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综合专区|和领导一起三p娇妻|伊人久久大香线蕉aⅴ色|欧美视频网站|亚洲一区综合图区精品

梁實秋《造謠學校》原文欣賞

時間:2024-08-07 22:30:04 秀雯 梁實秋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梁實秋《造謠學校》原文欣賞

  梁實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華,出生于北京,浙江杭縣(今余杭)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下面小編為您帶來梁實秋《造謠學校》原文欣賞!

梁實秋《造謠學校》原文欣賞

  好的文學作品,不分古今中外,亦不拘是否反映了多少的時代精神,總是值得我們閱讀的,謝立敦的《造謠學校》(Sheridan:TheSchoolforScandal)即為一例。

  謝立敦是英國的戲劇作家,生于一七五一年,卒于一八一六年,原籍愛爾蘭,英國有許多喜劇作家都是愛爾蘭人。愛爾蘭人好像是有雋俏幽默的民族性,特別宜于刻劃喜劇中的人物。《造謠學校》是他的代表作,布局之緊湊,對話之幽默、俏皮、雅潔,以及主題之嚴肅,均無懈可擊,上承復辟時代喜劇的特殊作風,下開近代喜劇如蕭伯納作品的一派作風,全屬于“世態喜劇”的一個類型。

  《造謠學校》主要布局是寫兩個性格不同的弟兄,弟弟查爾斯是一個揮霍成性的浪蕩子,但是宅心忠厚真性善良;哥哥是表面上循規蹈矩,滿口仁義道德的文質彬彬的君子,實則是貪婪偽善的小人。經過幾度測驗,終于露出了本來面目,顯示了無所逃遁的真形,其間高xdx潮迭起,趣味橫生,舞臺的效果甚大。像這樣的布局,在戲劇中并不稀罕,但是背景的穿插布置頗具匠心,所以能引人入勝。最能令人欣賞的不是戲中所隱含的勸世的意味。戲劇不是勸善懲惡的工具,戲劇是藝術,以世故人情為其素材,固不能不含有道德的意義,但不必有說教的任務。此劇最有趣味的地方之一應該是司尼威夫人所領導的謠言攻勢。此劇命名為《造謠學校》,作者寓意所在,亦可思過半矣。

  長舌婦是很普遍的一個類型,專好談論人家的私事,嫉人有、笑人無,對于有名望有財富有幸福生活的人們,便格外的喜歡蜚短流長,總要“橫挑鼻子豎挑眼”的找出一點點可以訾議的事情來加以誹謗嘲笑,非如此則不快意,有時候根本是空穴來風,出于捏造。《造謠學校》一劇有很著名的一例:

  有一晚,在龐陶太太家里聚會,話題轉到在本國繁殖諾瓦斯考西亞品種羊的困難。在座的一位年輕女士說:

  “我知道一些實例:麗蒂夏·派泊爾小姐乃是我的親表姊,她養了一只諾瓦斯考西亞羊,給她生了一對雙胞胎。”——“什么!”丹狄賽老太婆(你知道她是耳聾的)大叫起來,“派泊爾小姐生了一對雙胞胎?”這一錯誤使在座的人哄堂大笑。可是,第二天早晨到處傳言,數日之內全城的人都信以為真,麗蒂夏·派泊爾小姐確實生了胖胖的一男一女;不到一星期,有人能指出父親是誰,兩個嬰兒寄在哪個農家養育。

  謠言是這樣的,有人捏造,有人傳播,傳播的時候添油加醋,說得活龍活現,聽的人不由得不信,說派泊爾小姐生了雙胞胎,這還不夠聳動,一定要說明其細節才能取信于人,所以雙胞胎是一男一女,生身父是誰,寄養在什么地方,都要一一說得歷歷如繪,不如此則不易取信于人,這是造謠藝術基本原則之一。再如一個女人的年齡永遠是一項最好的談論資料。如果一個女人駐顏有術,則不知有多少人千方百計的要揭發她的真正年齡,種種考據的方法都使用得上,不把一位風姿綽約的女人描寫成為一個半老徐娘則不快意。如果一個女人慷慨豪邁,則必有人附會一些捕風捉影的流言,用一些讕言套語,暗示她的過去生活的糜爛。對女人最狠毒的誹謗往往是來自女人。《造謠學校》里的幾位夫人、太太是此道的高手。捏造謠言的,其心可誅,傳播謠言的人,其行亦同樣的可鄙,而假裝正經表面上代人辟謠,實際上加強誣蔑者,則尤為可哂,例如《造謠學校》中的坎德爾夫人即是。彼特爵士說:“當我告訴你她們誹謗的人是我的朋友,坎德爾夫人,我希望你別為她辯護。”因為她越辯護,越加深了那誹謗的效果。

  彼特爵士說:“上天作證,夫人,如果他們(國會)以為戲弄他人名譽是和在花園里偷取獵物一樣的嚴重,而通過一個‘保存名譽法案’,我想很多人要因此而感謝他們。”斯尼威夫人說:“啊,主啊,彼特爵士,你想剝奪我們的權利嗎?”彼特爵士說:“是的,夫人;以后不準任何人糟蹋人的名譽,除了有資格的老處女和失望的寡婦。”這是諷刺。遏止謠言不能寄望于立法。我們中國有一句老話:流言止于智者。流言到了智者的耳里,即不再生存。可惜的是,智者究竟不多。

  梁實秋作家簡介

  梁實秋,(1903一1987)原名梁治華,出生于北京,浙江杭縣(今余杭)人。筆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國著名的散文家、學者、文學批評家、翻譯家,國內第一個研究莎士比亞的權威,曾與魯迅等左翼作家筆戰不斷。一生給中國文壇留下了兩千多萬字的著作,其散文集創造了中國現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紀錄。代表作《莎士比亞全集》(譯作)等。

  1923年8月赴美留學,取得哈佛大學文學碩士學位。1926年回國后,先后任教于國立東南大學(南京大學前身)、國立青島大學(中國海洋大學前身)并任外文系主任。1949年到臺灣,任臺灣師范學院英語系教授。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臺北,享年84歲。

  人物生平

  1915年梁實秋考入清華學校。在該校高等科求學期間開始寫作。

  1920年9月于《清華周刊》增刊第6期發表第一篇翻譯小說《藥商的妻》。1921年5月28日于《晨報》第7版發表第一篇散文詩《荷水池畔》。

  1923年8月畢業后赴美國科羅拉多州科羅拉多學院(Colorado College)留學。

  1924年到上海編輯《時事新報》副刊《青光》,同時與張禹九合編《苦茶》雜志。不久任暨南大學教授。

  1925年任中國海洋大學第一任外國語學院系主任。

  1926年回國任教于國立東南大學。

  1927年春胡適、徐志摩、聞一多等人創辦新月書店,次年又創辦《新月》月刊。

  1930年在當年7月,南京政府教育部決定改國立青島大學為國立山東大學,并于1930年9月30日正式任命楊振聲為國立山東大學(原國立青島大學)校長。楊振聲便邀請梁實秋(包括聞一多、梁實秋、張煦、洪深、李達、老舍、游國恩、沈從文、吳伯簫、蕭滌非、丁西林、童第周、王普、博鷹、王恒守、任之恭、王淦昌、王統照等一大批知名學者)到山東大學任外文系主任兼圖書館長(當時江青在國立青島大學(即山東大學)圖書館做管理員)。1932年到天津編《益世報》副刊《文學周刊》。

  1934年應聘任北京大學研究教授兼外文系主任。

  1935年秋創辦《自由評論》,先后主編過《世界日報》副刊《學文》和《北平晨報》副刊《文藝》等。

  1937年“七七事變”后離家獨身到后方。

  1938年抗戰開始,梁實秋在重慶主持《中央日報·平明副刊》。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國民政府教育部小學教科書組主任,國立編譯館翻譯委員會主任委員。抗戰后回任北平師大教授。

  1949年到臺灣,任臺灣師范學院(后改師范大學)英語系教授,后兼系主任,再后又兼文學院長。

  1961年起專任師大英語研究所教授。1966年退休。曾攜妻子游美,在美臺兩地輪流居住,其妻辭世后重返臺灣。

  1975年同韓菁清結婚。

  1987年11月3日病逝于臺北。

【梁實秋《造謠學校》原文欣賞】相關文章:

梁實秋《請客》原文欣賞06-07

梁實秋《白貓王子七歲》原文欣賞06-28

梁實秋《送行》原文09-21

梁實秋《雅舍》原文05-30

梁實秋《鳥》課文原文06-21

梁實秋《聽戲》原文及賞析08-08

梁實秋雅舍原文03-23

梁實秋的《鳥》原文與賞析09-09

雅舍梁實秋原文06-08