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的故事(精選33個)
李白,字太白,是我國唐代的大詩人。民間流傳了很多關于李白的故事,你聽過哪些李白的故事呢?下面小編整理了李白的故事,歡迎大家閱讀。
李白的故事 1
別有天地
唐玄宗開元十五年,27歲的詩人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游”,輾轉來到安陸。在這里,他與唐高宗時的宰相許圉師孫女結婚。隨后,居住于離許宅10華里的碧山中。
李白為何落腳安陸,不僅是現(xiàn)代,即使在當時,都有許多人不理解。至今民間還流傳一個故事:有一天,安陸在朝中做官的一位何姓閣老回到碧山腳下的老家,聽到鄉(xiāng)親們介紹李白生得英俊瀟灑,博覽群書,一目十行,吟詩作賦,揮筆成章,十分欣賞。于是,吩咐家人準備名肴佳釀,請李白來家作客。
李白來后,閣老一見果然氣象不凡。又談詩書,李白都能對答如流,閣老更為佩服。于是忍不住發(fā)問:“李學士,天下名山那么多,緣何單單看中了我們的.碧山呢?”李白聽了,不假思索,隨口答上:“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遍w老一聽,大聲稱贊,立即讓家人取出筆墨紙硯,請李白錄下。李白當即再補兩句,并取名《山中問答》:“問余何意棲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閑。桃花流水杳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這首《山中問答》不脛而走,廣為傳誦!皠e有天地”也成了一句流行的成語,意為一種新的境界。
輕財好施
李白“辭親遠游”,并不是直接來到安陸的,而是“南穹參梧,東涉溟海”,過了三年的游俠生活。在東游維楊(楊州)時,不到一年,便“散金三十余萬”。然而,“黃金散盡交不成”,促使詩人結束了游俠生活,寓居安陸。
在與許氏結婚后的第三年,李白寫了著名的《上安解裴長史書》。詩人為了讓裴長史了解并且重視自己,向他介紹了自己的身世和到安陸之前的情況,其中關于楊州的一段是這樣表述的:“曩昔東游維楊,不逾一年,散盡三十余萬,有落魄公子,惠皆濟之,此則是白之輕財好施也!陛p財好施,由此而來。
聲價十倍
李白在上書裴長史無果的第二年,前往長安尋找機會,仍是屢屢碰壁。于是發(fā)出了“大道如青天,我獨不得出”的長嘆,頹喪地踏上歸程。其間,聽到韓朝宗出任荊州大都督府長史的消息后,又“心雄萬夫”,希望“一登龍門”。因而,揮筆寫下了《與韓荊州書》。
《與韓荊州書》開篇即是:“白聞天下俠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瘟钊酥澳揭恢劣诖艘?豈不以有周公之風,躬吐握之事,使海內豪俊奔走而歸之,一登龍門則聲譽十倍,所以龍蟠鳳逸之士,皆欲收名定價于君侯?君侯不以富貴而驕之,寒賤而忽之,則三千賓中毛遂,使白得穎脫而出,即其人焉!边@就是成語“聲價十倍”的出處。
然而,韓朝宗并沒有重視李白,甚至連理也沒有理他。李白在安陸期間,屢屢上偈不遇,政治上十分失意,只有無可奈何地“酒隱安陸,蹉跎十年”。這種境遇造就了詩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的骨氣,使中國文壇多了一個偉大詩人。
李白的故事 2
李白曾因醉酒誤事,這不,又因醉酒泄漏國家機密,被皇帝趕出了首都長安,歷史故事網(wǎng)帶你了解下具體過程吧。
天寶元年(742年)八月,唐玄宗下令征召李白進京。雖然玄宗并沒有給李白安排什么官職,只是讓他待詔翰林,但是,這個臨時、候補的身份,卻讓李白有了接近玄宗、接近楊貴妃的機會。天寶三載(744年)春天,李白不得不離開朝廷,離開長安。李白做翰林供奉,前后不過一年半時間。李白為什么被逐出長安?
有證據(jù)表明,李白進入宮廷之后,的確也是一位出色的“供奉翰林”。被任命為翰林供奉的當年十月,玄宗攜楊貴妃往驪山溫泉宮,李白奉命隨侍并且寫了《侍從游宿溫泉宮》等詩。天寶二年(743年)初春,宮中行樂,玄宗親自作曲,想要以新詞入曲,于是急召李白。當時李白正在酒店里喝得爛醉,但是,被抬進宮中,涼水潑面之后,他頃刻之間就寫了十余首詩———其中八首保留到今天。
暮春,玄宗跟楊貴妃在興慶宮沉香亭前觀賞牡丹,一時興起,命李白創(chuàng)作新詞,李白也是沉醉之中一口氣就寫了三首詩,專門歌詠楊貴妃的美貌。這組題為《清平調詞》的三首詩歌,詞藻華麗,名句琳瑯,“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解釋春風無限恨,沉香亭北倚闌干”,寫出了楊貴妃的美艷神韻,每一首詩都堪稱名作。
按理說,玄宗李隆基讓誰卷鋪蓋,也不應該讓李白走人。那么,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
《新唐書》本傳說是李白自己懇求退出朝廷回到家鄉(xiāng)的,“懇求還山,帝賜金放還”。這當然是有緣故的,即李白“自知不為親近所容”,也就是說,皇帝身邊的人已經(jīng)很討厭李白,不可能容忍他繼續(xù)待在皇帝身邊,待在朝廷了。換言之,李白得罪了玄宗李隆基身邊的人,例如楊貴妃,例如高力士。
一般權貴排斥李白的說法,不太可信。李白擔任翰林供奉期間,未見有任何政治上的企圖和行動,他的地位根本不足以跟權貴叫板,不可能妨礙任何當政者的利益。天寶初年的李隆基,還是能夠掌控朝政的。因此,李白的'離開朝廷、離開長安,最重要的原因都是玄宗不再喜歡李白。
玄宗為什么要將李白逐出朝廷、逐出長安呢?主要原因就是:李白誤他的事。具體地說,就是喜歡飲酒的李白泄露了宮廷的秘密。范傳正說李白“乘醉出入省中,不能不言溫室樹”,清人王琦懷疑李白“曾醉中泄漏禁中事機,明皇因是疏之”。本來,玄宗召李白進宮是為了點綴文采,孰料李白是一個貪杯嗜酒、口沒遮攔的主兒,這當然使玄宗大失所望,大為不滿。李白原本有意模仿漢朝的東方朔,但實際上他做不到東方朔那樣超脫飄逸。
《玉壺吟》一詩中“世人不識東方朔,大隱金門是謫仙。西施宜笑復宜顰,丑女效之徒累身”四句,就透露了李白承認自己由于沒有學到東方朔隱藏真實心跡、滑稽調笑周旋于帝王身邊的本事因而弄巧成拙的意思。李白不是司馬相如,也不是東方朔,他有較強的自尊心,言語之間難免有鋒芒,他常常醉酒,難以做到守口如瓶,他不甘心于只扮演“俳優(yōu)”角色。這些,應該就是李白被唐玄宗炒了魷魚的主要原因。
從李白醉酒的故事,深刻的學習到了醉酒誤事的道理,因醉酒被趕出來還好,如果丟了性命可就不值得了,所以說酒雖好,可不要貪杯。
李白的故事 3
在唐宋時期,眾多的筆記小說、雜著中都保存有李白故事,如唐五代時期的《松窗雜錄》《酉陽雜俎》《唐遮言》,宋代的《太平廣記》《青瑣高議》《侯鯖錄》等,一些文言小說也開始鋪寫李白故事,這說明唐宋時期李白故事已有多種多樣的流傳。進入元代后,李白故事進入了“戲曲化時期”。
元代有6部關于李白題材的雜劇,其中3部亡佚,保存下來的3部為:馬致遠《孟浩然踏雪尋梅》,寫李白與孟浩然的交友;喬吉《李太白匹配金錢記》,其中李白只是配角,形象并不鮮明;王伯成《李太白貶夜郎》,堪稱最早的李白戲,已基本具備李白故事的主要情節(jié)。亡佚的雜劇作品有石君寶《柳眉兒金錢記》、無名氏《采石磯李白捉月》、鄭光祖《李太白醉寫秦月樓》。
到明代,李白題材的作品呈現(xiàn)高度繁榮的態(tài)勢,明代李白題材的作品有雜劇3種、傳奇7種、白話小說1種(雜劇今存1部,傳奇今存3部)。其中雜劇《李太白醉寫平夷書》《捶碎黃鶴樓》已佚,只有朱有燉《孟浩然踏雪尋梅》今存,7部傳奇中保存至今:無名氏《沉香亭》,吳世美《驚鴻記》、屠隆《彩毫記》,佚失的.作品有戴子晉《青蓮記》傳奇、李岳《采石磯》、許次紓《合壁記》和佚名《李白宮錦袍記》。值得注意的是小說方面,明代有馮夢龍改編的《李謫仙醉草嚇蠻書》,保存在《警世通言》中。這一作品最為大眾所熟知,算是李白故事中最知名的作品。
清代的李白題材作品有10部,其中6部是傳奇,分別為薛旦《九龍池》(亡佚)、李玉《清平調》(亡佚)、洪升《沉香亭》(亡佚),孫郁《天寶曲史》、蔣士銓《采石磯》、謝堃《十二金錢》。另外4部短小的雜劇是尤侗《清平調》(又名《李白登科記》)、張韜《李翰林醉草清平調》、楊潮觀《賀蘭山謫仙贈帶》、黃之雋《飲中仙》。這其中,蔣士銓的《采石磯》影響最大。
李白故事在流傳中,早期多以文人筆記、筆記小說的形式流傳,但從元代以后,戲曲成了李白故事流傳的主力,且往往同一個題材,會有多部戲曲。古代文人不厭其煩地敷演李白故事,并不僅僅是一個文學現(xiàn)象或文化現(xiàn)象,可能還帶有更廣泛的社會心理因素。
李白的故事 4
宋代,李白故事迎來了全面發(fā)展期。宋人對李白的詩歌非常欣賞,先后有樂史、曾鞏等人整理李白的詩文集,收入了大量關于李白的文獻材料。在宋人的努力下,李白的事跡得以整理清楚,此前模糊之處也進行了辨證。北宋歐陽修、宋祁所撰《新唐書》也有一篇“李白傳”,篇幅有700字,吸收了《舊唐書·李白傳》的內容而進行了擴充,增加了李白救郭子儀的情節(jié):“初,白游并州,見郭子儀,奇之。子儀嘗犯法,白為救免。至是子儀請解官以贖,有詔長流夜郎!盵1]5763這段救郭子儀的情節(jié),最初見于唐武宗會昌三年
。843年)裴敬所撰《翰林學士李公墓碑文》。此后宋人樂史在整理李白文集時,于《李翰林別集序》中亦持此觀點。這一觀點最終被歐陽修、宋祁載入正史,成為后世李白故事的重要情節(jié)。
在正史之外,李白故事也在流傳改寫,出現(xiàn)了一些變形。如南宋洪邁《容齋隨筆》記載了世俗傳說李白是在采石磯捉月溺死的,對此洪邁進行了駁斥:“世俗多言李太白在當涂采石,因醉泛舟于江,見月影俯而取之,遂溺死予按李陽冰作太白《草堂集序》云知俗傳良不足信!盵2]34李白捉月溺亡的故事雖不足采信,但因為仙道文化的'影響,后世作家也將之作為一個重點題材進行敘寫。
宋代是李白故事的全面發(fā)展期,史傳文化對李白故事流變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這體現(xiàn)在李白故事無論怎么發(fā)展演變,都有著“以史為綱,緊貼歷史”的特點。具體說就是《新唐書·李白傳》對李白故事的發(fā)展有著根本性影響,符合史傳記載的李白故事會被強化,相關作品的傳播能力會增強。而于史無征的李白故事會逐漸失去傳播能力,相關作品最終會亡佚。以后來的元雜劇而論,王伯成《李太白貶夜郎》能夠保存下來,而無名氏《采石磯李白捉月》卻會亡佚,恐怕并非偶然。這里面有著深層次的價值導向,是人們受史傳文化影響,對“信史”的熱衷,對“偽史”的反感。這種史傳文化影響的另一面在于,明清時期李白
詩文集流傳比較廣,但有意思的是,戲曲作家都很少直接去從李白詩文集中尋找素材。如果仔細閱讀清人王琦《李太白全集》,其中有對李白詩歌的注釋,有對李白作品的編年,有對李白事跡的鉤沉。我們可以從中還原出諸如李白煉丹、李白游名山大川、李白與人清談、李白好劍、李白喜好養(yǎng)鳥等種種寫作素材。其中有些并非冷門題材,如煉丹題材,該題材在文言小說中有大量相關故事,因此李白煉丹完全有可能發(fā)展為獨立題材。然而事實上包括煉丹在內的這些素材很少被戲曲家采納,戲曲家基本上把重要的關目都設定在《新
唐書·李白傳》所提到的諸如帶醉為玄宗作詩、令高力士脫靴、救郭子儀、流放夜郎等。這顯示了古代作家不愿脫離正史來塑造李白形象。僅以《新唐書·李白傳》所提到的救郭子儀情節(jié)而論,在整個《李太白全集》中沒有任何作品談及李白與郭子儀交往,據(jù)今人考證此事根本不可能發(fā)生。詹锳認為:“太白救汾陽之說,純屬偽托!盵3]17而后世作者對此大書特書,是受史傳文化影響的結果,說明《新唐書·李白傳》在后世戲曲家眼中的權威性。
李白的故事 5
今天上古詩課的時候,老師教了一首李白的詩,讀著讀著,我就來到了唐朝,看見了中年時期的李白。他長發(fā)飄逸,一身布衣,高高的個子。
那時我有三十多歲,個子和李白差不多高。在這個年代里,李白領著我走了許多地方,我們看到了許多的名山大川。剛出來時,我和李白來到了峨眉山,我就在那里看那些看不夠的風景,可是李白看著看著就作了一首詩,是《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fā)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碑敃r我覺得很怪,看著峨眉山,李白就想到了三峽,我怎么就沒想到呢?
又過了四個月,我和李白來到了武當山。到了武當山我的.收獲很大,李白教會了我很多知識。從此,我和李白成了好朋友。
后來我們到了唐朝的首都長安,住在客棧里。住到客棧里的第二年,八月十五到了,我看出來李白很想家,于是我就出去買回來兩壇子酒,讓他多喝些酒,安慰他別想家?墒钦l知道李白他借酒澆愁愁更愁,更想家了,喝著喝著就詩興大發(fā),吟起詩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哈哈,真沒想到啊,李白的《靜夜思》這首詩有我的功勞啊。此后,我和李白的感情更深了。
李白的性格很開朗,也很平易近人,他平時總和我開玩笑。但是有時心事也很重,每當這時,就跟我談他小時候在家鄉(xiāng)的那些事,他的家鄉(xiāng)情很深啊,有時李白都流淚了。他對我很信任,就像對待親弟弟一樣親熱。
想著想著,老師來到我面前,驚飛了我的白日夢。我多么想見到李白,跟他走一回呀!
李白的故事 6
李白是盛唐詩壇的代表作家,同時也是中國文學史上繼七人之后又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稱作詩仙。唐朝大詩人李白小的時候非常貪玩,上學時經(jīng)常逃學出去玩。
一天,老師正在上面講課,他趁老師不注意偷偷從私塾里溜了出來,李白在外面閑逛著別說有多開心了!鞍,私塾里太悶了,外面的空氣真新鮮,我可以好好的玩一玩了!崩畎自谕饷骈e逛了半天,不知不覺中來到了一條小溪邊。他順著小溪走啊走啊,沒走多遠,他看見一位老婆婆蹲在小河邊正在石頭上不停的磨著一根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就走向前去問:“老婆婆,你為什么要在石頭上磨這么粗的鐵棒呢?”“我要把這個鐵棒磨成繡花針那!
“鐵棒磨成繡花針?這么粗的`鐵棒要什么時候才能磨成一根繡花針哪?”“只要功夫深,鐵棒也能磨成繡花針!
李白從老婆婆的話受到啟發(fā),心想:老婆婆這么大年紀了,還充滿信心要把鐵棒磨成繡花針,我年紀輕輕的為什么就不能克服困難,努力學習呢?李白想到這里,便跑回學校誠懇的向老師道了歉,從此以后,李白發(fā)奮讀書,最終成為唐朝有名的大詩人。
李白的故事 7
李白生活在盛唐時期,他性格豪邁,熱愛祖國山河,游蹤遍及南北各地,寫出大量贊美名山大川的壯麗詩篇。他的詩,既豪邁奔放,又清新飄逸,而且想象豐富,意境奇妙,語言輕快,人們稱他為“詩仙”。李白以不世之才自居,以“奮其智能,愿為輔弼,使寰區(qū)大定,?h清一”的功業(yè)自許,一生始終不渝地追求實現(xiàn)濟蒼生、安社稷的理想。他以大鵬、天馬、雄劍自比:“大鵬一日同風起,摶搖直上九萬里。假令風歇時下來,猶能簸卻滄溟水!
他覺得憑借自己的才能,可以“出則以平交王侯,遁則以俯視巢許”,對于那些靠著門第蔭封而享高官厚祿的.權豪勢要,他投以強烈的卑視,表現(xiàn)出傲岸不屈的性格。他蔑視封建等級制度,不愿阿諛奉迎,也不屑于與俗沉浮,F(xiàn)實的黑暗使他理想幻滅,封建禮教等級制度的束縛使他窒息,他渴望個性的自由和解放,于是采取狂放不羈的生活態(tài)度來掙脫桎梏、爭取自由。其表現(xiàn)方式或縱酒狂歌,尋仙學道,然而,酒既無法銷愁,神仙更虛無飄渺,于是他“一生好人名山游”,把美好的大自然作為理想的寄托、自由的化身來歌頌。他筆下的峨嵋、華山、廬山、泰山、黃山等,巍峨雄奇,吐納風云,匯瀉川流;他筆下的奔騰黃河、滔滔長江,蕩滌萬物,席卷一切。表現(xiàn)了詩人桀傲不馴的性格和沖決羈絆的強烈愿望。
李白的故事 8
我漫無邊際的走在大街上,一個詩人也沒有碰到,手中的采訪本一片空白,半個大字也沒有。
前幾天我莫名其妙的穿越到唐朝,唐朝可是我國詩歌創(chuàng)造的黃金時代,何不趁著這個老天爺送給我的好機會采訪采訪一些古代的名人呢?
正想著,突然一陣香味撲鼻而來。定睛一看,原來我來到了江南最豪華的酒樓——黃鶴樓。
忽然我的耳邊傳來了一句詩:“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lián)P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咦?這不是李白的《宋孟浩然之廣陵》嗎?我眼睛一亮,三步并作兩步,一口氣跑了上去。
來到樓上,果然看見了李白和孟浩然在哪里吟詩作對。
只見李白一手拿著酒杯,口中還念念有詞:“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薄昂茫。”只見孟浩然大聲的稱贊起來。沒過多久,孟浩然起身告辭,我趁著這個空當跑到李白的身邊,恭恭敬敬地說道:“小生素聞李白詩仙的盛名,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李白看了看我說道:“我今日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定然和少時的.努力分不開。”說著想回憶起了往事:“小時候我雖然聰慧,但難免調皮,一日上課我出神發(fā)呆被老師責難,心里難受,回家的時候路過河邊看見一位老人在河邊手中拿著一把鐵杵在河邊打磨,我一好奇便走過去詢問:“老大娘你在干什么啊?”老大娘抬起了頭,摸了摸頭上豆粒大的汗珠微笑的說道:“我在把這根鐵杵磨成繡花針呢!蔽伊⒓吹纱罅穗p眼說道:“這么粗的鐵杵什么時候才能磨成那么細的繡花針?“老人慈祥的笑了笑說道:“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闭f完便繼續(xù)埋頭工作。“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你肯努力,不管什么事都可以完成!”
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李白笑了笑,便拂袖而去。
我坐在那里反思了良久,只要功夫深,鐵杵也能磨成針。是啊,只要肯努力,無論什么事都可以完成。
為了我們的美好明天,奮斗吧!
李白的故事 9
李白先后游歷了長江中下游的一些地方,結識了不少知名人物,寫下很多動人的詩篇。三十歲的時候,他到了京城長安。
長安是當時的政治和文化中心,十分繁華。李白在長安拜訪了一些大官和名人,希望通過他們的推薦,得到朝廷的重用。但是他受到了冷遇,沒有得到任用。李白的才能無法施展,心里很苦悶。
有一天,李白同一位朋友到紫極宮去游玩。剛進門,迎面碰到一位白胡子老人。朋友連忙給李白介紹說,這就是著名的詩人和書法家賀知章,當今太子的'老師。
“后生李白,久聞大名,景仰得很!”李白興奮地說。
賀知章也聽說過李白的詩名,現(xiàn)在見這位年輕人儀表不凡,也十分歡喜,忙把李白帶到一座酒樓上,打算和他飲酒暢談,可當掏錢買酒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身上一文錢也沒帶。
于是,賀知章把衣帶上的金龜解下來,交給侍者說:“就用它換酒吧!
“賀老,這是皇家按官級大小給的裝飾品,怎么好去換酒呢?”李白勸阻說。
賀知章爽朗地大笑起來,說:“這有何妨!老夫今天忘了帶錢,沒酒喝,哪能談個痛快呢?”
李白一摸身上,也沒帶錢,只好聽從。酒過三杯。賀知章問:“太白君,近來不知有何詩作,可以讓我看看嗎?”
李白從懷里掏出一卷詩稿,說:“這是我最近寫的詩,請多指教!
賀知章打開詩稿,抑揚頓挫地念道:《蜀道難》。他邊念,邊不住點頭稱好。等到念完全篇,他激動地豎起大拇指,夸獎說:“這詩氣魄雄偉,真能驚天動地了!
這時候,那位朋友對李白說:“把你的那一首《烏棲曲》也念給賀老聽聽吧!薄翱炷罱o我聽聽!辟R知章忙催促說。李白站起身,從容地吟誦起來。
姑蘇臺上烏棲時,吳王宮里醉西施。吳歌楚舞歡未畢,青山欲銜半邊日。銀箭金壺漏水多,起看秋月墜江波。東方漸高奈樂何。
等到李白念完了全詩,賀知章老淚縱橫地說:“這詩太凄慘了,鬼神聽了也會哭!”
他仔細端詳著李白,突然說道:“你莫不是天上下凡的謫仙人(意思是受到責罰降到人間來的仙人)吧,不然怎么能寫出這么感人的詩呢?”
“謫仙人”是賀知章對李白的極高評價。人們讀了李白的詩篇以后,都感到這個稱贊非常確切,不少人也就把李白稱做“李謫仙”了。
李白的故事 10
李白初到長安,遇到秘書監(jiān)賀知章,李白取出《蜀道難》一篇呈上,賀知章邊讀邊點頭,一遍未完,已稱嘆數(shù)次,最后,他翹起大姆指向李白說:“先生,您真是天上謫仙人!”立刻解下身上佩帶的金龜,呼喚店家換來美酒,與李白傾杯盡醉。五代人王定保所撰《唐摭言》更把賀知章的贊語具體化為“公非人世之人,可不是太白金星耶?”賀知章是文壇元老,《蜀道難》得到他如此推許,所以,不久之后,這首詩連同“謫仙”的`名號就傳遍天下。
唐人李綽《尚書故實》記載貞元年間有一個叫陸暢的詩人,為了報答西川節(jié)度使韋皋的知遇之恩,曾作《蜀道易》一首相贈,首句日:“蜀道易,易於履平地。”韋皋大喜,贈羅八百匹。但事實上此句以“易於履平地”喻“蜀道易”,較之太白“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原句,相差甚遠!更遑論實際上蜀道著實不易行走。因為其平淡無奇,《蜀道易》全詩未能流傳下來,這一句還是靠李綽的記載才得以幸存。
李白的故事 11
首次入贅望族
李白一生結過四次婚,或者說有過四段婚姻生活。第一、四段婚姻是較為正式的,中間兩段似乎只是同居;第一、四兩段婚姻對象都是有來歷的,她們的祖先都曾經(jīng)做過宰相,而且都是權重一時的宰相,中間兩段婚姻,前者只知其姓劉,后者只知道是一個山東女子,姓氏都沒有留下來;李白第一、四段婚姻,不是常見的男婚女嫁形式,而是“倒插門”。他的朋友及崇拜者魏顥,在其所撰寫的《李翰林集序》中對此曾有記錄:“(李)白始娶于許,生一女一男,(男)曰明月奴,女既嫁而卒。又合于劉,劉決;次合于魯一婦人,生子曰頗黎,終娶于宗。”
李白第一次結婚,是在27歲,婚姻的對象是安陸(在今湖北省)的許氏。許氏出身名門望族,其祖父許圉師曾經(jīng)做過左丞相。許圉師的父親許紹更是了得,跟唐高祖李淵同過窗,后來被封為安陸郡公。許圉師因為小兒子許自然打獵時殺了人遭貶謫。但是,百年之間,許家一直是相當興旺的。
李白何以能夠高攀上這一門親事呢?文獻沒有明確的記載,猜測起來,有多種可能。從許家角度講,一是可能許氏形貌不佳,年歲不小,再不結婚將有老死閨中的危險;二是李白條件不錯,會劍術,會做詩寫文章,相貌堂堂。從李白方面講,可能主要是為了方便進入上流社會,謀取仕途晉身的機會。
李白生于西域,長于西蜀,身世不詳,來歷不明,甚至有可能是胡人(陳寅恪先生有此說)。用今天的話說,他幾乎是外星人(賀知章說他是“謫仙人”,也許就包含這個意思)。要想躋身唐王朝的統(tǒng)治集團,這樣的身份顯然是不行的。因此,他要通過婚姻改變身份,取得通行證,同時也能擁有一份像樣的入仕人際關系資源——從后來的情況看,李白的這一動機基本上是落了空的。
李白跟這位許氏夫人大約生活了十年,生有一女一兒。女兒名平陽,兒子小名明月奴,后改名為伯禽。唐開元年間(約736年),許氏夫人不幸病逝,這可是對李白家庭上的重大打擊。時年36歲的李白,驟然間感到了內外交困的巨大壓力,他是很難再呆在安陸許家了,匆忙間攜兒帶女,移居到東魯(山東)之地。后來李白跟友人提及這段艱難的`歲月,詩中言:
少年落魄楚漢間,風塵蕭瑟多苦顏。
李白在第一段婚姻期間,大部分時間過著類似隱居的生活。住在安陸白兆山桃花巖,造了石頭房子,開墾出山田。耕種之余,每天讀讀書,時常呼朋喚友一起賦詩、飲酒。應該說,日子過得挺滋潤。估計前半段時間,夫妻的關系還是可以的。后半段時間,李白忽然頻繁離家外出,有時候是為了尋找做官機會,有時候是為了尋訪名勝古跡。合理想象一下,李白夫妻的關系可能有了變化。
這一段婚姻,最讓李白煩惱的是入贅一事。入贅,在中國文化傳統(tǒng)中一直被認為是不光彩的事情。
《漢書·賈誼傳》有“家貧子壯則出贅”的話,可知是窮人家孩子的一種不得已的出路。即使他是胡人,傳統(tǒng)觀念相對淡薄一些,但是,從李白內心講,顯然是不情愿的。
這種煩惱心思,他的一些詩文中有所流露。例如,《少年行》一詩的“遮莫姻親連帝城,不如當身自簪纓”,《鄴中贈王大人》一詩中的“投軀寄天下,長嘯尋英豪”、“富貴吾自取,建功及春榮”等詩句,都不難品味出李白的苦惱心情。
劉姓婦人不浪漫
許氏病故之后,李白帶著兒女移居東魯。李白自己說移居東魯?shù)脑蚴恰皩W劍”。這當然是詩人在吹牛,實際情況應該是為了生計,投靠親友。李白的家族,大部分定居在山東。到了山東不久,李白一位名叫李冽的堂弟(當時做著兗州長官佐副的官職),幫李白續(xù)娶了一位劉姓婦人。
這位劉姓婦人,不是個浪漫之人,她對李白的詩歌完全不感興趣,對李白整天只知道飲酒做詩、高談闊論而不懂得掙錢養(yǎng)家,讓她過上吃香喝辣的生活,很快就感到了不滿乃至厭惡,二人關系,終于以離婚了結。
跟劉氏的這一段婚姻生活,李白無疑是很郁悶的。他的遠大理想,他的詩酒山水之樂,一定都曾經(jīng)遭受劉氏無數(shù)次的數(shù)落、嘲笑和痛罵——后來他在詩中把劉氏比做漢人朱買臣妻子,足以證明。這一時期,李白的痛苦也曾多次在詩篇中流露出來。從《五月東魯行答汶上翁》中的“魯人重織作,機杼鳴簾櫳”、“舉鞭訪前途,獲笑汶上翁”等詩句可以看到,李白不切實際的言行舉止,遭到了魯人的譏笑!赌狭陝e兒童入京》一詩最后四句:“會稽愚婦輕買臣,余亦辭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顯然是跟劉氏離婚之后,李白郁悶心情的一次大釋放。這是天寶元年(742年)的事,當時唐玄宗李隆基征召李白入京,李白以為從此一去,榮華富貴唾手可得。于是,借著這一首詩,發(fā)泄了胸中積蓄的惡氣。
自由戀愛納一妾
李白的第三段婚姻,婦人只是妾,并未扶正。這位婦人原來是李白的一個鄰家女子,可能是李白看上她的姿色之后,再想辦法納為妾的。李白有一首《詠鄰女東窗下海石榴》詩,表現(xiàn)了詩人對這女子的愛慕之情。詩如下:
魯女東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綠水,未足比光輝。
清香隨風發(fā),落日好鳥歸。
愿為東南枝,低舉拂羅衣。
無由一攀折,引領望金扉。
從這首詩看,李白很可能經(jīng)歷了一個暗戀、苦戀、追求的戀愛過程。如果把這一段婚姻理解為李白的自由戀愛,未嘗不可。之所以是納妾,而不是娶為正室,原因可能是這位鄰家女子只是普通民女,按照唐律,屬于士大夫階層的李白不得將其娶為妻子。
這位連姓氏都沒有留下來的妾,下落如何,是一直跟著李白生活,還是離婚了,都不得而知。我們只知道,她給李白生了一個兒子,取名頗黎。
終得偕老之人
李白的最后一任妻子是前宰相宗楚客的孫女,他們結婚的地點在宋州(河南商丘一帶),時間應是天寶十二載(753年)之前,李白50歲左右。
今天可以看到不少李白寫給這位宗氏妻子的詩歌體書信和他代替妻子寫給自己的詩歌,僅天寶十四載就有《秋浦寄內》、《自代內贈》、《秋浦感主人寄內》等,詩中飽含著思念之情。由此不難想象,宗氏是一位知書達理的婦人,李白對她是相當有感情的。
宗氏婦人基本上是跟李白偕老了的。安史之亂期間,兩人離多聚少。李白因為曾從永王李璘,被關進監(jiān)獄,定為叛逆罪,長流夜郎。其間,宗氏夫人利用其家族關系,設法搭救。李白被赦免返回之后,兩人曾經(jīng)重逢聚首。
李白61歲那年,曾親自送宗氏去廬山拜訪尼姑。宗氏跟李白一樣,都是狂熱的道教信徒,兩人都向往得道成仙,可謂志同道合。比較而言,李白跟宗氏夫人在一起的十來年時間,應該是比較和諧的。
李白的故事 12
唐代大詩人李白,幼年時便讀那些經(jīng)書、史書,那些書都十分深奧,他一時讀不懂,便覺枯燥無味,于是他丟下書,逃學出去玩。
他一邊閑游閑逛,一邊東瞧西看。他看見一位老媽媽坐在磨刀石上的矮凳上,手里拿著一很粗大的鐵棒子,在磨刀石上一下一下地磨著,神情專注,以至于李白在她跟前蹲下她都沒有察覺。
李白不知道老媽媽在干什么,便好奇地問:“老媽媽,您這是在做什么呀?”
“磨針。”老媽媽頭也沒抬,簡單地回答了李白,依然認真地磨著手里的鐵棒。
“磨針?”李白覺得很不明白,老媽媽手里磨著的明明是一根粗鐵棒,怎么是針呢?李白忍不住又問:“老媽媽,針是非常非常細小的,而您磨的`是一根粗大的鐵棒呀!”
老媽媽邊磨邊說:“我正是要把這根鐵棒磨成細小的針!
“什么?”李白有些意想不到,他脫口又問道:“這么粗大的鐵棒能磨成針嗎?”
這時候,老媽媽才抬起頭來,慈祥地望望小李白,說:“是的,鐵棒子又粗又大,要把它磨成針是很困難的?墒俏颐刻觳煌5啬パ侥ィ傆幸惶欤視阉コ舍樀。孩子,只要功夫下得深,鐵棒也能磨成針呀!”
幼年的李白是個悟性很高的孩子,他聽了老媽媽的話,一下子明白了許多,心想:“對呀!做事情只要有恒心,天天堅持去做,什么事也能做成的。讀書也是這樣,雖然有不懂的地方,但只要堅持多讀,天天讀,總會讀懂的。”想到這里,李白深感慚愧,臉都發(fā)燒了。于是他拔腿便往家跑,重新回到書房,翻開原來讀不懂的書,繼續(xù)讀起來。
李白的故事 13
李白的父親是位商人,做生意賺了不少錢,相當富裕。相傳,李白小時候在四川象耳山讀書。有一天逃學下山,經(jīng)過一條小山澗,見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走上前詢問,老奶奶回答說要用鐵棒磨針。一根粗鐵棒要磨成一根細小的針談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睆拇艘院罄畎拙痛蛳訉W念頭,下功夫讀書了。他既學文又習武,專門學習劍術。決心要做一個滿腔俠義的“游俠”。
李白幼年時候記憶力特別好。諸子百家,佛經(jīng)道書,無不過目成誦。據(jù)說他五歲就會誦寫“六甲”,十歲能讀諸子百家的書,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此外,他還學會了彈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來了一位客人,風流儒雅,氣概不凡,是當時很有名氣的文人,這次是到蜀中來做官的。在長安,他早就聽說李白的詩名,這次來到蜀中還未上任就前來拜訪了。家人帶他來到一條河邊的柳樹蔭下,只見一個年幼的`書生,頭戴綸巾,佩一把寶劍,正在吟詩,同樣是風流倜儻,卓越不群,詩人對這少年的喜歡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詩稿,先是吃驚,后是贊嘆,最后竟是擊節(jié)拊掌了,他說:“小家伙的文辭簡直可以和司馬相如平分秋色。『煤脤懓,中國第二個屈原就要橫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遠大,稟性高潔。當時的讀書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參加進士考試。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個國家棟梁,否則就一輩子只當一個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謝安,相信總有一天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
李白少年時代的詩歌留下來不多,比較早的一篇是《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說的是有一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觀中去尋訪一位道士。時值初春季節(jié),桃花正帶露開放,飛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確實美不勝收。然而道士卻始終沒有回來,從早晨到下午,一直見不到人影,他只好悻悻而歸了。回到家后愈想愈覺得那道士真是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再也按捺不住詩興。
于是展紙揮筆: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李白的故事 14
李白是一個非常奇特的詩人,他的身上不止有文人的靈秀還有俠客的不羈,這不但讓李白的詩風在詩壇中獨樹一幟,還讓李白渾身上下充滿俠義。李白有一首詩叫做《俠客行》,歌頌的就是一位俠義之士的故事,這人的名字叫朱亥。
提起朱亥,大家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提起與他有關的信陵君稍微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知道。信陵君“戰(zhàn)國四君子”之一,以其良好的口碑贏得了世人的'稱贊。
知道信陵君的人都知道,信陵君有一個很好的優(yōu)點就是禮賢下士,所以他的門客也特別多,其中不乏能人之輩。信陵君這人求才若渴,他從來不嫌人才多,而是不斷的發(fā)掘人才。有一天信陵君知道從哪兒聽說了,那個守城門的侯嬴是人才,就去請去了。
信陵君相信侯嬴是人才,但是侯嬴卻不知道信陵君是不是個好主上,于是侯嬴就開始了對信陵君的一系列考察。讓信陵君給他當馬夫,故意的在大庭廣眾下與朋友嘮嗑把信陵君晾在一邊,反正從頭作到尾。信陵君對人才的容忍程度世所罕見,無論侯嬴怎么對待他,他都報以微笑和禮貌并且絲毫不覺得侯嬴做的不對。信陵君誠懇的態(tài)度最后還是打動了侯嬴的心,侯嬴成了信陵君的門客。
周天子被架空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這些國家,整日不是你打我就是我打你。有一天秦國派兵去攻打趙國,趙國就找好友魏國求援,魏國一聽兄弟被打,立刻就帶上一群手下準備去幫助趙國。哪知魏國看似來勢洶洶其實就是一只紙老虎,被秦國一嚇就不敢去了。
信陵君覺得秦國不安好心,趙魏兩國本來就是唇亡齒寒的關系,趙國被滅,下一個倒霉的就是魏國,于是極力主張救援趙國。魏王不聽,信陵君只好自己帶上門客去救趙國。這時候侯嬴給信陵君出了個主意,讓信陵君叫人把魏王的虎符偷出來,然后控制軍隊去救趙國。但是這個計謀也有個明顯的漏洞,要是領軍大將不認虎符怎么辦,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侯嬴又讓信陵君帶上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朱亥。
朱亥信陵君也不陌生,這就是當初與侯嬴在鬧市中嘮嗑把信陵君晾一邊的那位,朱亥的職業(yè)雖然是屠夫,但也是一個人才。信陵君拿著虎符去找部隊,部隊首領果真不聽從他的命令,這時候朱亥出來了,一錘子就砸死了部隊首領,讓信陵君獲得了軍隊領導權。
李白的故事 15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么會分成兩半呢?這里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里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
李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后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jù)說那里就是當年大詩人李白賞月的地方。
李白的故事 16
李白,一個有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般深情厚誼的詩人;一個有著“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般雄壯氣魄的詩人;一個有著“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般寧靜致遠的詩人;一個更有著“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般胸懷博大的詩人。如此般淡薄名利,氣度非凡的君子,竟和我發(fā)生了故事,請聽我慢慢道來。
記得那是我上一年級的時候吧,語文書上鳳毛麟角般的提供了幾首詩詞,其中一首便是李白的《古朗月行》。當品讀到“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時,瞬間便有一副畫面呈現(xiàn)在腦海中:在一個星光燦爛的夜晚,兩小童兒躺在草坪上,仰天看,一輪明月掛在天際邊;蛟S是不知該怎么形容眼前飄渺的夜空吧,他們高興得呼其為“白玉盤”。我被腦海中的畫面深深地迷住了……是!我沒想到竟然還有這么美妙的文字,這么真摯的文字。從此,我便喜愛上了詩詞,平日里總是會抽出時間去學習各個歷史時期的古詩詞,感受中華文字的獨有魅力,正是李白的詩,為我翻開了我人生詩詞寶典的第一頁。
六年級時,當語文老師講到李白的詩詞時,總會說李白是一個浪漫主義詩人,他的一生幾乎沒有什么坎坷和劫難,所以說是一個相對樂觀的文人,也正是因為此,他的大部分詩詞才會蘊意著“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篙人”的意境……當聽聞于此,我總是有種說不出的對他的'敬佩,對他的喜愛?傁肟炭嚆@研他的詩詞和其中的哲理,感受他詩詞中蘊含的美好與意境。
詩詞,是中國歷史的見證,是中國文學的脊梁。李白亦就是詩海中的一葉扁舟。然而,炎黃子孫對茫茫詩海的探尋永遠是進無止境的。讓我們一起為這片詩的森林涂抹上一層濃厚的綠色吧!
李白的故事 17
詩人李白是我國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極善于描繪壯麗的自然風光,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這位偉大的詩人小時候就很聰明,不過卻很貪玩,不愛學習,常常趁老師不注意,溜出學堂,四處搗蛋。
一天,詩人李白又逃學了,調皮的.他帶著彈弓,準備去后山打鳥。路過山下的小溪時,他看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婆婆坐在溪邊的石頭上,正吃力地磨著一根粗粗的鐵棒。詩人李白覺得很奇怪,就走過去問道:“老婆婆,您這是在干什么呀?”
老婆婆擦了擦額頭上的汗珠,微笑著說:“磨鐵棒呀,我想把它磨成一根繡花針!
“將這么粗的鐵棒磨成繡花針?怎么可能啊!”小詩人李白脫口而出,驚訝極了。
這時,老婆婆停下手中的動作,信心十足地說:“‘功夫不負有心人’,我相信,只要天天磨,總有一天能將這鐵棒磨成繡花針的。”
老婆婆的信心和勇氣讓詩人李白非常感動,想想自己平時貪圖玩樂而荒廢學業(yè),詩人李白慚愧極了。他拜別了老婆婆,馬上回學堂上學去了。此后,詩人李白再也沒有曠課逃學,不僅如此,他還堅持博覽群書。經(jīng)過不懈努力,詩人李白終于成為名垂千古的“詩仙”。
詩人李白的故事之詩人李白醉書狂草敵兵
唐玄宗時,渤海國的使者帶著國書來到長安,唐玄宗召見番使,命令翰林學士宣讀番書。
不料翰林學士打開番書,見上面全是些鳥獸文字,竟一字不識。唐玄宗宣詔文武百官,文武百官也沒有一個人識得。唐玄宗震怒。
翰林學士賀知章回到家中,憂心忡忡,長吁短嘆,引起家中客人詩人李白的關注。
詩人李白問明情況,道:“可惜我詩人李白金榜無名,不能為朝廷分憂解難!辟R知章問知詩人李白能識番文,驚喜萬分,立刻向唐玄宗作了匯報。唐玄宗賜詩人李白進士及第,穿紫袍束金帶,在金鑾殿上接見了詩人李白。
詩人李白捧起番書,用唐音譯出,念道:“渤海國大可毒書達唐朝官家:自你占了高麗,與俺國逼近,邊兵屢屢侵犯我界,想出自官家之意。俺如今不可耐者,差官來講,可將高麗176城讓與俺國……若還不肯,俺起兵來廝殺,且看哪家敗勝!”這分明是一份“宣戰(zhàn)書”。唐玄宗問文武百官:“番人要興兵搶占高麗,有何策可以應敵?”眾人緘口不答。玄宗又問詩人李白:“那我們該如何回復番使?”詩人李白道:“明天召見番使,我當面回答他。”唐玄宗當即封詩人李白為翰林學士,設宴款待。
第二天上朝,詩人李白大筆一揮,不一會兒就寫好了國書,當眾念道:“大唐開元皇帝,詔諭渤?啥荆鹤晕羰巡粩,蛇龍不斗。本朝應運開天,撫有四海,將勇卒精,甲堅兵銳……方今圣度汪洋,恕爾狂悖,急宜悔禍,勤修歲事,毋取誅戮,為四夷笑……”
番使大為震驚;氐讲澈瑢⒋筇茋鴷唤o渤海國國王,國王看后驚嘆道:“天朝有神仙相助,如何敵得!”于是,寫了降表,歸順大唐王朝。
詩人李白醉書狂革,展示了大唐威儀,嚇退挑釁的蠻國!安粦(zhàn)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李白的故事 18
李白是一位大詩人,我們學過很多李白的詩句,最近我讀了李白的故事,給了我很多的感觸。
李白小時候學習很不用功,他看見別人出去玩,就也想出去。父親看他學習不好還要出去玩,就不讓他出去玩,讓他在家里學習。李白在父親的督促下,就去讀書了。但是李白讀了一會兒書,就覺得枯燥無味。他趁父親不在,就偷偷地溜出去了。他跑到小溪邊,看見魚兒很活潑地在水里游來游去,他想:它們多么自由啊!我每天讀那么多的書,一點自由都沒有。這時候,他看見一位老奶奶在磨一根很粗的鐵杵,李白很奇怪,就上前去問老奶奶:老奶奶,您為什么要磨這么粗的.鐵杵呢?老奶奶就說:我這是在磨繡花針呢!李白說:老奶奶!你可真會哄小孩!老奶奶說:你可別看這個鐵杵粗,只要我每天都磨,肯定會被我磨成繡花針的!聽了老奶奶的話,李白想:是啊,只要我努力讀書,以后肯定會成為一代文章大師的!從此以后,李白發(fā)奮讀書,最后李白成了一個大詩人,人們都叫他詩仙。
李白的詩流傳到現(xiàn)在,有900多首呢!李白的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繡花針!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水滴石穿,繩鋸木斷!
李白的故事 19
李白生活在唐代極盛時期,具有“濟蒼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畢生為實現(xiàn)這一理想而奮斗。但李白一生關心國事,希望為國立功,與他不滿黑暗現(xiàn)實之間形成劇烈的矛盾。他的《古風》59首是這方面的代表作品。對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敗,廣泛地進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賢能之士沒有出路的悲憤心情。言多諷興,氣骨高舉。李白一生寫下不少描繪自然風景的詩篇。他的“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形象雄偉,氣勢磅礴,都是傳誦千古的名句。
李白有遠大的政治抱負,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學士,并沒能涉身政治,卻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對權貴的傲視,從而招致排斥,憤而離開了長安。在詩中,我們很容易看出詩人“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的心緒。可以想象,一個滿腹惆悵的`人,當他一心解愁卻又無法解愁的時候,內心是怎樣的愁苦啊!表面上開懷暢飲,實際上愁箭穿心。但詩句筆酣墨飽,情極悲憤而作狂放,語極豪縱而又沉著。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實深厚的內在感情,那潛在酒話底下如波濤洶涌的郁怒情緒。
李白的故事 20
給李白寫了一封信,稱這里有十里桃花和萬家酒店。李白看完信后非常高興。立刻動身乘船去汪倫所指的村莊,可是到了那兒,卻發(fā)現(xiàn)哪有什么桃花和酒店啊,汪倫笑著說:我所指得是十里以外有一棵桃花樹,和一家姓萬的人開的酒店。并不是有方圓十里的桃花樹林和一萬家酒店。李白一楞,馬上又笑著說:我堂堂一個大詩人居然被你給騙了。然后便答應汪倫在他那兒小住幾日,并答應他一定作一首詩送給汪倫。汪倫十分高興,于是便帶著李白游遍了這個地方的風景名勝。而李白和汪倫也聊得十分投機,常常徹夜長談。而白天則和李白一起喝美酒、作詩。
幾天時間一眨眼就到了,可李白卻還沒有作出首好詩,李白覺得自己愧對汪倫,于是便匆匆告辭,準備回去。
李白立在船頭,久久凝望著汪倫家的方向,這時一個人朝他走了過來,還唱著歌,仔細看時,才發(fā)現(xiàn)是汪倫來送他了,李白潸然淚下,詩興大發(fā),作了一首千古流傳的'《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的故事 21
江山代有才人出,在古老的歷史中涌現(xiàn)出無數(shù)的風云人物。其中,最令我敬佩的是詩人李白。
李白小時候十分聰明。李白的爸爸李客在李白很小時就發(fā)現(xiàn)了他的作詩和習武的天賦,便很用心的教導李白讀書、作詩與練武。李白因此博覽群書,武功了得。因為李白飽讀詩書,所以他便立志要做一個像諸葛亮、司馬相如一樣可以為百姓造福的好官。他也常常把自己比作大鵬鳥,希望有朝一日可以展翅高飛。為了實現(xiàn)遠大志向,李白踏上了他的求官之路。
大家肯定沒聽說過李白參加科舉考試。為什么呢?因為李白的爸爸李客是一個商人。在當時,商人的兒子是不能參加科舉考試的。這就說明李白不能像其他人一樣通過考試來獲得當官的機會,也說明李白的求官之路將更加困難。可就算這樣,也沒能打破李白的夢想。他決定踏遍千山萬水,來到天子腳下的長安城來尋求做官的途徑。這一路相當不容易。
歷盡坎坷,受盡小人算計后,李白并沒有世俗中。在一些能人志士的`幫助下,李白的文采終于被皇帝所賞識。在他四十二歲時,他被皇帝召入皇宮做了官,官至翰林供奉?墒窃诨蕦m的這些日子,李白發(fā)現(xiàn)他并不能為百姓做好事,使百姓生活得更好。再加上小人的設計陷害,李白被賜金還鄉(xiāng),在離開長安的路上,李白萬般的無奈。難道他就這樣放棄理想了嗎?不,他沒有。在離開長安的路上,他寫了《行路難》,他用豪放的詩詞表達了他的雄心壯志: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這么一個豪放的李白,大家想不想更加深入的了解呢?那么就讓我們從今天的課堂中學習李白這位偉大的詩人吧!
李白的故事 22
唐代大詩人李白(公元701-762年)一生寫詩1000余首,他的詩雄奇豪放,把我國古代的詩歌創(chuàng)作推向了高潮,對后世和世界都有極大的影響,被后人尊為“詩仙”。
李白5歲那年,跟著父親從西域回到四川青蓮地區(qū)定居。到10歲的時候,他對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有一年春天,岷山山腳下有個客人前來拜訪李白的父親,恰巧他外出未歸?腿四樕下冻鍪纳裆,轉身就要離去。李白見了,連忙拉住客人說:“伯伯,您遠道而來找我父親,累了半天也不休息一下,就要返回,這樣會傷身體和精神的啊。”
客人見李白禮貌熱情,能言會道,心中暗暗佩服,便坐了下來。
李白開始忙起來,他又是送茶,又是遞毛巾,對客人非常尊敬。為使客人不寂寞,李白放下手中正在讀的`書,到客廳陪著客人說話,他大大方方地說:“請問大伯尊姓大名,以便我轉告父親!
客人有心要試試李白的才學,便咳了一聲,用手指輕捻了一下胡須,大聲說:“我的姓是‘有人偷’,名字是‘鳥落山頭不見腳’。”
李白認真思考了一會,便拱手回答說:“我知道了,我知道了,父親回來,我一定告訴他!
客人疑惑地問:“你能不能給我解釋一下?”
李白馬上回答說:“‘有人偷’就是把‘偷’字去掉單人旁,那么就是‘俞’字;‘鳥落山頭不見腳’,就是‘島’字。您姓俞,名字叫島!”
客人聽后,十分佩服,連連拍著他的腦袋說:“童子真是奇才,可喜可賀!”
李白不到10歲時,他的名聲就傳遍了家鄉(xiāng)。14歲時,李白來到南浦(今四川萬州市),當?shù)赜袀姓胡的鄉(xiāng)紳自以為有學問,看不起別人,他想考一考李白。有一天,他當著李白的面就出了一副上聯(lián):“梁山栽大竹,無須淋(鄰)水。”這個上聯(lián)含有當?shù)厝齻地名,因此是一個很難對的上聯(lián)。誰知李白隨口答道:“南浦人長壽,何懼豐都!边@個下聯(lián)前后也是三個地名,對仗非常工整。
胡鄉(xiāng)紳很不服氣,他又指著墻上的一幅畫讓大家看。那畫上有個老神仙,懷抱一個大酒壇,睡在崖邊,壇口朝外面流著酒。胡鄉(xiāng)紳以畫為題又出了副上聯(lián):“酉加卒是醉,目加垂是睡,老神仙懷抱酒壇枕上偎,不知是醉還是睡?”
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月添半是胖,月添長是脹,胡鄉(xiāng)紳挺起大肚堂中站,不知是胖還是脹?”
胡鄉(xiāng)紳本想借聯(lián)譏笑李白,誰知反被李白針鋒相對嘲諷了一番,大家一看胡鄉(xiāng)紳肥胖如豬的模樣,都哈哈大笑起來。胡鄉(xiāng)紳羞(xiū)得滿臉通紅,還想找個機會再挽回面子。酒席散后,他領眾人到花園散步,只見荷花池里有幾只小鵝浮在水上,游來游去,便靈動一動,對李白說:“白鵝黃尚未脫盡,竟不知天高地厚!”
李白心里當然明白胡鄉(xiāng)紳的用意,回頭向池塘中看了一眼,正好看見一只烏龜伸出頭來,便應聲答道:“烏龜殼早已磨光,可算是老奸巨猾!”
李白的故事 23
李白,字太白,原籍隴西成紀(今甘肅天水)。隋朝末年,全家遷到西域的碎葉(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共和國北部),李白就出生在那里。五歲那年,他又隨父親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xiāng),所以他又號青蓮居士。
李白少年時便顯露才華,“十歲通詩書”,“十五好劍術”,“三十成文章(三十歲時以詩文知名天下)”。二十五歲那年,李白離開四川,順長江東下,先到達江陵,拜訪了一位八十高齡的道士司馬承禎。司馬承禎曾受到武則天和睿宗、玄宗三朝皇帝的接見,在當時名氣很大。司馬承禎見了李白,對他大為贊賞。李白很高興,回去后就寫了篇《大鵬賦》,把自己比作氣概抱負不凡的大鵬!洞簌i賦》很快傳開,李白的名氣也更大了。公元734年,李白到了襄陽,拜見了荊州刺史韓朝宗。韓朝宗因喜歡獎掖提拔人才而聞名,所以當時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生不愿封萬戶侯,但愿一識韓荊州。”韓朝宗對李白自然是稱賞備至,而李白寫的自我推薦信《與韓荊州書》也成了一篇著名的散文佳作。
名滿四海的李白,在公元742年(天寶元年)終于奉詔來到京都長安。當時任秘書少監(jiān)的老詩人賀知章得知李白到了長安,親自到旅舍去看望李白。他讀了李白大約在十年前寫的《蜀道難》后,贊嘆道:“這是一個從天上貶謫下來的仙人!”從此“謫仙”這個稱號不脛而走,李白也被人們稱作“謫仙”、“詩仙”。
李白進宮后,唐玄宗很高興,封他為翰林供奉。據(jù)說,唐玄宗當時曾親自走下臺階迎接李白,還親手為李白調制羹湯。出于信任,他還讓李白參加了起草詔書的工作。
唐玄宗對李白,只是希望他成為一個宮廷詩人,為太平盛世作些詩文點綴。但李白是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初進宮廷時,他對政治了解不多,因此奉命寫了不少歌頌升平的詩,不久他的思想就起了變化。天寶年間,朝廷政治已由盛轉衰,唐玄宗也由一代明君漸漸蛻變?yōu)橛怪。朝廷中的有識之士都在擔憂時政,擔心發(fā)生變亂。李白對此是有認識的。
作為一個名滿天下的大詩人,李白的個性也是十分狂放的。他又特別喜好飲酒,常喝得酩酊大醉。杜甫曾在一首詩中這樣描述他:“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边@樣的個性使他很難被朝中的權貴們所容忍。據(jù)說,他先得罪了唐玄宗最信任的太監(jiān)高力士。高力士又故意歪曲他寫的詩《清平調》,使楊貴妃對他也心生忌恨。最后連唐玄宗也疏遠他了。
可是李白的個性使他“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這時他最向往的,還是他以前云游天下的自由生活。于是李白向唐玄宗上書請求離京。公元745年,他的`請求被批準,他離開長安,又開始了漫游山水間的生活。
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爆發(fā)。洛陽、長安先后淪入亂軍之手,唐玄宗倉皇逃向四川,唐肅宗在靈武即位。逃難途中,唐玄宗又任命他的第十六子永王李為江陵大都督,要永王招兵馬抵抗叛軍南下。
那時李白正避亂隱居在廬山。永王東下經(jīng)過潯陽,得知李白在此便派人請他參加自己的幕府。出于一片愛國心,李白立刻答應了,并一連寫了十一首《永王東巡歌》贊揚永王。
可是唐肅宗并不信任永王,認為他出師東巡是割據(jù)江南,便調動兵力準備消滅永王。永王大怒,也發(fā)兵進攻。這樣他便成了叛逆,將士們紛紛脫離,永王最終兵敗自殺。李白也因“附逆”(附靠叛逆之臣)被判死刑。多虧郭子儀等人相救,李白被改判流放夜郎(治所在今貴州正安西北)。還沒到夜郎,朝廷宣布大赦,李白得以返回四川。
李白的晚年是在安徽當涂度過的,他的族叔李陽冰在那兒做縣令。唐代宗即位后,下詔拜李白為左拾遺。但詔書還沒到,李白已離開了人世,那一年他六十二歲。至今當?shù)剡留有李白的衣冠冢和紀念堂。李白現(xiàn)存的詩有一千多首,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他對祖國大好河山的歌頌。這些詩經(jīng)過他的夸張的描繪,想象奇特的渲染,顯得大氣磅礴,出神入化。他還寫了不少反映人民生活、抨擊黑暗政治的詩。他善于從民歌、神話中吸取營養(yǎng)和素材,經(jīng)過他的豐富而奇特的想象,使他的作品具有雄奇豪放的風格、瑰麗絢爛的色彩。他被認為是自屈原以后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他的創(chuàng)作是中國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不少作品,如《蜀道難》《靜夜思》《早發(fā)白帝城》等,已成為千古傳誦的佳作。
李白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的偉大成就,是很難用幾句話來描述的,也許只有杜甫的兩句詩最有概括力:“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
李白的故事 24
李白10歲那年,開始動筆學習辭賦,創(chuàng)作非常認真,字斟句酌,一絲不茍。他想到少年時在眉州象耳山讀書,有一次逃學回來,經(jīng)過一條小溪,見一位老大娘在溪旁磨鐵杵(舂米的工具)李白問老大娘磨它做什么,老大娘回答說:“磨成針!崩畎紫,我學習辭賦,只要有這個精神,超過司馬相如是不會有問題的。
李白按照這個意愿,勤學基礎練。一天,他經(jīng)過幾次修改,把一篇辭賦寫好了,便興沖沖地送給父親看。他自認為寫得不錯,一定會得到父親的夸獎。不料,父親讀了以后,很不滿意,對他說:“你這篇賦寫得太差了,既無氣勢,又乏文采。不過你也不要灰心,應當繼續(xù)努力。”
李白點了點頭:“一定按照父親的要求辦。”回到書房,他把那份文稿投到火爐中燒了。然后重新構思,重新創(chuàng)作,連續(xù)擬作了三次,沒有一次感到滿意,只得都付之一炬,直到第四次,才寫成比較滿意的'兩篇,即《擬別賦》、《擬恨賦》!稊M別賦》后來散失了,《擬恨賦》還保留著,收在宋人宋敏求所編的《李太白集》中。
李白的故事 25
二十五歲的時候,李白已經(jīng)成為一個多才多藝的人。他不僅能詩善文,而且會擊劍騎馬,還喜歡彈琴唱歌。他決心為國家干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yè),就對父親說:“孩兒打算離家到外面去長長見識。”“還是在家讀讀書,有機會找個事做吧,何必遠離家鄉(xiāng)外出呢?”父親說。李白滿懷豪情地說:“大丈夫活在世上,應該志在四方,胸懷天下。待在家鄉(xiāng)怕是沒法施展我的才能。出去以后,一來可以游歷各地,結交名士;二來也可以尋找機會,輔助皇上!
父親聽了,樂呵呵地笑著說:“好,你既然有這樣的抱負,那就出去闖闖吧!”
過了幾天,李白告別父母,身佩寶劍,上路了。乘船沿著長江東下,過三峽的時候,江水湍急,船行如箭,李白站立船頭,望著兩岸的青山,心中非常激動。后來他寫過好幾首描寫三峽風光的詩。有一首是: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在漫游途中,李白還登上廬山,觀望瀑布,寫下了《望廬山瀑布》二首。其中一首是: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在李白的.詩里,祖國山河多么壯美呀!他的詩自然又流暢,毫不造作,不愧是大詩人的手筆。
李白的故事 26
李白的名聲越來越大,終于連皇上唐玄宗也知道了。在他四十二歲那年,朝廷連下三道詔書,叫他到長安來。李白到了長安,就在賀知章的陪同下,去朝見唐玄宗。
唐玄宗叫李白坐在身邊,問他詩文寫作,又問他朝廷大事,李白都對答如流。唐玄宗見李白學識淵博,連聲稱贊。忽然,一直在旁邊的宦官高力士開了腔:
“陛下,李太白的確才學超群。前日吐蕃(我國古代少數(shù)民族)使者送來的國書,不如就請他辨認一下吧!
賀知章聽了,暗暗替李白捏了一把汗,心想,這吐蕃國書上的文字像鳥走蟲爬,朝廷上下沒人認得。為了這件事,唐玄宗一直生氣。高力士這不是明明想刁難李白嗎?
唐玄宗馬上問李白懂不懂吐蕃文,李白不慌不忙地回答說:
“臣在西域的時候,父親經(jīng)商,同西域商人有些來往,因此懂得一點!
唐玄宗聽了,臉上露出笑容,立刻叫高力士拿來吐蕃國書。李白接過來,很快看了一遍,接著就用漢語流利地翻譯出來。原來,吐蕃要唐朝割讓大片土地給它,不然就要派兵來攻打。
唐玄宗聽完,板起了面孔。文武大臣議論紛紛,一時都沒了主意。唐玄宗就問李白怎么辦才好。李白很自信地說:
“臣愿起草《答蕃書》,明天召吐蕃使者前來,臣當面答復,定可平息此事!
“那你就馬上起草吧!”唐玄宗說。
李白拿起筆,想了一下就寫起來。不多會兒就把《答蕃書》送到唐玄宗面前。唐玄宗看完以后,很滿意。李白又用吐蕃文寫了一份。大家見李白這樣博學多才,都很佩服。
第二天,唐玄宗召見了吐蕃使者。李白先用漢語后用吐蕃語把《答蕃書》宣讀了一遍。吐蕃使者連忙答應把《答蕃書》帶給吐蕃首領。后來,吐蕃也沒有來找麻煩。
唐玄宗叫李白當了翰林供奉,是個沒什么實權的官。所以,李白輔助皇上治理國家的理想仍然不能實現(xiàn)。
當時,朝廷大權把持在宰相李林甫和宦官高力士等人手里。一些想升官發(fā)財?shù)娜,都變著法兒巴結他們。李白卻打心眼里蔑視他們。
這天,李白心中煩悶,來到酒樓喝酒,喝得七八分醉了,忽然,宮中的梨園長(歌舞班子的負責人)李龜年跑進來說:
“李學士,皇上召你立刻進宮!”
原來,唐玄宗同楊貴妃在宮中的沉香亭里觀賞牡丹花,叫李龜年率領一群梨園子弟唱歌助興。他們唱的是老詞,唐玄宗聽膩了,想起李白會作詩,就派人來叫他去寫新歌詞。李白聽了,滿不在乎地說:
“幾首歌詞算什么!來,喝幾杯再去!”
“不行不行!皇上和貴妃娘娘已經(jīng)等候半天了!”李龜年急得滿臉通紅。
“皇上?我……我李白可是酒中仙人吶,我……我酒還沒喝夠哩!哈哈哈……”李白大笑著說。
李龜年看李白醉了,不由分說,命令同來的.人架起李白就往外走。來到沉香亭,李白酒還沒醒。唐玄宗見了李白這個樣子,倒也沒怪罪他,讓人給李白喝了醒酒湯,扶他躺在了床上。
據(jù)說這時候,李白已經(jīng)清醒了。他見高力士正在身邊,想起他平時作威作福的樣子,有意要殺殺他的威風。
“脫靴!”李白裝作醉醺醺的神態(tài),突然把腳朝高力士一伸。
高力士一聽,差點氣歪了鼻子,正要發(fā)火,看見皇帝朝自己連連遞眼色,只得忍氣吞聲地替李白脫下了靴子。
過了一會兒,李白爬起身來,向唐玄宗行禮請罪。唐玄宗沒有生氣,只是叫李白馬上寫出三章《清平調》的新歌詞來。
李白想了一會兒,很快就寫好了。李龜年譜上曲,演唱起來。唐玄宗親自在一旁吹笛子伴奏。楊貴妃陶醉在悠揚動聽的樂曲聲中,高興得眉飛色舞。從此,唐玄宗就更加器重李白了。
可是,一幫權貴卻恨死了李白。他們造謠誹謗,故意中傷李白。高力士還挑唆楊貴妃在唐玄宗跟前說李白的壞話。唐玄宗聽信了他們的話,漸漸疏遠了李白。
李白目睹朝廷如此腐敗,也不愿在這兒再待下去,就上了一份奏章,請求辭去翰林供奉的職務。唐玄宗立刻批準了。李白身穿錦袍,騎著五花馬,一會兒高聲歌唱,一會兒縱情大笑,出了長安城門。
后來,李白在很多詩里都寫了他寧愿過窮困生活,也不愿去巴結權貴的志氣。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李白的故事 27
這是一本由一系列李白的小故事串成的小書。
李白小時候很淘氣不好讀書。一天他在河邊看見一位要把鐵杵磨成針的老奶奶,李白很不解,就問老奶奶為什么要這么做,奶奶只說了句: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句話讓李白受益終身。從此,李白用功學習,當小伙伴去玩耍時他在奮筆疾書。
《道觀求學》,李白為了專心讀書,甚至還搬到了一所道觀中去安心苦讀;《李白與明月》,李白傍著月亮讀書習武,直至雞鳴拂曉。經(jīng)過不懈努力,李白終于成為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大詩人。堅持就是他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
對于堅持,我自己也是有親身體驗的。記得一年級時,老師教我們跳繩,可我總跳不好。但老師沒有批評我,反而鼓勵我說不要灰心,只要你天天練、堅持練、努力練,總會練好的。這句話也讓我受益終身。從那一天起,我做任何事想放棄時,總會想起體育老師說的那句話,告訴自己:堅持就是勝利。慢慢地,我跳繩越來越好。從笨拙的一分鐘五十下,到流暢的一分鐘一百多下,我流下了無數(shù)的汗水。功夫不負有心人,在校運動會上,我獲得了一年級男子組冠軍。這再一次證明了“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讀完這本書,我更深切地體會到了“成功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堅持和百分之一的天才”,這是那些偉人成功的必經(jīng)之路,也是我們每一個想要成為不平庸的孩子的座右銘。
鐵杵磨成針,李白一生的堅持,也將成為我一生的堅持。
李白的故事 28
相傳天寶初年李白來到長安,在一間酒樓里與賀老前輩相遇了。李白先是拿出自己寫的《烏棲曲》給賀老看,賀老看罷,贊曰:“此詩可以泣鬼神矣!崩畎仔睦锵,這篇都能“泣鬼神”,俺其他的作品還不讓玉皇大帝哭成淚人兒。坑谑菑脑姶锶〕隽俗约鹤畹靡獾摹妒竦离y》。賀知章讀罷,激動得無以言述,長嘆道:“凡人哪里就能寫出這樣的詩來呢?小李啊,你肯定是天上的文曲星遇謫下凡!”于是他把李白喚作“謫仙人”,并且鄭重聲明:這頓飯我老賀請了?墒琴R老一掏腰包,發(fā)現(xiàn)沒帶銀子,只得解下腰間皇帝御賜的.金龜換酒,與李白大醉而歸。
您看,賀老是朝廷三品命官,在一間小酒館里吃飯,就是吃霸王餐都算是給老板天大的面子呀?墒琴R老要“進取于善道”——隆重推介詩壇新人,而且又不想以官欺民,所以才把御賜的金龜拿來換酒。御賜的金龜當然重要,一般人舍得命也舍不得它,可是賀老卻將它拿出來換酒,這才能真正見出詩壇老前輩對后學的無比關懷。
李白的故事 29
李白早年就有濟世的抱負,但不屑于經(jīng)由科舉登上仕途,而希望由布衣一躍而為卿相。因此他漫游全國各地,結交名流,以此廣造聲譽。唐玄宗天寶元年(742年),李白的朋友道士吳筠向玄宗推薦李白,玄宗于是召他到長安來。李白對這次長安之行抱有很大的希望,在給妻子的留別詩《別內赴征》中寫道:“歸時倘佩黃金印,莫見蘇秦不下機!
李白初到長安,也曾有過短暫的得意,但他一身傲骨,不肯與權貴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玄宗的寵臣高力士脫靴,得罪了權貴,連玄宗也對他不滿。他在長安僅住了一年多,就被賜金放還,他那由布衣而卿相的夢幻從此完全破滅。李白離開長安后,先到洛陽與杜甫相會,結下友誼。隨后又同游梁、宋故地,這時高適也趕來相會,三人一同往山東游覽,到兗州不久,杜甫西入長安,李白南下吳、越故地。這首詩就是他行前寫的。題目:“吟”,古詩的一種體式,內容大多是悲愁慨嘆,形式上自由活潑,不拘一格!皦粲翁炖岩髁魟e”就是把夢中游歷天姥山的情形寫成詩,留給東魯?shù)腵朋友作別。
詩中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币痪涓橇鱾髑Ч。
李白的故事 30
有一年,冬天剛到,寒氣襲人。住在采石磯的李白,常到街頭的一家酒店里買酒喝。這店是一個姓魯?shù)呢斨骷议_的,人們都叫他魯老板。別看這魯老板表面對人和顏悅色,骨子里才狠哩!他家用的幾個酒保(酒店中的伙計)個個累得彎腰駝背,到頭來,都被他踢出門外。
這天,李白又走進酒店。躺在椅子上的魯老板捻著胡子,瞇著眼,笑呵呵地打量著李白,心想,這個窮寫詩的離開京都幾年了,帶來的錢興許花得差不多了。記得,李白頭次進店,他笑臉相迎,以后常來常往,他估計也榨不出多少油水,臉色就一次比一次難看。他暗示小酒保別理李白,可酒保偏偏熱情為李白斟酒:臨走,還把上等美酒給李白灌上一大壺。這回,說什么也不能便宜李白了!他站起身,踱到李白身邊,弦外有音地說:小店屋檐太低,酒池太淺,經(jīng)不住翰林(唐初設翰林院,聚集一些文學上有才能的人,為朝廷服務。)這樣的大酒壺呵!
李白明知上回給的錢還夠買幾次酒,現(xiàn)在看魯老板這副模樣,不愿同他爭辯,就從懷里取出最后一錠銀子往柜臺上一扔,啪!震得魯老板兩眼發(fā)花,滿面烏云立時消散,浮出一片笑容:有眼不識江底淺,沒想到李翰林還有這么多酒錢。他轉身吩咐酒保:快,找大人錢!
李白一揮袖子:算了,別找了,下次再來!魯老板兩眼瞇成一道縫,一個勁地連說:是,是!
第二天黃昏,李白又來了,酒保又為他滿滿灌上一壺酒。第三天,第四天,李白每天一趟,魯老板很不耐煩,他算算李白丟下的銀子,再有個把月也差不多了,就用花言巧語支開酒保,偷偷地往李白酒壺里兌水。
李白喝了幾口,覺得味道不濃,也沒說什么。以后每次來,魯老板總裝得特別熱情,親自為李白灌酒,暗地里卻把水多加一倍。一天又一天,李白若無其事。后來魯老板干脆給李白灌上滿滿一壺涼水。李白還以為是酒,高高興興地回到船上,拎起酒壺往杯子里倒,一聞,味道不對;喝一口,呸地吐了出來!一看,才知是又濁又渾的.江水。他氣壞了,想找店主論理去。又一想,和這種人沒講頭!可是采石磯一帶就這一家酒店。求他施舍,更不行!就是在皇帝老爺面前,李白也不愿低三下四,更何況對這樣一個前(錢)心貼后心的小人呢!
更深夜靜,他翻來覆去地睡不穩(wěn);想寫點詩,寫不出。多年了,酒,和他結下了不解之緣。一壺下肚,他便暫時忘記愁苦;把霧漒鳚韉氖瀾紓?看個清清楚楚。可是如今,在這滿目凄涼的采石磯頭,連唯一能使他解悶的酒都沒有了?
李白的故事 31
唐代詩人李白,字太白,年輕時擊劍任俠,詩名遠播。不過,他素來有心學道,所以高道司馬承禎一見到他,就贊許說:“我們倆可以一起神游八表之極!币馑颊f可以一同參訪仙界。另一位詩人、后來做了道士的賀知章初讀李詩,便稱贊他是“謫仙人”,意思是天上暫貶人間的神仙。李白自己也曾受過符篆,列名道籍。唐玄宗時,他因詩名極盛,做了當時的翰林學士。此職是沒有什么實權的,不過在皇帝身邊陪陪罷了。他自己呢,自認為才高八斗,又傾慕世外高仙,對官場勾心斗角、權貴飛揚跋扈都心存蔑視。他高唱道:“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一豈能夠低眉下氣彎腰曲背去奉承權貴們,使我不能心中自在臉色舒展?這樣,朝中權貴對他也常心存忌恨。楊貴妃的哥哥、宰相楊國忠,和皇帝面前的大太監(jiān)、官封太尉的高力士,更是將李白看作眼中釘。
一日,忽然有唐朝屬國渤海國派使者入朝,帶來一封書信,玄宗令臣下拆開讀來,誰知那信上的文字,滿朝文武沒有一個認得。
玄宗心中十分不樂:堂堂大唐王朝,居然沒人讀得懂屬國的'書信,豈不讓人恥笑。散朝之后,賀知章猛然想起,李白通各國文字,定能讀通此信,便向玄宗推薦。皇帝急忙派人去將李白請來。
李白展開書信一看,原來是一封恐嚇信,大意是,讓唐朝將屬國高麗一百七十六城讓給渤海國,否則,便“起兵廝殺,且看哪家勝敗”!滿朝文武這才明白底里,一面敬佩李白的學問,一邊惱恨渤海國王無禮。玄宗忙與大臣們討論,如何處置此事,李白說道:“這事不用著急,明天召來渤海使臣,讓我用他國文字回—封信,駁其狂妄,責以大義,定叫他老實朝貢!钡诙欤畎缀鹊米眭铬,進得朝堂仍然臉帶醉色。原來李白號稱“斗酒詩百篇”,習慣酒助詩興,醉催文思。玄宗讓人在御座前,放一張七寶床,供李白寫回信,渤海使者站在一旁待命。對李白寫回信,百官都臉有喜色,唯獨楊國忠、高力士滿臉不高興。李白瞧在眼里,且不說話,待近侍小太監(jiān)將信紙在案幾上鋪開,李白便奏啟皇帝說:“臣以前被楊丞相、高太尉欺侮,他們在前,我神氣不旺。乞請陛下頒下圣旨,讓楊國忠替臣磨墨,高力士為臣脫靴,臣才能意氣豪放,舉筆草詔,代天子宣言,不辱君命!边@話一出,從皇帝到下臣,誰不心驚?但正是用人之際,沒法子,只得聽從所奏,玄宗便降旨,讓楊國忠彎腰磨墨,高力士蹲下脫靴。待墨磨濃,高力士捧靴站立一勞,李白昂昂得意,提起筆來,一揮而就。然后當眾宣讀詔書,無非是駁斥來書狂妄無理,宣揚大唐國威,然后說:“大唐皇帝汪洋大度,可以原諒你無知狂悖,你們應當立刻悔悟,勤勉操持,歲歲貢獻,否則將自取羞辱!辈澈J钩冀舆^回信一看,一式通順的渤海國文字,不由又驚訝又駭怕。叩頭辭朝退出,才悄悄問賀知章:“剛才讀詔的是誰?”賀回答:“是翰林學士李白。”使臣又問:“翰林學士是多大的官,能讓宰相磨墨,太尉脫靴?”賀知章回答說:“宰相、太尉,不過是人間的貴臣,那李學士卻是天上神仙下凡,輔助大唐,有誰能比得上?”
渤海使臣回國后將所見所聞報告國王,并展示大唐國書。國王看了國書,與大臣商議:“大唐有神仙相助,怎么抵敵得住?”于是另寫國書,派使朝貢,與大唐重新修好。李白借草詔書羞辱了楊國忠和高力士,他二人懷恨在心,常在楊貴妃面前說李白的壞話,所以玄宗每次想派給李白一個有實權的官職,都被楊貴妃阻撓。不久安祿山造反,天下大亂。李白投效永王李璘,一心想?yún)⑴c平亂。誰知李璘與其兄長、肅宗皇帝鬧起矛盾,最后惹來殺身之禍,李白莫名其妙地被牽連進去,被發(fā)配到夜郎。后來雖然被赦免,肅宗也想給李白一官半職,但李白已絕了做官的念頭,一心修道。他沿長江游覽,這天,泊舟在采石江邊。當晚月明如晝,李白坐在船頭暢飲,忽然聽見天邊音樂之聲嘹亮,而且越傳越近。接著,江中風浪大作,有條幾丈長的大鯨魚,鼓起長鬣浮出水面,有兩個仙童,手持旌節(jié),來到李白面前,口稱:“上帝派我倆迎接星主還位!敝凵掀渌硕俭@嚇得昏死過去。待醒來時,只見李白坐在鯨背上,音樂前導,騰云駕霧升天去了。
李白的故事 32
南京夫子廟前,有一座文德橋。聽老輩人說,每逢冬月十五月亮當頭的時候,站在橋頭朝水上看,倒映在水里的月影子剛好分成兩半:橋這邊半個,橋那邊半個。 圓圓的月亮影子,為什么會分成兩半呢?這里有段故事。
傳說唐朝大詩人李白,有一次到金陵(即今南京)來,在文德橋旁邊的一座酒樓上歇腳。這天碰巧是冬月十五,到了晚上,他就獨自坐在酒樓上賞月,一邊喝酒,一邊吟詩作賦。李白生平最喜愛月亮,說月亮又干凈又好看。這天晚上,他抬頭看見天上的月亮潔白滾圓,心里非常高興,就多喝了幾杯。到了半夜,李白趁著酒興,下樓走到文德橋上。他剛走上橋,一低頭,忽然看見月亮掉在水里了,河水一動,潔白的月影上就添了幾條黑紋。
李白這時喝得醉醺醺的,只當是月亮給河水弄臟了。他靴子也顧不得脫,張開雙手就跳下橋去撈月亮。誰知這一跳,月亮沒撈著,卻把水里的.月亮震破了,頓時分成了兩半兒。故事就這樣傳下來了。后來人們在文德橋旁邊修了個“得月臺”,據(jù)說那里就是當年大詩人李白賞月的地方。
李白的故事 33
李白的父親是位商人,做生意賺了不少錢,相當富裕。相傳,李白小時候在四川象耳山讀書。有一天逃學下山,經(jīng)過一條小山澗,見到一位老奶奶在山洞旁磨鐵棒。李白覺得很奇怪,走上前詢問,老奶奶回答說要用鐵棒磨針。一根粗鐵棒要磨成一根細小的針談何容易,但老奶奶信心十足,她說:“只要功夫深,鐵棒磨成針!睆拇艘院罄畎拙痛蛳訉W念頭,下功夫讀書了。他既學文又習武,專門學習劍術。決心要做一個滿腔俠義的“游俠”。
李白幼年時候記憶力特別好。諸子百家,佛經(jīng)道書,無不過目成誦。據(jù)說他五歲就會誦寫“六甲”,十歲能讀諸子百家的書,懂得了不少天文、地理、歷史、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此外,他還學會了彈琴,唱歌,舞蹈。
一天,李白家中來了一位客人,風流儒雅,氣概不凡,是當時很有名氣的文人,這次是到蜀中來做官的。在長安,他早就聽說李白的詩名,這次來到蜀中還未上任就前來拜訪了。家人帶他來到一條河邊的柳樹蔭下,只見一個年幼的書生,頭戴綸巾,佩一把寶劍,正在吟詩,同樣是風流倜儻,卓越不群,詩人對這少年的喜歡之情油然而生。他又看了看少年李白的詩稿,先是吃驚,后是贊嘆,最后竟是擊節(jié)拊掌了,他說:“小家伙的文辭簡直可以和司馬相如平分秋色啊!好好寫吧,中國第二個屈原就要橫空出世了!
李白自小志趣遠大,稟性高潔。當時的讀書人要想求取功名,都去參加進士考試。李白想,大丈夫在世,要做就做個國家棟梁,否則就一輩子只當一個平民百姓。他常常自比謝安,相信總有一天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薄
李白少年時代的詩歌留下來不多,比較早的.一篇是《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說的是有一天李白到深山的道觀中去尋訪一位道士。時值初春季節(jié),桃花正帶露開放,飛瀑流泉,野竹小鹿,山中景色確實美不勝收。然而道士卻始終沒有回來,從早晨到下午,一直見不到人影,他只好悻悻而歸了;氐郊液笥胗X得那道士真是如同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人,再也按捺不住詩興。
于是展紙揮筆: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李白的故事】相關文章:
李白的故事05-18
李白的故事07-19
李白故事10-28
(薦)李白的故事06-20
李白的故事(推薦)06-24
李白的故事(精選21則)10-22
李白的故事大全09-15
李白與王昌齡的故事09-24
(合集)李白的故事07-24
詩仙李白的故事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