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閱讀及其答案:李賀傳
在我們平凡的學(xué)生生涯里,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能讓不同語言使用者“筆談”,是一種具有固定格式,卻不會非常困難的溝通方法。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看懂文言文發(fā)愁,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閱讀及其答案:李賀傳,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賀,字長吉,鄭王之孫也。七歲能辭章,名動京邑。韓愈、皇甫湜覽其作,奇之而未信,曰:“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豈有不識之理。”遂相過其家,使賦詩。賀總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無人,援筆題曰《高軒過》。二公大驚,以所乘馬命聯(lián)鑣而還,親為束發(fā)。賀父名晉肅,不得舉進(jìn)士,公為著《諱辯》一篇。后官至太常寺奉禮郎。賀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旦日出,騎弱馬,従平頭小奴子,背古錦囊,遇有所得,書置囊里。凡詩不先命題,及暮歸,太夫人使婢探囊中,見書多,即怒曰:“是兒要嘔出心乃已耳!”上燈,與食,即従婢取書,研墨疊紙足成之。非大醉吊喪,率如此。賀詩稍尚奇詭,組織花草,片片成文,所得皆驚邁,絕云翰墨畦徑,時無能效者。樂府諸詩,云韶眾工,諧于律呂。嘗嘆曰:“我年二十不得意,一生愁心,謝如梧葉矣。”忽疾篤,恍惚晝見人緋衣賀赤虬騰下,持一版書,若太古雷文,曰:“上帝新作白玉樓成,立召君作記也。”賀叩頭辭,謂母老病,其人曰:“無上比人間差樂,不苦也。”居傾,窗中勃勃煙氣,聞車聲甚速,遂絕。死時才二十七,莫不憐之。李藩綴集其歌詩,因托賀表兄訪所遺失,并加點(diǎn)竄,付以成本。彌年絕跡。乃詰之,曰:“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今存十之四五。杜牧為序者五卷,今傳。孟子曰:“其進(jìn)銳者其退速。”信然。賀天才俊拔,弱冠而有極名。天奪之速,豈吝也耶若少假行年,涵養(yǎng)盛德,觀其才,不在古人下矣。今茲惜哉!(選自《唐才子傳·李賀》)
[注]鄭王:李亮,唐高祖李淵的從父,隋朝時任海州刺史,高祖武德初年封鄭王。
參考譯文:
李賀,字長吉,是鄭王李亮的玄孫。李賀七歲時就會寫詩作文,名震京城。韓愈、皇甫湜讀了他的作品,感到很稀罕,卻不相信,說:“如果是古人,我們也許不知道;是今人,哪里有不認(rèn)識此人之理。”于是二人共訪李賀家,讓李賀當(dāng)場作詩。李賀梳總角發(fā)穿荷葉衣從內(nèi)室出來,很高興地接受命令,他旁若無人,拿筆就寫,詩題叫《高軒過》。韓愈、皇甫湜二人大驚,就用自己乘坐的馬命李賀騎上,并騎而還,親自為李賀束發(fā)。李賀之父名叫李晉肅,所以李賀不能去考進(jìn)士,韓愈為此寫了一篇叫《諱辯》的文章。李賀后來官至太常寺禮郎。李賀外貌纖細(xì)瘦小,雙眉相連,手指細(xì)長,字寫起來很快。他白天出門,騎著瘦弱的馬,后面跟著個剃著光頭的小仆人,身背古錦做的袋子,碰到自己想出了詩句,就寫下來放在袋子里。李賀凡要作詩,都不先寫出標(biāo)題。到晚上回家后,李賀的母親就讓婢女掏袋子里面,見到寫的詩句很多,就生氣地說:“這孩子是要把心嘔出來才罷休啊。”點(diǎn)上燈,讓李賀吃飯,李賀就從婢女手中把寫的詩句拿過來,研好墨,疊好紙,把這些零散的詩句補(bǔ)足成一些完整的詩。除了喝酒大醉,參加喪禮,李賀通常都是這樣的。他的詩十分崇尚奇異的風(fēng)格,結(jié)構(gòu)猶如花草,片片都有文采,所得詩句都高邁驚人,完全擺脫了通常詩家的常規(guī),當(dāng)時無人能夠仿效。李賀所作的那些樂府詩,被宮廷的樂工們譜上曲來演唱。李賀曾嘆息說:“我二十歲不得志,一生憂愁,心就像梧桐葉一樣凋謝了。”他忽然病重,恍恍惚惚在白天見有個穿紅衣服的人駕著紅色的龍車騰空而下,手持一板文字,像上古時代的篆文,他對李賀說:“天帝新建成了白玉樓,立即召你去寫篇記文。”李賀磕頭推辭,說自己母親年老多病。那個人說:“天上比人間更快樂,一點(diǎn)兒也不苦。”過了一會兒,窗戶里煙氣滾滾,聽見龍車聲疾速馳去,李賀就斷氣了。他死時僅二十七歲,無人不為之痛惜。李藩想編集他的詩歌,于是托李賀的表哥訪求李賀被遺失的作品,并請他加以整理,就付給了李賀表哥有關(guān)的費(fèi)用。但李賀的表哥一年多不見影子。到找到他責(zé)問時,這位先生說:“我常常恨李賀傲氣十足,瞧不起比人,我已把他的詩文都燒了。”李賀保存到今天的詩文不過十分之四五,杜牧作序的《李賀集》五卷,流傳至今。
老子后所:“那些進(jìn)取急切的人,他們后退同樣迅速。”這話一點(diǎn)兒不假。李賀天賦出眾拔群,二十歲聲名酒至于極點(diǎn),上天奪走其性命如此迅速,難道是上天太吝嗇了嗎?如果稍微寬限他經(jīng)歷的年歲,使他能修養(yǎng)心性品德,看他的才能,成就應(yīng)當(dāng)不在古人之下啊。如今真是令人痛惜啊!
中考閱讀訓(xùn)練:
8、對下列句子中加點(diǎn)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 賀總角荷衣而出,欣然承命,旁若無人 承:接受
B 賀父名晉肅,不得舉進(jìn)士 舉:推薦、選用
C 老子曰:“其進(jìn)銳者退速。”信然 信:果真、的確
D 若少假行年,涵洞養(yǎng)盛德,觀其才,不在古人下矣 假:授予、給予
9、以下句子中,全都表明李賀有才華的一組是( )
①韓愈、皇甫湜覽其作,奇之而未信
②賀為人纖瘦,通眉,長指爪,能疾書
③所得皆驚邁,絕云翰墨畦徑,時無能效者
④従平頭小奴子,背古錦囊,遇有所得,書置囊里
⑤每恨其傲忽,其文己焚之矣
⑥上帝新作白玉樓成,立召君作記也
A ①③⑤ B ②④⑥ C ①③⑥ D ②④⑤
10、下列對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 李賀是唐朝宗師后人,人長得纖瘦,手腳很長,但非常聰明,寫字飛快,七歲詩文便震動京城。
B 韓愈、皇甫湜讀了李賀的作品,不相信他只有七歲,直到李賀梳總角發(fā)穿荷葉衣出來,他們才大驚。
C 李賀寫詩崇尚奇異的風(fēng)格,完全擺脫了通常詩家的常規(guī),當(dāng)時無人能夠仿效,其樂府詩常被譜成唱曲。
D 作者詳細(xì)記敘李賀充滿神奇色彩的病死過程,是要借天妒英才的說法凸顯李賀出類拔萃的天賦。
11、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0分)
(1)若是古人,吾曹或不知;是今人,豈有不識之理。(5分)
譯文:
(2)非大醉吊喪,率如此。(5分)
譯文:
參考答案:
8、B(應(yīng)當(dāng)解釋為“參加科舉考試)
9、C(②句描繪李賀相貌,說其寫字很快;④句描述李賀平時很勤奮,⑤句寫李賀表哥自述,因嫉恨李賀傲慢,燒掉他所搜集到的李賀詩文)
10、B(韓愈、黃埔湜不相信的不是李賀的年齡,而是不相信只有七歲的李賀能寫出這樣奇妙的詩文)
文言文閱讀及其答案
文言文,完成19—22題。
張綱少明經(jīng)學(xué),雖為公子,而厲布衣之節(jié),舉孝廉不就,司徒辟為侍御史。時順帝委縱宦官,有識危心。綱常慨然嘆曰:“穢惡滿朝,不能奮身出命掃國家之難,雖生,吾不愿也。”漢安元年,選遣八使徇行風(fēng)俗,皆耆儒知名,多歷顯位,唯綱年少,官次最微。余人受命之部,而綱獨(dú)埋其車輪于洛陽都亭,曰:“豺狼當(dāng)路,安問狐貍!”帝雖知綱言直,終不忍用。時,廣陵賊張嬰等眾數(shù)萬人,殺刺史、二千石,寇亂揚(yáng)、徐間,積十余年,朝廷不能討。以綱為廣陵太守。前遣郡守,率多求兵馬,綱獨(dú)請單車之職。既到乃將吏卒十余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綱延置上坐,問所疾苦。乃譬之曰:“前后二千石多肆貪暴,故致公等懷憤相聚。二千石信有罪矣,然為之者又非義也。今主上仁圣,欲以文德服叛,故遣太守,思以爵祿相榮,不愿以刑罰相加,今誠轉(zhuǎn)禍為福之時也。若聞義不服,天子赫然震怒,大兵云合,豈不危乎?若不料強(qiáng)弱,非明也;充善取惡,非智也;去順效逆,非忠也;身絕血嗣,非孝也;背正從邪,非直也;見義不為,非勇也;六者成敗之幾,利害所從,公其深計(jì)之。”嬰深感悟,明日,將所部萬余人與妻子面縛歸降。綱乃單車入嬰壘,散遣部眾,任從所之;子弟欲為吏者,皆引召之。人情悅服,南州晏然。天子嘉美,征欲擢用綱,而嬰等上書乞留,乃許之。綱在郡一年,年四十六卒。百姓老幼相攜,詣府赴哀者不可勝數(shù)。張嬰等五百余人制服行喪,負(fù)土成墳。
(《后漢書?張綱傳》)
張綱單騎詣賊壘,諭張嬰而降之,言弭盜者侈為美談。然綱卒未幾,嬰復(fù)據(jù)郡以反,
綱何嘗能弭東南之盜哉!張綱者,以緩一時之禍,而不暇為國謀也,何足效哉! (王夫之《讀通鑒論》)
19.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既到/乃將吏卒/十余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
B.既到/乃將吏卒十余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 拜謁/
C.既到/乃將吏卒/十余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 拜謁/
D.既到/乃將吏卒十余人/徑造嬰壘/以慰安之/求得與長老相見/申示國恩/嬰初大驚/既見綱誠信/乃出拜謁/
20.下列對文中加點(diǎn)詞語的相關(guān)內(nèi)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經(jīng)學(xué),研究儒家經(jīng)典學(xué)說并闡明其含義的學(xué)問。《詩》《書》《禮》《易》《樂》《春秋》,是公認(rèn)的儒學(xué)經(jīng)典。
B.布衣,布制的衣服,借指平民。古代“布”指麻葛之類的織物,平民穿麻、葛織物。后也以布衣稱沒有做官的讀書人。
C.孝廉,即孝順親長、廉能正直,漢代察舉制的科目之一,是一種自上而下的選拔方式。至明、清兩朝,變?yōu)閷εe人的雅稱。
D.二千石,指稱郡守。漢官秩以萬石為最高,中二千石次之,真二千石再次,后一級就是兩千石,漢郡守俸祿為兩千石。
21.下列對原文有關(guān)內(nèi)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xiàng)是( )
A.張綱年輕時就通曉經(jīng)學(xué),雖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卻能磨礪布衣的節(jié)操,被舉薦為孝廉,他卻不愿赴命,后來被任命為侍御史。
B.當(dāng)時順帝委任縱容宦官,有識之士都恐懼擔(dān)心。張綱為國家命運(yùn)擔(dān)心,出言不遜,皇帝雖知其言語耿直,最終不愿重用他。
C.廣陵寇亂十多年,朝廷派張綱平息寇亂。他不像前任那樣多求兵馬,而是只身到賊營,分析利弊,曉以情理,結(jié)果張嬰等萬人歸降。
D.王夫之認(rèn)為,張綱獨(dú)自赴賊營,勸張嬰歸降,可謂大智大勇,但后來張嬰再次造反,證明張綱沒有解決根本問題,不值得效法。
參考答案:
19.D(到任以后,就率領(lǐng)差吏兵卒十多人,徑直造訪張嬰營壘,安撫慰問,要求與頭目會見,表明國家的恩惠。張嬰起初非常吃驚,見到張綱的誠信后,才出來拜見。)
20.C(“孝廉”是一種自下而上的選拔方式。)
21.D (王夫之并未認(rèn)為張綱大智大勇。)
張綱年輕時就通曉經(jīng)學(xué),雖然是官宦家庭的公子,卻磨礪布衣的節(jié)操,被舉薦孝廉,他卻不赴命,后來被司徒任命為侍御史。當(dāng)時順帝縱容宦官,有識之士都恐懼擔(dān)心。張綱慨然感嘆:“污穢丑惡之人聚滿了朝廷,如果不能挺身而出獻(xiàn)出生命,為國家掃除災(zāi)難,即使活著,也是我所不愿意的。”漢安元年,朝廷選派八位使者巡視各地的風(fēng)氣民情,使者大多是年老而德高的儒者和知名人士,大多先后擔(dān)任要職,只有張綱年紀(jì)輕,官位低。其他人都奉命到位,只有張綱卻在洛陽都亭停車不行,說:“豺狼一般暴虐奸邪的人當(dāng)政,怎么還要查問那些像狐貍一樣奸佞狼狽的壞人!”皇帝雖然明白張綱說話真率,但最終還是不愿意重用他。當(dāng)時,廣陵的張嬰等人率領(lǐng)數(shù)萬人反叛,他們殺了刺史、郡守,在揚(yáng)州、徐州一帶作亂已經(jīng)有十多年,朝廷卻一直不能討伐征服他們。于是,派張綱擔(dān)任廣陵太守。先前派遣的郡守,大多向朝廷要求很多的兵馬,唯獨(dú)張綱卻請求輕車簡行赴命任職。到任以后,就率領(lǐng)差吏兵卒十多人,徑直造訪張嬰營壘,安撫慰問,要求與頭目會見,表明國家的恩惠。張嬰起初非常吃驚,見到張綱的誠信后,才出來拜見。張綱請他坐在上座,詢問疾苦。勸導(dǎo)他說:“前任郡守大多肆虐貪婪殘暴,所以致使你們各位心懷憤怒聚到了一起。郡守確實(shí)有罪,然而你們這樣做也是不義的。如今皇上仁慈圣明,要以文德勸服反叛之人,所以派我前來,想以爵祿使你們榮耀,不想用刑法懲罰你們,現(xiàn)今實(shí)在是轉(zhuǎn)禍為福的好時機(jī)啊。如若聽聞仁義卻不順服,一旦天子赫然震怒,派遣大軍聚集于此,難道不危險嗎?如果不能正確估量雙方力量的強(qiáng)弱,就是不明智;冒充美善而趨從邪惡,就是不聰明;放棄順服而效仿叛逆,就是不忠誠;自己斷送了子孫的性命,就是不孝順;違背正道而走向邪路,就是不正直;明白正義而沒有作為,就是不勇敢;這六方面是關(guān)系到你們成敗、利害的重要因素,希望你能夠仔細(xì)考慮。”張嬰被深深地感動并醒悟,第二天,率領(lǐng)部下萬人和妻子兒女,雙手反綁投降歸順。張綱就單車進(jìn)入張嬰營壘,遣散了張嬰的部下,讓他們?nèi)プ约合肴サ牡胤剑幌胍?dāng)差的,都召而來之。于是人們喜悅信服,南州一片安定。皇上給予了好評,想提拔張綱,而張嬰等人上書乞求留任張綱,皇上應(yīng)允了。張綱在郡守位上一年,四十六歲時逝世。百姓老幼相扶到張綱府邸吊唁的人多得無法計(jì)數(shù)。張嬰等五百多人穿著喪服為他操辦喪事。背負(fù)泥土為他壘筑墳?zāi)埂?/p>
張綱單車獨(dú)騎去到叛賊營壘,勸喻張嬰并降伏了他,主張安撫盜賊的人都把這作為美談。然而張綱死后沒多久,張嬰又占領(lǐng)郡地而反叛,張綱哪里能使東南的盜賊止息啊!張綱這樣的人,只能緩解一時的災(zāi)禍,卻不能用他為國家作長期的謀劃,哪里值得效仿呢!
閱讀下面選文,完成1-5題。
①董宣,字少平,陳留圉人也。……后特征為洛陽令。時湖陽公主蒼頭白日殺人。因匿主家,吏不能得。及主出行,而以奴驂乘。宣于夏門亭候之,乃駐車叩馬,以刀畫地,大言數(shù)主之失,叱奴下車,因格殺之。主即還宮訴帝。帝大怒,召宣,欲箠殺之。宣叩頭曰:“愿乞一言而死。”帝曰:“欲何言?”宣曰:“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須箠,請得自殺。”即以頭擊楹,流血被面。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qiáng)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主曰:“文叔為白衣時,臧亡匿死,吏不敢至門。今為天子,威不能行一令乎?”帝笑曰:“天子不與白衣同。”因敕:“強(qiáng)項(xiàng)令出!”賜錢三十萬。宣悉以班諸吏。由是搏擊豪強(qiáng),莫不震栗。京師號為“臥虎”。歌之曰:“袍鼓不鳴董少平。”
②在縣五年。年七十四,卒于官。詔遣使者臨視,唯見布被覆尸,妻子對哭,有大麥數(shù)斛,敝車一乘。帝傷之,曰:“董宣廉潔,一死乃知之。”以宣嘗為二千石,賜艾綬,葬以大夫禮。
1.選文重點(diǎn)記敘了董宣的哪一件事?突出了他怎樣的精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釋選文中劃線的詞語。
(1)臧亡匿死 ( )
(2)大言數(shù)主之失 ( )
(3)莫不震栗 ( )
(4)使宣叩頭謝主( )
3.翻譯選文中畫橫線的句子。
陛下圣德中興,而縱奴殺良人,將何以理天下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漢光武帝為什么稱董宣為“強(qiáng)項(xiàng)令”?請你從選文中找出依據(jù)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董宣以死進(jìn)言得到了皇帝的敬重。有人認(rèn)為他的做法過于極端,也有人說他是為了維護(hù)國家法律的尊嚴(yán),請說說你對此事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重點(diǎn)記敘了董宣執(zhí)法的故事,突出了他不畏權(quán)貴、秉公執(zhí)法的精神。
2.(1)隱藏.現(xiàn)在寫作藏;
(2)列舉(罪狀或過失);
(3)害怕得發(fā)抖;
(4)認(rèn)錯
3.皇帝您因德行圣明而中興復(fù)國,卻放縱家奴殺害百姓,將拿什么來治理天下呢?
4.“帝令小黃門持之,使宣叩頭謝主,宣不從,強(qiáng)使頓之,宣兩手據(jù)地,終不肯俯。”
5.答案不唯一,言之成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