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李白》有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獲,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后感如何寫了哦。那么我們如何去寫讀后感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李白》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李白》有感1
各位同學好友,我對一首古詩特別欣賞,就是那首說一個孤獨漂泊的人就要離開朋友們遠行他鄉的時候,忽然聽到遠處傳來了送別的歌聲的詩
猜出來了吧,就是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首詩寫的太好了。起因是:一貫愛獨自游山玩水的李白要到安徽南部時,當地一位叫汪倫的人是李白的粉絲,就給李白寫了一封信:說來我家鄉玩吧,我家鄉是十里桃花,萬家酒店,處處飄香,引人入醉。李白一看,這個地方太好了,太合我意了。別的地方不去了,就去汪倫家鄉吧。李白到了汪倫家鄉一看,并沒有汪倫信上說的美景。等他見了汪倫表示質疑時,汪倫才說出了實情:十里桃花----是指十里外有一處深潭叫‘桃花潭’。萬家酒店-----是指這的酒店主人姓‘萬’。
只所以這樣寫信給李白,是因為我太崇拜李白的詩了。太想見見李白這位詩仙了。請你原諒。李白聽了哈哈大笑。他非常理解汪倫的善意,和汪倫交起了朋友。汪倫極盡地主之誼,盛情款待了李白好幾天。陪他吟詩游玩喝酒,他倆結下了深厚的'友誼。雖然有了好友,但是李白還是不愿在一個地方久留。他還是要到各地游山玩水,以便即興作詩。汪倫看強留不住李白,就給李白準備了很多路上用的物品。同意李白到別處去。在李白獨自一人乘船剛要起程時,汪倫帶領鄉親們到岸邊跳著舞唱著歌為李白送行。李白非常感動,就吟頌了這一首詩回贈汪倫。成就了這一千古絕唱。流傳至今。它的詩情畫意躍然紙上。歷歷在目。我非常感動。它成了我最喜歡的古詩之一。
讀《李白》有感2
李白,老少皆知的名字,孩子們的咿呀學語就開始吟誦: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每次看到晴朗的夜空,圓圓的明月隨即想到: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便是我們熟識的'李白作品《靜夜思》。家喻戶曉,朗朗上口。可他之所以被譽為詩仙,是因為詩美,人醉,重信譽,親友人,無論自己處境如何,始終把國家大事放在首位,自己61歲了還心系國家,說自己是一只大鵬鳥,國家需要我,人民需要我,一定義不容辭,燃燒到最后一刻。
起先在我的印象中,始終覺得李白是風流倜儻、才華橫溢的唐伯虎,過著神仙般的生活,以詩會友,以酒當歌,真是羨慕不已,天上的神仙也就這樣吧!讀了《李白》才知道非也非也,我只看到片面的小李白,其實李白才華橫溢,滿腔熱血,為國家之棟梁才是李白的志向,在朝中屢屢受挫,被高力士、楊國忠和李林甫等小人因嫉生恨,污蔑陷害,被迫遠離朝政,四處游走。李白雖不在朝中做官,也一直為國家憂心忡忡,安祿山叛變后他擔心受苦受難的百姓們,自己沒多久就病倒了,當接到永王聘書時,不顧自己生病的身體,極力說服夫人,激情書寫了《永王東巡歌》十一首,他萬萬沒想到會變成皇室互相奪權的犧牲品,被抓、關押、流放遭遇種種不公,卻澆不滅他慷慨報國的壯志,真是我們真心敬重的英雄。
《李白》這本書里還寫了許多李白神話般的小故事,從神仙白的出生,兒時小李白重情意,父母親從小對他寄予厚望,為給他有個好前途,遷移、從師,父母的付出和自己的努力,都告訴我們生活本不是一帆風順的,順遂的是在遇到坎坷的時候,我們怎么用積極的心態解決困難,化憤怒為力量,多讀書堅定心中目標轉緩前進,為祖國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
讀《李白》有感3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李白的詩總是那么氣勢澎湃,氣宇非凡,像閃電,穿越千年的風雨,震憾著我的心。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這又是何等的豪放!我一提筆寫作文就會想起口袋作文,所以轉發了這篇文章;若你為寫作文發愁,請訪問()。
李白是個豪放的詩人,但也不乏柔情衷腸,他的一首《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竟也讓人黯然神傷:“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難怪孟浩然聽了這首詩后傷感得久久說不出一句話來。
我一直弄不清是什么力量造就了曠世奇才李白。讀了《李白傳記》后才明白,李白是以生命在寫詩,所以才有了不朽的詩文。他那坎坷曲折的一生造就了一個偉大的浪漫詩人。
公元626年玄武門之變后,李白的爺爺因逃難來到了西域胡地。李白在胡地長大,父親李客卻依然教他讀書寫字,以及一些大唐禮節。公元710年,李白十歲,這一年李白一家才返回大唐。生性頑皮的小李白,還是一樣愛玩,直到有一天遇上了一個磨鐵杵的老婆婆,悟出了“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的道理,才開始發憤讀書。十二歲那年,李白就作出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這樣的'不朽之作。十五歲時,李白就告別家人,上大康山拜師趙征。二十歲又上峨眉山師從東巖子。五年后,李白告別東巖子,此后便浪跡天涯。
李白游歷過許多山川湖泊和名勝古跡,這不但開拓了他的視野,更使他的心靈得到了滋潤。他每到一個地方,總要結交幾個豪杰之士,或是接濟一些落魄文人。他不僅是詩人,也是豪俠。
李白的一生總是生活在現實與理想的沖實中。他對政治很有抱負,但因才盛遭忌,只做了兩年的翰林學士,以致鵬鳥展翅翱翔的壯志受挫。他終日沉溺在詩酒中,其實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
曠世的詩仙李白,他的詩如長江黃河般直瀉千里,波瀾壯闊,是中國文學史上不朽的奇跡!李白有著太多能令我們學習的地方,他對學習的態度、方法;他對政治的抱負、看法;他崇尚自由的生活態度;不畏權威的無畏精神……
讀《李白》有感4
我讀了《李白》一書,不僅感慨萬千:李白縱然是才華橫溢的天才詩人,卻也深深懂得勤學苦練的內涵,在藝術上不敢稍有懈怠。
李白是個天才的詩人,他的.詩中蘊含著豐富的真、善、美。李白愛豪俠,早年入大康山、峨眉山隱居求道;他愛神仙道士,與元丹丘等人交往甚密,追求超脫的精神世界。他對政治很有抱負,但遭人排擠,只好辭官。
李白不僅愛人,也愛酒,不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他總喝酒。酒已經成為他生命中的一部分了。
一個偉人的成功,先天的聰慧固然是先決條件,但后天不懈的努力,更是成功的基石。李白那種對生命真諦鍥而不舍的追求,以及勇于創造、崇尚自由的精神,是很值得我們學習的。
讀《李白》有感5
我讀過很多本書,其中最令我感觸萬千的書就是描寫李白悲壯坎坷一生的《李白傳》。它告訴了我們要刻苦努力,勤奮學習的道理。
這本書主要描寫了李白從小就聰明過人,連作詩都會,但他依舊努力學習。想達到更高的水準,成年后,他才華橫溢,更是作詩無數,受到很多人的敬仰,人人都想接待他,最后還是被皇上看中,做了大官,雖然被陷害在晚年過的并不好,但畢竟輝煌了大半輩子,這都得益于他一直刻苦好學。
李白用他的一生告訴我們,人只有刻苦努力,勤奮好學才可以獲得一些成就,從而站在高處被萬人敬仰,得到別人的稱贊。
反觀我這個廢材少年,一天天漫無目的,聽到學習就暴跳如雷。天天就想著玩游戲,考試成績更是往零分努力,在看看人家李白,比我聰敏還比我努力,身為一名新時代的`好少年,我的臉該往哪放呀!再不改變改變,我就真廢了。書中有一句話說“有一種力量叫榜樣的力量”,李白就是我的榜樣,我一定要向他學習,只有現在刻苦努力,才會有美好的未來。
我們做任何一件事時,都要認真努力,此外還要好好學習,只有那樣,才能獲得屬于自己的榮譽,像李白一樣受萬人敬仰。
《獵人海力布》讀后感《青鳥》讀后感450字讀《李白傳》有感《慈母情深》讀后感讀《朝花夕拾》有感850字
讀《李白》有感6
歌德曾說,“一個作家的風格是他內心生活的準確標志。”這話也可以這樣說:一個作家的性格、氣度,決定了他作品的風格、氣韻。李白在這里雖然開篇就寫人生苦短,但絕對拒絕如阮籍《詠懷》里,“人生若塵露,天道邈悠悠”式的一味感傷。在李白看來,只要人生得意,就要飲酒狂歡的,“莫使金樽空對月”,只有當美酒盛滿金杯,豪飲而下的時候,才對得起朗朗明月。由悲到喜的轉折是那么的急切,從蒼茫的悲涼到似乎是及時行樂的放達的.轉變,幾乎沒留一點點空隙,是硬生生拗過來的,這種不可思議的力度,源于李白對自己的絕對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
這句話在后世流傳之廣、之深,早就到了婦幼皆知的地步,足見這句詩的妙絕。即便現在被小人所排擠,但是李白依然相信‘我輩豈是蓬蒿人”,依然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這種自信,已經成為一種豪爽之氣,千金散盡又何足掛齒,只要“天生我材”肯定還會“還復來”的!唐初王梵志曾作《吾富有錢時》,從中可以看出唐朝嫌貧愛富之風非常嚴重。但是李白根本不被俗物所困,豪情所至,又怎能不聲勢奪人、感人肺腑?
直至結尾處,與爾同銷萬古愁!感情在這一句中凝練到極致。呼應了開篇浩蕩的悲涼,卻沒有開頭兩句那種綿延之感。仿佛一把天刀,橫空把乾坤劈成兩半。絲毫沒有拖泥帶水,在最緊要的關頭嘎然而止。空留清音。讓人肅然而立,手中的酒杯霎時間重若五岳。能和這樣的朋友痛飲,就算是傾家蕩產也愿意吧!
是的,岑夫子、丹丘生,以及所有有幸讀到這首詩的朋友們啊,聽,有聲音從天邊傳來,它縱橫捭闔,奔流而下,它在你我每個人的耳邊回響著,那就是:將進酒!杯——莫——停!
讀《李白》有感7
原詩: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
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
此詩我拜讀多遍,感悟非少,收獲甚多。
有關“月”的詩詞在古代頗多,單單李白就不下十首,然而《月下獨酌》卻獨有一番風韻:一開篇,李白便直插主題地點出“獨不可耐”而“邀明月”的心境。接著,他又將月與影子擬人化,點出了月與影子并不會飲酒,更現出了他的孤獨,讀后感《[原創]讀李白《月下獨酌》有感作文》。至此,僅僅到了詩的.前奏部分,高潮也接踵而至。李白此時開始放聲高歌、盡情舞動,到達了似醉非醉的境界,與月與影子共同“交歡”。在詩的最后,作者李大詩人更是將這種情懷加以升華,令讀者回味。
顯然,此詩是一首抒情詩。表面上看李白僅僅在抒發自己十分孤獨,但只要細心品味,稍稍加一些歷史背景便不難發現,其中還另有深層含義。依小生之愚見,全詩仍保留李白慣有的豪放、大氣的作詩風格,無論是“邀明月”、“同交歡”、“各分散”以至于最后的“無情游”(忘我的境界)和“相期邈云漢”(我與明月將來在遙遠的天空見面)都表現出作者那狂放不羈的性格。詩中,多處提及作者之孤獨,惟有“邀明月”,這是因為作者與親人分離的緣故嗎?非然,這其中隱含著政治的黑暗及作者缺少知音的復雜心情(我想應有消極與無奈),在詩句“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中月與影子都不會飲酒,不正暗示著作者缺少知音嗎?面對當時的黑暗朝政,作者多次被貶,懷才不遇,真乃:悲!憤!卻又無可奈何……
讀李白詩,品李白人。
讀《李白》有感8
今天,我看了《名人傳記》中李白的一個故事。這個故事講了:李白小時候很調皮,但是有一天,他看見一位老奶奶在把鐵杵磨成銹花針后,茅塞頓開,努力學習,最終成了一位才橫溢的詩仙。
這個故事告訴了我們: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只有我們想不到的事,沒有我們做不到的事。做什么事不要輕易放棄,要堅持不懈,發奮努力,就必定會成功!
說到這里,讓我想起了一件事情。有一次,我在思考一道數學題的'時候,百思不得其解,我就不得不放棄了。還有一次,我在撥橘子,試了一下撥不開我就灰心了。看完了李白的故事后,我反思自己以前的行為,覺得凡事都不應該輕易放棄,可能再試一試就會有機會。再堅持下去就可能勝利!
通過李白這位名人的故事,我深深地領悟到: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
讀《李白》有感9
李白著名唐代詩人,生于(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
王同宗。他性情爽朗又大方,愛飲酒舞劍和作詩,也愛駛一葉扁舟游走江湖,去廣交天下好友。
在唐代李白也稱得上是一位浪子,他的詩歌讀者們應該都不陌生吧!敢說在文界無人不識這個位性情豪爽的詩仙李白,他的詩詞歌賦至今也流傳海外。
他寫景時,有“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那種大氣磅礴,更有將長江擁入懷中之感,這也許就是他心中的江湖,沒錯,也讓人感覺他絲毫不像一位詩人,更像一位江湖劍客。劍,也是他平生一大愛好,他喜歡舞劍,當舞劍和詩詞都算不得他的摯愛,舞劍當然得配美酒,他一生摯愛美酒,唐太宗也對他的醉劍表示贊賞,他的酒后作詩也是一道風景,而且酒后的李白更加詩興大發,所寫的詩歌也算得天馬行空。
他喝酒時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的.佳句出現,但是在古代所喝的酒其實酒精度數并不高,所以在電視劇里看到一些文人和好漢大碗喝酒大塊吃肉,表現了古人豪爽情懷之外,也表露了那時期的酒度數并不高,這也是有史書記載的。
美酒,肯定就有明月相伴,這個明月可不是電視劇《還珠格格》里的丫鬟明月,而是這位詩仙老李,對月亮極其喜愛,當然描述月亮最為讓人記憶猶新,當屬三歲孩童都會背誦的《靜夜思》了,你是否還記得兒時背誦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因此詩傳于后世,后人皆以明月寄托思鄉之情。
李白乃性情中人,他曾說:江湖有美酒,月下有佳人。他果真是位風流才子?那這位風流才子所寫關于佳人的詩,最為流傳度高的,當屬《清平調.其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這詩據說當時是唐皇下令為楊貴妃所作,沒錯就是為那唐代第一美女楊玉環楊貴妃所作,當時貴妃是否與李白是舊相識,此事在唐代就作罷了,這也許就是最早的八卦新聞了。當然,所作的時候玉環妹子已經是貴妃了,而且是唐太宗最愛之妃,沒錯就是那位最愛吃荔枝的貴妃,據說楊貴妃美貌極佳,而且有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稱號,還有一副貴妃醉酒圖流傳后世。傾國傾城的她是非常喜歡吃荔枝,唐代詩人杜牧為此寫下《妃子笑》一詩流傳后世,唐代都以胖為美,楊貴妃的美貌嘛!在我猜想應該是位微胖型的美女,而且是位比較貪吃貪喝的美女,哈哈!也許吧!現在后人也常說:美酒好喝莫貪杯容易胖,荔枝好吃卻最容易上火。
讀李白唐詩有感550字六篇
讀《李白》有感10
縱使那長安城仕場混亂,卻無法遮隱你聞名整個中原的意氣;縱使千年的風雨淡退了琉璃繁華,卻無法消磨你馥郁整個王朝的才華。
從小開始,李白便有著“李花怒放一樹白”的驚艷,而后“今一登望,如上九天流”的初露頭角,“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重情重義。至此,他拾好自己的滿腹經綸,走上了干謁求薦的道路。
剛開始的李白懷揣著滿腔熱血和銳氣,對國家治理更安定的希冀和對社會現實的不滿讓他深陷佞臣的讒言和陷害——終于,在他才華所觸動之下,唐玄宗召見了李白。那應該是他的事業最鼎盛的時候。一紙《和番書》削減了朝廷中奸佞小人的銳氣,一曲清平調,使得天子貴妃,無不稱頌。然而他所做的一切,卻被小人使做把柄,在皇帝面前煽風點火,被迫辭別長安。雖寫下“長風破浪會有時”的壯志,卻被打擊得苦悶孤獨。經過長時間在風景中的暢游,李白漸漸從失意中走出。而唐朝也面臨了滅國的危險,安史之亂使救國之心再次在李白身體中燃燒。然而誤投永王的錯誤,又成為他的轉折點,這個命運多舛的才子再次被流放。
還是一把長劍,一身白衫,可心中有的卻只是看透凡塵的念想,身上留的也只是剩千丈白發。輕舟一日渡萬的釋然,花前月下獨醉的惆悵。與杜甫惺惺相惜的感動,將進酒詩酒合一的光影迷離。命運和靈魂交織在一起攀揚又墜落,終為墜落谷底的無奈,最后仰面大喝“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蕩氣回腸!
在濁酒和濁場間,他醉倒在與慘痛現實形成鮮明對比的夢境中,飲酒萬千,醺醺地繡口一吐便半個盛唐,管不管千年之后,拋不拋一腔憂愁,酒與他體內的滾燙血肉融合在一起,在他靈魂與肉體交匯之地怒吼著自己無力的.抱負,感嘆著自己絕望的生不逢時。
李白一生胸懷遠大,志向不凡,以大鵬自比的一生,是何等壯心。“以紅糜為線,明月為鉤”是何等冰心傲骨,然他與這個骯臟的世道格格不入,空有才華卻無人賞識。也許正因為他的這番冷落輕狂和淡然,才讓他在政路路上步履難艱,卻又譜寫了一篇篇可以為后人所回味的佳作和一段段在詩壇上千年以不朽的傳奇。
然而,在感慨李白傳奇一生的同時,我們是否也在感嘆“壯志不籌”的原因?李白是由太白金星轉世而生,天生帶有超凡脫俗的氣場,他過人的才華與他人格格不入,所以他獨具傲氣,獨具不論年齡的輕狂和清高。李白與杜甫上見李邕時,李白在李邕面前表現得過于自負,以致于李邕對李白不太滿意和接納。雖然李白當時有雄心壯志,士氣滿滿,但過于有才華使他太傲,遂招奸人陷害。以李白為鑒,可以懂得時時自省,處處謙遜,審時度勢,學會適度適境地“左右逢”,才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而李白,恰因如此,恰因他的才華和冷傲,不屈于軟糯,才不適應泯濁的官場,而騎鵬飛向干凈的天境。
李白太干凈了,這個一生不染的仙人無法適應人間。他終究無法實現自己的報負,而是駕著大鵬回到了屬于他的仙境樂土。傷痕累累的他早已無意官場,只在銀河九天中輕滴幾滴美酒,醉紅了,云朵。
縱使過往千年,如今若再提杯對月,不知你是否仍在夜下刀光劍影,舞袖翩翩,馭鯤鵬與我共啖美酒,共賞圓盤。
讀《李白》有感11
《中國名人大傳:李白傳》由王慧琴編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出版盛唐文學中,我認為最令我驚艷的便是李白的作品,毫無疑問,最令我驚艷的詩人也自然是李白。“詩仙”是李白家喻戶曉的稱號,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代表人物:李白。
李白的一生,可以說經歷了唐朝由盛轉衰的全過程。時事的變遷,官場的復雜,使他在很長一段時期里,隱居、出仕,又隱居、再出仕,由此可以看出他的報國志向與對政治的失望交織的矛盾心情。李白一生擁有鴻鵠之志,但奈何政事復雜,一生不得志。六十一歲仍然請軍出征,結果半路病發,轉年去世。李白一生不以功名顯露,卻高自期許,他雖然是平民百姓卻蔑視權貴,肆無忌憚,無所顧忌的嘲諷以政治權利為中心的等級秩序,批判腐朽落后的政治現象,對盛唐文化起到了無可厚非的推進作用。李白對權勢的桀驁不馴和他富于抗爭的精神一直吸引著我,自幼好學使他擁有了深厚的文學底蘊,自幼時便通讀經史,百家雜書,也習武練劍,結交豪俠之士,四處游歷山水田園。李白在天寶末日漸惡化的政治條件之下,又大膽的將反對權貴和社會批判聯系到一起,如《答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既有為屈死的`賢士仗義抗爭,也盡情表達了對朝廷的失望乃至是輕蔑: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魏晉以來重視個人價值以及注重個人骨氣的優良傳統得到了李白完美的繼承和發揚,李白之所以成為詩壇巨星也是因為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把這些的繼承和發揚。他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他認為人生就像是一場夢,不過是一瞬間的事,何必受外界的拘束,糟蹋了歡娛的大好時光,可能在大部分人的眼中,李白的生活可以用一個成語來說便是“醉生夢死”的墮落,但實際不然,.緊迫的時間憂患意識,糾結在李白的血液里,深入骨髓,直抵心靈.他舉杯痛飲,是珍惜,是熱愛,是為挽留不可挽留的時光所作的一種自然且高貴的人生姿態!。當理想破滅時,李白并沒有因此停止人生的軌道,窺破紅塵,積極大膽的去尋找人生的第二條道路,他跳出了那條喧囂鬧市,回歸自然,云游四方,給我們留下了一個遙遠的背影。對于不融于當代社會的李白而言,在所有人的眼中他是寂寞的,他是孤獨的,但是他并不安于寂寞和孤獨,,如《月下獨酌》其一: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飲,影徒隨我身。暫伴月將影,行樂須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醒時同交歡,醉后各分散。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只有洋溢著生命活力的詩人才能發出如此的奇思妙想。李白對大自然情有獨鐘,也有些極強的感受力,他總是不喜歡直接表達自己的個性,而是擅長把他的個性融化到自然景物當中去,把他理想化的東西寫到了極致,就連筆下的山水丘壑也神采飛揚。在李白的一生中還有一件特別重要的事,就是結實了杜甫,世人合稱二人為“李杜”,李白和杜甫同為盛唐詩壇上的雙子星座,高峰鼎力無人能及。據統計,在傳世杜甫詩集中,詩題中有李白之名并以詠李白為主的詩共有10首,內容兼及李白的1首,詩題中沒有李白之名而在詩中提到他的有4首,正符合宋人洪邁統計的十四五篇之說。杜甫在很多詩中毫不忌諱的夸贊李白,從他的作品顯然可以看出,李白最吸引杜甫的便是他的醉酒與狂士的形象。杜甫對李白的詩歌地位極其認同,他說李白的詩歌能夠“無敵”,《寄李十二白二十韻》中一句“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春日憶李白》中一句“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將杜甫的贊揚體現的淋漓盡致,李白的詩可以高于所有詩人。
李白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獨特而又鮮明特點。他往往是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讀《李白》有感12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讀著詩句,我們便能穿梭回幾千年前,感受到名聲大噪的詩人李白內心的愁苦與寂寞。
后世贊頌李白,大都是喜歡他的豪邁灑脫,仙氣凜然,狂傲不羈。能夠寫下我輩豈是蓬蒿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此等詩句的人怎么會是池中物,然而我們后世讀他的作品,了解他的生平便能知道,詩仙李白的一生是命運多舛,從被召入京城到被賜金放還,這其中又是多少權力富貴在暗箱操作著,
這一切我們從杜甫贈予李白的詩中可以看出。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當李白被驅逐放還的時候,他依舊灑脫豪氣,只是一介文豪內心深處的苦楚又有誰能知呢?
我們都說李白不屑做官,然而其實他一直在為實現自己的報國夢而努力著,他渴望自己能被納言而完成自己的理想抱負,可是被召入長安之后,他也只是做翰林學士,只是幫皇上吟詩賦雅,這不是他理想中的報國,這與他最初寫的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不同,我們能看出他的狂傲自負,這也是他在京城處處受限,不得開心顏的直接原因。
他想實現理想抱負,其實在他后期投靠永王也看得出來,他孤注一擲,卻選擇失敗,后來被押送途中,連曾經的好朋友高適也沒有為他出聲,可想而知一代詩仙此時內心該是有多無助。
提起苦難,我們想的`更多的是貝多芬,海倫·凱勒這種不為命運所壓彎脊梁的人,但其實,古代的文人們大多也抵得上苦難了,身為詩仙,千古傳奇詩人,李白也是如此,這一生,不知真正有幾個知己能懂得自己,一生仕途不順,不能再入長安,好朋友看著自己遇難卻不出手相助。
我們所讀的李白,灑脫飄逸之下大抵也偶爾會有淡淡的憂愁縈繞著,一生追逐著月亮的他,連去世,都帶著誤跌入水中撈月的迷幻色彩。
讀《李白》有感13
李白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寫詩善用比喻、夸張,想象奇特,被人們稱為“詩仙”。從古至今有多少人崇拜李白啊!又有多少人想走近他,了解他呀!
今天,我終于實現了我的愿望,走近了李白,了解了李白的一生。李白的一生是輝煌的一生,是璀璨的一生,是痛苦的一生,是艱辛的一生,是黯淡的一生,也是沒有實現理想和抱負的一生。李白生于盛唐時期,可謂生不逢時。他的一首《蜀道難》贏得了賀知章的賞識,隨后賀知章就把他推薦給了唐玄宗,可這時的唐玄宗已經不是那個胸懷大志,勵精圖治的開明君主了,而是一個貪圖享樂的昏君了,他看中李白是想要李白為自己寫歌功頌德的`詩,所以李白的抱負就沒有實現,這一切都是被封建王朝所害。
再看看現在,我們是多么的幸福啊!各行各業都充斥著大量的人才,各行各業都提供給他們舞臺,供他們發揮才干,形成了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的局面。我作為一名小學生,應該珍惜時間,珍惜現在,努力學習文化知識,鍛煉身體,培養自己的情操,在自己的人生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讀《李白》有感14
從小學開始,李白便陪伴著我們,只是當時的我,每天只是在嚷嚷著背書好煩,而忽略了詩詞中的美,初中略懂事,開始慢慢體會詩詞的意境,當時最喜歡的是那首《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那句“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印象頗深。只是當時仍舊稚嫩,對它的喜歡也僅限于此,更多的也未曾嘗試~
長大后,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悄悄地,發現可以理解詩詞了,曾無數次感嘆詩詞的魅力,簡短精煉,言有盡而意無窮……現在,最喜歡的是那句“應是天仙狂墜,亂把白云揉碎”如此豪放,如此意境,不可多得~
終于想起買本詩仙的傳記看看了~于是選擇了隨園散人寫的《李白傳:一聲狂笑,半個盛唐》,原因無他,這名字霸氣,感覺可以駕馭得住這八個字的.,寥寥無幾,而用來形容李白~卻恰如其分~
李白,于我的印象,是天真的,亦是可愛的,他懷有雄心壯志,想要居廟堂之高位,后功成身退,退隱江湖,即便歷經再大的磨難,一旦回歸自由,一旦看到些許希望,便重燃希望,從始至終都不忘初心。有的時候,感覺他就像不諳世事的孩童,不懂人心難測,求人幫忙引薦也不失傲骨,只保留一腔熱血和滿腹的才華,也就注定了他不適合于廟堂之上~
我喜歡 “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不來,猶能簸卻滄溟水”這樣豪放自信的李白~簡簡單單的幾句,感受頗深~我還喜歡“一杯一杯復一杯”的李白,這么不按套路出牌的詩,讓我覺得這個詩仙可愛的緊~
李白~每到一個地方,都會留下足跡,也結識了許多朋友,他們把酒臨歡,肆意快活,而其中印象最深的,要屬賀知章和杜甫了,前者共同暢飲,以金龜換酒錢;后者當屬知己,幾次相逢,幾次離別,時時牽念;前者曾稱其為“謫仙人”,后者說其“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世人皆知李白愛飲酒,有“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一說。可酒是用來消愁的,即便表現的依舊豪放,可內心卻滿懷懷才不遇的憤懣啊~也許,詩人好酒,只是喜歡酒后那種忘卻煩惱的感覺,可正如抽刀水難斷,舉杯愁難消一般,終究是自我安慰罷了~
意境超贊的詩句
谷鳥吟晴日,江猿嘯晚風
芳草換野色,飛蘿搖春煙
月落西上陽,余輝半城樓
七十紫鴛鴦,雙雙戲庭幽
開瓊筵以坐花,飛羽觴而醉月。不有佳詠,何伸雅懷?如詩不成,罰依金谷酒數。
輕舟泛月尋溪轉,疑是山陰雪后來
飛流灑絕巘,水急松聲哀。
登高望蓬流,想象金銀臺。
天門一長嘯,萬里清風來。
玉女四五人,飄颻下九垓。
含笑引素手,遺我流霞杯。
萬里浮云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崖傾月難圓
美句摘錄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我們皆在塵網之中。繁華繚亂,名利牽絆,讓人難以割舍。似乎總是這樣,一邊向往林泉,憧憬扁舟漁火,一邊置身人海,不舍得前程。
蘆花被下,臥雪眠云,保全得一窩夜氣 ;
竹葉杯中,吟風弄月,躲離了萬丈紅塵。
在孤獨中狂歡,在偏安中靜默。
陌上行走,最重要的是心境。若身處喧嚷,便獨飲清歡;若人在天涯,便守心自暖。世間固然風景無限,但最美的風景,該是心中的淡定與從容。
由于看書時環境的原因,詩句與美句只摘錄了這幾句,just很小的一部分~
讀《李白》有感15
今天我在電子圖書館看了一篇叫《李白學琴》一文,本文講述了一個叫李白的人,他不但會寫詩,而且對彈琴也很有研究。
故事是這樣的,李白看見他的朋友的爺爺琴彈微妙微翹,就去請教那位高人,請求他收他為徒,那位高人看李白很有誠意,就收他為徒,李白很認真的學琴,他的進步也很快,老師也很欣賞他,他沒日沒夜的重復著老師所教的曲子,一個星期后,老師準備過來教下一首曲子,剛一進門,就聽見他的琴聲,而且彈的'基本上算不錯了,老師就說,你已經學會了,可以學下一首了吧!可是李白卻不滿意,第二個星期,老師又過來問,剛到門口,只聽得琴聲悠揚,十分順暢。可是,李白還是不肯就此罷休,還要求再練一星期。到了第三個星期,老師又過來問,這次,老師剛到門口,就聽得陶醉在了他那美妙的琴聲中。老師贊嘆的說:“真不愧是我最出色的弟子啊!”
這個故事真讓我感動萬分,李白嚴格要求自己,認真學琴的態度確實難能可貴,學琴能追求最高境界的思想非常值得學習,使我懂得了,不論做什么事情要有始有終,一定要把它練到爐火純青才肯罷休,掌握真功夫、真本事才是最高的學術境界,人生也是一樣,要不斷地往上高攀,才能有新的進步,現在我正在學習寫毛筆字,就要有李白的這種精神,才能有所收獲,有所進步!
【讀《李白》有感】相關文章:
讀《李白沒見過的風景》有感02-18
《短歌行》李白賞讀04-16
讀《蜀道難》解讀李白03-13
讀李白的詩有感作文1000字08-07
讀李白《將進酒》有感(通用16篇)08-16
讀李白《蜀道難》感悟范文04-16
李白的詩句11-11
詩仙李白04-13
《塞下曲》李白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