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談談李賀憤世幽怨的詩歌人生

時間:2024-09-21 16:57:40 李賀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談談李賀憤世幽怨的詩歌人生

  李賀出身于皇裔貴族之家,嚴重的社會危機,使得這個家庭很重視對子女的文化教育以及社會責任感的培養,幼年時的李賀便刻苦學習,希望可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一展抱負。每天一大早,他就會背錦袋,騎瘦馬,由書僮陪著在大街小巷里走,有時會到風景秀麗的郊外,探尋寫詩的靈感。他就是這樣整天在外閑逛,想到什么好句子,就隨時用紙寫下來,放進袋子里。黃昏回家后,他再從袋子里找出那些在路上記下來的句子,整理成完整的詩。功不唐捐,他7歲就能做詩,李商隱曾在《李長吉小傳》里寫道:“長吉細瘦,通眉,長指爪。能苦吟疾書,最先為昌黎韓愈所知。”

談談李賀憤世幽怨的詩歌人生

  元和四年(809年),韓愈在洛陽,李賀往謁。據說,韓愈與皇甫曾一同回訪,李賀“總角荷衣”出迎,二人指定題目讓李賀寫上一篇賦,題目為《高軒過》。李賀文不加點,一氣呵成。原詩為:“華裾織翠青如蔥,金環壓轡搖玲瓏。馬蹄隱耳聲隆隆,入門下馬氣如虹。云是東京才子,文章巨公。二十八宿羅心胸,元精耿耿貫當中。殿前作賦聲摩空,筆補造化天無功。龐眉書客感秋蓬,誰知死草生華風。我今垂翅附冥鴻,他日不羞蛇作龍。”

  奉命之作不容易寫好,但李賀這首詩先寫韓愈、皇甫來訪的宏偉氣派,接著以無比欽佩的心情寫了他們崇高的文名、寬廣的胸懷和磊落的人格,最后以滿懷喜悅的心情寫到二公的來訪,使自己絕處逢生,堅信自己日后定能施展抱負。全詩一氣呵成而又構思精嚴,感情真摯、跌宕多姿,受到韓愈、皇甫的贊賞,這竟出自一個年僅7歲的孩童之手,令人難以置信。后來,李賀去洛陽參加河南府試,呈送給韓愈一些自己的詩文,首篇為《雁門太守行》,令韓愈眼前為之一亮。詩曰:“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院炱熗僖姿,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雁門太守行》為樂府舊題,詩中主要描寫邊塞將士在敵人重兵壓境形勢下英勇戰斗的情形,表現其不怕犧牲的英勇氣概,充滿了愛國主義情懷,全詩意境蒼涼、氣氛肅殺,語句悲壯,極富藝術感染力。前四句寫日落前的情景,“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是傳頌千古的名句,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之眾,來勢之兇,守軍將士處境之艱難,表現得淋漓盡致。

  李賀參加河南府試,作組詩《河南府試十二月樂詞并閏月》,每月一首,外加閏月一首,共十三首。李賀在命題、立意、煉句等方面皆有新意,為應試詩之上乘佳作。元代的孟P說:“讀李長吉《十二月詞》,其意新而不蹈襲,句麗而不淫,長短不一,音節亦異。”明代的余光也說:“二月送別不言折柳,八月不賦明月,九月不詠登高,皆避俗法。”可見李賀該組詩力避前人窠臼,苦心孤詣于創新,也因此而獲得了考官青睞,鄉試獲雋,遂于當年冬入京赴禮部試。

  據說,元稹也很喜歡李賀的詩。有一天,元稹專門到李賀家里拜訪,要跟李賀聊詩談文,但李賀看見元稹的名帖是“明經”出身,當時重進士輕明經,便不想與他浪費時間,很輕蔑地叫下人傳話道:“明經擢弟,何事來見李賀?”元稹在門外等候了半天,等到的卻是這句帶有侮辱性的話,這話深深刺痛了元稹,于是便懷恨在心,拂袖而去。

  光陰荏苒,時過境遷,元和五年(810年),當李賀要考進士時,當年毫無名氣、曾做過校書郎的元稹此時已經官運亨通,任禮部郎中,正好管著科舉考試。

  常言道,不怕得罪君子,就怕得罪小人,尤其是那種假君子真小人,會更令人防不勝防,他們均是打擊報復之好手,拈過拿錯之良匠。

  元稹發現了李賀的名字,便絞盡腦汁,想要從中搗蛋,以報復當年李賀對他的羞辱。最后,終于找到了上奏皇上的理由。李賀父親名李晉肅,“晉”與進士的“進”同音,這是犯名諱的。于是元稹在金鑾殿上向皇帝奏道:“啟奏圣上,李晉肅的‘晉’與‘進’同音,這不合乎朝廷的禮法。因此,李晉肅的兒子李賀應取消考試資格。”元稹又強調說:“啟奏圣上,應以朝廷的禮法為重!”皇帝就準奏了。這等于說李賀沒有通過“政審”,科舉考試就免談了。此事一經傳出,整個京城頓時一片嘩然(也有人認為此事并非元稹所為)。墻倒眾人推,其他考生為了減少競爭對手,也紛紛起哄,最終成為一股難以遏止的倒賀洪流,淋漓盡致地展現了人性自私的一面。

  面對如此局面,李賀只好向韓愈求助,請他出面進行干預,緩解這種壓力。

  韓愈非常欣賞李賀的才華,他不平則鳴,馬上寫了一篇《諱辯》,為李賀解圍。他義正詞嚴地質問:“父名‘晉肅’,子不得舉‘進士’;若父名‘仁’,子不得為‘人’乎?”他引經據典,先由避諱的規定說起,繼而舉例證進行闡釋,說明李賀并未違犯條律。最后,韓愈指出,現在一些人詆毀李賀,引申諱法,是借機壓制人才!

  韓愈的《諱辯》,寫得有理有據,痛快淋漓,后來此文被收入《古文觀止》,歷代為賞。但在當時,不少人是不買賬的,結果,李賀雖赴京應舉,卻遭讒而未能應試。

  長安應進士舉的失敗,對李賀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黯然傷神地離開那曾經使他熱切向往的京城,騎驢垂帽,懷著悲哀絕望的心情獨行在這蕭條的古道上,悲從中來,寫了一首《出城》:“雪下桂花稀,啼烏被彈歸。關水乘驢影,秦風帽帶垂。入鄉試萬重,無印自堪悲。卿卿忍相問,鏡中雙淚姿。”

  唐人以登科為折桂,“雪下桂花稀”,暗喻應進士舉失利之~,這又是實景描寫,說明時令正是深冬。“啼烏被彈歸”,比喻應進士舉被人讒毀、中傷之~。前四句寫得比較凄涼,有力地烘托了不第而歸的悲涼心情。

【談談李賀憤世幽怨的詩歌人生】相關文章:

李賀的詩歌特點06-17

李賀詩歌特色分析06-08

李賀神奇瑰麗的詩歌世界07-19

李賀詩歌的藝術特色分析08-17

李賀的詩歌風格是什么10-09

李賀詩歌惱公全文08-31

李賀詩歌藝術簡論06-14

李賀的詩歌藝術成就06-28

李賀詩歌中的“盛唐之音”06-13

李賀的詩歌特點是什么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