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時間:2024-07-09 17:58:13 林清玄 我要投稿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通用1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散文吧?廣義上的散文是指不追求押韻和句式工整的文章體裁,與韻文、駢文相對。那么,你會寫散文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通用19篇)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

  到圓通寺的大殿拜怫,在我右邊拜佛的是一位中年的婦人,很虔誠地在那里頂禮。

  我也專心地拜著佛,突然聽到右邊傳來劈啪兩聲巨響,回過神來,發(fā)現右邊的婦人正打著小孩的耳光,由于用力極猛,連靜寂的佛殿都回響著嗡嗡之聲,我看著孩子的左右臉頰浮起十個鮮紅的指印。

  “你沒看見媽媽在拜佛嗎?你這個死囡仔哺,要吃冰淇淋不誨等一下嗎?不吃會死嗎?氣死我!氣死我!”那媽媽漲紅著臉,幾乎發(fā)抖地說。

  原來是圓通寺外有小販賣冰淇淋,看來只有七八歲的小孩擋不住誘惑,來向正在拜佛的母親要零用錢。

  拜佛的母親的反應大出我的意料之外,但被打的孩子的反應更令我吃驚,他雙手撫臉、咬牙、瞪著怨恨的眼睛以忍住淚水,憤憤地說:“你先讓我吃冰淇淋,等一下再拜佛也不會死!”

  說完,孩子一轉身沖出大殿,發(fā)抖的母親發(fā)狂了,順手抄起放在墻邊的木板,追了出去。

  我跟出去,看到一對母子順著石階追逐,竟追了數百公尺,最后消失在山下。

  這時,我才聽見石階下賣冰淇淋小販的叭不——喇叭聲。

  我已無心拜佛,坐在庭中的大石頭上思維,如果我正在拜佛,我的孩子來向我要冰淇淋,我會有什么反應,我想我會停止拜佛,去買冰給他吃,再回來拜佛;或者就陪他吃個冰淇淋也未可知,吃了冰淇淋,拜佛的心可能會更清涼。

  佛是永遠在的,稍停一下并不會怎樣。

  佛是到處在的,體貼眾生的需要,正是在拜佛。

  每一個孩子的內心都有尊貴的佛性,孩子與佛無二,為什么母親不能體會呢?

  正想著的時候,那氣喘噓噓的'母親返來了,我擔心地問:“追到了嗎?”

  她說:“無呀!這塊死固仔,跑比飛卡緊,看在佛祖面上,饒他一命,我是拿這個板子回來還給廟里的。”

  然后我看她把板子放回原處,在大殿前穿鞋子——她剛剛急怒攻心,連鞋子也沒穿就跑了。

  我順著圓通寺的石階下山,看著這秋天清明的風景,想到佛是永遠在的,佛是處處在的,在每一片葉、每一朵花、每一株草,甚至在吃冰淇淋清涼的心里。

  但是,拜著佛的人中,幾人能知呢?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2

  朋友開車帶我從西溫哥華到北溫哥華,路過一座大橋,特別停車,步行到橋上看河水。

  河水并無異樣,清澈悠然地穿過樹林。

  “到秋天的時候來看,這條河整個變成紅色,所以本地人也叫作血河。”朋友說。

  原來,到每年九月的時候,海里的蛙魚開始溯河而上,奮力游到河的上游產卵。娃魚的頭是翠綠色,背部是藍灰色,腹部是銀白色,但是一到產卵季溯溪上游的時候,全身都會轉變成紅色,愈來愈紅,紅得就像秋天飄落的楓葉一樣。

  在擁擠向上游的過程,一些畦魚會力盡而死在半途;一些會皮膚破裂,露出血紅的肉來;還有一些會被沿途鳥獸吃掉;最終能到上游產卵的只是極少數。

  虔信佛教的朋友說,他第一次到河邊看鮮魚回游,見及那悲壯激烈的場面,看到楓與血交染的顏色,忍不住感動得流下淚來,如今站在河水清澄的橋面上,仿佛還看到當時那撼人的的'畫面。

  娃魚為什么從大海溯溪回游?至今科學家還不能完全解開其中的謎。

  但是,我的朋友卻有一個浪漫感性的說法,他說:“娃魚是在回故鄉(xiāng),所以畦魚也可以說是歸魚。”

  蛙魚是在河流的水源地出生,在它成長的過程中不斷地游向大海,雖然在海中也能自由地生活,在最后一季總要奮力地游回故鄉(xiāng),在淡水產卵,乃至死亡。初生的娃魚在河中并沒有充足的食物,因此初生時是以父母親的尸體為食物而長大的。

  朋友說:“可惜你不是秋天來溫哥華,否則就可以看到那壯麗的場面。”

  我雖然看不見那壯麗的場面,光憑想像也仿佛親臨了。

  不只是魚吧!凡是世間的有情,都不免對故鄉(xiāng)有一種復雜的情感,在某一個時空呼喚著眾生的“歸去”,只是很少眾生像蛙魚選擇了那么壯烈、無悔、絕美的方式。

  我們在娃魚那回鄉(xiāng)的河流中,多少都可以照見自己的面影吧!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3

  我和朋友在林間散步,看到林間地上散落一些麻雀的尸體,我感到有些不解,朋友說:“是放生的人放出來的麻雀,而且是今天早上才放的。”

  “何以知道是今天早上放的呢?”

  朋友說:“因為放生的人都是清晨放生,這些麻雀的身體都還未完全僵硬呢!”

  有些麻雀在溫暖的屋子住久了,清晨放到林間,立刻就凍僵了;有些麻雀關在籠子里,早就忘記怎么飛翔了;有些是失去想飛的心了。朋友述說著。

  我們都為放生者的無知而悲哀,也為放生者為了自己的.功德,無視鳥雀的死活而感到痛心。

  在穿過林間的時候,我覺得麻雀的死亡給我一些啟示,我們雖然在塵網中生活,但永遠不要失去想飛的心,不要忘記飛翔的姿勢。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4

  在夏威夷,朋友說要帶我去看馬科斯的棺材,馬科斯出亡到夏威夷后,重病死在夏威夷,由于菲律賓政府的不歡迎,死后連棺材都不能返鄉(xiāng)。

  我開玩笑對朋友說:“我對伊美黛①。的皮鞋比對馬科斯的棺材有興趣呢!”朋友聽了大笑,我說:“不過,我在菲律賓時已參觀過伊美黛的鞋子,現在就去看看馬科斯的棺木吧!”

  ① 馬科斯夫人

  馬科斯的棺木被放置在一個低矮的.山坡上,是粗糙的木板屋釘成的,其簡陋的程度出乎意料,棺木前有馬科斯的照片一幀,色彩有些灰黯,一束鮮花是剛插上的,還留著昨夜的露水。

  看守棺木的兩位年輕警衛(wèi)告訴我們,他們也是馬科斯生前的警衛(wèi),追隨馬科斯到夏威夷,并且等待菲律賓政府批準后,就要隨靈棺返回菲律賓。

  我們坐在木板屋前的鐵椅上聊天,我想到像馬科斯這樣的一代果雄,死后也不過是小屋中的一具薄棺,這位因貪讀而使菲律賓從亞洲最富的國家成為最破落國家的領袖,生前自己也不能預料吧!

  與我一起來的朋友,甚至拒絕與馬科斯的棺木合照,他說:“我生平最恨貪官污吏,與這種人合照,還是免了吧!”

  離開馬科斯的棺木,我們轉到一間日本寺廟去,寺廟里有許多悠游的錦鯉,看到人竟從水面躍起,麻雀,斑鳩,紅頭鳥、烏鴉都不畏人,紛紛走到腳邊示好。

  最奇特的是幾只孔雀,幾乎是奔跑著過來乞食,還大聲“哈哈”叫著。我沒想到美麗的孔雀叫聲如此奇異,朋友說:“孔雀知道有東西吃,正在大聲笑著。”

  我們把隨身攜帶的東西拿出來喂食,孔雀開心地吃起來,那五色斑斕的羽毛在陽光下更為亮麗。

  吃完了,孔雀嘩然一聲,開屏了,一邊“哈哈”大笑,好像感謝我們的喂食一樣。

  回程的路上,我們又經過馬科斯停靈的小木屋,小雨下了起來,我覺得一個人如果為了私情私利活在世間,那還不如一只孔雀,孔雀會開屏給人欣賞,并且有感恩的笑。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5

  舊金山的漁人碼頭,有一處海獅聚集的地方,游客只能遠距離地觀賞,碼頭上貼著布告:“此處碼頭屬美國海軍所有,喂食、丟擲或恐嚇海獅,移送法辦。”

  美國在保護野生動物這方面,確實是先進國家,連“恐嚇”動物都會被法辦哩!

  正出神觀看海獅的時候,一群小孩子吱吱喳喳地走到碼頭,由兩位年輕的女老師帶領,原來是幼稚園的老師帶小朋友來看海獅,戶外教學。在碼頭邊的大人紛紛把最佳的觀賞位子讓出來給小朋友——在禮讓和疼惜老弱婦孺這方面,美國也是先進國家。

  我聽到幼稚園的老師對小朋友說:“你們有沒有看到右邊那只海獅脖子上有一個圈?”

  “有!”

  “那不是它的'項鏈,而是它的傷痕,這只海獅小時候在海里玩,看到一個項圈,它就鉆進去玩,沒想到鉆進去就拿不出來,小海獅一直在長大,項圈愈來愈緊,就陷進肉里,流血、痛苦,就在它快被勒死前被發(fā)現了,把線圈剪斷才救了它。”

  小朋友聽得入神,臉上都露出十分痛苦的表情。

  “所以,你們以后千萬不要亂丟東西到海里,可能會害死一只海獅。”

  老師帶著小朋友走了。

  我在清晨的漁人碼頭深受感動,這就是最好的教育,我但愿我們的老師也都能這樣地教育孩子。

  海獅的項圈是無知與野蠻的項圈,我們的許多大人都戴著這樣的項圈而不自知。我們要教孩子懂得疼惜與關愛眾生,就要先取下我們無知與野蠻的項圈呀!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6

  到加拿大溫哥華,走出溫哥華機場,看到機場的停車場有許多烏鴉,甚至停在車頂上,見到人也不怕生,鴉鴉地叫,繞在人的身邊飛。

  來接飛機的朋友看我露出訝異的神情,笑著說:“加拿大的烏鴉最多了,加拿大人把烏鴉當成吉祥的'鳥。”

  “為什么呢?”

  “因為烏鴉很聰明,很討人喜歡,聲音也很好聽,又能維持生態(tài)的平衡,烏鴉也是極少數會反哺的鳥。”

  我看著已經歸化加拿大籍的朋友,真是難以想像,在他們的眼中烏鴉就好像我們眼中的喜鵲一樣。

  在中國人眼中是兇鳥的烏鴉,在加拿大人眼中卻是吉祥鳥,可見這個世界上事物的價值是因人而異的,如果改變了我們的偏見,事物的價值就改變了。

  就像我在加拿大的那些日子,幾乎天天部看到烏鴉,愈看愈發(fā)現烏鴉很好看,聲音也很好聽,飛起來也很優(yōu)美,一副吉祥的樣子,好像穿黑禮服的紳士。

  對呀!那象征兇事的、不吉祥的是我們的心,與烏鴉有什么相于呢?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7

  到泰國旅行,朋友帶我去拜泰國人認為最靈圣的四面佛。

  通常拜四面佛要從第一面佛順時鐘方向拜過去,第一面是求平安,第二面是求財富,第三面是求情感,第四面是求事業(yè)。

  住在泰國的朋友說:“依照我的觀察,一般人總是在第三面佛停留的.時間最長,祈求得最誠心,可見在人間,感情是最大的難題呀!”

  為了求證朋友的說法,我們拜完四面佛,就站在一旁看別人拜,果然,不論男女老少,在祈求情感和婚姻順利的第三面佛前,總是仁立不動很久,表情非常虔誠。

  人是因感情而投胎,感情因此是生命最大的難題。

  離開四面佛時,我想,如果每個人都有朝拜四面佛時那虔誠祈愿的心,愿意花更多的時間在感情的理解,那情感的難題也可以解決不少吧!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8

  我坐在院子里,正欣賞著一朵剛開放的朱模花,正是清晨,朱模花還帶著昨夜的露水,在晨曦中微笑。

  這時候,一只蜜蜂從陽光里穿行而來,它幾乎毫不猶豫的,就停在那一朵朱槿花上,那樣投入、專注而忘情地吸著花蜜。微笑、帶著露水的朱模花;專注、渾然忘我的蜜蜂,看起來就如同在親吻一樣。

  但是,朱槿花與采花蜂是帶著什么愛情而在城市的陽臺上會合的呢?這時空的無限與廣大,使我感到一只蜜蜂找到一朵朱槿花就是奇跡!連結著它們因緣的線不是偶然的!

  花究竟有什么好吃,使蜜蜂穿越城市來尋找和吸取呢?等蜜蜂飛走了,我摘下那朵朱模花來吸,發(fā)現花中果然有著清香甜美的汁液。

  呀!原來在宇宙之間,朱模花,蜜蜂或者蝴蝶,也是追求著幸福、美好的眾生!

  人追隨情欲而在生死時空中飛翔,與一只蜜蜂飛來尋找一朵花也沒有什么不同!

  情欲的本質是生死的根本,但情欲的`追求中也有美好的啟示。

  蜜蜂采花的時候如此專注而深情,但它并不執(zhí)著在一朵花上。

  這是為什么人們把那些風流而不專情的浪子稱作是“采花蜂”的原因吧!

  我想起《佛經》里的一句話:“如蜂采華,但取其味,不損色香,”就覺得人在情感的態(tài)度上,有時還不如一只蜜蜂。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9

  吃哈密瓜的時候,我對孩子提起童年時代如何抓金龜子的事。

  我們把吃剩的果皮拿到樹林或稻田,或甚至放在庭院的角落,到黃昏的時刻,就會有許多不知從何處趕來,閃著綠光、黃光和藍光的金龜子,它們密密麻麻緊緊吸在果皮上,我們常常一口氣就抓到幾十只金龜子。

  然后,我們在金龜子的.身上畫了記號,帶到更遠的地方去放飛,看著閃著光芒的金龜子在空中逸去。

  第二天,往往會發(fā)現一些昨日做了記號的金龜子飛回來,停在果皮上。

  “我童年的時候就很疑惑,金龜子是如何在遙遠廣大的田園辨味,穿過樹林而飛回的呢?”我對孩子說。

  孩子眼睛一亮,說:“爸爸,我們?yōu)槭裁床辉陉柵_上放一些果皮,來吸引金龜子呢?”

  “這怎么可能,這里是城市,我們的陽臺又在十五樓,金龜子住在林間,怎么可能飛來呢?”我說。

  “試試看嘛!試試看嘛!”孩子央求著。

  好!我們就把正在吃的哈密瓜連皮留下來,放在十五樓陽臺的花盆樹下。

  第二天早上起床的時候,發(fā)現有四只金龜子正忘情地吮吸著哈密瓜的果皮,兩只是黃金色,兩只是綠金色。

  孩子和我都驚訝極了,這些金龜子是如何從山林飛過廣大的城市,找到陽臺的這一只哈密瓜呢?它們是具備了什么樣的能量呢?

  我想到,在一些微小的眾生之中,其實也隱藏著更廣大、更深刻、更細膩的心,只是我們看不見罷了。

  我們把那四只金龜子作了記號,帶到別處去放飛,但是金龜子再也沒有飛回來。

  我們好幾次把果皮放在陽臺,總有各式各樣的金龜子從四面八方飛來,可是那畫了彩色筆記號的金龜子再也未曾回來過。

  孩子非常失望。

  我安慰孩子說:“城市到底不是樹林,城市不是金龜子的家呀!”

  說的時候,我感覺這句話是對自己說的,而那作了記號的金龜子,是從故鄉(xiāng)的記憶中飛來,又帶著我的鄉(xiāng)愁,飛向不知名的所在!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0

  山上有一種蟬,叫聲特別奇異,總是吱的一聲向上拔高,沿著樹木、云朵,拉高到難以形容的地步。然后,在長音的最后一節(jié)突然以低音“了”作結,戛然而止。傾聽起來,活脫脫就是:

  知——了!

  知——了!

  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蟬如此清楚的叫著“知了”,終于讓我知道“知了’這個詞的形聲與會意。從前,我一直以為蟬的幼蟲名叫“蜘蟟”,長大蟬蛻之后就叫作“知了”了。

  蟬,是這世間多么奇特的動物,它們的幼蟲長住地下達一兩年的時間,經過如此漫長的黑暗飛上枝頭,卻只有短短一兩星期的生命。所以莊子在《逍遙游》里才會感慨:“惠蛄不知春秋!”

  蟬的叫聲嚴格說起來,聲量應該屬噪音一類,因為聲音既大又尖,有時可以越過山谷,說它優(yōu)美也不優(yōu)美,只有單節(jié)沒有變化的長音。

  但是,我們總喜歡聽蟬,因為蟬聲里充滿了生命力、充滿了飛上枝頭之后對這個世界的`詠嘆。如果在夏日正盛,林中聽萬蟬齊鳴,會使我們心中蕩漾,想要學蟬一樣,站在山巔長嘯。

  蟬的一生與我們不是非常接近嗎?我們大部分人把半生的光陰用在學習,渴望利用這種學習來獲得成功,那種漫長匐匍的追求正如知了一樣;一旦我們被世人看為成功,自足的在枝頭歡唱,秋天已經來了。

  孟浩然有一前寫蟬的詩,中間有這樣幾句:

  黃金然桂盡,

  壯志逐年衰。

  日夕涼風至,

  聞蟬但益悲。

  聽蟬聲鳴叫時,想起這首詩,就覺得“知了”兩字中有更深的含義。

  什么時候,我們才能一邊在樹上高歌,一邊心里坦然明了,對自己說:“知了,關于生命的實相,我明白了。”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1

  搭朋友的便車,去看另一個朋友,車子先走敦化南路,轉南京東路,再轉中山北路。

  我正注視窗外流過的人、車、樹木,開車的朋友突然指著窗外的大樓說:“你看這些人多么有錢,有很多大樓是屬于同一個財團,甚至是同一個人的。”言下頗有羨慕之意。

  “那有什么好呢?背了愈多的財富,放下就更難呀!”我說。

  我們看到這個社會上擁有百億資產,七十歲以上的人,還有很多人每天煩惱去何處開工廠;清晨就要趕去早餐會報;中午要看股票行情;連在路邊散個步、吃一碗蚜仔面線也不可得呀!

  “像我們沒有財富的背累,又沒有權勢要爭奪,也不必拼命去博取名望,想和朋友喝茶就可以出發(fā)才是最幸福的。”我一說,朋友露出了笑容。

  我告訴朋友,我在年紀尚小的時候,常在田間幫忙農作,要扛著稻谷或挑著香蕉在田埂行走,大人的教導里,最重要的.一項是放下和提起同等重要,扛起時沒有順勢而為,就會“煞到中氣”,放下時沒有順勢而為就會“閃到腰子”,都是非常嚴重的。

  你看!冬日難得的晴天,放下對財富、權勢、名聲的營謀,去喝今年難得的冬茶,真是感到幸福。

  或者,有百億資產者也有我們不知的幸福,我們用不著知道,只要我們深知放下的幸福也就好了。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2

  我去民權東路的殯儀館參加一個朋友的葬禮。最后的儀式是繞著朋友的棺木瞻仰他的遺容。看著朋友安詳的臉,想到去世前他因病而極端痛苦的樣于,現在他終于解脫了,我減少了憂傷的情緒,感到有一點安慰了。

  走出殯儀館,我想到今后再也不能和朋友一起喝咖啡談笑,想到生命的短促無常,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氣,告訴自己:“好好地來呼吸一口新鮮空氣吧!因為百年后再也吸不到了。”就覺得空氣特別香甜。

  然后,我步行到與朋友去過的'亞都飯店喝咖啡,在那優(yōu)美的歐式咖啡廳里,我端起咖啡,對自己說:“好好地品味這杯咖啡吧!因為百年后就喝不到了。”這樣想,覺得那咖啡特別的香甜。

  喝完咖啡,我沿著民權東路向東走回家。走過了大家都不想進去、最后不得不進去的殯儀館。

  走過了大家都在求財富、求姻緣、求子嗣的思主公廟,香火鼎盛,可以看到人間永不滿足的欲求。

  走過了幾家婦產科的醫(yī)院,仿佛聽到新生兒恐慌面對人間的啼哭聲。

  走過了廣大的榮星花園,看到幾對情侶在那里談情說愛,一對新婚夫妻在拍新婚的照片。

  呀!生老病死的歷程是多么短暫,在民權東路一千米就走完了,我們的人生不就是這樣地在演出嗎?

  讓我們更真誠地相待吧!因為我們的人生難得,因緣難遇!

  讓我們對父母多一點孝心,因為百年后只會剩下懷念。

  讓我們更真誠地對待妻子或丈夫,回為百年后就不能攜手散步了。

  讓我們更珍惜兒女的成長,因為百年后要擁抱他們就不可得了。

  讓我們在每一個相會,每一個因緣里,都能全心地付出與融人,都能無私地感謝和奉獻。

  每一刻相待都是最真誠的相待。

  因為,因為,百年后,這些都不可得了!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3

  林的散文,以前我曾迷戀過一陣子的,念書時曾經看過他的《佛鼓》,有一點印象,不過,不深刻。初畢業(yè)那年,無所事事,就走各家書店,找書看。無意中在寧江六中看到一個十分破小的書店,那時真是閑得很,就抱著看一看的態(tài)度,沒有指望能有相中的書。賣書的是一個矮而略胖的十七八女孩。她向我推薦林清玄的菩提列系列散文。女孩說她喜歡佛學,而林對佛學有獨到的見解,有一種深深的生命感悟。我于是翻了起來, 共有六本林的散文, 有《紫色菩提》《鳳眼菩提》《拈花菩提》等菩提系列散文。我買了一本《如意菩提》。

  回到單位宿舍就看了起來,覺得確有見地,用許地山空山靈雨思維和東方佛禪智慧,闡述對生命的感悟, 確有一種獨具的心流在林的筆端流淌。讀林的散文仿佛步階野寺,有暮鼓晨鐘響徹心扉, 讓人無憂、無念,無喜、無悲,身凝形釋, 與萬化冥合。

  特別是他有一些描寫小人物的散文,如《武昌街小調》寫落魄詩人周夢蝶,《月光下的喇叭手》寫下九流的吹手,《木魚混飩》寫賣混飩的老人等篇章,在頌贊他們淡泊的操守與生命堅韌的同時,更對其有一種深深的.悲憫,讀來感動。

  當然,那是十年前了。那時我還沒有看過史鐵生的作品。 后來就迷上了史鐵生。不過,林的散文現在也仍然挺喜歡的。 家里有一本浙江文藝出版的《林清玄散文》,王琦編,樓肇明作的序。看得破爛不堪,仍十分的寶愛。 一是這本選的實在是好,特別是前邊的樓序,寫得更是精彩;二是一拿起此書, 就想起最初在江邊讀這書的情景:獨坐船舷,足蕩碧波,一邊翻書一邊看風帆白鳥,青浪游魚,與林清玄同入禪境。老年人常思即往,豈吾亦老矣哉?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一切的一切,都如煙如夢,俱化飛塵。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4

  在一次演講之后,一個聽眾問我:“林先生在演講里一直叫我們愛護生命,可是演講臺上擺滿了鮮花,難道花不是生命嗎?為什么我們愛護動物的生命,不能愛一朵花的生命呢?”

  確實,花也是一種生命,以佛教的觀點看來,生命可以分成兩種形態(tài),一種是有情的生命,一種是無情的生命。

  凡是有生死的都是生命,即使是一朵花。一技草、一粒石頭,也都是生命,但是有情的生命除了生死之外,有三種特質:

  一是有情感,有情愛的感受,例如會因情感的遭遇歡喜或悲傷、快樂或痛苦。

  二是有情欲,有情愛的欲望,為了滿足這種欲望,企圖。追求和奔波。

  三是有情識,有情愛的見解,思想和意識,希望自己的情愛圓滿,達到理想的境地。

  我們如果傷害有情感、有情欲、有情識的眾生,它立刻就會受到巨大的痛苦,例如我們如果把一只貓的頭砍斷擺在講臺上,那只貓立刻失去魂魄,看到的人也會感覺非常恐怖。

  但是花是沒有情感、情欲、情識的生命,它被剪來插在花瓶,并不會立即有巨大的痛苦,它依然會美麗的開放,一直到凋謝的時候。

  理論上,真正愛惜生命的'人,要珍惜一朵花、一枝草、一粒石頭的生命,但是更急迫的是去愛那些有情感、有情欲、有情識的眾生,以這種感同身受的愛,來開展我們內在愛的品質、慈悲的品質、柔軟的品質。

  如果我們不能愛護有情的生命,又如何能疼惜那些無情的生命呢?

  花,以生命作為奉獻,使我們感受到生活的美麗,讓我們也愿自己的心如花一樣美麗,來慈愛一切的生命,這樣,一朵花的生命也就有了無比的價值。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5

  走向光明的所在

  站在百尺竿頭的人,若要更進一步,就不能向前飛躍,否則便會粉身碎骨。只有先從竿頭滑下,才能去爬一百零一尺的竿子。

  人生里退后一步并不全是壞的,如果在前進時采取后退的姿勢,以謙讓恭謹的方式向前,就更完美了。

  “前進”與“后退”不是絕對的,假如在欲望的追求中,性靈沒有提升,則前進正是后退,反之,若在失敗中挫折里,心性有所覺醒,則后退正是前進。

  世間的鬼雖然可怕,內心的緊張卻比鬼更可怕。

  黃昏的海邊,只剩下空蕩寂寞的沙灘,還有傾頹破敗的城堡。

  夜里潮水漲了,海浪把所有的城堡推平,又變成沙灘。

  第二天天亮的時候,沒有人看得出昨天這里曾有許許多多城堡,也沒有人記得有許多孩子為了這些城堡曾有過多么激烈的爭吵。

  在生命的界線中創(chuàng)建的許多城堡,看來真實,卻是虛幻,只有平靜的海灘才是開闊而永恒的存在。

  鳥飛得像鳥,有鳥的尊嚴;魚游得像魚,有魚的尊嚴;人活得像人,有人的尊嚴,這是文明世界最基本的格局了。

  在人生里,我們只能隨遇而安,來什么品味什么,有時候是沒有能力選擇的。

  我們是多么渺小,小得像一株草,人生有什么好計較的呢?

  那些沒有被嘲笑與批評的黑暗所包圍過的人,就永遠無法在心里點起一盞長明之燈。

  有航道的`人,再渺小也不會迷途。

  教堂與墳墓都有十字架;而且,許多教堂都蓋在墳墓旁邊;照耀著教堂的月光,也同樣照在墳墓上;這個世界是如實的顯露著平等,沒有分別的真相,只是人心的向往,使世界也不同了。

  一個想要安心生活的人,當然要有一些光明的希望,崇高的探索、境界的追求,只要保有這種態(tài)度,即使處在障礙中也能坦然無懼,就好像站在墳墓里,也能看見教堂一樣。

  我們大部分的人,窮盡一生在奔馳追求,希望尋找生命中最有價值的事物,卻很少人了解,我們的眼睛才是最有價值的。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6

  公共汽車經過臺北市信義路,在市貿中心前面看見兩棟新蓋好的大樓,樓上有一塊巨大的招牌:

  來征服我吧!搶占東區(qū)的一席之地。

  那招牌的巨大令人感到荒誕,我想到要搶占東區(qū)的一席之地也很不容易,因為東區(qū)的士地一坪四百萬,房子一坪都在五十萬以上。

  這輩子我大概無緣來搶占東區(qū)的一席之地了!我心里這樣想,感到有些悵惆。

  正想著的時候,車往前開了一百米,我望向窗外,發(fā)現和那兩棟大樓的同一邊,有一座巨大的公墓。

  我的腦中閃過招牌上的句于:來征服我吧!搶占東區(qū)的一席之地!

  這塊招牌拿來這公墓前掛著,也很適合呀!

  在這個欲望橫流的城市,許多人盡一生的努力,想要去搶占東區(qū)的一席之地,可能到幾十年后才發(fā)現占錯邊了,差一百米。

  差一百米就差很多了。

  我們不應該把短暫渺小的人生用在欲望的追逐,因為這世間的一切,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被人所搶占。

  喜悅的香 有一種春天開的花,名字叫作含笑。

  含笑花真的和它的名字相像,它是含苞時最香,花瓣一張開,香氣就散走了。含笑因此是少女的.笑,含著喜悅與羞怯的笑,不像圓仔花那樣開懷大笑,也不像圣誕紅那樣肆無忌憚的笑。

  含笑花的花期很長,從春天可以開到秋天,如果在院子里種了一棵含笑花,整年,屋里屋外部有了笑意。

  在含笑盛開的春日,采一些含笑花以小白瓷盤盛著,放在茶幾上,空氣中都有好香,屋里顯得更潔凈。

  我時常會想起第一個為含笑花取名的人,那人是在花香中看見了笑意?或者是飽含喜悅時看見了小白花呢?那一定是個少女吧!只有春天少女那樣喜悅、那樣純凈、那樣細膩的心,才會看見花中的笑容吧!

  但愿我們也可以像含笑花,一年四季都帶著微笑,面對世界。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7

  斷鴻聲里

  是如何的一種感覺?在小巷獨步,偶然抬頭,別人院墻里的鳳凰花探出簇簇火紅,而那種花兒是幾年沒見過的,故鄉(xiāng)生長的植物。

  鳳凰花這種植物喜歡展現自己的紅色,仿佛他就是為離別而生的。年少時喜歡粘一只只鳳凰花成一只只蝶,登上高樓去隨風散放,她旋轉飄落的姿態(tài)曾經贏得許多童稚的笑聲,往事就也像這一只只蝶飄去,它們縱使旋落的姿態(tài)各不相同,終究都會消逝了。

  想起鳳凰花,遂想起平生未盡的志事;想起鳳凰花,遂想起非梧不棲的鳳凰。鳳凰花何以要以鳳凰的名?這樣,老是叫人在離緒充溢時,會幻想自己竟是高飛的鳳凰,在黑夜將近時即將展翼呢?

  《詩經大雅》說的:“鳳凰鳴矣,于彼高崗;梧桐生矣,于彼朝陽。”不經意間就浮起一幕深淺分明的影像;一只神鳥翩翩然昂立高崗,振翅欲起;象征高潔的梧桐則在朝陽面前展露挺挺然的面貌。一位少年,一向喜歡梧桐一向傾慕鳳凰,驀然一抬眼,望見鳳凰花開離期將屆,自己不禁幻想幻化成一株梧桐一邊面對朝陽,或是一只鳳凰以便寒立高崗;或甚至以為自己竟已是一只鳳凰,立于高崗的梧桐樹上;或是呀!一只清靈的鳳凰一展翅便擊破了天藍。

  可是遠處若有若無時斷時續(xù)的驪歌屢屢歌著,如同一首民謠的和聲,那么清清玄玄的蜿蜒在主曲里,明明知道不重要,那一首唱過千余日的歌謠,若沒有結尾的.一小段唱和,也會黯然失色了。

  于是鳳凰花激起的不僅僅是童年成蝶化蝶的記憶,而是少年夢鳳化凰的一段惜情。如火的花的印象配上輕唱的驪聲,敲響了少年的夢境,驚覺到自己既不是鳳凰神鳥,也非朝陽梧桐。終于在碎夢中瞧見自己的面容,原來只是一個少年,原來只是一段驚夢。若干年來死生以赴的生活竟然就要過去,沒有絲毫痕跡,正如大鴻過處,啼聲宛然在耳,縱是啼聲已斷,。卻留下來一片感人的凄楚。而個夢鳳化凰的少年,也只是像別人靜靜的的等待分離,在日落前的山頭站著,要把斜陽站成夜色,只有黑夜也只有黑夜,才能減去白日鳳凰花余影的紅艷吧?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8

  在一個偏僻、遙遠的山谷,有一個高達數千尺的斷崖。不知道什么時候,斷崖邊上長出了一株小小的百合。百合剛剛誕生的時候,長得和雜草一模一樣。但是,它心里知道自己并不是一株野草。它的內心深處,有一個純潔的念頭:“我是一株百合,不是一株野草。唯一能證明我是百合的方法,就是開出美麗的花朵。”有了這個念頭,百合努力地吸收水分和陽光,深深地扎根,直直地挺著胸膛。終于,在一個春天的清晨,百合的頂部結出了第一個花苞。

  百合心里很高興,附近的雜草卻很不屑,它們在私下嘲笑著百合:“這家伙明明是一株草,偏偏說自己是一株花。我看它頂上結的不是花苞,而是頭腦長瘤了。”公開場合,它們則譏諷百合:“你不要做夢了,即使你真的會開花,在這荒郊野外,你的價值還不是跟我們一樣!”

  百合說:“我要開花,是因為我知道自己有美麗的花;我要開花,是為了完成作為一株花的莊嚴使命;我要開花,是由于喜歡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不管有沒有人欣賞,不管你們怎么看我,我都要開花!”

  在野草的鄙夷下,野百合努力地釋放著自身的能量。有一天,它終于開花了。它以自己靈性的潔白和秀挺的`風姿,成為斷崖上最美麗的花。這時候,野草再也不敢嘲笑它了。

  百合花一朵兩朵地盛開著,花朵上每天都有晶瑩的水珠,野草們以為那是昨夜的露水,只有百合自己知道,那是極深沉的歡喜所結的淚滴。年年春天,野百合努力地開花、結籽。它的種子隨著風,落在山谷和懸崖上,到處都開滿潔白的野百合。

  幾十年后,無數的人,從城市,從鄉(xiāng)村,千里迢迢趕來欣賞百合開花。許多孩童跪下來,聞嗅百合花的芬芳;許多情侶互相擁抱,許下了“百年好合”的誓言;無數的人們看到這從未見過的美,感動得落淚,觸動內心那純凈溫柔的一角。

  不管別人怎么欣賞,滿山的百合花都謹記著第一株百合的教導:

  “我們要全心全意默默地開花,以花來證明自己的存在。”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 篇19

  從花蓮回來,走蘇花公路,到崇德隧道口附近,看到幾個工人在排石板階梯,他們專注的神情吸引了我,我便下車了。

  工人用一種近乎悠閑的樣子排石板梯,他完全不用水泥或任何粘接物,他只是把造型都不同的石板沿山坡調整,讓石板密實在山坡上,并與下一個石板接合。

  這看起來不甚費力的工作,事實上是孕含了極獨運的匠心,以及全副的精神,工人必須要完全了解每一塊大小不同的.石板和每一寸不同斜度的山坡才做得到。

  不遠處,就是海了,一層青、一層藍、一層靛的,完全沒有污染的海。

  “這石階可以通到海邊嗎?”怕驚擾了他的工作,我小聲的問工人。

  他正一分一分地挪著手上的石塊,約三十秒后,他頭也沒抬地說:“往下走,轉兩次彎,就到海邊了。”

  我興奮地沿石階跳躍而下,心情歡愉像一個孩子,我發(fā)現階梯的兩旁開滿牽牛花,比平常看到的還要碩大,是最美麗的淺紫色,色澤清麗,還帶著今天清晨的露水。

  到了海邊,看到海岸的卵石美麗不輸給牽牛花,粒粒皆美,獨一無二。一艘漁船正順著波浪在海岸不遠處載沉載浮。

  我蹲下來撿石頭。

  我向來都喜歡海邊的卵石,因為這些石頭從來沒有隱藏,也不故意顯露,它只是在海岸如實呈現它的美與風采。它不怕人笑,也不排斥別人的掌聲。

  這石頭、這海洋、這路邊的牽牛花、這專心排石階的工人,都如是如實地在演出自己,既沒有隱藏,也沒有顯露。這樣一想,使我震驚起來:呀!呀!原來我們身邊最美的事物,無不如實、明白、澈如水晶。

  只可惜這水晶映現的沛然萬象,凡俗的眼睛都把它當玻璃來看待。

  如果我們要看見這世界的美,需要有一對水晶一樣自然清澈的眼睛;如果我們要體會宇宙更深邃的意義,則需要一顆水晶一樣清明、沒有造作的心。

【林清玄短篇散文經典】相關文章:

林清玄短篇精美散文03-22

林清玄短篇散文(精選15篇)02-19

林清玄散文精選03-28

林清玄散文經典03-22

林清玄散文05-21

林清玄經典散文06-08

經典短篇散文03-22

短篇散文06-27

[集合]林清玄經典散文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