可以知道。兩個“難”字,第一個指相會困難,第二個是痛苦難堪的意思。“東風”即春風,隱指季節;緊隨著用“百花殘”點出時令,是為春暮。在這樣的時節,兩個相愛的人兒好不容易聚在一起,卻又不得不面臨著分離。相見本已是萬分“難得”,而離別就更為“難舍”。按一般而言,詩歌是先寫景,后抒情;在這里,作者卻是先述離情,再描悲景,更襯出詩人處于“兩難之境”的傷悲心情。“難”之一字,是為全篇的詩眼。
緊接著,作者在頷聯連設兩喻:“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兩個意象的出現,極為熨貼。“春蠶”自然承上,并用“蠶吐絲”、“蠟流淚”巧妙比喻,用“絲”諧音“思”,用“到死”、“成灰”與“方盡”、“始干”兩相對照,妙句天成,傳達出刻骨銘心、生死不渝的兒女至情。纏綿悱惻,熾熱濃郁,成為表達堅貞不渝的愛情的千古名句。此外,它還寓含著一種超越詩歌本身內容而更具普遍意義的哲理:對工作或事業的忠誠執著,無私奉獻。全句言深情而寓真理,含義雋永,耐人尋味。
頸聯“曉鏡但愁云鬢改,夜吟應覺月光寒”,擬想兩人別后幽思孤寂的情狀。早晨對鏡梳妝的時候,擔心因飽受思念之苦而愁白了頭發;夜晚對月低吟的時候,害怕不能表達出那一份思念而倍覺月光的清寒。對“鏡”,是顧影自憐;對“月”,則是形只影單;再加上一“曉”一“夜”的時間點示,寫盡了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并使因受相思之苦而坐臥不安的戀人形象躍然紙上。
末聯“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帶有夢幻般的神話色彩。“蓬山”,本來是指傳說中的海上仙山蓬萊,這里用來借指戀人住處——玉陽山西山靈都觀,是很恰切的。“青鳥”,是神話中給王母娘娘當信使的神鳥。當時,詩人處于玉陽山東山,雖與戀人同處一山,距離不算遙遠,但因為他們的愛情不能見容于社會,所以會遭遇到種種的波折和阻礙。句中的“無多路”,可作“沒有多遠的路”或“沒有別的什么路”來理解,但無論是哪一種解釋,詩人卻都只能寄希望于“青鳥”來探聽消息,可見他們的相見是多么的難!以此回扣“相見時難”,也更進一步突顯出“別亦難”,這樣就使得全詩首尾圓合、渾然一體了。
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6
昨夜星辰昨夜風,畫樓西畔桂堂東。
身無彩鳳雙飛翼,心有靈犀一點通。
隔座送鉤春酒暖,分曹射覆蠟燈紅。
嗟余聽鼓應官去,走馬蘭臺類轉蓬。
注釋
1、畫樓、桂堂:都是比喻富貴人家的屋舍。
2、靈犀:舊說犀牛有神異,角中有白紋如線,直通兩頭。
3、送鉤:也稱藏鉤。古代臘日的一種游戲,分二曹以較勝負。把鉤互相傳送后,藏于一人手中,令人猜。
4、分曹:分組。
5、射覆:在覆器下放著東西令人猜。分曹、射覆未必是實指,只是借喻宴會時的熱鬧。
6、鼓:指更鼓。
7、應官:猶上班。
8、蘭臺:即秘書省,掌管圖書秘籍。李商隱曾任秘書省正字。這句從字面看,是參加宴會后,隨即騎馬到蘭臺,類似蓬草之飛轉,實則也隱含自傷飄零意。
譯文
昨夜星光燦爛,夜半卻有習習涼風;
我們酒筵設在畫樓西畔、桂堂之東。
身上無彩鳳的雙翼,不能比翼齊飛;
內心卻象靈犀一樣,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鉤嬉戲,隔座對飲春酒暖心;
分組來行酒令,決一勝負燭光泛紅。
可嘆呵,聽到五更鼓應該上朝點卯;
策馬趕到蘭臺,象隨風飄轉的蓬蒿。
賞析
所謂“無題”詩,歷來有不同看法:有人認為應屬于寓言,有人認為都是賦本事的。就李商隱的“無題”詩來看,似乎都是屬于寫艷情的`,實有所指,只是不便說出而巳。
此詩是追憶所遇見的艷情場景。先寫筵會時地;接著寫形體相隔,人情相通;再寫相遇的情意綿綿;最后寫別后離恨。艷麗而不猥褻,情真而不癡癲。
【李商隱無題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李商隱無題原文翻譯及賞析05-18
李商隱《無題其二》翻譯賞析02-23
李商隱《無題》全詩翻譯賞析12-03
無題李商隱翻譯10-09
《無題》李商隱翻譯07-11
無題李商隱翻譯02-25
李商隱的《無題》賞析02-24
李商隱《無題》原文翻譯07-11
【熱門】無題李商隱翻譯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