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 推薦度:
- 林清玄清歡讀書心得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11篇
當(dāng)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后感了。但是讀后感有什么要求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林清玄《清歡》讀后感,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1
在一個手機軟件上,我無意間聽到了林清玄的文章,當(dāng)時的第一感是樸素、柔和,沒有華麗的辭藻與冠冕堂皇的修飾,讓人讀了心神十分寧靜。于是在暑假里我果斷地拿起了林清玄的一本《清歡》。
林清玄的文風(fēng)是超然,總是加入許多宗教的色彩,使他的文章變得神圣而體現(xiàn)出無常。他喜歡引用一些禪學(xué)大師與佛教高人的話與故事,豐富自己的文章,更顯得神圣。
在一些人的眼里,林清玄的文筆甚是古怪,比如《清歡》中的某篇文章的標(biāo)題就是“玩物上智”,我們都說玩物喪志,可他的觀點卻完全不同。對于古董的喜愛,他卻偏偏喜歡上了,還要再過一個月再來買,看看那件古董還在不在,再判斷自己與古董有沒有因緣,最終決定買不買,這與那些對某些物件要傾其所有當(dāng)即買下的古董家不一樣,我認為林老先生買古董的方式正如他所說:“
這樣,當(dāng)然不免遺珠之憾,遺珠也就遺珠吧!滄海如此之大,偶爾的遺珠也不必記掛吧!”。如此置無價藝術(shù)于身外之人,實在令人嘆服。
另一篇文章更是讓我會心一笑,“剪刀·石頭·紙”講述了這個時代手工的.缺乏,無論什么地方的人都在趨于一個相同的方面發(fā)展,這是非?杀,幸好,還有林清玄,他懂得手工的魅力,他懂得手工禮物讓人感動的地方!拔ㄒ荒茏屢粋民族在世界人中保有獨特面目的是精密的手工吧!”
他會犀利的語言抨擊文學(xué)家的做作,“第四個詩人”就是批判了那些華麗而空虛的文學(xué)作品,只求金碧輝煌,不求實學(xué)。有一瓶很古老而醇香的酒,四個詩人遇見了,前三個詩人開始用大段大段的詩詞來描述酒的香氣,而第四個詩人一口氣喝光了那瓶酒,他告訴他們:“我太遲鈍了,沒有那樣的境界,我看不見酒的芬芳,聽不見香的歌唱,也感覺不到翅膀的拍動,我只有用嘴喝它,希望我的感官可以更靈敏,把我提升到你們的境界。”那三個詩人多么可笑用不存在的東西自欺欺人,這就是一個樸素的作家最痛恨的東西吧。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2
讀林清玄是起于語文課上的一篇課外閱讀《溫一壺月光下酒》。當(dāng)時讀到三段就已被這溫柔、溫暖、溫馨的筆觸打動,未曾看著后邊兒的大量詩詞人物就斷下心來定要好好地讀一讀林清玄。等讀到后邊兒的人物佐證,才曉得這書還是得多讀,肚子里裝的幾斤幾兩,讀書時都得派上用場。只那時下手太快,書已到手,也就略去了這文化不夠的問題,還是想從林先生的筆下感悟到哪怕一絲半點兒的性靈。
讀《清歡》是起于一首名為《陶然四季》的歌。詞是我很喜歡的一位詞作者擇荇所寫。曲中多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串聯(lián)描繪,充滿了淳樸的田園生活氣息和古代勞動人民順應(yīng)天時的智慧。而其中的“清歡百味,不過粗茶飯。陰晴冷暖,無非布衣衫”也使我對清歡二字產(chǎn)生了特殊的感情。正值外邊兒的語文補課也正提到了蘇軾的“人間有味是清歡”,看來清歡這書是迫不及待地等著我去翻閱。于是我不得不在數(shù)本林先生的書中率先啟封了那一本《清歡》。也正是這本《清歡》開啟了我對于心之境界的追尋。
天曉不因鐘鼓動,月明非為夜行人。
天空并非因為鼓聲響起而現(xiàn)出光明,月光也并非為了照亮行人而垂影空中。
林先生告訴我們,人們所感受到的一切的一切都是自然的規(guī)律更替,而并非有人力相左,之所以有人在這之中留下了情絲萬千,皆是源于他們心中的那片景致。
此處不經(jīng)意讓我想起了王國維先生的“一切景語皆情語”。
只要心中有詩,看何物不是詩;只要心中有愛,看何處不是充滿了愛。相反地,若是我將愁苦淤在心中,那哪怕是百花齊放、黃鸝歡鳴,也只會徒添了煩惱罷了。張繼落榜聽到寺中鐘聲,既是悲情又是撫慰。這其中內(nèi)涵,皆因心中所想不同而現(xiàn)出不同的風(fēng)貌。
外物不為己力所改,吾心卻因吾念而執(zhí)。
用心去感,萬物皆有靈。用何心去感,萬物皆有何靈。此乃一悟。
我贊美眼前的茶、遠方的油菜花,還有將永遠在心里飛舞的紫色梧桐花,因為我贊美!
天下之大,美何處無存?都市中的我們或許是與鋼筋水泥相處得太久,以致忘記了世上還有那么多值得贊美的事物。
茶美、梧桐美、桃花美……
山美、水美、天空美……
泥土有香、陽光有味,連空氣都流存著美的氣息……
人人都可以發(fā)現(xiàn)這些美,人人都可以忽視這些美。
而林先生說,文學(xué)家“是在一切中看出美”。
茶品起來美,制作起來也美;梧桐落葉時美,光溜著肅穆蕭條的時候也美;桃花開時美,桃花敗后也美……美無處不存,卻又善于偽裝。文學(xué)家總是慧眼,能識出好些美來。我們卻“開竅”不久,還得細細地尋找一番才是。
我贊美生命的偉大、贊美造物的神奇;我也贊美生命的衰敗、年華的老去。善用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此乃二悟。
心里總是不忘對你真誠的'祝福,就像夜夜不忘升起的星星。
這是林先生去杭州時,一位少女讀者贈與他的裝滿水土的瓶子上印刻著的兩行小字。
林先生就著這瓶水土、信件與小字談到愛的表達。
我很欣賞贈以水土這樣的方式,讀到這篇時甚至不覺眼眶濕潤。這也是我為什么將此篇內(nèi)容記載在這“三悟”中的最后一悟的原因。
我從未收到過水土這樣的禮物,也從未看到身邊有誰收到過這種“廉價”又“不美觀”的禮物。同學(xué)之間常送的大都是些包裝精美的東西,或是一句簡單的“生日快樂”,甚至通過網(wǎng)絡(luò)送你一只虛擬的蛋糕或是一束虛擬的鮮花。我羨煞了古之人的折柳挽留之情,時常對于這種近處的“送禮程序”感到力不從心——這使我不能感受到愛,或者說,這使我無法感受到他們的真心。我不知屏幕那一頭的人心中是否真的有個我,還是做套程序,以免我會“懷恨在心”?
林先生此處的表達愛的方式我大抵是能夠明了的,其中唯美的意境卻真真是讓我落了淚來。
我將你放在心上;我對你微笑;我真誠的注視著你,這便是最好的愛。
此,乃三悟。
清歡二字,我時常將它譯為清淡的歡愉。沒有豪情萬丈、沒有壯志凌云、沒有霸主雄心、也沒有濃墨重彩,味道寡淡卻回味深長。就像面里面最簡單的一碗陽春面,也像是行走間不經(jīng)意低頭看到的那一朵野花。有心之人從中細品,悟出好些美來;粗心之人則粗粗略去,匆匆走過當(dāng)下。
林先生將“清歡”與“淳喜”放在一起,也因此有了“清淳齋”,我卻依舊對這清歡二字情有獨鐘。
清歡何處尋?且從吾心悟!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3
在這個短暫的寒假里,時間很緊,許多事等著我去完成。開學(xué)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從書店買來的《清歡》至今還在床頭躺著。幾天前,我終于那起了這本書,淡淡的封面,很柔。時間不多了,不知為何,當(dāng)我翻開第一頁,于是我就決定要堅持讀完它。
很快,我就將它翻完了。讀這本書時,淡淡的感覺便從字里行間里流露出來,跟封面給人的感覺好像好像。沉醉在其中,便覺周圍的空氣也開始變的'清新,不在那么沉重了。我喜歡這種淡淡的感覺。
初看書里的文章,多是先描寫一種事物,再引出一番人生哲理。但這些并不是敞露在眼前,還需細細品味,才嘗出一番好滋味。
這些文章中最令我感興趣的有兩點。
一是多次提到了禪說。如在《突然襲來的鐘聲》中寫道:“石門慈照禪師說:‘天地與我同根,萬物與我一體。諸上座!維那打鐘,還覺心痛也無?若不覺痛,與古人相違;若覺痛,為什么含笑上來?直須仔細!’”這是告訴我們要用心聽聞每一個鐘聲,因為每一生都是一次深情地,覺悟地呼喚!又如在《第四個詩人》一文中,作者提到青原惟信禪師說的話:“老僧三十年前,未參禪時,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及至后來,親見知識,有個入處,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而今得個休歇處,依前見山只是山,見水只是水!边@是勸戒我們要活在當(dāng)下,活在美麗的當(dāng)下,見山是山,見水是水。做自己,回到直樸,真切,天然的自己,你管別人怎么看,怎么想,怎么說,只在乎自己的純心。
不僅如此,文中還出現(xiàn)了禪詩,禪事?梢娮髡吲c禪有著很大的淵源,這令我對禪有了新的見解,有了深深向往之情。
還有一樣另我感興趣的是——茶道。作者在《茶中香味,只有一時》《喝茶是美好的事》中都提到自己很愛喝茶,喝茶是因為父親,老了喝茶還在茶中體悟到人生。我也喝過茶,卻未曾有過這種感覺。于是有了一份新的興致和一份新的情感再去喝茶,去走進茶中的大千世界。
讀完之后,我感嘆作者能在讀物中,讀出了不尋常我所體悟不出來的哲理,并將這些哲理用于創(chuàng)造自己的文學(xué)道路上;我還感嘆他不追求世俗的觀念,本著一份淡然的心,超然物外。這樣的偉大頓時令我萌生敬畏之情,難以忘懷。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4
我,從心底喜歡這本書,在我心中,許多喊不出、不敢喊的真實,總是和書中的內(nèi)容相映。許多被現(xiàn)代人所控制住的欲望,在這本書中釋放出來,使人的心靈瞬間受到洗禮,使無論多污濁的心也變得純潔無暇,這正應(yīng)驗了林清玄名字的一個字——清,清得像水,像冰、像雪,清清白白地度過一生。而在這本書中,有許多平常人想不到的`道理,這也應(yīng)驗了他名字中的另一個字——玄,玄得神秘,玄得透徹,林清玄在“清”中度過一生,如一杯茉莉花茶,他在生活中找到了人生的玄機,并告訴了我,以及讀過此書的人們。
我在這本書中最喜歡、最欣賞,也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清歡》這篇文章。的確,與其去吃烤肉,不如吃雞湯面;與其去唱卡拉OK,不如去山上高歌一曲;與其去喝酒,不如去品茶;與其去大排檔,不如去農(nóng)家樂;與其去打牌,去斗地主,不如去山林中,找個地方坐下,倒上一杯茶,與朋友邊品茶邊下棋,這才是人生真正意義所在。煙與酒,還有噪音污濁了我們的腦子。如果你已經(jīng)在這個深淵中,就讀這本書吧,免得你的心靈變得烏黑,毫無光澤,失去了鉆石的色彩。
總的說來,這是一本非常經(jīng)典的書。適合不同年齡的人來讀它,對我們這些懵懂的少年來說,它對我們?nèi)松膯l(fā)很大。它使我們的心變得純真、變得善良、變得美麗、變得莊重。林清玄的心,總是如此清澈,不然如何引導(dǎo)我們擁有一顆積極向善的心呢?林清玄的人生,總是能悟出人生的玄機,否則,如何能從一草一木中獲得人生的真諦呢!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5
清清淡淡的茶香飄來,清香襲人。生命就像這壺茶,轉(zhuǎn)眼,就消失了。純潔的天使與神圣的天堂如此遙遠,人們畏懼死亡,祈禱著。然而,死亡來臨只是一瞬間,奪去了幾十年長長的生命。死亡就是這么殘忍。
初升的太陽,有多少人留意了它從群山中緩緩升起的樣子;
洶涌的大海,有多少人留意了它從遠方漲上去的樣子;
歌唱的鳥兒,有多少人留意傾聽它悅耳美妙、清脆動聽的歌聲;
閃爍的星光,有多少人留意了它閃啊閃,究竟有幾顆……
人就是這樣,總抱怨自己沒有幸福,其實,留意了它們,幸福就已經(jīng)滿滿的了;蛟S有人也留意了它們,卻不認為那就是幸福,幸福就在眼前溜走了。
人的一生追求的.就是幸福,一生都在追求著的人,卻總是帶著遺憾死去。其實,那些人不明白,結(jié)束了痛苦的追求,帶著真誠的微笑死去,也是一種幸福啊。
生的意義在于幸福地生,死的意義在于幸福地死。
很多追求的幸福是開寶馬,住別墅。其實,真正的,幸福的意義在于“清”。并不是一桌大魚大肉全家分吃才是幸福,相反,一碟茴香豆,一碗咸飯加上兩塊路邊八毛錢一個的燒餅或是油條,幸福就來了。而又有的時候,與朋友痛飲一杯啤酒,還不如到山間去,和山中的老道士下了一盤棋,品一壺清茶,這或許就是幸福的根本吧!可人們還是在網(wǎng)吧、酒吧中消磨時光,消磨一生,痛苦地活著,又痛苦地死去。也許吧,世界上的萬事萬物不可能永恒,人們情愿無聊地度過一生。死亡終有一天會來臨,如果一生幸福,就不會懼怕它。
一個人,如果能永遠保持清歡——行清、聲清、心清。那么,生與死對他來說是一樣的。行清容易,聲清不難,但心清,即使與天地渾為一體,保持嬰兒一般善良、純潔,心也難以清。人生本來就短,若不珍惜現(xiàn)在,心,還會清么?
人生的玄機在于感受幸福與創(chuàng)造幸福,而不是盲目地去尋找它。
清清淡淡的茶香飄來,那么清。生命就像這茶香,轉(zhuǎn)眼就消失了。但是,我們能做到的,就是去創(chuàng)造茶香與享受茶香。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6
《清歡》是林清玄先生的人生主題經(jīng)典散文集,這些文章讀來如行云流水,通俗易懂卻又不失高遠深沉,風(fēng)趣幽默卻又不失讓人深省,平淡直白卻又不失含蓄雋永,主要表達了林清玄先生的所悟之理。
人們?yōu)榍鍤g苦惱,為人間的渾濁而苦惱,為找不到一方凈土而苦惱。眼欲清歡,找不到高山遠水;鼻欲清歡,找不到清新空氣;耳欲清歡,找不到平靜之處;舌欲清歡,找不到淡水山蓼;身欲清歡,找不到寸方凈土,心欲清歡,找不到靜心之地。而在林清玄的心靈里,卻是在復(fù)雜的世界里,做一個簡單的人,以清靜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
對啊,為什么人們要以濁為歡,以清為苦;以憩為歡,以勞為苦?
讀了《清歡》,我開始有了一些明悟:明悟了苦的本真,明悟了歡的事實,明悟了什么應(yīng)是什么。
可是,真正能體驗清歡的地方在哪里?真正能體會清歡的人有哪些?真正能喜歡上清歡的人又有多少?
回想我自己,我又能在這茫茫又渾渾的大千世界里做什么?又有何處可供我一得清歡?先前似乎我能做的`只有守著我們那小千世界的書房罷了。
讀了林清玄的《清歡》讓我深有感悟,我有幸體會到了清歡。我能回老家,看那高山流水,呼吸那純正空氣,品嘗那鄉(xiāng)間美味,體味那人間凈土,聽風(fēng)兒拂過樹梢的聲音……
人間有味是清歡,體會清歡難,我卻能在林清玄先生的引導(dǎo)下享受清歡,真乃三生有幸。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7
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空、永恒、無限、神圣、天使……都是那么遙遠,可是當(dāng)一個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靈鳥,也就進入了生之秘境。
—題記
夏日靜好,如水的日子散發(fā)著淡淡的清歡,嗅著一盞茶的馨香,手里捧著《清歡》,陽光投灑在書間,墨香攜著悠然的心境,品著避開車水馬龍后的寂靜,末了,靜靜地沉醉在書海中。
《清歡》由林清玄所著。作者通過自己豐富的人生閱歷告訴我們享受清歡的意義。林清玄認為“清歡”的境界是很高的,它可以說是清靜的歡喜,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的生活的一種熱愛,但在現(xiàn)代繁華都市能享受這種“清歡”嗎?我想在路邊安靜地散步,可是人聲車聲不斷地呼吼而過,一天里,幾乎沒有清靜的一刻;我想認真欣賞山水美景,但是也無暇欣賞了,凡是有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有了垃圾,就有了臭穢,就有了吵鬧!我想……
這本書令我最印象深刻的一篇就是《三生石》。提起三生石,我就感覺熟悉。我相信人類是有前世的。而在這篇文章中,我與作者的想法不謀而合,作者從知道三生石的'傳說再到后來在杭州尋三生石,作者也覺得這一切是前世的期約。世界之大,在茫茫人海中,能遇到一個知己的人很不容易,這就是冥冥之中的緣分吧。所以我們要好好珍惜身邊關(guān)心你的人,以愛為燈,穿越時空;以美為光,照亮生命。當(dāng)然,生命中極珍貴的偶然除了因緣還有很多。喝茶、創(chuàng)作、生活是人生的必然,但喝到永難忘懷的好茶、寫出動人心魄的文章,體會感動肺腑的生活純屬難得。
夏陽燦爛,茶香不散,輕輕合上書,輕嗅著茶香與墨香交織的芬芳,凝視著被陽光籠成金黃的“清歡”二字,心中也在輕嘆:人間有味是清歡,這一刻我體會到了一絲“清歡”!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8
少年時代讀到蘇軾的一闕詞,非常喜歡,到現(xiàn)在還能背誦:“細雨斜風(fēng)作小寒,淡煙疏柳媚晴灘,入淮清洛漸漫漫,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边@闕詞,寫蘇軾和朋友到郊外去游玩,在南山里喝了浮著雪沫乳花的小酒,配著春日山野里的蓼菜、茼蒿、新筍以及野草的嫩芽。所以能深記這闕詞。主要是愛極了最后一句——“人間有味是清歡!”
那么,“清歡”是什么呢?
清歡,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fā)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的盡情歡樂,也不同于“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的那種無奈。當(dāng)一個人感覺野菜的清香勝過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邊的石頭也許比鉆石更有魅力,或者覺得聆聽林間鳥鳴比提籠遛鳥更令人感動,或者體會了靜靜品一壺茶比吃一頓喧鬧的晚宴更能清洗心靈……他就懂得了“清歡”。
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千百種人生。我們活在這個世界上,有千百種人生。文天祥的是“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我們很容易體會到他的壯懷激烈。歐陽修的是“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guān)風(fēng)與月”,我們很能體會到他的綿綿情恨。納蘭性德是“人到情多情轉(zhuǎn)薄,而今真?zhèn)不多情”,我們也不難會意到他無奈的哀傷。甚至于像王國維的“人生只似風(fēng)前絮,歡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連江點點萍!”那種對人生無常所發(fā)出的刻骨的感觸,也依然能夠知悉?墒,“清歡”就難了!
我們想在路邊好好地散個步,可是人聲不斷地呼吼而過,一天里,幾乎沒有純?nèi)话察o的一刻。
我們到館子里,想要吃一些清淡的小菜,幾乎不可得。過多的油、過多的醬、過多的鹽和味精已經(jīng)成為中國菜最大的特色。我們有時只想和朋友啜一盅茶,飲一杯咖啡,可惜的是,心情也有了,朋友也有了,就是找不到約會的地方,即使是山中或海邊。凡是人的足跡可以到的地方,就有了垃圾、污穢和吵鬧。
我當(dāng)學(xué)生的時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圓通寺的山下,我們常常沿著上山的'石階,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們順手拈下山道兩旁熟透的木槿花,吸著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覺清香勝蜜,心里遂有一種春天才會有的歡愉。
后來,朋友到國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圓通寺,寺院的門口擺滿各種攤子。有一攤是兒童坐的機器馬,嘰里咕嚕的童歌震撼半山。有兩攤是賣香腸的攤子,烤烘香腸的白煙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飄去。一位母親因為不準(zhǔn)她的孩子吃香腸而揍打著兩個孩子,高亢的哭聲尖厲而急促……我連圓通寺的寺門都沒有進去,便沉默地轉(zhuǎn)身離開了。
下山時的心情是不堪的,想到星散的朋友,心情只是悲傷,只是惆悵,浮起的是一闋詞和一首詩,詞是李煜的“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一成空,還如一夢中!”詩是李覯的:“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極天涯不見家;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還被暮云遮!”那時正是黃昏,在都市煙塵蒙蔽了的落日中,真的看到了一種悲劇似的橙色。
生在這個時代,眼要清歡,找不到青山綠水;耳要清歡,找不到寧靜和諧;鼻要清歡,找不到干凈空氣;舌要清歡,找不到蓼茸篙筍;身要清歡,找不到清涼凈土;意要清歡,找不到智慧明心,F(xiàn)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是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去亂唱一氣,是到胡亂搭成的鄉(xiāng)間山莊去豪飲一番,是到狹小的房間里做重復(fù)摸牌的方城之戲……為什么現(xiàn)代人反而以濁為歡、以清為苦呢?
清歡是不講究物質(zhì)條件的,它只講究心靈的品味。我們擁有的物質(zhì)世界愈大,清歡就愈容易失去。這使我想起東坡的另一首詩來:“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惆悵東南一枝雪,人生看得幾清明?”
蘇軾憑著東欄看著欄外的梨花,滿城都飛著柳絮時,梨花也開了遍地,東欄的那株梨花卻從深青的柳樹間伸了出來,仿佛雪一樣的清麗,有一種惆悵之美,但是,人生能看這么清明可喜的梨花能有幾回呢?這正是千古風(fēng)流人物的性情,這正是清朝畫家盛大士在《溪山臥游錄》中說的:“凡人多一分世故,即多一分機智。多一分機智,即少卻一分高雅!薄吧街泻嗡校恐豢勺逾鶒,不堪持贈君,自是第一流人物!
第一流人物是什么人物?第一流人物,是能體會人間清歡滋味的人物!第一流人物,是在污濁的人間也能找到清歡滋味的人物!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9
最近我讀了一本書《清歡》,它的作者是著名作家林清玄,它,主要講述了:如果一個人內(nèi)心的愛還不夠充滿,但只要心中有關(guān)懷、善意、溫柔,只要把這些表達出來,不久,內(nèi)心的情感也會變得充沛!在生活中,宇宙、天堂等這些事物,都是那么遙遠,可是當(dāng)一個人深深的融入了某些事物,那么也就可以觸手可及了。
在生活中,我們總投靠父母,無論在做什么事,總是喜歡選擇訴說,向父母說明困難,而不是自己動腦筋,動手解決。日常的雜事,也少不了父母的幫忙,不管現(xiàn)是用餐還是娛樂,父母的關(guān)懷和照顧總是無微不至。
學(xué)習(xí)空間里,老師又在不停的催促。幫助我們批改作業(yè)、糾正錯誤,他們就像燃燒著的蠟燭。樸實無華的老師,往往日夜操勞。
生活在現(xiàn)代的城市里,是沒有什么清歡的,仔細看一看大街小巷并沒有什么清歡。原來綠蔭蔭的草坪,是留給孩子們放風(fēng)箏的,可是現(xiàn)在草坪沒了,建起了一棟棟房屋,大街上隨時有垃圾,大大小小,堆滿了廢物,隨處可見到痰,細菌彌漫在空中,大城市里的'每一個角落都受到了污染。
唯有在書中,我們可以找到那在生活中虛無縹緲的“清歡”。
生活中我們所碰到的,想過的,談過的事,都讓我們歷歷在目。從書中我們可以知道別人對于這個話題,他們的看法和見解,有的人,受到了啟發(fā),人生有了個轉(zhuǎn)折點,有的人似懂非懂,但也通過這更加堅定自己了,這樣,對人生設(shè)立自己的目標(biāo)和夢想或前程很有幫助。
有時,我也會把我所有看過的書翻出來,重新翻看里面的內(nèi)容,便會想起往事,回憶會像柳絮一樣飛來,停留在你腦海的最深處。
讀書是一種娛樂的方式,而且讀書可以讓人沁人心脾,會讓我整個人更舒適,它就像無垠的宇宙,我們雖然永遠到達不了盡頭,但給了我們充實的生活。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痹谖铱磥恚拖褚恢恍〈盐覀儚莫M窄的河道帶進無邊的海洋。
我認為,知識可以讓人進一步了解這個世界,可以讓人在困境中擺脫,可以使人的科技水平更發(fā)達,讓人看上去有文化的底蘊,這種無形的力量激勵你不斷進步。
讀書讓人超凡脫俗,能讓人更上一層樓。讀書是人生坎坷路上的潤滑劑,智慧的光澤將露水注入我們干枯的心田,勤奮能點燃智慧的火苗,懶惰才是埋葬天才的原因。
所以,讓我們開始走向讀書之路,不僅能夠修身養(yǎng)性,還能增加自己的知識,讓我們更上一層樓!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10
讀了《清歡》我深有感觸,因為讓我想起了大都市里的人追求世俗的生活正應(yīng)證了《清歡》中一段話,現(xiàn)代人的歡樂,是到油煙爆起,衛(wèi)生堪慮的啤酒屋去吃蟋蟀,是到黑無暗地不見天日的卡拉OK去亂唱一氣,是到鄉(xiāng)村野店,胡亂搭成的土雞山莊去豪飲一番。以及到狹小的房間里做方城之戲,永遠重復(fù)著摸牌的一個動作。
“為什么現(xiàn)代人不能過著清歡的生活,反而以油為歡,以清為苦呢?”
是。‖F(xiàn)在的人以俗為樂,以濁為歡,他們的身上只有俗這個字,像這種人會懂得清歡嗎?
這篇文章告訴了我們生活在一片世俗的城市里,是永遠找不到清歡的,當(dāng)一個人以濁為樂的時候。就很難體會到生命那種清明的清爽的滋味,只能被世俗代替。而在“歡樂已盡,濁心再起”的時候,人間只會愈來愈無味了,世間也會越來越世俗,根本體會不到歡愉。這篇文章,帶給了我深深的體會,清歡這種清淡的歡愉不是來自別處,而是來自對平靜的疏淡的,簡樸遠離繁華的生活的'一種熱愛。
正是人們生活在世俗中,對這種生活從沒有了追求,所以也不明白清歡的樂趣。
當(dāng)人們盡情享受著大都市里的一切繁華與昌盛,享受著那種假的寧靜實際上是多么悲慘。不會體會到清歡不會體會到那種簡樸,疏淡,平靜的生活的悠閑與自在。永遠品嘗不到清歡的樂趣,清歡是一種真正脫離世俗而追求清淡的愉悅,而有些生活在大都市里的人仍滿腦子盡是世俗的想法。已經(jīng)與世俗合為一體了,哪里還追求清歡。是!世俗已侵占了他們的心,高興了,就跑到充滿濃熏煙油味的小地方去吃著一些不衛(wèi)生的燒烤,那些燒烤背后是那惡心不衛(wèi)生的制作過程。而且還說一些粗話,猜拳。
不高興還打人,這些就是我們生活的大城市充滿了太多的世俗,我們無奈,清歡的蹤影沒有了,其實這篇文章傳遞給我們的是,現(xiàn)代人丟失了對簡樸生活的熱愛,失去了清歡,從而變得墮落。而對失去了清歡林清玄先生則是發(fā)出了一種哀嘆。人們走向了世俗,拋棄了清歡,清歡為什么沒人追求,正是人們已經(jīng)對這種簡樸的生活有了厭惡,才去追求那世俗。
想想過著那種寧靜生活與世隔絕的人,他們追求著真善美、追求著清歡多么幸福。是!那才是一種自然一種真實的快樂,而不是那些“愚蠢”者所認為的世俗的快樂。難道清歡就這樣在人們記憶的長河中被抹去。世俗成為了人們的新追求,這便是我對這篇文章的感受。我希望人們都覺醒吧,棄惡從善,放棄世俗吧,選擇清歡,想想山中的垃圾,想想海中的易拉罐,想想那些堆放在街上的垃圾廢物。人們你們還覺得這些污染不夠嗎?不覺得被世俗“渲染”得不夠嗎?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篇11
這個暑假,我讀了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本書:《清歡》。這本書讓我的精神世界越來越美好。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勾起回憶。有時,我也會把所有的書翻找出來,一本本理清楚,或看看里面的內(nèi)容,撫去那舊日的灰塵,這是過去的留給你的標(biāo)志,不用刻意去想,只要去翻翻已沉睡的書紙,你會想起往事,微風(fēng)吹過,回憶會像飄絮飛來,久久回蕩在你的身邊,一些雜念被抹去。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品味現(xiàn)在。生活中,少了看書,雖不會有特大的問題,但就好似吃主菜沒有飲料或湯一樣,缺乏了興趣,生活就不會太有趣,像少了調(diào)味料;它可以讓人在繁雜中有新穎,因為書中有故事啊,如果你身臨其境,和它一起生活著,感受著,等于在過兩種不同的生活。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展望未來。你所碰到的,想過的,以及談過的事。從書中你可以知道別人關(guān)于這個話題的思想他們的看法,有的人,得到了啟發(fā),修正它,有了一個較好的轉(zhuǎn)折點;有的人不修正,但通過這也更加堅定自己了,這樣,對人生很有幫助,設(shè)立自己的目標(biāo)和夢想或前程。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豐富知識。知識是人的資本,知識可以讓人了解這個充滿神秘的世界;可以讓人在困境中擺脫;可以用文明且智慧的方式去戰(zhàn)勝對手;可以使人的科技水平更發(fā)達,這種讀過書后的完美氣質(zhì)會顯露無疑,讓人看上去有文化的底蘊,這種無形的力量激勵你不斷進步。
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提高修養(yǎng)。修養(yǎng)是人讀書長久后形成的氣場,它是種修行,可以讓你靜下心來,翻開封面,書香氣彌漫在你的周圍,不久,那一個個故事浸透了心靈,你會知道生活以外的事,有坐過山車;有漫步溪邊;有輕踱落葉;有暢玩山水,多姿豐富,一言不盡,五彩繽紛。讀了這本書,可以讓人陶冶情操。它是一種娛樂的.方式,而且讀書可以讓人身心愉悅,以調(diào)節(jié)血管的均勻流動,會讓你整個人更舒適,它讓你漫游大海、暢懷森林、豪放草原、翱翔天空、尋覓大陸、攀巖高山、翻越丘陵,它就像無垠的宇宙,我們雖然永遠到達不了盡頭,但給我們以充實。
莎士比亞曾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生活里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里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彼拖褚恢恍〈,把我們從狹窄的河道帶進無邊的海洋;“書籍蜿蜒伸入我們的心靈,詩人的詩句在我們的血流里舒緩地滑行……”英國的哈慈利特曾這樣說道;“清歡”里說過,“在世俗的生活中,宇宙,天堂,永恒,無限,神圣……都是那么遙遠,可是當(dāng)一個人深深融入一粒沙,一朵花,一只百靈鳥,也就進入了生之密境!蔽膶W(xué)能給人帶來安慰,快樂,與美麗的微笑。文學(xué)的終極是什么?沒有終極,在一些作家的境界里,今天比昨天有理想,今天就成功了;今天比昨天有智慧,今天就成功了;今天比昨天更寬容,今天就成功了,今天比昨天有領(lǐng)悟,今天就成功了;今天比昨天更懂得美好的生活,今天就成功了。
讀書讓人超凡脫俗,還可以更上一層樓,書中自有黃金屋,長久了便造成了這種嫻靜氛圍,讀書是人生坎坷路上的潤滑劑;智慧的光澤將露水注入我們干枯的心田。
勤奮能點燃智慧的火苗,懶惰才是埋葬天才的墳?zāi),讓我們讀書,使精神世界更美好吧!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林清玄《清歡》原文欣賞02-18
林清玄散文《清歡》閱讀答案10-26
林清玄清歡讀后感02-04
林清玄清歡讀書心得09-13
林清玄03-23
林清玄的文章03-27
林清玄婚變01-10
林清玄散文經(jīng)典03-22
林清玄語錄經(jīng)典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